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府的繁华旧梦_第1页
东平府的繁华旧梦_第2页
东平府的繁华旧梦_第3页
东平府的繁华旧梦_第4页
东平府的繁华旧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东平府的繁华旧梦东平府的繁华旧梦大汶河戴村坝随着水浒传作者罗贯中正式落户山东东平,一座沉寂多时的千年古城骤然间又热闹起 来。人们慢慢发现,东平府不仅仅只和水浒传有扯不清道不尽的关系,它还是京杭大 运河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元杂剧繁荣的艺术之城,是金瓶梅里的清河县,是马可 波罗游记里的超级都市历史似乎总是健忘的,一个城市繁华昌盛之时人们趋之若 鹫,凋敝衰落之时无人知其所在,就像那条时兴时废的运河。寻访一代名城东平府,似乎 也只能沿着那条运河古道,按图索骥下去,才能找回一个失落之城的黄金时代一一前几年,提到水浒传,人们首先想起来的地方是梁山,山东有个梁山县,水泊梁山就 在那里,想起它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2、。这几年不同了,再说起水浒传,人们首先想起来 的则是东平。东平也是山东的一个县,和梁山县相邻接壤。为什么会先想到东平呢?当然 不仅仅因为水浒传里有“东平府误陷九纹龙”,也不仅仅因为梁山好汉双枪将董平曾 经驻守这里与宋江大战,却原来,和梁山相比,水浒传与东平突然有了更近一层的关 系。去年有两个新闻让东平名声大噪。一个是东平县为了开发东平湖的旅游资源,与临县梁山 分庭抗礼,以东平湖为依托注册了一个“梁山泊”的旅游品牌,让只有梁山而没有水泊的 梁山县大伤脑筋。另一个就是水浒传的作者罗贯中的籍贯,这个问题在学界虽还有争 议,但官方观点、权威专家们已经确定罗贯中就是东平人无疑,更有趣的是,东平甚至已 经

3、把罗贯中出生于哪个村子给考证了出来。罗贯中的塑像已经在东平湖畔立起来了。假如罗贯中有灵,日夜眺望着这个烟波浩淼的湖 泊,心里一定是感慨万千的吧,当年的八百里水泊如今只剩下东平湖这一点,沧海桑田的 变化可不就在眼前吗?可今非昔比的又岂是这片日渐缩小的水域?当年他乘坐运河船只南 下杭州是从哪里登船的呢?离开东平时身后那座繁华富庶的大都市如今又去了哪里?一定 是找不到了。即使找得到那座城池,也无法寻回当日的繁华。曾经寓居东平多年的金代大诗人元好问那 句诗怎么写得来着:“市声浩浩如欲沸,世路悠悠殊未涯。”(出东平)元好问在东 平为当地军阀严实父子做了多年的幕僚,这诗句无疑是表达其告别东平时的留恋,想必

4、罗 贯中当年也情同此心吧。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也曾坐运河船只游历到此,他在那部著名的游记里写道:这是“一座雄 伟壮丽的大城市,商品与制造品十分丰盛”,“有一条深水大河流过城南,大河上千 帆竞发,舟楫如织,数目之多,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要观察河上的船舶穿梭似的往返不 断,运载着最有价值的商品的船只的数量和吨位,确实就会使人惊讶不已。”马可波罗的 话很少有人相信,欧洲人认为他是个大吹牛家,但他所描写的东平元初胜景却可以从一本 浅塘遗事中得到佐证:南宋太后等降元后北上,路过东平,曾说:“此处风俗甚好, 商旅辐辏,绢、绵价极贱,一路经过,惟此为最。”宋代东京清明上河图的景象就这 样复现在了元初的东平。东平人如

