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与朱元思书》精品教学资料包(名师送教课件及教案改编·绝对超一流精品)_第1页
21.《与朱元思书》精品教学资料包(名师送教课件及教案改编·绝对超一流精品)_第2页
21.《与朱元思书》精品教学资料包(名师送教课件及教案改编·绝对超一流精品)_第3页
21.《与朱元思书》精品教学资料包(名师送教课件及教案改编·绝对超一流精品)_第4页
21.《与朱元思书》精品教学资料包(名师送教课件及教案改编·绝对超一流精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1.与朱元思书精品教学资料包(名师送教课件及教案改编绝对超一流精品)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21与朱元思书课文研讨一、整体感知这是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但与一般书信不同,没有问候的套语和日常事务的叙述,而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写景小品文。该文最早见于初唐人编的艺文类聚,这本书在选辑作品时,往往是根据不同专题的要求进行摘录。因此,现在我们读到的与朱元思书,也许并非是吴均与朱元思信的全文,而仅是描绘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秀丽景致的一段。课文中,先总叙了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风烟俱尽,天山共色”,富春江的美景就是在这样天朗气清的壮丽背景中展开。“从流

2、飘荡,任意东西”,不仅写出了江流宛转,随山形而变,江上小舟,顺流而下,随流飘荡的情形,更表现了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既是在百里富春江上的所见所感的概括,也可以说是本文所写山光水色的一个总体特点。下文自然就转入对山之奇,水之异的描写了。平静的江面,水之澄澈,以至千丈深的水都能见底,游鱼细石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河段,水流又如疾箭,若奔马,势不可挡。夸张比喻中,水之异尽现。两岸峭壁,皆生寒树,层峦叠嶂,争相竞高,直入云天,动态比拟中,山之奇毕呈。然后从听觉写泉音、鸟鸣、蝉嘶、猿叫,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令人神往。于是,不禁触景生情,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

3、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最后四句,仍结在写景上。清幽淡雅,余音缭绕。二、问题研究1关于书信中的景物描写六朝文人在往还书信中好用景语作点缀,其作用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用典型的景象打动对方,例如丘迟的与陈伯之书中写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就有引起对方故国之思,促其早日归顺朝廷的作用。另一种是借景物烘托写信人的心情,例如六朝人伪托的李陵答苏武书,其中“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这一段,就有力地烘托了写信人独居塞外、不得归国的凄苦心情。由此可见,书信中的景物描写也是有意而为,是服务于书信的宗旨的。至于吴均

4、此书宗旨如何,因不见原信全文,难以臆断;如果仅就这段景物描写而言,其要害当在“飞戾天”两句上,其宗旨可能是自明本志,也可能是对朋友婉言相劝,希望他早日离开官场过隐居生活。2关于文章的体式本文是一篇骈体文,全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骈体文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初期的骈体文,多数是偶句,亦称骈句,个别地方也有散句;有的偶句,字数整齐划一,但并非对仗。到后来发展成“四六文”(亦称“骈四俪六”),对字数和对仗的要求就变得严格起来。本文前两段中,“风烟”两句、“从流”两句、“急湍”两句以及“泉水”以下直至篇末,都是骈句;其余都不是,可以视为初期的骈体文。3课文语句质疑桐庐在富春江上游,富阳在富春江下游

5、,此番乘舟出游既是“从流飘荡”,则当云“自桐庐至富阳”,而信中作“自富阳至桐庐”,是否笔误,因不了解当时实际情况,难以确定。练习说明一、背诵课文。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通过背诵,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增加对文言文的语感。本文语言优美,而且多用骈偶句式,应该比较容易成诵。二、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设计此题,意在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体会写景的妙处。同时,这也是一道口头表达的练习,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第二、三段的主要内容。学生只要能抓住重点,说出水之清澈(“千丈见底”“直视无碍”)和山之峻峭(“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6、”),也就能够大致领悟这篇写景美文的魅力了。三、把课文改写成现代文,介绍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的景色。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动手改写,体会文言文与现代文不同的语言特点,与上一题口头表达的练习相得益彰。改写时不必局限于课文本身,也不必像古文翻译那样字字落实,可以加入一些有关富春江地理位置、风土人情以及人文背景等方面的材料。也可以查找一些历代关于富春江的诗文,最好能将风物介绍和风景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建议本文可用一课时指导学生自读。这是一篇美文,应当使学生初步懂得怎样审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要读懂文本并能顺畅地朗读;二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朗读的指导,总的说来

