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_第1页
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_第2页
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_第3页
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_第4页
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一)概述 禽类骨骼由于适应飞翔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主要特征是:1强度大、重量轻。强度大是因为骨质无机盐中钙盐含量较多;质量轻是因为成年禽的大多数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充满着与肺及气囊相交通的空气,取代了骨髓,称含气骨。但幼禽,几乎全部骨都含有红骨髓;2骨质中除一般的骨密质和骨松质外,雌禽在产蛋期还形成类似骨松质的髓质骨,它贮存和释放钙盐,在肠管对钙吸收不足的情况下为形成蛋壳补充钙盐;3有一些骨块在生长中互相愈合成一整体,如颅骨、腰荐骨和盆带骨等。第一节 运动系统 一骨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禽类的骨骼按部位可划分为头骨、躯干骨、前肢骨和后肢骨 。(二

2、)头骨头骨高度特异化,愈合较早,但仍以大而明显的眼眶分为颅骨和面骨。 1颅骨的特点 颅骨在早期已互相愈合为一个整体,为含气骨。枕骨仅有一个半球形的枕髁,较小。无顶间骨。雏禽在顶骨与枕骨之间形成囱门。颞骨的外耳门较大,外耳道很短,额骨有强大的颧突。公鹅的额骨形成一发达的隆起。 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 面骨除颌前骨、下颌骨和舌骨发达外,其余各骨均较小。面骨不发达的主要原因是没有齿。禽眼眶大,上颌骨缺颜面部,形成眶下窦。颌前骨是上喙的骨质基础,鸭、鹅为长扁状,较宽阔;鸡、鸽为尖锥形。鼻甲骨有前、中、后鼻甲骨之分。在颞骨与下颌骨之间还有一方骨,其后突起与颞骨鳞部形成关节;骨体与下颌骨成关节。方骨有眶突

3、作为肌肉的杠杆,肌肉收缩时将方骨向前拉,能上提上喙,使上、下喙间开张较大,便于吞食较大的食块。下颌骨形成下喙的基础,骨体最发达,形态与上喙相对应。舌骨与其他骨间无骨连结,故活动性大。 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躯干骨由脊柱、肋和胸骨构成。1脊柱:脊柱分为颈椎、胸椎、腰荐椎和尾椎四部分。颈椎数量多(鸡1314枚,鸭1415枚,鹅1718枚),连成“乙“状弯曲,椎体长。因关节突发达,椎体的关节面呈鞍状,所以颈部活动灵活,便于飞翔、采食、梳羽等。胸椎数量少(鸡7枚,鸭、鹅各9枚),大部分愈合在一起。鸡的第25胸椎愈合成1块背骨,第7胸椎与腰荐椎愈合,第1至6尾椎愈合成综荐骨;鸭、鹅则是23枚胸椎与综荐骨

4、愈合。尾椎数目为鸡、鸽56枚,鸭、鹅7枚,前部尾椎不愈合,后部尾椎愈合成综尾骨,支持尾羽和尾脂腺。 2肋:禽类肋的对数与胸椎数目一致,鸡、鸽7对,鸭、鹅有9对。第1、2对肋为浮肋,不与胸骨相接,其余每一肋都由椎肋骨和胸肋骨两部分构成。背侧的与胸椎相接的部分称椎肋骨;腹侧的与胸骨相接的部分称胸肋骨。(三)躯干骨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3胸骨:禽类的胸骨特别发达,为背侧面凹的骨板,由胸骨体和几个突起组成的。腹侧正中有纵行的胸骨嵴,飞翔能力强的鸟类特别发达,供强大的胸肌附着。胸骨的前部形成一个正中突(又叫胸骨棘)和一对前外侧突(又叫肋突),与乌喙骨成关节。胸骨体后端有一长的剑突,一直伸延到骨盆部。胸骨

