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汇编之秦汉的建立和巩固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20-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汇编之秦汉的建立和巩固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20-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汇编之秦汉的建立和巩固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20-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汇编之秦汉的建立和巩固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20-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汇编之秦汉的建立和巩固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秦汉的建立和巩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TOC o 1-5 h z (2分)(2022云南)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中国历史开展影响深远,其中改变了战国时各国文 字书写各异和增强了文化交流的是()A.统一货币B.统一文字C.推行郡县制D.统一度量衡(2分)(2020广西)秦王朝统一天下后,“不亲其民,以暴力统治为主要手段以下秦朝措施能 证明以上观点的是()A.严刑苛法B.统一文字C.设立郡县D.开凿灵渠(2分)(2021.黄石)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以下图提供 的关键词,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标题()关键词:秦统一中国秦末农民大起义西汉建立和

2、“文景之治”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民族关系开展和社会变化(2分)(2021绵阳)西汉文景时期,废除了肉刑等严刑峻法,同时提倡勤俭治国。这反映了当时 ( )A.摒弃秦朝政治制度B.实行休养生息政策C.王国问题得到解决D.儒学居于主导地位(2分)(2022天津)2021年考古发现,霸陵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与汉文帝遗诏中 所说“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相吻合。这印证了汉文帝()A.勤俭治国B.勤于政事C.善于用人D.虚怀纳谏 TOC o 1-5 h z (2分)(2021.镇江)

3、某同学在复习秦汉王朝开疆拓土、奠定中国大一统格局的历史时,绘制了右 图所示的疆城示意图。其中在西北方向的空白方框内应该填写的汉代管理机构是()A.西域都护B.尚书省C.澎湖巡检司D.伊犁将军(2分)(2021.乐山)文物是历代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开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以下文物按所属时代 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 B. C. D.(2分)(2020.襄阳)“光武中兴”盛世局面的开创者是()称“光武中兴”。c正确;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A排除;曹操为称霸北方,进行了一系列战争,为曹魏建立奠定了基础。B排除;赵匡胤建立北宋,D排除;故答案为:Co【点评】此题考查光武中兴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

4、,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光武”是刘秀的年号。【答案】B【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解析】【分析】据题干“东那么接(连接)汉,厄以(作为关隘)玉门阳关,西那么限以葱岭“结合所学 可知,材料是对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的描述。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府,这是 新疆地区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B符合题意;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CD项不符,排除。故答案为:Bo【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汉朝时西域的地理位置,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答案】B【知识点】史记与司马迁【解析】【分析】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 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

5、五局部,这部书文笔简洁,语言生动,描写 人物栩栩如生,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选项B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史记的体例、记述内容 以及价值。【答案】张骞;元朝;市舶司;世界贸易组织【知识点】张骞的历史贡献;宋代的经济开展;宋元时期兴旺的中外交通;世界贸易组织【解析】【分析】(1)为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为开展 与西域各国友好关系,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与内地 之间的联系,促进了西域的开发,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

6、定基础;(2)宋代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 交通范围有更大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商船定 期往返,宋代时与中国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到达140多个。;(3)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 广州、泉州,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 中占有重要地位;(4)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强,中国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积极开放融入世界。2001年 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加入世

7、贸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 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开拓了新空间,标志着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开展中国家,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 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推动了我国经济 的开展,但也给中国的经济体制带来挑战; 故答案为:(1)张骞。(2)元朝。(3)市舶司。(4)世界贸易组织。【点评】此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的提示语,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识记回 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12.【答案】(1)郡县制度;影响:为中原与岭南及东南地区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岭南地

8、区的开发和开展;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2)全面抗战;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尤其四川);此时工业开展最大的特点就是保存实 力,为战后工业重建奠定基础。(3)总统:罗斯福;带动了当地人民的就业,提高人民的收入;修建大量的水利设施,当地农业的 开展;修建电力设施,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4)制定的政策必须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社会遇到紧急情况时,国家应作出相应的干预, 促进经济稳定开展;国家政策应从长远角度,不应只考虑眼下利益。【知识点】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罗斯福新政;秦确立中央集权制【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中“徙中县之民于南方三郡”可得,再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所述地方制 度为