7、,速度宜慢,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要注意停顿,每读完一小层都可以作稍长的停顿,使有鲜明的层次感,不至于将两个不同的画面交错在一起。还要注意确定重音,例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中,重音当落在“箭”“奔”二字上,才会使人感到形象鲜明。教师可要做示范朗读,学生中读得好的也可给同学们示范。启发想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假定某些情节,然后设问。例如,这次是特意选择一个“风烟俱净”的日子并且自雇小船出游;说“猛浪若奔”不是从旁看到的,而是小船在浪尖上行驶时亲自感受到的;“负势竞上争高直指”是的幻觉,如此等等。根据这些情节设问,也可能引起争论,更有可能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好答案。本文的难点是

8、“飞戾天”两句。学生以现在的生活阅历很难理解此中深意,如刻意求深,也可能效果反而不好,讲清字面上的意思即可。有关资料一、关于(穆克宏)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家世寒贱,均好学而有俊才。沈约曾见其文,颇为赞赏。天监初,柳恽任吴兴太守,召他为主簿,常与他赋诗。后为建安王萧伟记室,升国侍郎。入为奉朝请。他曾表求撰写齐春秋,完稿后上呈武帝,武帝恶其实录,“以其书不实”,命焚毁。后奉诏撰写通史,未就而卒。事见梁书卷四十九、南史卷七十二吴均传。今人朱东润诗人吴均一文中有吴均年谱(见中国文学论集,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可供参考。

9、吴均是史学家,他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钱塘先贤传五卷,解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惜皆已亡佚。他是著名的文学家。梁书本传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其“文集二十卷”。隋书经籍志四著录:“梁奉朝请吴均集二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皆为二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吴均诗集三卷。”可见其文集宋时已大部分散失。明代的辑本有:吴朝请集三卷附录一卷明张燮辑七十二家集本。吴朝请集一卷明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另有吴朝请集选一卷,清代吴汝纶评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选本。严可均全梁文卷六十辑录其文有与施从事、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等十三篇,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

10、诗梁诗卷十辑录其诗有赠王桂阳、山中杂诗、答柳恽诗等一百四十七首,较为齐备。吴均的诗文,文选一首未选。不知是不是与梁武帝“吴均不均,何逊不逊”的批评(见南史卷三十三何逊传)有关。吴均的骈文成就较高,他的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等,都是传诵很广的名作。吴均的诗和文一样,多写山水景物,风格清新挺拔,有一定的艺术成就。另外,他还有续齐谐记,是六朝志怪小说的优秀作品。(选自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中华书局1997年版)二、译文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

11、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三、与朱元思书赏析(丁长河)梁

12、陈之际的吴均以写景小品文在当时文坛上独树一帜。梁书本传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效之,谓之吴均体。”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代表作。这篇文章是写给友人的信,可是却突破了一般书信的格式,非通常事务的叙述,亦无客套的絮语,而是奇山异水的描绘。“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开篇别开生面,新辟奇境,节奏明快,如陡板走丸,精彩夺人。泛舟于浩浩江面之上,饱览着沿途悦目赏心的绮丽风光。“风烟俱净”,写其天空之高爽明净。从大处着眼,为下文的工笔描摹,勾勒出一幅背景。同时,它又成为“天山共色”的陪衬。“天山共色”,峻山耸入九天,挺拔秀劲。仰视之时,天山相连,万里无云,共呈一色。此乃“奇”山之隐喻。“

13、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叶扁舟于江水之上,不得不随波逐流。这两句写水之自然奔流,舟之任意东西,已暗示此水之“异”,并隐喻了由此而产生的飘逸之情。“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承上文扬起的文势一宕,要言不繁,交代出地点、距离,以及其特点“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至此,文章虽是简笔淡墨,然而,山水之形貌已初步显现出来。紧接着,将文笔一挥,崛起描写之文字。“异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在此分两层写。一是用夸张的手法写其秀美。碧波荡漾,澄澈透明;鱼群穿梭,争与人乐,逗人游兴;细石垒垒,怪形异状,以奇引人。鱼之动,使得山水别饶生趣;石之静,衬得鱼

