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朱子家训的心得体会朱子家训的心得体会朱子家训书评 读后感 朱子家训书评 朱子家训是一 篇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的家教名著。作为学校少数的文科生, 早在高中时期,我们就学习过朱子家训 。作为启蒙读物,朱子家 训全文仅 522 字,寥寥数百字,通俗易懂的古文里蕴含着无尽的中 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它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自问世以 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 ,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 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同时,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它让我们这一辈人懂得为人处世之道,懂得感恩,懂得珍惜,它教我 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我想,对于一个医学生这是特别 重要的吧,
2、正直的做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才能更好的为社会造 福。然而,因为历史原因,文章中仍有封建性的糟粕。因此我们除了 要看到它对现世的积极影响,也要看到其不合理地方,做到“取其精 华,去其糟粕”。 朱子家训并不只是家训,更应该是中国人乃至 世界应该学习的训则。朱子家训得以流传 , 可见其深远的意义。它 是中国文化的延续,它经的起时间的考验,历史的沉淀。当越来越多 的人不再坦诚相见, 不再认为光明磊落是立足的根本, 不再彼此相信。 一部朱子家训 正引导着我们如何走好人生之路,它从生活的方方 面面诠释了做人处事, 待人接物的正确态度。“黎明即起, 洒扫庭除, 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3、。 ”让我们想到了陶 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化社会, 这样恬静的生活 让人神往。从“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 精,园蔬愈珍馐。”我读懂了要珍惜,生活要节俭,不能随意浪费, 浪费是可耻的。 这种简朴的生活作风值得我们所有现代人去学习, 尤 其是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去践行这种价值观。从当代的角度来说,它 的这种思想正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 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我看懂了 ,做人要厚道,不能贪心,要有 热心,爱心,要懂得帮助他人。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
4、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古人教我们做人要正直, 不能失去做人的准则。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 古人教我们要懂得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 相报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嫉 妒是心灵的毒药, 妒忌会蒙蔽了人智慧的双眼, 永远也看不清真正的 真谛所在。“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勿贪意外之财”“与肩挑贸易, 毋占便宜”“刻薄成家 , 理无久享”如今的社会中,很多人为了自己的 利益不惜去牺牲他人的利益, 欲望让人类变的更加自私。 古人都能学 会知足,为什么我们却总要为了名利奔走,既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 他人。 朱子家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 而掘井”,从中,
