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_第1页
多种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_第2页
多种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_第3页
多种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_第4页
多种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多种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一、常规方法测密度(11中考30)小军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他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14甲所示。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 向 端调。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4乙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14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1. 测固体密度(固液)与之类似的题:12平谷一模30 12顺义一模2712门头沟一模29 12房山一模2912西城二模26 12丰台二模2912昌平二模29 12通州二模2912大兴二模27 12怀柔二模2912门头沟二模30 (09宣

2、武二模32)小丽和小明设计“测量食用油的密度”,请你帮助他们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1)小丽的方案:用已经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其测得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油=_。(2)小明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已经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即可测得食用油的密度。(3)按 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以减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

3、的密度值 (填“偏大”或 “偏小”)。(4)按小明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已测得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34.1g 。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后,倒出油的体积如图19甲所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如图19乙所示,则小明食用油的密度为 kg/m3。一、常规方法测密度2. 测液体密度(12中考30)小红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12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 向 端移动。(2)将盛有适量盐水的杯子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测出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25g。然后将杯中盐水的

4、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12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3)再将盛有剩余盐水的杯子放在天平左盘内,改变砝码的个数与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有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2丙所示,将杯子及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 g。(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为 。一、常规方法测密度2. 测液体密度09丰台一模33(10宣武一模33)小刚想测量家中酱油的密度,但家里没有量筒,只有天平、砝码、小空瓶、水。他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了测量。(1)请将小刚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调节天平平衡,测量小空瓶质量m1,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用天平测量小瓶装

5、满酱油总质量m3,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根据 和测量数据,计算酱油的密度,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2)请写出利用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酱油密度的表达式:酱油= 。(3)如图23所示,是他在测量物体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g。二、特殊方法测密度1. 等体积法(10丰台二模34)小明想测量牛奶的密度:他利用天平(含砝码)、刻度尺、小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橡皮筋等器材设计了一个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方案,以下是她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并帮助小明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小烧杯的质量m1;(2)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并用刻度尺量出水面的

6、高度为h1,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3) ;(4)已知水的密度为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牛奶密度的表达式为: 。 实验表格:二、特殊方法测密度1. 等体积法10朝阳二模34(10西城一模35)小刚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等器材测量液体密度主要步骤如下:把塑料杯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然后再将测力计的指针调整到零刻度线处;在塑料杯中装入一定体积的水后,弹簧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如图23甲所示;将塑料杯中的水倒尽,再向塑料杯中注入体积相等的待测液体,弹簧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如图23乙所示。由此可知,塑料杯中待测液体重_N;密度为_kg/m3。如果小刚同学把这个弹簧测力计面板上的物理量的单位

7、改为“kg/m3”,他改造的这个“液体密度计”的最大测量值是_kg/m3。他计算待测液体密度所依据的原理是_。二、特殊方法测密度1. 等体积法(10石景山二模35)小明最爱喝的饮料是可乐。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明想在家里自己动手测可乐的密度。能用得上的器材只找到了:弹簧测力计、可乐瓶、水,还有一些线绳。下面是小明测出可乐密度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他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用线绳将可乐瓶系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其重力G1;(2)往可乐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测出此时的总重力G2;(3) 。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计算可乐的表达式为: 。二、特殊方法测密度1. 等体积法(09朝阳一模

8、36)小东和小阳准备在家里测量一个小石块的密度,但没有天平和量筒。他们想到了化学实验课上使用的滴管。他们先自制了一个瓶口密封着细吸管的小塑料瓶当作滴管,自制的滴管中的水能一滴一滴地从滴管滴出,且每一滴水的质量和体积都是相等的。他们又找来矿泉水瓶子、小塑料瓶、细线、剪刀、铅笔和足量的水,开始测小石块的密度。(1)他们测石块体积的方法是:把石块用细线系住,放在被剪开的矿泉水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并记下水面的位置;取出石块,用滴管将水滴入容器中,使水面到达原来的位置处,记录滴入的水滴数为a。 (2)他们测石块质量的方法是:把石块放入小塑料瓶中,小塑料瓶浮在矿泉水瓶中的水面上,记下水面的位置;取出石块

9、,用滴管将水滴入小塑料瓶中,使水面到达原来的位置处,记录滴入的水滴数为b。 (3)他们测出石块密度的表达式是:_。(4)他们巧妙地利用了物理课上所学的研究方法是:_。二、特殊方法测密度1. 等体积法(09西城一模37)蓓蓓用量筒、溢水杯、小烧杯、水和细铁丝等实验器材完成了对一个塑料球密度的测量。请你根据图21所示的实验情景,把相应的数据填入下面的表格中。二、特殊方法测密度. 助沉法把小球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小球漂浮时,溢出的水流到小烧杯中。把小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得水的体积为V1。用细铁丝把漂浮的小球压入水中,小球浸没时,溢出的水再次流到小烧杯中。再把小烧杯中的水倒入情景的量筒中。

10、测得水的体积为V2。小球漂浮时的排水体积V1/cm3小球浸没时的排水体积V2/cm3小球的质量m球/g小球的密度/kgm-3(12东城一模32)小红用量筒、一根细铁丝和一块已知密度为木的小木块测量液体的密度。请将实验步骤填写完整并写出液的表达式(1)在量筒内放入适量的待测液体,记录量筒中液面处的刻度V1(2)将木块放入量筒中漂浮, 。(3)用细铁丝将木块全部压入液体中, 。表达式液 = 。(12顺义二模23)如图10所示的木块A浸没在水中,细线对木块A的拉力是2N。剪断细线,待木块A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在剩余的木块上加1N向下的压力时,木块有20cm3的体积露出水面,则木块的密

