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究原电池及其工作原理(北京习题集)(教师版)一.填空题二.实验题(共2小题)(2018秋西城区校级期中)实验小组探究铝片做电极材料时的原电池反响,设计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1】装置装置装置实验现象左侧装置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灯泡亮装置右侧装置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镁条、铝条外表产生无色气泡(1(1)实验1中,电解质溶液为盐酸,镁条做原电池的极。【实验2】将实验1中的电解质溶液换为NaOH溶液进行实验2o(2)该小组同学认为,此时原电池的总反响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t ,据此推测应该出现的实验现象为实验2实际获得的现象如下:装置实验现象装置i.电流计指
2、针迅速向右偏转,镁条外表无气泡,铝条外表有气泡ii.电流计指针逐渐向零刻度恢复,经零刻度后继续向左偏转。镁条外表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有少量气泡逸出,铝条外表持续有气泡逸出i中铝条外表放电的物质是溶解在溶液中的02,那么该电极反响式为ii中“电流计指针逐渐向零刻度恢复”的原因是【实验3和实验4】为了排除Mg条的干扰,同学们重新设计装置并进行实验3和实验4,获得的实验现象如下:编号实验3装置实验现象 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铝条外表有气泡逸出,铜片没有编号实验3装置明显现象;约10分钟后,铜片外表有少量气泡产生,铝条外表气泡略有减少。道:开始时铜片外表得电子的物质是02,铜片外表有少量气泡产生
3、,产生的气泡为H2,铜片外表开始产生气泡 的时间长短与溶液中溶解氧的多少有关,溶解的氧气多,那么铜片外表开始产生气泡的时间长,应选ABC;(道:开始时铜片外表得电子的物质是02,铜片外表有少量气泡产生,产生的气泡为H2,铜片外表开始产生气泡 的时间长短与溶液中溶解氧的多少有关,溶解的氧气多,那么铜片外表开始产生气泡的时间长,应选ABC;(6)铝片做电极材料时的原电池反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另一个电极的电极材料、溶液的酸碱性、溶液中溶解的02等,故答案为:另一个电极的电极材料、溶液的酸碱性、溶液中溶解的02。【点评】此题综合考查学生原电池电极的判断、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知识,属于综合知识的考查,要
4、求学生具有较 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大。三.解答题(共3小题)3.(2019秋西城区校级月考)为探究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某研究性小组分别用如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山Jri国三。二二二因,藉三三|卜),H二0(1)(2)(3)X2)11溶液 甲睥辘?财恤乂含少小L液 交换胶 Na()|)乙甲装置中,a电极的反响式为一出-25+20丁=2出0乙装置,阴极区的产物为 氢气.丙装置是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外接电源b为正 (填“正”或“负”)极,该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02Na0H+H2 t +C12 t(4)假设甲装置作为乙装置的电源,一段时间后,甲中消耗气
5、体与乙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4 (不 考虑气体的溶解)【分析】(1)以惰性电极作电极材料的燃料电池中,可燃物在负极放电,碱性溶液中氢离子与氢氧根反响生成水, 据此解答即可;(2)乙装置为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在阴极放电生成氢气,据此解答即可;(3)氯化钠电解生成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为阳极,氯离子在阳极放电,溶液中水电 离出的氢离子在阴极放电,为使消毒效果好,故b电极应生成氯气,故b电极为正极,据此解答即可;(4)依据氧化还原反响得失电子守恒以及串联电路特点回答即可.【解答】解:(1) a、b均为石墨电极,氢氧燃料电池中通入氢气的一极为原电池的负极
6、,发生氧化反响,通入氧 气的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响,溶液的酸碱性不同,电极反响式不同,碱性溶液中负极反响为2H2 - 4e +4OH =2H2O,故答案为:H2 - 2e +20H =2H2O;(2)乙装置为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在阴极放电生成氢气,故答案为:氢气;氯化钠电解生成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为阳极,氯离子在阳极放电,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氢离子在阴极放电,为使消毒效果好,故b电极应生成氯气,故b电极为正极,化学反响方程式为由,醒由醒2NaCl+2H20 也用千 2NaOH+H2 t +CI2 t ,故答案为:b;正;2NaCl+2H2。也用千