5、今只可从这些历史的想象中感到一点点兴奋和满足,遥想当年,祖上也曾发达 过。当年盛极一时的大都市,如今只是东平湖畔一个普通乡镇的驻地。1982年,东平县城 从这里搬迁出去。理由无非是因为老州城地势低洼,濒临东平湖,难免有水患骚扰,而且 运河早已从清代中后期就淤塞,水路不通,州城不复有区位上的优势。建设京九线时,在 山东曾有个东线计划,就是说铁路可以过州城,但京九线最终还是选择了西线的梁山,州 城再度崛起的希望也就化为了泡影。如今的东平州城,表面看上去,和中国北方任何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镇没什么两样,不过是 地方大了点,街道多了几条,如果不了解当地的历史,很难有什么奇特的发现和感觉。只 有父子状元牌坊

6、和幸存到现在的清真寺,仍然在佐证着它昔日的辉煌。所谓父子状元说的 是宋代的梁灏和梁固,父子同为状元一直是当地人一说再说的骄傲,而那座气势恢宏的清 真寺,初建于明代万历年间,为鲁西最大的清真寺。寺院坐西朝东,气势非凡。位于州城西南的桂井子街算是州城最有名也最古老的一条街道了。几年前,记者去那里的 时候,街道还是坑坑洼洼的,两旁房屋陈旧灰暗,有不少路段还摊晒着粮食,门旁堆放着 柴草,处处显得零乱且不整洁,但就是这条不起眼的街道,却大有故事。话说宋朝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五月,黄河决口,淹没了郓州城池。郓州知州姚弦奏请 真宗,将郓州移建于王陵山前五里处,就是现在这座州城的最早奠基。新建城池面积6

7、.25平方公里,设计别具一格,且非常有趣,整体是一个神龟的形状。东、 西各二门,代表龟的四足,南门为出头门,北门为扭腚门;城池中部略高于四周,周围有 护城河环绕。登高远望,城市就像一只巨龟静卧。龟主寿,有城寿万年之意;另外可能考 虑到城址离湖太近,龟能镇水,亦有防止水患,祥和平安之意。更有趣的是,南门外约20 米外左、右各有一水井,传为龟眼;南门至北门的中心线上有一圆口井,传为龟肚脐,城 中百姓称为“龟井”。“龟井”所处之地于是被称为“龟井子街”,后来人们感到“龟” 字不雅,于是用同音字“桂”代之。于是“龟井子街”便成了 “桂井子街”。如今,圈井 石上的千年绳痕仍历历在目。桂井子街上有一著名小

8、吃一一徐家粥,最惹当地人喜爱,因为名气太大,又叫东平粥,为 州城镇桂井子街徐家所世代经营,从清康熙19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该粥用大豆、 小米、大米熬制而成。该小吃的最大特点是粥浓如酱,喝似水,滑润爽口,清香甘甜,浸 人心脾,有独特的糊香味。最奇妙的是,喝净粥之后,碗里很干净,就像没用过一样,不 挂一丝粥迹。老一辈的东平人每到老县城桂井子街,必以一尝东平粥为最大乐事,当然, 最好还要就着一口东平烧饼。东平烧饼又叫碳炉马蹄烧饼,选用优质面粉、芝麻、植物 油、糖稀作原料,做成圆饼后将背面贴在倒扣的铁锅内,用木炭文火烘烤。圆形、中间 薄、边沿厚;黄酥油亮,香脆可口。说起小吃,还不能不说东平糟鱼

9、。东平糟鱼是用淡水 鲫鱼制作而成,它的特点是鱼体完整,骨肉同食,香而不腥,肥而不腻,成品鱼呈酱紫 色。这也是东平人招待客人必上的一道菜。常听人说,现在的这些小吃也都做得不那么地 道了,不知道是人口味变刁的缘故,还是这些小吃确实再也难以寻到以前那种味道的神 韵。这座设计独特的城市在元代毁于兵火,明代重修。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再次重 修,加固加高了城墙,将城门重新分为五座:按八卦方位,东二门偏北者为虎门,偏南者 为龙门,后来大东门合称为龙虎门,因东望泰山,小东门又叫瞻岱门;因南望鲁地,南门 叫望鲁门;因秋自西来,依次收获,西门叫秩成门;因星拱北极,北门叫拱极门。由于地 势低洼平坦,早年间