14、之娓娓可爱。两者相映成趣,逼真欲现,给人以清美秀丽之感。一是用比喻的手法写其壮美。山高岭连,自然水之落差极大,成滔滔汩汩之势。波光粼粼,水声轰鸣,置身于此山此水,怎不心胸壮阔,感情激越!“奇山”“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里没有铺写重岩叠嶂,奇壁陡削之状,而其遮天蔽日,横云割雾之形依然可见。究其实,是巧妙地通过一个“寒”字体现出来的:“寒树”缘无阳光温暖而来,无阳光是因为山之高。“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寒树不畏天高气寒,顽强地生长,互比高低,给山增加了无限生机。“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寒树直指苍穹,参差起伏,蜿蜒连绵,宛若山峰。在此通过树的特点:适寒、竞长

15、、繁多的描写,突出了树之奇,也就显示了山之奇。真可谓惨淡经营,别出心裁。“泉水激石,泠泠作响。”游览在江水之上,眼看水石相激,溅起朵朵浪花,耳闻泠泠泉声,谐婉动听。这两句是文章之枢纽,由绘形写貌,过渡到摹声录音。步步写来,层层墨染,境界递现。画面转换,妙造自然。“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由奇山异水,引出鸟禽的奇声异音。鸟之鸣,婉转流丽,晶莹润畅,富有音韵之美,悦耳动听。蝉、猿之声,在空谷传响,袅袅不尽,从侧面突出了山之拔地参天,连绵不断。有奇山异水,有奇声异音,必有人之奇形异迹。顺理成章,过渡自然;笔墨有序,环环相扣。“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具有

16、一飞冲天雄心的人,看见这样的高峰,也要沉迷山景而不作非分之想;为世俗之事所缠绕的人,望见这样的山谷也要留连忘返,宁愿遁迹山林,不作凡夫俗子。如果说文章前面是正面落墨,那么这里就是侧面着笔,通过衬托的手法,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文章至此似乎可以结束,然而又写出这样四句:“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读者仔细咀嚼,方觉其妙。一是起了反复渲染的作用。写树木遮空,昼夜不分,既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加奇色异彩。二是使结构更加严谨完美。全文犹如放出的千里之线,这里又收回手中,绾接文章开头四句,总揽经纬,悠然而止。与朱元思书在艺术上很有特色。别具一格的构思。文章没有出现人物,但又字字

17、不离人物。它给读者设计的环境和气氛是:一只小船在富春江上随流而下,于船上饱赏着满目风光。峥嵘的山石,浩荡的江水,挺拔的寒树,清厉的猿叫,给人以秀拔劲峭之感;漾漾的碧波,娓娓的游鱼,泠泠的泉声,嘤嘤的鸟语,久久的蝉鸣,显得清丽隽洁,令人读后如入诗画。浑然一体的结构。这可分为三方面来说。形声兼备。这篇文章时而山水之形显露画面,时而鸟禽之声喧于卷幅,做到形声兼备,意舒情畅。“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状波翻浪滚之形,闻震聋发聩之声:“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摹鸟语串串之声,宛见群鸟交欢之景。文章就是这样写形写声,形中闻声,声中有形,臻入形声相融的意境。虚实相间。如果说“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

18、忘反”是虚写,那么前面则是实写。实写一方面给人以具体的感受,又为虚写提供了依据;虚写进一步突出实写。两者共同表现“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同时文章又实中有虚,虚中见实。具体描写时,给人广阔的想像天地,使其具有意境上简笔勾勒的美感;侧面虚写中含有形象,且从真实性角度看,又觉合情合理。动静互见。“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表面看来似乎是写鸟禽声音,实质是以声音来反衬山林之寂静。这是以动写静,寓视于听的手法。“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光线随枝条疏密而明暗,是因为人在船中,船随水行。这是以静写动,寓动于静的手法。骈散相间。文章虽用骈体,但有散行句穿插其中,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骈

19、体文源于两汉辞赋,到了南北朝畸形发展,文风上绮丽浮靡。但是,与朱元思书既不艰深晦涩,又不华辞丽藻,在重视形式美的同时,做到清新隽逸,疏畅谐婉。这在当时形式主义泛滥的文坛上,确是难能可贵的。与朱元思书这篇文章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描绘,给人以美的享受,艺术上的造诣,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选自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21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特级教师师韩军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师:请一位同学把课题写在黑板上。(生纷纷举手)师:我找一位没有举手的。(指一位同学)就是你吧。你为什么没

