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代茶具设计_第1页
“线”代茶具设计_第2页
“线”代茶具设计_第3页
“线”代茶具设计_第4页
“线”代茶具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Foshan University本科生毕业设计 “线”代茶具设计 学 院: 陶瓷(珠宝)艺术设计学院 专 业: 工业设计(陶瓷产品设计)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一五年六月摘 要 如今,茶具已成为许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器具,喝茶能使人静下心来沟通。本文通过分析茶具设计发展的现状,发现现有的茶具产品对市场用户群体没有做到很细致的定位,在市场调研与用户分析阶段发现,年轻人是喝茶的新兴群体,更多的是为了缓解压力,而年轻人的沟通方式更多是依赖于网络,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越来越少了,无形中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大。本文选用线条为设计元素,设计了一套简约、时尚、动感十足的“线”代茶具

2、,充分体现和满足年轻人的个性需求,同时创造了一个年轻人与外界交流的舒适平台与机会。关键词:茶具设计;年轻人;线条;个性TheDesignofLineTeaServiceOU Yong-shanAbstract Now, tea set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living apparatus in many peoples lives.Drinking tea can make people calm down to communicat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 tea design and d

3、evelopment.Found the existing tea tea products to the market user community did not do a very detailed positioning.In the stage of market research and user analysis, the young people drink tea emerging groups.They are more to ease the pressure.And the young persons communication way is more depend o

4、n the network, the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is less and less.Invisible between the adult and the barriers between people is also growing.This paper selects lines as design elements,design a set of simple, stylish, dynamic full line generation tea tea, fully embodies and meet the personality needs

5、of young people.At the same time, create a comfortable platform and opportunity for young people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outside world.Key Words:teasetdesign;young people;line;personality目 录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28933 前言 PAGEREF _Toc28933 1 HYPERLINK l _Toc7218 一、课题分析 PAGEREF _Toc7218 1 HYPE

6、RLINK l _Toc9088 (一)设计课题名称 PAGEREF _Toc9088 1 HYPERLINK l _Toc515 (二)“线”代茶具设计课题的来源和意义 PAGEREF _Toc515 1 HYPERLINK l _Toc7271 (三)“线”代茶具设计解决的主要问题 PAGEREF _Toc7271 1 HYPERLINK l _Toc12766 (四)“线”代茶具设计课题的设计目标 PAGEREF _Toc12766 1 HYPERLINK l _Toc28735 (五)“线”代茶具设计课题的开展方式 PAGEREF _Toc28735 1 HYPERLINK l _To

7、c29372 (六)“线”代茶具设计课题负责人 PAGEREF _Toc29372 1 HYPERLINK l _Toc17559 (七)“线”代茶具设计课题时间进度安排 PAGEREF _Toc17559 2 HYPERLINK l _Toc19580 二、设计调研 PAGEREF _Toc19580 2 HYPERLINK l _Toc24605 (一)“现”代茶具课题调研 PAGEREF _Toc24605 2 HYPERLINK l _Toc30777 1.“线”代茶具设计的历史情况 PAGEREF _Toc30777 2 HYPERLINK l _Toc30745 2.“线”代茶具设

8、计的相关技术 PAGEREF _Toc30745 2 HYPERLINK l _Toc7246 3.“线”代茶具设计的现状调查 PAGEREF _Toc7246 2 HYPERLINK l _Toc3813 4.“线”代茶具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PAGEREF _Toc3813 2 HYPERLINK l _Toc31083 (二)市场调查 PAGEREF _Toc31083 2 HYPERLINK l _Toc4905 1.我国茶具发展史 PAGEREF _Toc4905 2 HYPERLINK l _Toc6509 2.中国著名茶具的十大产地 PAGEREF _Toc6509 3 HYPER

9、LINK l _Toc11738 3.茶具的组合配置 PAGEREF _Toc11738 5 HYPERLINK l _Toc21972 4.茶具的分类 PAGEREF _Toc21972 6 HYPERLINK l _Toc23889 5.曼生制壶砂壶图考 PAGEREF _Toc23889 6 HYPERLINK l _Toc31501 6.茶具材质种类 PAGEREF _Toc31501 6 HYPERLINK l _Toc11761 7.茶具风格分析 PAGEREF _Toc11761 8 HYPERLINK l _Toc14060 8.知识产权调查 PAGEREF _Toc14060

10、 9 HYPERLINK l _Toc9530 (三)用户调研 PAGEREF _Toc9530 9 HYPERLINK l _Toc13314 1.“线”代茶具设计调查问卷内容 PAGEREF _Toc13314 9 HYPERLINK l _Toc23101 2.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PAGEREF _Toc23101 12 HYPERLINK l _Toc4290 3.小结 PAGEREF _Toc4290 14 HYPERLINK l _Toc20163 4.人物访谈 PAGEREF _Toc20163 14 HYPERLINK l _Toc6276 5.角色构建及场所设定 PAGEREF