7、 2NaOH+H2 t +CI2 t ;(4)依据氧化还原反响的特点知:甲中每反响2moi氢气,需要Imol氧气,此时乙中生成2moi氢气和2moi氯气,故两者之比为:(2+1): (2+3) 3: 4,故答案为:3: 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原电池原理、电解池原理、成分理解原理,掌握放电顺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016东城区一模)某小组同学利用原电池装置探究物质的性质.资料显示:原电池装置中,负极反响物的还原性越强,或正极反响物的氧化性越强,原电池的电压越大.(1)同学们利用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装置编号电极A溶液B操作及现象电极AFepH = 2 的连接装置后,石墨外表产生无色气泡
8、;石墨H2SO4电压表指针偏转溶液B装置编号电极A溶液B操作及现象电极AFepH = 2 的连接装置后,石墨外表产生无色气泡;石墨H2SO4电压表指针偏转溶液BIICupH = 2 的连接装置后,石墨外表无明显现象;H2s04电压表指针偏转,记录读数为a同学们认为实验I中铁主要发生了析氢腐蚀,其正极反响式是- 2H+2e-=H2针对实验II现象:甲同学认为不可能发生析氢腐蚀,其判断依据是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Cu在H后,Cu不能置换出H2 ;乙同学认为实验H中应发生吸氧腐蚀,其正极的电极反响式是一 Ch+4H+4e =2H2O .(2)同学们仍用上述装置并用Cu和石墨为电极继续实验,探究实验H
9、指针偏转原因及影响02氧化性的因素.编号溶液B操作及现象III经煮沸的pH = 2编号溶液B操作及现象III经煮沸的pH = 2的溶液外表用煤油覆盖,连接装置后,电压表指针微微偏转,H2SO4H2SO4记录读数为bH2SO4记录读数为bIVIVpH=2 IVpH=2 的 H2so4在石墨一侧缓慢通入02并连接装置,电压表指针偏转,记录读数为c;取出电极,向溶液中加入数滴浓Na2s04溶液混合后,插入电极,保持02通入,电压表读数仍为cpH=12 的 NaOH在石墨一侧缓慢通入02并连接装置,电压表指针偏转,记录pH=12 的 NaOH丙同学比拟实验n、in、w的电压表读数为:cab,请解释原因
10、是。2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强,使电压值增大丁同学对IV、V进行比拟,其目的是探究对02氧化性的 溶液的酸碱性 影响.实验IV中加入Na2so4溶液的目的是 排除溶液中的Na+ (或SC-)对实验的可能干扰.为到达丁同学的目的,经讨论,同学们认为应改用如图装置对W、V重复进行实验,其设计意图是 排除Cu在酸碱性不同的溶液中,其还原性不同对该实验结果的影响;重复实验时,记录电压表读数依次为c、d,,且cd,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溶液酸性越强,02的氧化性越强(介质或环境的pH影响物质的氧化性)盐桥【分析】(1)I中铁主要发生了析氢腐蚀,其正极发生还原反响,书写电极反响式;铜与氢离子不能发生自发的氧化还
11、原反响;乙同学认为实验n中应发生吸氧腐蚀,其正极发生还原反响,氧气 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其正极的电极反响式是O2+4H+4e. =2H2O;(2)实验n、ni、w的电解质相同,不同的是氧气的浓度不同,出现了电压表读数不同,根据数值的相对大 小可知,氧气浓度越大,电压表的读数越高;实验IV、V是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来判断电压表的指针偏转情况;实验IV中加入Na2so4溶液的目的是排除溶液中的Na+ (或SO42-)对实验的可能干扰;为到达丁同学的目的,经讨论,同学们认为应改用如图装置对IV、V重复进行实验,其设计意图是排除Cu在 酸碱性不同的溶液中,其还原性不同对该实验结果的影响;重复实验时,记
12、录电压表读数依次为c、d,,且c dZ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溶液酸性越强,02的氧化性越强.【解答】解:(1)I中铁主要发生了析氢腐蚀,其正极发生还原反响,电极反响式为:2H+2e-=H2t,故答 案为:2H+2e =H2 t ;铜与氢离子不能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响;乙同学认为实验H中应发生吸氧腐蚀,其正极发生还原反响,氧气 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其正极的电极反响式是O2+4H+4e-=2H2O,故答案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Cu在H 后,Cu 不能置换出 H2; O2+4H+4e =2H2O;(2)实验H、HI、IV的电解质相同,不同的是氧气的浓度不同,出现了电压表读数不同,根据数值的相对大
