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_第1页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_第2页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_第3页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_第4页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摘要】大学生中的贫困生比例较高,经济上的贫困容易引发心理贫困。引发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因素包括个体成长环境、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等。应帮助贫困大学生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为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开辟一条绿色通道。【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对策大学生心理问题是一个热点话题。在大学生群体中,贫困大学生、父母离异大学生和独生子女又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新生和毕业阶段是学生心理问题的集中爆发阶段。因此,关注特殊时期和特殊人群是高校心理工作的突破口。据有关调查,贫困大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0%15%左右,其中有73%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表示不满意,64%的

2、贫困生感觉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52%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统计数据与研究证明贫困”与自卑”抑郁”高度相关。本文试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作初步分析,希望能对心理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一、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种种表现(一)因经济贫困表现出自卑、孤僻和自我封闭的心理倾向因经济贫困而出现的这种心理状态,会导致三种不同的行为表现:一是通过刻苦攻读,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来补偿因生活的贫困带来的心理上的自卑;二是在盲目的攀比中产生无助感,认为自己先天不如别人,在心理上败下来;三是退缩、逃避、离群,或者悲观厌世,或者仇视社会和他人,在心理极端脆弱的状态下容易采取极端的方式对待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二)因

3、学习、就业压力过大而出现心理紧张和焦虑的症状家庭贫困的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往往承载着家庭和个人对未来更多和更高的期望,因而生怕自己学不好。他们希望通过发奋成才来彻底改变自己和家庭的贫困境遇和现实命运。贫困生在进入大学前就普遍背负着较重的压力,考上大学是他们认为可以改变生活的重要方式。因此他们给自己制定了很高的目标。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因其期望值过高或确立的目标不切实际,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许多现实问题难以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的拼搏得到解决。(三)因难以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而产生挫败感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是贫困生的心理特点。贫困生因家庭贫困而自卑,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他们有融人

4、群体的强烈愿望,但又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在一些贫困学生看来,别人已经知道了他们在经济上的劣势,就绝不能再让别人看到自己心理上的脆弱,于是极力地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不少人因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自我封闭。久而久之,很容易使自己陷入孤独的境地。二、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引发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因素不仅是经济原因,还包括个体成长环境、家庭背景、教养模式、个性特征、社会环境等社会文化的因素。(一)物质生活的压力是产生心理贫困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经济上的贫困和文化上的不适应,是导致部分贫困大学生产生自卑、敏感、脆弱,甚至

5、攻击性心理的主要社会原因。农村贫困学生在读大学前,一般都在家乡的县城和乡镇读中学,他们的同学几乎都来自方圆百里范围内的农村家庭,家庭背景的同质性决定彼此物质条件的差异不大,因此不会因贫困产生心理受挫。由于农村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在校园一起生活,校园里的贫富差距使农村学生的心灵受到较强烈的震荡,直接造成他们群体心理结构的不平衡。由此产生的不公平感和内在的不安全感,使他们的大学生涯承受比较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二)文化适应性危机城乡文化的不同,决定了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生活态度、成就动机、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由于大学校园文化的现代导向与城市导向,农村学生不但在以

6、经济为坐标的分层中处于弱势,而且在文化分层中处于边缘地位。农村学生群体由于文化上的边缘性,容易发生文化适应性危机。农村贫困生进入大学首先要接受的是城市化过程。但城市本身和城市学生给了他们疏离感。如幽默是属于相对开放、自由的城市文化所推崇的魅力形态之一,而在农村文化背景下则被认为是油嘴滑舌之徒的轻浮行径。农村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准确认知幽默文化和熟练掌握幽默技巧,往往被城市学生认为是土”、乏味”农村学生在城乡文化冲突中处境尴尬。他们中的一些人选择退回自己的文化圈子中寻求认同感和安全感,例如和老乡交往,当然,也有一些人会更加封闭自我。(三)教育的原因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一些学校相对忽视学生健康人格

7、的培养,而将较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对贫困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更是没有引起学校应有的重视。大学衡量人才的标准则是多元的,更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贫困生除了学习外,在知识面、交往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渐渐失去优势,因而压力很大。(四)对贫困生资助方式不当的影响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群,近年来受到了全社会和学校的极大关注。各种资助工作本来是件好事,但是由于企业个人的求名心理,过分宣传,导致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精神上却遭受了挫伤,感到是在接受施舍,加重了自卑心理。另外,助困与育人相脱节,主要关注经济资助方面,而对贫困生的心理状况、思想状况了解、关注得很

8、少。三、对策贫困生心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仅需要经济救助,更需心理救助,增强他们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为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开辟一条绿色通道。(一)加大经济扶贫力度物质决定意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困难所造成的。因此,要解决学生心理贫困问题,首先要解决其经济贫困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资助体系,扩大和完善咼校学生贷学金管理制度,增加贷款数量,放宽贷款对象和类别限制,建立并完善借贷还贷的相应法规,提高学生贷学金的使用效益;实行真正的学分制、鼓励贫困生发愤学习,允许一部分优秀学生提前毕业;同时,必须注意帮助贫困生的方式方法,尽量维护其隐私和自尊,使他们在一个相对自然、

9、轻松的环境中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二)强化思想教育工作贫困生的生活体验,常常使他们陷入对物质利益的狭隘理解之中,将自己物质上的贫困看得过重,并用金钱作为衡量一切的价值尺度,极易形成金钱至上”的错误观念。对此,应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深刻认识人生的价值,树立远大理想,真正做到人穷志不短”。指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教其学会用本质的、发展的眼光洞察社会和人生,以积极的态度自觉地驾驭自己的生活,控制自己的行为,直面困难和挫折,把握自己的命运和前途。(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校应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经过调查研究,全面准确掌握贫困生的各方面情况,并且为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于少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的贫困生则应当从认知过程、情绪调控和行为训练三个维度开展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活动,使贫困生的自我意识与自信心得到增强,改善情绪调控能力,及时排除成长中的一些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学会合作,发展建设性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