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广东汕头潮南区七下期中语文试卷(A)默写。(1) 孙权劝学一文中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 , ”。(2) 独坐幽篁里, 。 ,明月来相照。(3)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的情状的两句是: , 。(4) 默写岑参的逢入京使。根据拼音写词语。(1) 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zhng zhng ,又青又紫。(2) 他忽然xng w ,台阶是水泥抹的面,不经磕。(3) 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xin wi rn zh 的科学家邓稼先。(4) 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hn rn r mng 了。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篇小说
2、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B近年来,种种食品安全问题络绎不绝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惶恐不安。C许多同学读完学生危机自救手册后恍然大悟: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D小明在老师的点拨下终于写好了一篇作文,可谓是才思敏捷。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感情丰富细腻,而且叙述方法自由活泼。(语意重复,“之所以”和“的原因”去掉其中之一。)B我认为,应该尽可能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化和青少年学习增加困难。(表意不清,“这样”一词指代不明。)C望着白云缭绕的香炉峰和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
3、美雄奇和神功伟力。(缺主语,掉“使”,并将“游览者”移到“无不”之前。)D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依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用词不当,将“依赖”改为“依靠”。)根据画线句子仿写两个分句,构成排比句。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 , ; , 。文言文阅读。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4、。”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i 尝射于家圃ii 徐以杓酌油沥之iii 康肃笑而遣之(2) 翻译句子。i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ii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3)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强调陈康肃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为后文写陈康肃忿然责问作铺垫。B选文中体现了卖油翁虽技高一筹却并不骄傲,表现出超然物外的智者态度。C康肃由“忿然”到“笑而遣之”说明了通过卖油翁的表演,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明白到技术是无止境的。D本文阐述了凡事只要熟,就能巧,没
5、有什么值得骄傲的道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鲁人对曰:“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奈何穷也?”【注释】屦:古时用麻葛等织成的草鞋。编:古代的一种白绢。跣:光脚。(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鲁人身善织屦/陈康肃公善射B鲁人对曰/对镜贴花黄C可引而用之/下车引之D其用益广/自以为大有所益(2)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屦 为 履 之 也 而 越 人 跣 行 缟 为 冠
6、 之 也 而 越 人 被 发。(3) 你认为鲁人可不可以徙越呢?请用自己的话说明理由。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 30 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 年到 1932 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
7、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间。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
8、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1)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这两句话有什么作用?(2)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一句中加点文字的意思是什么?(3) 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闻一多作为学者,他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而作为革命者方面,他是说了就做。B这一篇文章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C选文写的是间一多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故事。D这篇文章的语言朴实直白,
9、富有感情,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阅读文章,回答问题。等你回家 陪一位父亲去八百里外的戒毒所,探视他在那里戒毒的儿子。戒毒所坐落在荒郊野外,我们的车,在乡间土路上颠簸着。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正盛,一些鸟在草地间飞起又落下。天空很蓝,显得很高远。做父亲的心,却低落得如一株衰败的草,他恨恨地说:“真不想来啊。” 一路上,他不停地痛骂着儿子,历数着儿子种种的不是,说他毁了一个家,毁了他。他含辛茹苦养大他,为他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帮他娶了媳妇。那个不肖子,却被一帮狐朋狗友拖下水,去吸食毒品。他一辈子积攒的家业,几乎被他掏空了 我坐在一边,听他痛骂,隐隐担着心,这样的父亲去见儿子,会有