11、 _Toc6276 15 HYPERLINK l _Toc30379 三、调研资料分析 PAGEREF _Toc30379 16 HYPERLINK l _Toc5606 (一)设计目标及市场状况分析 PAGEREF _Toc5606 16 HYPERLINK l _Toc1872 (二)需求分析与设计定位 PAGEREF _Toc1872 16 HYPERLINK l _Toc4399 1.需求分析 PAGEREF _Toc4399 16 HYPERLINK l _Toc14063 2.设计定位 PAGEREF _Toc14063 16 HYPERLINK l _Toc8839 四、设计构思

12、 PAGEREF _Toc8839 17 HYPERLINK l _Toc5220 (一)头脑风暴图 PAGEREF _Toc5220 17 HYPERLINK l _Toc32589 (二)草图方案 PAGEREF _Toc32589 17 HYPERLINK l _Toc8638 (三)方案筛选及五套深化方案 PAGEREF _Toc8638 22 HYPERLINK l _Toc25305 (四)方案筛选及三套深化方案 PAGEREF _Toc25305 24 HYPERLINK l _Toc28787 (五)方案评估 PAGEREF _Toc28787 25 HYPERLINK l _

13、Toc13912 (六)确定最终方案“线”代茶具设计 PAGEREF _Toc13912 26 HYPERLINK l _Toc13374 五、方案确定与详细设计 PAGEREF _Toc13374 26 HYPERLINK l _Toc14521 (一)茶具电脑效果图 PAGEREF _Toc14521 26 HYPERLINK l _Toc10737 (三)茶具尺寸 PAGEREF _Toc10737 27 HYPERLINK l _Toc11963 1.茶具三视图 PAGEREF _Toc11963 27 HYPERLINK l _Toc22971 2.公道杯三视图 PAGEREF _T

14、oc22971 27 HYPERLINK l _Toc9364 3.杯子三视图 PAGEREF _Toc9364 28 HYPERLINK l _Toc14511 (四)设计细节说明与分析 PAGEREF _Toc14511 28 HYPERLINK l _Toc21977 (五)套装配件说明 PAGEREF _Toc21977 28 HYPERLINK l _Toc2971 六、“线”代茶具设计制作流程 PAGEREF _Toc2971 28 HYPERLINK l _Toc13701 (一)制作流程 PAGEREF _Toc13701 28 HYPERLINK l _Toc15719 1.

15、车模 PAGEREF _Toc15719 29 HYPERLINK l _Toc8016 2.削模 PAGEREF _Toc8016 29 HYPERLINK l _Toc11668 3.翻模具 PAGEREF _Toc11668 30 HYPERLINK l _Toc17597 4.注浆 PAGEREF _Toc17597 31 HYPERLINK l _Toc24470 5.晾坯 PAGEREF _Toc24470 31 HYPERLINK l _Toc15231 6.修坯 PAGEREF _Toc15231 32 HYPERLINK l _Toc31260 7.刻(画)线 PAGEREF

16、 _Toc31260 32 HYPERLINK l _Toc40 8.上釉 PAGEREF _Toc40 33 HYPERLINK l _Toc15753 9.装窑,烧制 PAGEREF _Toc15753 33 HYPERLINK l _Toc5958 10.成瓷 PAGEREF _Toc5958 34 HYPERLINK l _Toc4897 (二)心得 PAGEREF _Toc4897 35 HYPERLINK l _Toc2126 七、设计方案的实物样机 PAGEREF _Toc2126 36 HYPERLINK l _Toc8891 八、展板展示 PAGEREF _Toc8891 3

17、8 HYPERLINK l _Toc2316 九、陶瓷艺术品 PAGEREF _Toc2316 39 HYPERLINK l _Toc2811 十、延展性课题分析与毕业设计综合总结 PAGEREF _Toc2811 40 HYPERLINK l _Toc9591 (一)“线”代茶具设计的评价与发展 PAGEREF _Toc9591 40 HYPERLINK l _Toc30814 1.功能评价 PAGEREF _Toc30814 40 HYPERLINK l _Toc20231 2.形态与配色评价 PAGEREF _Toc20231 40 HYPERLINK l _Toc22546 3.材料与

18、工艺运用评价 PAGEREF _Toc22546 40 HYPERLINK l _Toc9272 4.美学价值评价 PAGEREF _Toc9272 40 HYPERLINK l _Toc17079 5.经济指标评价 PAGEREF _Toc17079 40 HYPERLINK l _Toc29205 (二)毕业设计综合总结 PAGEREF _Toc29205 40 HYPERLINK l _Toc18519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18519 42 HYPERLINK l _Toc18864 致谢 PAGEREF _Toc18864 43前言在信息时代中,人们更多地依赖网络进行沟通

19、和交流,面对面的交流随之变少,手机党,低头族遍布每个人身边。他们需要的是静下心面对面的交流,喝茶聊天是一种很好的选择。点的连接构成了线,正如人与人之间通过沟通,连接彼此的心,筑成心灵的桥梁,从而达成共识。 一、课题分析(一)设计课题名称 “线”代茶具设计(二)“线”代茶具设计课题的来源和意义 现代年轻人之间的沟通大都依赖网络,手机和电脑屏幕上一大段冰冷的文字,怎么样也不及现实沟通的一个表情一句话语。线是代表速度,穿越,连接,沟通,动感,这些都是年轻人的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了“线”代茶具设计这一课题。(三)“线”代茶具设计解决的主要问题 解决年轻人面对面的沟通交流问题,从无线的沟通中适当地抽

