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榭二桥主墩温控方案_第1页
大榭二桥主墩温控方案_第2页
大榭二桥主墩温控方案_第3页
大榭二桥主墩温控方案_第4页
大榭二桥主墩温控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大榭二桥主墩承台温控方案武 汉 理 工 大 学2010年7月PAGE 27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68529323 1 概述 PAGEREF _Toc268529323 h 2 HYPERLINK l _Toc268529324 2 承台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PAGEREF _Toc268529324 h 2 HYPERLINK l _Toc268529325 2.1 原材料的选择 PAGEREF _Toc268529325 h 2 HYPERLINK l _Toc268529326 2.2 密实骨架堆积法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PAGER

2、EF _Toc268529326 h 3 HYPERLINK l _Toc268529327 2.3 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 PAGEREF _Toc268529327 h 4 HYPERLINK l _Toc268529328 2.3.1 抗裂性能研究 PAGEREF _Toc268529328 h 4 HYPERLINK l _Toc268529329 2.3.2 抗渗性能 PAGEREF _Toc268529329 h 5 HYPERLINK l _Toc268529330 2.3.3 抗冻性能 PAGEREF _Toc268529330 h 6 HYPERLINK l _Toc268

3、529331 2.3.4 抗硫酸盐侵蚀 PAGEREF _Toc268529331 h 7 HYPERLINK l _Toc268529332 3 混凝土浇筑分层 PAGEREF _Toc268529332 h 7 HYPERLINK l _Toc268529333 4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计算 PAGEREF _Toc268529333 h 8 HYPERLINK l _Toc268529334 4.1 施工环境估计 PAGEREF _Toc268529334 h 9 HYPERLINK l _Toc268529335 4.2 计算条件 PAGEREF _Toc268529335 h 9 HYP

4、ERLINK l _Toc268529336 4.3大榭二桥主墩承台C40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计算结果 PAGEREF _Toc268529336 h 10 HYPERLINK l _Toc268529337 4.4大榭二桥主墩承台C40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计算结果 PAGEREF _Toc268529337 h 14 HYPERLINK l _Toc268529338 4.5 温度场应力场计算结果分析 PAGEREF _Toc268529338 h 17 HYPERLINK l _Toc268529339 5 温度控制标准 PAGEREF _Toc268529339 h 17 HYPERLINK

5、 l _Toc268529340 6 混凝土温控措施及实施细则 PAGEREF _Toc268529340 h 18 HYPERLINK l _Toc268529341 6.1 混凝土施工的一般要求 PAGEREF _Toc268529341 h 18 HYPERLINK l _Toc268529342 6.2 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控制 PAGEREF _Toc268529342 h 19 HYPERLINK l _Toc268529343 6.3 保温及养护 PAGEREF _Toc268529343 h 19 HYPERLINK l _Toc268529344 7 温控施工的现场监测 PAGE

6、REF _Toc268529344 h 19 HYPERLINK l _Toc268529345 8 温控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268529345 h 20 HYPERLINK l _Toc268529346 9 温控建议 PAGEREF _Toc268529346 h 21 HYPERLINK l _Toc268529347 附件1 PAGEREF _Toc268529347 h 221 概述本工程主墩基础位于水中,单墩基础采用22根3.0m2.5m钻孔灌注桩,桩基呈梅花形布置。从减少承台阻水面积及利于通航的角度考虑,承台与主塔按斜交10布置,承台两端采用圆端型。承台宽2

7、6.4m、长38.22m、厚5.0m,封底混凝土厚1.5m。图1-1 主墩承台及桩基础平面图图1-2 主墩承台布置立面图2 承台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2.1 原材料的选择在进行原材料的选择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选用发热量低的水泥,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热是决定混凝土绝热温升值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因素,选用发热量低的水泥可以降低水泥水化热,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2)选用级配好、空隙率小的集料,一方面骨料本身的强度就远大于水泥胶体,另一方面,采用连续级配的骨料,可以提高骨料在混凝土中所占的体积,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并可以节约水泥降低了水泥水化热和减少用水量。(3)掺合料,大体积混凝土最好选用优