10、怎样的结果? 车子一路向前,野葵和蒲公英一路跟着。终于,远远望见了几幢房子,青砖青瓦,连在一起,坐落在一块开阔之地。开车的师傅说,到了。做父亲的像突然被谁猛击了一掌似的,愣愣地,不相信地问:“真的到了?”一看表,快上午十点了。他急了,说:“也不知能不能见着。”因为按这家戒毒所的规定,上午十点之后,一律不允许探视。 他一口气跑到大门口,还好,还有十五分钟的时间。办了相关手续,这个父亲一秒也不曾停留,急急火火往探视室跑。很快,他儿子被管教干部带进来,高高壮壮的年轻人,脸上也无欢喜也无悲。他看到父亲,嘴角稍稍牵了牵,像嘲讽。 旁边,亦有来探视的人。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子,在玻璃窗外头,不停地用手指头在
11、举起的另一掌上画着什么。在里头看着的,是个清秀的男孩子。他眼睛跟着女孩的手指转动,频频点头,含着泪笑。他是读懂了她爱的密码从此,改了吧。还有几个人,男男女女,大概是一家子,围在一起,争着跟里面一个中年人说话。里面的中年人,憔悴着一张脸,却一直笑着,一直笑着。这时,他们中的一个,突然到探视室外面,叫了一个男孩进来。孩子不过十一二岁,白净的面容,文文弱弱的。孩子怯怯地打量了四周一眼,走到中年人那里,拿过话筒,隔着玻璃窗,才说了一句什么,里面笑着的中年人,不笑了,他愣愣地看着孩子,眼泪下来了。 “哭什么呢?你会改好的!”我听到那些人里的一个大声说。探视的时间,快要过去了,管教干部已进来提醒。一直跟儿
12、子对峙着的父亲,这时掉过头来。我发现他与刚才的强悍,判若两人,竟是一脸的戚容,他低声说:“里面的日子,不好过的,看他,也黑了,也瘦了。” 他转身问我:“你有纸笔吗?” “当然有。”我掏出来绐他,正疑惑着他要做什么,只见他低头在纸上迅速写下几个字,贴到玻璃窗上,给儿子看。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滚落下来。 探视结束后,我看到这位父亲在纸上留下的字,那六个字是:儿子,等你回家。(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2) 按要求品析下列语句。i 这个父亲一秒也不曾停留,急急火火往探视室跑。(运用什么描写方式?写出了什么?)ii 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两行泪
13、,缓缓地从腮边滚落下来。(年轻人的神情为什么会产生变化?)(3) 文章的结尾段意蕴丰富,请简要赏析。(4) 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明星张国立的儿子因吸毒被抓,张国立第一时间在网络发表道歉信,并恳请社会:“请理解一个父亲的心情,也请原谅一个儿子的错误。”请以“我不后悔”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不少于 600 字,字要写的规范工整;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下面题。 拉到了西直门,城洞里几乎没有什么行人。祥子的心凉了一些。光头也看出不妙,可是还笑着说:“招呼吧,伙计!是福不是祸,今儿个就是今儿个啦!”祥子知道事情要坏,可是在街面上混了
14、这几年了,不能说了不算,不能耍老娘们脾气! 出了西直门,真是连一辆车也没遇上;祥子低下头去,不敢再看马路的左右。他的心好象直顶他的肋条。到了高亮桥,他向四围打了一眼,并没有一个兵,他又放了点心。两块钱到底是两块钱,他盘算着,没点胆子哪能找到这么俏的事。他平常很不喜欢说话,可是这阵儿他愿意跟光头的矮子说几句,街上清静得真可怕。“抄土道走吧?马路上” “那还用说,”矮子猜到他的意思,“自要一上了便道,咱们就算有点底儿了!” 还没拉到便道上,祥子和光头的矮子连车带人都被十来个兵捉了去! 不知等了多久,始终没人来拉骆驼。他大着胆子坐起来,从骆驼的双峰间望过去。什么也看不见,四处极黑。逃吧!不管是吉是凶
15、,逃! 祥子已经跑出二三十步去,可又不肯跑了。他舍不得那几匹骆驼。他在世界上的财产,现在,只剩下了自己的一条命。就是地上的一根麻绳,他也乐意拾起来,即使没用,还能稍微安慰他一下,至少他手中有条麻绳,不完全是空的。逃命是要紧的,可是赤裸裸的一条命有什么用呢?他得带走这几匹牲口,虽然还没想起骆驼能有什么用处,可是总得算是几件东西,而且是块儿不小的东西。(1) 选段中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祥子具有哪些个性特点?(2) 请以选段中的语句为例,简析作品语言艺术方面的一个特色。(3) 作者常常将个人的人生感悟蕴含在具体情节之中。读了选段,你得到哪些人生启发?答案1. 【答案】(1) 但当涉猎;风往事耳(2
16、)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3)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4)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解析】(1)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孙权劝学中孙权劝吕蒙读书时说:“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意为:只不过希望你粗略地阅读,知道历史就够了。这是孙权提出的读书目标。注意默写中“涉猎”别写错别字。(2)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默写诗文句子,易写错字,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注意书写,不要笔误。该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作品是竹里馆附原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3)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17、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注意“笛”的书写。(4)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句子。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2. 【答案】(1) 肿胀(2) 醒悟(3) 鲜为人知(4) 酣然入梦【解析】(1) 本题考查字形。“肿胀”的“胀”不能写成“涨”。(2) “醒悟”的“悟”不能写成“捂”。(3) “鲜为人知”的“鲜”不能写成“显”。(4) “酣然入梦”的“酣”不能写成“含”。3.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成语的正确使用,解答此类题目,先要理解成语的意思,并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以及固定