9、郡县制度。影响:根据材料中“使与百粤杂处”、“这些汉人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 验”可得,加强了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尤其带动了岭南地区的开展,加强了民族团结; 根据材料中“秦统一岭南后”可得,利于加强国家的统一。(2)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后,中国进入到全面抗战时期。特点:根据材料中“以四川为最多, 占内迁总数54.67%”可得,次时的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根据材料中“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 与开展,奠定了基础”可得,这些迁移工业企业主要是为战后工业恢复奠定基础。(3)根据材料中“1933年开始了著名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可得,这个总统是罗斯福。根据材料 中“政

10、府修建16条水坝和众多的发电厂”可得,政府加强经济干预,修建基础设施,带开工人就业, 增加人民收入,同时修建的农业设施,促进农业的开展。(4)根据材料中“秦始皇开凿灵渠”、“政府下令沿海各厂矿迁入内地”、“政府修建16条水坝和众多的 发电厂“,表达出政府加强对国家经济的管理、干预,促进经济开展,国家站在一定的高度,利于国 家长远开展,其他言之有理也可。【点评】此题考查秦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抗日战争、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 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答案】(1)公元前221年;新疆(2)文景之治;文景之治稳定了政局,开展了经济,蓄养了强大的国力,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 物

11、质基础。(3)汉武帝与秦始皇在政治上,都加强了中央集权。汉武帝通过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秦始皇废除 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使地方直接受控于中央;在经济上,二者都统一了货币。秦始皇发行了秦半两, 汉武帝那么发行了五铢钱;在思想上,二者都实行了文化专措施,秦始皇实行了焚书坑儒,汉武帝那么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民族关系上,秦汉都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 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四者任选其二即可)(4)纪传体通史;伤寒杂病论(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开展【知识点】秦灭六国;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焚书坑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的异

12、同;张仲景、华佗及其医学成就;史记与司马迁【解析】【分析】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灭掉了齐国,最终完全了全国的 统一。第二问:比照秦汉地图可知,西汉在新疆地区设立了西域都护,标志新疆地区第一次纳入了中 央管辖中。第一问:根据“汉文帝农业得到较大开展,粮价大幅降低”可知,材料描述的是西汉的文景之治。 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景之治稳定了政局,开展了经济,蓄养了强大的国力,为汉武帝的大 一统奠定了物质基础。材料认为汉武帝“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是指汉武帝与秦始皇的统治有许多共同之处,根据所学知 识可知,汉承秦制,进一步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在政治上,都加强

13、了中央集 权。汉武帝通过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使地方直接受控于中央;在 经济上,二者都统一了货币。秦始皇发行了秦半两,汉武帝那么发行了五铢钱;在思想上,二者都实行 了文化专措施,秦始皇实行了焚书坑儒,汉武帝那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民族关系上,秦汉都呈 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四者任选其二即可)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医 圣指的是东汉名医张仲景。张仲景的代表作是伤寒杂病论。根据所学知识,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因此这一时期的特征是统

14、一多民族国家 的建立和初步开展。故答案为:公元前221年;新疆文景之治;文景之治稳定了政局,开展了经济,蓄养了强大的国力,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物质 基础。汉武帝与秦始皇在政治上,都加强了中央集权。汉武帝通过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秦始皇废除分封 制,实行郡县制,使地方直接受控于中央;在经济上,二者都统一了货币。秦始皇发行了秦半两,汉 武帝那么发行了五铢钱;在思想上,二者都实行了文化专措施,秦始皇实行了焚书坑儒,汉武帝那么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在民族关系上,秦汉都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 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四者任选其二即可)纪传体通史;伤寒杂病论统

