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历 史内容索引自主预习 新知导学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课堂小结课标定位素养阐释1.美洲物种的外传:物种外传的时间、区域或范围、路径2.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欧亚作物及禽畜传入美洲的概况及影响3.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人口增加、饮食习惯、经济和贸易、生态环境1.通过对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物种与世界各地物种交流的时间与区域的了解,培养时空观念的素养2.通过掌握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培养唯物史观的素养3.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情况,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培养广阔的国际视野自主预习 新知导学知识点一美洲物种的外传1.概况:随着
2、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2.外传概况 【自主思考】 明清时期,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粮食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在该社会背景下,美洲高产粮食作物于明朝时期陆续传入中国,为中国粮食问题的解决发挥了重要作用。列举两例这一时期传入中国的高产粮食作物。提示: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知识点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1.欧亚作物传入美洲: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其中,小麦和水稻对美洲人的社会生活影响最大。2.小麦和水稻传
3、入美洲的过程(请结合教材内容,自主归纳知识要点)3.禽畜传入美洲(1)种类:鸡、牛、驴、马、羊等。(2)影响:这些禽畜在美洲繁衍生息,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拓展延伸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美洲物种传播到世界各地,世界其他地区的物种也传入美洲并得以推广,对美洲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世界各地区的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也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知识点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1.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在全球范围的交流传播,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不同种类的玉米适应了非洲复杂的气候环境,使干旱缺水的非洲得到了可靠的食物来源。玉米、甘
4、薯引入中国,丰富了粮食种类。马铃薯提高了欧洲人的抗饥荒能力。2.食物物种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马铃薯在欧洲的种植,小麦在北美的推广,改变了当地食物结构,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玉米、马铃薯、甘薯除了供人类食用以外,也用作饲料,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肉、蛋、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3.不同物种的交流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北美,水稻除供应本地消费外,大量用于出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在中国,玉米等外来农作物因其高产而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粮食除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外,还投入市场出售,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4.新物种的引进对当地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一定影响。(1)食草的马
5、、牛、羊等动物来到气候适宜、水草丰足的美洲,繁殖的数量远远超出了土地承载能力;殖民者大量种植农作物,导致茂密的原始森林被滥伐。美洲地表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2)中国明清时期引进推广耐旱高产的玉米、甘薯等美洲作物,使得以前不适宜耕种的荒山、丘陵、沙地等得以利用,扩大了耕地面积。但是,过度的垦荒造田,也导致了水土流失。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史料实证探究点一 近代世界食物物种交流的特点材料一当全世界的年轻人都喜欢在电影院吃着爆米花看电影时,谁能想到,考古学家在墨西哥中部的一个洞内,发现了距今5 600年前的爆米花,那时的墨西哥人就已经知道把玉米粒放到滚烫的石头上看其爆裂四溅。杨雪梅玉米的征服之路材料
6、二咖啡原产于非洲,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5世纪后传播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酒”。17世纪中叶,荷兰人将咖啡移植到锡兰岛(今斯里兰卡岛),后传到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18世纪初,咖啡传入拉丁美洲,这里成了日后世界咖啡的主产区。互动探究: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洲外传的物种有哪些。除材料二中的咖啡外,传入美洲的物种还有哪些?提示:美洲外传的物种: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南瓜等。传入美洲的物种: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此外还有鸡、牛、驴、马、羊等禽畜。论从史出一、近代世界食物物种交流的特点(1)欧洲在食物
7、物种交流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不论是美洲食物物种的外传还是世界其他地区食物物种传入美洲,欧洲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食物物种的传播是双向的。美洲的食物物种外传到欧洲,经过欧洲人再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世界其他地区的食物物种也逐渐传入美洲。(3)多种食物物种同时传播且与本土环境融合。美洲食物物种与其他地区多种食物物种同时传播,并且传入的食物物种与当地环境融合,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4)食物物种的交流伴随着文化的交流。食物物种的交流丰富了当地人们的食物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使人们接受传入的饮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5)食物物种的交流对世界各地区都有深远影响。新食物
