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神昏病病例讨论_第1页
呼吸衰竭神昏病病例讨论_第2页
呼吸衰竭神昏病病例讨论_第3页
呼吸衰竭神昏病病例讨论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急诊住院区护理病历讨论记录日 期:2018-05-21 下午 14: 00地 点:急诊护士办公室主持人:参加人员:患者姓名:性别:男年龄:82岁住院号: 属性普通V危重死亡一、査房者发言:大家下午好,我们之所以组织这次査是因为该患者是位留巻胃管鼻饲的患者,而且该想者住院期间发 生过赌管,这不仅给想者造成经济负担,也增加患者的痛苦,据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统计,国外堵管发 生率在6%-10%a而我国的发生率在10-62%,所以进行该病例的讨论。今天共同讨论的共有两个问题。二、病历资料:3床 男82岁中医诊断:神昏病西医诊断:呼吸衰竭责任护士:杨锐主治医生:。想者因28天前生气后突然意识不淸,呼之不应

2、,间断抽搐两次,由120接回医院,门诊以“呼吸衰竭”收 入院,想者因严重的低氧血症,于2018.05.05日行气管插管术外接呼吸机辅助呼吸,住院25天后因恵者家 属个人原因,要求自动岀院,出院后患者病情不稳泄,再次来诊,为了进一步治疗患者。于2018.05.11日, 门诊以呼吸衰竭收我科,入院后给予特级护理,病危,气管插管外接哈美顿呼吸机辅助呼吸,模式:ASV 模式、PEEP: 9cmH20、氧浓度40%,留置胃管、留置尿管,入院见证:患者呈昏迷状态,周身水肿,喉 间偶有痰鸣,腹部左后背散在疱疹并破损,舌苔不能视,脉滑,证型:痰浊蒙窍。患者既往有髙血压、糖 尿病病史10余年,冠心病病史1年余,

3、天疱疮病史40余天,2008年患脑梗死后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近一 年长期卧床。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査査血示:Na:125mmol/L.K: 3.9mmol/L, CL: 85mmol/L, Ca: 1.74mmol/L。 治疗上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降糖、抑酸护胃、纠正电解质紊乱、促进肠蠕动、调节血脂、补钙、控制 心率、补充蛋白等治疗。患者病情变化:5.20 B 08: 05査I血气示氧分压43.7mmHg,调节呼吸机模式调为 ASV模式Minvol 85%. PEEP: 8cmH2O、氧浓度40%. 15:17査血气示PH: 7.541,遵医嘱给予补液治疗。 患者的高危评分:压疮(12分)给予的措

4、施:勤翻身,勒更换,保持患者皮肤干燥,使用气垫床防褥疮, 实行床旁交接班,每日评估患者的评分。血栓(5分)给予的措施:药物预防,给予患者被动运动按摩患 者腓肠肌,胭窝处禁止单独垫枕,每天测量患者腿部周径,床旁交接班。非计划性拔管(7分)给予的措 施:因患者自理能力评分0分,患者在翻身、挪动时,观察患者的气管插管,尿管,胃管,防止脱出,施 行床旁交接班,每日观察患者各种导管的标识,及外漏长度并记录。误吸(3分)给予措施:抬髙床头, 及时吸出患者口鼻腔的分泌物,尽量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呼吸机导管低于气管插管处。泌感(12分)给 予措施:每日两次会阴消毒,适量增加患者的鼻饲饮水量,增加患者的尿呈:,

5、加快细菌、病毒的排除,随 时观察患者尿管及尿呈的情况。跌倒/坠床髙危给予措施:床挡保护,单人看护,翻身时护理人员在两侧保 护患者。今天是患者入院的第10天,患者体温正常,左足双上肢水肿明显好转,右足水肿明显,咳嗽咳痰, 喉间偶有痰鸣,腹部疱疹明显好转,左后背散在破损,少量渗液。症候施护:咳嗽,咳痰证型:痰浊蒙窍,给予的措施,翻身叩背,及时吸岀患者口鼻及气管插管内的痰液, 药物上给予止咳化痰的药物。疱疹:给予措施生长因子涂抹患处,加快破损的愈合,药物治疗抑制天疱疮的生长。并发症:脑出血、心源性休克、猝死、感染性休克、脑栓塞等,给予的措施,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 记录,及时吸岀患者口鼻及气管插管

6、内的分泌物,观察患者的睡孔,体温,尿量,并做好记录,出现问题 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中医特色疗法:红外线:促进生长因子的吸收,使创而加速愈合。药艾灸:提髙患者的体质。中药口护: 淸除患者口腔异味,加快患者口腔创而愈合。均交代相关注意事项。健康教育:情志护理:多与患者进行沟通,有创操作前告知患者,告知患者时间。饮食护理:给予患者高营养、高蛋白、髙能量的流质饮食,多给予患者温开水。生活起居:多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让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的病情与治疗。护理难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给予的措施抬高床头,及时吸出患者口鼻及气管插管内的分泌物, 每周更换呼吸机管理,呼吸机管路低于气管插管处,及时淸除呼吸机管理