15、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开展【点评】此题考查秦汉时期的相关史实。内容涉及了秦灭六国、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汉通西域 和丝绸之路、汉武帝的大一统、文学与医学等的相关史实。这样的专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 握情况,也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答案】(1)张楚,洪秀全。正确;未涉及;错误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 义,五四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共产党人重视农民战争,对历史上农民起义经验教训进行 总结,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2)北京;中国共产党能够作为执政党,承当起建设新中国的任务。1950年公布中华人民 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

16、革,把封建土地所有制变成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 土地的主人。【知识点】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五四运动;土地改革;太平天国运动;李自成起义;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的传播【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内可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他们建立的 政权名称是张楚,即张大楚国。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是洪 秀全。根据“流寇主义”、“必须建立根据地。对历史上农民起义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可知,古代农民起义失 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A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古代农民起义指导思想的问题,B未涉及;古代农民起义的斗争方式便使武装斗争,所以C错误。新民主主义革

17、命时期,毛泽东等老辈革命家之所以能够创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 原因应结合所学内容可从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共党人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将马克思主义 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京指的是北京。“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意味不走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后迅速腐化 堕落、丧失政权的老路,而是要作为一个执政党,承当起建设新中国的任务。根据“1950年新中国 开启了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中国成 立后,中共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把封建土地所有制变成 农民土地所有制,从而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18、。【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需熟悉陈胜吴广起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艰难历程,让我们认识到: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将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答案】(1)贾谊否认了秦始皇,柳宗元肯定了秦始皇。(或:贾谊从儒学的角度进行评价,柳 宗元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评价)因素:社会环境(生活时代),立场,学识等。(2)评价: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创立中央集权制 度,对后世影响深远;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开展;建立全国道路网、 开凿灵渠,加强了各地的联系;修筑长城,有利于防

19、止匈奴南下,稳定边疆秩序、。这些都是积极的。 但他厉行暴政,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最终二世而亡,又是消极的。【知识点】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正确评价秦始皇;秦确立中央集权制【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可以看出,贾谊否认了秦始皇,柳宗元肯定了秦始皇;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导致其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两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时代),立场,学识等的不同造成 的;(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的封建国家,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 流与开展;建立全国道路网、开凿灵渠,加强了各地的联

20、系;修筑长城,有利于防止匈奴南下,稳定 边疆秩序、。这些都是积极的。但他厉行暴政,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最终二世而亡,又是消极的; 故答案为:(1)贾谊否认了秦始皇,柳宗元肯定了秦始皇。(或:贾谊从儒学的角度进行评价,柳 宗元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评价)因素:社会环境(生活时代),立场,学识等。(2)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对 后世影响深远;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开展;建立全国道路网、开凿灵 渠,加强了各地的联系;修筑长城,有利于防止匈奴南下,稳定边疆秩序、。这些都是积极的。但他 厉行暴政,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最终二世而亡

21、,又是消极的。【点评】(1)此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读懂材料含义进行概括 回答,注意紧贴材料信息进行概括;第二问是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行回 答,这类知识点,要注意理解;(2)此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两者相结合,对人物进行评价, 注意一分为二,既看到其贡献,又要看到起带来的消极影响,这样才会全面。.【答案】(1)农作物:稻谷。原始居民:河姆渡人。(2)措施:减免田租,减轻徭役、算赋。局面:文景之治。(3)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相当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 南方水利工程的兴建和农业

22、生产技术的提高。朝代:南宋。表现:出现了稻棉轮作制。(4)计策:政府要重视农业;政府出台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研制新型的农业生产工具、生产技术 等。【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江南地区的开发;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的农作物是稻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某遗址” 是河姆渡人的原始居民的生活区域。(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帝、景帝开展农业的措施减免田租,减轻徭役、算赋。他们的统治 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方农业开展的原因是北方战乱,南方相当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南方水利

23、工程的兴建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的朝代。据材料四可知,明代江南地区水稻耕作技术提高的表现 是出现了稻棉轮作制。(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我国农业开展献计献策为政府要重视农业;政府出台减轻农 民负担的政策;研制新型的农业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等。【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原始农耕居民的社会生活、文 帝、景帝开展农业的措施、文景之治、南方农业开展的原因、经济重心南移以及表现、为我国农业发 展献计献策等知识。.【答案】(1)休养生息政策。(2)唐玄宗“开元盛世”。(3)执政者应以民为本,重视民生;勤政爱民;励

