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仁爱版八年级上册2.3 河流和湖泊(第2课时)一课一练(Word版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地理仁爱版八年级上册2.3 河流和湖泊(第2课时)一课一练(Word版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地理仁爱版八年级上册2.3 河流和湖泊(第2课时)一课一练(Word版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地理仁爱版八年级上册2.3 河流和湖泊(第2课时)一课一练(Word版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地理仁爱版八年级上册2.3 河流和湖泊(第2课时)一课一练(Word版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3 河流和湖泊(第2课时)一、选择题1.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A. 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B. 上游兴修大中型水库C. 下游培修、加固大堤D. 中下游疏浚河道2.下列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的是()A. 东北平原B. 河套平原C. 华北平原D. 长江中下游平原3.黄河中下游的分界是( )A. 兰州河口B. 河口孟津C. 河口桃花峪D 河口小浪底4.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上”指的是( )A. 唐古拉山脉B. 冈底斯山脉C. 祁连山D. 巴颜喀拉山5.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有( )A.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华北平原B. 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C.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东北

2、平原D. 内蒙古高原、四川盆地、华北平原6.黄河下游地区塑造的是( )A. 宁夏平原B. 黄土高原C. 河套平原D. 华北平原7.读下图,图中有凌汛现象的河段是( ) A.甲、乙河段 B.乙、丙河段C.丙、丁河段 D.乙、丁河段8.2019年8月,习近平主席来到甘肃兰州,考察河西走廊的生态保护,和流经兰州的某河水土保持、防沙治沙情况,表达了党和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这里说的某河,你认为是( ) A.长江 B.黄河C.塔里木河 D.汉江9.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是( )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黄土高原气温高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 A. B.C. D.10.读“地上河”示意图,完

3、成下题。该图所示景观容易引起的后果是( ) A.上游气候趋于干旱B.中游水土流失严重C.下游河道决口改道D.入海口土地盐碱化二、综合题11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1)源头在_,入海口在_。(2)黄河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第_阶梯,是黄河水能资源集中的河段,黄河中游也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河南省_工程是黄河上最大的水利工程。(3)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_ (填地形区)。经长期破坏,地面失去保护,一遇暴雨大量泥沙沿着大大小小的支流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4)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形成“地上河”是因为_。(5)根治黄河的关键是_。 参考答案与解析A【解析】黄河流过黄土高原时,

4、由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暴雨集中,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含量剧增,所以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根本措施是在中游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所以A正确。故选A。2B【解析】黄河在流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时,先后冲积了银川平原和河套平原,两大平原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瓜果粮棉生长的非常好,形成了如今的“塞上江南”,可见“塞上江南”指的是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故B符合题意。3.C【解析】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河口、桃花峪。河口以上为上游,河口、桃花峪之间为中游,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所以正确的是C。4.D【解析】“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天上”是指黄河的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故选

5、:D。5.B【解析】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有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故选B。6.D【解析】黄河在上游冲积而成宁夏平原、河套平原,下游地区塑造了华北平原。故选D。7.D【解析】图中乙和丁河段,河水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凌汛。故选D。8.B【解析】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等9省区,注入渤海。读题干可知,“考察河西走廊的生态保护,和流经兰州的某河水土保持、防沙治沙情况”,这里说的某河是黄河。故选B。9.C【解析】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一遇暴雨,大量泥沙

6、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使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呈现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景观特点。故选C。10.C【解析】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图中举世闻名的地上河。长期以来,人们采取修筑堤防的方式来约束洪水,致使河床与两岸地面的高差越来越大。历史上黄河下游曾多次决口改道,给华北平原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故选C。11(1)巴颜喀拉山脉 渤海(2)一、二级 小浪底(3)黄土高原(4)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抬高,而形成“地上河”(5)做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解析】(1)图1中源头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注入渤海。(2)黄河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是黄河水能资源最集中的河段。河南省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上最大的水利工程。(3)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这里的植被长期遭到破坏,地面失去保护,一遇暴雨,大量泥沙沿着大大小小的支流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4)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这里的植被长期遭到破坏,地面失去保护,一遇暴雨,大量泥沙沿着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