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总需求:IS-LM模型宏观Chapter 61 在上一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所考察的总需求对国民收入的决定是在利息率与投资不变、以及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不变的假设条件下进行的;但在现实中,利率、投资等都是变动的,而且对总需求以及国民收入的变动有较大影响。在这一章,通过建立IS-LM模型,来分析利率与投资变动情况下总需求对国民收入的决定,以及利率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IS-LM模型是用来说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决定的模型。这一摸型是对凯恩斯总需求决定总收入理论及其分析方法的高度概括,是阐述其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分析工具。2本章重点: 在了解投资函数和资本边际效率的基础上
2、认识IS曲线; 在了解货币需求理论的基础上认识LM曲线; 认识IS-LM模型及均衡国民收入与均衡利率的决定和变动; 总体上把握凯恩斯总需求理论的框架。3 一、IS曲线 IS曲线是表示物品市场上达到均衡即两部门经济中投资等于储蓄(I=S) 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如图所示)。 r IS 0 Y 由于投资是利率的函数,投资变动又影响国民收入决定,故在说明IS曲线之前,先认识投资与利率的关系。4 投资与利率(1)投资的函义 经济学中的投资,是指资本的形成,即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和存货的增加,新住房等建筑物增加等。其中主要是厂房、设备的增加,这也叫净投资。 在
3、这一章我们把投资作为内生变量,放在模型内加以考察。 5 凯恩斯理论认为,对实物资本如厂房、仓库、机器、设备的投资,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资本边际效率(MEC),二是利息率(r)。当然,还有对投资环境、政府政策以及其它预期等。 投资者投资购买实物资本,要将新投资资本的预期利润率与利息率(筹措投资的贷款利率)作比较,如果预期利润率大于利息率,投资就划算, 反之就不划算,就不愿投资,因此,利息率首先是决定投资的重要因素。6(2) 投资与利息率投资函数投资函数即投资与利息率之间的依存关系。 投资函数表达式:I = F( r ) 或:I= I ( r ) ; 如果是线性关系,投资函数也可表示为: I
4、= I0 - dr ; 这里I0 自发投资,它不取决于利率,r是利息率,它是实际利息率(即名义利息率减通胀率),d是利息率对投资的影响系数,可以看成是一个常量。7 显然,投资I是r的减函数,即投资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化。投资与利率关系即投资函数 I = I0 - dr 也可用投资需求曲线来表示。 如图: r 投资函数 I = I0 dr 投资的边际效率曲线 (MEI曲线) 0 I 图中 I = I0 dr 曲线即投资需求曲线,通常也称为投资的边际效率曲线(MEI曲线)。投资需求曲线反映了投资需求同利率反方向变动。投资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也是因为资本边际效率是递减的。8(3)资本边际效率的含
5、义 资本边际效率是指资本增加投资所预期的利润率。 凯恩斯指出:“我所谓的资本的边际效率,等于一贴现率,用此贴现率将该资本资产之未来收益折为现值,该现值恰好等于该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 9 这就是,如果用R来表示重置资本的供给价格(即新增资本资产的现值),用R1 Rn 来表示逐年重置资本的收益(即每年到期后的本利),用r来表示资本边际效率(即凯恩斯所谓的贴现率),则有: R=R1/(1+r)+R2/(1+r)2+Rn/(1+r)n+J/(1+r)n10 例如: 用3万元购买一台机器,使用3年后报废(即无残值J),各年预期收益为:11000,12100, 13310(元),如果资本边际效率为年10
6、%(即预期利润率亦即凯所谓的贴现率),则3年的全部预期收益为:36410元,在贴现率为年10%时,折合成现值为:3万元,正好等于机器供给价格即现值。用公式表示: R = 11000/(1+10%)+12100/(1+10%)+13310/(1+10%) = 10000+10000+10000 = 3万元 11 这里预期收益为36410元,资本边际效率即预期利润率(也是凯谓之的贴现率) 为10%,按此预期利润率,把预期收益折合成现值就是3万元,它应等于重置资本价格。 可见,资本边际效率是由重置资本(即新增资本) 的供给价格与预期收益决定的,它与重置资本成反方向变化,即预期收益不变,重置资本越大则
7、资本边际效率越小,反之资本边际效率就越大;而与预期收益成同方向变化, 即重置资本不变,预期收益越大,资本边际效率也大,反之,资本边际效率就小。12(4)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凯恩斯认为资本边际效率随着投资的增加而具有递减趋势,并认为是一条普遍存在的心理规律。凯恩斯认为资本边际效下降的必然性在于: 一是由于新投资增加,引起生产规模扩大,产品增加,必然引起这类产品价格下跌,使收益减少。预期收益又与资本边际效率成同方向变化,使资本边际效率下降。 二是由于投资增加,使对这类资本物品的需求也增加,从而引起重置资本价格上涨,重置资本又与资本边际效率反方向变化,也使得资本边际效率下降。 这两方面共同作用结
8、果,使资本边际效率必然具有递减趋势。13(5)资本边际效率(MEC) 曲线与投资边际效率(MEI) 曲线: 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资本边际效率是随投资增加,重置资本价格(R) 上升和预期收益(Rn) 减少而下降。因边资本边际效率MEC曲线也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例子:假定某厂商有A、B、C、D 四个投资项目可选择。其中资本边际效率MEC和投资量I分别如表格:ABCDMEC%I万MEC%I万MEC%I万MEC%I万101008506150410014 据此表格可作出该厂商的资本边际效率MEC图形。如图: MEC % A B C D 0 I 图中ABCD折线,就是该厂商的MEC曲线。 如果把社会上