8、质粉煤灰和矿粉作为掺合料。粉煤灰可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大大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取代水泥可以降低水化热,但粉煤灰的掺量较大时对早期强度影响较大。矿粉取代水泥,也可降低水化热,与粉煤灰比较还能提高早期强度。为此大榭二桥主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选用以下原材料:水泥:宁波“海螺”P.42.5R水泥,比表面积为330 m2/kg;粉煤灰:南京化电I级灰,需水量比为92%,细度为7%(筛余);矿粉:宁波港新建材S95级,比表面积400m2/kg,实测比表面积为428 m2/kg,流动度比为100%,7天活性指数为85%,28天活性指数为101%;砂:采用福建厦门中砂,含泥量2%,细度模数2.52.9

9、符合区颗粒级配;石:碎石,粒径525mm且级配良好;减水剂:上海高铁聚羧酸高性能缓凝型减水剂(GTS-102),减水率为28.6%。2.2 密实骨架堆积法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当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大时,其水化温升高,收缩大,易产生温度裂缝。为此,采用密实骨架堆积法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从而达到了减少胶凝材料用量、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和体积稳定性的目的。密实骨架堆积设计法不仅可以优化集料的组成级配,而且显著提高了混凝土材料的结构致密性,在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工作性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降低胶凝材料的用量进而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经济性。用密实骨架设计配合比,是通过寻求混凝土中的粗细骨料的最大密度来寻找最

10、小空隙率,因为粉煤灰的密度及细度都比砂要小,因此可以在找出粗细骨料的最佳比例后,再通过寻求掺合料和粗细骨料的最大密度,计算出最紧密堆积时粗细骨料、掺合料的最佳比例。根据大量的混凝土配比实验以及我公司以往类似标号混凝土配比情况,提出如下配合比:表2-1 承台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编号水(kg/m3)水泥(kg/m3)粉煤灰(kg/m3)矿粉(kg/m3)砂(kg/m3)石(kg/m3)减水剂(kg/m3)初凝时间(h)坍落度(cm)抗压强度(MPa)0h1h7d 28d113213517513080510004.81722.01844 52.4213615517511080510004.81722.

11、01944.652.8注:减水剂引入的水量已包含在用水量中。采用密实骨架堆积法进行的优化设计的配合比1,采取矿粉超量取代部分水泥和粉煤灰,在保证有较高强度富余的同时大幅减少了水泥用量,降低了混凝土水化升温,而配合比2的水泥用量过大,混凝土的水化温升过高,不利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故建议采取配合比1进行施工。2.3 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结构在自然环境、使用环境及材料内部因素作用下保持其工作能力的性能。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水灰比低、密实度高、强度较高、体积稳定性好,所以具有很好的耐久性,这是高性能混凝土得以在工程中应用的最重要原因。高性能混凝土的优良耐久

12、性,主要包括渗透性、抗硫酸盐侵蚀、抗冻性、碱-骨料反应、耐磨性和抗碳化性等。下面就大榭二桥主墩承台C40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性、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等进行了研究。2.3.1 抗裂性能研究根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中推荐笠井芳夫提出的混凝土(砂浆)早期抗裂性测试方法,采用了此方法。其试件尺寸为600mm600mm63mm,试验步骤如下:(1)将混凝土浇筑到平面钢制模具内,然后振捣,直到混凝土被捣实且大约与模具顶部齐平。振捣后用抹刀把表面收平,使骨料不外露且表面平实,然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2h后取下薄膜。(2)用电风扇直吹试件表面,风速为8m/s,风向平行于试件表面,同时把试件置于(20

