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_第1页
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_第2页
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_第3页
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_第4页
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引言:环境问题目前是全世界最为关注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进 入快速发展时期.科技不断创新.人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着新的价值.改变 着生活.当我们陶醉于用聪明才智从大自然那里获取的各种利益时.大自然也慢 慢地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人们这样做的代价。中国的荒漠化土地已达267.4万多平 方公里;七大江河水系中,完全没有使用价值的水质已超过40%。全国668座城 市,有400多个处于缺水状态;全国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有1/3 的国土被酸雨侵蚀等等。这一件件令人毛骨悚然的环境问题不得不让我们开始思 考应该如何避免这些事情的发生。我们要生存、要发展

2、.就要不停的对大自然索 取资源.而自然资源在一定时期内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适度、科学地利用自 然资源.使这一过程维持在可持续的轨道之上.1我国资源现状1.1我国水资源现状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最关键资源,可是如今,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水体受到严重的污染。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 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 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扣除难以利用 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我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 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

3、0立方米,并且其分 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 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我 国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水价严重偏低、水资源浪费严重。 而且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西部水少,沿海水多。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 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 资源短缺的矛盾,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 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土地被大量占用,非农业灌溉

4、用水需求在急剧增加, 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生产与生活、生产与生态等诸多用水矛盾进一步加剧。 尽管中国采取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但大量的农田和农业灌溉水源被城市和 工业占用,耕地资源减少的势头难以逆转,水资源短缺的压力进一步增大。 如今,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 而且水环境恶化的趋势也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 里,占国土面积的38%。全国近一半河段和九成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水环境的恶化,破坏了生态系统,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的矛盾。随着我国人 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水资源形势将更为严峻,以水

5、 资源紧张、水污染严重和洪涝灾害为特征的水危机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制约因素,成为实现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 重大问题。然而,中国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生态脆弱。中国众多的山地、丘陵,因 季风型暴雨,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同时,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加剧了 水土流失。目前,中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每年流失 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地退化、生态恶化,造成河道、 湖泊泥沙淤积,加剧了江河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由于干旱和超载过牧,导致草 原出现退化、沙化现象。污染负荷急剧增加,加重了水体污染。大量的工业和生 活污

6、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中,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大量使用,使得部分水体 污染严重。水污染不仅加剧了灌溉可用水资源的短缺,成为粮食生产用水的一个 重要制约因素,而且直接影响到饮水安全、粮食生产和农作物安全,造成了巨大 经济损失。而水资源也更加短缺了。无论是情愿还是不情愿,缺水,这一让水乡人感到无比陌生和尴尬的事实已 经真实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苏锡常平原等历史上的天 府泽国,目前基本上都处于程度不同的缺水状态,一些地区出现了水乡无水喝的 尴尬局面,水资源危机给江南水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著名的 国际商贸城市义乌,市区有时每周正常供水仅9小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全

7、国平均水平的1/4。据称,在义乌有两样商品最好卖,即水桶和水泵。“中国是一个中度缺水的国家”,缺水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影响。1.2我国土地荒漠化中国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根据1998年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办公室等政府 部门发表的材料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全国沙漠、戈 壁和沙化土地普查及荒漠化调研结果表明,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 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据中、美、加国际合 作项目研究,中国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41亿人民币。中国荒漠化土地中,以大风造成的风蚀荒漠化面积最大,占了 160.7万平方 公里。据统计

8、,70年代以来仅土地沙化面积扩大速度,每年就有2460平方公里。土地的沙化给大风起沙制造了物质源泉。因此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强沙尘 暴俗称“黑风”。因为进入沙尘暴之中常伸手不见五指)发生越来越频繁,且强 度大,范围广。1993年5月5日新疆、甘肃、宁夏先后发生强沙尘暴,造成116人 死亡或失踪,264人受伤,损失牲畜几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33.7万公顷,直接 经济损失5.4亿元。1998年4月15-21日,自西向东发生了一场席卷中国干旱、半 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强沙尘暴,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河北和 山西西部。4月16日飘浮在高空的尘土在京津和长江下游以北地区沉降,形成大 面积浮尘

9、天气。其中北京、济南等地因浮尘与降雨云系相遇,于是“泥雨”从天 而降。宁夏银川因连续下沙子,飞机停飞,人们连呼吸都觉得困难。根据对中国17个典型沙区,同一地点不同时期的陆地卫星影像资料进行分 析,证明了中国荒漠化发展形势十分严峻。毛乌素沙地地处内蒙古、陕西、宁夏 交界,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40年间流沙面积增加了47%,林地面积减少了76.4%, 草地面积减少了 17%。浑善达克沙地南部由于过度放牧和砍柴,短短9年间流沙面 积增加了98.3%,草地面积减少了28.6%。此外,甘肃民勤绿洲的萎缩,新疆塔里 木河下游胡杨林和红柳林的消亡,甘肃阿拉善地区草场退化、梭梭林消失一 系列严峻的事实。土地荒漠