9、所有厂商的MEC曲线加总在一起, 就可得出社会资本边际效率曲线。由于相互抵消,社会MEC曲线是一条平滑的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15如图所示: MEC% MEC 0 I MEC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投资量I与利息率r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关系,即利率越高,投资量越少;反之,利率低,投资量就大。16 有些学者认为,MEC曲线还不能代表投资需求曲线(亦是投资边际效率MEI曲线)。因为现实中当利率下降时,每个厂商都企图增加投资,结果使资本物品价格上涨,在相同或不变的预期收益条件下(即Rn 不变),资本边际效率(公式中的r) 就会被缩小。由于重置资本价格上升而被实际缩小的资本边际效率被称为投资的边际效率即MEI
10、。在相同的预期收益(Rn ) 条件下,只有投资边际效率MEI小于资本边际效率MEC,才能使预期的收益等于已上升了的重置资本R的供给价格。17 所以,MEI曲线在MEC曲线下方。 MEC MEI % MEC MEI 0 I 又由于投资边际效率曲线比资本边际效率曲线更能准确反映利率与投资关系,故经济理论中,一般多用投资边际效率MEI来表示利率与投资的关系。而MEI实际上也是根据我们前面介绍的投资需求函数I = I0 dr 而得出的。 所以投资边际效率MEI曲线也是投资需求曲线。18(6)影响预期收益和投资的其它因素: a 对投资项目产出的市场需求预的预期; b 产品成本变动的影响; c 政府投资政
11、策的影响; d 投资与风险; e 托宾的q理论。19 IS曲线 把投资当作利息的函数,就可以用IS曲线来说明物品市场上达到均衡即I=S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变动的关系。20 (1)IS曲线含义: IS曲线是描述物品市场上达到均衡,即I = S时, 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如图所示: r IS 0 Y 图中,横轴Y表示国民收入水平,纵轴r表示利息率水平,IS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该线上每一点都表示I = S,即产品市场上是均衡的。IS曲线向右下倾斜表明均衡国民收入变动与均衡利变动成反方向关系。21 IS曲线代数法推导 如果投资函数为:I = I0 dr 消费函数为:C =
12、 C0 +mpcY 两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公式: Y = C + I 代入消费丞函数和投资函数: Y = (C0 +I0 dr)/(1mpc) 或: r = (C0+I0)/d (1mpc)/d Y22用该方程便可作出IS曲线。给出如下的条件: C = 500 + 0.5Y I = 1250 250r将条件代入公式,得: Y = 3500 500r 当:r = 1 ,Y = 3000 r = 2, Y = 2500 r = 3,Y = 2000 r = 4 ,Y = 1500 据此可画出IS曲线。23IS曲线的斜率: 两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代数表达式: Y = (C0 + I0 dr)/(1
13、 mpc) 或 r = (C0 + I0 )/d (1mpc)/d Y 改写成一次函数标准式: (1mpc) Y+dr(C0 +I0 )= 0 可见: IS曲线斜率 = - (1mpc)/d . 影响IS曲线斜率的主要因素有: d、mpc、t(税率)。24d( 投资对利息率的反映程度): 它表示:利率变动1个单位时,投资也相应的变动1个单位(如1%)。上例中,利息率r每增加一个单位,则投资变动250。d越大,投资对利率的反映程度或敏感度也越大,IS曲线斜率的值就小,即IS曲线比较平缓。这表明,利率较小变化引起了投资较大变化。其意义在于,利率较小的变动要求收入有较大的变动与之配合,才能使产品市场
14、上实现均衡。mpc(边际消费倾向): 其值较大时,IS曲线斜率较小,亦即IS曲线比较平缓。因为mpc大意味着支出乘数大,利率较小的变动会引起投资较大的变动,从而使收入也以较大幅度变动,所以,IS曲线平缓。25t(即税率): 在三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斜率还与税率有关。三部门经济中,由于有了政府支出和税收,消费函数是可支配收入的因变量,故C=C0+mpc(1 - t)Y。此时,IS曲线斜率为1 mpc(1 t) / d。显然,t越小,IS曲线斜率的值也越小,即IS曲线越平缓。因为,当mpc一定时,t越小,乘数就越大;反之,t越大,乘数就越小。 一般认为:mpc和t都比较稳定,因而影响IS曲线斜率
15、的主要因素是d,即投资对利率的反映程度。26 (3)IS曲线的移动 IS曲线是由投资函数和储蓄函数决定的,投资和储蓄的变动都会引起IS曲线的移动。 a.投资变动引起IS曲线移动的情况: 投资变动如果是增加,使投资函数曲线向右移动,从而使IS曲线也向右移动;投资减少,使投资曲线向左移动,从而使IS曲线也向左移动。I变动引起IS移动的情况,可用图形表示。也可用四个座标图形来说明IS曲线的移动方向和幅度。27 r I 增加 IS IS IS” 0 Y 这里,其它条件不变,投资增加使IS向右移动,投资减少使IS曲线向左移动。28 b. 储蓄变动引起IS曲线移动的情况: 储蓄变动如果是增加, 使储蓄曲线
16、向左移动, 从而使IS曲线也向左移动;储蓄减少,使储蓄曲线向右移动,从而使IS曲线也向右移动。IS的移动情况和原理也可用图形和座标来说明。 r s 减少 IS IS IS” 0 Y29 c. 三部门经济中其它因素变动引起的IS曲线的移动: 三部门经济条件下,均衡国民收入公式: Y = C + I + G = C + S + T 中的任何一项变动都能引起IS曲线的移动。 政府购买支出G的增加,会使IS曲线向右移动;G的减少,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 税收T的增加,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T的减少, 会使IS曲线向右移动。 G和T的变动引起IS曲线移动,也可用图形表示。 (图形略)30 从图形可看出,
17、G增加或税收T减少,意味着投资增加,从而使IS曲线右移;反之,G的减少或T的增加,意味着投资减少,而使IS曲线左移。 一般把政府增加支出G,减少税收T,称为扩张性财政政策;而把减少政府支出G和增加税收T,称为紧缩性财政政策。 IS曲线实际上就是用来分析财政政策如何影响国民收入及利息率变动的重要工具。31 二、LM曲线 建立ISLM模型,还要引入LM曲线。 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上达到均衡,即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L = M) 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如图所示: r LM 0 Y图中,横轴Y是国民收入水平,纵轴r是利率水平;LM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LM线上每