20、有举手?生:我字写得不好。师:没关系。没有谁不练习就把字写好的。练习练习吧。(生上台板书)师:字写得蛮可以嘛,虽然不能说漂亮,但是笔顺都对,间架结构都合理。要努力,大胆些, 敢于表现,才有成功。(生欲回去)师:先不要走。当老师没有当完呢,给大家解释一下课题呀。生:和朱元思写信。师:“与”有“和”的意思,但这里应解释为“给”;“书”解释得很好,在这时是名词,“信”的意思。生:给朱元思的信。师:非常棒!你再看看书,会知道,这篇文章还有一个名字。生:与宋元思书。师:到底是“朱元思”还是“宋元思”,已经无从查考,大概过去刻板印刷的时候,刻写不清楚,让读者“朱”“宋”难辨认。师:这是一篇骈体文。师:再请

21、一位同学当一当小老师,给大家范读一遍课文。(生纷纷举手。指定一生来读,由同学来纠错)师:这封信美不美!下面我们齐声把全文朗读一遍。(生齐读)师:通过大家的读,我也似乎看到了吴均书信中描绘的那既秀丽、又壮美的景色。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一篇好文章如果按十分计算的话,那么,朗读带给人的美的享受应该占到七分。刚才大家的朗读就是如此。师:听老师给大家示范一下。“风烟俱净天下独绝。”开头两句,应当显得特别大气,眼界非常宏观;中间两句,要显得特别自在;而“自富阳到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应当带着欣赏的态度,非常陶醉。来跟老师一齐读。师:看看,老师是没有看书,背诵的,哪位同学也来试试?(一分

22、钟后有同学举的和。老师示意他背诵)师:全体齐背。(生琅琅而背。而后同学翻译,师订正)师:我们再来诵读。在我们的大脑中,要想像,天空中万里无云,天和山都是青青的颜色。我吴均坐在船上,跟随流水飘荡,随着水流任凭它把我带向东带向西。从富阳到桐庐这一百来里呀,全是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我吴均真是看不够。(情不自禁唱起来)船儿哟,你慢些走呀,慢些走。让我把这美丽的富春江看个够(课堂里响起热烈的掌声,还有笑声。)(教师示范背诵,学生背诵)师:这是总写,还是分写?生:是总写。师:总写富春江的什么特色?课文中有四个字可以具体概括。注意具体概括。生:是“奇山异水”。师:或者叫“山奇水异”。那么,接下来应该

23、分别来写,山之奇,水之异。往下看,从哪里到哪里,分别写的什么 。生:从“水皆缥碧”到“猛浪若奔”写的是“异水”。从“夹岸高山”到“千百成峰”写的是“奇山”。师:我们再一同来背诵,先背诵“异水“部分。(师生齐背)师:写了哪几方面?生:先写水色和水深,然后写水清,再写水急。师:很好,总结还非常简练,都是用”水怎么样“来概括,很精彩!只是有个问题,文章有没有直接写水深?“千丈见底”是不是写水深?生1:是!生2:不是!是写水清!“千丈”是写水深,可是“千丈见底”就是写水清了。师:即使千丈深,仍然能够见到底。对吗?总起来,是写三方面,水色、水清、水急。师:再背诵,背出情感来。“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

24、石,直视无碍”,带着非常新奇的神情、非常欣赏的态度,来诵读,要有点悠然,读得稍细。“争湍甚箭,猛浪若奔”,要绘声绘色,读得粗重、浑厚。(生齐读背)师:“甚箭”,“若奔”,分别是什么意思?生:“甚箭”,是甚于箭,比箭还快速。“若奔”,像奔马一样。师:“于”字在这里省了。看看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夸张和比喻。师:大家看看以上写异水的三个句子,前两句和最后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生:前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一句是间接描写。师:还有吗?比方:“动态”与生: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最后一句是动态描写。师:动静两两结合,直接间接描写两两结合,所以,才如此美妙。再诵读。(课堂又响起琅琅的书声)师:再读奇山。(生读

