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因与染色体、伴性遗传第5课时课标要求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考点一染色体学说、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考点二伴性遗传的题型突破内容索引重温高考 真题演练课时精练染色体学说、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考点一梳理归纳 夯实必备知识1.萨顿等科学家的假说基因 的行为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有着平行的关系。分离和自由组合独立性形态成对父方母方父方母方成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_由上述平行关系得出的结论: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可能是 ,即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说明_在染色体上。基因载体基因2.摩尔根的果蝇眼色遗传实验XWXWXWXwXWYXwYX染色体3.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解释4.染色体组型与性别决定
2、全部染色体大小和形态配对、分组亲缘(1)性别决定只出现在雌雄异体的生物中, 生物不存在性别决定问题。(2)XY型、ZW型是指决定性别的 而不是基因型,但性别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其传递遵循分离定律。(3)自然界还存在其他类型的性别决定。如染色体组数决定性别(如蜜蜂,雄性为单倍体,雌性为二倍体);X染色体的个数决定性别(蝗虫、蟋蟀等,性染色体组成为XX时为雌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O时为雄性);环境因子(如温度等)决定性别,如一些龟鳖类和所有的鳄鱼等。雌雄同体染色体5.伴性遗传性染色体性别儿子多于多于母亲和女儿男性XhXhXHY(1)许多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无相应等位基因的原因是:人类的X
3、染色体和Y染色体在 上具有明显差别。X染色体比Y染色体 (填“大”或“小”),携带的基因 (填“多”或“少”)。(2)研究某一对相对性状遗传是否属于伴性遗传常采用亲本_ 实验进行验证。形态结构和大小大多正、反交考向一染色体组型和染色体学说的解释1.(2022宁波十校联考)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组型体现了该生物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特征的全貌B.每个染色体组型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C.人类染色体组型中有23对染色体和92条DNAD.染色体组型可用于遗传病的诊断考向突破 强化关键能力不是所有生物都有性染色体,例如部分植物细胞,细菌等,故不是每个染色体组型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
4、体,B错误;人类染色体组型一般是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故人类染色体组型中有23对染色体和92条DNA,C正确。2.某动物(2n8)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个细胞如图所示,其中表示染色体,是X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号染色体上有a基因,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图中号可能为Y染色体C.整个细胞内只含有8个DNA分子,2个染色体组D.含有该生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全套遗传信息a基因应该位于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上,而号染色体是染色体的非同源染色体,因此若号染色体上有a基因,可能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A错误;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由于该细胞含有X染色体,因此该
5、细胞不可能含有Y染色体,B错误;整个细胞内含有8个核DNA分子,2个染色体组,此外细胞质中还含有少量的DNA分子,C错误;是一个染色体组,其含有该生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全套遗传信息,D正确。考向二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3.判断以下说法有几项是正确的生物的性别并非只由性染色体决定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玉米、小麦、西瓜等植物雌雄同株,细胞内无性染色体A.1项 B.2项 C.3项 D.4项4.人类色盲中有红绿色盲和蓝色盲之分。某地区正常居民中约有44%为蓝色盲基因携带者,下图为该地区某一家族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说法
6、正确的是A.蓝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10号体内细胞最多有4个色盲基因C.11号和12号生一个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为1/12D.若13号与该地区一表型正常的男性结婚,后代患蓝色盲的概率是11/200由系谱图中3、4、8号的表型可知,蓝色盲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蓝色盲由基因a控制,红绿色盲由基因b控制,则10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Y,其体细胞有丝分裂时最多可含有6个色盲基因;由图分析可知,11号的基因型为1/3AAXBXb、2/3AaXBXb,12号的基因型为aaXBY,他们生一个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为2/31/21/41/12;已知该地区正常居民中约有44%为蓝色盲基因携带者,若13