13、小可知,氧气浓度越大,电压表的读数越高,所以02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强,使电压值增大,故答案为:02 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强,使电压值增大;实验IV、V是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来判断电压表的指针偏转情况,所以IV、V进行比拟,其目的是探究对02 氧化性的酸碱性的影响,故答案为:溶液的酸碱性;实验W中加入Na2s04溶液的目的是排除溶液中的Na+ (或SO42-)对实验的可能干扰,故答案为:排除溶液 中的Na+ (或SO42-)对实验的可能干扰;为到达丁同学的目的,经讨论,同学们认为应改用如图装置对IV、V重复进行实验,其设计意图是排除Cu在 酸碱性不同的溶液中,其还原性不同对该实验结果的影响;重复
14、实验时,记录电压表读数依次为c、d,且/ 1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溶液酸性越强,02的氧化性越强,故答案为:排除Cu在酸碱性不同的溶液中,其还原性不同对该实验结果的影响;溶液酸性越强,02的氧化性越 强(介质或环境的pH影响物质的氧化性).【点评】此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的工作原理,通过电压表指针的偏程度来确定外界条件对电极活泼性影响,有一 定的难度.(2014春顺义区期末)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弱酸性条件下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类型的影响因素,将混合均匀的新制铁 粉和碳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上瓶塞(如图1).从胶头滴管中滴入几滴醋酸溶液,同时测量容器中的压强变化.(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编
15、号实验目的碳粉/g铁粉/g醋酸/%为以下实验作参照0.52.090.00.52.036.0碳粉质量的影响0.290.0(2)编号实验测得容器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2甲.t2时,容器中压强明显小于起始压强,其原因是铁发生 了 吸氧 腐蚀,请在图2乙中用箭头标出发生该腐蚀时电子流动方向;此时,碳粉外表发生了 还原(填“氧 化”或“还原”)反响,其电极反响式是一 02+2通0+4屋=40丁 .G时间/s图1甲图2乙G时间/s(3)该小组对图2甲中0-口时压强变大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假设一:发生析氢腐蚀产生了气体;假设二: 反响放热使锥形瓶内温度升高;(4)为验证假设一,某同学设计了检
16、验提供的气体中是否含有H2的方案,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假设一.【分析】(1)根据比照试验中保证变量的唯一性进行解答;(2)根据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的区别及锥形瓶中压强的变化判断钢铁的腐蚀类型;根据钢铁的腐蚀类型及原理 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碳粉说明氧气得到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发生还原反响;(3)图2中0-加时压强变大,可能是发生了析氢腐蚀使气体体积增大或者反响放热使温度升高,锥形瓶中气体 体积增大;(4)可以根据检验锥形瓶中是否生成了亚铁离子判断方案一是否正确.【解答】解:(1)为参照试验,由于探究醋酸的浓度的影响,那么除了醋酸浓度不同外,其它条件必须完全相 同,即铁粉质量应该为2.0g;中
17、只有碳粉含量与不同,那么为探究碳粉含量的影响,故答案为:醋酸浓度的影响2.0醋酸浓度的影响(2)t2时,容器中压强明显小于起始压强,说明锥形瓶中气体体积减小,说明发生了吸氧腐蚀,碳为正极,铁为负极,电子转移的方向为:负极,电子转移的方向为:负极,电子转移的方向为:,碳电极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响,电极反响式为:O2+2H2O+4e负极,电子转移的方向为:故答案为:吸氧;还原;O2+2H2O+4e =4OH-;=4OH故答案为:吸氧;还原;O2+2H2O+4e =4OH-;(3)图2中0-ti时压强变大的原因可能为:铁发生了析氢腐蚀、铁与醋酸的反响为放热反响,温度升高时锥形 瓶中压强增大,所以假