13、2),相对湿度(605)%的环境中。隔段时间观察一次,直至出现裂缝,然后记录初始裂缝出现的时间,初始裂缝的长度和宽度。6h时(从浇筑混凝土开始计时)观察一下试件裂缝数量、宽度和长度。24h后(从浇筑混凝土开始计时)开始观察试件裂缝数量、宽度和长度,裂缝以肉眼可见为准,用钢尺测量其长度,近似取裂缝两端直线距离为裂缝长度。当裂缝出现明显弯折时,以折线长度之和代表裂缝长度。裂缝宽度用便携型裂缝宽度测量仪-CRACK VIEWER进行测量。CRACK VIEWER型号为FCV-21,由照相机、PDA(东芝GENIO e830)、及其它附属品组成。裂缝检出精确度为0.05mm以下,裂缝检出范围为0.05

14、2.0mm。抗裂性指标计算:裂缝的平均裂开面积: (mm2/根) 单位面积的开裂裂缝数目: (根/m2) 单位面积上的总裂开面积: (mm2/m2) 式中 Wi第i根裂缝的最大宽度mm; Li第i根裂缝的长度,mm;N总裂缝数目,根;A平板的面积0.36m2。试件早期的开裂敏感性评价准则如下:仅有非常细的裂纹;裂缝平均开裂面积10mm2;单位面积开裂裂缝数目10根/m2;单位面积上的总裂开面积100mm2/m2。按照上述四个准则,将开裂敏感性划分为五个等级:级 全部满足上述四个条件;级 满足上述四个条件中的3个;级 满足上述四个条件中的2个;级 满足上述四个条件中的1个;级 一个也不满足。表2

15、-2 混凝土早期平板开裂观测结果标号初裂时间/h裂缝最大宽度/mm裂缝平均开裂面积/mm2单位面积裂缝数目/根m-2单位面积的总开裂面积/mm2评定等级C406.00.151.55112138.8由表2-2中可以看出所设计的配合比的抗裂等级均达到级。2.3.2 抗渗性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水泥与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通过给受检混凝土试件施加水压的方法,使水在混凝土中迁移,根据水在不同混凝土中的迁移差别来描述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快速Cl-1渗透试验方法,即ASTMC1202-97广泛用于美国及西方国家,在受检混凝土试件两端施加电压,通过计算6h电通量来定量判定混

16、凝土的抗渗透性能。从相关文献中查阅,两中方法都可用于评价混凝土的抗渗透性,但对高性能混凝土抗渗透性的测试方法存在不同的认识。本文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测试来分析对比。(1)水压力试验按国标对大榭二桥主墩承台C40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抗渗透性能试验,采用上底为175mm,下底为185mm,高为150mm的标准试件,标准养护28d后进行抗渗试验,试验水压从0.1MPa开始,每间隔8h增加水压0.1MPa,当六个试件中有3个试件表面出现渗水时,即可停止试验,记录此时的水压力。混凝土的抗渗等级由未渗水的4个试件的最大水压力表示。P=10H-1式中P为抗渗等级,H为六个试件中3个试件表面渗水时的水压力。通过试验

17、所设计的C40混凝土抗渗等级达到P20以上。(2)快速氯离子渗透试验本实验采用RCM法测定混凝土中Cl-1非稳态快速迁移的扩散系数,定量评价混凝土抗Cl-1的扩散能力。室内试验用150mm150mm150mm试模制作试件,制作完毕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并移至标准养护室,24h后拆模并浸入标养室的水池中,试验龄期前7d加工成标准试件(1001mm,h=502mm,加工成的试件至少切去混凝土表皮20mm)然后浸没于养护室水池中至试验龄期。试验对所设计的混凝土进行了快速氯离子渗透实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3。表2-3 Cl-1扩散系数试验结果标号Cl-1扩散系数(1012m2/s)28d56dC402.91

18、.42.3.3 抗冻性能本试验参照普通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采用快冻法,以混凝土试件所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指标为抗冻标号。试件尺寸100mm100mm100mm,试件标准养护28d龄期时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前4d将试件从养护室取出,进行外观观察,随后放入1520水中浸泡,水面至少高出试块20mm,试件浸泡4d后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冻融温度为1520,试验4h后取出,并立即将抗冻试件放入水温为1520的水槽中,再融化4h为一个冻融循环。对比试件在养护室中养护,待完成冻融循环后,与抗冻试件同时试压。混凝土抗冻标号以同时满足强度损失率25,重量损失率5的最大循环数表示。对所设计的大榭二桥主墩承台C40大体积