18、一点表示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即L = M,LM曲线表明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32 要了解LM曲线以及国民收入与利息率的关系,先要认识利率的决定及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利息率的决定: 上述分析只说明了利息率决定投资,投资进而影响收入或产出水平。那么利息率本身又是由什么决定呢? 凯恩斯以前的古典学派认为, 利率取决于投资与储蓄。投资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储蓄与利率成同方向变动。投资与储蓄相等时,利率得以确定。 凯恩斯认为,利率不是由投资和储蓄决定, 而是由货币的需求量与货币的供给量决定的。 33 因为,储蓄不仅取决于利率,更取决于收入水平。利率再高,而收入不增加,储蓄也难以增加。
19、不能确定收入水平,就很难建立储蓄与利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即储蓄函数),不能确定储蓄函数,也就不能确定利率,从而也无法确定投资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 由于货币的实际供给(M) 一般由国家确定,可以看成外生变量。因此,下面重点分析货币需求(L)。34 货币需求动机 人们可以用货币或其它资产(如股票、资本物品、不动产) 两种方去来拥有或保存财富。 在财富总是有限(或一定)条件下,以货币形式拥有的财富越多,则以其它资产形式拥有的财富就会减少;反之亦然。如果其它资产预期能带来较高收益,一般就会减少对货币的需要。35 对于借款人来说,他获得一定量货币,必须支付货币的价格即利息,而对货币持有者来说, 利息是他持
20、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即得不到利息。例如:如果利率为10%,持有1万元货币,等于丧失了1000元的利息收入。 那么为什么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来拥有财富呢?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动机主要有三个: 交易货币需求动机; 谨慎或预防的货币需求动机; 投机的货币需求动机。36 全部货币需求被称为:L。其中,交易货币需求和谨慎货币需求被称为:L1,它主要取决于收入,同收入成同方向变动。其函数式为:L1 = L1(Y) 或L1= k Y。( 其中y为实际收入,k为此两种货币需求在收入中所占比例。) 其中,投机的货币需求被称为: L2,它主要取决于利息率,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 其函数式为:L2 = L2 (r)
21、 或 L2 = - h r (其中h为投机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系数,即利率r 变动一个百分点时,L2 的变动程度)。 整个货币需求函数可写成: L = L1(Y)+ L2( r) 或 L = k Y h r 。37 在货币需求L中,L1取决于收入Y,与收入成同方向变动;L2 取决于利率r,与利率成反向变动。一般情况,利率越高,证券价格就越低,此时抓住机会买进股票待涨,手中货币减少;利息越低,证券价格就高,此时有利可图,人们便会抛出股票,而持有货币。38 货币需求函数: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包括交易需求、预防需求、投机需求)与收入及利息率的关系即货币需求函数。可以用以下函数式表示: L = L1
22、 + L2 = L1 (Y) + L2(r) = k Y h r 。 在这里,L、L1 、L2都是实际货币需求量,即不变价格条件下的货币需求量。39 名义货币M与实际货币m的关系是:m = M/P。(其中P为物价指数或国民收入折算数)。如果这里名义货币是110亿,物价指数或物价水平为1.1,则实际货币就是100亿。 即 :m = M/P = 110亿/1.1 = 100亿 。 货币需求函数也可以用图形来表示: r L1 r L2 L=L1+L2 0 m 0 m 40 左图中,横轴表示实际货币需求,用m表示。纵轴表示利率水平,用r表示。L1与利率无关,取决于收入,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直线;L2取决
23、于利率,与r成反方向变化,故L2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并且斜率值越来越小并趋于零, 这是因为存在凯恩斯陷阱。右图中,把不同利率水平的L1和L2相加,便得出总的货币需求L曲线.L曲线表明:在收入一定时,货币需求量与利率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如果在不同收入水平下,货币总的需求也不同,L曲线随收入增加而向右移动。(图形略)41 图中,L、L、L是在收入分别为Y1、Y2 、Y3 (其中Y1 Y2 Y3 ) 时的货币需求曲线。可以看出,同一利率水平r下,这时的实际货币需求分别是m1、m2、和m3 。42 凯恩斯陷阱 凯恩斯陷阱也叫流动偏好陷阱,或叫灵活偏好陷井。 所谓流动偏好或灵活偏好是指人们愿以货币形式
24、拥有或保存财富的愿望和爱好。因为货币是流动性或灵活性最大的资产,它可以随时用作交易、预防和投机。43 凯恩斯陷井是指利率极低时,人们无论有多少货币都愿保留在手中,或者指当利率很低时,人们的流动偏好趋向于无穷大。 因为利率极低时,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可能再下降,或者有价证券价格足够高,不可能再上涨而只可能下跌,因而会将手中的有价证券如股票抛出,换成货币保留在手头,以免因证券价格下跌而遭受损失。(凯恩斯假定,人们以货币和债券两种形式拥有财富,这两者的比例是以利或者证券价格来调节。而利率同证券价格又成反比关系。) 流动偏好是凯恩斯用以说明有效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不足的又一心理规律。44 凯恩斯陷阱可以
