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实验十七 柱色谱 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柱色谱的基本原理及其一般的操作技术。2、学习用吸附柱色谱法分离色素混合物。 二、基本原理: 柱色谱可分为分配柱色谱和吸附柱色谱,本实验采用吸附柱色谱分离混合色素。 柱内装有固定相(氧化铝),将少量样品溶液放在顶部,然后让流动相(洗脱剂)通过柱,移动的液相带着混合物的组分下移。 各组份在两相间连续不断地发生吸附、脱附、再吸附、再脱附的过程,由于不同的物质与固定相的吸附能力不同,各组分将以不同的速率沿柱下移。 极性大的化合物吸附性强,吸附力较小的化合物比吸附力较大的化合物下移得快些。不同的组分移动不同的距离而形成了互相分离的层带。 三、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2、: (观看录像) 1、装柱(干法): 先将少量脱脂棉装入柱的底部,轻轻压紧,然后把氧化铝慢慢地倒入柱内,并不断地用吸尔球敲打柱身,让氧化铝填充均匀,适度紧密,装柱约为2/3体积。 2、加样: 把柱固定于抽滤瓶上后,先用95%乙醇润湿氧化铝,当乙醇液面下降到与上层棉花面相平时,迅速滴入0.5mL(约10滴)甲基橙-亚甲基蓝溶液。 3、洗脱、收集与显谱: 当液面下降到与上层棉花面相平时,用乙醇冲洗,并打开真空泵减压抽至蓝色的亚甲基蓝全部被洗脱流下抽滤瓶后,待乙醇液接近棉花面时,关闭减压活塞,把滤液倒置一锥形瓶收集。并更换蒸馏水继续抽洗,并加入12滴5%氢氧化钠,把甲基橙也全部洗脱抽下,并用另一锥形
3、瓶收集。注意:柱色谱实验做完后,氧化铝回收 实验十八 薄层色谱 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薄层色谱的基本原理及其一般的操作技术。2、学习用吸附薄层色谱法分离染料混合物。 二、基本原理 薄层色谱可分为分配色谱和吸附色谱本实验采用(固液)吸附色谱。 固体吸附剂是在玻璃板上铺成均匀的薄层,用毛细管将样品点在板的一端,把板放在合适的流动相(展开剂)里,流动相带着混合物组分以不同的速率沿板移动,即组分被吸附剂不断地吸附,又被流动相不断地解吸而向前移动。 由于吸附剂对不同组分有不同的吸附能力,流动相也有不同的解吸能力,因此,在流动相向前移动的过程中,不同的组分移动不同的距离而形成了互相分离的斑点。 三、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观看录像) 1、铺板: 2、点样: 在离薄板底边约1cm处,用铅笔轻轻地划一条线,并划上A,B两点,用毛细管蘸取样品点于点上(A为苏丹溶液,B为苏丹-偶氮苯混合液),风干,样点扩散直径不得超过23mm。 3、展开与显谱: 先将以环己烷:乙酸乙酯=6:1为展开剂倒入方形染色缸中,加盖饱和5min,使缸内充满展开剂蒸气。 然后迅速将薄板点样一端浸入展开剂中,但样品点不可浸入,封盖。 约跑30min后,展开剂的前沿跑到薄板的3/4时,将薄板取出,并用铅笔划出前沿,晾干。确定斑点中心,测量,计算三个Rf值。薄层色谱计算三个Rf值 注意事项:1、因比色管中溶液为易挥发的苯,在点完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