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什么是生产管理一、生产管理的概念和特征(一) 生产管理概念生产管理就是企业对生产活动的管理。企业的生产活动是按照预定的经营目标和经营计划,充分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产品品种、质量、数量、成本和交货期等方面,生产出符合市场需要和用户满意的产品的过程。生产管理就是对这一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换句话说,生产管理就是同产品制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由于企业生产活动的范围不同,生产管理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也就是实现产品产量和进度为目标的管理。主要包括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能力核算、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生产进度控制和生产作业核算等。广义的生产管理是对全部生产系统的管理,它是
2、对人、财、物的输入,计划、标准等信息的输入,经过生产制造过程,输出产品和劳务,再利用信息反馈对整个生产过程实行控制的全部活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生产技术准备、基本生产、辅助生产和相应的管理工作。它除了包括前面所说的狭义的生产管理的内容以外,还包括企业生产方向和规模的确定,工厂布置、质量管理、设备和工具管理、物资管理、能源管理、劳动组织和劳动定额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本章主要研究以生产系统为对象的管理,也就是广义的生产管理。(二)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特征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特征有:(1)生产管理范围大为扩展。(2)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成为生产方式的主流。(3)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在生
3、产管理中得到综合应用。(4)生产管理模式更新。(三)生产管理发展新动态生产管理新概念、新方法1工业工程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简称IE)作为一门应用性工程技术学科起源于美国,是在泰勒科学管理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研究把人、物料、设备等组成为整体系统,对该系统进行设计、改进和组合配置的科学,其本质是永不满足。 工业工程的内容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部分,狭义的工业工程是指以工业研究为主体的基础的工业工程。广义的工业工程还包括工厂设计、计划协调技术、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控制、人机工程、工程经济、成组技术、运筹学及信息系统工程等范畴。 2成组技术 成组技术(Group
4、Technology 简称为GT)是组织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一种科学方法。成组技术应用范围已扩展到整个生产、技术系统、从零件分类编码开始,到成组零件设计、成组工艺设计、成组工装设计、成组单元设计和生产,以及成组作业计划等,而且这些环节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称作为成组技术系统。 应用成组技术效益,不仅表现在如减少机动时间等直接可计量的效益,而更重要的还表现在间接的、不可计量的效益,如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在制品的数量和成品、半成品库存量,缩短零件的运输路线,加速资金周转,简化生产管理等。 3并行工程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 简称为CE)也称同步工程,是
5、相对于传统的“串行工程”而言的,它是指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及其相关过程的多项任务交叉进行,在设计阶段同步地实现设计与产品生产周期有关的过程,要求产品开发者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包括设计、工艺、制造、装配、检验、维护、可靠性、成本、质量等在内的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因素。 并行工程的功能有:(1)缩短产品开发至投入市场的时间。(2)提高产品质量。(3)降低成本。(4)确保用户满意。企业内实施并行工程的步骤有:(1)首先把工作过程分为不同的阶段。(2)当多个阶段的工作所需的资源不可共享时,可采用并行工程方法。(3)前后两阶段工作中插入中间协调,并用中间结果做出验证,验证结果与假定的背离情况是后阶段工作调整的依
6、据。 4敏捷制造 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 简称为AM)其指导思想是“灵活性”,优势在于:通过提高灵活性,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力。 敏捷制造的功能有:(1)借助信息技术,把企业内部与外部供应商、客户有机地联为整体,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迅速设计和制造全新的产品。(2)不断改进老产品,用以满足顾客不断提高的要求,延长产品寿命。(3)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和高度柔性化设备,做到完全按订单生产,着眼于获得长期经济效益。(4)改变金字塔式的多级管理,采用多变的动态组织结构,组织虚拟公司。(5)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把它作为强有的竞争武器。5精益生产精益生产(Lean
7、 Production 简称为LP)是适用于现代制造企业的组织管理方法。 精益生产的特征有:(1)以销售部门作为企业生产过程的起点。(2)产品开发采用并行工程的方法。(3)按销售合同组织多品种小批量生产。(4)生产过程变为上道工序推动下道工序和下道工序要求拉动上道工序。(5)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6)追求无废品、零库存等。(7)消除一切影响工作的“松弛点”,最佳的环境、条件和最佳工作态度。(8)适应市场多元化的要求。 6准时化生产方式(JIT)在当今世界制造业中广泛应用。制造业生产管理技术的主要方法有订货方法、物料需求计划(MRP)和准时化生产(JIT)。准时化生产方式指,在需要的时候,按需
