![精选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纠错笔记系列-专题12-文言文阅读(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9c2cada6baaba29c671fee42f2e8c3e/79c2cada6baaba29c671fee42f2e8c3e1.gif)
![精选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纠错笔记系列-专题12-文言文阅读(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9c2cada6baaba29c671fee42f2e8c3e/79c2cada6baaba29c671fee42f2e8c3e2.gif)
![精选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纠错笔记系列-专题12-文言文阅读(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9c2cada6baaba29c671fee42f2e8c3e/79c2cada6baaba29c671fee42f2e8c3e3.gif)
![精选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纠错笔记系列-专题12-文言文阅读(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9c2cada6baaba29c671fee42f2e8c3e/79c2cada6baaba29c671fee42f2e8c3e4.gif)
![精选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纠错笔记系列-专题12-文言文阅读(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9c2cada6baaba29c671fee42f2e8c3e/79c2cada6baaba29c671fee42f2e8c3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纠错笔记系列-专题12-文言文阅读(含解析)是的是的广泛广泛是的是的广泛广泛是的是的广泛广泛呵呵复活复活复活是的是的广泛广泛专题12 文言文阅读 1【202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泛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满,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2、。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假设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
3、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节选自?晋书鲁芝传?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
4、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错因分析】文言断句题并不难,考生易错的原因在于不够细致,不会观察,不知道联系文本。比方对此题而言,首先我们观察四个选项,可以看出断句的不同点集中在两处:一是“芝坐爽/下狱/当死和“芝坐爽下狱/当死,二是“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和“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考生需要判断这几个不同的地方,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排除错误选项。联系文本可知,“爽是人名,指曹爽,“坐爽理解不通,据此便可以排除AD两项;再看BC两项,“口不讼直“志不苟免是很工整的句式,“口不讼直志难以理解,故排除B项。 【参考答案】C
5、在高考备考过程中,各种题型的技巧和方法都会进行全面训练,而文言文断句作为一个“有法可依的考点,比较普遍的认识是存在对话标志、虚词标志、固定结构、特殊句式、修辞技巧、词性标志等较为实用的方法技巧,但在实际训练中,仍不免存在普遍容易失分的地方,这些易错点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混淆语气停顿和句读和现代汉语一样,古文中的名词或代词一般也通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动词作句子的谓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或者找准动词,就根本可以推断出句子的断句位置了。如: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断句: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
6、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加标点: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翻译:曾子说:“不可以与儿子开玩笑。儿子什么都不懂,他只学习父母的,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了他,这就是在教育他欺骗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二误用对话标志文言文中常以“云“曰“道为标志,但是一定要分清对话、转述及引用等不同的情况,在对话体中应该断开,在转述及引用的情况下不可以断开。对话体如:齐威王魏惠王会畋于郊/惠王曰齐亦有宝乎
7、/威王曰/无有。“曰在表示对话的句子中,其后应断开。转述或引用的情况如:譬犹农夫之治田/耕耘之功既至而遇水旱/乃可曰天实饥之也/医师之治病/药石之功既至而犹不起/乃可曰天实死之也。语段中两个“曰后皆为转述或引用的情况,因此不该断开。三误断顺承、转折、并列、递进等语意关系在文言文中,当句中有顺承、转折、并列、递进等关系时,确实有时断开,有时又不断开,有些学生极易犯难。其实这个对策很简单,一是要有采分点意识,比方主观性的断句题,一般会要求限断几处,赋分一般都是一处0.5分,所以可以根据题目的分数判断应该断几处;然后是按照先易后难的原那么去处理。当然,这些学生在断句题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最根本的的原因