25、用货币需求L曲线图形说明: r r0 L 0 m 图中可看出,当利率很低如r0 时,人们的货币需求即以货币形式保留在手头的需求愿望趋于无穷大。这时货币需求L曲线成了一条接近于平行横轴的平行线。45rr00r1r2mLM0M1M2M3EE1E2凯恩斯陷阱区域46 图中,横轴Om表示货币量,纵轴Or表示利率水平。L是货币需求曲线或流动偏好曲线。M1、M2、M3是三条不同货币供给量线,且M1 M2 L,这时人们感到手中持有货币太多,就会用一部分货币来购买有价证券, 于是证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证券价格与利率成反),利率下降又会增加人们对投机的货币需求,并刺激人们增加投资,这又使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国民
26、收入增加进而增加人们用于交易等的货币需求,直至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利率不再变动,即达到均衡利率水平。51 反之,如果市场利率低于均衡利率,表明L M,这时人们感到手头货币太少,就会卖出有价证券,证券价格就会下降,利率就会上升,利率上升一方面减少了人们货币投机需求,另一方面抑制了投资,使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国民收入水平下降进而减少人们对货币交易等的需求,于是利率又进一步上升,直至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利率不再变动,即实现了均衡利率水平。52 均衡利率的变动 均衡利率是由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决定的。 货币需求变动或货币供给变动都会影响均衡利率变动。 (1)货币需求变动对均衡利益的影响:(如图,略)
27、 (2)货币供给变动对均衡利率的影响:(如图,略)53 7. LM曲线: (1) LM曲线含义: 所谓LM曲线,是指货币市场上达到均衡即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如图所示:) (2) LM曲线的推导: a. 代数法推导:根据LM曲线含义:L = M,货币需求函数和货币供给,可建立起收入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式,该式即为LM曲线的直线方程式。 L = m = L1(Y) +L2 (r ) = k Y h r 即: m = k Y h r k Y = h r + m 两边同除以k:Y = hr/k + m/k 或 :r = kY/h m/h 根据上式即LM曲
28、线直线方程式就可作出LM曲线。54用如下数据作LM曲线:己知: m = M (即假定 P = 1) m =1250 L1 = L1 (Y ) = 0.5Y (即k = 0.5) L2 = L2 (r ) = 1000 250r (即h=250) 由 L = m = L1 + L2 得出: 1250 = 0.5Y + 1000 250r上式化简得:Y = 500 + 500r 或: r = 0.002Y 1 当 r = 1 时 Y = 1000 r = 2 Y = 1500 r = 3 Y = 2000 r = 4 Y = 2500取以上点便可作出LM曲线。 550Y0m2m1m1L1= m10
29、YLMM=m1+m2L2=m2rm20rb. 几何(图形) 推导法: LM曲线的几何(图形)推导:56 8. LM曲线的斜率: 从LM曲线方程:Y = hr/k + m/k 或: r = kY/h m/h 中可看出: LM曲线的斜率为:k/h. 其中,k是货币需求L在收入中的比例,h是货币需求L 对利率的反应系数。 如果其它条件不变,h越大,斜率k/h值就越小,LM曲线就较平缓;反之,h小,斜率k/h值就大,LM曲线就较陡峭;如果h不变,斜率k/h值就取决于k 。k越大,斜率k/h值就大,LM曲线就较陡峭;反之,k越小,斜率k/h值就小,LM曲线就较平缓。57 9.LM曲线的三个区域: 经济学
30、一般把非线性的LM曲线分为三个区域,即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和古典区域。 如图所示。LM曲线左下接近平行线一段, 是该曲线的凯恩斯区域,中间向右上倾斜的一段是中间区域,右上方接近于垂直线的一段是古典区间。 凯恩斯认为,由于交埸需求和预防需求一般比较稳定,所以LM曲线的斜率(或形状)主要取决于货币的投机需求函数即L2 = L2 (r ) = - h r 。58LMr0Yr0m2L2中间区域古典区域凯恩斯区域hh无穷大0k/h :为无穷大k/h :为0LM曲线的三个区域:59 当利率很低时,由于流动偏好心理规律作用,货币的投机需求是无限的即存在着凯恩斯陷阱,这时的L2曲线是一条接近于与横轴平行的线。
31、L2曲钱的形状反映到LM曲线上,就会在利率水平很低时出现一个所谓的凯恩斯区间(也叫萧条区域),此时LM曲线斜率接近于零。凯恩斯认为,利率一旦降到这一极低水平时,即使政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再降低利率使国民收入增加。而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则能使利率不提高条件下国民收入水平增加。60 当利率水平很高时,货币的投机需求接近于零。 这时人们除了为交易和预防需要还必需持有一部分货币外,不再为投机需求而持有货币。因此L2曲线右上方当利率很高水平时就变为接近于纵轴的垂线。L2曲线的形状反映到LM曲线上,使得LM曲线右上方在利率水平很高时,开始成为一条与横轴垂直的垂线,其
32、斜率为无穷大。61学者认为,在这一区间,即在利率水平较高条件下,继续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只会提高利率,而不会增加国民收入;而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即使LM曲线整个向右移动),不但能降低利率,而且能使国民收入增加。也就是说,这时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这也符合古典学派的观点,因此,LM曲线的这一区间又被称为“古典区域”。62 LM 曲线的“凯恩斯区域”与“古典区域”之间被称为“中间区域”。总之,当LM曲线上斜率趋向零的区间为“凯恩斯区域”,当斜率为零至无穷大的区间为“中间区间”,当斜率为无穷大时,为“古典区域”。他们的政策意义在于,不同区间政策的效果是不同的。 LM曲线的移动: 从上述对LM