5、后部形成一对后外侧突,鸡、鸽还有胸突。胸骨内侧面以及侧缘上有大小不等的气孔,与气囊相通。 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四)前肢骨前肢骨分为肩带骨和游离骨。肩带骨是与躯干联系的骨,而游离骨则不与躯干相连。 1肩带骨:肩带骨包括肩胛骨、乌喙骨和锁骨。(1)肩胛骨 肩胛骨狭长而扁,位于胸廓背侧壁,紧贴椎肋骨,几乎与脊柱平行。前端与乌喙骨相接,形成关节盂,与肱骨头成关节;后端达髂骨。(2)乌喙骨 乌喙骨强大,呈长柱状,斜位于胸腔前口两侧。下端与胸骨形成关节,上端与肩胛骨连接并一起形成关节盂。乌喙骨后下部有一气孔通锁骨间气囊。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3)锁骨 锁骨较细,左、右两个锁骨在下端汇合,俗称叉骨。鸡

6、、鸽的叉骨呈“V”字形,鸡在下端形成圆形骨板,鸽形成突起;鸭、鹅的叉骨呈“U”形,下部钝圆,鹅的叉骨为含气骨。锁骨上端与乌喙骨、肩胛骨紧密相连。三个肩带骨在互相连接处形成三骨孔,供胸小肌肌腱通过,在展翅飞翔时起滑车作用而省力,为禽类的特征。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2游离骨前肢游离骨形成翼,由肱骨、前臂骨和前脚骨组成。平时折曲成“Z”形,紧贴胸部。(1)肱骨 肱骨为翼的第一段,近端有一大的卵圆形肱骨头,与肩带骨的关节盂形成肩关节,肱骨头的内、外侧各有一小结节和大结节,略下方有大的气孔。(2)前臂骨 翼的第二段,包括桡骨和尺骨。桡骨较细,翼静止时位于尺骨内侧,有一狭窄的隆凸关节面与尺骨成关节,远端略

7、弯,与尺骨及桡腕骨成关节;尺骨较发达,两端与桡骨成关节。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3)前脚骨 翼的第三段,由腕骨、掌骨和指骨构成,但退化较多。近列腕骨互相愈合,仅保留两块,即尺腕骨和桡腕骨。远列腕骨已愈合于掌骨,故又称腕掌骨,掌骨只保留第2、3、4掌骨,并愈合为一。其中第3掌骨最发达;第2掌骨不发达,仅形成一小突起;第4掌骨呈细的弓形。禽类有3指,即第2、3、4指。第2指有2个指节骨,但鸽仅有一个指节骨;第3指最发达,有2个指节骨,鸭、鹅有3个指节骨;第4指只有1个指节骨,鸭、鹅有2个指节骨。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后肢骨包括盆带部的盆骨和游离部的腿骨。1盆带部:盆带部包括髂骨、坐骨和耻骨,三骨结

8、合而成髋骨。与哺乳动物比较,禽类髋骨有两大特征:一为适应后肢的支持作用,盆带骨与综荐骨形成牢固的连接;二为适应产蛋,两髋骨在骨盆腹侧相距较远,没有骨盆联合,而使禽类具有开放性的骨盆。(1)髂骨 髂骨发达,较长,向前可伸达胸部。(2)坐骨 坐骨为三角形的扁骨,位于髋骨后部腹侧。坐骨的前角与髂骨、耻骨一起形成髋臼。(3)耻骨 耻骨细长,位于坐骨腹侧。耻骨前端形成耻骨突,后端形成耻骨尖。雄禽的两耻骨尖相距很近,雌禽则相距较远,在产蛋期尤为明显。(五)后肢骨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禽类骨盆是由左右髋骨、最后胸椎、综荐骨和第1尾椎愈合而成。顶壁是胸椎、综荐骨和髂骨的大部分;侧壁由部分髂骨、坐骨和耻骨围成;