18、设二为:反响放热使锥形瓶内温度升高, 故答案为:反响放热使锥形瓶内温度升高;(4)可以通过检验反响是否生成亚铁离子判断是否发生析氢腐蚀,方法为:将锥形瓶中反响后的溶液过滤;滤液中滴加几滴硫氧化钾溶液,再滴入几滴新制氯水,假设滴入KSCN溶液不变红,滴入氯水后溶液变红,证明假设一正确;假设滴入KSCN溶液不变红,滴入氯水后溶液不变红,证明假设一错误.故答案为:将锥形瓶中反响后的溶液过滤;滤液中滴加几滴硫富化钾溶液,再滴入几滴新制氯水,假设滴入 KSCN溶液不变红,滴入氯水后溶液变红,证明假设一正确;假设滴入KSCN溶液不变红,滴入氯水后溶液不变红,证明假设一错误.【点评】此题考查了探究铁的腐蚀原
19、理、原电池工作原理,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原电池工作原理,明确钢铁 的化学腐蚀类型、腐蚀原理及区别.实验4煮沸冷却后的溶液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铝条外表有气泡逸出,铜片没有 明显现象;约3分钟后,铜片外表有少量气泡产生,铝 条外表气泡略有减少。实验4煮沸冷却后的溶液(5)根据实验3和实验4可获得的合理推论是 (填字母序号)。A.铝条外表逸出的气体是02B.上述两装置中,开始时铜片外表得电子的物质是02C.铜片外表产生的气泡为H2D.铜片外表开始产生气泡的时间长短与溶液中溶解氧的多少有关(6)由实验1实验4可推知,铝片做电极材料时的原电池反响与 等因素有关。2.(2017秋海淀区期末)实验小组探究
20、铝片做电极材料时的原电池反响,设计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1】装置实验现象I|左侧装置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灯泡亮右侧装置甩流计指针向右偏转,镁条、铝条外表产生无色气泡(1)实验1中,电解质溶液为盐酸,镁条做原电池的 极。【实验2】将实验1中的电解质溶液换为NaOH溶液进行实验2。(2)该小组同学认为,此时原电池的总反响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t ,据此推测应该出现的实验 现象为 o实验2实际获得的现象如下:装置唯I 31 2期1实验现象.电流计指针迅速向右偏转,镁条装置唯I 31 2期1.电流计指针逐渐向零刻度恢复,经零刻度后继续向左偏转。镁条外表 开始
21、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有少量气泡逸出,铝条外表持续有气泡逸 出i中铝条外表放电的物质式溶解在溶液中的02,那么该电极反响式为。ii中“电流计指针逐渐向零刻度恢复”的原因是 o【实验3和实验4】为了排除Mg条的干扰,同学们重新设计装置并进行实验3和实验4,获得的实验现象如下:编号装置实验3实验4实验现象编号装置实验3实验4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铝条外表有气泡逸出,铜片没有明显 现象;约10分钟后,铜片外表有少量气泡产生,铝条外表气 泡略有减少。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铝条外表有气泡逸出,铜片没有明显 现象;约3分钟后,铜片外表有少量气泡产生,铝条外表气 泡略有减少。煮沸冷却后的溶(5)根据实验3和实
22、验4可获得的正确推论是 (填字母序号)。A.上述两装置中,开始时铜片外表得电子的物质是02B.铜片外表开始产生气泡的时间长短与溶液中溶解氧的多少有关C.铜片外表产生的气泡为H2D.由“铝条外表气泡略有减少”能推测H+在铜片外表得电子(6)由实验1实验4可推知,铝片做电极材料时的原电池反响与与 等因素有关。三.解答题(共3小题)3.3.(2019秋西城区校级月考)3.(2019秋西城区校级月考)石墨G罩2 ”1溶液 甲然)就P需叱箫少”乙tfefil/优盐水(1)甲装置中,3.(2019秋西城区校级月考)石墨G罩2 ”1溶液 甲然)就P需叱箫少”乙tfefil/优盐水(1)甲装置中,a电极的反响
23、式为(2)乙装置,阴极区的产物为(3)丙装置是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外接电源(填“正”或“负”)极,该装置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4)假设甲装置作为乙装置的电源,一段时间后,甲中消耗气体与乙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不考虑气体的溶解).(2016东城区一模)某小组同学利用原电池装置探究物质的性质.资料显示:原电池装置中,负极反响物的还原性越强,或正极反响物的氧化性越强,原电池的电压越大.(1)同学们利用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装置 编号 电极A 溶液B操作及现象溶液溶液B溶液B电极A石墨FepH = 2 的H2SO4连接装置后,石墨外表产生无色气泡;电压表指针偏转IICupH =
24、2 的连接装置后,石墨外表无明显现象;H2so4电压表指针偏转,记录读数为a同学们认为实验I中铁主要发生了析氢腐蚀,其正极反响式是针对实验n现象:甲同学认为不可能发生析氢腐蚀,其判断依据是;乙同学认为实验n中应发生吸氧腐蚀1,其正极的电极反响溶液B电极A石墨FepH = 2 的H2SO4连接装置后,石墨外表产生无色气泡;电压表指针偏转IICupH = 2 的连接装置后,石墨外表无明显现象;H2so4电压表指针偏转,记录读数为a同学们认为实验I中铁主要发生了析氢腐蚀,其正极反响式是针对实验n现象:甲同学认为不可能发生析氢腐蚀,其判断依据是;乙同学认为实验n中应发生吸氧腐蚀1,其正极的电极反响式是