33、曲线推导的分析可看出,货币交易需求变动、货币投机需求变动以及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都能使LM曲线相应的移动。63 (1)货币交易需求变动引起LM曲线同方向移动: 如图,其它条件不变,货币交易需求变动即L1曲线的移动。会引起LM曲线同方向移动。如图中。货币交易需求增加,L1曲线右移,引起LM曲线也向右移动。反之,如果货币交易需求减少,L1曲线左移,引起LM曲线向左移动。 r0Y0Ym1L1L2LMLM64 (2)货币投机需求变动引起LM曲线成相反方向移动: 如图, 其它条件不变,货币投机需求变动即L2 曲线的移动,会引起LM曲线反方向移动。图中,由于货币投机需求增加L2曲线右移,引起LM曲线向左移动。
34、反之,货币投机需求减少L2 曲线左移,引起LM曲线向右移动。LMLM0YrL2L20m2r65 (3)货币供给量变动使LM曲线同方向移动: 如图,其它条件不变,货币供给变动,会引起LM曲线同方向变动。图中货币供给的增加M线平行右移,使LM曲线向右移动。反之货币供给减少M线左移,引起LM曲线也向左移动。 应该指出,上述L1 和 L2 的变动引起的LM曲线的移动,是在k和h的数值不变情况下发生的,如果k和h也发生变化,则LM曲线的相应变动就不是上述简单的平行移动。LMLMMMr0Y0m2m166 上述引起LM曲线移动的三个因素中,经济理论最重视的是货币供给变动对LM曲线的影响。因为货币供给量是国家
35、可以调整的。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整,进而影响利率皮国民收入水平。而LM曲线及IS-LM模型正是用来分析和预测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重要工具。 67三、ISLM模型1. ISLM模型: 把IS曲线和LM曲线放在同一座标系里,就可得出ISLM模型。 ISLM模型,是指物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决定及其相互关系的模型。68 可以根据IS曲线的方程式和LM曲线的方程式建立ISLM模型的联立方程: IS曲线方程:Y = (C0 + I0 - dr)/(1 - mpc) 或 r =(C0 + I0 )/d - (1 - mpc)/d LM曲线方程:Y = hr/k + m/k 或 r
36、= kY/h - m/h 。 如果已知货币供给m,利用联立方程: Y = (C0+I0 - dr)/(1 - mpc) Y = hr/k + m/k 便可作出ISLM模型。69给的条件作ISLM模型: 已知:C =500 + 0.5Y (mpc=0.5) I = 1250250r (d=250) 根据IS方程 Y =(C0 +I0 dr)/(1 - mpc) 得: Y=3500500r 已知: M=m/P=1250 (P=1) L1 =0.5Y (k=0.5) L2 =1000250r 根据LM方程 M = L =L1 + L2 =kY - hr 即Y = hr/k + m/k 得: Y =
37、500+500r根据联立方程: Y = 3500 - 500r Y = 500 + 500r 可作出满足上述条件的ISLM模型,并求出均衡国民收入Y=2000, 均衡利率 r = 3 。70 从所作ISLM模型图形可看出,IS曲线LM曲线交点E决定了均衡收入为2000,均衡利率为3。该模型E点表示当物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均衡国民收入与均衡利率的对应关系。 71 ISLM模型中均衡的含义: 如图,在ISLM模型中,IS曲线与LM曲线交点E是均衡点。它表示在这一点实现了物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并对应有均衡国民收入Y0和均衡利率r0。该模型也表明,在均衡点以外任何点都不能达到经济的
38、均衡即不能实现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并且都具有趋向均衡点E点的要求或趋势,只有在E点才实现了经济的均衡, 才具有相对稳定不再变动的状况。72 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变动: ISLM模型中的E点虽然实现了均衡的国民收入,但不一定就是潜在的国民收入或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变动财政政策即移动IS曲线和变动货币政策即移动LM曲线的方法,来影响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变动,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 a. 财政政策变动(IS曲线移动) 对均衡的影响: 如图,其它条件不变,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引起均衡收入增加,均衡利率上升;反之,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左移,引起均衡收入
39、减少,均衡利率下降。73 b. 货币政策变动(LM曲线移动) 对均衡影响: 如图,其它条件不变,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右移,引起均衡收入增加,均衡利率下降;反之,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左移,引起均衡收入减少,均衡利率上升。 c.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对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影响: 同时变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即同时变动IS曲线和LM曲线,也能引起均衡国民收入变动和均衡利率变动。这种变动涉及多种情况,较为复杂。这里只简单分析一种情况,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配合的一种情况:74 如图,为增加收入,先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右上移动,结果会使收入增加,但同时使利率上升;再配合使
40、用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右下移动,结果使均衡利率下降,均衡收入进一步增加。( 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使用的多种情况,将在以后章节里考察。) 四、凯恩斯理论框架 可以分别用图表和公式来概括凯恩斯以需求为中心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用图表反映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于需求的理论:75 这一图表实际上比较简略而明快地构建了凯恩斯需求决定收入的理论框架。从中可看出: (1)国民收入取决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2)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决定,(其中,消费倾向包括平均费倾向APC和边际消费倾向MPC,边际消费倾向大于零而小于一,随收入增加MPC是递减的。) (3)由边际消费倾向可得出乘数: 即k = 1/