24、精图治:开展经济等。【知识点】“开元盛世”;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解析】【分析】(1)由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馍。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可知西汉 初年,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经济萧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经济萧条,一片荒凉景象, 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汉高祖实行了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开展。(2)根据材料二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縻俱丰实”,可 知,诗句的意思是开元全盛时期,连小县城都有上万户人家。农业连年获得丰收,粮食装满了公家和 私人的仓库,人民生活十分富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

25、治 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到达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 史上称为“开元盛世”。(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高祖实行了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开展;唐玄宗在 位的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给我们的启示是执政者应以民为本,重 视民生;勤政爱民;励精图治;开展经济等。故答案为:(1)体养生息政策。(2)唐玄宗“开元盛世”。(3)执政者应以民为本,重视民生;勤政爱民;励精图治;开展经济等。【点评】此题难度适中,考查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开元盛世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 关注民生问题。18.【答案】(1)公布“推恩令”,将

26、诸侯王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对诸侯王实行削爵、夺 地、除国。(2)图一:都江堰发挥了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图二:隋朝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3)图三:秦朝。 图四:西汉。 图五:携带方便,更有利于促进商品经济开展。(4)设置管理机构、平定叛乱、实行册封制度、妥善安置回归部族、公布法律文件。【知识点】汉武帝的大一统;大运河的开通;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 台湾建制;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清朝对西北疆域的管辖;李冰与都江堰【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

27、中央集权,汉武帝采取了公布推恩令 的措施,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 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2)图一是战国时期的综合性的水利枢纽都江堰,图二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隋朝大运河。都江堰发 挥了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 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巩固了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3)图三、图四货币的发行朝代是秦朝、西汉。图五与图三、图四货币相比,在流

28、通中最大的优势是携 带方便,更有利于促进商品经济开展。(4)据表格可知,元朝、清朝治理边疆的有效方略或方式包括设置管理机构、平定叛乱、实行册封制度、 妥善安置回归部族、公布法律文件等。【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汉时期巩固统一的措施、都江堰、 隋朝大运河、元朝和清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相关史实。19.【答案】(1)品质:坚韧不拔。地位: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中国史学开展产生了深 远影响;文笔优美,所记人物生动,在文学史上有崇高地位。(2)唐:诗歌,代表人物:李白、杜甫、白居易;宋:词,代表人物: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 曲(杂剧),代表人物:关汉卿、马致远、

29、郑光祖、白朴、王实甫。(3)特点: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行;唱、念、 做、打相结合。【知识点】中国古代文学;史记与司马迁;清朝的文学艺术红楼梦、昆曲、京剧【解析】【分析】(1)品质:根据材料“司马迁曾遭受关押,又受到酷刑,在命运的灾难面前,他坚 韧不拔地用十年多的时间写出了不朽的历史巨著史记”结合所学可以看出司马迁坚韧不拔的品质。 地位:根据所学可从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中国史学开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笔 优美,所记人物生动,在文学史上有崇高地位进行回答;(2)根据所学写出唐、宋、元时期在文学方面取得的最高成就、并列举其相应的代表人物。如唐

30、朝 文学方面最高成就是诗歌,代表人物可从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选取;宋朝的最高成就是宋词,代 表人物可从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导等回答;元朝最高成就是曲,代表人物:关汉卿、马致远、郑 光祖、白朴、王实甫等任选两个即可;(3)特点:根据材料三“它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被称为,京剧,京剧的角色 行当有明确的划分,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行;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可从博采其他剧 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行;唱、念、做、打相结合等方面 归纳京剧的特点;故答案为:(1)品质:坚韧不拔。地位: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中国史学开展产生了深 远影响