7、号(Aa)与该地区一表型正常的男性结婚,后代患蓝色盲的概率是1/21/244%11/100。患病男孩(女孩)概率男孩(女孩)患病概率思维辨析(1)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孩患病概率女孩患病概率患病孩子概率。以男孩患病概率为例推理如下:患病男孩概率患病女孩概率患病孩子概率1/2。以患病男孩概率为例推理如下:患病男孩(女孩)概率男孩(女孩)患病概率思维辨析(2)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若病名在前、性别在后,则从全部后代中找出患病男(女),即可求得患病男(女)的概率。若性别在前、病名在后,求概率时只考虑相应性别中的发病情况,如男孩患病概率则是指在所有男孩中患病的男孩所占的比例。伴性遗传
8、的题型突破考点二题型一正确区分X、Y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的遗传剖析题型提炼解题模型1.在X、Y的 区段,相互之间基因是成对的,存在等位基因,而 区段则不存在等位基因。同源非同源2.X、Y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的遗传与常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相似,但也有差别,如:显性隐性显性隐性题型二“四步法”分析遗传系谱图步骤现象及结论的口诀记忆图谱特征第一:确定或排除伴Y染色体遗传若系谱图中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则是伴Y染色体遗传;若系谱图中,患者 ,则不是伴Y染色体遗传第二:确定图谱中遗传病是隐性遗传还是显性遗传“ ”(无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有患者),则为隐性遗传“ ”(有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
9、中出现无病的个体),则为显性遗传有男有女无中生有有中生无第三:确定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双亲有病,儿子正常;父病女 ,子病母 ,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双亲有病,女儿正常;父病女 或者子病母不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父亲正常,儿子有病;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双亲正常,女儿有病;母病子不病或女病父不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必病必病不病第四:若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方面推测若该病在代与代间连续遗传若该病在系谱图中隔代遗传显性遗传患者性别无差别患者女多于男常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患者性别无差别患者男多于女常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题型三伴性遗传中的致死问题
10、1.配子致死型:如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使雄配子(花粉)致死。XbXbXb若雄性(XbY)的Xb精子(花粉)有1/10的死亡率,那么有活力的精子及比例是 。9/19Xb、10/19Y2.个体致死型:如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使雄性个体致死。若F1中XaY死亡率是2/3,雌性纯合子占比是 。3/103.染色体畸变后,仍然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可用遗传图解解决。(1)部分基因缺失:可用O代替缺失的基因,然后分析遗传图解,如XAXaXAY,若a基因缺失,则变成XAXOXAYXAXA、XAY、XOXA、XOY。(2)染色体缺失:可用O代替缺失的染色体,然后分析遗传图解,如XAXaXAY,若Xa缺失,
11、则变成XAOXAYXAXA、XAY、OXA、OY。题型四遗传系谱图与电泳图谱问题电泳是利用带电分子或离子所带电荷或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在电场中移动距离(或速度)不同的原理分离分子或离子的方法,如等位基因A与a,经限制酶切开后,由于相关片段相对分子质量等差异,在电场中移动距离不同,从而使两种基因得以分离。用该方法可对隐性遗传病患者所在的家系中表现正常的人员进行检测,以确定是否携带有致病基因,从而为预防该遗传病的再次发生提供理论指导。考向一X、Y染色体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上基因的传递规律1.如图为雄果蝇的X、Y染色体的比较,其中A、C表示同源区段,B、D表示非同源区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考向突
12、破 强化关键能力A.X与Y两条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存在差异,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若某基因在B区段上,则在果蝇群体中不存在含有该等位基因的个体C.若在A区段上有一基因“F”,则在C区段同一位点可能 找到基因F或fD.雄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一般不发生交叉互换,倘若发生 只能在A、C区段若某基因在X染色体B区段上,雌性果蝇(XX)中可存在该等位基因,B错误。2.血友病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h)控制的遗传病。下图中两个家系都有血友病患者,2和3婚后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非血友病的儿子(2),家系中的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2性染色体异常的原因不可能是2在形成配子过程中XY没
13、有分开B.1的基因型是XHXH或XHXhC.若2和3再生育,3个体为血友病男孩的概率为1/4D.若3再与另一正常男子结婚,所生子女患血友病的概率是1/82不患血友病,其性染色体异常原因可能是2在形成配子过程中XY染色体没有分开,还有可能是3减数分裂异常,A错误;由于2患病,则正常情况下,1的基因型不可能是XHXH,B错误;分析题图可知,3基因型为XHXh的概率为1/2,则若2和3再生育,3个体为患血友病男孩的概率应为1/8,C错误;3与另一正常男子结婚,所生子女中患血友病的概率是1/21/41/8,D正确。考向二遗传系谱图的分析与计算3.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该家族中的某些个体为甲病和乙病