8、要生产所需的产品。准时化生产方式的基本原则是在正确的时间,生产正确数量的零件或产品。它是一种按后续工序提出要求时才生产的“拉动”生产方式。JIT生产现场控制技术的核心是看板系统,它是通过看板的传递或运动来控制物流的一种方法。7制造资源计划(MRP)信息化社会发展至今,可供选择的管理模式和信息化方案众多。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制造资源计划(MRP)是一种最为成熟、规范和基础的生产管理信息化方案;制造资源计划(MRP)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作为一种库存的订货点计划:初期MRP;(2)作为一个生产的计划与控制系统:闭环MRP;(3)作为企业的经营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MRP;(4)融合其他现代
9、管理思想和技术,面向更广泛市场的企业资源计划:ERP。MRP的工作逻辑是按反工艺路线的原理推算出各个零部件的生产数量与期限的;为了反映生产系统的变化,MRP系统产生的作业计划需要不断更新。MRP的主要实施活动还包括确定MRP参数,建立生产数据库,制定能力需求计划和做好生产活动控制等。MRP的基本思想就是将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将经营、财务与生产系统相结合,涵盖了进行生产制造活动的设备、物料、资金等多种资源,并且有模拟功能,因此,它不仅能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还能对整个企业计划的经济效益进行模拟,这对辅助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决策有重大意义。现代的MRP系统完善于80年代,一般分为生
10、产控制(计划、制造)、物流管理(分销、采购、库存管理)和财务管理(账务、成本、资金)三大子系统。生产控制子系统将按照预测的销售前景,并考虑销售单的实际情况来编制生产大纲;再按主生产计划的排程,编制物料需求计划,据此采购原材料和零件,并安排部件生产,以期在制品、原材料及成品控制在最优水平上。二、生产管理的任务和内容(一)生产管理的任务企业生产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在生产活动中,根据经营目标、方针和决策,充分考虑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运用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将输入生产过程的人、财、物、信息等生产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过生产转换过程,以尽可能少的投入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符合市场和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和劳
11、务,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为丁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生产管理的具体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按照市场需求,生产出适销对路、质优价廉的产品,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2全面完成企业生产计划所规定的目标和任务。包括产品品种、质量、产量、产值、交货期及劳动生产率、材料利用率和设备利用率等技术经济指标。3合理组织劳动力,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企业员工的内在潜力,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4加强物资、能源管理,合理利用物资、能源,努力降低单位产品的物资和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建立合理的物资储备,减少资金占用。5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不断采用
12、新技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二)生产管理的内容生产管理要实现上述任务,就需要做很多工作。这些工作按管理的职能来划分,大体上可分为准备、组织、计划和控制四个方面的内容。1生产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工艺技术方面的准备。主要包括通过经济效益的分析,进行工艺方案的选优、编制和修改工艺文件,设计和补充制造工艺装备等。人力的准备。主要包括适应生产任务变化的需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对工种和人员的选择、配备与调整等。物料、能源的准备。主要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外购件、外协件等,在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前提下,力求使总费用最省。设置完好运转方面的准备。主要包括设备选择的经济评价和计划检修类别的确定等。上述这些
13、准备工作,都是正常生产活动所必备的基本条件,是实现生产计划的重要保证,这些准备工作必须先行。企业在进行这些生产准备工作时,要十分重视对经济效益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力求在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前提下,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2生产组织。生产管理所讲的组织,是生产过程组织与劳动过程组织的统一。生产过程的组织主要解决产品生产过程各阶段、各环节、各工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协调衔接;劳动过程的组织主要解决劳动者之间、劳动者与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生产过程组织与劳动过程组织是企业生产活动计划工作的基础和依据,两者必须实行动态平衡,既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又要随着企业经营方针、经营计划的变化而变化。提高生产组
14、织形式和劳动组织形式的应变能力,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3生产计划。主要包括产品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生产计划主要规定产品品种、产量(产值)、质量等计划,以及保证实现生产计划的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生产作业计划是生产计划的具体执行计划,它保证产品生产过程各阶段、各环节、各工序之间在期量上的协调与衔接,使企业实现有节奏的均衡生产。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与执行,决定着企业能否按质、按量、按品种、按期限地生产出市场需要和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影响到企:业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企业在制定计划时,既要考虑到市:场需求和企业内外的生产条件,又要通过综合平衡,做到以最训、的消耗和成本实现最