8、还是文言知识未消化、未掌握,缺乏根本的语感。因此我们教师也应在夯实学生文言根底知识上下功夫。在复习备考的最后几个月的时间里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诵读、培养语感学习文言文离不开诵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加强课内文言文的诵读,培养学生语感,增强对文言句读的感知能力,也有助于文本的学习和记忆。2、依据课本,触类旁通课本本身就是文言文知识的原始积累素材,几乎所有的文言知识都囊括在内,要持之以恒、一如既往地稳固这些知识,才能触类旁通,才能理解、消化、掌握做题技巧和规律。3、强化训练,查漏补缺备考经验告诉我们,知识点的落实,必须做到加强训练,天天见面。训练的形式并不是将断句孤立起来,而是放在文言文
9、整体训练中,练习和检测交叉进行。内容可将课内课外素材进行整合。这样正确断句的能力就会在阅读中形成,在实践中成熟,在运用中提高。1阅读下面的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沈有容,字士弘,宣城人。幼走马击剑,好兵略。举万历七年武乡试。蓟辽总督梁梦龙见而异之,用为昌平千总。复受知总督张佳胤,调蓟镇东路,辖南兵后营。十二年秋,朵颜长昂以三千骑犯刘家口。有容夜半率健卒二十九人迎击,身中二矢,斩首六级,寇退乃还,由是知名。十四年从李成梁出塞,抵可可毋林,斩馘多。明年再出,亦有功。成梁攻北关,有容陷阵,马再易再毙,卒拔其城。从宋应昌援朝鲜,乞归。日本封事坏,福建巡抚金学曾欲用奇捣其穴,起有容守浯屿、铜山。二十九年,倭
10、掠诸寨,有容击败之。倭据东番。有容守石湖,谋尽歼之,以二十一舟出海,遇风,存十四舟。过彭湖,与倭遇,格杀数人,纵火沈其六舟,斩首十五级,夺还男妇三百七十余人。倭遂去东番,海上息肩者十年。捷闻,文武将吏悉叙功,有容赉白金而已。三十二年七月,西洋红毛番长韦麻郎驾三大艘至彭湖,求互市,税使高寀召之也。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由浙江游击调天津,迁温处参将,罢归。四十四年,倭犯福建。巡抚黄承元请特设水师,起有容统之,擒倭东沙。泰昌元年,辽事棘,始设山东副总兵,驻登州,以命有容。八月,毛文龙有镇江之捷。诏有容统水师万,偕天津水师直抵镇江策应。有容叹曰:“率一旅之师
11、,当方张之敌,吾知其不克济也。无何,镇江果失,水师遂不进。明年,广宁覆,辽民走避诸岛,日望登师救援。朗先下令,敢渡一人者斩。有容争之,立命数十艘往,获济者数万人。时金、复、盖三卫俱空无人,有欲据守金州者。有容言金州孤悬海外,登州、皮岛俱远隔大洋,声援不及,不可守。迨文龙取金州,未几复失。四年,有容以年老乞骸骨,归,卒。选自?明史沈有容传?,有删改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B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C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
12、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D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答案】A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根本功。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代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上下,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上下的一个重要标志。最近几年全国多个省市高考考查了文言文断句,应引起考生足够重视。就题目的设置形式而言,有选择题的形式,也有主观题的形式。选择题形式比较常见,主观题形式是选取文中语句或另外选取古籍中的经典文段让学生断句。文言文断句在今后的高考中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将有许多省份步入对文言文断句的考查,因此,在复习中,文言文断句不可无视。
13、首先,备考时,要研读近几年的高考卷,熟悉其命题形式及规律。其次,要注意运用好知识迁移法。高考文言文命题以取材于课外的材料为主,很少直接取材于课内。但课本文言文的复习却很重要,课本文言文是文言知识的载体,高考命题取材于课外,其解题的依据、方法,乃至于技巧都存在于课内。因此课本的内容一定要认真复习,做到消化吸收,惟有“得法于课内才能“得益于课外。再次,要增强自信,用读现代文的方法读文言文,培养语感,正确断句。即要把文言文当作文章来阅读,因为古文也是“文,而不是一堆古汉语的材料,因此这样有助于培养阅读的语感,提高断句正确率。文言文断句技巧归纳如下:1找名词代词,定句读。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代
14、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根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2看虚词,定句读。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如:夫、盖、凡、窃、清、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于、为、而、那么等连词常用在句中。根据这一特点,找出虚词就有助于句读。3找顶真,定句读。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例如:“畏惧那么存想,存想那么目虚见。王充?订鬼?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4据排偶,定句读。排比、
15、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5依总分,定句读。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6对话、引文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7察反复,定句读。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屡次反复,这也为断句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作答文言文断句题,注意六个字:先断易,再断难。首先默读一至两遍,大体了解文段语意,凭语
16、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文言文中,名词常作主语、宾语、定语。断句时可先找知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然后再考虑有哪些人,人物间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事,有什么过程和结果。易错点2 古代文化常识 2【202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例文略。参考典例1。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