19、混凝土进行抗冻试验,该试验留置7组试件,28d龄期抗压强度1组,其余6组中,有4组作冻融试验,分别经受200、300次循环后,各试压2组冻融试件,另外2组试件作对比试验用,试验结果见表2-4。表2-4 承台C40混凝土抗冻试验结果检测项目200次循环300次循环123123标准养护强度(MPa)51.853.452.654.153.854.7冻融循环后强度(MPa)46.147.547.844.543.945.2强度损失()11.110.99.117.718.417.4质量损失()1.41.51.83.53.13.4抗冻标号F300试件外观完整、无脱落碎块完整、无脱落碎块由表可以看出,试件经受

20、200、300次循环后,其强度损失率均小于25(标准规定),质量损失较小,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冻融性能,大榭二桥主墩承台C40大体积混凝土抗冻标号大于F300。2.3.4 抗硫酸盐侵蚀本试验采用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85),将l00mm100mml00mm尺寸的试件成型30h拆模,放入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05的养护室中养护至7d龄期,再将试件分别置于8硫酸盐溶液中侵蚀,同时将对比试件仍置于标准养护室中,在28d后将侵蚀试件和标准试件同时进行试压,检测其抗压强度,结果见表2-5。表2-5 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试验编号抗压强度/MPa抗蚀系数对比件侵蚀件C4053.452

21、.698.5%试验结果表明,掺入矿物掺合料减少了混凝土表面的裂缝,改善了混凝土的孔结构,提高了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3 混凝土浇筑分层承台封底采用标号C25的水下混凝土,共计约1302m3。考虑到体系转换的需要及方便封底顶面找平,封底混凝土分两次进行浇注。第一次浇注1.2m,预计需水下混凝土约1041m3,一次性浇注完成;抽水、体系转换后再干封第二层0.3m约260m3。承台采用C40高性能海工混凝土进行浇注,单个承台混凝土4482.9m3。考虑温控及施工需要,浇注工作应按承台结构尺寸并参考设计图纸进行。承台分2次进行浇注,为防止封底混凝土在承台第一层混凝土浇注后开裂,第一层混凝土考虑浇注

22、2.0m(约1793m3),第二层浇注3.0m(包括承台与塔座连接过渡段,总计约2690m3)。混凝土分层浇筑示意图如下:图3-1 承台分层浇筑图4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计算大体积砼与一般的钢筋砼结构相比具有形体庞大、混凝土数量多、工程条件复杂、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较高等特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遇到的普遍问题是温度裂缝。由于混凝土的体积大,聚集的水化热大,在混凝土内外散热不均匀以及受到内外约束的情况时,混凝土内部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导致裂缝产生。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监控是控制裂缝产生的关键。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所处的边界条件和施工情况比较复杂,加上混凝土材料特性的差异较大,有些条件在施工

23、中难以充分掌握,在目前技术水平条件下,任何一种计算理论都无法精确计算混凝土内温度变化,本文运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大榭二桥主墩承台C40大体积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化进行了相关分析。由于承台封底处于水面下,由于水的冷却作用,其水化升温可得到较好控制,故本次浇注混凝土分析仅以5m厚C40混凝土承台为分析对象,承台施工时按厚度分为2层,从下到上分层厚度分别为2.0m、3.0m;每层混凝土浇筑时间为1天,上下层间歇时间为7天。图4-1 承台有限元分析模型图4.1 施工环境估计大榭二桥第二大桥地处宁波市北仑区和大榭二桥岛之间的黄峙江上,东海之滨,属亚热带南缘季风海洋气候区,具有冬夏季风交