5、我看懂了古人的睿智,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它告 诉我们在做事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正如“事倍功半”向我们诠释的 道理一样。对于我们个人, 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都应该有所计划或安 排,或许有人会说,世界上的事都是千变万化,没有人知道下一秒会 发生什么事情, 所以计划赶不上变化, 但是一个有准备的人永远比一 个没有准备的人要来的自信。 对于社会而言, 有所准备和计划更能推 动其前进与进步, 这或许就是国家会每年制定经济规划, 财政规划等 一系列规划的原因吧。 作业朱柏庐老先生在全文的最后一句话发人 深省“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意思是说,如果能够这样做人,那就 差不多和圣贤做人的道理相合了。 在我看来,
6、 这体现出了他也明白要 想所有人都做到这些根本是奢望。 当然,这些质朴的格言早已超越了 文字,幻化为贤者心灵的法则。 我细数着风檐下翻飞的书页,凡五 百零六字,虽称不上醍醐灌顶,但多少能让人产生“簌簌凉风生,加 我林壑轻”的顿悟。仿佛小心地拾掇起,先哲额上滚落的汗珠。 朱 子家训不仅仅是家训,更是一部鞭策个人行为的箴言,作为医学生 的我们,需要训律自己,规范自己,更好的为人民、为社会服务。把 自己塑造成一个更加严谨, 有道德的医学人士, 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朱子家训心得 朱子家训 虽只有寥寥数百字, 却以通俗易懂的文 体表达了深刻的治家之道,使儒家的经典之作,几百年来,为世
7、人所 重。朱子家训 是集为人处世多方面道理的经典著作。 在今天看来, 朱子家训更是一部家庭教育,培育子女完善人格,接受传统文化 的读本。读来不仅不觉得枯燥,还令人爱不释手。反复吟读,更觉得 蕴涵丰富,深意绵长。 从第一句便有一种亲切塌实的感觉,进而似 乎看见一种田园般的悠然生活, 每日清晨,趁着凉爽将庭院打扫干净, 干干净净地迎接新的一天, 当最后一束阳光被收走, 便就着月色进入 梦乡,紧紧的大门将烦扰关在门外,宁静的是梦中人。这是一种多么 让人向往不已的生活状态啊! 在书中,可以品味到“事师长贵乎礼也, 交朋友贵乎信也”的礼节与信义。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的宽阔胸怀 ? “勿营华
8、屋,勿谋良田”,“得意不宜再往”,不可否认, 欲望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 它就像一棵生命旺 盛的小草,只要有适宜的条件, 便会恣意生长。 大千世界,纷繁复杂, 好精彩。于是我们匆忙穿梭于市井繁华, 为了名与利奔走, 身心疲惫, 没有多少人能明白自己究竟在苦苦追寻着什么, 他们就这样走着, 得 到着,得到自己认为想要或该拥有的东西。然而,没有一个人可以真 正拥有所有。 蒙特奎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们追求幸福也就罢了, 实际上我们追求的是比别人幸福。 不错,一个小小的“比”字,让无数架天平失衡了,让无数颗心劳累 了。 应该学会知足,知足常乐。在奔波中留出一些时间,陪陪为自 己操劳
9、了半辈子的双亲, 体贴关爱所爱的人, 问候一下朋友 ?有时候, 幸福就是这样。 百年之前的老前辈给了我们一点点安慰,也许这些 与世俗格格不入,但我们不会认为它过时,它是鲜活的,也应当永远 是鲜活的。当然时代在变,可能古经中的一些内容不适合这个时代, 但大部分还是有道理的。人生是有取舍的,书中的内容也可以取舍。 避开市井的喧哗,让我们读一读朱子家训 ,来审视心灵最底层的 那一方空间 ! 总之,受益非浅!篇三:朱子家训有感 生活严谨、宽容善良 朱子家训心得 寒假 作业一公布,我总是习惯性地列其为“事务”或“应付” 。迫于要求 习读了这部全文仅 522 字短小精悍的朱子家训后,我深深地被其 中规劝我
10、们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的名言警句所警醒, 不得反省自己的 言行和品德。此时我才明白研读朱子家训的真正意义,并深为赞 叹。 朱子家训偶句天成, 颇具韵律之美且蕴涵丰富, 深意绵长, 它言简意赅的阐述了治家之道。而人们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中又以“修身、齐家”最为基础,试想一个连家都管理不好 的人又如何能做出治国、 平天下的壮举呢, 毫无疑问朱柏庐知道这些。 然而朱子家训 却不止蕴涵着这些内容,它还处处透着为人处事的 睿智。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这 一句话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一样表明了对劳动的尊重和对劳动成果的珍惜