14、(皆为单基因遗传病)的患者。已知2号个体是纯合子(若相关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在男性中可视为纯合子)。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A.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13号个体的致病基因来自8号,3号和4号个体生下两病皆患孩子的概率为1/16C.若甲病是正常基因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导致的,致病基因表达时,翻译 产生的肽链不一定改变D.若乙病是致病基因的启动部位发生改变 导致的,则该部位不能与DNA聚合酶结 合,因而不能表达由题意分析可知,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A错误;假设甲病的相关基因是A、a,乙病的相关基因是
15、B、b,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因此13号个体的致病基因来自8号;根据亲子代的表型可以判断,3号和4号关于甲病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由于7号个体的乙病基因来自1号,因此4号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3号的为XBY,则3号和4号个体生下两病皆患孩子的概率1/21/21/41/16,B正确;若甲病是正常基因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导致的,致病基因表达时,翻译产生的肽链一定改变,从而使性状发生改变,C错误;若乙病是致病基因的启动部位发生改变导致的,则该部位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因而不能表达,D错误。4.(2022浙江五校联考)人群中甲病(基因A/a控制)和乙病(基因B/
16、b控制)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其中有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已知人群中每100人中有一个甲病患者,如图为某家族的系谱图,3无甲病致病基因。下列关于甲、乙两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分别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5与6再生一个与8基因型相同个体的概率为15/44C.7和8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孩子的概率为1/48D.4产生同时含甲、乙两病致病基因配子的概率大于5考向三伴性遗传的致死问题5.(2022浙江绿色联盟联考)如图是甲(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乙(致病基因用B或b表示)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家系中无突变发生且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已知正常人群中乙病携带者占1/6,
17、且含乙病基因的雄配子半数致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7号个体体细胞中最多有4个致病基因B.6号与8号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C.11号个体与人群中正常男性结婚, 生育一个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1/46D.若10号与12号个体结婚,生育一个只患一种病后代的概率是3/8分析可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7号个体的基因型为BbXaY,细胞分裂时最多有4个致病基因,A正确;6号个体的基因型为1/2BbXAXA或1/2BbXAXa,与8号个体基因型(BbXAXa)相同的概率为1/2,B正确;11号个体的基因型为bbXaXa,人群中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1/6BbXAY、5/
18、6BBXAY,正常男性理论上产生配子为11/12B、1/12b,由于含b基因的雄配子一半致死,所以正常男性产生配子为22/23B、1/23b,子代患乙病的概率为1/23,所以生育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1/46,C正确。6.果蝇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F、f控制(F对f为完全显性),某基因型配子或个体出现异常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F/f位于常染色体上,f精子存活率为50%;Ff与Ff杂交,后代显性与 隐性性状比例为51B.若F/f位于常染色体上,f精子存活率为50%;Ff与ff测交,后代显性与 隐性性状比例为11C.若F/f位于X染色体上,XFXf与XFY杂交后代雌雄21,说明含Xf 的雌配子
19、致死D.若F/f位于X染色体上,含Xf的雌配子致死,则XFXf与XfY杂交,后代 雌雄21若F、f位于常染色体上,f精子存活率为50%,Ff与Ff杂交,雌配子Ff11,雄配子Ff21,后代FfFFff321,显性与隐性性状比例为51,A正确;若F、f位于常染色体上,f精子存活率为50%,Ff与ff测交,当Ff为雌性,后代显性与隐性性状比例为11;当Ff为雄性,后代显性与隐性性状比例为21,B错误;若F、f位于X染色体上,且含Xf的雌配子致死,则XFXf与XFY杂交后代雌雄11,C错误;若F、f位于X染色体上,Xf的雌配子致死,则不存在XfY基因型的个体,也不存在XFXf与XfY杂交,D错误。考
20、向四遗传系谱图与电泳图谱问题7.图甲为某种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致病基因则显示为位置不同的另一个条带。用该方法对该家系中的每个个体进行分析,条带的有无及其位置表示为图乙。根据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该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1号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B.若13号与一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婚配,则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6C.10号个体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D.若不考虑突变因素,则9号与该病患者结婚,出现该病子女的概率为0 图甲1、2号正常5号患病,推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该致病基因用A、a表示,则1、2号的基因型为Aa,5号的基因型为aa,