9、腹侧开放。 2游离部:后肢的游离部为腿骨,也分为三段。(1)股骨 股骨是游离部的第一段,为管状长骨,但短于小腿骨,特别是鸭、鹅的股骨。股骨上端内侧有股骨头,外侧有大转子。(2)髌骨 髌骨小,呈不正三角形,位于股骨远端滑车上,与滑车成关节。(3)小腿骨 小腿骨是游离部的第二段,分胫骨和腓骨。胫骨发达,在鸡、鸽比股骨长1/31/2,在鸭、鹅则几乎是股骨的2倍,远端与近列两个跗骨愈合,又称胫跗骨。腓骨位于胫骨外侧缘,近端为略大的腓骨头,向下逐渐退化变细。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4)后脚骨 后脚骨是第三段,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但禽类跗骨不独立存在,近列跗骨与胫骨愈合,其它跗骨与跖骨愈合。跖骨发达,有

10、大跖骨和小跖骨。大跖骨发达,由第2、3、4跖骨以及远列跗骨而成,又称跗跖骨。大跖骨以鸡的最长,鸭的最短。公鸡的大跖骨在骨体内侧缘中下部有距突,是距的骨质基础。小跖骨即第1跖骨是一个形态不规则的短骨,位于大跖骨远端跖内侧。禽类趾骨有4趾,相当于第1、2、3、4趾。第1趾向后向内,其余3趾向前。第3趾最发达。第14趾的趾节骨数目不等,分别有2、3、4、5个;末节为爪骨,藏于爪内。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二关节1头骨和躯干骨的连结:禽类头骨连结中,除下颌关节外,大部分属于不动连结,部分属于微动连结。脊柱的椎体之间,除愈合的椎骨之间为不动连结外,其它各部分椎骨间的连结是微动连结。2

11、前肢骨连结:前肢和躯干之间除乌喙骨与胸骨形成关节外,主要以一些肩带肌与躯干骨相连。肩胛骨与锁骨之间、锁骨与乌喙骨之间虽为连结,但几乎不能活动。锁骨与胸骨之间有胸锁韧带相连。肩关节强大,由肩胛骨、乌喙骨形成的关节盂与肱骨头构成,为双轴关节,主要作内收和外展运动。肘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和指节骨间关节主要作伸屈运动。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3后肢骨连结髂骨与综荐骨形成骨性结合和韧带连结。髋关节为髋臼和股骨头形成的多轴关节,主要作伸屈运动,不能作外展运动。膝关节包括股髌关节、股胫关节、股腓关节。股胫关节之间有半月板,在髌骨和胫骨之间有髌韧带。此外,还有胫跖关节、跖趾关节和趾节骨间关节,作伸屈运动。家禽

12、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三肌肉 禽类肌肉的肌纤较细,肌肉内没有脂肪沉积。肌纤维分为白肌纤维、红肌纤维和中间型的肌纤维。白肌纤维收缩作用较快但短暂。红肌纤维收缩作用较慢但持久。各种肌纤维含量在不同部位的肌肉和不同生活习性的禽类有较大的差异。 禽类全身肌肉的分布和发达程度因部位而有不同,有三大特点:一是颈部运动多样性造成靠近头的颈肌系发达;二是肌腱骨化早,尤其是四肢肌肉的长腱;三是翼部肌系发达,大部分固着在躯体上,与胸骨的连结面较广阔。禽类的肌肉分为皮肌、头、颈、躯干、前肢、后肢肌等。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一)皮肌:禽类的皮肌薄而广泛。 (二)头部肌:禽类面部肌不发达,而开闭上下喙的肌肉则比较发达。舌

13、无固有肌,但有复杂的外来肌。(三)颈部肌:禽类颈部较长,活动灵活,因此颈部肌肉大多分化成多节肌及其复合体。但禽的颈部无臂头肌和胸头肌,颈静脉直接位于颈部皮下。 (四)躯干肌:背部和综荐部因椎骨大多愈合,肌肉大大退化。尾部肌肉较发达,有尾提肌、尾降肌。胸廓肌有肋间肌、肋提肌、斜角肌和肋胸骨肌等,但无膈。腹壁肌虽分四层,即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直肌和腹横肌,但肌肉很薄弱。 (五)前肢肌:前肢肌中最发达的肌肉是肩带肌。肩带肌中最发达的是胸肌(又称胸浅肌、胸大肌)和乌喙上肌(又称胸深肌、胸小肌)2块胸部肌。在善飞的禽类这两块胸部肌可占全身肌肉总量的一半以上。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六)骨盆及后肢肌:盆