31、;文笔优美,所记人物生动,在文学史上有崇高地位。(2)唐:诗歌,代表人物:李白、杜甫、白居易;宋:词,代表人物: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元:曲(杂剧),代表人物: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3)特点: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行;唱、 念、做、打相结合。【点评】(1)此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回答,答案就在材料中,找出来即可;第二问是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2)此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 只要准确记忆,

32、就可以顺利回答;(3)此题考查归纳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找出关键语句,对这些语句进行归纳回答,注意一 定要紧扣材料信息归纳,不要向外延伸。试题分析局部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总分:159分分值分布客观题(占比)24.0(15.1%)主观题(占比)135.0(84.9%)题量分布客观题(占比)11(57.9%)主观题(占比)8(42.1%)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大题题型题目量(占比)分值(占比)填空题1 (5.3%)4.0(2.5%)材料分析题8(42.1%)135.0(84.9%)单项选择题10(52.6%)20.0(12.6%)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序号难易度占比1普通(63.2%)2容易(15

33、.8%)3困难(21.1%)4、试卷知识点分析序号知识点(认知水平)分值(占比)对应题号1太平天国运动10.0(6.3%)142李冰与都江堰20.0(12.6%)183宋元时期兴旺的中外交通4.0(2.5%)11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0.0(6.3%)145史记与司马迁42.0(26.4%)10,13,196五四运动10.0(6.3%)147张骞的历史贡献4.0(2.5%)118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66.0(41.5%)3,4,5,13,16,179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24.0(15.1%)2,3,14,1510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20.0(12.6%)1811“焚书坑儒”与“罢黜

34、百家,独尊儒术” 的异同25.0(15.7%)1312中国古代文学15.0(9.4%)1913张仲景、华佗及其医学成就25.0(15.7%)1314宋代的经济开展4.0(2.5%)1115盛唐经济的繁荣2.0(1.3%)7A.诸葛亮B.曹操C.刘秀D.赵匡胤(2分)(2021 .桂林)汉书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区域,“东那么接(连接)汉,厄以(作为关隘)玉门阳关,西那么限以葱岭汉朝称此区域为()A.辽阳A.辽阳B.西域C.荆楚D,江南(2分)(2021.湖南)“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先生赞誉的是以下哪一部史书?()A.诗经B.史记C.汉书D.本草纲目二、填空题(共1题;共4分)(4分)(20

35、21 .黔东南)根据以下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为开辟丝绸之路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O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的朝代是: O宋代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O2001年12月,中国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 o三、材料分析题(共8题;共135分)(20分)(2021 .桂林)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 秦始皇开凿灵渠,桂林北部的湘桂走廊成为中原和岭南的重要通道。秦统一岭南后,“徙 中县之民于南方三郡,使与百粤杂处这是一次大规模地把中原汉人迁往岭南的移民活动,这些汉 人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为桂林等地社会经济的开展创造了条件。钟文典主编桂林通史材料二“七七”事变后,政府下令沿

36、海各厂矿迁入内地。从1937年7月到1940年底,三年半时间, 完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内迁厂矿区城分布,以四川为最多,占内迁总数54.67%, 湖南次之,占29.21%,陕西占5.90%,广西占5.11%,其他各省占5.11%。这些内迁厂矿,为战时大 后方工业重建与开展,奠定了基础。吴景平、曹振威中华民国史材料三 (美国)1933年开始了著名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政府修建16条水坝和众多的发电 厂。这一系列工程保护了农业,提供了大量电力和众多的就业机会,使整个田纳西河流域由贫瘠、落 后的地区变成富庶的地区,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九倍。朱汉国、马世力主编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5分)写

37、出材料一中秦朝的地方管理制度。根据材料分析加强“中原和岭南”联系后的影响。(不能照抄原文)(5分)“七七”事变标志中国抗战进入哪个阶段?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阶段“内地”工业开展16原始的农耕生活20.0(12.6%)1617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27.0(17.0%)9,1318明朝的经济开展2.0(1.3%)719罗斯福新政20.0(12.6%)1220李自成起义10.0(6.3%)1421世界贸易组织4.0(2.5%)1122江南地区的开发20.0(12.6%)1623秦灭六国27.0(17.0%)3,1324土地改革10.0(6.3%)1425“开元盛世”15.0(9.4%)1726清朝的文学