17、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错因分析】作答此题可以运用排除法,注意结合词语的固有义、语境义分析。作答此题的关键首先是识记,其次是了解,最终到达掌握的目的。C项“践祚可见?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可知它并不是指踏上一般庙堂的前台阶,而是特指踏上具有重大象征意义的表示主位的阼阶,与“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也没有关系。【试题解析】此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对于文化常识,应该熟记,注意容易设错点,此题中“践阼“原指踏入古代庙堂前台阶错,应是“踏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同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
18、敌对势力不符合原文,也错误。【参考答案】C判断选项中有关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表述的正误,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构成这个文化常识的词语本身的意思;其二,我们学过的教材中与之有关的知识;其三,根据常识出现的具体语境进行验证。考文化常识,关键是懂文化常识。在答题时,可采取课内知识回忆法来判断对错。1、紧扣教材,抓住重点,总结延伸一轮复习时,对古代文化知识,先要做到紧扣教材。多关注课下注释及相关的文化知识、课本附录局部的专题知识介绍、文本涉及的重要文化知识要及时分条目归纳总结,并做合理拓展延伸,做到篇篇归纳,册册总结。比方复习?烛之武退秦师?时,可归纳“古代官职、爵位“称谓;复习“荆轲刺秦王时,可补充
19、古代音乐知识;复习?鸿门宴?时,可总觉古代地名、座次规那么。2、强化训练,随题整理,建立资源库做好教材复习、梳理的同时,适量的训练必不可少。充分利用平时的训练文本,养成记笔记的良好习惯,随题整理的同时,还要有随文梳理的习惯,关注文本中是否还有其他文化知识,集腋成裘,逐步建立自己的古代文化知识资源库。3、活学活用,善于联想,学会迁移积累的目的之一在于会用,高考中的古代文化知识有很多可以在教材中找到依据。做题时需要有联想课内知识的习惯,把平时积累的知识调出来。比方2023年高考天津卷第10题C项“刺史、守,皆指古代地方官职,如如?陈情表?中曾提到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此处就联系了
20、?陈情表?,再如202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第5题B项考查了“陛下,可联想?荆轲刺秦王?中“至陛下一句,课文注释对“陛的解释是:殿前的台阶。4、树立语境意识,前后勾连,明确语境中的特定含义高考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考查,往往考查其语境义。因此,做题时不能抛开该词语所处的语境。假设仅凭经验、感觉就草草做出判断,有可能会出现失误。如202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第5题C项考查了“有司,可联想?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召有司案图一句,课文注释“有司是: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选项中说“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根据具体语境可知,“有司在文中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如
21、果不仔细分析语境,就很容易出错。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樊逊,字孝谦,河东北猗氏人也。逊少学,常为兄仲优饶。既而自责曰:“名为人弟,独受安逸,可不愧于心乎?欲同勤事业。母冯氏谓之曰:“汝欲谨小行耶?逊感母言,遂专心典籍,恒书壁作“见贤思齐四字,以自劝勉。属本州沦陷,寓居邺中,为临漳小史。县令裴鉴莅官清苦,致白雀等瑞,逊上?清德颂?十首。鉴大加赏重,擢为主簿,仍荐之于右仆射崔暹,为暹宾客。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逊曰:“家无荫第,不敢当此。天保元年,本州复召举秀才。五年正月制诏问求才审官,逊对曰:“今日公卿,抑亦天授,与之为治
22、,何欲不从。高悬王爵,唯能是与。无令桓谭非谶,官止于郡丞;赵壹负才,位终于计掾。那么天下宅心,幽明知感,真人去而复归,从此而言,可以无愧。又问刑罚宽猛,逊对曰:“伏惟陛下昧旦坐朝,留心政术,明罚以纠诸侯,申恩以孩百姓。故王者之治,务先礼乐,如有未从,刑书乃用,宽猛兼设,水火俱陈。那么天下自治,大道公行。七年,诏令校定群书。逊等十一人同被尚书召共刊定。时秘府书籍纰缪者多,逊乃议曰:“按汉中垒校尉刘向受诏校书,每一书竟,表上,辄言:臣向书、太史公书、中外书合假设干本以相比校,然后杀青。向之故事,见存府閣,即欲刊定,必藉众本。邢子才、魏收等并是多书之家,请牒借本参校得失。凡得别本三千余卷,?五经?诸
23、史,殆无遗阙。八年,诏尚书开东西二省官选,所司策问,逊为当时第一。节选自?北齐书樊逊传?,有删改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掾原为佐助之意,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如掾吏,掾属。“计掾是古代州郡的计吏。B“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转达臣子进言意愿的侍者,后开展为帝王的谦称。C“表是给皇帝的奏章,与之相关的词语“表函是上呈天子的函件,“表奏是表文奏章,“表草是表文草稿。D古时把字写在竹简上,为防虫蛀需先用火烤干水分,叫“杀青,也叫“汗青。文中“杀青指书籍定稿。【解析】B项,陛下,指对帝王的尊称,不是帝王的谦称。【答案】B 2023年新考
24、纲中明确参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要求,要求考生要加强对古代文化根底知识尤其是古诗文的积累,融汇历史知识,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开展脉络有根本的了解。此考点可单独设题,如自2023年起,课标卷及一些省市高考试卷对此考点单独设题,也可以与概括要点,理解实词含义、文言语句翻译、诗词鉴赏等考点结合起来考查。应引起广阔考生足够重视。一、常考知识点梳理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十分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开展,本身也在不断地开展演变,这就更显示出它的复杂性,从高考命题特点来看,常考知识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八个方面。1姓名和称谓1人称姓名大致有三种: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