25、)师:还是先把它背诵下来。这是写山的,要背诵出气势来。师:大家知道,山是静态的,生长时也是默默的,可是,这里24个字,就写出了夹岸高山昂扬的生命力。这种写法,叫什么?生1:以动写静。生2:化静为动。师:很好。再考虑,这一段是从视觉,还是从听觉来写的?生:是从视觉上写的。师 :我们接下来再往下读,看看通过什么来写山。生:是通过泉水来写山的。师:是吗?我们一起来读背。从“泉水激石”到“猿则百叫无绝”。(师生一同朗读、背诵)师:这里写 了哪几种景物?生:泉水、鸟、蝉、猿,四种。师:通过四种事物的什么来写 。生:通过响声。师:也就是通过听觉来写的。也就是说,有的泠泠作响,有的嘤嘤成韵,有的千转不穷,有

26、的百叫无绝。这样就形成了一种非常喧闹、非常嘈杂的景象。是吧?生:是呀。师:大家再仔细品一品。这是一种嘈杂的气氛吗?生:嘈杂的声音让人讨厌,而这里明显是让人喜欢 。师:对。你看,猿,本来是一种叫声凄厉的动物,俗话说:“猿鸣三声泪沾裳”,可是在这里,我们却觉得是一种美妙的声音。师:这里表面上喧闹、嘈杂,实际上,却都是自然界的非常和谐的声音,没有社会上、官场里、商场里,那种人声鼎沸。这种嘈杂,是一种天籁之声,是上天构造大自然,让所有这些动物发出的真实的声响,是非常洁净的声音,它们发出声音,不是为了名,也不是为了利,既不是奉迎拍马之声,也不是争权夺利之声,更不是风啸啸、马悲鸣,刀枪剑戟冲撞的厮杀之声!

27、师:这里的声音,都是安静的,“洁净”的。所以这是以闹来写静,或者是,以表面的繁杂来写单纯。师:这里,是怀着一种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赞美之情来写的。这样,写到这里,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下面两句。师、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师:鸢,一种凶猛的鸟。戾,到达的意思。飞得非常高的鸢,比喻为了功名利禄而极力攀高的人,他们看到这山峰后,也平息自己那热衷功名利禄的心。经纶,就是筹划,治理。筹划世俗事物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这是的感慨。师:是南朝的著名的文学家,博学多才,对史学有研究。他也曾经做过闲散的朝官。他曾经撰写齐春秋,得罪了梁武帝,遭遇了焚书免官的惩处。正因为有这

28、样的遭遇和经历,面对这样的美景,自然产生对大自然的留恋、向往之情。可是,这里“望峰息心”、“窥谷忘反”说的不是自已,而是那些想干一番大事业的人,那些在官司场乃至商场中人,那些如日中天的人,他们如果见到这样的美景,一定会放弃自我的事业,迷途知返,陶醉在这富春江的美妙之中。大家考虑考虑,这是写人呢,还是写山水呀?生:是写山水之美。师:这是一种什么写法。生:反衬。师:对,这是一种反衬的写法。主要突出富春江景色的奇异、独绝。师:我们再接着往下背。师、生:“横河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师:请一位同学解释一下。生: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在白天也如同是黄昏一样;稀疏的树枝交错着,时而能够见到

29、太阳。(一生举手,有问题要问 。老师示意他发言)生:我觉得,文章写到前面两句,应该结尾了,可是后面为什么还要接着写景?接着下去 ,我觉得有点不伦不类。(学生中有笑声)师:大家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生:我觉得有道理。师:你说说。生:文章到“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就是文末点题了,而再写下去,好像又是一个开头,那样结尾不如就“窥谷忘反”那里结束好。师:大家都是文章专家。我跟大家的感觉也是一样的。实际上,也有不少大人,读了这篇文章后,觉得最后两句删掉才好。理由跟你们的差不多。大家再仔细品读一下全文,带着感觉去读,考虑考虑留下这两句的原因是什么?师:想想,乘着船,在刚刚发出那番感慨

30、后,船继续前进,江面上又出现了一种景观:两岸高大繁茂的树木,把整个江面遮蔽了,好像一个大帐篷,船就在这种笼罩中慢慢前进、慢慢游弋,一会又到了江面稍宽的地段,“横柯”变成了“疏条”。生:哦,船一直是在前进的。师:用陆游的话来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可以由此再进一步想像 ,再接下去,还有什么美妙的景致?让人愈想愈觉得有吸引力,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下面,我们一起把全文再背诵一遍。师:宋朝的苏轼曾经评价唐朝的王维,说他的诗“诗中有画”。咱们今天读吴均的骈文书信,有什么感觉?生:也是“诗中有画”。师:这就有名的“吴均体”,短小精悍,诗中有画。 .21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 精