15、优的生产方案。4生产控制。是指围绕着完成生产计划任务所进行的各种检查、监督、调整等工作。其作用在于完善生产组织,实现生产计划,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消耗和生产成本。广义的生产控制是对生产全过程实行全面的控制。从范围看,包括了生产组织、生产准备;和生产过程的各个方面;从内容看,主要包括投产前控制、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控制、机物料消耗与生产费用等方面的控制、库存和资金占用的控制等。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来说,重要的是实行事先控制。做好事先控制的前提是建立和健全各种控制标准,加强信息收集和反馈系统,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采取对策措施。为了经济有效地进行生产活动,必须明确生产计划和生产控制这两种职能的
16、关系。生产计划是生产控制的依据,生产控制是实现生产计划蜘手段。如果生产计划不正确,生产控制就会变得复杂化,不仅工作量增加,而且会导致生产秩序混乱、失控等现象的发生,从而影响生产计划按期完成。三、生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企业能否生存,要看企业经营的好坏。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经营的全局,决定着企业的命运。这种管理体制上的变化,使生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执行性的地位,但在整个企业管理体系中仍然是十分重要的,主要表现在:(一)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基本部分,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17、的基本保证。企业经营目标是企业在计划期预期要达到的经营成果。经营目标是一种理想状态,要把这种理想状态转变为现实,即从目标上昂转化为现实产品,必须通过产品的控制过程,靠加强生产管理来实现。否则经营目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产品不讲盈利,经营就失去了实际内容。所以,生产管理是为企业经营创造物质财富,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重要保证。(二)搞好生产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需求干变万化,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要不断地开发新产品,并及时地生产出来,有效地将其投放各个市场。这就要求企业要加强
18、生产管理,使企业生产系统灵敏地运转起来,能够按质、按量、按时地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来,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三)加强生产管理,有利于企业领导搞好经营决策决策是经营管理全过程的核心,是执行各种管理职能的基础。不论管理者在企业组织中的地位如何,决策都是他们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企业搞好了生产管理,企业有了一个正常稳定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企业领导就可以摆脱日常大量烦琐的事务性工作,而集中精力抓好企业的经营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说,生产管理又是属于基础性的管理工作,搞好生产管理有助于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四、生产管理的指导原则(一)按需生产按需生产的原则,就是按照市场需要来制定计划和组织生
19、产,按期、按质、按量、按品种向市场和用户提供所需的产品和劳务。要坚持按市场需要进行生产的原则,应做到:加强对生产管理人员的教育,树立正确的经营思想;正确处理生产同销售的关系,既要满足销售,又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要不断地提高生产管理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建立雄厚的技术储备,促进技术进步;采用灵活的生产组织形式、计划和控制方法等。(二)经济生产经济生产的原则,就是用较少的劳动消耗和资金占用,生产出尽可能多的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和劳务。因为只有生产出的成果超过生产中的消耗,也就是使产出大于投入,企业才能增加积累,生产才能不断发展。因此,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生产管理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在
20、生产管理中,讲求经济效益是指讲求综合经济效益,即要对产品的质量、数量、成本、交货期,经过综合考虑,在分别满足不同要求的基础上,使经济效益最优。(三)均衡生产均衡生产的原则,就是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按照计划规定的进度,使各个生产环节和各道工序,在相等时间内,完成相等的或稳定递增的工作任务,并充分负荷、均衡地出产产品。组织均衡生产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科学管理的要求。因为,均衡生产有利于保证设备和人力的均衡负荷,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工时利用率;有利于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有利于节约物资消耗,减少在制品,加速资金周转,降低产品成本。(四)准时生产准时生产原则,就是按照生产计
21、划规定的时间进行生产。也就是说,在生产过程中,对各种原材料、在制品和半成品都做到按必要品种、必要规格、必要时间,必要数量来供应,决不提前和推后。(五)文明生产文明生产的原则,就是要求企业建立合理的生产管理制度和良好的生产秩序,使各生产环节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协调进行。为此,要求企业和车间要合理布局,运输路线畅通,工作环境清洁卫生,光线充足,设备整洁;物料工具有固定的存放场地;在制品搬运有合理的工作机具,做到不瞌不碰、不生锈、不划伤,装卸时要轻拿轻放。还要求绿化厂区,美化环境,把工厂办成花园工厂。(六)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生产可以保障员工劳动