25、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2谦称、敬称、贱称谦称可以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如: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卑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敬称可以称字、号,官职等。3名、字、号。称字,如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4谥号、庙号、年号、改元
26、、尊号、微号。如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那么是一种“恶谥。 5年龄称谓。如,总角、始龀、束发等。6作品命名。如以书斋命名,以官职命名等。2官职和科举1官职:如郎中、太史令等;有关官职升降的词语,如擢、黜、除等。2科举:如察举、征辟、孝廉、乡试、会试、会元等。3地理常识包括地区名、政区名、山川关隘名、城市村镇名等。如: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司马光?赤壁之战?:“假设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
27、早与之绝。“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会于西河外渑池。?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4宗法和礼俗包括宗法、礼俗、尊卑、忌讳、避讳等。如春节、元宵、太牢、少牢等。5服饰和器物如,皿盛饭食的用具,两边有耳,盂盛饮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圆形之足,裳等。6历法和刑罚如干支纪年等。十大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7古代音乐包括音乐
28、知识和古代名曲,如,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羽五个音级。8古籍注释体例知识传,传述之意,主要用于解释经书,说明经义。例如:?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注,本意是用水灌注。水道阻塞,用水灌注才能流通。引申为对古籍中难懂的字、句加以解释、疏通。例如:?水经注?、?礼记注?。笺,只对前人的解释加以订正、引申、补充或发挥。例如?诗经?有汉代毛亨传,汉代郑玄笺。笺对毛传简略隐晦之处加以说明,并提出不同意见,供读者识别。疏、正义,唐代出现的一种注释名称。这种注释不仅解释正义,还对前任注释作注释。例如:?诗经?有唐孔颖达疏。?左传?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诠,解释词
29、义、字,?康熙字典?说“诠,谓具说事理也。义疏,古书的注释体制之一,内容为疏通原书和旧注的文意,阐述原书的思想,或广罗材料,对旧注进行考核,补充辨证,如南朝梁皇侃的?论语义疏?。义训,指不通过语音和字形的字的分析而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二、复习策略1熟悉高考,把握规律。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常识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题目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的研究,可以了解高考常考文化常识类试题命题特点以及高频考点,可以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2高度重视,化整为零。文化常识记忆作为一种语言积累,需要循序渐进,长时间进行。有方案地每天背诵一局部,天长日久,积沙成塔,记住的常识也便越来越多。那种以为单靠高考前一时半
30、刻突击便可即时奏效的想法是幼稚的,也是缺乏取的。3回归课本,适当拓展。从多年高考命题来看,考查的文化常识还是以课文为主,由于高考的竞争性和选拔性,命题也必然涉及到一些课外知识,而这些课外知识又往往是课内知识的迁移或延伸,考题还没有出现过特别艰深、冷僻的偏题、怪题。4分门别类,准确记忆。文化常识内容繁多,涉及的时空广,分门别类的去记忆,容易提高准确率。近年高考语文涉及的文化常识有:姓名称谓、官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器物、历法和刑罚、古代音乐知识以及古籍注释体例知识等。所有这些都要求学生清晰准确的记忆,如果记忆模糊或似是而非,答题时就无所适从。5了解干扰手段和错误设置点。如混淆朝代,说错
31、国别,将作品颠三倒四、张冠李戴、归错类别等等。高考选择题常见的错误点有如下八个方面:对时代的错误判断,对作家作品的错误配对,对文学体裁的错误表述,对作家主张的错误归类,古代地理类常识错误,古代官职类常识错误,古代朝代类常识错误,古代年龄类常识错误。6掌握正确阅读方法,结合语境理解答题。高考突出考查考生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的能力,强化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文化常识注重记忆,但因为是在语境中考查,考生在解答时就可以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得出答案,这样可以有效减小试题的难度。易错点3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3【2023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其先尝参军有功,封
32、会稽阳亭。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桑为业。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贾贩为事。生子二人,长曰蒙,少曰诵,诵即充父。祖世任气,至蒙、诵滋甚,故蒙、诵在钱唐,勇势凌人。末复与豪家丁伯等结怨,举家徙处上虞。建武三年,充生。为小儿,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侪伦好掩雀、捕蝉、戏钱、林熙,充独不肯,诵奇之。六岁教书,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臣人之志。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充书日进,又无过失。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经明德就,