11、啊, 浪费无疑是可耻的 这在任何时代都是一样的。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也许 有人会说未雨绸缪未免操之过急, 而世事变化无常, 不可能找到一种 解决所有问题的方法啊, 可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临渴掘井是 行不通的啊,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有可能是饮鸩止渴,使得问题 变得更糟啊。这句话是具有借鉴意义的啊。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 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 这几句都表明对子孙的教育是多么的重要,用好的教育方法才有用, 不光要让子孙读好书,好读书,还要以身作则,用自己淳朴的品质教 化子孙才行, 这样后代才能长盛不衰啊, 否则只会使三代而衰这句话
12、应验啊。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得意不宜再往”,不可否认,欲 望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 它就像一株生命旺盛 的草,只要有适宜的条件,便会恣意生长。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好 精彩。于是我们匆忙穿梭于市井繁华,为了名与利奔走,身心疲惫, 或许没有人想过也没有闲暇去想过要暂停一下脚步, 更没有多少人能 明白自己究竟在苦苦追寻着什么,他们就这样走着,得到着,得到自 己认为他们想要或该拥有的东西。 然而,没有一个人可以真正拥有所 有。 蒙特奎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们追求幸福也就罢了, 实际上我们追求的是比别人幸福。 不错,一个小小的“比”字,让无数架天平失衡了,让无数颗心劳累 了。
13、应该学会知足,知足常乐。在喧嚣奔走中留出一些时间,陪陪为自己操劳了半辈子的双亲,体贴关爱所爱的人,问候一下朋友有时候,幸福就是这样。 当然朱子家训也免不了受时代的局限, 残余着封建礼教的糟粕 ,有着消极的倾向,比如“处世戒多言,言多 必失;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这些内容就像美玉上的瑕疵,但瑕不 掩瑜,人生是有取舍的,书中的内容也可以取舍。 朱子家训仍然 是醒世的钟,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避开市井的喧哗, 让我们读一读朱 子家训,来审视心灵最底层的那一方空间 ! 篇四:朱子家训心得 网易 新闻 微博 邮箱 相册 阅读 有道 摄影 爱 拍 云笔记 闪电邮 手机邮 印像派 游戏江湖 更多 博客 手机
14、博客 博客搬家 博客 VIP 服务 群博客 博客油菜地 博客话题 博客热点 博客圈子 找朋友 发现 小组 风格 网易轻博客 LFTER 创建博客 登 录 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姜俊的博客 弘扬传统文化 诚敬国学 讲堂.cjgxjt. 导航? ? ? ? ? ? ?首页相册 音乐 收藏 博友 日志 姜俊 加博友 关注他 最新日志 ? ? ? ? ? ? 微笑的力量 诚敬蒙 学馆招生简章 崔元章先生簡介 桑恒昌怀亲诗集 教育孩子的十个最 佳时机 该作者的其他文章 博主推荐 相关日志 随机阅读 ? 完美绅 士 Van Cleef Arpels 梵克雅宝 Pierre Arpels 男士腕表全球
15、首 发 ? ? ? ? 越南出台黄金管理新措施 强悍“犀利姐”也相亲 凤凰 淑女原创 两部委打击医闹, 谁打击闹医? ? 清晨第一泡尿的疾病信 息 首页推荐 更多 诚敬国学讲堂开学拜师仪式 朱子治家格言修学 心得报告 201X-11-19 20:46:38| 分类: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朱子治家格言修学心得报告 第一集 201X. 3.07 诚敬国学讲堂 郭帅华老师主讲 尊敬的诸位长辈、老师,大 家上午好!感恩大家在百忙之中抽空过来指导末学的习讲, 感恩大家 的 真诚护持,末学今天为大家汇报的题目是朱子治家格言修学 心得。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想要兴旺发达、长久不衰,首