14、带肌不发达。而股部和小腿部肌群则较发达,是禽类体内第2群最发达的肌肉。 栖肌或迂回肌:这块肌肉是禽类和两栖类特有的肌肉,呈纺锤形,位于股胫外侧肌内侧,起于髂骨,其腱经膝关节前面转到外侧,经腓骨头外侧面至膝关节的后面,与趾屈肌起始处的腱膜相连。由于该肌腱的特殊径路,在膝关节屈曲时,可使趾关节被动地屈曲。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第二节 消化系统 禽类的消化系统由口、咽、食管、嗉囊、胃、肠、泄殖腔等消化管以及唾液腺、肝、胰等消化腺所构成。一口腔:禽类无唇和齿,颊不明显。上下颌形成喙,是禽类采食器官,刚孵出的雏喙前部是小尖突状,称蛋齿,用以喙破蛋壳,不久便消失。腭在鸡具有呈锯齿状的几条腭褶;鹅有排成纵列

15、的钝乳头。硬腭后部及咽顶壁的中线上有一鼻后孔,鼻后孔的前部延续至腭形成的腭裂。鸡、鸽的舌为尖锥形,舌体和舌根之间有一列乳头。舌肌不发达,黏膜上没有味觉乳头,仅分布有数量少、结构简单的味蕾,因而味觉不敏感。禽类的上喙及硬腭黏膜,分布有感受器,对水温极为敏感。二咽:咽和口腔没有明显的分界,禽类没有软腭,常合称为口咽。咽底壁为喉,向后通食管,咽黏膜血管丰富,可使大量血液冷却,有参与散发体温的作用。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三食管:食管较粗,易扩张,可分颈段和胸段。颈段与气管一同偏于颈部右侧,位于皮下。鸡、鸽的食管在胸前口的前方形成嗉囊;鸭、鹅没有真正的嗉囊,在食管颈段可扩大成纺锤形,以贮存食料 。四嗉囊

16、:嗉囊为食管的膨大部,位于皮下,叉骨之前。嗉囊的前、后两开口相距较近,当肌胃空虚时食料可经此直接入胃,肌胃饱满时,有贮存和软化食料的作用。鸽嗉囊的上皮细胞在育雏期增殖而发生脂肪变性,脱落后与分泌的黏液形成嗉囊乳(鸽乳),用以哺乳幼鸽。 五胃:禽胃分前、后两部分,前为腺胃,后为肌胃,中间为峡部 。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一)腺胃:腺胃呈短纺锤形,位于腹腔左侧,在肝左右两叶之间的背侧。前以贲门与食管直接相通,向后以峡与肌胃相接,两者之间的黏膜形成胃中间区。(二)肌胃:肌胃为呈圆形的双凸体,壁很厚而较坚实,位于腹腔右侧,在肝后方两叶之间。黏膜表面被覆一层厚而坚韧的类角质膜,能保护黏膜,称胃角质层,俗

17、称肫皮、鸡内金,由肌胃腺体分泌物加上黏膜上皮的分泌物及脱落的上皮细胞一起在酸性环境中硬化而形成。肌胃内经常含有吞食的砂砾,故又称砂囊。肌胃以发达的肌层和胃内砂砾,以及粗糙而坚韧的类角质膜,对吞入食物起机械性磨碎作用,因而在机械化养鸡场,食料中须定期加进一些砂砾。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六肠禽的肠分为小肠和大肠。 (一)小肠: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十二指肠位于腹腔右侧,形成“U”字形的长袢,分为降支和升支,鸭的十二指肠形成双层马蹄铁状弯曲。空肠形成许多肠袢,以肠系膜悬挂于腹腔的右侧。空肠中部腹缘有一小突起,叫卵黄囊憩室,是胚胎期卵黄囊柄的遗迹。回肠短而直,以回盲韧带与盲肠相连。小肠黏膜内有