25、(2)同学们仍用上述装置并用cu和石墨为电极继续实验,探究实验n指针偏转原因及影响。2氧化性的因素.编号溶液B操作及现象III经煮沸的pH = 2的溶液外表用煤油覆盖,连接装置后,电压表指针微微偏转,IVH2SO4记录读数为bpH = 2 的 H2so4在石墨一侧缓慢通入02并连接装置,电压表指针偏转,记录pH=12 的 NaOH后,插入电极,保持02通入,电压表读数仍为c在石墨一侧缓慢通入pH=12 的 NaOH读数为d丙同学比拟实验n、in、w的电压表读数为:cab,请解释原因是影响.丁同学对IV、V进行比拟,其目的是探究对02氧化性的影响.实验IV中加入Na2so4溶液的目的是为到达丁同
26、学的目的,经讨论,同学们认为应改用如图装置对IV、V重复进行实验,其设计意图是重复实验时,记录电压表读数依次为c、,且c d,由此得出的结论是ftftftCu-o20.005 mol/LCuSO4ftCu-o20.005 mol/LCuSO4溶液溶液B粉和碳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上瓶塞(如图1).从胶头滴管中滴入几滴醋酸溶液,同时测量容器中的压强变化.(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编号实验目的碳粉/g铁粉/g醋酸/%为以下实验作参照0.52.090.00.52.036.0碳粉质量的影响0.290.0(2)编号实验测得容器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2甲.t2时,容器中压强明显小于起始压强
27、,其原因是铁发生 了 腐蚀,请在图2乙中用箭头标出发生该腐蚀时电子流动方向;此时,碳粉外表发生了 (填“氧化”或“还原”)反响,其电极反响式是.测豉压强仪器一25上一图1甲图2乙测豉压强仪器一25上一(3)该小组对图2甲中0-加时压强变大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假设一:发生析氢腐蚀产生了气体;假设二:;(4)为验证假设一,某同学设计了检验提供的气体中是否含有H2的方案,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假设一.探究原电池及其工作原理(北京习题集)(教师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二.实验题(共2小题).(2018秋西城区校级期中)实验小组探究铝片做电极材料时的原电池反响,设计下表中装
28、置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1】装置装置装置实验现象左侧装置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灯泡亮右侧装置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镁条、铝条外表产生无色气泡装置(1)实验1中,电解质溶液为盐酸,镁条做原电池的 负 极。【实验2】 将实验1中的电解质溶液换为NaOH溶液进行实验2o(2)该小组同学认为,此时原电池的总反响为2Al+2NaOH+2H2O2NaA102+3H2 t ,据此推测应该出现的实验现象为 指针向左偏转,镁条外表产生无色气泡。实验2实际获得的现象如下:装置实验现象装置i.电流计指针迅速向右偏转,镁条外表无气泡,铝条外表有气泡ii.电流计指针逐渐向零刻度恢复,经零刻度后继续向左偏转。镁条外表开始时无
29、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有少量气泡逸出,铝条外表持续有气泡逸出i中铝条外表放电的物质是溶解在溶液中的02,那么该电极反响式为 02+2氏0+45=40)ii中“电流计指针逐渐向零刻度恢复”的原因是 Mr放电后生成Mr (OH) 2附着在镁条外表,使Mg的放电反响难以发生,导致指针归零。【实验3和实验4】 为了排除Mg条的干扰,同学们重新设计装置并进行实验3和实验4,获得的实验现象如下:实验现象编号装置实验现象实验31 moLL NtOH实验4煮沸冷却后的溶液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铝条外表实验31 moLL NtOH实验4煮沸冷却后的溶液明显现象;约10分钟后,铜片外表有少量气泡产生,铝条外表气泡略有
30、减少。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铝条外表有气泡逸出,铜片没有 明显现象;约3分钟后,铜片外表有少量气泡产生,铝 条外表气泡略有减少。(5)根据实验3和实验4可获得的合理推论是.BCD (填字母序号)。A.铝条外表逸出的气体是02B.上述两装置中,开始时铜片外表得电子的物质是02C.铜片外表产生的气泡为H2D.铜片外表开始产生气泡的时间长短与溶液中溶解氧的多少有关(6)由实验1实验4可推知,铝片做电极材料时的原电池反响与 另一个电极的电极材料、溶液的酸碱性、溶 液中溶解的02等因素有关。【分析】(1)实验1中,电解质溶液为盐酸,Mg比A1活泼,原电池反响中失电子;(2)实验1中的电解质溶液换为NaOH