31、品资料第 1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 第21课 与朱元思书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系列精品教学课件第21课 与朱元思书第二课时初三语文教学目标:1.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为文章作批注,品析文章的语言美。2. 通过具体情景,正确理解抒发的感情。3.尝试用精美的语言,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初中语文八下初三语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初中语文八下请同学们展开想像,用原文中的句子描述你所看到的画面。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初三语文初中语文八下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初三语文初中语文八下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

32、直指,千百成峰。初三语文初中语文八下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初三语文初中语文八下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初三语文初中语文八下初三语文文音?叮咚:采用“我读 ,感受到 。”或“字词甚妙,写出了。”的模式交流对美文的感受。初中语文八下初三语文1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极强。整散相间,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语言形象生动,写景文字精当凝练,有一种独特的美。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夸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比喻、夸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拟人)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对偶)“清流”与“急湍”形成对照美“

33、高山寒树”“泉石好鸟”“蝉转猿叫”形成映衬美初中语文八下初三语文弦外之音:请说说寄寓在字里行间的“弦外之音”是什么?并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来印证你的观点。初中语文八下初三语文背景链接: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g现在浙江安吉)人。南朝梁代文学家。出身寒微,有才学。官至奉朝请。为人耿直,因私撰齐春秋,并如实记录了齐、梁间的历史,梁武帝萧衍“恶其实录”,焚其书稿,免其官职。后奉诏撰通史,未成而卒。诗文清新秀逸,工于描山状水。时称“吴均体”。你怎样评价吴均这种避世退隐的情怀?如果你身处这“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初中语文八下初三语文触景生情,生出了许多感慨,但为什

34、么在抒写这些感慨前却宕开一笔,描写了清泉的吟唱、好鸟的欢歌、知了的鸣叫、猿猴的悲啼呢初中语文八下初三语文请研读课文的最后四句: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初中语文八下这四句景物描写,明中有暗,暗中有明。这是明与暗的辩证法。生活也是如此:富贵中的人们自有他们的享受,但未必没有烦恼;而遁迹山林的人,生活上固有种种不便,但他们的快乐确实难以比拟的。用这种方式来结束课文,余味无穷。课后学习(任选一题):1请试着将本文改写成一首音节和谐、清新淡雅的诗。2运用从第一单元学到的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把本文改写成一篇游记散文。初三语文初中语文八下第21课 与朱元思书新人教版

35、语文八年级下册系列精品教学课件第21课 与朱元思书第一课时初三语文教学目标:1.能利用课文解释和工具书正确解释词句在文中的意义并翻译全文。2.能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并梳理文章的思路。3.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直至熟练背诵。初中语文八下初三语文初中语文八下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

36、映,有时见日。初三语文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缥(pio) 湍(tun)轩邈(xun mio) 泠泠(lng lng) 嘤嘤(yng yng) 转(zhun) 鸢(yun) 戾(l) 窥(ku) 柯(k)纶(ln)初中语文八下初三语文注意以下朗读技巧的运用: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 “箭”“奔”二字上。节奏以“二二”节拍为主(多为四字句),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情感流露出对富春山水的由衷赞叹、无比向往之情。初中语文八下初中语文八下解释翻译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净尽、无余一样的颜色漂东漂西,名词作动词顺、随没有一

37、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坐船顺着江流飘荡,任随它飘东飘西。风和烟雾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从到约数,相当于“多”“左右”。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一无二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青白色江水都是青白色的,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急流的水胜过,超过。像飞奔的马,奔,动词用作名词。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的波浪像飞奔的马。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都,全部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负势竞上,互

38、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高。用作动词,往高处伸展。远。用作动词,往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重重叠叠的)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的山峰。凭借泉水激石,泠泠作响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好鸟相鸣,嘤嘤成韵鸟鸣声互相和鸣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美丽的蝉则千转不穷表示多通“啭”,本意是“鸟叫声”,此处是鸣叫,动词。(树上的)蝉儿不停地鸣叫着,表示顺承,就。猿则百叫无绝(山中的)猿猴不停地啼叫着。表示顺承,就。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