10、城内多水塘,多种苇、蒲、莲藕,州志上有记载说“至夏秋之交,荷 花半城,渔舟唱晚,风景清幽,不亚于江南”。就是这座当年不亚于江南的城市,因水而勃兴。隋代开凿的大运河是从洛阳到杭 州的,北京若走水路到南方,还必须绕道洛阳。为了缩短水路距离,元代政府决定开挖新 的运河,从北京通州挖到山东临清,又从临清挖到东平,再从东平挖到济宁,就与原来的 运河河道相连了。由此,东平成为这条运河上的一座重镇,古济水、汶水和运河交汇于 此,成为南北水路的咽喉,所谓北通燕赵、南控江淮,盛极一时是也。写到这里,不妨引出一段有关金瓶梅的小插曲,著名金学家许建平在其金瓶梅 中 清河县地理位置考辨中,通过小说中有关运河交通情节的

11、考证,结合宋元时期运河的实 际情况,得出金瓶梅前八十回中所描写的东平府清河县就是现在东平县州城的结论。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到网上搜来看看,很有趣味。东平在金元之际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和一个叫做严实的军阀不无关系。严实为泰安长清 (今属山东济南)人,金末乘乱而起,先归降南宋,以济南为中心,扩大自己的势力范 围,先后占据了今河北、山东和河南的五十多个州县,后又降元,在东平建立地方政权。 在他死后,其子忠济、忠范相继嗣位,严氏父子盘踞东平一带近半个世纪。严实喜欢招揽文人学土,“四方之士,闻风而至”,金元之际著名学者王磐、文学批评家 王若虚、著名诗人元好问、散曲家杜仁杰等,都曾在东平任职、讲学或居住、游历

12、过。严 实主政东平,崇儒学,兴礼乐,重学术,倡戏曲,使当时东平又成为文教兴隆的学术文化 中心。龙山书院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筹建起来的。龙山书院最早选址在距离州城东北四十里外的 龙山脚下。龙山处在汶水之阳,书院则建于龙山之阳,山水之间,风景如画,确实是读书 讲学的好地方。龙山书院在山间的时间比较长久,从元初一直持续到清中叶,乾隆年间,一场山火,把书 院焚烧殆尽,不得以才搬迁到州城里去。龙山书院一向颇有名气,元代“世称三王”的文 学家王构、王旭和曾任东平学正的王磐,都担任过龙山书院的主讲;戏曲家高文秀,亦曾 在龙山书院读书、习曲。明代大学士解缙也曾在龙山书院读书讲学。记者曾多次去龙山考 察,现山上院

13、址遗迹仍清晰可见,房屋的地基都还有迹可循。元初严氏的崇儒重教,在东平间接培育出一批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士和元杂剧作家 群。由于历史的原因,元代曲家大多生平、居里不详。但在可知的著名作家中,即有二十 多个为东平人或在东平住过。其中包括高文秀、张时起、张寿卿、徐琰、赵良弼、杜善 夫、张养浩等著名作家。他们或在东平从事戏曲创作,或从学、出仕于东平。这些作家的 青少年时期,多在东平发达的府学中接受教育,进行戏曲创作,而其中相当一批人后来又 都出仕江南,且多在江浙一带,他们把杂剧创作和演出活动带到南方,带到杭州,也是极 合情理的事。正是在这样一些由北而南的作家和艺人推动下,具有浓重北方特点的杂剧艺 术,才在

14、南方发达的商业城市中活跃起来了。东平府在杂剧南移中的桥梁作用,是不能低 估的。高文秀杂剧插图 东平府杂剧的演出活动,可以从一些极少的材料中窥豹一斑。元代燕南芝庵唱论中曾 提到:“凡唱曲有地所,东平唱木兰花慢、大名唱摸鱼子,南京唱生查子”这说明,东平在当时已成为闻名的戏曲中心,在选唱曲牌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 地方特色。另外,元末曲家夏庭芝著青楼集中,记载女演员聂檀香“姿色妩媚,歌韵 清圆,东平严侯甚爱之。”说明她可能是活跃在东平杂剧舞台上的名角。东平在严实治 下,社会安定,商业繁荣,各种文艺活动也是如火如荼,其城市生活亦如北宋之开封、南 宋之杭州,戏场、青楼均为一时之盛。高文秀是东平杂剧作家群里的