7、的冷凝水。三、主持人提出讨论的问题】、如何预防鼻饲患者胃管赌管问题?2、如何提高机械通气患者一次性插入胃管成功率?3、针对患者口臭问题可以采取哪些解决办法?、四、讨论记录:问题1:如何预防鼻饲患者肖管赌管问题?1、了解鼻饲饮食的基本知识:肠内营养导管插入途径:口胃管、鼻胃管、鼻肠管、胃造痿管、空肠造 痿管。鼻饲及经造痿口注入时温度为41-42C,速度:应从低、少、慢开始,开始速度30-40滴/分,无反 应逐渐加量,最大滴速100-120滴/分,应用原则殊原因肠内营养液巍输注完毕,应放在4的冰箱内保存 24小时。取出后不能高温加热,可适当加温。常见并发症:机械性并发症、代谢性并发症、感染性并发症

8、、 其他并发症。3、预防胃管堵管的方法:每次滴注营养液完毕后用5%碳酸氢钠溶液加多酶片2片冲洗胃管,闭管 30分钟后,再用0. 9%氯化钠20ml冲管。因为碳酸氢钠为碱性药物,可以中和营养液中的一些酸性物质, 溶解卵磷脂等成分。碳酸饮料加上a糜蛋白酶,a糜蛋白酶能稀释粘稠的胃液,帮助消化含有蛋白质成 分的胃内容物。【2】发生堵管后的处理:1、可以用2ml或者5ml注射器,脉冲式是冲管,2、使用三通及可乐,因用三通法则, 使其逐进溶解冲开。【1】问题2:如何提高机械通气患者一次性插入胃管成功率?机械通气患者置管的原因:1、患者不合作2、反复插管、长时间留置导管导致局部组织的充血水肿3、 当患者意

9、识障碍伴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时,由于在试管上端有功能性括约肌的作用可使食管上端除正常 的吞咽动作外经常处于闭合状态,加上气管插管对气管内壁的推压作用间接压迫食管壁,造成食管管腔狭 小,4、气管插管气鑒的压迫5、肿瘤的转移对颈部组织的压迫作用【4】解决方法:1、垂直留置胃管操作要点:患者去枕平仰卧位,将头轻度往后仰,保持头、颈、躯干在同 一水平线上,选取适当型号的胃管润滑后,左手将患者的鼻翼轻轻向后推,尿需一侧鼻孔,右手以持笔的 方法把握胃管,将胃管的前端插入12-14cm后,感有阻力时左手托住胃管后端,右手顺时针方向,将胃管 呈螺旋运动状态向下置入。2、采用带导丝的胃管,将将病人床头抬高呈70

10、-80度,头部正位(头部摆正, 使脸部正而朝上),在胃管插入14-16cm时,左手轻托病人头部使头部太髙或略前倾,再缓缓送入胃管。英 优点有:1、能减轻患者舌根后坠2、使食管与气管近似纵轴平衡,并能使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套管稍向前倾, 减轻英对食管壁的间接挤压及重力压迫作用3、这种体位接近人们日常进食的端坐位,有利于注视到护士 的动作,配合做好吞咽动作,使功能性括约肌开放4、建立人工气道的病人因各种原因往往会有较多的痰 液,平卧位插入胃管时易刺激咽喉部,造成咳嗽、咽喉部括约肌收缩痉挛、痰液喷出与恶心呕吐、食道收 缩等各种反射及抵抗、造成插管困难。而床头太高 70-80a角后,因头部重心落在颈椎上,

11、当胃管插入 14-16cm时,操作者仅需轻微的力量就可以以颈椎为支点托起头部,使头部稍抬髙或前倾,胃管就可以顺 利插入。【3】问题、3:针对想者岀现的口臭问题应该怎样解决?1、口臭的常见原因:卫生问题、口干、不良饮食、生活习惯、鼻腔疾病、舌头、心理因素、药物、遗 传。2、患者证属痰浊蒙窍,是指由情志所伤,所欲部逐,或郁伤怒肝,肝失疏泄,可致肝气郁结,肝气乘 脾,脾失健运,则聚湿淸窍,使神明被扰,神机失用所表现出来的表情呆钝。智力衰退或哭笑无常,胶腹 胀痛,痞满不适,口多涎沫。3、脾失健运多由脾胃虚弱引起,胃失和降,淸气不升,浊气上逆而致口臭,以益气健脾为治疗原则, 方药可选四君子汤或香砂六君子汤,常用白术、山药、砂仁等健脾药,泄泻为主可用参苓白术散。饮食调 理宜选惹该:仁、白扁豆、红豆、冬瓜、黄瓜、芹菜、苦瓜、山药、白茯苓等淸热利湿之品。【5】五、査房者综合意见及总结发言:今天通过此次査房,希望大家能够掌握鼻饲患者的日常维护,防止堵管以及堵管后的处理方法,针对 使用呼吸患者掌握垃入鼻饲管的方法,提髙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护士长:今天的疑难病例讨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