21、再根据图乙可知6、7、10、12号的基因型为Aa,3、4、8、9、13号的基因型为AA,11号的基因型为aa。所以13号(AA)和一致病基因携带者(Aa)婚配后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0;3、4号(AA)正常,10号为致病基因携带者(Aa),则10号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9号(AA)与该病患者(aa)结婚,子代全部正常。8.对图甲中14号个体进行基因检测,将含有该遗传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各自用电泳法分离。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患病基因显示为另一不同的条带,结果如图乙。下列有关分析判断错误的是A.图乙中的编号c对应系谱图中的4号个体B.条带2的DNA片段含有该遗传病致病基因C.8号个体的基
22、因型与3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D.9号个体与该遗传病携带者结婚,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8由图甲可知,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1、2号的基因型都是Aa,4号的基因型是aa,3号的基因型为A_,图乙中的c代表的是患者(aa);条带2的DNA片段含有该遗传病致病基因(a);由图乙可知,3号的基因型只能为Aa,8号个体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2/3,故8号个体的基因型与3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9号个体的基因型为1/3AA、2/3Aa,其与该遗传病携带者(Aa)结婚,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2/31/41/6。重温高考 真题演练1.(2021浙江1月选考,
23、24)小家鼠的某1个基因发生突变,正常尾变成弯曲尾。现有一系列杂交试验,结果如下表。第组F1雄性个体与第组亲本雌性个体随机交配获得F2。F2雌性弯曲尾个体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234杂交组合PF1雌雄雌雄弯曲尾正常尾1/2弯曲尾,1/2正常尾1/2弯曲尾,1/2正常尾弯曲尾弯曲尾全部弯曲尾1/2弯曲尾1/2正常尾弯曲尾正常尾4/5弯曲尾,1/5正常尾4/5弯曲尾,1/5正常尾注:F1中雌雄个体数相同。5A.4/7 B.5/9 C.5/18 D.10/191234杂交组合PF1雌雄雌雄弯曲尾正常尾1/2弯曲尾,1/2正常尾1/2弯曲尾,1/2正常尾弯曲尾弯曲尾全部弯曲尾1/2弯曲尾1/2正常尾弯曲
24、尾正常尾4/5弯曲尾,1/5正常尾4/5弯曲尾,1/5正常尾51234分析表格,由第组中弯曲尾与弯曲尾杂交,F1的雌雄个体表型不同,说明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相关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又由F1中雌性全为弯曲尾,雄性中弯曲尾正常尾11,可推测控制尾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弯曲尾对正常尾为显性,该小家鼠发生的突变类型为显性突变。设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正常尾个体的基因型为XaY、XaXa,弯曲尾个体的基因型为XAXA、XAXa、XAY。依据以上分析,由第组中弯曲尾与正常尾杂交,F1中雌雄个体均为弯曲尾正常尾11,可推测第组亲本基因型为XAXa、XaY,则产生的F1中雄性个体基因型及比例为XA
25、YXaY11;第51234组中弯曲尾与正常尾(XaY)杂交,F1中雌雄个体均为弯曲尾正常尾41,由于亲本雄性正常尾(XaY)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XaY11,根据F1比例可推得亲本雌性弯曲尾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XAXa41。若第组F1雄性个体与第组亲本雌性个体随机交配产生F2,已知第组F1雄性个体中XAYXaY1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XAXaY112,而第组亲本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XAXa41,则F2中雌性弯曲尾(XAXA、XAXa)个体所占比例为1/44/51/41/51/44/59/20,F2中雌性弯曲尾杂合子(XAXa)所占比例为1/41/51/44/55/20,综上,F
26、2雌性弯曲尾个体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5/209/205/9。52.(2020浙江1月选考,25)下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为1/256。123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3和6的基因型不同C.若1与某正常男性结婚,所生 正常孩子的概率为25/51D.若3和4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1751234根据233可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相关的基因为A/a;根据题意可知,甲病为伴性遗传病,由于甲病有女患者,故为伴X染色体遗传病,又因为3患甲病,而1正常,故可以确定甲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设相关的
27、基因为B/b。51234根据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为1/256,可知a基因频率为1/16,A基因频率为15/16,则AA15/1615/16225/256,Aa21/1615/1630/256。3的基因型为AaXbXb,6的基因型为AaXbXb,二者基因型相同;51234根据3同时患甲病和乙病可知,2和3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AaXbXb,则1的基因型为1/3AAXBXb或2/3AaXBXb,正常男性(XbY)有关乙病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30/256(30/256225/256)2/17,二者婚配的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2/32/171/41/51,不患乙病的概率为11/5150/51,后代不患