38、艺术红楼梦、昆曲、 京剧15.0(9.4%)1927秦巩固统一的措施12.0(7.5%)1,1528汉武帝的大一统24.0(15.1%)3,6,1829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20.0(12.6%)1230光武中兴4.0(2.5%)7,831大运河的开通20.0(12.6%)1832正确评价秦始皇10.0(6.3%)1533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20.0(12.6%)1834清朝对西北疆域的管辖20.0(12.6%)1835秦确立中央集权制30.0(18.9%)12,1536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20.0(12.6%)18的特点。(不能照抄原文)(5分)材料三中“水利工程”修建时在

39、位的美国总统是谁?根据材料分析,田纳西河流域 由贫瘠变富庶的原因。(5分)材料中这些地区的开展提供哪些可借鉴的经验?(25分)(2020湘潭)历史学家黄仁宇将秦汉时期称为中国的“第一帝国时代”。阅读材料,完成 以下要求。材料一:材料二:汉文帝认为农业是立国之本,时常提醒百官劝课农桑。他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 率减为三十税一。这样,农业得到较大开展,粮价大幅降低。汉初来一石值五千钱,文景时降到一石 仅值数十钱至十余钱。高中教材中国古代史选修材料三:孝武(汉武帝)穷奢极欲外事四夷.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资治通鉴材料四:(5分)秦完成统一大业是在何时?比拟材料中秦汉疆城图,指出西汉开始对哪一

40、地区进行 了有效管辖?(5分)材料二反映了西汉的哪盛世局面?对西汉历史开展有何影响?(5分)材料三认为汉武帝“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请从政治、经济、思想和民族关系方面 任选两个角度进行说明。(5分)请写出材料四中史记的体例以及医圣的代表著作。(5分)根据以上材料归纳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10分)(2020邵阳)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阅 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从秦朝的陈胜、吴广起,直至清朝的太平天国,都是农民武装对抗地主阶级的革命战 争。旧式农民战争受流寇主义、小生产的散漫性与平均主义的影响,往往不能成功。中国共产党人要 取得胜利,也需要有以农民为

41、主力军的革命战争,当然不能走旧式农民战争的老路,必须建立根据地。 对历史上农民起义经验教训进行总结,造成工农武装割据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摘编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材料二: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的时候,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并坚定地表示:“我们决不 当李自成“,表现出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袖的清醒头脑和革命气魄。摘编自李行健西柏坡:脱贫致富“赶考路”材料三:1640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但没有真正实行。1950年新中国开启 了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摘编自统编义务教育历史教材毛泽东进京赶考(油画)(5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42、知识,完成以下要求:分别指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建立的政权名称与“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 民战争的主要领导人。对以下关于“旧式农民起义往往不能成功”的原因归纳作出判断,能直接从材料一中得出的划“正 确“;违背材料一所表达意思的划“错误”,材料一没有涉及的划“未涉及A.没有建立巩固的根据地识B.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C.没有采取武装斗争方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等老辈革命家为什么能够创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理论?(5分)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要求:闯王进京图与毛泽东“进京赶考(油画)”中的“京”是指今天哪个城市?谈谈你对毛泽东同 志“我们绝不当李自

43、成”这句话的理解。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广大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是获得土地,这个愿望和要求是如何得以 实现的?(10分)(2021.德阳)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秦王(始皇)怀着贪婪卑劣之心做事,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百姓 庶民,抛弃以仁义治天下的政策,树立个人权成,禁除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治民,把残暴苛虐作 为治理天下的根本。一一译编自贾谊过秦论(贾谊,汉初儒生,官至太中大夫)材料二: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都县制是最大的公;虽然他的动机是为私的,是皇帝想要巩固个人的 权威,使天下的人都臣服于他,但是废除分封,以天下为公,却是从秦朝就开始了这不是秦始皇 的本意,而是形势