22、的安全,防止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促进生产过程顺利进行,保证均衡生产的顺利实现。(七)科学生产科学生产的原则,就是在生产过程中运用符合现代化工业生产要求的一套管理制度和方法进行生产。具体来说:一是必须建连立统一的生产指挥系统,进行组织、计划和控制;二是要做好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并贯彻执行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三是加强员工培训,不断增进员工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科学管理知识,从而广泛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提高生产管理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第二节 生产过程组织一、生产过程组织的概念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就是从准备生产某种产品开始,直到把它生产出来为止的全部过程。它的基本内容是人的
23、劳动过程,即在劳动分工和协作的条件下,劳动者利用一定的劳动工具,按定的步骤和方法,作用于劳动对象,使之成为工业产品的过程。在某种情况下,生产过程还包括自然过程。自然过程是劳动对象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过程。如自然冷却、自然干燥、自然发酵和自然时效等。在自然过程中,劳动过程就部分地或全部停止。因此,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过程和自然过程的组合。二、生产过程的构成不同行业由于产品结构和工艺特点的不同,生产过程的形式也不完全一样。一般地说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一)生产技术准备过程生产技术准备过程是指产品在投入生产前,所进行的各种生产技术准备工作过程。具体内容包括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工艺装
24、备的设计与制造、标准化工作、定额的制定和修改、调整劳动组织和设备布置等。(二)基本生产过程基本生产过程是指直接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而制成产品的过程,即产品的加工过程。例如,纺织企业的纺纱、织布、印染;钢铁企业的炼铁、炼钢、轧钢;机械制造企业的毛坯生产、零件加工、部件和整机的装配等工作。(三)辅助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是指为了保证基本生产过程正常进行所进行的各种辅助生产活动的过程。如机械制造企业的工具制造、设备维修和动力生产等。(四)生产服务过程生产服务过程是指为保证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正常进行所从事的各种生产服务活动的过程。如原材料、半成品、工具的供应、运输和保管等。(五)附属生产过程附属生产过程是
25、指企业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可能,生产市场所需要的非属企业专业方向的产品而进行的生产过程。如飞机制造厂生产的日用铝制品、锅炉厂生产的石油液化煤气罐以及企业利用边角余料而制造的产品等。上述五个部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基本生产过程是核心,生产技术准备过程是重要的前提,辅助生产过程和生产服务过程都是为基本生产过程服务,并且为更好地实现基本生产过程创造条件。基本生产过程和辅助生产过程都是由工艺过程和非工艺过程所组成。工艺过程是指直接对加工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可划分为若干相互联系的生产阶段。如机械制造企业的工艺过程一般分为准备阶段、加工阶段和装配阶段。每一千生产阶段,又可划分为更细小的单位,这就是通常所说
26、的工序。工序是指一个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上,对同一劳动对象连续进行的生产活动。非工艺过程是指不涉及加工对象的性质、尺寸、形状的改变,而贯穿于工艺过程之间的一些带有生产服务性的过程。如加工对象的运输、检验、试验和包装等。工艺过程和非工艺过程都是生产过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只有两者密切配合,互相衔接,才能保证生产过程有效的运行。三、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目的,是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行程最佳、时间最短、耗费最小、效益最高。为此,企业生产过程组织必须努力实现以下要求:(一)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连续性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的各阶段、各工序之间的流动,在时间上是紧密衔接、连续不断的,即产品
27、在生产过程中始终处于运动状态,不是在进行加工、检验、运输,就是处于自然过(二)生产过程的比例性比例性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的各阶段、各工序之间的生产能力必须根据产品生产的要求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即各个生产环节的工人人数、机械设备数量、生产效率、开动班次等等,都必须互相协调。(三)生产过程的节奏性节奏性是指企业及各个生产环节在相等的一段时间内生产相陕或稳定递增数量的产品,使各工作地负荷充分并相对稳定,不会出现前松后紧、时松时紧等不良现象。(四)生产过程的平行性平行性是指生产过程的各阶段、各工序在时间上采取平行作业,对产品的各个零件、部件尽可能地组织平行加工制造。(五)生产过程的适应性适应性是指生产过
28、程适应市场多变的特点,能灵活进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以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为了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企业必须树立市场观念和竞争观念,不断采用先进合理的生产组织方法,把生产与消费、企业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使企业具有持久强大的竞争力。(六)生产过程的经济性经济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以最少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以及资金的占用,获得尽可能多的符合市场需要的生产成果。为了实现生产过程的经济性,必须保证实现上述科学组织生产过程的五项要求,必须全面加强管理。上述要求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产过程的比例性是实现连续性、平行性的前提,同时它们之间又相互作用。满足此要求,可以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四、