28、甲病的概率为1/2,故后代正常的概率为50/511/225/51;512343的基因型为aaXBXb,4甲病相关的基因型为XbY,乙病相关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30/256(30/256225/256)2/17,为AA的概率为12/1715/17,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2/171/21/17,患甲病的概率为1/2,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171/21/34。53.(2019浙江4月选考,28)下图为甲、乙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的某遗传家系图,家系中无基因突变发生,且4无乙病基因。人群中这两种病的发病率均为1/625。123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2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推
29、测4发生染色体畸变的可能性大 于5B.若4与5再生1个孩子,患甲病概率是1/26,只患乙病概率是25/52C.1与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与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4/39D.若1与人群中某正常男性结婚,所生子女患病的概率是1/3951234根据系谱图可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甲病基因用A、a表示),又因为 4无乙病基因,所以可判断乙病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假设乙病致病基因用B表示),4乙病相关基因型为XYB,5的乙病相关为XX,其后代2的乙病相关基因型为XXYB,则4发生染色体畸变的可能性等于5,A项错误;4的基因型为aaXYB,因为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为1/625,所以5的基因型为
30、12/13AAXX、1/13AaXX,若4与5再生1个孩子,患甲病的概率为1/131/21/26,只患乙病的概率为25/261/225/52,B项正确;512341亲本(1和2)关于甲病的基因型均为Aa,所以1的基因型为1/3AAXX、2/3AaXX,3的基因型为AaXX,所以1与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5的基因型为12/13AAXX、1/13AaXX,所以1与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312/132/31/1314/39,C项错误;1的基因型为1/3AAXX、2/3AaXX,人群中某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12/13AAXYb、1/13AaXYb,二者结婚,所生子女只会患甲病,患病的概率为2/3
31、1/131/41/78,D项错误。54.(2019浙江4月选考,31)某种昆虫眼色的野生型和朱红色、野生型和棕色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研究其遗传机制,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1234杂交组合PF1(单位:只)甲野生型野生型402(野生型)198(野生型) 201(朱红眼)乙野生型朱红眼302(野生型) 99(棕眼)300(野生型) 101(棕眼)51234丙野生型野生型299(野生型) 101(棕眼)150(野生型)149(朱红眼)50(棕眼)49(白眼)回答下列问题:(1)朱红眼的遗传方式为_,判断的依据是_。(2)杂交组合丙中亲本的基因型
32、分别为_和_,F1中出现白眼雄性个体的原因是_。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杂交组合甲的亲本均为野生型,F1中雌性个体均为野生型,而雄性个体中出现了朱红眼BbXAXaBbXAY两对等位基因均为隐性时表现为白色51234A、a和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B、b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根据杂交组合丙可推出棕眼为隐性性状。杂交组合丙F1中雌性个体野生型棕眼31,故仅考虑B、b基因,双亲的基因型均为Bb,根据F1中雄性个体野生型朱红眼棕眼白眼3311,进一步可推出亲本的基因型为BbXAXa和BbXAY,其中F1中白眼个体的基因型是bbXaY。51234(3)以杂交组合丙F1中的白眼雄性个体与杂交组合
33、乙中的雌性亲本进行杂交,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答案如图所示51234杂交组合丙F1中白眼雄性的基因型为bbXaY,杂交组合乙中野生型雌性亲本的基因型为BbXAXA,具体遗传图解见答案。512345.(2022浙江1月选考,28)果蝇的正常眼和星眼受等位基因A、a控制,正常翅和小翅受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1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为进一步研究遗传机制,以纯合个体为材料进行了杂交实验,各组合重复多次,结果如下表。杂交组合PF1甲星眼正常翅正常眼小翅星眼正常翅星眼正常翅乙正常眼小翅星眼正常翅星眼正常翅星眼小翅丙正常眼小翅正常眼正常翅正常眼正常翅正常眼小翅51234回答下列问题:(1)综合考虑A、a和
34、B、b两对基因,它们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中的_。组合甲中母本的基因型为_。果蝇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杂交实验中,为避免影响实验结果的统计,在子代处于蛹期时将亲本_。(2)若组合乙F1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获得F2,则F2中星眼小翅雌果蝇占_。果蝇的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可影响性别,如XYY或XO为雄性,XXY为雌性。若发现组合甲F1中有1只非整倍体星眼小翅雄果蝇,原因是母本产生了不含_的配子。自由组合定律AAXBXB移除3/16X染色体5(3)若有一个由星眼正常翅雌、雄果蝇和正常眼小翅雌、雄果蝇组成的群体,群体中个体均为纯合子。该群体中的雌雄果蝇为亲本,随机交配产生F1,F1中