33、谢师而专门,援笔而众奇,所读文书,亦日博多。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其论说始假设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以笔著文,亦如此焉;操行事上,亦如此焉。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常言人长,希言人短。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好自周,不肯自彰,勉以行操为基,耻以材能为名。众会乎坐,不问不言;赐见君将,不及不对。见污伤,不肯自明;位不进,亦不怀恨。贫无一亩庇身,志佚于王公;贱无斗石之秩,意假设食万钟。得官不欣,失位不恨。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淫读古文,甘闻异言。世书俗说,多所不安,幽处独居,考论实虚。充为人清重,游必择友,不好苟交。所友位虽微卑,年虽幼稚,行苟离俗,
34、必与之友。好杰友雅徒,不泛结俗材。俗材因其微过,蜚条陷之,然终不自明,亦不非怨其人。王充?论衡自纪篇?,有删节以下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王充美好品德的一组是 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礼敬具备,矜庄寂寥以笔著文,亦如此焉贱无斗石之秩,意假设食万钟幽处独居,考论实虚行苟离俗A BC D【参考答案】A“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就是要求考生在读懂原文的根底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准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人、事、情、理、言、时、地等主要信息,从而对试题提供的选项信息进行辨析和判断,或者根据试题要求对有关信息进行提炼表述。 此考点题目常涉及表现人物行为举止、性格、主张、思想道德、志向、才智、情感等方面
35、的信息。这种筛选有时要求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有时要求答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开展导致的结果等信息要素等。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韦世康,京兆杜陵人也。世为关右著姓。祖旭,魏南幽州刺史。父夐,隐居不仕,魏、周二代,十征不出,号为逍遥公。世康幼而沉敏,有器度。年十岁,州辟主簿。在魏,弱冠为直寝,封汉安县公,尚与皇帝家女儿匹配周文帝女襄乐公主,授仪同三司。后仕周,从武帝平齐,授司州总管长史。于时东夏初定,百姓未安,世康绥抚之,士民咸悦。尉迥之作乱也,高祖忧之,谓世康曰:“汾、绛旧是周、齐分界,因此乱阶,恐生摇动。今以委公,善为吾守。因授绛州刺史,以雅望镇之,阖境清肃。世康性恬
36、素好古,不以得丧干怀。在州尝慨然有止足之志,与子弟书曰:“吾生因绪馀,夙沾缨弁,驱驰不已,四纪于兹。以不贪而为宝,处膏脂而莫润。如斯之事,颇为时悉。今耄虽未及壮年已谢眼暗更剧不见细书足疾弥增非可趋走。禄岂须多,防满那么退,年不待暮,有疾便辞。况娘春秋已高,温清宜奉,晨昏有阙,罪在我躬。意欲上闻,乞遵养礼,未访汝等,故遣此及。兴言远慕,感咽难胜。诸弟报以事恐难遂,于是乃止。在任数年,有惠政,奏课连最,擢为礼部尚书。世康寡嗜欲,不慕贵势,未尝以位望矜物。闻人之善,假设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四年,丁母忧去职。未期,起令视事。世康固请,乞终私制,上不准。尝因休暇,谓子弟曰:“吾闻功遂身退,古
37、人常道。今年将耳顺,志在悬车,汝辈以为云何?子福嗣答曰:“大人澡身浴德,名立官成,盈满之戒,先哲所重。欲追踪二疏,伏奉尊命。后因侍宴,世康再拜陈让曰:“臣无尺寸之功,位亚台铉。今犬马齿濆,不益明时,恐先朝露,无以塞责。愿乞骸骨,退避贤能。上曰:“朕夙夜庶几,求贤假设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今之所请,深乖本望,纵令筋骨衰谢,犹屈公卧治一隅。因而出拜荆州总管。十七年,卒于州,时年六十七。上闻而痛惜之,赠赙甚厚。赠大将军,谥曰文。【注】绪馀:后代。二疏:指汉朝两位主动辞官的叔侄疏广与疏受。下面全属于韦世康“寡嗜欲的一组是以雅望镇之,阖境清肃夙沾璎弁,驱驰不已性恬素好古,不以得丧干怀以不贪而为宝
38、,处膏脂而莫润禄岂须多,防满那么退恐先朝露,无以塞责A BC D【答案】C“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是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能力考查的考点之一。该考点就是要求考生在读懂原文的根底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准确接受文中的主要信息,从而表达出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一般有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分析文中要素和分析景物特征等题型。命题形式一般是明确提出信息的具体要求,从文中摘出假设干语句,交叉分编为四组,让考生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一项。一般而言,题目所要筛选的信息多从以下几个角度设置: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描绘对立双方剧烈交锋的信息。表达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聪明才智的信息。展现人物性
39、格和情感的信息。表现景物特征的信息。表现事件原因的信息。要准确地“筛选信息,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确立全局观念,把握主要内容从事理逻辑上而言,筛选信息题不会出现在文言文阅读的第一题,一般而言,考生在做此题时,由于已完成了前面几道文言试题,对文章内容已经有了一定了解。这样不妨在做题前再浏览一次文章,目的是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时,阅读浏览的环节是人物及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的前因后果,不同事件的各自情况,等等,力求从总体上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材料,不同人物的言行、观点,为筛选有效信息打下一个可靠的根底。2明确题旨要求,特别注意把握题旨的隐含信息题干的要求是解题方向,理清题旨要求是解题的首要
