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5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课件2_第1页
宏观经济学第5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课件2_第2页
宏观经济学第5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课件2_第3页
宏观经济学第5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课件2_第4页
宏观经济学第5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课件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5章1货币政策概念是指货币当局(主要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的各项政策。第5章2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银行在吸收存款之后,通常把大部分存款用来从事贷款或投资等盈利活动,没有使用掉的存款部分就是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第5章3货币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各国中央银行都以法律形式规定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占存款的比率,这一比率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留的准备金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最低限度的准备金。第5章4货币政策超额存款准备金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以上的那部分存款准备金(包括库存现金)就是超额存款准备金。超额

2、存款准备金占存款的比率,就是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第5章5货币政策现金漏损客户从银行存款中抽出一定比例的现金,就会造成现金漏损。现金占存款的比率称为现金漏损率或现金存款比率。第5章6货币政策存款创造假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无超额准备金,再假定银行客户会将所有货币收入以活期存款的形式存入银行。第5章7存款创造甲客户乙客户丙客户丁客户A银行B银行C银行D银行100万80万80万64万64万51.2万51.2万第5章8存款创造存款总和=100+80+64+51.2+=100+1000.8+1000.82+1000.83=100(1+0.8+0.82+0.83+)=100 1/(1-0.8)=100

3、 (1/0.2)=500(万美元)第5章9货币政策存款乘数是指原始存款的变化所引起存款总和变化的倍数。第5章10货币政策存款乘数设原始存款为R,存款总和为D。分三种情况讨论。 第5章11货币政策存款乘数1、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rd,无超额准备金和现金漏损,则有: 第5章12货币政策存款乘数1、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rd,无超额准备金和现金漏损。0rd1。第5章13货币政策存款乘数2、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rd,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re,无现金漏损。总存款准备金率第5章14货币政策设re=0.05,rd=0.2存款总和 =100+1000.75+1000.752+ =100(1+0.75+0.752+

4、) =100 1/(1- 0.75) =100 1/(0.2+0.05) =400(万美元) 500(万美元)第5章15货币政策存款乘数2、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rd,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 re,无现金漏损。则有:0rd+re1。漏出第5章16货币政策存款乘数3、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rd,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re,现金漏损率为rc 。 rc现金存款比率现金/存款第5章17货币政策存款乘数3、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rd,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re,现金漏损率为rc 。0rd+re+rC1。漏出第5章18货币政策说明两点上述银行存款的多倍扩大的连锁反应也会发生相反的作用,即初始存款的减少会导致存款总额的多倍减

5、少;这种多倍扩大或缩小,只有通过一国的整个的银行体系才能做到。第5章19货币政策例如100万元的通货始终在公众手中循环,那么,货币供给量是多少?就是100万元。银行存款没有增加。第5章20货币政策基础货币基础货币货币创造的基础,能派生出多倍的货币,因此是一种高能量的或者说活动力强大的货币,又称为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基础货币=通货+银行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借入储备和非借入储备)第5章21货币政策借入储备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向中央银行再贴现和贷款形成的储备。非借入储备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如买卖债券)形成的储备。未使用的借入储备和非借入储备都是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第

6、5章22货币政策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购买政府债券;向银行发放贷款(包括再贴现和再贷款);购买外汇;购买金银;第5章23货币政策基础货币设H为基础货币,Cu为通货,Rd为法定存款准备金,Re为超额准备金,则有:H=Cu+Rd+Re货币供给M(这里指M1)=Cu+DD为活期存款总和第5章24货币政策货币乘数(M=M1):第5章25货币政策货币供给与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的关系货币供给可看做是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以及现金漏损率)的函数。第5章26货币政策问题降低现金漏损率rc,货币乘数是变大还是变小?第5章27货币政策回答:变大。第5章28货币政策货币供给与货币乘

7、数和基础货币的关系km与rd、re和rc成反方向变动。所有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都可以归结到准备金变动对货币供给变动的作用上来;因此,中央银行正是通过控制准备金的供给来调节整个货币供给的。第5章29货币政策作用机制(凯恩斯主义)MrIADy货币政策第5章30货币政策对货币供给的控制中央银行要想控制货币供给量,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改变货币乘数;改变基础货币。第5章31货币政策对货币供给的控制改变现金存款比率(现金漏损率)现金存款比率降低基础货币创造了更多的存款提高了货币供给量现金漏出数量下降基础货币量一定第5章32货币政策对货币供给的控制改变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基础货币创造了更多的存款提高了

8、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量一定第5章33货币政策对货币供给的控制现金存款比率主要取决于公众的支付习惯;超额准备金率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行为;中央银行虽然可以通过改变利率水平来影响以上二者,但可控力较弱。第5章34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是指控制和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的政策工具。主要有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它们被称为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第5章35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率政策贴现是指企业或个人将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商业银行出售(贴现),商业银行按贴现率扣除一定利息后支付相应款项的行为。第5章36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率政策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把已贴现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

9、再贴现,中央银行则按再贴现率扣除一定利息后再把相应的款项加到商业银行准备金账户上的行为。第5章37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率政策现在,商业银行多是用自己持有的政府债券作担保向中央银行借款。因此,再贴现也称为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借款,再贴现率也称为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放款利率。 第5章38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率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再贴现率以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进而影响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第5章39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率政策 萧条: 降低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借款MrIy商业银行降低存贷款利率Iy第5章40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率政策 繁荣: 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借款MrIy商

10、业银行提高存贷款利率Iy第5章41货币政策对再贴现率政策的简评央行缺乏主动性期限较短,多有数量和次数的限制,银行也尽量避免去贴现窗口借款,只作应急手段更多地是传递信号,告知政府的政策意图,以影响公众预期央行可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第5章42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证券(或外汇等)以影响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是发达国家中央银行最常用的货币政策。 第5章43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 萧条:买入证券M(L不变) r I y证券价格 r I y 第5章44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 繁荣:卖出证券M(L不变) r I y证券价格 r I y 第5章4

11、5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机制(现在发达国家常用)公开市场业务基准利率rIADy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第5章46货币政策对公开市场业务的简评央行具有主动性操作灵活,伸缩性强影响利率水平,也影响利率结构-操作变换技术性较强,政策意图告示作用弱需要有较为发达的有价证券市场 第5章47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改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和货币乘数,从而影响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 第5章48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 萧条: rdMrIADy 繁荣: rdMrIADy第5章49货币政策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简评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容易估算M的变动作用猛烈,容易引起经济的震动发达国家一般很少采用,我国经常使用第5章50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扩张性(或“松”)的货币政策:指扩大货币供给,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如: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买入政府债券。第5章51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紧缩性(或“紧”)的货币政策:指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的货币政策。如: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卖出政府债券。第5章52货币政策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也要“逆经济风向”而行;当衰退时,中央银行要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刺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