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1 绪论-第一章细菌的基本性状1_第1页
医学微生物学:1 绪论-第一章细菌的基本性状1_第2页
医学微生物学:1 绪论-第一章细菌的基本性状1_第3页
医学微生物学:1 绪论-第一章细菌的基本性状1_第4页
医学微生物学:1 绪论-第一章细菌的基本性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8/111/71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2022/8/112/71200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2022/8/113/71200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2022/8/114/71八年制大课讲授目录绪论第一篇 细菌学第二篇 病毒学第三篇 真菌学2022/8/115/71第一章 细菌的基本性状第二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第三章 细菌的耐药性第四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第五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第六章 消毒灭菌与生物安全第一篇 细菌学2022/8/116/71第七章 球菌第八章 肠杆菌科第九章 弧菌属第十章 螺杆菌和弯曲菌属第十一章 分枝杆菌属第十二章 厌氧性细菌2022

2、/8/117/71第十三章 动物源性细菌第十四章 与医学相关的其他细菌第十五章 支原体第十六章 衣原体第十七章 螺旋体第十八章 立克次体2022/8/118/71绪论学习要点:1. 什么是微生物及微生物学? 特点、分类?2. 发展过程?3. 为什么学习?4. 怎样学习?2022/8/119/71一、微生物(microorganism) 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须借助显微镜放大数百乃至数万倍才能观察的微小生物。第一节微生物与微生物学2022/8/1110/71微生物的特点 微小、结构(基因结构)简单。 形态、代谢多样化 繁殖快、易变异(受环境选择) 许多种微生物

3、不能培养、尚未发现 是一类有发展前景的模式生物。2022/8/1111/71二、微生物的分类:1. 非细胞型:无细胞结构, 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如:病毒;2. 原核细胞型:有原始的核, 细胞器不完善, 如: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3. 真核细胞型:有完整的细胞核和细胞器,如:真菌。2022/8/1112/71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 维持氮、碳循环,保证自然界食物链形成;2. 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生活等各个领域;3. 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材料或模型,基因工程技术中使用更加广泛。2022/8/1113/71四、微生物与人体的关系:1. 正常菌群(normal f

4、lora):在人体各部位经常寄居而对人体无害的细菌。2. 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 pathogen) 或机会致病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是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寄生部位改变时才导致疾病的微生物。3. 病原微生物(pathogen):可引起人或动植物发生疾病微生物。2022/8/1114/71五、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是生命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微生物的基本结构、代谢、遗传与变异及其与人类、动植物、自然界的相互关系。2022/8/1115/71第二节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一、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

5、logy) 是研究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机体的抗感染免疫、检测方法以及相关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2022/8/1116/71Experience phase 经验时期Experimental phase 实验时期Modern phase 现代微生物学时期二. 微生物学发展简史:2022/8/1117/71Experience phase2022/8/1118/71Experimental phase微生物的发现免疫学的兴起化学治疗和抗生素的发明2022/8/1119/71列文虎克 (1632-1723) 发现微生物的第一人; 巴斯德 (1822-1895) 开创了微生物的生理学

6、时代,发现发酵与腐败均由微生物引起; 李斯特 (1827-1912) 创建了外科无菌手术;Experimental phase2022/8/1120/712022/8/1121/712022/8/1122/71郭霍(1843-1910) 在确认传染病的病原菌方面做出卓越贡献; 发明固体培养基,可做细菌纯培养; 建立细菌染色方法; 动物实验; 均有利于鉴别各种传染病的病原体。2022/8/1123/71确定新发现病原微生物的标准郭霍法则: 所有病例中存在相同的病原微生物; 必须从感染病例中分离培养出可疑病原微生物; 将该微生物接种健康动物,可引起相同症状; 从感染动物体内分离出同样的病原微生物。

7、2022/8/1124/71 伊凡诺夫斯基(1864-1920) 第一个发现病毒的人 (1892年); 琴纳(1749-1823) 第一次采用牛痘预防天花; 弗来明(1881-1955) 1928年发现青霉素对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 弗洛瑞(1898-1968) 1940年提取出青霉素G的纯品。2022/8/1125/71现代微生物学(Modern phase):1. 新的病原微生物相继被发现;2. 微生物全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迅速; 3. 快速、特异的微生物学诊断方法相继建立; 4. 新型疫苗研制工作发展迅速;5. 新的抗生素不断出现。2022/8/1126/71启示:1. 发现问题发展的动力与源

8、泉;2. 解决问题发展的基石; 3. 技术方法发展的推动力; 4. 科研人员成功的关键。2022/8/1127/71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趋势:1. 新现(emerging) 与再现(re-emerging) 病原微生物的研究;2. 病原微生物致病机制的研究;3. 加强生物安全的管理; 4. 建立标准化的微生物学诊断方法及技术;5. 抗感染免疫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6. 抗感染药物的研制与开发。2022/8/1128/71学习目的:学习方法: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预防与治疗总论:掌握共性各论:注重个性2022/8/1129/71第一篇 细菌学第一章 细菌的基本性状教学要求: 掌握:1.细菌细胞壁的

9、结构及意义; 2.细菌特殊结构的生物学特性及意义。熟悉:细菌的形态、结构、生长条件、代谢产物及意义、革兰染色及L型细菌2022/8/1130/71细菌(bacterium):属原核生物界单细胞型微生物广义: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螺旋体、放线菌;狭义:数量大、种类多、生物学性状具有代 表性的细菌。2022/8/1131/71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结构与理化性状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一) 大小形体微小:测量单位mm观察工具:显微镜2022/8/1132/712022/8/1133/71(二) 形态:球菌、杆菌和螺形菌1.球菌(coccus):1mm左右,球形或近似球形(肾形、矛头形)。排