31、溶液,发生反响说明金属铝是负极,金属镁是正极,正极上产生氢气;(3)氧气在电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响;(4)金属镁失电子生成的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难溶解物质氢氧化镁,附在金属镁外表,阻止反响进行;(5)根据表中实验3和实验4的实验现象: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铝条外表有气泡逸出,铜片没有明显现象可 知:开始时铜片外表得电子的物质是02,铜片外表有少量气泡产生;(6)铝片做电极材料时的原电池反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据此回答。【解答】解:(1)实验1中,电解质溶液为盐酸,镁和铝都可以和盐酸反响,但是金属镁活泼为负极,故答案为:负;(2)此时原电池的总反响为2Al+2NaOH+2H202NaA102+
32、3H2 t,所以金属铝是负极,镁是正极指针向左偏转,在金属镁外表产生氢气,故答案为:指针向左偏转,镁条外表产生无色气泡;(3)原电池中,氧气在电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响,电极反响式为:O2+2H2O+4e =40H ,故答案为:。2+2出0+41=40丁;(4)金属镁失电子得到的镁离子可以在碱性环境下得到难溶解物质氢氧化镁,附在金属镁外表,阻止反响进行,导致指针归零,故答案为:Mg放电后生成Mg (OH) 2,附着在镁条外表,使Mg的放电反响难以发生,导致指针归零;(5)据实验3和实验4的实验现象可知:开始时铜片外表得电子的物质是02,铝片外表有少量气泡产生,为H+ 得到电子生成的H2,铜片外
33、表开始产生气泡的时间长短与溶液中溶解氧的多少有关,溶解的氧气越多,那么铜片表 面开始产生气泡的时间越长,故答案为:BCD;(6)铝片做电极材料时的原电池反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另一个电极的电极材料、溶液的酸碱性、溶液中溶解的02等有关,故答案为:另一个电极的电极材料、溶液的酸碱性、溶液中溶解的02。【点评】此题考查原电池的原理,为高考常见题型,把握发生的电极反响、实验中控制变量法为解答的关键,侧 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题目难度中等。(2017秋海淀区期末)实验小组探究铝片做电极材料时的原电池反响,设计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11装置实验现象左侧装置电流计指针向右
34、偏转,灯泡亮右侧装置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镁条、铝条外表产生无色气泡11。ten(1)实验1中,电解质溶液为盐酸,镁条做原电池的 负 极。【实验2】将实验1中的电解质溶液换为NaOH溶液进行实验2。(2)该小组同学认为,此时原电池的总反响为2Al+2NaOH+2H2O2NaA102+3H2 t ,据此推测应该出现的实验现象为 指针向左偏转,镁条外表产生气泡o实验2实际获得的现象如下:装置实验现象装置.电流计指针迅速向右偏转,镁条外表无气泡,铝条外表有气泡电流计指针逐渐向零刻度恢复,经零刻度后继续向左偏转。镁条外表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有少量气泡逸出,铝条外表持续有气泡逸i中铝条外表放电的物质式溶解在溶液中的02,那么该电极反响式为一 O2+2H2O+4e=4O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样化六年级语文学习经验分享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美容师企业运营管理试题及答案
- 核心客户的管理与维护策略
-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英语期中试卷(含答案)
- 预测2024年二手车评估师考试趋势试题及答案
- 二手车市场营销策略的评估与调整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能力测试分析试题及答案
- 宠物营养师发展的法律环境考题及答案
- 为何选择成为二手车评估师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小自考公共事业管理考察内容及答案
- 生物学基因组学课件
- 两带来范文(通用十六篇)
- 综合录井仪工作原理演示教学课件
- 房建监理大纲(共114)
- 国际工程招投标流程图
- 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物资消耗定额
- 液化气站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试题
- 经济法实用教程(理论部分)(第八版)(何辛)案例分析及参考答案
- 532近代前夜的危机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备案专家意见表
- (精心整理)朱德熙_说 “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