41、(1 - mpc),k 1; (4)由于消费倾向比较稳定,国民收入变动主要来自投资变动。投资变动在乘数作用下,引起国民收入成倍数变动; 76 (5)投资由利率与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与资本边际效率MEC成正方向变动; (6)利率由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数量决定。货币需求即流动偏好,包括交易和预防的货币需求L1 和投机的货币需求L2 ,货币供给数量m=M/P, 它可分为满足L1的m1和满足L2的m2,即m = m1+m2 ; (7)资本边际效率是由预期收益和重置资本供给价格决定,它与重置资本价格反方向变动,与预期收益同方向变动,资本边际效率具有递减趋势;77 (8)凯恩斯认为,经
42、济萧条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即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引起的;而消费不足是因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作用的结果, 而投资不足是因为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灵活偏好规律(造成的流动陷阱)作用的结果。 凯恩斯认为,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必须发挥政府干预调节经济的作用。他主张通过政府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总需求(包括消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增加,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来降低利率,刺激投资需求的增加。消费和投资的增加,在乘数作用下,必然引起国民收入加倍增加,从而使经济摆脱萧条达到充分就业。他认为,由于存在凯陷井,使货币政策的作用有限,因此,他更主张用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使收入和产出水平增加。78 用
43、公式来概括凯恩斯的理论 凯恩斯的收入决定于需求的理论要点,还可以用数学公式(模型) 来表示: (1)均衡国民收入公式(国民收入恒等公式): Y = AD = AS 两部门经济: Y = C + I = C + S 即: I = S 三部门经济:Y = C + I +G = C + S + T 即:I + G = S + T 四部门经济:Y = C+I +G +(XM)=C+S+T+kr 即:I + G +(XM)=S+T+kr (2) 消费函数公式:C = C0 + mpcY (3) 投资函数公式:I = I( r ) I = I0 dr79 (4) 储蓄函数公式:S = S( y) S =
44、Y - C S = - C0+(1 - mpc)Y (5) 产品市场均衡公式即IS曲线方程式: Y =(C0+I0 - dr)/(1 - mpc) 或: r = (C0+I0)/d - (1 - mpc)/d IS曲线斜率公式: (1 - mpc)/d 或: 1 - mpc(1-t) /d (6) 货币需求函数公式: L = L1 +L2 = L1(Y)+L2(r )= kY - hr (7) 货币供给公式:M/P = m = m1+ m2 (8)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公式: m = L 或: m = m1 + m2 = L1+ L2 80(9)LM曲线方程式: Y = m/k +( h/k)r
45、或:r = (k/h)Y m/h LM曲线方程的斜率为:k / h(10)ISLM模型:ISLM联立方程: Y = (C+I - dr)/(1 - mpc) Y = m/k+(h/k)r已知: I = S 即 I = I0 dr = - C0+(1 mpc)Y; M = L 即 L = L1+L2 = L1(Y) + L2(r) = kY dr解联立方程,求Y和r的解,便是ISLM的均衡点E。81 五、财政政策作用效果: 财政政策及其作用机理:(1)财政政策含义:财政政策就是指政府通过变动财政支出和税收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国民收入水平和就业水平的措施和手段。(2)财政政策主要内容(或工具):
46、大的方面是政府支出和政府收入(税收)。其中政府支出包括有: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对商品劳务购买支出、政府转移支付等。税收包括有改变税率和调节税率结构,从操作上可以分为减税和增税。82 (3)财政政策作用机理:财政政策的作用方式和原理如下所示: 变动财政政策工具影响利率影响消费和投资影响总需求影响国民收入水平 (4)财政政策运用:财政政策一般是“逆经济风向” 使用。可以用ISLM模型的图型说明。在经济萧条时,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 在经济过热时,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效果: 财政政策效果就是指政府变动收支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大小程度。在应用ISLM模型分析中,变动财政政策就是移动IS曲线
47、,财政政策效果就是IS曲线移动对收入Y变动程度影响的大小。83 显然,IS曲线对收入Y的影响程度, 与IS曲线及LM曲线的斜率有关:(1)LM斜率不变,财政政策效果与IS曲线斜率有同方向变动关系:如图所示(图形见演板): 在a图中,IS斜率小,财政政策效果小,增加的实际收入幅度也小,而挤出效应作用大(收入中被挤出部分大);而在b图中,IS斜率大,财政政策效果也大,增加的,实际收入幅度也大,挤出部分小。84LMLMISISrr00YYY1 Y2 Y3r1r2r1r2ISIS Y1 Y2 Y3(1) LM斜率不变,财政政策效果与IS斜率值的大小有同方向变动关系:图a:IS斜率小,财政政策效果小;