24、替显著、年温适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但四季都可能出现一些灾害性天气的总特征。本项目承台施工预计为2010年10月底至2010年12月底,施工期间预计外部温度为:白天10-15左右、晚上8-10左右,风力为4-5级(外部有套箱包裹)。承台施工要求混凝土塌落度为16-20cm,初凝时间超过12小时。4.2 计算条件(1)施工时间及进度等施工时间:大榭二桥主墩承台部分浇注时间为2010年11月初至12月底浇筑层厚:按施工图所述分层进行施工进度:按施工图所述施工进度进行浇筑温度:承台部分混凝土浇筑温度按20计算放热系数:=14W/m2导温系数:0.08 m2/d绝热升温(配合比1):35.3绝热升温

25、(配合比2):39.9线膨胀系数:8.910-6/比热:1.0(kJ/kg)(2)混凝土性能相关参数混凝土容重:2450kg/m3混凝土绝热温升:Tr(t)=WQ0(1-e-mt)/C 混凝土弹性模量:混凝土徐变度:(3)气温 ,为浇注期间的当地平均温度,t及取值随施工时间变化,另外加3辐射热(侧面不加)4.3大榭二桥主墩承台C40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计算结果4.3.1 承台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1温度分析云图图4-3-1 承台第一层第3天水化热温度云图-配合比1(单位:)图4-3-2 承台第一层第7天水化热温度云图-配合比1(单位:)图4-3-3 承台第一层第28天水化热温度云图-配合比1(单位:)

26、图4-3-4 承台第二层第3天水化热温度云图-配合比1(单位:)图4-3-5 承台第二层第7天水化热温度云图-配合比1(单位:)图4-3-6 承台第二层第28天水化热温度云图-配合比1(单位:)4.3.2承台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2温度分析云图图4-3-7 承台第一层第3天水化热温度云图-配合比2(单位:)图4-3-8 承台第一层第7天水化热温度云图-配合比2(单位:)图4-3-9 承台第一层第28天水化热温度云图-配合比2(单位:)图4-3-10 承台第二层第3天水化热温度云图-配合比2(单位:)图4-3-11 承台第二层第7天水化热温度云图-配合比2(单位:)图4-3-12 承台第二层第28天

27、水化热温度云图-配合比2(单位:)4.3.3 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分析结果通过温度分析,承台混凝土最高温度、最大温差见表4-3-1。表4-3-1 承台混凝土温度分析结果()编号层号最高温度最大温差配合比1承台第一层49.620.3承台第二层53.622.4配合比2承台第一层53.722.8承台第二层58.123.54.4大榭二桥主墩承台C40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计算结果图4-4-1 承台第一层第3天温度应力云图(单位:MPa)图4-4-2 承台第一层第7天温度应力云图(单位:MPa)图4-4-3 承台第一层第28天温度应力云图(单位:MPa)图4-4-4 承台第二层第3天温度应力云图(单位:M

28、Pa)图4-4-5 承台第二层第7天温度应力云图(单位:MPa)图4-4-6 承台第二层第28天温度应力云图(单位:MPa)通过温度应力分析,下塔柱混凝土最大主应力见表4-4-2。表4-4-2 承台混凝土最大主应力表(MPa) 龄期层号第3天第7天第28天承台第一层0.370.690.99承台第二层0.450.751.11表4-4-3 大体积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Mpa)龄期(d)3728C40混凝土1.832.873.484.5 温度场应力场计算结果分析根据温度应力场计算所得云图,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大榭二桥主墩承台C40大体积混凝土分为两层进行浇筑,高度分别为2.0m和3.0m 。承台第一层最

29、高温度在浇注后3天出现,最高温度为43.5,最大温差为20.7;承台混凝土最高温度出现在第二层浇注后3天,最高温度为46.8,最大温差为22.6。受到第二层混凝土水化放热的影响,第一层混凝土浇注后七天温度出现反弹,而两层混凝土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第二层浇注后第七天,混凝土内部温度依然处于较高的水平,而待第二层混凝土水化升温峰值过后,承台整体温度逐渐平稳下降。分析可知,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中规定不宜大于25的要求,其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中规定不宜大于20的要求。各龄期下的温度应力值均小于承台C40大体积混凝土劈

