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异同:儒、道的理想社会和治国理念》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1页
《比较异同:儒、道的理想社会和治国理念》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2页
《比较异同:儒、道的理想社会和治国理念》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3页
《比较异同:儒、道的理想社会和治国理念》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4页
《比较异同:儒、道的理想社会和治国理念》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比较异同:儒、道的理想社会和治国理念【专题解释】联读侍坐章和庖丁解牛,探究儒、道思想在文章的体现,比较辨析儒、道思想的异同,思考儒、道思想对于当下的意义。【学习准备】拓展阅读鲍鹏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周国平孔子的洒脱。【教学过程】任务一:精读,探究儒家思想活动1:孔子说“吾与点也”,是否表明孔子对其他三子的志向不“赞同”?点拨:孔子对另外三个弟子也是肯定的,并不是批评或反对的。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注解子路“夫子盖许其能,特哂其不逊。”冉有“夫子之答无贬词,盖亦许之”,公西华“言无能出其右者,亦许之之辞”。夫子哂子路之志,缘于“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这里的笑是善意的。孔子说“由也兼人,故退之

2、”,要压制子路好勇的性格并赞赏他有治理国家军事的才华,“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冉有在众弟子中最内敛谦虚,所以孔子希望他更加自信,“求也退,故进之”,并肯定冉有有治理国家财务方面的能力。“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之为宰也”。公西华在这里年龄最小,比孔子小三十二岁,他在文中的谦虚更多是礼节上的谦虚,述志中的“学”“小”和“愿”,可以看出他非常擅长外交辞令,孔子评价他“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言下之意是无人能超过他,并曾赞赏他“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认为他在治国外交方面可以独挡一面。总而言之,孔子对这四位弟子的志向追求都是满意的、赞赏的。活动2:孔子“喟然而叹”,孔子为

3、什么“叹”?点拨:“叹”中有落寞和愤懑。孔子曾发出“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感叹,甚至有赴叛臣公山不纽的冲动。“叹”中有对太平社会的企望。据钱穆先生研究推断,此时孔子是“五十出仕前”,处在第一期办学生涯,正值人生仕途的枯寂期。鲁国三桓乱政,百姓苦不堪言,阳虎陪臣执国命,国家一片混乱,小人得志,贤者落拓。所以,孔子才会唯独赞道“吾与点也”。“叹”中有对隐逸生活的期许。“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曾皙用行舍藏的人生选择,与孔子心有戚戚焉。“叹”中有对大同社会的礼赞。孔子与颜渊、子路再次述志时曾直剖心志,解开了喟叹之谜“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与礼记中所描述的“天下为公

4、,选贤与能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是相同的,是尧舜般的圣人情怀和人生境界,孔子之后为政鲁国,鲁国达到“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的风气也能应证这一点。任务二:精读,探究道家思想活动1:庖丁的“解牛之道”体现在哪些方面?点拨:精益求精,探索规律。“进乎技矣”,他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探求“道”,把掌握解牛的规律作为实践目标。不懈实践,积累经验。“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谨慎小心,尊重规律。“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不骄傲大意。活动2:文惠君的“养生之道

5、”应如何理解?点拨:文惠君作为战国时期的一个国家的国君,面对错综复杂的诸侯争霸,他悟道,悟的是“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的躲避法则。活动3:庄子的“养生之道”应如何理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养生主意思:不做好事去追求名声,也不做坏事而触犯刑律,顺应自然规律,就可以保护生命,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庄子认为,社会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人们只有像庖丁那样把握了社会的肌理,才能够避开各种难解的矛盾,使自己免于遭受伤身劳神的困扰,从而达到保身、全生、养亲、尽年的目的。任务三:深读,辨析

6、儒道异同活动4:拓展阅读鲍鹏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周国平孔子的洒脱,结合课文,尝试完成下表。点拨:不同点:1.社会理想不同。儒家重群体,道家重个体。在孔子的理想社会中,百姓丰衣足食,礼义教化盛行,天下大同。“大同”着重体现的是整个社会的秩序井然。全社会以仁义为纲达到和谐的境界,个体融于群体,以保持群体的和谐统一,维护群体的利益。道家始终将人本性的张扬与满足放在首位,人不为物役,取法自然,天人合一。强调个人生命的存在和对人性自然的维护。庄子极力渲染个人的自然本性的满足,“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为的是个体价值的实现,独立人格的保持。可见,儒家是以社会的理想

7、状态为最终目的,而道家是以人的理想状态为目的。2.治国理念不同。儒家强调“有为”,道家强调“无为”。儒家的政治思想向来以“有为”为特征,主张以礼来治政,通过礼治建立森严的等级结构、伦常秩序,理想社会也就实现了。道家则呈现出“无为”特色。老子倡导“道常(恒)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是以圣人之治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矣”,主张统治者治理天下要因任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不要妄加干涉。庄子对这一思想作了进一步阐释,他说:“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帝王无为而天下功”。相同点:都关注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人应当如何生活在世界上。1.儒、道的社会理想具有很强

8、的现实性。儒、道站在现实的基础上,抨击不合理的社会秩序。孟子指责当时“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的现象。儒、道都是根据现实的人间生活来设计未来社会的。2.儒、道都采取类推的思维方式寻求社会理想的实现道路。儒家循着“个人家国天下”这一实现理想社会的思路。道家也提倡要从自身做起,自己修好道,再逐步推广开来。好自身,从而影响到家、乡、邦,乃至天下。修可见,儒、道都是循着“个人社会”的模式来达到实现社会理想的目的。3.儒、道“无为”“有为”相通。道家的“无为”与儒家的“有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差别很大,但实际上,道家的“无为”还是“有为”的。“无为”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还是为了以“无为”达到“无不为”“无不治”。这种“无为”是一种迂回的方式,体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这与提倡“有为”的儒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任务四:拓展,思考当下意义作业:结合下面的材料,谈谈自己的认识。当今时代,也有类似消极处世的青年人,网络上称他们为:佛系青年。佛系青年是指崇尚一切随缘、不苛求、崇尚得过且过、不太走心的活法和生活方式的青年人。该词最早来源于2014年日本的某杂志,该杂志介绍了“佛系男子”,把喜欢独自待着,关注自己兴趣爱好和生活节奏,不想在谈恋爱上浪费时间的男性称为“佛系男子”。2017年12月,“佛系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