11、度为_kg/m3。二、特殊方法测密度. 助沉法(11延庆一模28)小玲将一块矿石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然后又将此矿石浸没在水中,测力计两次示数分别如图26甲、乙所示。矿石受到浮力的大小为F_N;矿石的密度_kg/m3。(11平谷二模30)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和水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的实验如图18所示,则计算这种液体密度的表达式是:_。AAA水待测液体F2GF1图18二、特殊方法测密度. 称“重”法(07中考37)小红在海边拾到一块漂亮的小石块,她想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小红利用一架托盘天平、一个烧杯、适量的水和细线设计了一个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以下是她设计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红的实验思路,将实

12、验步骤补充完整。(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m1;(2)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3)_,在天平右盘添加适量的砝码,移动游码,天平平衡后,砝码与游码的总示数为m3;(4)已知水的密度为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小石块密度石的表达式为:石= 。二、特殊方法测密度. 称“重”法(11西城一模31)实验桌上备有器材:托盘天平、砝码盒、盛有适量水的烧杯A,盛有适量盐水的烧杯B、细绳、石块各一个。小刚想测量烧杯B中盐水的密度。请你帮他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烧杯A和水的总质量m1,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用细线拴住石块,手提细线将石块 ,天平平衡时读

13、出天平的示数m2,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用天平测量烧杯B和被测盐水的总质量m3,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将石块擦干后,手提细线将石块仿照步骤2操作,天平平衡时读出天平示数m4,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根据 及测量数据,计算出被测盐水的密度盐水= ,将计算结果记录在表格中。二、特殊方法测密度. 称“重”法(12朝阳一模23)小阳想测出一块鹅卵石的密度。他在家中利用刻度尺、口大底小的塑料碗、大烧杯和适量的水进行实验,在烧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碗轻轻放入水中漂浮,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盆内水的深度为h1。将鹅卵石放在塑料碗中,装有鹅卵石的塑料碗仍在水中漂浮,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盆内水的深度为

14、h2,将塑料碗中的鹅卵石放入水盆中,如图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盆内水的深度为h3,求石= 。二、特殊方法测密度. 漂浮法(1)漂浮法测固体密度甲乙丙h1h2h3(11东城二模23)如图11甲所示;一个底面积为50cm2的烧杯装有某种液体,把小石块放在木块上,静止时液体深h1=16cm;如图11乙所示;若将小石块放入液体中,液体深h2=12cm,石块对杯底的压力F=1.6N;如图11丙所示,取出小石块后,液体深h3=10cm。则小石块的密度石为 kg/m3。二、特殊方法测密度. 漂浮法(1)漂浮法测固体密度(12海淀一模35)小红想测出一个质量约为200g的实心金属圆环的密度。实验室提供的器

15、材有:一个大水槽和足量的水、细线、刻度尺和一个体积大约为600cm3长方体木块。(1)以下是她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将长方体木块放入水槽中,使其漂浮在水面上,保持上表面与水面平行,用刻度尺测出木块上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1; ,用刻度尺测出木块上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2; ,用刻度尺测出木块上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3;(2)已知水的密度为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金属圆环密度的表达式:金属= 。二、特殊方法测密度. 漂浮法(1)漂浮法测固体密度12怀柔一模3312大兴一模35(11西城一模23)二、特殊方法测密度. 漂浮法(1)漂浮法测固体密度(12通州二模23)图7h2h1甲 乙h3

16、(10中考23)图10乙h1Ah2甲A(12怀柔二模22)一个土密度计如图8所示,其刻度部分的A、B、C三点,AB=2cm,AC=6cm。将密度计放在酒精(酒精=0.8103/ m3)中时,液面位置恰好在A点,将密度计放在水中时,液面位置恰好在B点,当密度计放在某种液体中时,液面位置恰好在C点,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 kg/m3。二、特殊方法测密度. 漂浮法()漂浮法测液体密度 图8(08中考23)欢欢利用小试管、螺母和细线制成一个“土密度计”,用图9所示得方法测量液体得密度。“土密度计”在酒精(酒精=0.9103/ m3)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2cm;“土密度计”在水中静止时露出水面的高度为

17、3cm;“土密度计”在硫酸铜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3.8cm。则此硫酸铜溶液的密度为_/ m3。二、特殊方法测密度. 漂浮法()漂浮法测液体密度(09顺义一模32)测定组成实心金属球金属的密度。如图14所示,杠杆的重力忽略不计,请你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将金属球挂在杠杆的A段,将钩码悬挂在B点,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将金属球没入水中,此时将钩码移动到C点,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3)用刻度尺测量AO的长度为L1;(4) , ;(5)金属密度的表达式为 。二、特殊方法测密度. 杠杆平衡法A水OBC图 14(12朝阳二模34)小阳想通过实验测出某种油的密度油。他找来一根直硬棒,用细线

18、系在硬棒的中点O并把硬棒悬挂起来,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将石块M挂在硬棒的右端点E、密度为 的金属块N挂在硬棒的左端点C时,硬棒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如图21所示。当把金属块N浸没在待测密度的油中,把石块M从E点移动到D点时,硬棒第三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用L1表示O、C两点间的距离,用L2表示O、D两点间的距离,则油_。二、特殊方法测密度. 杠杆平衡法( 12西城一模23)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木块A放入水中静止时,有 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13甲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300Pa。若将木块A挂在轻质杠杆左端B点,且A的部分体积浸入水中,在杠杆C点悬挂重物G使杠杆水平平衡,如图13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木块A漂浮时减少了100Pa。若将容器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使木块A露出液面部分与乙图相同,移动重物G到D点时,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