8、物种的传入扩大了粮食的种植面积,提高了人们的抗饥荒能力,同时使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史家评述 杨雪梅在玉米的征服之路中讲道:“奎洛遗址是一处玛雅文明建立之前的聚落,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兴起。英国剑桥大学的考古学家研究表明,这里的玉米遗存显示玛雅人种植玉米已有1 500余年历史,他们已经能够通过种植高产量的植株以满足大量人口的食物需求。但通过对人骨和动物骨骼的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前古典时期奎洛人的日常饮食中玉米的比例只有1/3。”典型例题物种交流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内容,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物种交流更为频繁。新航路开辟后,由欧洲人带入美洲的作物有()A.玉米、南瓜B.甘薯、甘蔗C.水稻、番茄
9、D.甘蔗、葡萄题目立意:时空观念、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本题旨在通过呈现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史实,考查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解题指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美洲的玉米、甘薯、南瓜、番茄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欧亚作物如水稻、甘蔗、葡萄等则传入美洲,对美洲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影响,故选D项。答案:D史料实证探究点二 全球大交换的概况、特点及积极影响材料一欧洲饮食文化在1119世纪,经历了从农业饮食体系向工业饮食体系转变的历程。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食物原料的开发与利用冲破了区域性的限制,从而消除了各地区饮
10、食内容的差别,打破了食物原料的短缺状况,改变了传统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形成了营养饮食和科学饮食的新观念,使饮食更讲究食品质量与文化品味;新航路的开辟,使饮食礼仪进一步规范化,同时也产生了一种全新的饮食消费文化,进而揭开了欧洲饮食文化的崭新篇章。摘编自朱基富新航路开辟: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材料二明朝时美洲作物的引进,产生了一个重大后果,那就是清朝的人口爆炸。有研究表明,1685年中国人口约为1.1亿,1765年增长到2亿,1790年达到3.08亿,1850年达到4.36亿。在这段时间里,人口的猛增,仅靠传统粮食作物是无法支撑的,幸好这批强壮的新作物及时出现,将深山老林和不毛之地,尽数化为粮田。
11、宜都县志中载:“山田多种玉黍(玉米),俗称包谷。其深山苦寒之区,稻麦不生,即玉黍亦不殖者,则以红薯、洋芋代饭。”摘编自吕荣侃人口科学原理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一,回答美洲新物种外传到欧洲给欧洲带来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朝美洲作物的引进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提示:(1)变化:欧洲饮食文化由农业饮食体系转变为工业饮食体系;消除地区饮食内容的差别,解决食物短缺问题,形成了科学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饮食礼仪更加规范,形成了全新的饮食消费文化。(2)影响:中国人口迅速增长;提高了人们的抗饥荒能力;使得以前不能耕种的不毛之地得以利用,扩大了耕地面积;过度的垦荒造田,导致水土流失现象出
12、现。论从史出二、全球大交换的概况、特点及积极影响(1)概况: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美洲的农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甘薯、南瓜、番茄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美洲作物向外传播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其中,小麦和水稻对美洲人的社会生活影响最大。除农作物外,欧洲移民还把鸡、牛、驴、马、羊等禽畜传入了美洲。这些禽畜在美洲繁衍生息,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2)特点:交流内容具有丰富性;范围具有全球性;
13、结果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时间具有长期性。(3)积极影响:促进了全球动植物(物种)的多样化,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密切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有助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史家评述 朱基富在新航路开辟: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一文中指出,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与世界各地联系在了一起。欧洲人通过海外殖民与扩张,使人类、动物和植物得以全球性扩散,从而使世界更加活跃。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欧洲开始从世界各殖民地那里引进各种新的食物原料,以丰富欧洲传统食物种类。典型例题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如小麦、牛、羊等也传入美洲。材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A.促进了洲际间交通的发展B.促进了美洲人口的增加C.加速了洲际间物种的交流D.破坏了美洲的生态平衡题目立意:时空观念、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本题旨在通过对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物种交流等相关史实的解读,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连大学《机械制图A(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醴陵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英语试题含解析
-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基础工程道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补接施工方案
- 信息技术 第二册(五年制高职)课件 8.2.3.2 循环结构的语法
- 心理建设系统培训
- 青海省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医学检验)历年考试真题库及答案
- 家长沟通工作
- 2025届云南省玉溪市高三二模数学试题(解析版)
- 完整礼仪培训课程
- 教学课件-积极心理学(第2版)刘翔平
- 注射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全文)
- DB32-T 4357-2022 建筑工程施工机械安装质量检验规程
- 流行性腮腺炎及其护理
- 《月是故乡明》定稿 优秀奖 教学课件
- 防台防汛管理制度
- 广电运通研究报告:数字人民币促产业升级-AI+城市助业务转型
-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0章 第2节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学案 (表格式无答案)
- 港澳台联考考试大纲
- 移动式脚手架安全操作规程
- 排水沟导流施工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