39、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一种凶猛的鸟。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筹划通“返”,归,回。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树木的枝干像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阴暗,遮蔽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互相、交相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看见阳光。阳光稀疏是“现”,出现。这个句子的意思是:“有时阳光透过稀疏的树枝照射下来。”翻译时也可以意译为“看见”。品品议议:同学们,你能不能根据课文的内容用四字短语重新为文章拟一个合适的标题呢?请说明你拟题的理由。初三语文初中语文八下品品议议:请从下面四个短语中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一个作为

40、文章的标题 ( )A天山共色 B天下独绝 C流连忘返 D奇山异水初三语文初中语文八下D请结合文中描写“水”的语句思考:文章是如何抓住“异”字来写水的。初三语文请结合文中描写 “山”的语句思考:文章是如何抓住“奇”字来写山的。江水之色缥碧 江水之深千丈江水之清见底 江水之净直视无碍江水之急急湍猛浪形状负势竞上 争高直指声音泉声、鸟声、蝉声、猿声明暗在昼犹昏 有时见日初中语文八下初三语文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异水:江水之色缥碧 江水之深千丈江水之清见底 江水之净直视无碍江水之急急湍猛浪奇山:形状负势竞上 争高直指声音泉声、鸟声、蝉声、猿声明暗在昼犹昏 有时见日初中语文八下总分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

41、全无忧21.与朱元思书基础巩固题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缥碧( ) 急湍( ) 窥谷忘反( ) 泠泠( ) 轩邈( )经纶世务( ) 横柯上蔽( ) 嘤嘤( ) 在昼尤昏(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从流飘荡: 天下独绝 : 百叫无绝 :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互相轩邈:负势竞上: 千转不穷: 经纶世务者:水皆缥碧: 窥谷忘反 : 横柯上蔽:3翻译下面的句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4填空。与朱元思书一文选自 ,是 代的 ,字 。本文是一篇 ,描写了从 到 一段的山水美景。描绘富春江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

42、次:第一段总写山水之美,概括为“ 、 ”八个字;第二段写“ ”,抓住 和 特点;第三段又分写“ ”,多层次展开描绘。强化提高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一)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名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5.文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概括山水总特点的句子是哪一句?6.文章抓住了山和水的哪些特

43、点进行描写?7 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 )。A 从流飘荡 B 任意东西C 互相轩邈 D天下独绝8本文有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的,也有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请分别找出两方面描写的对偶句各一组,并说说他们的表达效果。(1)视觉上的对偶句 。(2)听觉上的对偶句 。(3)表达效果 。9.下列加点的词不能解释为“全”或“都”的一项是( )。A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B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C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D此人为具言所闻阅读拓展(一)甲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4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0.解释加点

45、的词语。良多趣味( )属引凄异( )泠泠作响( )11.甲文先写山,后写水,层次井然。写水是按 (顺序) 写的。乙文则是按 顺序来写的。12.两文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13.甲文总写三峡的特点是什么?乙文总写富阳到桐庐的山水特点是什么?分别用原文语句回答。14.乙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并把他译成现代汉语。15.假如你是一位投资者,根据两文介绍的特点,你将如何开发这两个地方?简要回答。(二)(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6、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 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

47、未下, 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 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注:罗纨(wn):丝织品。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夕舂:夕阳。1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奔: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作:梅花为寒所勒 勒:山岚设色之妙 设:1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A.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猿则百叫无绝B.月景尤为清绝夹岸高山,皆生寒树C.皆在朝日始出梅花为寒所勒D.歌吹为风18、翻译下面的句子。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译文

48、:此乐留与山僧游 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译文:19、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的思想感情。答案1Pio tun ku lng xun ln k yng zhu 2。顺,随;独一无二;消失;急流的水;飞奔的马;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凭借;通“啭”,鸟叫声;筹划;清白色;通“返”,返回;树木的枝干。3。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凭借高峻的山势,争者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向上,直插云天。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湍急的河流比箭还快,惊涛骇浪象飞奔的马。4。艺文类聚,南朝梁代;吴均;叔

49、庠;山水小品文;富阳;桐庐。(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异水 清 急 奇山 5。描写富春江上富阳至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奇山异水,天下独绝。6。水的特点是,清澈见底和水流湍急;山的特点是峻峭,险峻,充满生机。7B 8。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3)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9.D10.真,实在 接连不断 形容水声的清越 11.夏、春、冬、秋(或季节);先总后分(或总分) 12.两文都做到了动静结合,都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去写景,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13.甲: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4.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见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