15、杰出代表,他一生主要生活场景都是在东平。他也是个天不 假寿的早夭天才,虽然年纪轻轻就死掉了,其所作杂剧却数目惊人,如今所知道的就有3 2种,在数量上仅次于关汉卿,不怪时人称之为“小汉卿”。高文秀是元杂剧作家中写水 浒戏最多的一个,最著名的当然是黑旋风李逵双献功。著名元杂剧研究者吴梅先生称 赞他:“东平高氏,力追汉卿,毕生绝艺,雕绘梁山。”东平府水浒戏的发达,以及民间各种水浒传说的繁多,为后来罗贯中创作水浒传提供 了丰富的素材。大家都知道山东人爱听山东快书,其实山东快书的别称就是“武老二”, 或者“说武老二的”,山东快书最初只说武松故事和水浒故事。水浒故事在东平不仅仅是 一个广泛流传和不断再创作

16、的过程,它甚至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解放前,东 平人开赌局,赌东发牌的时候居然也能唱出水浒故事来。我就曾当地一个老人唱过一段:“打了个一又是一,宋江杀了闫婆惜”,“打二万两条龙,解珍解宝二弟兄”,“打七万 叫秦明,他的朋友叫董平,董平来把东平守,宋江他就攻不动。”由此可以相见罗贯中当 年是在怎样一个浓厚的水浒戏曲和民间传说的氛围里长大的。东平县的地理地貌是山、水、田三分天下,北部丘陵群峰竞秀,西部洼地碧波万顷,南部 平原则是一望无垠的沃野良田。东平古称“东原”,尚书禹贡中所说的“大野既潴(潴,水退之意),东原底 平”,就是指的这里。在远古时期,这里地势极低,一片汪洋,随着漫长的地理变迁

17、,水 域逐渐缩小。所以说,说东平湖是八百里梁山泊的最后遗迹不是一点道理没有;在八百里 水泊之前,不是还有更大的巨野泽吗?东平县内各种古城遗址、文化古迹、历史建筑甚繁。最值得一说的要算国宝张迁碑。 张迁碑明初出土于谷城(今东平旧县乡),是东汉中平三年(186年)谷城旧吏苇萌等人为 升迁者张迁所作的去思碑。此碑出土后曾移州城立于州学内,现存泰安岱庙。碑高约95 尺,宽约32尺。篆刻扁体“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双行12字。书法以方笔为主, 笔划严谨丰腴不失于板刻,朴厚灵动,堪称汉碑中的上品。其拓片作为我国八件书法精品 之一,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说起东平历史上的名人,除了如今如雷贯耳的“新落户者

18、”罗贯中,也不在少 数。战国时有齐国王后钟离春,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无盐丑女,东汉时有“建安七子”之一 的刘桢,唐代则有开国元勋程咬金,北宋则有父子状元梁灏梁固、儿科医学家钱乙等。宋 代以减笔画闻名的画家梁楷也是东平人,人称梁疯子,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太白行吟 图。北齐僧侣书法家僧安道壹,擅长书法,泰山经石峪上的大字即出自他之手。而中山 陵的设计者,民国时期著名建筑师吕彦直也是东平人。正所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州城到底已经不是当年的州城,东平县也没 有了当年东平国、东平府、东平路、东平州那样的政治和经济上的地位,繁华旧梦都已经 是如烟往事。历史总是这么健忘,一个城市繁华昌盛之时人们趋之若鹫,凋敝衰落之时则 无人知晓其所在,就跟那条时兴时废的运河命运一样。梁山好汉的草莽时代过去了,运河上阜盛昌隆的商业文明消失了,沉寂落寞的东平府若想 从历史烟花般的宠爱与冰霜般的冷落中走出来,还真是要有太长太长的路要走。不知道为什么,在文章快要结束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前几年纵横在东平汶河水面上的采沙 船。经过近20年的疯狂开采,如今的汶河自然没有多少沙子可采了,政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