16、先 要有道德、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延续,四大文明古国,有三个已经灭 亡了,原因就是缺失了道德、文化、历史的传承,导致祖先的智慧和 人生经验不能留给子孙后代。我们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有 着五千余年的辉煌历史与灿烂文明,我们也称之为炎黄子孙,现在, 我们中国的文化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推崇,把她奉为拯救 21 世纪 的良方妙药, 中华文化担负起了拯救世界的使命。越来越多的人们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受益于传统文化。 那么我们中国文化为什么会传 承的这么完善呢?绝对不是偶然的, 凡事皆有一个因果, 有果必有因, 有因必有果。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欧洲学者经过不断的研究,得出 一个结论, 那就是我们中
17、国特别重视家庭教育的缘故, 这个说法呢也 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可。 纵观历代大圣大贤、建功立业、名垂后世者, 无一不是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而扎下圣贤的根基的。 比如我们熟知 的孟子,小时候得力于母亲的谆谆教导,才有以后的伟大 成就。以 孟子的资质,况且需要母亲的善教, 况且我们平常人呢? 中国古人, 自身有成就后,就会念念想着把自己一生的智慧和经验传给子孙后代, 为后来人谋福利,所以就有了家训、家书的出现,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三国诸葛亮的戒子文 ,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明朝袁了凡的 了凡四训,清朝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 ,当然也包括我们今天要 学习的朱子治家格言 。在古时候,一个人一生需要有四种教育
18、, 一是家庭教育,是扎根教育,伦理道德的教育,是孩子一生德行、 人格、习惯、价值观、正知正见养成的重要阶段,此段教育的好坏将 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谚语所谓:“三岁看少,七岁看老。 ”就是这个道理。家庭教育如果缺失,将 是一个家庭一个孩子最大的损失,民国著名高僧印光大师曾说:“人家欲兴,必由家规严整始;人家欲败,必由家规颓废始。 ”确 实是一语中的。古人讲:教子婴孩,教妇初来。体现了古人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 慎于始。说起从开始教导孩子,其实从母亲怀孕时已经开始了, 称之为“胎教”,颜氏家训里记载:“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 怀子三月,出宫别居,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 之。”二是学校教
19、育, 是家庭教育的延续, 是培养一个人智慧能力学问的 教育:三是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扩张,是一个人历事炼心、造福社会、 修齐治平的教育。四是是宗教教育,是回归本性、认识因果的教育,让我们了解宇宙 人生的真相。有了这四种教育,才能成就一个完善的人生。那么我们 看看现在的教育,首先家庭教育缺失了,根没有了。小孩的为人处世 没有了一个准则, 都是以自己周边人的影响和电脑电视的影响为准则, 为人处世以自己的习气为导向, 是社会家庭动乱和社会不和谐的根源 所在。然后,宗教教育也缺失了,人们不知道为什么而活,没有认清 事 实真相,不了解因果,普遍没有畏惧心,以自私自利为核心,是 导致战争和天灾人祸的根源