40、环节。虽然题目要求在语言表述上一般都简练而准确,但考生却往往无视了其要求中的重要环节或隐含信息,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无法迅速选出正确选项或错选。3从全文内容出发,在具体语境中明辨材料从全文内容出发,抓住有标志性的句子,如全文的中心句、段落的起始句、段末的总结句、作者评述性的文字等。再把所选语料放回原文中,看看其前后联系,对语料的细节问题进行再确认。特别是对于有关人物的语言,更应如此。4直接采用对应、排除、比较等方法对应:找出语料与文章内容的对应点,两相比照,在比照中进行确定。排除:首先找出明显不符合题旨要求的语料,然后即可排除包括此语料的选项。比较:可对有关选项进行比较,找出其不同之处,以此确定
41、有分歧的语料;可对有一定难点的相关语料进行比较,在比较中选出更加符合题旨要求的一个。除了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外,“筛选并整合信息在有的试卷中也会以主观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在答主观题目注意读清题干的内容要求,筛选题分值一般不高,内容都较为简单,答题时语言不要啰嗦,注意结合分值,分条列举。易错点4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202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例文略。参考典例1。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
42、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池,恢复旧境;离开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C鲁芝审时度势,进营劝谏曹爽。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四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荐。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错因分析】一看人,二看事,三看时和地。正确解答这类题,需仔细阅读全文,准确全面地把握文章所写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然后将选项跟原文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对照,找出错论。此题设计人物与事件出错。【参考答案】B解答此题,要仔细阅读
43、各选项文字,然后在文本中找出相关内容,再逐一考查各选项说法同文本内容是否相符。常见的设错类型有以下几种:错位信息,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该考点一般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要求选出对原文的表达与分析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对于客观题型,考生只需要分析判断由命题者设计的有关这方面的题目的答案正确与否即可。有的省市江苏会采用简答题的方式对此进行考查,这样难度就会大一些。作答客观题时,要注意逐项检查。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此外是要注意进行全面验证。进
44、行验证常采用两种方法:代入法即将所选答案放回原文中查对。析错法即能说出自认为错误的一项原因。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试题设置常常是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错误项,如果我们能充分识别正确的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迁出错误的一项应该是有把握的。另外,如果试题提供了文段的题目、出处、尾注、作者的有关情况以及背景知识等,我们就应该充分加以利用。因为提供了这些,我们就可联系作者的生平及思想,联系时代背景,进行综合分析。在把握文本内容、捕捉关键信息的根底上,注意了以上这些,就可以大大地减少出错的几率了。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薛元超,薛收之子也。元超早孤,九岁袭爵汾阴男。及长,好学善属文。太宗甚重之,令尚巢剌
45、王女和静县主,累授太子舍人,预撰?晋书?。高宗即位,擢拜给事中,时年二十六。数上书陈君臣政体及时事得失,高宗皆嘉纳之。俄转中书舍人,加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中书省有一盘石,初,道衡为内史侍郎,尝踞而草制,元超每见此石,未不泫然流涕。永徽五年,丁母忧解。明年,起授黄门侍郎,兼检校太子左庶子。元超既擅文辞,兼好引寒俊,尝表荐任希古、高智周、郭正一、王义方、孟利贞等十余人,由是时论称美。后以疾出为饶州刺史。三年,拜东台侍郎。右相李义府以罪配流嶲州,旧制流人禁乘马,元超奏请给之,坐贬为简州刺史。岁余,西台侍郎上官仪伏诛,又坐与文章款密,配流嶲州。上元初,遇赦还,拜正谏大夫。三年,迁中书侍郎,寻同中书门
46、下三品。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时元超特承恩遇,常召入与诸王同预私讌。又重其文学政理之才,曾谓元超曰:“长得卿在中书,固不藉多人也。永隆二年,拜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高宗幸东都,太子于京师监国,因留元超以侍太子。帝临行谓元超曰:“朕之留卿,如去一臂。但吾子未闲庶务,关西之事,悉以委卿。所寄既深,不得默尔。于是元超表荐郑祖玄、邓玄挺、崔融为崇文馆学士。又数上疏谏太子,高宗知而称善,遣使慰谕,赐物百段。弘道元年,以疾乞骸,加金紫光禄大夫,听致仕。其年冬卒,年六十二,赠光禄大夫、秦州都督,陪葬乾陵。文集四十卷。子曜,亦以文学知名,圣历中,修?三教珠
47、英?,官至正谏大夫。节选自?旧唐书薛元超传?,有删改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薛元超好学,擅长写文章。太宗很看重他,让他参加修撰?晋书?;高宗即位以后,让他兼修国史。B薛元超受到人们的称颂。一是因为他擅长文辞;二是因为他喜欢引荐寒门才俊,曾经上表举荐过十几个人。C薛元超一生数遭流贬。先因与上官仪有文字之交,受到牵累;后又上书进谏,为李义府请求马匹代步而被贬。D薛元超很为唐高宗所宠信。他经常被召入宫中和诸王一同出席私人宴会;高宗到东都,让他留下辅佐太子。【解析】C项,时间错位。薛元超先是因为上奏朝廷给流放的李义府马匹乘坐,被贬为简州刺史;后因为与上官仪有文章交往,在