18、搭配。A 中“抑扬顿挫”是形容音乐悦耳动听或文章或诗文可读性强,朗朗上口,音调铿锵有韵,这儿形容小说情节,不合适;B 中“络绎不绝”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川流不息,往来不断,不能用来修饰“问题”;D 中“才思敏捷”形容人的反应快,思维灵活,脑子很聪明,主要用在文学方面,结合语境,前后矛盾。4. 【答案】D【解析】D 项,用词不当,“依赖”指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用在此处不合适,同时“在中”介词使用不恰当。应改为“而是从大家的关怀和帮助中得到了力量”。选项修改不正确。A、B、C项修改正确。本题要求选择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综上,本题答案为D 项。5. 【答案】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
19、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它像一支歌,用旋律彰显着青春的喜怒哀乐。【解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仿写能力,句子的仿写要注意用比喻句,且句式一致,意思相关即可。注意抓住“我爱成语”为主题,题目还要求使用成语,可以用“博大精深、万紫千红、多姿多彩”等形容成语的丰富浩瀚。故可以比喻为一首歌或者一首诗。6. 【答案】(1) i 曾经ii 慢慢地iii 打发(2) i 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ii 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3) A【解析】(1) i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中重点词语的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20、,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尝:曾经。ii 徐:慢慢地。iii 遣:打发。(2) i 在本句中,应该注意”释”、“睨“二字的解释。释:放下;睨: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翻译: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ii 唯:只不过。翻译:我也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3) 选择题应看清题目要求,再进行答题。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做题时可以采用排除法。选项 A 中文章强调康肃善骑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并非是为后文的责问作铺垫,而是欲抑先扬,为后文卖油翁的高超技艺作铺垫。因此 A 选项错误。7. 【答案】(1) A(2) 屦为履之也/越人跣
21、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3) 不可徙。鲁人没有从实际出发,越国人不穿鞋,不戴帽,如果徙越,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后的生活肯定会走投无路。可徙。鲁人可以引导越国人穿鞋戴帽,随着鞋帽用途的不断宣传推广,就可以发挥他们的特长,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解析】(1)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 项,擅长/擅长;B 项,回答/对着;C 项,引导/拉;D 项,更加/好处;故选:A。(2)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节奏划分。划分句子节奏,既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意为“做鞋是为了给人穿的呀,但是越国人却习惯于光脚走路;织白绸子是做帽子用的,但是越国人喜欢披散
22、着头发”。本句中第一个“而”为连词,表转折,连接前后两个完整的句子,即“屦为履之也”与“越人跣行”。本句中第二个“而”为连词,表转折,连接“缟为冠之也”与“越人被发”。故句子划为: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3) 方法一: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回答该问题,我们首先要读懂文章的大意,本文主要讲了会编鞋、会织帽子的鲁国人要不要去不穿鞋、不戴帽子的越国去。文章中给出了两种观点,即两种角度来思考问题,因此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两种角度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赞同的观点,即鲁国人的角度“我们可以引导越国人穿鞋、戴帽”;反对的观点,即另一个人的角度“越国人不穿鞋、不戴帽,去后会走投无路”。作答
23、时,我们可以选择任何一个角度进行阐述,但要语句通顺、观点明确。方法二:译文: 鲁国有个人自己擅长编织麻鞋,妻子擅长编织白绢,但是想搬到越国去。有人对他说:“你搬到越国去必定会没有出路。”鲁国人问:“为什么呢?”这个人回答说:“麻鞋是为了(人们)穿它(来走路的),但是越国人光脚走路;白绢(做成帽子)是为了(人们)戴它,但是越国人披散着头发。凭借你们的专长,跑到用不着你的国家里去,要想不穷困,怎么可能?”鲁国人就反问他说:“到了不用我们专长的地方,我们可以引导他们穿鞋戴帽,随着用途的不断推广,我们怎么会受穷呢?”8. 【答案】(1) 用对比写法突出闻一多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和谦虚
24、谨慎的美徳。领起全文,表现闻一多作为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特点。(2)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比喻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3) D【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开头作用的能力。文章开头的文句和段落的作用根据文体不同一般有引领下文,设下悬念,铺垫情节,烘托气氛和提出问题等作用,要根据文句与后文的关系判断。本题开头的作用从结构上、内容上来理解即可。结构上“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直接点明题目中的“说和做”,开门见山,引起悬念;内容上:“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形成鲜明对比,更能表现先生的品