44、开展的结果。译编自柳宗元封建论(柳宗元,生活于唐中后期藩镇割据时代)(5分)根据材料,概括贾谊和柳宗元评价秦始皇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 其不同的主要因素。(5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素始皇。(20分)(2021盐城)稻香话丰年,农业系民生。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 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如右图的农作物,距今7000年 的浙江余姚某遗址也发现了此作物大量谷壳的堆积。摘编于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 文帝重视农业,十三年下诏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复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 定制。文帝时,丁男徭役减为“

45、三年而一事”,算赋也由每年百二十钱减为四十钱。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材料三 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陷入长期藩镇割据混战中,此时的南方保持了相对稳定。北方人口 大量南迁。南方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水稻生产技术逐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开展,加 速经济重心南移。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四 明代农政全书记载上海等地出现了稻棉轮作制这些都是很好的经验。曾勋、马成农学历史(5分)据材料一,指出图中是何种农作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某遗址”是哪一原始居民 的生活区域?(5分)据材料二,概括文帝、景帝开展农业的措施。他们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5分)据材料三,指出南方农业开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46、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最后完成的朝代。据材料四,指出明代江南地区水稻耕作技术提高的表现。(5分)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我国农业开展献计献策。(15分)(202。吉林)阅读以下材料,国答问题。材料二:(1)(5分)针对材料一反映的社会境况,汉高祖采取了什么政策?(5分)材料二是哪位统治者在位时期出现的什么盛世局面?(5分)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写出你的感悟。(20分)(2021.泰安)为巩固统治,有效治理国家,历代政府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阅读材料,完 成以下问题。材料一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诸子皆在王国范围内 分到封地作为侯国,由汉廷定封号。汉武帝把

47、大的王国分为假设干小侯国,封国越分越小,不复为中央 政权的威胁。同时武帝还利用各种机会对诸侯王实行削爵、夺地、除国。摘编自库晓慧从汉初制度看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材料二材料三(5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5分)图一是战国时期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图二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请分别指出两个水利工程起到的重大作用。(5分)依次指出图三、图四货币的发行朝代。图五与图三、图四货币相比,在流通中最大 的优势是什么?(5分)周平、李大龙著述的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指出:“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 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

48、治理方式。阅读表格 内容,归纳元朝、清朝治理边疆的有效方略或方式。地区 35 朝代对新疆地区对西藏地区元朝设置北庭 都元帅府 等机构管 理西域军 政事务。设立宣慰 使司都元 帅府掌管 西藏军民 事务,还设 置地方机 构实行有 效管辖。清朝平定嘎尔 丹及大、小 和卓分裂 祖国的反 动叛乱;设 置伊犁将 军进行管 辖;妥善安 置回归祖 国的土尔中央政府 对历代达 赖和班禅 进行册封; 设置驻藏 大臣进行 管理;公布钦定藏 内善后章 程规范管扈特部。理西藏。(15分)(2021荆门)在漫长的中国古代,中国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阅读以下材料,回 答问题。材料一 司马迁曾遭受关押,又受到酷刑,在命运

49、的灾难面前,他坚韧不拔地用十年多的时间写出 了不朽的历史巨著史记。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在从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局部时间中,中国享有高度开展的文化中国人很 自然地认为他们的文明优于其它任何文明。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在清道光年间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它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 特色,被称为“京剧”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行;又将唱、念、做、 打相结合。京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后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后被誉为“国剧”。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5分)根据材料一,指出司马迁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并结合所学知识概

50、述史记在史 学和文学上的地位。(5分)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元时期在文学方面取得的最高成就分别是 什么,并列举其相应的代表人物。(5分)根据材料三,归纳京剧的特点。答案解析局部.【答案】B【知识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解析】【分析】秦始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中国历史开展影响深远,其中改变了战国时各国文字书写 各异和增强了文化交流的是统一文字。战国时,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始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 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 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开展,选项B正确; 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为B o【点评】此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考查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