20、离,回归现实的沟通。(四)“线”代茶具设计课题的设计目标 许多传统的东西都不能打动年轻人的心,为此我想设计一套简约、时尚、动感十足的“线”代茶具,寓意着人与人之间现实沟通的重要性。(五)“线”代茶具设计课题的开展方式 (1)与指导老师讨论课题的可行性,研究价值,确定设计方向。 (2)网络调研,市场调研,用户调查。 (3)通过分析研究现代人们所追求的生活方式、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茶道文化等结合茶具外观设计、茶具配套产品的发展趋势归纳出现代茶具设计的发展趋势。 (4)结合调研结果进行“线”代茶具设计的30套草图方案,方案评估,筛选五套方案深化,方案细化设计,方案评估,五套选三套方案。 (5)确定方案

21、,配色方案,尺寸图,3D建模。 (6)到景德镇制作实物模型。 (7)制作论文,报告书,展板。(六)“线”代茶具设计课题负责人课题负责人:区泳珊(七)“线”代茶具设计课题时间进度安排时间内容2015-03-01至2015-03-10毕业设计课题选择,确定设计课题、信息收集、市场调研、接触客户、市场分析,设计定位2015-03-11至2015-04-0530套草图方案,方案评估,筛选五套方案深化,方案细化设计,方案评估,五套选三套方案2015-04-06至2015-05-02前往景德镇制作成品,设计方案实施与修改2015-05-03至2015-05-30写论文,整理毕业设计报告,设计展板和PPT2

22、015-05-31至2015-06-04打印论文和展板,装订好,准备毕业答辩表一二、设计调研(一)“现”代茶具课题调研1.“线”代茶具设计的历史情况 传统茶具很多是在传统的器形上进行绘画或者在釉色上进行装饰的。2.“线”代茶具设计的相关技术翻模注浆,拉坯,修坯,雕刻,上釉3.“线”代茶具设计的现状调查 现在茶具在形态上固然有了很大的突破与创新,但由于茶具市场存在的无标识、无品牌、无设计、无标准、无推扩的弊端,所以茶具始终突破不了传统的框架。4.“线”代茶具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快节奏的生活下,人们的精神会绷得很紧,厌倦复杂的东西,简约的东西反而会更受人青睐。未来的茶具在形态上会偏向简单化,多余

23、累赘的结构都会被摒弃;色彩上偏向纯色,尤其是白色这种经典永恒的颜色,也会在局部上用图案进行装饰和统一。(二)市场调查1.我国茶具发展史1.1. 最早的饮茶器具(汉代)茶具,在古代也称为茶器或者茗器。很难说明白,喝茶的器具和酒具、食具的分类,有人说商朝前后即有了茶具陶,它的特点是口小肚大。很多历史专家认为,我国最早的茶具的是在西汉,根据西汉辞赋家王褒僮约就有了“烹茶尽具,酺已盖藏”这一说法,这是我国最早先提及到“茶具”的一条历史资料。1.2. 专用茶具的出现 1990年在浙江上虞出土了一批东汉时期的碗、杯、壶、盏等陶瓷用具,其中在一个青瓷储茶瓮底座上有一个“荼”字,因此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世界上出现

24、最早的茶具,所以说茶具的出现最迟出现在汉代。我国在隋唐之前,汉代之后,尽管已经有了茶具出现,但是食具和包括茶具、酒具在內的饮具之间,区别也不是很严格,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两者是通用的。1.3.完备的唐代茶具 到了唐朝,“茶具”这一词在唐诗里面处处可见。唐朝喝茶的风潮很盛行,喝茶由粗放煮茶进入,精工煎茶的阶段,因此茶具的艺术价值也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1.4.兴盛的宋代茶具 喝茶的风潮开始于唐朝,盛行于宋朝。宋朝的皇帝将“茶具”作为赐品,可以看出来宋朝的“茶具”非常名贵。说起茶具:唐代的人喜好越窑青瓷茶盏,宋代的人喜好建安黑盏。宋代之后,我国喝茶的方法伴随着茶叶加工方法的改变,喝茶也开始不加调味了

25、。1.5.过度时期的元代茶具 元朝茶壶的转变主要在于壶嘴,宋朝的壶嘴通常在肩部,元朝则移到腹部。元朝著名的茶罏有姜铸茶罏。元朝茶罏非常精制,直到明朝,百姓间也普遍使用铜茶罏,它的特点在于做工上很讲究雕刻技艺。1.6.明朝 明朝普遍使用汤瓶来煮水,而且汤瓶的样式品种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也开始使用瓷茶瓶。明朝的茶罏大多都是在仿古,雕刻技艺十分突出。紫砂茶具出现在明代正德年间。明代珍贵的茶灯是“白定窑”的产品,白色的是白定窑,在定州建宋窑瓷器。虽然白定窑茶灯色白光滑润泽,但是在明朝主要是作为收藏和摆设,并不适宜日常使用。1.7.清朝在清朝出现了独特的高雅茶具。老北京的大家贵族、宫室 皇廷,乃至往后很