48、图b:IS斜率大,财政政策效果大.(2) IS斜率不变,财政政策效果与LM斜率值的大小有反方向变动关系: Y1 Y2 Y3Y1 Y2 Y3LMLMISISISIS0r10r2r2r1图a:LM斜率小,财政政策效果大; 图b:LM斜率大,财政政策效果小.rr85 这是因为,IS曲线的斜率值是由(1 - mpc)/d决定,其中mpc一般比较稳定,故IS斜率值主要取决于d,即投资对利率的反应程度。当IS斜率值大即陡峭时,表明d值小即投资对利率敏感度小,从而财政政策引起的利率上升而造成的挤出效应就小,故财政政策效果就大;反之,当IS曲线斜率值小即平缓时,表明d值大即投资对利率反应程度大,从而财政政策引
49、起利率上升而造成的挤出效应也大,故使财政政策效果小。图中可看出,IS斜率值越小,收入Y的挤出部分就越大;反之,挤出部分就小。86 (2)IS斜率不变,财政政策效果与LM斜率有反方向变动关系: 如图所示(图形见演板): 在a图中,LM斜率越大即陡峭,在同样移动IS线即变动财政政策时,其作用效果小,实际增加的收入Y中挤出部分大;而在b图中,LM斜率小即平坦,同样移动IS线,其财政政策效果大,增加收入Y中被挤出部分少。 87 这是因为,LM曲线的斜率或形状是由k/h决定, 其中k值比较稳定,LM斜率主要取决于h,即货币需求L2对利率反应程度。 h大时,LM斜率就小或平坦;h小时LM斜率大或陡峭。当h
50、大即k/h小时, L2 对利率反应程度大。在m = L条件下,L2大则使L1 小,这时表明政府增加支出向私人借钱,不会使利率有较大上升,从而财政政策效果就大。反之,h小,即k/h值大,亦即LM线陡峭。 此时表明货币需求对利率反应程度小,也就是一定量的货币需求会引起利率较大上升,进而挤出效应大,财政政策效果就小。从a图可看出由于引起利率上升幅度大,挤出部分大,政策效果小,而b图正好相反。 88 (3)在LM曲线的不同斜率段,财政政策效果不同: 如图,在非直线的LM曲线条件下,由于LM曲线有不同斜率段,变动同样的财政政策即移动IS曲线,其作用效果在LM不同斜率段不同。一般LM斜率越小政策效果越大,
51、LM斜率越大政策效果越小。 财政政策乘数: 财政政策效果还可以用财政政策乘数表示和计算。89LMIS1 IS2 IS3IS4IS5IS6Y0r在LM曲线不同斜率阶段,财政政策效果不同:财政政策乘数:财政政策乘数 = =1 mpc (1-t)+d kh 1 y G90 财政政策乘数是指在实际货币供给量不变(即LM曲线不变)条件下,政府收支的变动所引起均衡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 其公式: Y/ G = 1/(1 - mpc(1 - t) + dk/h)其中:t为税收函数中的边际税率; d为投资函数中的投资对利率的反应系数; k为货币需求L1 在收入中所占比例; h为货币需求L2 对利率的反应程度。9
52、1 从财政政策乘数也可看出: d值大小与财政政策乘数成反方向变动。d越大,由于挤出效应大使乘数也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小;反之,d越小,则乘数大,财政政策效果大。这也与上述d决定IS斜率(1 - mpc)/d不同, 而使财政政策效果不同相一致。 h值大小与财政政策乘数成同方向变动。h大,则乘数大即财政政策效果大;反之,h小,则乘数小,财政政策效果小。这也同前述h决定LM斜率k/h不同,而使财政政策效果不同相一致。 92 应该注意: 这里的财政政策乘数与前面介绍的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是不同的概念。前面介绍的三个乘数都是没有涉及到利率变化条件下的简单乘数。而财政政策乘数是在
53、涉及到货币市场均衡即财政收支变动对利率影响条件下对收入的乘数。因此它要受到利率变动引起挤出效应的影响,故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乘数带来的效果要小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的效果,只有在凯恩斯陷阱条件下即LM呈平行线时两乘数效果才相同。93 六 、货币政策作用效果 货币政策及其作用机理: (1)货币政策含义: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其控制的中央银行及其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进而调节国民收入水平的政策措施和手段。 (2)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手段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政策和法定准备率政策。94 (3)货币政策作用机理:可以用下面示意图说明货币政策的作用原理和方式: 变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
54、货币数量利率变动影响投资消费影响总需求影响国民收入与就业水平 (4)货币政策运用:货币政策使用,一般也是逆经济风向而采用。即在经济萧条时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经济过热时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效果:95 货币政策效果是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政策工具而使国民收入变动的程度。货币政策效果也可以用IS-LM模型来分析。如图,在ISLM模型中,通过变动LM曲线,可以改变国民收入与就业水平。 显然,在ISLM模型中,移动LM曲线对收入变动程度大小的影响,即货币政策效果的大小,同样也取决于IS曲线与LM曲线的斜率。 (1) LM斜率不变,货币政策效果与IS斜率有反方向变动关系:如图所示: 96用I
55、S-LM模型分析货币政策作用效果:(1) LM曲线斜率不变,货币政策效果与IS斜率有反方向变动关系:(1) IS曲线斜率不变,货币政策效果与LM斜率有同方向变动关系:a图:IS斜率小,货币政策效果大:b图:IS斜率大,货币政策效果小。a图:LM斜率小,货币政策效果小:b图:LM斜率大,货币政策效果大。r0r0YYr0r0ISISLM LMLM LMLM LM y1 y2y3 y1 y2 y3r0 r0r00yyLM LMISIS97 在a图中,IS斜率大即IS线陡峭,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较小即货币政策效果小; 而在b图,IS斜率小即IS线平坦,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较大