35、正常眼小翅雌果蝇占21/200、星眼小翅雄果蝇占49/200,则可推知亲本雄果蝇中星眼正常翅占_。(4)写出以组合丙F1的雌雄果蝇为亲本杂交的遗传图解。7/10答案如图所示12345课时精练12345678910111213一、选择题1.(2022温州模拟)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均可与性别相联系B.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定律C.雄性生物的精子中均含有性染色体D.雌性生物的体细胞中均含有同型的性染色体12345678910111213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定律,B错误;雌性生物的体细胞中不一定含有同型的性染色体,如ZW型性别决定方式的
36、生物中,雌性个体所含的性染色体为ZW,属于异型性染色体,D错误。2.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雌蕊、雄蕊的形成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B.人类红绿色盲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C.摩尔根用红眼和白眼果蝇杂交,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分布D.用基因探针可检测到雄果蝇的Y染色体上有睾丸决定基因1234567891011121312345678910111213豌豆是雌雄同体植物,不存在性染色体,A错误;人类红绿色盲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B正确;摩尔根通过白眼果蝇和红眼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及学生通过荧光标记证明基因在染色体
37、上呈线性排列,C错误;雄果蝇Y染色体上没有睾丸决定基因,D错误。3.人们在野兔中发现了一种使毛色为褐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如果褐色的雌兔(染色体组成为XO)与正常灰色雄兔交配,预期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A.3/4与11 B.2/3与21C.1/2与12 D.1/3与111234567891011121312345678910111213由题意可知,雌兔和雄兔的基因型分别为XTO、XtY,两兔交配,因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因此子代只有XTXt、XtO、XTY三种基因型的兔,且数量之比为111,子代中XTXt为褐色雌兔,XtO为灰色雌兔
38、,XTY为褐色雄兔,故子代中褐色兔占2/3,雌、雄之比为21。4.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和染色体组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根据大小和形态特征将人类的两个染色体组的23对染色体分为7组B.人类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因为形态差异分别属于C组和G组C.染色体组型具有种的特异性,可用来判断生物间的亲缘关系D.二倍体生物的一个配子中含有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型12345678910111213二倍体生物的一个配子中含有的全部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D错误。5.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
39、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BbXRXrB.F1中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C.雌、雄亲本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D.白眼残翅雌果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r的极体1234567891011121312345678910111213F1中出现白眼残翅雄果蝇(bbXrY),因此亲本翅型基因型肯定为BbBb。据题干信息,若双亲的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则F1中雄果蝇全部为白眼,不会出现1/8的比例,故双亲的基因型只能为BbXRXr和BbXrY,A项正确;F1出现长翅雄果蝇(B_X_Y)的概率为3/41/23/8,B项错误。6.(2018浙江11
40、月选考,28)某雌雄异株植物,叶片形状有细长、圆宽和锯齿等类型。为了研究其遗传机制,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12345678910111213杂交编号母本植株数目(表型)父本植株数目(表型)F1植株数目(表型)F2植株数目(表型)80 (锯齿)82(圆宽)80(锯齿) 81(细长)81(圆宽)242(锯齿)243(细长)92 (圆宽)90 (锯齿)93(细长)92(细长) 93(圆宽)91(锯齿) 275(细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选取杂交的F2中所有的圆宽叶植株随机杂交,杂交1代中所有植株均为圆 宽叶,雌雄株比例为43,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11B.选取杂交的F2中所有的圆宽叶
41、植株随机杂交,杂交1代中所有植株均为圆 宽叶,雌雄株比例为43,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31C.选取杂交的F1中锯齿叶植株,与杂交的圆宽叶亲本杂交,杂交1代中有 锯齿叶和细长叶两种,比例为11,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31D.选取杂交的F2中所有的锯齿叶植株随机杂交,杂交1代中所有植株均为锯 齿叶,雌雄株比例为43,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111234567891011121312345678910111213据表可推知,叶形受2对基因控制,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设为A、a),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设为B、b)。杂交组合的母本为AAXbXb、父本为aaXBY,杂交组合的母本为aaXBX