48、上官仪被杀后流放到嶲州。【答案】C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它是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它要求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的根底上,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内在关系,依据情理辨清主要信息、次要信息,从而明确文章的主旨。此考点是在筛选文中信息的根底上的拓展。要准确归纳文章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总体阅读,整体把握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根本上是人物传记。论人要论及全文,论文更要论及全文。阅读时,首先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材料,紧扣品质这一主线,给人物定位,对人物作出初步的分析评价。整体阅读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品质定位,才能胸
49、中有数,才能完整准确地分析、评价人物、事件。从整体上把握材料,题目中所提供的选项,如对词语的解释、文句的翻译、语段的理解等,我们都可以将它们复原到材料中对应之处,判断其正误。2抓住题干,读全读准我们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理解其用法、意义还是句式。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3借助注释,联系背景概括中心意思,忌以偏概全,要特别注意分析选文的题目、尾注等内容,掌握文章出处和作者情况,还要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50、对文章进行分析。4辨析差异,排除干扰高考文言文阅读在本考点的错误题型有夸大事实、偷换概念、以假乱真、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如果我们掌握了选项的设置模式,就会帮助我们排除干扰,选出正确答案。5迁移知识,巧妙运用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是文言文阅读中根底知识运用试题的最大特点。如果能把课内学过的知识迁移运用到高考中,就能迅速准确地答题。6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事情的角色、件数和行为的程度、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异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易错点5 文言翻译 5【202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例文略。参考
51、典例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译文: 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译文: 【错因分析】错译关键实词等得分点;漏译关键信息;语句欠通顺。【参考答案】1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2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解答文言文翻译题应该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将语句切分为词语,然后按照一一对应的方法逐词翻译;二是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增删词语、调整语序等。文言文翻译主要考查对给出的语句的关键词语、句式的理解。文言实词主要涉及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
52、用现象等。文言句式主要涉及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前置句、省略句等和固定句式等。答复以下问题时要关注三个步骤:切分成词、对应翻译、增删调整。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左懋第,字萝石,莱阳人。崇祯四年进士。授韩城知县,有异政。遭父丧,三年不入内寝,事母尽孝。十二年擢户科给事中。疏陈四弊谓民困兵弱臣工委顿国计虚耗也又陈贵粟之策令天下赎罪者尽输粟盐复开中之旧令输粟边塞充军食又请严禁将士剽掠,有司朘削。明年正月,剿饷罢征,亦请马上速行,恐远方吏不知,先已征,民不沾实惠。帝并采纳。十四年督催漕运,道中驰疏言:“臣自静海抵临清,见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米石
53、银二十四两,人死取以食,惟圣明垂念。已又陈安民息盗之策,请核荒田,察逋户,予以有生之乐,鼓其耕种之心。帝即命议行。十六年秋,出察江防。明年五月,福王立,进兵科都给事中。时大清兵连破李自成,朝议遣使通好,而难其人。懋第母陈殁于燕,懋第欲因是返柩葬,请行。乃拜懋第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与左都督陈弘范、太仆少卿马绍愉偕,而令懋第经理河北,联络关东诸军。懋第濒行言:“臣此行,生死未卜。请以辞阙之身,效一言。愿陛下以先帝仇耻为心,瞻高皇之弓剑,那么思成祖列圣之陵寝何存;抚江上之残黎,那么念河北、山东之赤子谁恤。更望时时整顿士马,必能渡河而战,始能扼河而守;必能扼河而守,始能画江而安。懋第衰绖入都门,至
54、那么馆之鸿胪寺。请祭告诸陵及改葬先帝,不可,那么陈太牢于旅所,哭而奠之。即以是月二十有八日遣还出都。弘范乃请身赴江南招诸将刘泽清等降附,而留懋第等勿遣。于是自沧州追还懋第,改馆太医院。顺治二年六月,闻南京失守,恸哭。其从弟懋泰先为吏部员外郎,降贼,后归本朝授官矣,来谒懋第。懋第曰:“此非吾弟也。叱出之。至闰月十二日,与从行兵部司务陈用极,游击王一斌,都司张良佐、刘统、王廷佐俱以不降诛。节选自?明史左懋第传?,有删改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明年正月,剿饷罢征,亦请马上速行,恐远方吏不知,先已征,民不沾实惠。译文: 2懋第母陈殁于燕,懋第欲因是返柩葬,请行。译文: 【答案】1第二年正月