26、多高级茶馆,都是主要使用盖碗茶。2.中国著名茶具的十大产地 (1)越窑:以生产青瓷(图一)为主,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青瓷窑的主要来源,而唐代的越窑是工艺最精湛的时期,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信誉。 (2)邢窑:以生产白瓷(图二)为主,主要是在中国北方邢窑白瓷窑场的第一烧,位于邢台市内丘县管辖,临城县祁村一带,在我国陶瓷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汝窑:釉色以天青为主,河南清凉寺是汝釉(图三)天青主要地区,得名是因为北宋属汝州 ,汝窑生产的茶具以青瓷闻名,有豆青、粉青、天青等。 (4)钧窑:以烧制铜红釉(图四)为主,钧窑也称为均窑。均州窑是宋朝初河南禹州市神垕镇钧台所建立的瓷窑。钧窑的古瓷窑址现今

27、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原来的窑址建立了“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 (5)定窑:定窑在宋朝属于定州的境内,所以称为“定窑”。定窑开始烧制是在唐朝,以出产白瓷(图五)闻名,定窑的窑址规模很大,遗址分为晚唐、五代和北宋三个时期,在198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南宋官窑:南宋官窑是“袭故京遗制”移动到南方继续生产烧制,开始于绍兴十三年,却连续生产了134年的优质瓷,前后映辉,为我国奠定了制瓷王国的美誉,一千多年来,被全世界认为宋瓷(图六)是艺术性最高的时期。 (7)哥窑:哥窑(图七)是宋朝浙江处州人章生一在龙泉琉田创建的瓷窑,是我国用“天工开物”的方式创造出的艺术形式。 (8)建窑:

28、建窑窑址在福建建阳县水吉镇,以烧制黑釉瓷(图八)闻名天下,也称为“建安窑”、“乌泥窑”。 (9)景德镇窑:景德镇窑(图九)在现在的江西省景德镇,所以称为景德镇窑,建国以后发现很多处遗址,以杨梅亭、石虎湾、黄泥头为最早。 (10)宜兴窑:宜兴窑(图十),在现在的江苏宜兴鼎蜀镇。在明清时期成为当时的烧陶中心,其烧制陶瓷的历史已经有2000多年,所以可以称为最古老的窑口。 图三 汝窑图二 邢窑图一 越窑图四 钧窑图五 定窑图六 南宋官窑 图十 宜兴窑图七 哥窑图八 建窑 图九 景德镇窑3.茶具的组合配置 3.1.我国各地饮茶择具习俗 在我国东北、华北一带,人们喜欢用比较大的瓷壶泡茶,然后斟入瓷盅来饮

29、用;江浙一带大多是用有盖瓷杯或者玻璃杯直接泡饮; 广东、福建地区喝乌龙茶,大多数是要采用一套特小的瓷质或者陶质茶壶、茶盅泡饮,选用“烹茶四宝”:潮汕风炉、孟臣罐、玉书煨、若琛瓯泡茶,以鉴赏茶的韵味; 西南一带经常使用的盖碗喝茶,俗称“盖碗茶”; 西北甘肃等地方,喜欢喝“罐罐茶”;西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大多用铝、铜等金属茶壶煮茶叶,煮出茶汁后再加入酥油和鲜奶,称为“奶茶”或“酥油茶”。 3.2.茶具选配因人而定(地位、人数、性别、年龄、职业) 从古到今,茶具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地位和身份区别。现代人喝茶,对茶具的要求虽然没有那么严格,但是也会根据自身的习惯和文化底蕴,结合本人的目光与欣

30、赏力,选择自己最喜爱欢茶具来使用。3.3.茶类与茶具的组合配置 乌龙茶可用紫砂、瓷茶具。乌龙茶:壶音低沉的紫砂壶适合泡中、低挡茶,白瓷泡白豪乌龙、 盖碗(广东多用) 名优绿茶适用无花玻璃杯、或白瓷、青瓷口杯 普通绿茶和花茶用盖碗、瓷杯 红茶用瓷杯或壶、宜兴紫砂或涂白釉的紫砂杯 红碎茶用各种咖啡茶具 白茶、黄茶用玻璃相杯或瓷杯图十一 茶具套装图十一 茶具套装4.茶具的分类4.1.茶具套装 茶壶,茶海(即公道杯),盖碗,茶杯,闻香杯,茶盘,茶托,茶巾。茶道六君子:茶针、茶匙、茶夹、茶漏、茶则、茶桶。4.2.按用途可划分为 茶杯、茶壶、茶盖、茶碗、茶碟、托盘等饮茶用具。 4.3.按茶艺冲泡要求可划分