10、化最终结果大多是沙漠化。中国荒漠化类型及其分布中国有风蚀 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镶盐渍化等种类型的荒漠化土地。中国 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160.7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于旱、半干旱地区,在各类 型荒 漠化土地中是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种。其中,干旱地区约有87.6万平 方公里,大体分布在内蒙古狼山以西,腾格里沙漠和龙首山以北包括河西走廊以 北、柴达木盆地及其以北、以西到西藏北部。半干旱地区约有49. 2万平方公里, 大体分布在内蒙古狼山以东向南,穿杭锦后旗、橙口县、乌海市,然后向西纵贯 河西走廊的中一东部直到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呈连续大片分布。亚湿润干旱地区 约23. 9万平方公里,主

11、要分布在毛乌素沙漠东部全内蒙右东部和东经106度。中 国水蚀荒漠化总面积为20. 5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7. 8%。主要分 布在黄土高原北部的无定河、窟野河、秃尾河等流域,在东北地区主要分布在西 辽河的中上游及大凌河的上游。中国冻融荒漠化地的面积共36. 6万平方公里, 占荒漠化土地思面积的13. 8%。冻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 区。中国盐渍化土地总面积为23. 3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总面积的8, 9的。土 壤盐渍化比较集中连片分布的地区有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周边绿洲以及天山 北麓山前冲积平原地带、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华北平原及黄河三角洲1.3另外我国包括空气在

12、内的其他资源也受到了相当程度的污染。2.建立和谐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 规。与防治沙漠化有关的有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水土保持法, 目前又在制定防沙治沙,还制定了与这些法律相配套的一系列法规。2.1建立国家防治荒漠化领导小组防沙治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和管理问题。它涉 及了社会、经济、生态各个方面和林业、农业、水利、环保等各个政府部门。这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往,沙漠化防治之所以不尽人意,主要原因之一是社 会的各个部门各行其是,难以形成合力,甚至一个部门治沙,其它部门却在造沙。 凡属环境问题,都是跨行政区横向发展的

13、,而解决环境问题的政府部门却又是纵 向设计的。如果恪守于这种部门分割和地域分割的纵向的行政管理模式,那是不 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任何横向的环境问题的。因此,我们也必须横向来设计我们的 环境行政管理体系,避免部门之间工作中的扯皮,内耗,分散和重复,提高生态 建设工程的整体效率。为此,建议将国家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升格为国家防治荒 漠化领导小组,由国务院直接领导,以提高其权威性和可操作性。根据部门的职 能分工,办公室仍设在国家林业局。同时,要加强“高级专家顾问组”的作用, 保证荒漠化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增加科学技术和规划设计的透明度。2.2 .严格控制环境的人口容量,退耕与“退人”结合起来环境对人口的容

14、量是制定社会发展计划的基础。我国西部生态极其脆弱,破 坏易而恢复难,“地广人稀”只是一种表面现象。由于环境容量十分有限,许多 地区的人口已经超饱和。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北方荒漠化地区人口总数已达4亿 人,比建国初增加了 160%。新疆160万平方公里土地,可供人类生存繁衍的绿洲 仅有4.5%,目前农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0-400人,同东部沿海省份的人口密 度已不相上下。20世纪初,塔克拉玛干沙漠周缘地区仅有150万人,人口密度每 平方公里(含沙漠、戈壁)2人;到80年代,人口增至513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 里8人,超过联合国制定的沙漠地区人口密度临界指标为7人的标准。青藏高原河 谷合理的人口

15、密度是每平方公里不超过20人,而今在该地区却达90人,大大超出 土地承载力。过垦过牧,造成风沙肆虐。西南地区山高坡陡,土壤瘠薄,植被破 坏后石漠化严重。石漠化使土地永久丧失生产力,因此比沙漠化问题更严重,也 更难以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工作要与“退人”结合起来,在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逐步将 超过环境容量的人口迁移出来,转移到小城镇,以便从根本上解决退耕后反复的 问题和“靠山吃山”,继续破坏植被的问题,给大自然以喘息之机,恢复元气; 同时,发展具有一定规模效应的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富余人 口,也可以带动多种产业的发展,增加群众收入,缓和西部人口压力与土地承载 力之间的矛盾。2.3加快

16、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改革现行城市污水处理体制,实现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的社会化、市场化、 企业化。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要引入竞争机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 益”的原则,建立多元化投资建设、企业化运营管理、社会共同负担费用、政府 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的模式。积极探索城镇给排水建设和运营一体化的管理体 制。逐步使政府从直接管理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中解脱出来,让污水处理 真正走向市场。2.4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改善现状中国现在正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水环境形势.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将影 响全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整个自然环境状况的改善。最终关系 到中华民族的生存。200

17、5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没有生态和谐.就没有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所谓和谐.就不能不发展, 不发展的和谐是没有意义的和谐、不长远的和谐。而发展就不能不进行资源的开 发和利用,在某种意义上说,资源开发的质量.决定着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背景 动力。而只看重开发利用.而忽略开发利用是否超过了环境承受限度.必定一步 步将能源开发推入了无路可走的境地。这样的开发利用.是过度的开发利用.是 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这样的结果是没有资源可以开发利用.是失去了经济发展的 背景动力.必然导致社会的不发展甚至倒退.这样也就根本没有和谐可谈。实现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必须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参考文献【1】潘洪刚,王礼力.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