55、,剿饷罢除征收,左懋第又请求马上迅速推行,担忧远方的官吏不知道,已经先征收了,百姓不能得到实惠。2左懋第的母亲陈氏在燕地去世,左懋第想趁着这个时机将灵柩送回故土安葬,便请求出使。这是一道文言翻译的题目,是文言文考核必考的题目,主要涉及实词、虚词、活用、句式,近几年考核句式的趋势有所减弱,主要考核重点实词的翻译,翻译时注意直译和语句的通顺。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即准确、明白、通顺,既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又要表达原文的语言特色。具体来说:“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忠实于原文,如实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将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
56、,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要生动、形象、完美地表现原文的写作风格。无论是翻译文段还是句子,都要求以直译为主,即要求将原文中的字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与原文保持一致。在难以直译或者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可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言文翻译,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要求较高,对关键词语不能正确把握,就很难译出文意。在翻译时,要学会如何从句中找出关键词;要做到逐字逐句翻译,而不是对整体大意的翻译;要注意对省略内容和特殊句式的理解;要结合全文大意推知句子和词语的意思。1准确落实重点词语的意思文言文中的词,孤立地看,一词一义的情形很少。
57、绝大多数是一词多义。然而,一个词一旦进入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就只能表示一个意思。而这个特定的意思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确定。例如: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那么人残,法宽那么失罪。例句的“急是什么意思?联系下文,“法宽那么失罪与“法急那么人残是结构相同的一对句子,在这样的句子中,相对应的词语的意思通常具有相同或相反的关系。可见“急与“宽词义应相反,当理解为“严。整个句子应译为:治国的关键,在于刑法,刑法过严就会残害百姓,刑法过于宽松,就会让一些罪犯受不到惩治。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古代汉语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具有了某种语法功能,并且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被称为
58、词类活用。常见活用方式有: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例如:将下面的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多字是翻译该句的关键。“多指数量大,与“少或“寡相对,形容词,在该句中活用为动词,意为“称赞、赞扬。译文: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3转换古今句式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与现代汉语差异较大,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处理好古今句式之间的转换,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标准。例如: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李将军之谓也?这道题考查的重点除了“其和“谓两个词语的意思之外,还考查古今句式的
59、转换能力。本句是文言文中典型的宾语前置句,“李将军是动词“谓的宾语。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将其放在动词“谓的后面。译文: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4巧译修辞句文言文中也使用比喻、比较、借代、互文等修辞手法,要根据上下文灵活恰当地翻译。例如: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陛下为官择人,无其人那么阙。今不惜美锦,令臣制之,此陛下知臣深矣。“不惜美锦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美锦比喻“国家大事。译文:大王您设置官位选择适宜人才,找不到适宜的人选就会使官位虚设。现在您拿国家大事让我来决断,这说明您对我了解得太深刻了。五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如果从操作层面讲,文言文翻译还可用这几个词来概括其方法:“留即保存文中不必译和不能译的词
60、语,如时、地、人、事、官职、书名等专有名词;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和习惯用语,一般人都理解,可保存不译硬要译,反而显得不通顺。例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可以不译。“换即用一个意思相同的现代词语替换与现代说法不同、音节不一致的词,例如“吾子淹久于敝邑?殽之战?。“吾子是敬词,相当于今天的“先生们;“淹可用“停留或“留守换译;“敝是谦词,“敝邑即我们国家。“补即将原句省略的内容适当补出来,使句意完整通畅,例如“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将“焉后省略的“而未至却没有到达补进去翻译才连贯。否那么文意不通“足以至焉,怎么会“于人为可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冷库加班入货合同范例
- 动物寄养合同范例
- 书面流转合同范本
- 农家购房合同范本
- 沈阳商用房屋出租合同范本
- 个体用工合同范本
- 农村院子卖房合同范本
- 物品采购合同范本
- 代盖公章合同范例
- 企业监理装修合同范本
- 自卸车司机实操培训考核表
- 教师个人基本信息登记表
- 2022年江苏对口单招市场营销试卷剖析
- 法律职业伦理(第二版)完整版教学课件全书电子讲义(最新)
- ESD测试作业指导书-防静电手环
- 高一(4)班分科后第一次班会课件ppt课件(PPT 29页)
- 春季开学安全第一课PPT、中小学开学第一课教育培训主题班会PPT模板
- JJG30-2012通用卡尺检定规程
- 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
- APR版制作流程
- 《C++程序设计》完整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