31、为 煮水器、备茶器、泡茶器、盛茶器、涤洁器等。 4.4.按茶具的质地可划分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竹木茶具、搪瓷茶具、玉石茶具等5.曼生制壶砂壶图考 图十三 紫砂壶图十二 砂壶图考6.茶具材质种类6.1.陶土茶具:宜兴紫砂壶 紫砂壶开创于朝,明朝有了很大的创新和发展,清朝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大师,使紫砂壶(图十五)发展创作到达更高的境界。紫砂的颜色有:海棠红、沉香紫、葡萄紫、墨绿、葵黄、朱砂紫青灰、等多种颜色。其中以紫色为最著名和普遍得名。 特点:a、选型优美不容易变型。 b、保持2%的吸水率和2%的气孔率,透气而不渗水。c、耐冷热急变且不烫手。 d、容易清洗,耐用。

32、另外可以存储茶质,香味。6.2.瓷器茶具:瓷器咣于陶瓷,但以白、青、黑瓷三足鼎立6.2.1.白瓷最先出现在唐朝,北宋时期景德镇生产瓷器(图十六)著名天下,文化景地生产青花瓷、明清时期工艺达到一个高峰。6.2.2.青瓷 初创于晋代。青瓷(图十七)主要浙江生产,到宋朝浙江龙泉、哥、弟窖水平达到高峰时期,哥窖是以质地作工最优,而弟窖则是以选型做工为优。6.2.3.黑瓷黑瓷(图十八)流行于宋代,其中以建安窖产为最好。 图十七 金属茶具 图十九 金属茶具 图十四 白瓷茶具 图十五 青瓷茶具 图十六 黑瓷茶具 6.3.金属茶具 最早记载于晚唐时期。用金属制作的茶具(图十九)密封性能好,有较好的防光、防潮、

33、防氧化、防异味的效果,尤其是锡作为贮茶器具的材料,有较大的优越性。 图十八 竹木茶具6.4.竹木茶具 竹木器(图二十)以条纹美观,保温而优。历史上,广大农村的人民群众都是使用竹或木碗来泡茶,它价廉物美,经济实惠。直到现在,仍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 图十九 玻璃茶具6.5.玻璃茶具 后来兴起的茶具,现代比较流行。当今,玻璃茶具(图二十一)有了较大的发展,玻璃质地透明,用玻璃杯泡茶,茶叶的全部冲泡过程及茶汤的色泽可以尽收眼底,让人在喝茶的过程中得到一种动态的艺术欣赏。 图二十 漆器茶具6.6.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图二十)始于清朝,福建福州一带是主要产地,福州生产的漆器茶具丰富多彩,尤其是创造了红如玉

34、石的“赤金砂”和“暗花”等新工艺之后,更加闻名遐迩。6.7.搪瓷茶具 图二十一 搪瓷茶具 起源于古代埃及,后来传入欧洲,因为其坚固耐用、图案清晰、轻便耐腐蚀而闻名。由于搪瓷茶具(图二十一)实用性强,经久耐用,携带方便,曾经在五六十年代在全中国盛行。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搪瓷茶具已经逐渐被其它材质的茶具所替代。 搪瓷茶具的特点:与其他材质的茶具相比,搪瓷茶具有着质地坚固、耐于使用、重量较轻、图案清晰与不易腐蚀等特点,但是传热比较快速,不容易放在家用的茶几上,会烫坏桌面,一般不建议用来招待客人。7.茶具风格分析风格图片展示特点中式风格青花,山水画,珐琅,青瓷,白瓷,紫砂,给人传统复古的感受。新

35、中式风格传统装饰从简,抽象化,给人感觉现代却不失传统的味道。欧式(宫廷)风格描金边,装饰具象化,壶形较大,给人感觉较高端优雅。欧式(简约)风格色调以黑白为主,没有多余的装饰,设计现代简约。英式风格描金边,绿色应用范围广,容量大,给人一种绅士,复古的感受。巴洛克风格色彩以白色为主,装饰以纹理为主,纹理以罗马柱雕刻为元素,复古风潮。田园风格质感以陶质感为主,色彩和接近自然,给人朴素,宁静的感觉。日式风格造型设计注重细节,简约却不失设计感,多搭配木材,强调与自然的和谐。表二8.知识产权调查在茶具的领域中,对于知识产权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因为茶具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导致很对人对茶具设计的知识产权并没有过多

36、的重视,以致于市面上涌现出大批量抄袭和模仿,所以很多设计师在茶具设计这块并没有那么不用心。但对于茶具设计申请专利这一项目的方向有点难定义,工艺是又远古流传下来,根本谈不上专利,况且每一套茶具的产生也要靠这些工艺去完成,只有创新的茶具,史无前例的设计才得以申请专利,所以对于茶具设计的维权之路还是比较艰难。(三)用户调研1.“线”代茶具设计调查问卷内容茶具问卷调查第1题.:请问您的性别是? 单选题 A、男性B、女性第2题:请问您几岁? 单选题 A、2029岁B、3040岁C、4050岁D、50岁以上第3题:请问您的工资月收入是多少? 单选题 A、10003000元B、30005000元C、5000