30、裂抗拉强度,且具有较高安全系数,满足本工程施工要求。5 温度控制标准在仿真计算的基础上,结合海工混凝土施工规范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相关要求制定了混凝土在施工期内不产生有害温度裂缝的温控标准,具体内容如下:(1)混凝土绝热温升:30min内不超过20;(3)混凝土内表温差不超过25;(4)混凝土允许最大降温速率不超过2.0/d。6 混凝土温控措施及实施细则6.1 混凝土施工的一般要求考虑到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应力,承台部位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每一层间隔时间为57d。为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提高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抗裂能力,必须加强对混凝土每一施工环节的控制,要求现场人员必须从混凝土拌合、输送、

31、浇筑、振捣到养护、保温整个过程实行有效监控。混凝土施工应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进行,并特别注意以下方面:(1)混凝土拌制配料前,各种衡器应请计量部门进行计量标定,称料误差应符合规范要求。应严格控制新拌混凝土质量,使其和易性满足施工要求。坍落度检验应在出机口进行,每班2-3次,拒绝使用坍落度过大和过小的混凝土料。应及时检测粗、细骨料的含水率,遇阴雨天气应增加检测频率,随时调整用水量。(2)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模板、钢筋、预埋件、监控元件及线路等进行检查,同时应检查仓面内冲毛情况,及是否有碎碴异物等,检验合格后才能开盘。(3)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

32、,应符合下列规定:a)当直接从高处倾卸时,高度不应超过1.5米;b)当高度超过1.5米时,应通过串筒,溜管等设施;c)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米,即时摊平,分层振捣。(4)混凝土应按规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上层混凝土。如因故停歇,时间超过初凝时间时,仓面混凝土应按工作缝处理。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应超过振动棒(头)长度的1.0倍,并保持从仓面一侧向另一侧浇筑的顺序和方向。(5)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振动器振实:a)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10cm距离,应避开预埋件或监控元件10-15cm,应

33、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b)对每一部位混凝土必须振动到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呈平坦、泛浆。(6)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必须及时清除仓面积水。(7)严格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89)要求进行各层间和各块间水平和垂直施工缝处理。6.2 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控制混凝土出拌和机后,经运输、平仓、振捣诸过程后的温度为浇筑温度。在每次混凝土开盘之前,试验室要量测水泥,砂、石、水的温度,专门记录,计算其出机温度,并估算浇筑温度,计算方法见附1。当浇筑温度超过上述控制标准时,必须利用夜间浇筑混凝土,在当日夜间20时以后开盘,次日8时以前浇筑完;如果浇筑施工要经历午

34、间高温期,应当在采取遮阳措施下进行施工。炎热季节施工时应避免日光曝晒及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之中由于摩擦而导致混凝土温度升高。6.3 保温及养护各层混凝土浇筑完之后立即用湿麻袋覆盖混凝土表面进行养护,一方面避免塑性收缩导致裂缝的出现,另一方面起到保温的作用;上层混凝土顶面待混凝土终凝后应进行蓄水养护,蓄水深度10-20cm。当遇到寒潮时,混凝土各面应进行表面保温覆盖,建议作法如下: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两层麻袋,上面再包一层塑料薄膜,并适当推迟混凝土的拆模时间(浇筑完成后45天后拆模),拆模后涂刷养护液并及时保温覆盖,以满足内表温差要求,且拆模时间应选择一天中温度较高的时刻。7 温控施工的现场监测为做到信息化温控施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调整温控措施,在混凝土内部布设温度测点,它是温控工作的重要一环。(1)混凝土温度测试根据承台结构特点和温度场计算成果,拟在各层埋设温度传感器。承台第一层布置测温点,位于0.5m、1.0m和1.5m的位置;承台第二层布置测温点,位于0.5m、1.5m和2.5m的位置。各层混凝土温度测点平面布置图分别见图7-1图7-3所示:图7-1 承台温度测点平面布置图(单位:mm)图7-2 承台第一层混凝土测温点剖面布置图(单位:mm)图7-3 承台第二层混凝土测温点剖面布置图(单位:mm)8 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