29、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一)生产过程空间组织的概念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就是指研究企业内部各生产阶段和各生产单位的设置和运输路线的布局问题,即厂房、车间和设备的布局问题,包括工厂总平面布置和车间布置。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在一定的空间内,通过许多相互联系的生产单位来实现的。所以,必须进行总体规划和工厂设计,配置一定的空间场所,建立相应的生产单位(车间、工段、班组)和其它设施(仓库、运输路线、管道和办公室等),并在各个生产单位配备相应工种的工人和机器设备,采用一定的生产专业化形式。为了经济有效地完成企业的生产任务,各个生产单位和其它设施,应当在空间上形成一个有机的,既相互分工又相互联系的整体。而且,各个
30、生产单位的内部设施、机器设备和运输装置具有合理的平面布置和立体布置,所有这些工作就是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二)企业内部生产单位的组成企业内部生产单位的组成是由生产过程的组成结构决定的。因为,一个企业要使整个生产过程顺利进行,完成本企业产品的生产任务,一定要具备执行几方面生产过程功能的生产部门。这些生产部门包括:1、生产技术准备部门。是从事生产前的各种准备工作的单位。包括研究所、设计科、工艺科、工具科和试制车间等。2、基本生产部门。是直接从事企业基本产品生产、实现基本生产过程的单位。如机械制造企业的铸造车间、机加工车间和装配车间;冶金企业中的炼铁、炼钢和轧钢车间;纺织企业中的纺纱、织布和印染车间
31、等。3、辅助生产部门。是指实现辅助生产过程,为基本生产过程提供辅助产品和工业性劳务的生产单位。如工具车间、机修车间、热电站、锅炉房等。4、生产服务部门。是指为基本生产部门和辅助生产部门提供服务的单位。如运输部门、各种仓库部门、试验和计量检验部5、附属生产部门。是指从事附属产品生产的单位。如钢铁厂的炼焦制气部门、飞机制造厂的铝制品生产部门等。(三)影响企业生产单位组成的因素1企业产品方向。企业的产品方向规定着企业出产产品的隔种,决定着企业应建立哪些生产单位。如机械制造企业一般要设置设计科,而化工企业就没有必要;一般机械产品的企业要设毛坯车间、机加工车间和铸造车间,而专门装配产品的企业,无须设置毛
32、坯车间和零件加工车间。2产品结构与工艺特点。企业产品结构与工艺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制造厂、机车车辆旷等通常设置很大的木材加工车间。组合机床厂设置液压加工装配车间。3企业的生产专业化与协作化水平。首先,企业的专业化形式不同,相应地要求建立不同的生产单位。如采取产品专业化式的企业,一般拥有较完整的工艺阶段,相应地要求设置毛坯车间、机加工车间、热处理车间、装配车间等。采取零件专业化形式的企业,多数情况下不具备完整的工艺阶段,或者不设装配序间、或者不设毛坯车间,如标准件厂、齿轮厂等。其次,企业协作化水平不同,相应地要求有不同的生产单位组成。一般地,企业的协作范围愈广,通过厂际协作获得的零件、部件、工具
33、等愈多,则企业的生产车间组成愈简单。4企业的生产规模。企业的规模愈大,它所需要的生产车间愈多,车间的规模也相应地扩大。在大型企业中,往往建立几个同类工艺性质的车间。例如,大型的重型机器制造厂,往往把铸造车间分为铸铁件车间、有色金属铸造车间。而小型企业,往往把工艺不同的某些车间合并为一个车间,如把机械加工与装配合并为一个车间,把热处理与电镀合并为个车间。除以上因素外,厂区的集中与分散、厂区面积的大小、物料运输量等,也是影响企业生产单位设置的因素。(四)生产单位设置的原则和形式1工艺专业化原则。就是按照生产过程各个工艺阶段的工艺特点来设置生产单位。在工艺专业化的生产单位里,集中了同类型的机器设备和
34、同工种的工人,对企业的各种产品、零部件进行相同工艺方法的加工。每一个生产单位只完成企业产品生产过程的部分产品、零部件进行相同工艺方法的加工任务。在这里,工艺方法是相同的,而加工对象是不同的。如机械制造企业的铸造车间、机加工车间、装配车间等。机械加工车间还可按同设备、同工种分别成立车工组、铣工组、磨工组等。按工艺专业化原则设置生产单位的优点是:对产品品种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便于充分利用生产设备与生产面积,提高生产设备和生产面积的负荷系数;便于进行工艺专业化管理。并有利于工人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按工艺专业化原则设置生产单位的缺点是:产品加工路线长,运输工具、运输工人和中间仓库增多,使厂内运输费
35、用增加;生产周期延长,资金占用增加;管理工作复杂化。2对象专业化原则。就是以产品(或零件、部件)为对象来设置生产单位。在对象专业化的生产单位中,集中了为生产呆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和各工种的工人,对同类产品进行不同的工艺加工。在这里,加工对象是一定的,而加工工艺方法则是多样的。在对象专业化的生产单位里,基本上能独立完成某几种产品(或零部件)的全部或大部分工艺过程,所以,这种车间也可以叫做封闭式车间(或工段)。按对象专业化原则设置生产单位的优点是:可以缩短产品加工路线,节约运输工具和人力,减少仓库等辅助面积的占用;可以减少产品的运输时间和停放时间,缩短生产周期,减少生产中在制品占用量和流动资金占
36、用量;减少了车间之间的生产联系,从而简化并改进了计划管理与生产核算工作,有利于建立全生产责任制,有利于在制品管理、质量管理;有利于按期、按质、按量、成套地完成生产任务,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有利于采用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按对象专业化原则设置生产单位的缺点是:不利于充分利用设备和生产面积;不利于对工艺进行专业化管理;对产品变化的适应性差。3综合原则。就是综合利用工艺专业化原则和对象专业化原则建立生产单位的原则。按综合原则建立的车间兼备两种专业化的优点,因而是一种较为灵活的生产专业化形式。它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对象专业化的基础上,采用工艺原则建立生产单位。一种是在工艺专业化的基础上,采用对
37、象原则建立生产单位。总之,企业具体采用哪一种组织形式组织生产,应从企业具体条件出发,全面分析、比较各种组织形式的利弊和经济效益,并考虑企业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需要,然后加以决定。五、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为了合理有效地组织生产过程,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减少资金占用量,不但要求生产过程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上紧密配合,而且要求在时间上也互相衔接协调。(一)生产过程时间组织的概念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就是要尽可能使加工对象在各生产单位之间的运动,在时间上互相配合和衔接,以提高生产过程的连续性、缩短生产周期,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并按时完成国家计划任务和订货合同。生产周期,是指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开始,经过