37、7000元D、700010000元E、10000元以上第4题:日常生活里有喝茶的习惯吗?如果有,通常是在什么情况下喝茶呢? 单选题 A、自己空闲时间品茶B、三五知己坐在一起喝茶聊天C、招待客人D、为了提神E、减肥第5题:您购买茶具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单选题 A、自己使用B、送礼C、收藏D、摆设第6题:请问您在购买茶具时主要考虑哪些方面? 单选题 A、品牌B、质量C、功能性D、外观第7题:请问您希望在一套茶具中,拥有专属于自己的杯子,或者能清晰地分辨出每个杯子吗? 单选题 A、希望B、不希望C、无所谓第8题:请问您购买茶具的情况是怎样的? 单选题 A、一整套地买B、只买必须的壶和杯子第9题:您喜

38、欢什么风格系列的茶具? 单选题 A、传统、古朴B、现代、简约C、欧式、华丽D、可爱、卡通第10题:请问茶具吸引您的地方是什么? 单选题 A、造型B、色彩C、图案装饰第11题: 您觉得现在市场上的茶具在设计上存在着什么问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多选题 A、造型太传统,不够创新B、造型不美观C、把手设计不完善,握起来费力D、把手设计不完善,握起来容易接触到壶体而烫手E、壶盖扣不牢固F、茶船容易溢水出来G、其他第12题:您能接受茶具的价格范围? 单选题 A、100元以下B、100300元C、300500元D、500元以上第13题:请问您对茶具设计有什么建议呢? 主观题 2.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图二十

39、三 分析问卷二图二十二 分析问卷一图二十五 分析问卷四图二十四 分析问卷三图二十六 分析问卷五图二十七 分析问卷六图二十九 分析问卷八图二十八 分析问卷七图三十一 分析问卷十图三十 分析问卷九图三十二 分析问卷十一图三十三 分析问卷十二 第13题我选取了几条比较有代表性的回复 (1)造型现代一点,融入现代元素,让年轻人都喜欢 (2)个人比较喜欢日式的茶具 (3)能喝茶就行,做得漂亮只是收藏品 (4)突破传统 (5)希望设计大胆,突破传统造型,有新的概念,与时代接轨 (6)合眼缘就好了 (7)好看实用上档次 (8)平靓正 (9)简约创新 (10)更人性化的设计,同时外观能吸引大众 3.小结填写调

40、查问卷的大多数都是男性,他们年纪都是比较年轻的(2029岁),月薪大部分范围在10003000元之间,所以他们所能接受的茶具价格范围大多是100300元之间。他们大多都是和朋友一起聊天或者招待客人的时候会使用茶具喝茶,自己空闲的时候喝茶的占25%左右。茶具多为自己使用,在选购茶具的时候最在乎茶具的造型,喜欢古朴和现代简约的百分比相差甚少,极少年轻人会喜欢华丽和可爱的茶具风格。4.人物访谈采访者个人资料性格茶具需求姓名:陆小姐年龄:23岁职业:淘宝美工居住状况:公司租了一间4房一厅的公寓,和同事一起生活优点是乐观向上,善良,有爱心,对别人很好,很交心。缺点是有点优柔寡断,太容易相信别人。通常在晚

41、上和同事坐在一起聊天喝茶。购买茶具通常被茶具的造型所吸引,装饰要简约有个性,小量配套。有时候也会被茶具的外表吸引而购买,喜欢现代简约的风格。姓名:谭先生年龄:24岁职业:学生居住状况:和家里人一起生活优点是沉稳内敛,喜欢帮助别人。缺点是过于追求完美。平时比较少喝茶,家庭聚餐的时候会喝。购买茶具通常被茶具的外形所吸引,一般会一整套地购买,注重茶具的整体感和协调性。喜欢中式古典的风格。姓名:邹先生年龄:25岁职业:公司职员居住状况:和三个朋友一起合租优点是活泼开朗,为人健谈,很为别人着想,工作认真。缺点是一个人的时候比较孤僻。一般有客人到家里做客时会用茶来招待客人。购买茶具时会注重茶具的外观和材质

42、,喜欢简单纯色,少量配套。姓名:区小姐年龄:25岁职业:平面设计居住状况:和一个朋友合租优点是对自我的要求比较高,健谈开朗。缺点是缺乏耐心,有时候会情绪化。招待客人,和朋友一起聊天会使用茶具。茶具外观很重要,但装饰也很重要,喜欢淡雅的颜色,喜欢现代一点的茶具,不需要很多的杯子,56个就足够。表三5.角色构建及场所设定5.1.角色构建照片个人资料日常生活茶具需求姓名:陆小姐年龄:23岁婚姻状况:未婚居住情况:公司租了一间4房一厅的公寓,和同事一起生活日常除了上班以外,喜欢打羽毛球,听音乐,看电影,逛街,热爱美食,是一枚小吃货。也爱和朋友聊天,或邀请朋友到家里做客,三五知己坐下来喝茶聊天。喜欢简约