10、列方式:双球菌(diplococcus): 脑膜炎双球菌链球菌(sreptococcus): 乙型溶血型链球菌;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金黄色葡萄球;四联球菌(tetrads);八叠球菌(sarcina)。2022/8/1134/71球菌2022/8/1135/712. 杆菌(bacillus):不同杆菌的大小、长短、形状很不一,多为杆形或近似杆形(梭形、棒形、方砖形)。大约 3-10mm,如炭疽杆菌;中约 2-3mm, 如大肠杆菌;小约 0.6-1.5mm,如布氏杆菌; 排列方式: 分散排列(大多数); 链状排列。2022/8/1136/712022/8/1137/713

11、. 螺形菌(spiral bacterium):菌体弯曲 , 包括: 弧菌(vibrio):霍乱弧菌; 螺菌(spirillum):鼠咬热螺菌。 2022/8/1138/712022/8/1139/712022/8/1140/71二、细菌的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孢(由外向内)2022/8/1141/712022/8/1142/71(一) 基本结构:细胞壁(cell wall): 菌细胞最外层,坚韧而有弹性(重要、复杂) 革兰染色:呈紫色,革兰阳性菌(G+); 呈红色,革兰阴性菌(G-)。2022/8/1143/71G+G-Hans Christian J.

12、 Gram, 1853-1938, 2022/8/1144/71细胞壁的组成:肽聚糖(peptidoglycan): 原核细胞所特有的成分,G+菌和G-菌的共有组分2. 特殊组分: G+菌和G-菌各有不同2022/8/1145/71聚糖骨架:G+菌和G-菌的共有组分四肽侧链: G+菌和G-菌均有五肽交联桥:仅G+菌有1. 肽聚糖的组成:N-乙酰葡糖胺N-乙酰胞壁酸b-1,4糖苷键聚糖骨架2022/8/1146/71 聚糖骨架 四肽侧链 五肽交联桥构成坚韧的三维立体框架结构G+2022/8/1147/71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M2022/8/1148/71金葡菌(G+)细胞壁肽聚糖结构20

13、22/8/1149/71G- 聚糖骨架 四肽侧链构成单层的二维平面网络结构2022/8/1150/71大肠杆菌G-)细胞壁肽聚糖结构2022/8/1151/71G+菌与G-菌肽聚糖结构比较2022/8/1152/71 2. G+菌细胞壁的特点及特殊组分: 较 厚 15-80nm 肽 聚 糖 15-50层,坚固致密 特殊组分 磷壁酸:胞壁外层,构成表面抗原, 与致病性有关。 壁磷壁酸 膜磷壁酸(脂磷壁酸;LTA) 表面蛋白:某些G+菌具有。2022/8/1153/71周浆间隙2022/8/1154/71 3G-菌细胞壁的特点及特殊组分: 较 薄 10-15nm 肽聚糖 1-2层,疏松稀薄 特殊组

14、分1). 外膜:胞壁外层,结构复杂。 从内向外有: (1) 脂蛋白;(2) 脂质双层;(3) 脂多糖(内毒素;LPS)。2022/8/1155/71LPS - endotoxin2022/8/1156/71脂多糖分三层:脂质A:毒性和生物活性主要成份,无种属特异性;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特异性多糖:有种特异性,菌体抗原。2). 周浆间隙(periplasmic space):G-菌细胞膜和脂质双层之间的空隙,含多种酶类,在吸收营养、解毒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2022/8/1157/712022/8/1158/712022/8/1159/71表22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的比较特 征革兰阳

15、性菌革兰阴性菌强度较坚韧较疏松厚度厚,2080nm薄,510nm肽聚糖层数多,可达50层少,13层肽聚糖含量多, 占胞壁干重5080%少, 占胞壁干重1020%磷壁酸+-外膜-+结构三维空间(立体结构)二维空间(平面结构)2022/8/1160/714. 细胞壁的主要功能:(1)维持细菌的基本形态;(2)保护细菌抵抗低渗;(3)参与物质交换;(4)具有抗原性;(5)与致病性有关。2022/8/1161/71 5细胞壁缺陷型(bacterial L form, 细菌L型) 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结构受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破坏或被抑制后,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并分裂繁殖,称为细胞壁缺陷型。G+protop

16、last;G-spheroplast。(1) 形成条件:诱因有青霉素、溶菌酶、抗体、补体等。2022/8/1162/71(2)特点 高度多形态性;革兰染色阴性;高渗培养,生长缓慢,呈荷包蛋样小菌落; 常规检查阴性;临床仍可致病;去诱复原。2022/8/1163/712022/8/1164/71 细胞膜(cell membrane, cytoplasmic membrane):紧贴细胞壁内侧、包围着细胞质的一层柔软、脆弱、具有一定弹性的半透性膜。 功能: 1. 物质转运作用;2. 细胞呼吸作用; 3. 生物合成作用;4. 参与细菌分裂。 重要蛋白: 1. 青霉素结合蛋白 2. 蛋白分泌系统 3. 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2022/8/1165/712022/8/1166/712022/8/1167/71 细胞质(cytoplasm):细胞膜内侧的胶状物质,由水、蛋白质、脂类、核酸、无机盐、糖组成。有形成分有:1.核糖体(ribosome):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每菌数万个。 沉降系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