20、。 那么我们学习了圣贤文化,了解到了 古代的四种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这一 课,经典教导我们要学贵力行, 我们要把古圣先贤家道家教的智慧继 承下来,以让我们自身受益, 国家民族受益, 后代子孙受益。 下面, 我们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呢, 先介绍一下朱子其人, 了解一下写这篇 文章的背景,可以帮助我们对这篇文章的理解。首先,这里的朱子不 是南宋的理学家朱熹夫子, 大家要区分开来。 本篇的朱子原名朱用纯, 字致一,自号柏庐,所以朱子治家格言 又称为朱用纯治家格言 或朱柏庐治家格言 。他是明末清初时期人士,著名的理学家和教 育家,江苏昆山人,朱熹第九代孙,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
21、【公元 1617 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 1688年】,享年 71 岁,年轻时曾为 明末秀才,侍奉父母至孝,其父朱集璜为明末学者,清顺治二年【公 元 1645 年】守昆城,抵御清军入侵,城破,后投河自尽。时朱柏庐 昼夜恸哭,痛恨清军,为坚持民族气节,终生未入仕途,居乡以教书 养母,期间,康熙皇帝曾多次举荐他参加朝廷博学鸿词科考试,都遭 到拒绝。他一生修学以程朱理学为主,主张知行合一,严于律己,尤 致力于“敬”。设馆教徒,以小学、近思录为宗,仿白鹿洞书规,深 感当时教育失当,曾写辍讲语教徒。 朱子一生著作甚丰,著有 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春秋左传酌解 等著作,曾写过劝 孝歌传于乡邻,感
22、人至深,今天在江浙一代流传甚广,后文我们也 附录下来了。当然也包括我们今天学习的朱子治家格言 。朱子于 清康熙三十七年染疾,临终前嘱咐弟子:“学冋在性命,事业在忠孝。”去逝后,其门人弟子谥其号为“孝 定先生”,因为他一生德行、学问出众,与归有光、顾炎武并成为“昆 山三贤”,与徐枋、杨无咎并成为“吴中三高士” 。说到此呢,给大 家介绍一下古代的名号学问,刚才讲到,朱子原名朱用纯,自号为柏 庐,起这个号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父亲抵抗清军牺牲,仿晋朝王裒攀柏庐墓的事迹以明自己的孝亲之志的。晋朝的王裒,侍奉父母极为孝顺, 后来他的父亲也是非义而死,王裒非常悲痛,就在父亲的坟墓前搭建 一个茅屋,住在 那里,每
23、天抱着父亲坟上的柏树痛苦,泪水落在柏 树上,后来柏树也枯萎了。他的母亲非常害怕打雷,母亲去逝后,每 逢下雨打雷,他就跑到母亲坟前安慰母亲:“母亲别害怕,儿子在这里呢。”朱用纯也是侍奉父母极孝,有感 于王裒的事迹,就起了“柏庐”这个号,予以明志。那么在历史上, 以号明志的现象是很多的,像明朝的袁了凡先生,原号学海,因遇孔 先生算命,指导人的一生皆是命运所定,后受云谷禅师点化,知道了 断恶修善改造命运的原理,不愿做一个凡夫俗子,就把“学海”改为 “了凡”,以告诉自己,要做圣人贤人,了断凡夫的生活,写过了 凡四训传世,对后世中国文化影响很深。曾国藩先生自号叫“涤生”, 是取了凡四训里:“昨日种种昨日
24、死,今日种种今日生。”之意,有洗涤生命清洁无 染的含义,我们有机会见到曾国藩的书法作品, 就会看到有的是落款 “涤生曾国藩”的署名。现代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年轻时曾用 号“齐奘”,“奘”是唐代著名高僧玄奘大师,因为先生从事的是中印 文化交流和印度梵文的研究,而玄奘大师正是这一领域的杰出人物, 要向玄奘大师看齐,做一个伟大人物,有见贤思齐之意。所以古人起 名取号都有极其深刻的道理,都有文化内涵在里面,要么是自己的志 向,要么是自己道德伦理的准则,每当别人叫自己的时候,也是在时 时提醒自己,不断进步。那么现在社会起名都没有这个讲究了,不知 道为什么起名,仅仅只是一个代号,仅仅是为了好听,背后的
25、文化缺 失了,名字失去了告诫自己提醒自己的含 义了。好,下面我们回到 主题,这篇朱子治家格言是朱柏庐综一生之学养写成,完全秉承 古圣先贤教诲,给后代子孙的一篇训文,亦称朱子家训,是讲求 伦理道德修养、行为规范、为人处世的准则,其内容涉及洒扫应对、 择偶交友、求学立志、因果教育、家道传承乃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学习,是集儒家做人处世接物之大成者, 极富智慧涵养,传世以来, 家喻户晓,其中有许多句子已成为至理名言,几百年来,对后世产生 了很大的影响,被历代士大夫誉为“治家之经” ,曾被陈宏谋先生选 入五种遗规。所以我们要把它作为主要的功课来修学, 全篇共 524 字,内容差不多是弟子规的一半,要
