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指导书(模板)_第1页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指导书(模板)_第2页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实验指导书(模板)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一蒸镭和沸点的测定一、实验目的L了解测定沸点的意义。2 ,常量法(即蒸储法)及微量法测定沸点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当液体的蒸气压等于外界气压时,液体开始沸腾,对应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 点。通常所说的沸点是指在101.325kPa下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在一定外压下, 纯液体有机化合物都有一定的沸点,而且沸程很小(0.51式)。因此测定沸点可 作为鉴定有机化合物和判断物质纯度的依据之一。测定沸点常用的方法有常量法 (蒸储法)和微量法(沸点管法)两种。(1)常量法(蒸储法)测沸点的装置与普通蒸储装置相同,读取温度计的读数相 对稳定的温度范围,即为该液体的沸程。如图1-1所示。图1-1常量法沸点测

2、定装置(2)微量法(沸点管法)测沸点的装置见图1-2所示。图1-2微量法沸点测定装置1 .沸点管的制备:沸点管由外管和内管组成,外管用长78cm、内径0.2 0.3cm的玻璃管将一端烧熔封口制得,内管用内径约1mm、长约7cm的毛细管 封闭一端制成。测量时内管开口向下插入外管中。2沸点的测定:取12滴待测液体样品于沸点管的外管中,将内管插入外 管中,然后用小橡皮圈把沸点管附于温度计旁,再把该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b 形管两支管中间,然后加热。加热时由于气体膨胀,内管中会有小气泡缓缓逸出, 当温度升到比沸点稍高时,管内会有一连串的小气泡快速逸出。此时停止加热, 使液体自行冷却,气泡逸出的速度即渐渐减

3、慢,至气泡不再冒出并要缩回内管的 瞬间记录温度,此时的温度即为该液体的沸点,待温度下降1520久后,可重 新加热再重复几次,每次温度计读数相差不超过1。5三、仪器、药品及材料仪器:蒸储烧瓶(100mL)、直形冷凝管、蒸做头、真空接引管、圆底烧瓶(50mL)、 水银温度计(150。、加热套、量筒(20mL)、玻璃漏斗、烧杯(20mL)、毛细管、 玻璃管。药品:无水乙醇、正辛烷、沸石。U!、实验步骤.安装蒸镭装置根据图1-1常量法沸点测定装置,检查装置稳妥后,可按以下程序进行蒸储 操作。,加入物料将20mL正辛烷和20mL无水乙醇混合液,通过长颈玻璃漏斗由蒸储头上口 倒入圆底烧瓶中,加入物料的体积

4、应控制在烧瓶容积的火四。投入几粒沸石, 沸石一多孔性物质,吸附有空气,可引入气化中心,防止液体过热而爆沸。常用 来作沸石的物质:废旧电炉盘碎粒、废旧陶瓷碎粒、玻璃毛细管等,再装好温度 计。,通冷凝水仔细检查各连接处的气密性及与大气相通处是否畅通(决不能造成密闭体 系)后,缓慢翻开水龙头开关,通人冷凝水。加热蒸储根据待蒸谓液体和沸点可选用:直接火+石棉网、水浴、油浴等加热方式。 沸点高时用石棉网,沸点低时用水浴。加热强度:开始稍快,火稍大,待液体沸 腾后,安排加热强度,使温度计水银球上保持悬挂一个液滴且保持流出速度为每 秒12滴为宜。5 .观察沸点记录下第一滴回到蒸储烧瓶时的温度,再记录第一滴流

5、出液滴人接收瓶时的 温度,沸点可由温度计直接读出。温度计的位置正确是读数准确的保证:假设温度 计位置太低,那么读数偏高;反之,读数偏低。6收集偏分(1)储头:储头是挥发性杂质,不收集(用一般容器接收)。收集微分:待温度计读数稳定后,换一个干净的、干燥的圆底烧瓶或锥 形瓶作接收器(不能用敞口容器做接收器),此时应控制火焰使流出速度为每秒 12滴,待温度计读数升高时停止收集乙醇储分。同时将火焰调低无流出液后, 换另一个干净的、干燥的圆底烧瓶或锥形瓶作接收器,调节火焰继续蒸储正辛烷 储分(一般纯物质只有12支的沸程),留在瓶底的高沸点物质称为储尾。7 ,停止蒸储当维持商来的加热温度,不再有辛烷流出液蒸出时,温度缓慢上升(或下降), 这时应停止蒸储。先停止加热,待稍冷后再停通冷凝水,然后按照与安装时相反 的顺序撤除蒸储装置。8回收乙醇、辛烷用量筒测量收集到的乙醇、辛烷流出液的体积,记录下来,然后将乙醇、辛 烷分别到入指定回收瓶中。蒸镭烧瓶中的残液可以直接到入废液桶。五、数据记录及处理表1-1测定沸点的实验数据记录投料无水乙醇(ml)正辛烷(ml)第一滴回流液温度乙醇回收第一滴储出液稳定温度最后储出液体积(ml)回收率正辛烷回收稳定温度最后储出液体积(ml)回收率总回收率六、思考题L在蒸储装置中,把温度计水银球插至液面上或者在蒸偏烧瓶支口管上,是 否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