18、小肠腺,但无十二指肠腺。(二)大肠:禽类大肠包括盲肠和直肠,无结肠。盲肠有两条,分为盲肠基、体和尖三部分。在盲肠基的壁内分布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称为盲肠扁桃体,是禽病诊断的主要观察部位,以鸡的最明显。禽类没有明显的结肠,只有一短的直肠,也称结直肠,以系膜悬挂于盆腔背侧。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七泄殖腔:泄殖腔是消化、泌尿和生殖三个系统的共同通道,位于盆腔后端,略呈椭圆形。泄殖腔以黏膜褶分为粪道、泄殖道和肛道三部分。前部较膨大的为粪道 。泄殖道最短,背侧面有一对输尿管的开口。在输尿管开口的外侧略后方,雄禽有一对输精管乳头,内有输精管的开口,雌禽则只在左侧有一输卵管开口。肛道为最后部分,背侧在幼禽有腔

19、上囊的开口,向后以肛门开口于体外。八肛门:肛门也称泄殖孔,由背侧唇和腹侧唇围成。九唾液腺:唾液腺比较发达,数量较多,在口腔和咽的黏膜下几乎连成一片。十肝:肝位于腹腔前下部,分为左、右两叶,右叶大,有一胆囊,但鸽无胆囊。十一胰:胰位于十二指肠袢内,呈淡黄色或淡红色,长条形,分为背叶、腹叶和很小的脾叶。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胰脏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第三节 呼吸系统禽类的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和气囊等器官构成。一鼻腔:禽类鼻腔较狭,鼻孔位于上喙基部。每侧鼻腔有3个软骨性鼻甲:前鼻甲正对鼻孔,为“C”字形薄板;中鼻甲较大,向内卷曲;后鼻甲位于后上方,呈小泡状,黏膜分布有嗅上皮。鸽无后

20、鼻甲。鼻甲之间为鼻道,鼻后孔为一个。禽类眼眶顶壁和鼻腔侧壁有一特殊的鼻腺,有分泌氯化钠调节机体渗透压的作用,故又称盐腺。 二喉:禽类喉也称前喉,位于咽底壁舌根后方。喉口与鼻后孔相对,喉腔内无声带。喉软骨有环状软骨和勺状软骨两种,无甲状软骨和会厌软骨。环状软骨是喉的主要基础,由4片构成,以腹侧板(体)最长,呈匙状。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三气管:禽类气管较长而粗,与食管同行,到颈后半部至右侧,入胸腔前又转到颈的腹侧。进入胸腔后在心基上方分为两个支气管,分叉处形成鸣管。相邻气管环互相套叠,可以伸缩,以适应颈的灵活性。四鸣管:鸣管又称后喉,是禽类的发声器官,其支架为几个气管和支气管环以及一块楔形的鸣骨

21、。五支气管:支气管经心基的背侧进入两肺,其支架为“C”字形软骨环,缺口向内侧,缺口处形成膜壁。六肺禽类的肺不大,鲜红色,略呈扁平四边形,不分叶,位于胸腔背侧,约从第1或第2肋骨向后延伸到第6肋骨,背侧面有椎肋骨嵌入,形成几条肋沟。肺除腹侧面前部有一肺门外,还有一些开口,与气囊相通 。肺的实质由三级支气管和肺房、漏斗、肺毛细管所构成。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 支气管入肺后纵贯全肺,称为初级支气管,后端出肺通腹气囊。从初级支气管分出4群次级支气管,分别为背内侧支气管、腹内侧支气管、背外侧支气管和腹外侧支气管。从这些次级支气管,又分出许多三级支气管,又叫旁支气管,呈袢状,连接于两

22、群次级支气管之间。此外,相邻的三级支气管之间还有吻合支。因此,禽肺内支气管分支不形成支气管树,而是互相连通形成管道。 每条三级支气管壁被许多辐射状排列的肺房所穿通。肺房是不规则的球形腔。肺房底壁又分出若干漏斗,漏斗再分出许多直径为712m的肺毛细管,相当于哺乳动物的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在禽类,一条三级支气管及其肺房、漏斗、肺毛细管构成一个肺小叶,呈六面棱柱状。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七气囊:气囊是禽类特有的器官,是肺的衍生物,由支气管的分支出肺后形成的黏膜囊。 气囊有多种功能,胚胎时有6对,但在孵出前后一部分气囊合并,多数禽类只有9个 。颈气囊有1对(鸡为单一的颈气囊),位于胸腔前部背侧