43、现代的茶具,富有个性,不繁琐,茶具配套不需要太复杂繁多。一壶一公杯,六个杯子。表四5.2.场所设定环境:小型公寓人数:23人 图三十四 合租公寓 年轻人刚毕业出来工作,离家比较远,会选择租房子,或者住公司宿舍,当然也会是几个好朋友或情侣一起合租,这是一种时代现象,所以像这种几个人合租的居住环境(图三十四),茶具产品的市场还是非常大的,而且年轻人喜欢有空的时候坐在一起聊天,或许会选择外出到休闲的饮吧里面聊,但消费相对低的聊天场所还是在自己的家里,一壶茶便是最好的陪伴。茶有着悠久的历史,怎么样融合到现代年轻人的世界里是一个难题,那么现在我选择从茶具下手,提取年轻人喜欢的元素,设计出“线”代的茶具。

44、三、调研资料分析(一)设计目标及市场状况分析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茶具市场的消费群体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年轻人成为支撑茶具市场发展的重要部分。本文以年轻人作为设计目标,将茶具产品设计倾向年轻化。(二)需求分析与设计定位1.需求分析 虽然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很快,但仍需要慢节奏的生活部分。喝茶能让他们静下心来思考和交流,但他们对茶具的需求不需要太齐全,茶具配套满足基本的使用足以,配套多了也会成为他们的清洁负担。茶具的设计要能够体现他们对生活的态度。2.设计定位 人群:2230岁 使用场所:小型公寓 使用场景:喝茶聊天 茶具配套:一个茶壶,一个公道杯,6个杯子 风格:简约现代 色彩:12种色彩 材质:以陶

45、瓷为主,可与木材和金属结合四、设计构思(一)头脑风暴图图三十五 头脑风暴图(二)草图方案方案设计草图设计说明方案1灵感来源:阿拉丁神灯特点在于把手,有两种方式的把手设计方案2灵感来源:鸟壶是扁形的,正看像一只小鸟,把手与壶体内部是隔断的,壶的下面加了一只脚,有利于壶的稳定。方案3这是一个手抓壶,壶体上大下小,壶的外壁手抓的地方相对比较厚。方案4这是一个手抓壶,圆柱的扭曲而变成的,壶的两侧三角形的部位是相对凸起的。方案5灵感来源:朝阳,鸟这是一个手抓壶,盖纽是像鸟的翅膀方案6灵感来源:水滴这是一个手抓壶,壶盖从正式看是看不到的,被壶体挡住的,壶体图案的一座座山峰是用青花画的,太阳的部分是橘黄的,

46、凸起来,中间凹进去,是手抓的地方。壶身的装饰很有画面感。方案7灵感来源:鸟这是一个扁形壶。方案8灵感来源:水滴壶盖是镂空的,把手的圆形呼应了壶体的圆润。方案9灵感来源:花篮整个壶看起来像花篮,把手是有个结方案10灵感来源:路灯壶嘴看起来像从壶体延伸出去的,壶体上连接壶嘴的是一块泥片。方案11这是一个手抓壶。手不是侧抓,而是从上面抓的,手指可牢牢地勾着壶体。方案12这是一个相对普通的壶,壶的盖子和下部是黑色的。方案13特点在于长长的把手,盖纽与把手相呼应方案14灵感来源:大象壶嘴像大象的鼻子方案15这是一个手抓壶。壶体像丝带缠着,凹凸状,手抓着防滑。方案16这个壶体相对传统,把手是铁质缠上编藤的

47、,壶的前后都有三朵微凸渐变的花来装饰。方案17这是一个扁形壶,壶体上的两条线分割出三个面,三个面的凹凸情况不一。方案18这个壶的特点在于把手,像一个音符。方案19这是一个方形手抓壶,手抓的地方三角形的部分是凸起,里面圆形的部分是凹进去的,壶的前后两侧有三角形图案装饰。方案20壶嘴与壶体接触的面比壶体其他部分的厚度稍薄。方案21壶体上大下小,壶体是有折面的,壶盖是木质材料。方案22这个壶的特点在于把手方案23灵感来源:药煲方案24灵感来源:花瓣壶体与把手看起来是一个整体,镂空了一部分就成为了一个把手,壶盖是木质的。方案25灵感来源:石头壶体像一个石头,把手是黑色的铸铁。方案26灵感来源:小鸟把手

48、巧妙地连接了尾巴和头部,看起来毫无违和感,盖纽是仿翅膀。方案27整个壶体是通过长方形变形而成的,第一种方案是木质壶盖,壶体上的三角形是凸起的,是手抓的地方。第二种方案是陶瓷壶盖,壶身三个面镶嵌了木片,起防烫作用。方案28灵感来源:圆柱木质壶盖,纽扣状的手抓地方,壶体下部由下至上凹凸纹理由粗变细。方案29灵感来源:圆柱木质壶盖,特点在于把手,是有两片泥片组成的,泥片中部凹进去,方便拿。方案30特点在于把手由两条泥条组成的,壶体下部分是凹凸纹理。表五(三)方案筛选及五套深化方案深化方案一:方案2图三十六 深化方案一设计说明:灵感来源于鸟。在原来的草图上将茶壶从扁形壶改为圆形壶,小鸟的脚是作为一个很

