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学设计_第1页
散步教学设计_第2页
散步教学设计_第3页
散步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散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言,提高审美情趣。2.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二、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言,体会亲情的美好。三、教学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温暖的晴空。全家人一起中秋赏月,一块共进晚餐,一同欣赏电视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的寻常小事,也体现出浓浓的亲情。现在,让我们一同走向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人的相亲相爱,和和美美(二)、整体感知,梳理文章结构线条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下列问题。1、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学生思考后回答

2、,明确: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师注意:如有难度,可这样启发: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干什么?2、围绕“散步”这件事理出文章结构线条。指名回答。如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可围绕“散步”这一中心事件来启发学生。边答边板书。师明确:“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一起散步;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依从了孙子;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提示问题、一家人在一起,总会有一些矛盾、分歧。“我”一家四口也会有。这次散步有什么分歧?明确: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分歧的解决由谁决定?为什么?明确:分歧的解决由我决定,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我。

3、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分歧最终怎样解决的?为什么采取这样的办法? 明确:最后,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但母亲又改变主意了,说走小路。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母亲改变主意,是因为关爱孙子,宁愿委屈自己也要让孙子开心。、通过这个分歧的解决,你发现这一家四口人各有怎样的特点?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如:我沉着果断妻子贤惠母亲慈爱,疼爱孙子,信赖儿子孩子乖巧、聪明活泼师:家庭犹如一口池塘,有时波平如镜,有时波浪起伏。在散步的过程中,这个三代之家就像平静的水面涌起了波澜。在岔路口,“我”的母

4、亲要走大路,“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小路难行,可是秀色可心。在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况下,“我”决定舍鱼而取熊掌。“我”认为,母亲年老体弱,余年不多,伴随她的机会已很少;儿子年纪尚幼,来日方长,伴随他的机会还很多。于是“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作出了“走大路”(板书)的决定。这个决定是明智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板书)的美德。同时母亲的选择是生:走小路。(板书)师:这又体现了我国另一种传统美德,是生:爱幼。(板书)(三)、深入探究,挖掘“尊老”内涵过渡:这篇课文通过一件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小事散步来颂扬了“尊老爱幼”的美德。它如一首动人心弦的诗,一支感人肺腑的歌,深深

5、地叩击着我们的心魄。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你最喜欢文中的那一个人?理由是什么?我们常把鲜花送给最可敬的人。这里只有一束鲜花,如果是你,你会把这束鲜花送给这家人里的哪一个?你送鲜花给他时,能否说出送她鲜花的理由?大家可以和同位讨论。学生讨论后回答。师注意:至少让两名学生回答。师集中学生的意见。一般学生都集中在把鲜花送给母亲或“我”。因此教师适时把学生分为两组。有哪些同学要把鲜花送给母亲?请你来说说送母亲鲜花的理由。有哪些同学要把鲜花送给“我”?请你来说说送“我”鲜花的理由。归纳学生的理由: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宁愿委屈自己,顺从孙子的心愿;母亲能听从而子的劝告来散步等,可见母亲很善良,无私,关

6、爱家人。而且培养出了这样懂事、负责任的儿子“我”,所以把鲜花送给母亲。“我”作为一家之主,能带着一家人出来散步,能正确决策,选择母亲想走的大路,而且到了一处,就主动蹲下来,背起母亲,可见“我”既是一位严格的父亲,是一家之主,又是一位孝子,团结妻子一同承担了赡养老人、抚养教育孩子的重大责任。所以鲜花应当送给“我”。其实,文中的“我”的妻子也有可敬之处能顾全大局,能理解、信赖、支持丈夫(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能和丈夫齐心协力,共同承担赡养老人、抚养教育孩子的重大责任,却是一位贤妻。师总结:“尊老”和“爱幼”都可贵,这既是一个人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但我更赞成培根的话,“尊老”更可贵。因为这是人类

7、特有的高尚情感,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珍贵美德“孝”的集中体现。我希望同学们能深刻理解“尊老”的含义,把中华民族“孝敬父母”这一美德传承下去!(四)、美读1、不知大家是否发现,这一家四口如此和睦相处的秘诀是什么?他们虽然年龄不同,身体状况不同,有过矛盾、分歧,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正是这个共同点使分歧顺利解决,你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个共同点?明确:这个共同点就是每个家庭成员都怀有对家人真诚的关爱。2、你从哪些文字体会到他们之间真诚的关爱?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文字,说说你的体会。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如:第三段“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8、。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品析:两个“太迟”,看似重复、啰嗦,其实是有用意的,正因为春天来得太迟,才会有一些老人挺不住,才会有春来后的庆幸“我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一个“又”字,包含了欣喜;一个“熬”字,只有在“煎熬”“熬药”中用到,一般是指在漫长的痛苦中挣扎才用“熬”字,可见母亲在冬天多么难受,终于盼到春天了,又多么欣喜!看似平常的一段话,其实蕴含了儿子对母亲、对老年人很真挚很深沉的关爱之情。因此这四句话,前两句读春天太迟读得较为沉重、缓慢,最后两句读出春天来了,母亲熬过来了的欣喜,要读得轻快、昂扬。“小家伙突然大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这两句话充

9、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景物描写如: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细节描写如: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忽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可见一家人和谐相处,在春意盎然的田野散步,其乐融融。3、齐读最后一段,边读边想像、思考:、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

10、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为什么“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明确:我和妻子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都是尽力想让背上的母亲、儿子更稳当、更舒适。 、如何理解“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问题分解:(1)“我”背上的是谁?妻子背上的是谁?仅指这两个人么的躯体么?明确:我背上的是母亲,妻子背上的是儿子。不只是两个人的躯体,而是说我和妻子承担了赡养老人、抚养教育孩子的重任。(2)为何说这两样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赡养老人、抚养教育孩子就是中年人的神圣使命。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幸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于一个中年人来说,他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就是照顾好自己的家,赡养好自己的老人,抚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这就是中年人的整个世界。这一点就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也就是中国人做得最好。有培根的名言为证: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 (五)、总结 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它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六)、作业过渡:同学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