42、B,父本为AAXbY,再结合F2的表型可知为双隐性致死。杂交的F2中所有的圆宽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让其随机杂交,杂交1代中植株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1aaXBXB1aaXBY1aaXBXb1aaXbY(死亡),雌、雄株比例为21,A错误;杂交的F2中所有的圆宽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Xb、aaXBY,让其随机杂交,杂交1代中植株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3/8aaXBXB3/8aaXBY1/8aaXBXb1/8aaXbY(死亡),因此杂交1代中所有植株均为圆宽叶,雌雄株比例为43,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31,B正确;12345678910111213杂交1的F1中
43、锯齿叶植株基因型为AaXbY,杂交的圆宽叶亲本基因型为aaXBXB,二者杂交,杂交1代基因型为AaXBXb、aaXBXb、AaXBY、aaXBY,因此杂交1代中有细长叶和圆宽叶两种,比例为11,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11,C错误;杂交的F2中锯齿叶植株基因型为AaXbY、AAXbY,全部为雄株,无法交配,D错误。7.一只纯合朱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纯合玉色眼雄果蝇杂交,F1中雌果蝇均表现为野生眼,F1中雄果蝇均表现为朱红眼。将F1中的雌、雄果蝇杂交得到F2,表型结果如下(控制果蝇眼色的相关基因如果是一对用A/a表示,如果是两对用A/a、B/b表示):12345678910111213雌果蝇雄果
44、蝇野生眼250朱红眼250朱红眼200玉色眼200野生眼50白眼50123456789101112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F1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形成了比例为1111的四种配子B.F1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AbXaB,F2朱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AbXAbC.若F2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它的异常是F1雄果蝇产生配子时发生 基因突变造成的D.F2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随机交配(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子代雌果蝇 中出现朱红眼的概率是7/1012345678910111213由于雄性后代性状比例为2002005050,即4411,因此F1中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形成了比例为4411的四种配子,A错误;F1
45、:野生眼朱红眼后代中,雄性后代分离比为4411,则该性状最可能由两对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并且根据雄性后代性状分离比为4411,可以预测F1产生的雌配子比例为4XaB4XAb1XAB1Xab;该过程用基因型表示如下,P:XAbXAb朱红眼XaBY玉色眼XaBXAb野生眼、XAbY朱红眼;F1:XaBXAb野生眼XAbY朱红眼:250野生眼XABXAb、XAbXaB,250朱红眼XAbXAb、XAbXab,:200朱红眼XAbY、200玉色眼XaBY、50野生眼XABY、50白眼XabY,因此,F1中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AbXaB,F2中朱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A
46、bXAb、XAbXab,B错误;12345678910111213若F2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XabXab),雌雄配子均异常,因此它的异常是F1中雄果蝇产生配子时发生基因突变,雌配子发生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导致的,C错误;F2雌果蝇(4/10XAbXaB、1/10XABXAb、4/10XAbXAb、1/10XAbXab)与白眼雄果蝇(XabY)随机交配(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子代雌果蝇中出现朱红眼的概率4/101/21/101/24/101/101/27/10,D正确。123456789101112138.(2022贵溪市实验中学期末)某动物两个体的基因组成如下图所示,两者杂交得到F1。下列有
47、关描述正确的是A.两亲本都有可能产生AbXD的配子B.F1中出现aabb个体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各性状在F1的雌雄个体中表现机会相等D.F1形成的BY配子数量占雌雄配子总数的1/812345678910111213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a与B/b这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则两亲本都有可能产生AbXD的配子,A正确;ab基因连锁,产生ab的配子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结果,aabb个体是雌雄配子结合的结果,在产生配子及雌雄配子结合的过程中都没有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12345678910111213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可知,杂交后代中雌性都是显性,雄性一半是显性,一半是隐
48、性,即各性状在F1的雌雄个体中表现机会不相等,C错误;两亲本杂交,得到F1中关于B/b基因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Bbbb121,D/d的基因型是XDXDXDXdXDYXdY1111,F1产生的雄配子中B都占1/2,Y占1/2,在雄配子中BY占1/4,但由于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则BY配子数量在雌雄配子总数中不占1/8,D错误。9.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携带h基因的同时患有血脂含量明显升高的并发症,含h基因的精子成活率为1/2。3无乙病致病基因,已知在男女比例为11的人群中出现乙病女性的概率为1/20 000。下列分析错