49、重要的支撑点。深化方案二:方案24图三十七 深化方案二设计说明:以花瓣的形状为灵感来源。茶壶正面看就像一片花瓣一样,用木质的塞子作为壶盖,侧面看起来是中间稍鼓起来的形态,与花瓣相呼应,把手的设计虽然外面有棱角,但里面圆滑,握起来手部会舒适。杯子是一个相对普通的杯子,杯托是木质花瓣形的,与壶相呼应。深化方案三:方案25图三十八 深化方案三 设计说明:这是一套以点线装饰为主要的茶具。茶具形状在传统的器形上进行修改,变成不规则形状;把手使用的是铸铁材质,让茶具看起来更加多亮点;点线面在现代装饰上所使用的范围很广,富有鲜明的现代气息。深化方案四:方案26图三十九 深化方案四设计说明:灵感来源于小鸟。利

50、用小鸟的形态作为壶体,壶嘴对应小鸟的嘴巴,把手顺接着尾巴和头部,让正面看起来整体像一个圆形,看起来舒服协调。深化方案五:方案29图四十 深化方案五设计说明:这套茶具的特点在于把手,把手上有一些凹槽,方便手抓,盖子是木质的。(四)方案筛选及三套深化方案方案24图四十一 二次深化方案一方案25图四十二 二次深化方案二方案26图四十三 二次深化方案三(五)方案评估方案设计主题优点缺点花瓣之美花瓣的造型很优美特别,陶瓷和木材的结合,看起来很美好。工艺相对复杂,泡茶时有可能发生壶体站立不稳的情况。壶体前部分在烧制时可能会发生下坠变形。线之美线面的结合,看起来时尚,充满现代气息。陶瓷和铸铁的结合,不单调。

51、不规则的造型烧成可能会发生变形。鸟之美小鸟的造型充满朝气蓬勃的感觉,与茶提神的作用相呼应。造型相对没那么美观,材料单一,成型也有一定难度。表六(六)确定最终方案“线”代茶具设计图四十四 最终方案五、方案确定与详细设计(一)茶具电脑效果图图四十五 茶具电脑效果图(三)茶具尺寸1.茶具三视图图四十六 茶壶三视图2.公道杯三视图图四十七 公道杯三视图3.杯子三视图图四十八 杯子三视图(四)设计细节说明与分析 这一套茶具采用了影青为主要的色彩,设计出围绕茶具的线条,以雕刻的形式附在茶具上。把手的搭配采用不锈钢把手,更显时代气息。(五)套装配件说明 1个茶壶+1个公道杯+6个杯子六、“线”代茶具设计制作

52、流程(一)制作流程1.车模图四十九 车模2.削模图五十 削模图六十 模种3.翻模具图六十一 翻模具4.注浆图六十二 注浆5.晾坯 图六十三 晾坯6.修坯图六十四 修坯7.刻(画)线图六十五 刻(画)线8.上釉图六十六 喷釉9.装窑,烧制图六十七 装窑与烧窑10.成瓷影青系列一影青系列二黑.白系列表七(二)心得因为茶具所需的效果,所以我选择了在景德镇制作毕业作品。在我参与制作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学到了很多,从一些失败中我认识了更多有关陶瓷制作中要注意的问题,这比书本上所说的知识更具体,甚至在书上也未必能学得到。这证实了一个真理:实践出真知。我简要地说明我在制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图片问题图片问

53、题在上釉之前,我进行了试釉,发现拉丝釉在注浆(较薄的泥坯上,烧成后会扯断坯体或出现破裂。在正式画线之前,先练手,发现用色料画出来的线会化开,师傅说是因为先画线再喷高白釉的原因导致的。模具的分模线出现了吸浆不一的状况,导致泥坯分模线的位置特别薄,甚至出现破裂的情况。后来得知理应在新模具上刷醋。由于师傅说用新彩画会显得比较突兀,所以最终选择继续用色料画,然后喷了透明釉,但还是有点化开,而且线条不顺。喷了这种影青釉,发现壶体泛黄。而且也有壶盖打不开的情况出现。盖子与壶体的贴合程度不够。盖子出现变形。或许是因为坯体薄,而且又是不规则,所以杯子也出现了变形。表八七、设计方案的实物样机图六十八 影青系列一图六十九 影青系列二 图七十 影青系列一搭配一 图七十一 影青系列一搭配二八、展板展示图七十二 茶具展板九、陶瓷艺术品图七十三 艺术瓷展板十、延展性课题分析与毕业设计综合总结(一)“线”代茶具设计的评价与发展1.功能评价 这一套“线”代茶具的设计虽然是异形,但也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2.形态与配色评价 本套茶具设计的形态在基本的形态上进行变化,左右的不对称感,整个壶体的倾斜向上,表达了年轻人独有的态度,独立,追求个性,朝气,蓬勃向上,不锈钢把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