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代远程教育基础呼市电教馆网络部 王瑞军二零零五年十一月现代远程教育概述卫星通讯技术概述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网简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情况简介现代远程教育基础一、现代远程教育概述远程教育定义及特征远程教育的发展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模式(一)远程教育定义及特征1、定义: Desmond Keegan定义 丁兴富定义2、特征:师生分离;运用教育传播媒体;定期面授;教育机构辅助影响作用;双向交流的必然性、可能性;是一种工业化的教育形式。远程教育定义 我国学者丁兴富(1988)给出了远程教育的5项描述性定义: 学生与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分离状态(有别于传统教育);以现代教育技术为
2、基础的媒体教学占主导地位;有组织的系统工程;自学为主、助学为辅(有别于个人自学成材); 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双向通讯和反馈机制(有别于自学)。 (二)远程教育的发展第一代:函授教育。纸质, 19世纪中叶,英国伦敦大学校外学位制;第二代:广播电视教育。广播电视,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广播电视大学、英国开放大学;第三代:卫星宽带多媒体计算机教育。卫星通信、Internet、多媒体计算机、数字电视,20世纪90年代,网络大学、虚拟大学、远程教育。注:第三代远程教育被称为现代远程教育,即以互联网络和多媒体计算机为主要媒介开展的远程教育。如北京四中网校,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http:/zs
3、jy/index.jsp。中国广播电视大学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是一个遍布全国城乡的远程开放教育系统。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44所省级广播电视大学、841所地(市)级分校和1742个县级工作站组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是教育部的直属高等学校,对全国广播电视大学进行教育指导和服务。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远程教育系统,列居世界十所“巨型”开放大学之首。 /20010827/208332.shtml(三)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1978年,成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央电教馆1986年,成立中国教育电视台完善的三大现代教育技术系统:电教系统,广播电视教育系统,卫星电视教育系统;2000年10月31日,中国现
4、代远程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系统正式开通1994年开始建设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 1999年 4月,“CERNET主干网升级工程(2M)”基本完成,项目要求的卫星线路全部开通,覆盖了包括西藏拉萨在内的18个省会城市。 (四)现代远程教育的模式卫星电视远程教育模式计算机网络远程教育模式有线电视网络远程教育模式天地网合一远程教育模式点、点网络传播模式二、卫星通信技术概述卫星通信基础知识卫星数字广播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我国卫星远程教育的发展(一)卫星通信基础知识1、卫星通信的基本原理2、通信卫星的分类3、同步卫星4、卫星广播波段与频道的划分1、卫星通信的基本原理 卫星通信就是地球上(包括
5、水面)的无线电通信站(即地球站)之间利用人造卫星做中继站而进行的通信。卫星地球站可以是地面站或车载站。 通信卫星:用以实现通信目的的人造卫星。 卫星通信适应于地域辽阔的地区。我国960万平方公里,东西南北跨度超过5000公里,地形复杂,山区占31%;高原26%;丘陵10%;平原仅占31%。卫星通信同样适应于人口众多的国家。中国有12亿多人口;8亿多农村人口;有1/5的行政村尚无电话。卫星通信可促进经济增长迅速,对我国西部和农村经济发展尤为重要。卫星通信发射天线接收天线上行频下行频卫星2、通信卫星的分类按轨道:赤道轨道、极轨道按卫星运动状态: 同步卫星、运动卫星按通信范围:全球卫星、国际卫星、区
6、域卫星 、国内卫星按业务种类:固定业务通信卫星、移动业务通信卫星、广播电视通信卫星、科学实验通信卫星、气象(军事等)通信卫星按转发能力:无源、有源:无星上处理能力、有星上处理能力按基带信号体制:模拟制通信卫星、数字制通信卫星3、同步卫星 地球站的天线要始终对准卫星才能利用卫星进行通信,所以我们通常使用静止卫星,也就是同步卫星。人们发现当卫星处在距地面36000公里左右时,周期T=24小时,即卫星绕地球一圈时间与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一致。那么在一天24小时里,地面天线都不会偏离赤道上空的卫星,而且天线和卫星之间的距离也不会改变。4、卫星广播波段与频道的划分0.1-0.3GHzVHF移动,导航业务0
7、.3-1.0 GHz UHF移动,导航业务1.0-2.0 GHz L移动业务2.0-4.0 GHz S移动业务4.0-8.0GHZC固定业务8.0-12.0X12.0-18.0GHZ Ku固定业务18.0-24.0K24.0-30.0Ka33.0-50.0 Q50.0-75.0 V(二)卫星数字广播1、卫星IP广播:IP协议与DVB标准相融合,通过卫星传输.2、卫星数字广播常用技术名词上行频率下行频率符号率:数据传输的速率.单位:MB/S或KB/S.极化方式MPEG转发器DVBPID下行频率指卫星向地面发射信号所使用的频率,不同的转发器所使用的下行频率不同。当我们在地面接收同一卫星上不同转发器
8、转发的电视和数据节目时,在卫星接收机(或数据接收卡控制程序)上所设置的下行频率参数是不同的,一定要设置准确,才能接收相应的节目。如鑫诺一号卫星6A转发器(转发教育节目)的下行频率为12620MHZ,2A转发器的下行频率为12380MHZ。MPEG MPEG(活动图象专家小组),成立于1988年,研究运动图象压缩编码技术。几种常用的压缩标准:MPEG-1 MPEG-2 MPEG-4MPEG-1于1992年正式通过,面向速率1.5Mbps的全屏幕活动图象的数据压缩算法约1.1Mbps用于视频,128Kbps用于音频,其余带宽用于MPEG-1本身,压缩比高达200:1VCD采用的是MPEG-1压缩方