38、各道工序加工:直到成品出产为止,所经历的全部日历时间。为了缩短生产周期,需要正确选择零件在工序间的移动方式以及合理安排零件在设备上的加工顺序。(二)批量生产零件的移动方式劳动对象在工序之间的移动方式,是指零件从一个工作地到另个工作地之间的运送形式,劳动对象在工序之间的移动形式与制造产品的数量有关。如果某种产品只生产一件,那么就只能在上一道工序加工完成之后,再把产品送到下一个工作地去进行下一道工序加工。如果是加工一批相同的零件,那么就可以采用三种不同的移动方式。1顺序移动方式,就是一批零件或产品,在上一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成之后,才整批地转移到下道工序继续进行加工。零件在工序之间整批运输。采用顺序移
39、动方式的优点是:组织与计划工作简单;零件集中加工,集中运输,减少了设备调整时间和运输工作量,设备连续加工不停顿,提高了工效。其缺点是:大多数产品有等待加工和等待运输的现象,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经济效益较差。在顺序移动方式下,整批零件的生产周期为:见教材P3443462平行移动方式,就是当前道工加工完成每一个零件或产品之后,立即转移到下一道工序,继续进行加工,也就是工序间的零件或产品的传递不是整批的,而是以零件或产品为单位分别地进行,从而使工序与工序之间形成平行作业的状态。3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就是平行移动方式与顺序移动方式相结合,即一批零件在某道工序尚未全部加工完毕,就将已经加好的一部分零件
40、转到下道工序加工,并使下道工序能连续地全部加工完该批零件。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综合了前两种移动方式的优点,既缩短了一批零件的加工周期,又避免了设备间歇运转的现象。但这种移动方式计算比较复杂。以上三种移动方式各有特点,从生产周期看,平行移动方式最短,平行顺序移动方式次之,顺序移动方式最长。但在选择移动方式时,不能只考虑生产周期,还要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情况,权衡优劣,分别加以利用。一般考虑的因素有:加工批量的大小、加工对象的尺寸大小、工序时间的长短以及生产过程空间组织的专业化形式等。第三节 生产计划与生产能力一、生产计划的概念和种类(一) 生产计划的概念、内容和分类生产计划就是企业为了生产出符合市场需要
41、或顾客要求的产品,所确定的在什么时候生产,在哪个车间生产以及如何生产的总体计划。企业的生产计划是根据销售计划制定的,它又是企业制定物资供应计划、设备管理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的主要依据。生产计划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和预测社会对产品的需求、核定企业的生产能力、确定目标、制定策略、选择计划方法、正确制定生产计划、库存计划、生产进度计划和计划工作程序、以及计划的实施与控制工作。企业生产计划分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三种。长期计划即生产方向的长远规划,可按五年或更长期限编制;中期计划是按两年或三年编制的生产发展规划;短期计划是年度及更短时期的生产计划。(二)各类生产计划的特点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
42、期计划这三类不同的生产计划各有自己不同的特点。下表列举了这三类计划的主要特点:各类计划的不同特点(三)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制定生产计划指标,是企业生产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有:产品品种、产品质量、产品产量和产值。企业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企业生产产品的要求。1、产品品种指标产品品种指标包含两方面的内容:1)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产品名称、规格等值的规定性;2)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不同品种、规格产品的数量。品种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一般来说,品种越多,越能满足不同的需求,但是,过多的品种会分散企业生产能力,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因此,企业应综合考虑
43、,合理确定产品品种,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努力开发新产品。2、产品质量指标产品质量指标,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产品应该达到的质量标准。这包括内在质量与外在质量两个方面。内在质量,是指产品的性能、使用寿命、工作精度、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维修性等因素;外在质量,是指产品的颜色、式样、包装等因素。在中国,产品的质量标准分为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和企业标准三个层次。产品的质量标准是衡量一个企业的产品满足社会需要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3、产品产量指标产品产量指标,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合格的工业品实物数量或应当提供的合格的工业性劳务数量。产品的产量指标常用实物指标或假定实物指标表
44、示。如钢铁用“吨”,发电量用“千瓦时”等表示。产品产量指标是表明企业生产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来源于企业的销售量指标,也是企业制定其它物量指标和消耗量指标的重要依据。4、产品产值指标产值指标,是指用货币表示的企业生产产品的数量,它解决了企业生产多种产品时,不同产品产量之间不能相加的问题。企业的产品产值指标有商品指标、总产值和净产值三中表现形式。三、生产计划的编制步骤编制生产计划就是在市场调查、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在充分利用企业各方面资源的前提下,经过反复测算和综合平衡后,确定生产计划指标和生产计划大纲。具体来说,编制程序如下:(一)调查研究,收集信息通过企业内外的调查研究,了解市场对产品的
45、需求情况,市场的竞争状况,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计划,劳动力现状,设备运转情况,生产能力,生产所需资源的供应情况等等。(二)拟定生产计划指标方案,进行方案优化经过调查研究,掌握了制定计划的必要资料后,就可以初步拟定生产指标方案。在拟定生产指标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既要着眼于市场需求,又要有生产能力作保证。同时,还要运用现代的管理方法和运算工具,对各方案进行优化。 g(三)综合平衡,确定生产计划指标把初步提出的生产计划指标同各方面的条件相干衡,使生产任务得以落实。综合平衡工作包括:生产任务同生产能力的平衡、各项计划指标之间的平衡、生产任务同物资供应之间的平衡等。通过测算,能实现上述平衡,生产计