26、把它和弟子 规当成相 辅相成的教材, 千万不要轻视。 末学这次习讲, 参照历代家书家训, 以钟茂森博士的朱子治家格言讲记为依据。 每句话, 我们先从事上去 分析,让后从义理上去探究,了解文字背后的含义,因为末学才疏学 浅,言行愚钝,必将有遗漏和 错解的地方,故请各位老师见谅、批 评。 下面,我们来看题目【朱子治家格言】 ,“朱子”就是朱柏庐, 前面已经做过介绍了。 “治家”,即是齐家,大学里讲:“身修而后家齐”,“身不修不可以齐齐家”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亦是皆以修身为本。”告诉我们治家的前提是修身,修身为先,齐家 为后。现在社会, 为什么家庭不和谐,领导不好当呢?为什么部分人 不能成就事
27、业、受众人尊敬呢?修身没做到啊!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修身没做到,就齐家了,治国了,当然达不到目标了。所以治家先修 身!立业先修身!在这里,虽然朱子没有讲到修身,但是却暗含修身 在里面,大家要特别留意。 “格”,明朝大儒王阳明先生解释: 格其不正,而使其正。司马光解释“格”为格杀。他们两个人的 意思很相近,格是“断绝、割断”的意思。大学里讲“格物” ,物就 是后天的习气,物欲。一个人能够断绝自己的烦恼习气,和各种物欲 的诱惑,必然能够得到身心的清净于庄严,他能够得定,定能生慧, 能够得到真实的利益。所以“格物”为修身之要。 “格言”就是至理 名言,名言警句,句子简短, 或一句,或两句,便于传
28、诵和记忆。朱 子治家格言言简意赅,义理宏深,字字珠玑,但读起来却很浅易, 贴切实用,从此也可见朱子道德学问之深厚。 下面我们来看正文。 【黎 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中国古代的著作,它能够成为传 世之作,一般来讲,首句都有极其重要而深刻的意义,往往都是“提 纲携领”,贯穿全篇的义理,所谓“开宗明义”啊,把全篇的道理都 讲出来了。古人有个比喻叫“提领一顿,百毛皆顺。 ”就像一个小动 物,我们把它的耳朵提起来, 全身的毛都会顺着皮肤的纹理而自然顺 畅的。 黎明 ,称为寅时,又称为平旦,早上三至五点,是日夜交替 之际。“即起”是立即起来,不拖延时间。从事上讲是要早起,从义 理上讲,早起是治
29、家、求学的重要条件,易经曰:“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是要我们顺应自然之道,有恒, 效法天地生生不息的精神。曾国藩在家书里告诉子孙:“勤字功夫,第一要早起,第二贵有恒。 ”又说: “晚起为败家之象”,在他立的课程十二条目中,篇五: 重温朱子家训有感 重温朱子家训有感 淮安支行 朱洪斌 朱氏宗 亲有二篇十分著名的家训, 其一为南宋理学家朱熹所著 紫阳朱子家 训,其二为明朝昆山人氏朱柏庐所著治家格言 ,二篇家训均用较 直白的语言,循循善诱,娓娓道来,阐述勤俭持家、与人为善、安份 守已等治家理念, 崇尚节俭、 质朴、友爱,倡导忠、 孝、礼、义、仁, 读起来琅琅上口,让人印象深刻,收益颇丰。二篇家训均出自朱姓人 氏之手,语言风格相近,质朴直白,说理通透,流传很广,后人多半 将这二篇文章混为一谈,通称朱子家训。 近日,为响应“晒家风、 传家风”活动主题,我又重温了二篇朱子家训,也许是年龄、经历、 体味不同,现在重温这二篇家训与学生时死记硬背,感受迥异。朱熹 所言,很像一位严肃、稳重的老者,在经历人生诸多磨难后,大彻大 悟,解读人生况味,开篇阐述的观点就是“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 所贵者,忠也。父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产品供应链优化方案及措施
- 公司项目报备管理办法
- 医患关系投诉管理办法
- 公路超限超载管理办法
- 出租吊车服务管理办法
- 医疗电子票据管理办法
- 公路监理驻地管理办法
- 公路水路安全管理办法
- 全总职工之家管理办法
- 公司贷款合同管理办法
- 信息与舆情管理制度
- 鸡蛋库房管理制度
- 小学生书法知识讲座课件
- 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技术 教案 教案4- BMS故障诊断检修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题库1200道带答案可打印
- 完整版高中古诗文必背72篇【原文+注音+翻译】
- 空天地协同网络的边缘计算与资源分配的优化策略与实践
- 普通话测试命题说话(2024年新版)50则
- 《工业机器人编程》课件 任务2 单工件搬运任务实现
- 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下册Recycle 2单元教学设计(2课时教案)
- 《新闻传播学基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