23、,其分支向前可伸达第2颈椎;锁骨间气囊有1个,位于胸腔前部腹侧;前胸气囊有1对,位于两肺腹侧;后胸气囊有1对,位于肺腹侧后部;腹气囊有1对,最大,位于腹腔内脏两旁。 气囊有多种生理功能,可减少体重,平衡体位,加强发音气流,散发体热以调节体温,并因大的腹气囊紧靠睾丸,而使睾丸能维持较低温度,保证精子的正常生成。但最重要的还是作为贮存装置而参与肺的呼吸作用。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第四节 泌尿系统 禽类泌尿系统包括肾和输尿管。一肾禽类肾狭长,红褐色,呈豆荚状,位于综荐骨两旁和髂骨的内面,前端达最后椎肋骨,向后几乎抵达综荐骨的后端。肾外无脂肪囊包裹。肾分为前

24、、中、后三部。前、中部之间以髂外动脉为界,中、后部之间以坐骨动脉为界。无肾门,血管、神经和输尿管直接从肾的表面进出。输尿管在肾内不形成肾盂或肾盏,而是先分支形成很多初级分支(鸡约17条),再由每支初级分支分出次级分支(鸡约有56支)。 禽类肾具有较低等脊椎动物肾脏的特征,如具有肾门静脉系统、髓质不发达等。肾表面有极薄的结缔组织被膜,部分表面覆有浆膜。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被膜的结缔组织伸入实质,形成小叶间和肾小管间结缔组织。其实质主要由大量肾小叶构成。肾小叶形似倒梨状,顶部宽大似梨体,内有许多肾单位,称皮质;基部狭小似梨蒂,主要由集合小管和髓袢构成,称髓质。 禽类肾的血管有其特点,入肾血管有两

25、支,即肾动脉和肾门静脉;出肾血管有一支,为肾静脉。二输尿管输尿管从肾中部走出,沿肾的腹侧面向后延伸,最后开口于泄殖道顶壁两侧。禽类没有膀胱,尿液经输尿管输送到泄殖腔与粪混合,形成浓稠灰白色的粪便一起排出体外。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第五节 生殖系统一雄性生殖系统雄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输精管和交配器等所组成 。(一)睾丸和附睾 禽类睾丸呈豆形,左右对称的一对,位于腹腔内,以短的睾丸系膜悬吊于肾前部的腹侧,与胸、腹气囊相接触,邻近后腔静脉、髂总静脉等大血管处。睾丸的大小和色泽因品种、年龄、生殖季节而有很大变化,在幼禽只有米粒大,淡黄或黄色;成年禽在生殖季节变大如鸽蛋,颜色变为黄白或白色,在非生殖

26、季节则萎缩变小。 附睾小,位于睾丸的背内侧缘,又称睾丸旁导管系统,由睾丸输出小管和短的附睾管构成。附睾管出附睾后延续为输精管。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二)输精管输精管是一对弯曲的细管,与输尿管并行,其终部变直略扩大,埋于泄殖腔壁内,末端形成输精管乳头,突出于输尿管口的外下方。输精管是精子成熟和主要贮存处。 禽类没有相当于哺乳动物的副性腺,精液主要由精小管、睾丸输出小管以及输精管的上皮细胞所分泌,还有来自泄殖腔的血管体和淋巴褶。(三)交配器公鸡的交配器除一对输精管乳头外,还包括阴茎体、生殖突和一对淋巴褶。阴茎体包括一个正中突和一对外侧突,位于肛门腹侧唇的内侧,刚孵出的雏鸡可用来鉴别雌雄。二雌性生