50、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见幽美的山谷就会留连往返。流露出对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的蔑视,含蓄表达对自然的爱慕之情,以及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15.在三峡修建水利工程,同时搞旅游开发。在富阳到桐庐一带搞旅游开发。(要抓住两个地方的特点来谈。)16、奔:飞奔的马。作:发出。勒:约束,阻止。设:着,涂。17、C18、(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这种快乐(只能)留下来给山中的僧人和游览的客人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庸俗的人说呢?19、寄情山水、热爱山水,欣赏大自然之美,洗掉内心的尘垢,保持一份内心的清净和独立的人格、情操;但又流露出一种避世、避俗的心态。 .21 精品

51、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1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3 页) 版

52、权所有影响力位居国内前列教育资源网 .21与朱元思书2004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一网打尽及参考答案:25个试题(省市按音序排列)10(1) 09(4);08(4);07(4);06(6);05(1);04(4);同步精品练习(1)1(2010四川广安)文言文比较阅读阅读三峡和与朱元思书,完成2832题。(16分)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

53、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2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沿溯阻绝( ) (2)猛浪若奔( )(3)故渔者歌曰( ) (4)经纶世务者( )29用

54、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译文:_(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译文:_30找出甲、乙两文中所使用的通假字各1个,并写出其意思。(2分)(1)甲文中_通_,意思是_(2)乙文中_通_,意思是_31文言文语句中常常省略了一些部分。请在下面括号里填入被省略的部分。(2分)(1)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2)急湍甚( )箭32甲、乙两文都写了水流的湍急,但描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侧重于写水流之_,乙文侧重于写水流之_;甲、乙两文都描写了难见天日之景,但着眼点却不同,甲文以“不见曦月”来突出_,乙文以“有时见日”来突出_。(4分)文言文阅读(16分)28(1)逆流而上

55、(2)飞奔的马 (3)所以 (4)筹划(4分,各1分)29(1)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2分)(2)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2分)30(1)“阙”通“缺”,中断 (2)“反”通“返”,归,回去。(另有:“转”通“啭”等,只要找到两个即可。)(2分,每小题1分)31(1)负势竞上,(山峦)互相轩邈 (2)急湍胜(于)箭(2分,各1分)32疾或快 急或猛 山之高 树之密(4分,各1分)1、2009泉州市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完成58题。(15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

56、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5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A自 自富阳至桐庐 B从 从流飘荡自非亭午夜分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C绝 猿则百叫无绝 D日 有时见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日光下澈6解释下列加点词词义。(4分)天山共色( ) 一百许里( ) 互相轩邈( ) 窥谷忘反( )7简答(不得直接摘抄原文句子)(6分)(1)说说富春江景色

57、的总体特征。(2)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富春江水流之急。8根据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三峡三篇文章内容对对子。(任选一道作对)(3分)两岸连山无阙处,石潭上竹树环合,5.(2分)C6.(4分)同样 左右、多 往高处伸展(只写“高”扣0.5分)同“返”返回7.(6分,每题3分)示例:(1)山水风光(山光水色)奇异,是天下独一无二的。 (2)富春江激流飞腾,比射出去的箭还快;波浪汹涌,像骏马在奔腾。 8.(3分。意思相近,结构相似即可)示例:百里江水皆缥碧 示例:寒树间好鸟相鸣(二)(9分)2、2009泉港区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完成6-10题(17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

58、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6.整体感悟全文,用原文语句回答下面问题.(3分)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_.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_.文中“_”一句写水流势湍急,与三峡一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7.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6分) 一百许里 许: 一猿则百叫无绝

59、绝: 二遂许先帝以驱驰 许: 二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 三杂然相许 许: 三天下独绝 绝: 8.下列加点的词不能解释为“全”或“都”的一项是(2分)(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9.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_10. 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最能表达志趣和情怀,说说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2分)_6.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7.(6分)许:一上下,左右二答应三赞同 绝:一停,断,消失二隔绝三绝妙 8.(2分) D9.

60、(4)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便)在白天,也还像(1分)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1分),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语义1分,表达1分.10. 表达了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2分,可以从积极方面或消极方面来谈,但要求观点要鲜明,言之成理即可,不要偏激.)3、2009河北省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1题。(14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也作“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