56、即货币政策效果大。 这是因为,IS曲线斜率(1 - mpc)/d的大小主要取决于d,即投资对利率反应程度。同样移动LM曲线,IS斜率大之所以货币政策效果小,在于d值小,也就是投资对利率变动反应小,货币政策LM移动带来的利率下降,不会引起投资更多增加,从而也不能使收入有更多增加。反之,IS斜率小而使货币政策效果大,在于d值大,即投资对利率变动反应大,LM移动带来的利率下降,会引起投资较多增加,进而使收入有较多增加。98 因此,LM斜率不变,货币政策效果与IS斜率有反方向变动关系。 (2) IS斜率不变,货币政策效果与LM斜率有同方向变动关系: 如图所示: 在a图中,LM斜率小即LM线平坦,货币政
57、策变动即LM线移动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较小,即货币政策效果小;而在b图中LM斜率大即LM线陡峭,LM线移动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较大,即货币政策效果大。99 这是因为,LM斜率k/h的大小主要取决于h,即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程度。在IS斜率不变和等幅移动LM曲线时,LM斜率小其货币政策效果小,是因为h大,即货币需求对利率反应程度大,即较多的货币供给变动只能引起利率较小变动, 因而同样的货币供给增加量只能引起利率较小下降,从而对投资增加和国民收入增加影响小,即货币政策效果就小;反之,LM斜率大即LM线陡峭,是因为h小,即货币需求对利率反应程度小,也就是较少的货币变动能引起利率较大变动,因而同样的货币供
58、给增加量能引起利率较大下降,从而对投资增加和国民收入增加就大,即货币政策效果大。100 货币政策乘数: 货币政策作用的大小也可以用货币政策乘数来表示。 货币政策乘数是指当产品市场均衡不变即IS曲线不变时,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所引起的均衡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用公式表示: 货币政 Y 1 策乘数 m 1 - mpc(1 - t) h/d + k101 上式中: t为边际税率; d为投资需求对利率反应程度; k为货币需求对收入反应程度; h为货币需求对利率反应程度。 上述其它条件不变,h越大,即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反应越敏感,也就是LM曲线斜率小或平坦,则货币政策乘数小(货币政策效果小); 反之,h越
59、小,货币需求对利率反应敏程度小, 货币政策乘数就大(货币政策效果大)。102 其它条件不变,d越大,即投资对利率反应越敏感(即IS曲线斜率值越小或平坦),则货币政策乘数大(货币政策效果大);反之,d越小, 即投资对利率敏感程度小,则货币乘数小(货币政策效果小)。 其它条件如t和k的变动也会影响货币政策乘数的大小。但一般认为t和k比较稳定,因此货币政策乘数主要取决于d和h的大小。这里货币乘数的分析也同上面ISLM模型的分析完全相一致。 应该指出,这里的货币政策乘数与后面一章将要介绍的货币创造乘数也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是指货币政策变动引起收入变动倍数;后者是指最初投入的高能货币所引起的货币数量增
60、加的倍数。103 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IS-LM模型分析中的两种极端情况 用ISLM模型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时, 从理论上看,还会出现两种极端的情况:即 凯恩斯主义极端和古典主义极端。 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 在ISLM模型中,当LM曲线斜率值为零时或IS曲线成为水平线时,IS曲线斜率值无穷大或IS曲线成为一条垂线时,使得财政政策完全有效即不存在挤出效应,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这种情况就叫“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 如图a所示: 104IS-LM分析中的两种极端情况:(1)凯恩斯主义极端:(2)古典主义极端:LM平行,财政政策效果完全;IS垂直,货币政策无效。LM垂直,财政政策无效;IS平行,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快递公司司机劳务雇佣服务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科技委托推广合作协议书3篇
- 二零二五版码头设备维护保养与改造工程合同6篇
- 二零二五年度离婚手续办理及婚姻解除后子女监护权争议解决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版投资代持业务风险控制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汽车消费反担保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光伏发电贷款财产抵押担保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土地居间服务合同范本:生态环保用地合作开发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机械设备购销合同模板6篇
- 二零二五版智能设备信用担保租赁协议3篇
- 电力通信光缆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 2024年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新课标Ⅱ卷数学试题(真题+答案)
- 2024山西省文化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加油站廉洁培训课件
- 2023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民航服务沟通技巧》教案第16课民航服务人员平行沟通的技巧
- 深圳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系统操作手册(电子票据)
- 2023年铁岭卫生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起重机械安装吊装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
- 华北理工儿童口腔医学教案06儿童咬合诱导
- 中国建筑项目管理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