27、殖系统雌性生殖系统由卵巢和输卵管构成,但仅左侧发育正常,右侧在个体发生的早期停滞,孵出后不久即退化。 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一)卵巢左侧卵巢以短的卵巢系膜悬挂于左肾前部腹侧。雏禽为扁平形,呈灰白或白色,表面略呈颗粒状,被覆生殖上皮。皮质区内有卵泡;髓质区为疏松结缔组织和血管。产蛋期经常保持有45个成熟卵泡,因而卵巢呈葡萄状。排卵时,卵泡膜在薄弱而无血管的卵泡斑处破裂,将卵子释放出。禽类卵泡没有卵泡腔和卵泡液,排卵后不形成黄体,卵泡膜于排卵两周后退化消失。停产期,卵巢回缩,直到下一个产蛋期又开始生长。 禽类卵泡在发育过程中,也发生大量退化和闭锁现象。 当左侧卵巢机能衰退或丧失时,右侧未发育的生

28、殖腺有时能重新继续发育成卵睾体或睾丸,则出现性逆转现象。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二)输卵管禽类输卵管左侧发育完整 。根据构造和功能,输卵管由前向后分为漏斗部、膨大部、峡部、子宫部和阴道部等5部分。 漏斗部位于卵巢的后方,前端呈漏斗状。漏斗部的功能是摄取卵子,并将其纳入输卵管腹腔口,受精作用也在此段进行。另外,黏膜固有层内腺体的分泌物则参与形成卵系带膜和卵系带。 膨大部,又称蛋白分泌部,是输卵管最长和最弯曲的一段,其分泌形成蛋白。 峡部细而短,峡部腺体分泌角蛋白,形成蛋壳膜。 子宫部,又称壳腺部,最宽,腺体分泌碳酸盐,形成蛋壳及其色素。卵在此处停留的时间最长。 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家禽解剖特点

29、和生理机制阴道部为输卵管的末段,是雌禽的交配器官,平时弯曲成“S”形,开口于泄殖道的左侧,是交配后一部分精子的主要贮存处,在1014天甚至更长时间内陆续释放出精子,使受精作用得以持续进行。第六节 心血管系统一心脏禽类心脏占身体比例较大,位于胸腔前下方,心基朝向前方,与第12肋骨相对;心尖夹于肝脏的左、右叶之间,与第56肋骨相对。禽类心脏也分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其形态结构与哺乳动物的相似。右心房有一静脉窦(鸡明显),是前腔静脉和后腔静脉的注入处,但外表并不明显。右房室口无哺乳动物心脏的三尖瓣,而为一半月形肌瓣,呈新月形,无腱索。左房室瓣、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与哺乳动物的相似。右心室壁内较平滑

30、,缺乳头肌和腱索等结构。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禽心脏的传导系统除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干和左、右脚外,房室束还发出返支,环绕主动脉口,与房室结绕过右房室口分支相连,形成右房室环。禽的房室束及其分支无结缔组织鞘包裹,兴奋易扩布到心肌,这与禽类心搏频率较高有关。二血管(一)动脉 肺动脉干由右心室发出,在接近臂头动脉的背侧分为左、右肺动脉通过肺膈,在肺的腹侧稍前方进入肺门。 主动脉由左心室发出,可分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三段。升主动脉起始部向前右侧斜升,然后弯向背侧,到达胸椎下缘移行为主动脉弓。主动脉弓近段在心包内弯向右肺动脉背侧,然后穿过心包和肺膈,位于右肺前端内侧。远端移行为降主动脉(约

31、在第4胸椎处)。后者沿着脊柱腹侧中线后行,经过胸部和腹部,直到尾部。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禽类胚胎时期主动脉弓是成对的,以后左主动脉弓退化,在成体只有右主动脉弓。 (二)静脉肺静脉有左、右两支,注入左心房。体循环的静脉基本与动脉伴行。第七节 淋巴系统一淋巴组织淋巴组织广泛分布于禽类许多实质性器官、消化道壁以及神经干、脉管壁内。二淋巴管禽体内的淋巴管少,主要有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胸导管,较大的淋巴管通常伴随血管而行,管内的瓣膜也较少。胸导管有一对,是体内最大的淋巴管,左、右两个胸导管沿主动脉前行,最后开口于左、右前腔静脉。禽体腔内的淋巴管主要与动脉伴行,其它部位的淋巴管则与静脉伴行。家禽