25、质。(2) 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语句的理解分析能力。这句是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我们的民族”比作“病人”,“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指从文化的角度来寻找救国救民的方法,使民族强大,使文化昌盛。运用了比喻的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闻一多先生的研究对我们民族的作用,它们能从思想上拯救我们的民族。(3)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综合分析能力。D 选项“通俗易懂”不正确,本文语言特点应为生动形象,整散结合。9. 【答案】(1) “我”陪一个父亲去戒毒所探视并感化他儿子的故事。(2) i 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挂念儿子、急于见到儿子的心理。ii 儿子先是嘲讽后流泪,可见是父亲的宽容,人间真情与爱心融化了儿子的心。(3
26、) 点题,突出父亲的形象,并表明了父亲的态度:不会丢下儿子不管,社会也不会抛弃你,只要好好改造,重新做人,我们会等你回家。(4)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伟大的,他们会宽容犯错的孩子【解析】(1)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归纳概括。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注意表述的简洁通顺。由第一段“陪一位父亲去八百里外的戒毒所,探视他在那里戒毒的儿子”第九段“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滚落下来”可知答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2) i 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跑”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一位父亲对儿子的牵挂、急于见到儿子的心。ii 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句中儿子先是嘲讽后流
27、泪,被父亲的宽容感动,人间真情和父亲对儿子的爱心不放弃融化了儿子的心,所以年轻人的神情发生了变化。(3) 本题考查结尾段的赏析。赏析文章的段落,一般要分析出段落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在内容上表达的情感,以及这种结尾对读者产生了怎样的阅读效果。本文结尾起了篇末点题作用,突出了父亲的形象,表现他对儿子的关爱,不放弃。内容上点出了父亲的宽容、人间真情和父亲对儿子的爱心不放弃融化了儿子的心。(4) 本题考查阅读感悟与启示。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当你累了的时候,当你犯错的时候,父母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避风的港湾。(答案不唯一)10. 【答案】【范文】我不后悔 在我记忆里,有这样一件事。这件事让我一直铭记
28、在心,但是从不后悔。 那是一个炎热的中午,我和爸爸坐在车里等妈妈下班,之后一起回老家。我们两个在车里吹着空调,惬意的聊天。这时,爸爸提议去买几个西瓜放在家里。 我点头表示赞同,打开车门,一股热浪就扑面而来,太阳光使我的眼睛都快睁不开了。我们快步走向菜市场,那里十分安静,与平常热闹的菜市场截然不同,只有几声蝉鸣不时响着。 我们就买了一位瘦弱老爷爷的西瓜,买了一大袋。 交过钱后,我问爸爸怎么抬回去。他说让卖瓜的老爷爷背过去。我看了看老爷爷骨瘦如柴的身体和爸爸强壮有力的身体,就反问爸爸:你为什么不抬回去?爸爸听了不以为然地说:“我是消费者,又不是卖西瓜的人!”我听了火气瞬间蹿升起来:“可是这个老爷爷
29、抬不动啊!”爸爸听了之后没有再理我。 一旁卖瓜的老爷爷听到我们刚才的对话后急忙说:“小伙子,你有这份心我很高兴,可是我必须给你们抬过去!”说着便吃力地背起一袋西瓜,他那本来有些驼的背越发显得弯曲,就像一只虾。我连忙抢过来说:“算了,老爷爷,我自己来吧,你还要卖瓜呢!” 紧接着,我不顾爸爸怒视我的眼神,独自一人背起西瓜往回走。我听到老爷爷对我爸爸说:你有一个好儿子啊! 一路上,都是我自己一个人在背,爸爸在后面走。他在后面对我说教,说我太过于考虑别人的感受,心太软,并且在有些方面是异类。 我暗自在心里想:就算被当成异类,这件事我也绝不后悔!然后默默地顶着烈日走着。【解析】【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审视题目,要抓住“我”和“不后悔”这两个词语的内涵来写。“我”则要求我们必须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个人消费贷款保证担保协议范本4篇
- 2025年度个人二手房出售与贷款担保合同2篇
- 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多维度培养
- 2025年度个人公司股权代持争议解决合同2篇
- 2025版施工现场消防安全保卫与应急管理合同3篇
- 小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提升途径
- 海南2025年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招聘20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智能农业管理系统个人股东股权转让协议书3篇
- 课外活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研究
- 2025年粤教沪科版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新课标Ⅱ卷数学试题(真题+答案)
- 2024山西省文化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科普知识进社区活动总结与反思
- 加油站廉洁培训课件
- 现金日记账模板(带公式)
- 消化内科专科监测指标汇总分析
- 2023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深圳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系统操作手册(电子票据)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2023年铁岭卫生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起重机械安装吊装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