46、划指标就可以确定下来。四、生产能力的核定(一)生产能力的概念和种类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技术组织条件下,经过综合平衡以后,所能生产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数量。它是制定企业生产计划的一个重要依据。企业的生产能力,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组织条件的变化,生产能力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根据核定生产能力时所依据的条件不同,以及生产能力的用途不同,企业的生产能力可分为三种:1设计能力。是指企业设计任务书和技术设计文件中所规定的生产能力,是生产性固定资产耷最充分利用工作时间和最完善的技术组织条件下应该达到的最高生产能力。企业建成后,投产初期可能达不到设计
47、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熟悉和掌握生产技术后,才能达到或超过设计能力水平。2查定能力。是指企业在没有设计能力的数据或原设计能力数据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生产能力水平时,重新调查核定并经主管部门批准的生产能力。查定生产能力时,要以企业现有固定资产等条件作为依据,并要结合企业所采取的各种技术组织措施或进行技术改造后所取得的效果来确定。3计划能力,又称现有能力。是指企业在计划年度内实际能够达到的生产能力。它是根据企业现有的生产条件,并考虑到计划年度内能够实现的各种技术组织措施效果来确定的。设计或查定生产能力同计划生产能力,在水平上是存在差异的,它们各有不同的用途。设计生产能力和查定生产能力可以作为确定企业生产规
48、模、编制企业长远规划、安排企业基建和技术改造工作的依据;计划生产能力则是企业编制年度计划,确定生产计划指标的依据。(二) 生产能力测算见教材P351第四节 生产作业计划一、生产作业计划的概念及其特点生产作业计划是根据企业年、季度生产计划所规定的生产任务和进度,并考虑到各个时期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把全厂的生产任务分配给各个车间、工段、班组、以至工作地和个人,并按日历顺序安排生产进度的具体计划。生产作业计划是企业生产计划的具体执行计划,是生产计划的延续和补充,是组织企业日常生产活动的依据,是企业计划管理的重要环节。与生产计划相比,生产作业计划有以下几个特点:1计划期较短。生产作业计划一般只规定
49、月、旬、日、轮班和小时的计划。2计划的内容更具体。生产作业计划把生产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车间、工段、班组、机台和个人。3计划单位更小。生产作业计划的计划单位是产品的部件、零件直到工序。二、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所需资料要编制好生产作业计划,必须有充分可靠的依据资料,主要包括:1年、季度生产计划和订货合同、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生产技术准备计划、工艺装备生产计划及其完成情况。2产品零、部件明细表,产品零件分车间、工段和班组明细表,产品工艺技术文件。3各种产品、零件分工种、分工序的工时消耗定额及其分析资料,人员配备情况及其各类人员数的技术等级;4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工艺装备等的供应和库存情况,动力供应情况和
50、物资消耗情况。5设备的类型、数量及其运转情况,设备修理计划,厂房生产面积和台时消耗定额。6上期生产作业计划预计完成情况和在制品情况。7主要产品期量标准的变动情况。8市场动态及产品销售情况。三、期量标准(一)期量标准的概念和作用期量标准,又称作业计划标准,它是对劳动对象在生产过程中的运动所规定的一套生产期限和数量的标准。它是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重要依据。正确地制定期量标准,对于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保证生产过程各环节之间的衔接,组织均衡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同的生产类型的企业,期量标准也是不同的。在一般情况下,大量大批生产类型企业的期量标准主要有:节拍和节奏、在制品占用量定额、流水线标
51、准工作指业的期量标准主要有批量、生产间隔期、生产周期、提前期、在制品占用量定额等;单件小批生产类型企业的期量标准主要有:生产周期图表、提前期等(三) 主要期量标准1批量和生产间隔期。批量是指相同制品一次投入或出产的数量,也是花费一次准备与结束时间连续生产同种制品的数量。生产间隔期是指相邻两批相同制品投入或出产的间隔时间。批量和生产间隔是两个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的期量标准,也是成批生产的主要特征,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批量二生产间隔平均日产量生产间隔;批量平均日产量2。生产周期。生产周期是指某种产品从投入生产开始,到制成成品为止的全部日历时间。确定生产周期,一般是先确定零件的生产周期,然后再确定产品的
52、生产周期。就机械产品来说,生产周期包括的内容是:毛坯准备、零件加工、部件装配、成品装配、油漆、包装、入库等为止的全部日历时间。生产周期是确定产品在各个生产环节的投入和出产时间及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重要依据。3生产提前期。生产提前期是指一批制品在后工艺阶段投入和出产的日期应比成品出产日期提前的时间。它是以产品最后完成日期为起点,根据工艺阶段的生产周期、保险期和生产间隔期,按反工艺阶段的顺序进行计算的。一般以日历日数表示,生产提前期有投入提前和出产提前期,具体计算如下:某车间投入提前期=本车间出产提前期+本车间生产周期某车间出产提前期=后车间投入提前期+保险期4在制品占用量定额。在制品占用量定额就是
53、在必要时间、地点和具体的生产技术与组织条件下,为保证有节奏的均衡生产所必需的最小在制品数量标准。在制品占用量按性质和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工艺占用量、运输占用量、周期占用量和保险占用量;按存放地点不同,还可分为车间内部在制品占用量和车间之间占用量。在制品占用量是保证生产不间断进行的必要条件,但是在制品占用量过多,又会增加生产面积和仓库面积,延长产品生产周期,增加运输保管费用,造成资金积压等。因此,应合理地确定在制品占用量定额。四、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就是将企业年、季度生产计划即订货合同所规定的生产任务,按一定的时间阶段,逐级分配到车间、工段、班组和工作地。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按其