32、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三淋巴器官禽类淋巴器官有胸腺、腔上囊、脾和淋巴结等。(一)胸腺胸腺有一对,位于颈部皮下气管两侧,从颈前部沿颈静脉直到胸腔入口的甲状腺处。(二)腔上囊腔上囊又叫法氏囊,是禽类特有的淋巴器官。鸡的呈圆形,鸭、鹅的呈长椭圆形,位于泄殖腔背侧,开口于肛道。在禽孵出时腔上囊已存在,性成熟前发育最大,此后即逐渐萎缩成为小的遗迹 ,直至完全消失。(三)脾禽脾较小,呈圆形或三角形,鸽为长形,红褐色,位于肌胃和腺胃交界处的右侧,外包薄的结缔组织被膜,并向内分出不发达的小梁,形成脾的支架。实质可分为白髓和红髓,但分界不甚明显,特别在鸭、鹅。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四)淋巴结在禽类与哺乳动物类似的

33、淋巴结仅见于鸭、鹅等水禽,在淋巴管壁内发育而成。主要有两对,一对是颈胸淋巴结,位于颈基部,在颈静脉与椎静脉构成的夹角内,紧贴于颈静脉上,呈长纺锤形,长;另一对是腰淋巴结,位于腰部主动脉两侧,在肾与综尾骨之间,后端达坐骨动脉。第八节 神经系统一中枢神经(一)脊髓禽类脊髓细长,从枕骨大孔与延髓连结处起,向后延伸,直到综尾骨的椎管内。因此,后端不形成马尾。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二)脑禽类脑较小,由延髓、小脑、中脑、间脑和大脑组成,脑桥不明显。延髓腹侧面隆凸,第至第对脑神经根向两侧发出。中脑较发达,背侧顶盖形成一对发达的二叠体,又叫视叶,相当于哺乳动物的前丘,后方与延髓直接融合。间脑较短,位于视交叉

34、背后侧,无乳头体。小脑的蚓部很发达,两侧无小脑半球而为绒球。禽类大脑皮质较薄,表面光滑,无脑回和脑沟,仅背面有一略斜的纵沟。禽类纹状体较发达,是重要的整合中枢,胼胝体很不发达,嗅脑也不发达。二外周神经(一)脊神经鸡的脊神经与椎骨数目接近,共40对,其中颈神经15对,胸神经7对,腰神经3对,荐神经5对,尾神经10对。第12对脊神经没有背侧根,腹侧根内有脊神经节细胞。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二)脑神经禽类脑神经有12对,基本与哺乳动物相同。 (三)植物性神经(图1320)1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干由一系列交感神经节及节间支相互串连而成,左右各一,起自颅底沿着脊柱两侧延伸到综尾骨,数目与脊神经数目相近,在

35、鸡有37个。 禽类还有一支特殊的肠神经,呈一纵长神经节链。从直肠与泄殖腔连接处起,在肠系膜内与肠管并列延伸,直至十二指肠远段,具有一串肠神经节。2副交感神经禽类脑部的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随动眼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离开脑。荐部副交感神经由荐部脊髓发出形成几支盆神经,加入阴部神经丛。家禽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第九节 内分泌系统一甲状腺禽类甲状腺呈椭圆形,暗红色,成对,位于胸腔前口处的气管两侧,在颈总动脉与锁骨下动脉分叉处的前方,紧靠颈总动脉和颈静脉。二甲状旁腺甲状旁腺有2对,左右各1对,略呈球形,黄色或淡褐色,紧位于甲状腺之后。每侧的两个腺体常融合成一个腺团 。三腮后腺腮后腺又叫腮后体,是一对较小的腺体,呈淡红色,位于甲状腺和甲状旁腺后方,紧靠颈总动脉与锁骨下动脉分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