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记承天寺夜游_第1页
22.记承天寺夜游_第2页
22.记承天寺夜游_第3页
22.记承天寺夜游_第4页
22.记承天寺夜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2.记承天寺夜游1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分析作者此时的心 情. 2.体会文章的含义及 情致. 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掌握与本文有关的 文学常识. 2.背诵并默写全文.三、情感态度和价 观目标 体会作者在文中 体现出的特殊的 心情.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 月光,曾激发过无数诗人的才情,留下许多杰出的诗篇。你能吟诵几句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句吗? 4“星垂平野

2、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 张九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5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很杰出的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之后他几经贬谪,直到宋徽宗

3、接位,大赦天下,他才得到内徙的机会,但至常州便病逝了,时年66岁。死后谥“文忠公”。 6写作背景宋神宗时,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招致政敌的弹劾。其政敌以东坡有讽刺新法的诗句为由,以“诽谤朝政”的罪名将他捉捕入狱,让他险些丢了性命。出狱后,东坡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7承 天 寺 塔 位于银川市城西承天寺内,俗称“西塔”,是西夏王朝的主要佛寺。始建于1050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塔通高64.5米,异常俊秀挺拔。8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秋天之风菊花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9圣上赐与我阳羡茶,却又说要用瞿塘中峡之水烹服才可。水经注说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缓,惟中峡缓急相半

4、。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淡浓之间。10今年闰了个八月,正月立春,十二月又是立春,是个两头春。老夫就此拟了一副对联,以观子瞻之妙才。此联是: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苏州对是:“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润州对是:“铁瓮城西,金银玉山三宝地。”11检查预习:一、生字 解( )衣 藻荇( ) 遂( )至 未寝( ) 相与 ( )Ji xng su qny12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3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

5、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户( )欣然( )愉快地、高兴地念( )遂( )于是、就寝( )卧、睡相与( )散步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便很高兴地起来走动。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门想,思考步( )共同,一起14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空明( )清澈透明盖( )连词,相当于“原来是”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叉,原来那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描绘庭中月光的澄

6、澈)15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不过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绿竹和翠柏?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惋惜无人赏月)16承天寺夜游欣然起行庭下月色心 境时间:地点:缘由:同游者:积水空明,藻荇交横闲10月12日夜承天寺月色入户张怀民 (叙述)(描写) (议论)情景交融怎么体现含义(比喻)171.文中并未直接叙述作者与张怀民的友情,但字里行间却可以看出两个人的亲密无间。请找出相关的词语加以体会。 探究学习“遂至承天寺”“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8 2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相符

7、,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作者正是借“何夜”、“何处”句点明了这一真谛。这也正是作者能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缘由。 193.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有和异同?均写景,一文摹写潭中景色,一文摹写院中月光。都是景中寓情。它们借景抒情,抒写着自己的切身感受;它们托物言志,都因贬官,排遣着自己内心的郁闷。这些较为特殊两篇文章都运用了描写、衬托等手法。小一文,描写的是小石潭,以潭中的石、潭中的水来衬托,以潭四周的环境

8、气氛来衬托心情;记一文,描写的是月光,用积水空明与竹柏影来衬托此月光,当然最主要的是用来衬托作者在贬谪中感慨微深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201.小石潭记的写景方式是寓情于景,记承天寺夜游的写景是写景抒情的有机结合。 2.两位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 3.小石潭记中,写道,“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这样写道:“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1 记承天寺夜游中这句写景名句, 作者只用短短18字, 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而且作者是成“景”在胸之后,将景和情溶在一起, 于笔端自然地流泻出来而为文的。景不生造,情不做作。 22晚风轻轻 微微吹临 颤动着这周遭的景物 侧耳倾听 似乎是天籁之佳音 我正想解衣就寝,上床安睡就盼望着一个美梦的来临呀! 真想不到那如霜如碧的月光,脉脉含情 悄悄的透进窗纱,一眼晶莹邀友夜游承天寺记拓展练习23不禁令我意念迷盈 又从梦乡边缘乍醒 于是,只好挺起腰身 想想这良辰美景 该与谁共享共分 才不会任它空来虚设,辜负良辰 走着,走着 就来到了承天寺 找找老友张怀民吧! 想不到他也还未就寝 就邀他来 24携手同行,共赏良辰月景 怀民,怀民 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