54、范围可分为车间之间作业计划的编制和车间内部作业计划的编制,车间之间作业计划的编制,要解决各车间之间的生产在制品的数量和时间上的衔接问题,它一般由厂部生产科负责;车间内部作业计划的编制,主要解决工段或工作地之间的生产衔接问题,这由车间计划调度员负责。这里介绍一下车间之间的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常用的几种方法是:(一)在制品定额法在制品定额法是大量大批生产企业常用的一种方法。由于这一类型的企业按流水线组织生产,品种少而稳定,产量较大,各车间之间的分工和协作关系也很正常。只要前车间的出产量能够保证后车间投入量的需要,并保持相邻车间有一定的库存量,就能使生产协调和均衡地进行。大批大量生产企业,就是利用在
55、制品占用量来控制和调节各车间在制品占用量及库存在制品占用量,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各车间的投入、产出任务,保证车间之间的协调配合。这种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方法,叫在制品定额法。在制品定额的计算是按产品的反工艺顺序,从成品出产的最后一个车间开始逐步向前推算。其计算公式为:某车间出产量=后车间投入量十该车间外销量+(库存半成品定额期初库存半成品预计结存量)某车间投入量=该车间出产量+该车间计划废品量十(车间在制品定额期初车间在制品预计结存量)(一)累计编号法(提前期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成批生产、特别是成批轮番生产的企业。在这些企业中,由于各个时期生产的品种和数量都不稳定,在制品数量也不一样,但它们的批量、生
56、产间隔期、生产周期都是比较稳定的。所以,可用提前期来确定各车间的生产任务,保证各车间在数量上和时间上的衔接。采用提前期法,必须对产品实行累计编号。所谓累计编号,是指从年初或开始生产这种产品起,按照成品出产的先后顺序为每件产品编上一个累计编号。这个累计编号既能反映出产品投入或出产的数量,也能反映出产品投入或出产的时间。由于产品是从原材料投入时就开始编号,因此,在同一时间处在前工序的产品号数就大,反之就小。计算出各车间投入、出产累计号数,也就确定了各车间的投入、出产累计数,然后据此再确定计划期的任务量。各工艺阶段应达到的累计号数,计算公式如下:某车间出产(投入)累计号数=产品出产累计号数+该车间出
57、产(投入)提前期X成品的平均日产量计划期某车间出产(投入)量=本车间计划期末出产(投入)累计号数本车间计划期初出产(投入)累计号数(三)生产周期法生产周期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企业。它是根据订货合同规定的交货日期,编制各种订货在加工阶段的生产周期图表以及产品投入出产综合进度,确定车间生产任务的一种方法。(四)订货点法定货点法:又称存量管制法。它是在20世纪初期产生,在40至50年代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库存计划和控制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按照过去的库存经验来预测未来的物料需求。订货点法适用于各种生产类型中的标准件、通用件的生产。这些零件的特点是:品种多、体积小、价值低,一般都安排在专门的车间进行生产。
58、这里的订货点是指当某种零件的仓库储备量下降到一定水平需要进行补充时的量。当储备量下降至订货点时,就由供货部门提出订货,报厂邹批准,然后安排车间生产。定货点=订货周期平均每日需要量+保险储备量生产过程控制程序1、 目的对影响生产质量的主要因素或环节实施控制,使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处于受控状态,确保生产出合格的产品。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产品装配、检验的工序质量的控制。3、 定义3.1【过程】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3.2【生产过程】由生产管理人员组织作业人员,按产品技术文件、工艺文件以及其它规定的要求,将原材料、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过程。3.3【重要工序】本公司是指对产品质量形
59、成过程有重要影响的,如老化前测试、成品测试等。4、 职责4.1 生产部4.1.1 生产部主管a) 策划并确定生产资源,组织、协调、指导生产部门人员照章生产;b) 协调部门内部以及与其它部门的关系,确保生产计划能保质保量完成。4.1.2 工段长a) 按计划与有关技术文件组织生产;a) 指导、控制部门内生产活动,协调部门内部关系以及与他部门的关系;b) 工装、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b) 重点关注作业质量改善,及时反馈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到相关部门,并协助处理;跟进物料上线使用情况并处理制程反馈物料问题。4.1.3 生产计划a) 按照市场预测、销售订单及生产能力情况,做出主生产计划。b) 半成品和成品
60、的管理,原材料的的进、出管理以及库存的分析和控制。4.2 技术工程部c) 协助生产流程安排,进行必要的现场操作指导和过程质量控制;d) 编制生产质量标准和工艺指导文件;e) 现场工艺管理,分析、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f) 按规定对生产物料、半成品、成品实施检验或试验,对验证和确认的产品质量负责;g) 负责不合格品的处理、质量稽核及其质量状况统计分析;h) 制定标准工时、标准工序及工艺路线,推进工业工程;i) 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校验、维修和控制。j) 设备、生产线、生产能力及电力容量的规划,制造技术的研究、引进;k) 生产设备的安装、场地规划及定置、维护、改进等。43 采购部a) 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北京生物医药研发合同
- 2024年度北京市小汽车租赁行业培训合同
- 催化转化器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清洁梳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广告制作合同:某品牌广告制作协议
- 04版计算机软件开发与授权合同
- 2024年度合同服务内容扩展:供应链管理合同标的的物流方案与风险控制
- 2024年度农产品批量供应与销售合同
- 退热剂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电磁阀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江苏省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数学高频易错期末考前预测卷(苏教版)
- 电气维修案例分析
- 流行性传染病预防应急预案
- 家长进课堂-能源的故事课件
- 1.1.1慢阻肺练习卷附答案
- (2023年度)中央厨房、集体供餐配送单位食品安全全项目自查记录表
- 餐饮环境的灭鼠和杀虫措施
- 金融理论与实务第六章
- 氨水和氨水的应用
-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书分享
- 完整版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