9、式MPEG-2于1994 年11月完成,编码速率可从2Mbps到100Mbps;MPEG-2兼容MPEG-1,满足数字电视、数字存储、会议电视/可视电话等各方面的要求DVD采用的是MPEG-2编码方式MPEG-2是一种动态音、视频信号的压缩传输标准(Moving picture group).MPEG-4MPEG-4(1998年推出),它是基于内容的压缩方法,而不同于MPEG-1,MPEG-2 将图象分割成方块处理常用的压缩速率为100500Kbps远程教育平台中的IP广播中的视频流节目采用的是MPEG-4编码方式转发器指卫星上用于接收地面发射来的信号,并对该信号进行放大后,以另一个频率向地面
10、发射的设备。一颗卫星上可以有多个转发器。如鑫诺一号为就有38个转发器,其中C频段24个, Ku频段14个,设计寿命大于15年。远程教育村村通远程教育村村通极化方式极化通常是指与电波传播方向垂直的平面(指卫星转发器与地面平行的切面)内,瞬时电场矢量的方向。卫星电视信号的极化方式通常分为圆极化波和线极化波。目前常用的是线极化波,线极化波的电场方向基本不变,按照电场振动方向的不同,线极化波分为以下两种:水平极化(H):通俗的将是指卫星电视信号的电场振动方向与星下地面平行。垂直极化(V):通俗的讲是指卫星电视信号的电场振动方向与星下地面垂直。DVB世界范围内以市场需求为推动力的数字广播标准化组织DVB
11、 成立于1993年9月DVB到今天已有超过33个国家的230个组织自愿加入广播公司和节目提供商设备制造商网络运营商管理机构(三)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1945年Auther C Clarke(英) 提出用同步卫星覆盖地球表面的13。(当时已设想使用太阳能)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1963年美国发射世界上第一颗同步卫星 Symcom2号。1964年美国使用Symcom3号成功转发了东京的奥运会。并成立了INTERSAT(国际通信卫星组织) 。1965年第一颗商用同步卫星 INTERSAT-1。1979年INMARSAT(海事卫星组织)建立。1970年中国发射第一颗卫星 DFH-1
12、(东方红1)此后全球发射了数千颗卫星。我国经历了租星试验租星、国产卫星并行完全使用国产卫星过程。共发射了57颗卫星。东 方 红 一 号主要参数:卫星重量:173公斤卫星外形:直径1米的球形72面体近地点:439公里远地点:2384公里用途:广播“东方红”乐曲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星上的仪器舱装有电源、测轨用的雷达应答机、雷达信标机、遥测装置、电子乐音发生器和发射机、科学试验仪器等。卫星的主要任务是向太空播放“东方红”乐曲,同时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密度。星上采用银锌蓄电池作电源,电池寿命有限,卫星运行20天后,电池耗尽,“东方红”乐曲停止播放,卫星结束了它的
13、工作寿命。(四)我国卫星远程教育发展1、中国:1986年,开通第一个C波段(模拟)卫星远教电视频道1986年,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1,CETV-2,CETV-SD2000年10月31日,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系统正式开通2、呼市:2002年2004年,自治区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325所国家三部委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2003年,模式一265个,模式二15所;2004年,模式一101个,模式二282所,模式三40所;2005年,模式二82所,模式三18所。三、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网简介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网是由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和遍布全国各地中小学的卫星接收站组成。地面卫星接收站通过地面计算机网(PSTN或ISDN )上传信息,由传输平台通过卫星向接收站高速下传信息,构建成非实时、非平衡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网图示现代远程教育卫星多媒体传输平台CERnet &PSTN边远地区来自全国fibre信息服务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师资培训上行站无线广播 有线电视网校园网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网络现代远程教育卫星多媒体传输平台外地/机动卫星站GatewayRouterInternetSino技审播出网络管理因特网接入服务条件接收,EPGViacce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三面试题目及解析答案
- 2025年中国邮政去年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版gmp规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医中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运输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七十三力测试题内容及答案
- 材料管理协议书
- 村级车库协议书
- 杭州婚前协议书
- 林地转让协议书
- 平衡膳食课件
- 2025年煤矿安全技术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考英语复习易错题:非谓语动词(原卷版+解析)
- (完整版)BCC插件中英文对照表
- GA/T 2158-2024法庭科学资金数据获取规程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状况报告
- 典型主机遥控系统AC系统维护与管理挪威Kong
- 基于知识图谱的大语言模型研究综述
- 氢气供货合同协议
- 家政清洁工劳动合同协议
- 农村社会学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