49、误的是A.从理论上分析,1和2后代 的表型共有9种B.5和6结婚,生一个患甲乙两病男孩的概率是1/72C.7和8结婚,生下的孩子患乙病的概率是1/202D.若只考虑甲遗传病,2和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63/1611234567891011121312345678910111213从理论上分析,1的基因型为HhXTY,2的基因型为HhXTXt,后代的表型共有339(种),A正确;5的基因型H_XTY,6的基因型为H_XTX,生一个患甲病男孩的概率是9/170,6的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1/2XTXT、1/2XTXt,生一个患乙病的男孩的概率为1/21/21/21/8,生一个患甲乙两病男孩的概率为9/1
50、701/89/1 360,B错误;12345678910111213只考虑乙病,7的基因型为99/101XTXT、2/101XTXt,8的基因型为XTY,生下的孩子患乙病的概率为2/1011/41/202,C正确;若只考虑甲病,2的基因型为Hh,5的基因型为H_(2/5HH、3/5Hh)、3基因型为98/161HH、63/161Hh,2和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63/161,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0.如图为某家族红绿色盲(A/a)和高胆固醇血症(B/b)的遗传系谱图。高胆固醇血症是常染色体上单基因显性遗传病。杂合个体(携带者)血液胆固醇含量中等,30岁左右易得心脏病。患者血液
51、胆固醇含量高两岁时死亡。人群中每500人中有1个高胆固醇血症的携带者。5号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12345678910111213A.11号个体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于第 代的2号个体B.甲病是高胆固醇血症,12号个体不 携带高胆固醇血症致病基因的概率 是2/3C.若6号再次怀孕且胎儿为男性,则其成年后可能的表型有4种,可能的 基因型有4种D.若14号与没有亲缘关系的正常男性婚配后生出一个非高胆固醇血症患 者的色盲携带者的概率为2 999/12 0001234567891011121313号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BB),故7号和8号均为高胆固醇血症的携带者(Bb),12号个体的基
52、因型为Bbbb21,不携带高胆固醇血症致病基因(B)的概率是1/3,B错误;5号的基因型为BbXAY,6号的基因型为BbXAXa;若6号再次怀孕且胎儿为男性,则该男孩高胆固醇血症相关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121。若基因型为BB的个体在两岁时死亡不可能成年,成年儿子(Bb)30岁左右易得心脏病,bb正常,有两种表型。红绿色盲相关基因型及比例为XAYXaY11,分别表现为正常男性和红绿色盲男性,其成年后可能的表型有4种,可能的基因型有4种,C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号的基因型为BbXAXABbXAXabbXAXAbbXAXa2211,没有亲缘关系的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BbXA
53、YbbXAY1499,若14号与没有亲缘关系的正常男性婚配后代中非高胆固醇血症患者(Bb、bb)的概率为12/31/5001/42 999/3 000,红绿色盲携带者(XAXa)的概率为1/21/41/8,生出一个非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色盲携带者(BbXAXa、bbXAXa)的概率为2 999/24 000,D错误。二、非选择题11.继摩尔根发现果蝇红、白眼色(基因用R、r表示)的遗传规律后,瑞士科学家在果蝇杂交实验中获得了一些无眼突变体。下表是四对果蝇的杂交实验和结果。12345678910111213杂交实验亲本子一代组合一红眼红眼红眼红眼白眼无眼无眼63322组合二白眼无眼红眼白眼无眼无眼
54、1111组合三无眼红眼红眼白眼无眼无眼1111组合四红眼无眼红眼红眼白眼无眼无眼21122(1)科学家发现无眼性状是由基因突变所致,则无眼果蝇的染色体组型与有眼果蝇_(填“相同”或“不同”)。无眼是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2)无眼性状和红白眼性状的遗传遵循_定律,能作出此结论的杂交组合包括_。(3)若用E、e表示有眼、无眼的基因,则组合二亲本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_,组合四亲本无眼雄蝇的基因型为_。若用组合一子代红眼雌蝇与组合四子代红眼雄蝇随机交配,F2中红眼个体理论上占_。12345678910111213相同隐性自由组合一、三、四EeXrXreeXRY35/4812345678910111213根据组合一“红眼红眼F1:红眼红眼白眼无眼无眼63322”分析,F1中总的表型比例为16份,说明控制果蝇眼色和有无眼的性状共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单独分析红眼和白眼(即均有眼)时,其雌雄比例不同,说明眼色的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且白眼为隐性性状;单独分析组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礼仪用品企业环境保护责任考核试卷
- 周庄超深基坑施工方案
- 纸张加工中的涂布工艺改进考核试卷
- 了解项目管理考试命题思路试题及答案
- 热电联产关键技术研究考核试卷
- 2025年【过氧化工艺】考试题及答案
- 海洋能源开发市场前景分析考核试卷
- 环保工程绿色交通设计与规划考核试卷
- 高一物理综合试题及答案
- 2023年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第三批次系统内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导游知识培训课件
- 眼科“一科一品”特色护理服务
- 银行内控案防警示教育
- 初中劳动测试题及答案
-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2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期中测试题(1-4单元)(2)(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镀锌钢板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大模型备案-落实算法安全主体责任基本情况
- 2025《四川省建设工程施工总包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九年级中考零模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