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发展规律课件_第1页
专题八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发展规律课件_第2页
专题八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发展规律课件_第3页
专题八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发展规律课件_第4页
专题八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发展规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八 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发展规律 第1页,共71页。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三、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性 专题八 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发展规律 第2页,共71页。(一)生产力 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第3页,共71页。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马

2、克思(一)生产力第4页,共71页。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一定意义上,各种生产工具都是人体自然器官的延长。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一)生产力第5页,共71页。 劳动对象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加工的东西。(一)生产力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6页,共71页。劳动对象: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能加工的一切对象。一切自然物质都是可能的劳动对象,其中引入生产过程的部分则是现实的劳动对象。劳动对象分为两类 一是未经加工的自然物,如地下矿藏、原始森林。二是经过人类加工过的物体,如钢材、棉布。(一

3、)生产力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7页,共71页。 劳动对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进入生产过程的那部分自然界,即自然界直接提供的用于生产的自然物;(一)生产力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8页,共71页。 另一类是经过加工改造后,再投入生产过程的客观存在物,即原料。(一)生产力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9页,共71页。 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一)生产力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10页,共71页。 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

4、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科学技术科学管理实体性要素渗透性要素(一)生产力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11页,共71页。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它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一)生产力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12页,共71页。第一,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一)生产力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13页,共71页。第二,科学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管理表现为劳动者和经营管理者从整体性原则出发对生产过程的组织、控制和

5、管理。 (一)生产力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14页,共71页。第三,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到2006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56亿多亩,增产稻谷5200多亿公斤。近年来,全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2.4亿亩左右,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7500多万人口。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决策。2005年,国外杂交水稻推广面积约200万公顷。(一)生产力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15页,共71页。第四,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

6、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时间为100年电动机从发明到应用时间为57年电视机从发明到应用时间为12年激光器从发明到应用时间为1年(一)生产力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16页,共71页。 生产力三要素只有在特定的社会形式中结合起来,才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力,这种特定的社会形式就是生产关系 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二)生产关系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17页,共71页。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起着决定性作用。它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人们

7、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决定产品的分配关系。(二)生产关系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18页,共71页。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二)生产关系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19页,共71页。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资料氏族成员平均所有奴隶主所有地主所有资本家所有全社会共同所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私有制社会公有制社会归(二)生产关系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20页,共71页。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的分配关系所有制形式

8、相互关系分配关系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平等关系全人身依附关系半人身依附关系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平等互助关系平均分配全部占有贡赋、地租利润按劳分配按需分配(二)生产关系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21页,共71页。社会生产总过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生产关系 分配和 交换关系消费关系起点中介环节终点所有制基础社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过程(二)生产关系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22页,共71页。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始工具原始社会A、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一、生产力与生产

9、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23页,共71页。A、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青铜器奴隶社会(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24页,共71页。A、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铁器封建社会(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25页,共71页。A、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大机器资本主义社会(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26页,共71页。B、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原始工具青铜器铁器大机器原始社会奴隶

10、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27页,共71页。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A、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真舒服!生产力生产关系第28页,共71页。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B、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真难受!生产关系生产力(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29页

11、,共71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持续 发展改革 革命生产力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适 合适 合不适合不适合(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30页,共71页。内容: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反作用(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31页,共71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意义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的思想体系

12、,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把握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前进。(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32页,共71页。(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把“蛋糕”做大和把“蛋糕”切好的关系 中国要把“蛋糕”做大,即要把经济搞上去,否则无以民富国强。但“做大蛋糕”还不够,还要清楚应该怎么切,怎样把蛋糕分配好。 为什么“做大蛋糕”还不够,还要把蛋糕分配好?把蛋糕分配好对“做大蛋糕”有什么影响?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13、第33页,共71页。 在一种社会中总是存在多种生产关系,其中必有一种生产关系占据统治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它决定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性质,它就是该社会的经济基础。 在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一)经济基础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34页,共71页。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 政治组织。 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 指导影响制约(二)上层建筑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35页,共71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起源同阶级对立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在社会分裂为敌对阶级的情况下作

14、为阶级统治的工具产生的,将来也必将随着阶级的彻底消灭而失去其历史作用。国家的起源(二)上层建筑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36页,共71页。国家的本质 国家作为社会的政治组织和权力机关,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是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上层建筑。国家本质上是一个政治范畴,阶级概念。(二)上层建筑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37页,共71页。国家的职能 国家是一种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有组织的力量。(二)上层建筑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38页,共71页。视频:军队第39页,共71页。国体和政体 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

15、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这是决定国家阶级性质的方面。国体奴隶主阶级专政地主阶级专政资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国体(二)上层建筑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40页,共71页。国体和政体 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方式,即政权构成形式。政体政体君主制共和制君主专制制二元君主制君主立宪制总统制半总统制议会制(二)上层建筑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41页,共71页。国体和政体我国的国体和政体 国体: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它有着全新的阶级内容:它是劳动者自己的国家,只有人民才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二)上层建筑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42页

16、,共71页。国体和政体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二)上层建筑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43页,共71页。国体和政体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国体是国家的本质,政体是国家本质的表现形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国体政体内容形式决定服务于(二)上层建筑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44页,共71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45页,共71页。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首先体现在服务的方向上。 上层建筑一方面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17、另一方面又与那些对自己的经济基础有害的其他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作斗争,即一方面“保护自己”,另一方面“排除异己”。(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46页,共71页。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其次体现在服务的方式上。 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来为经济基础服务。政治上层建筑力图把人们的活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和秩序之内,观念上层建筑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去支配人们的行动。(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47页,共71页。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再次体现在服务的效果上。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生产力促进作用上层建筑经济基

18、础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生产力适合适合不适合适合不适合阻碍作用(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48页,共71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新上层建筑旧经济基础新经济基础旧上层建筑适合 适合 反对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49页,共71页。 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要求。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决定反作用(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50页,共71页。经济基础决定上

19、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的意义观察和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基本理论依据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在当代中国,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51页,共71页。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

20、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十九大报告(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第52页,共71页。视频:反腐败第53页,共71页。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一)社会形态的内涵三、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性第54页,共71页。统一性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共同性,普遍性,即具有

21、共同的发展规律,这就是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三、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性第55页,共71页。 指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一般都应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纵向统一性(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三、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性第56页,共71页。横向统一性 指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三、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性第57页,共71页。 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是指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大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经济,政治、文化发

22、展上也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多样性(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三、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性1.同一社会形态不同国家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2.各个国家不同社会形态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3.不同国家所采取的社会更替的过渡形式不同。4.不同国家和民族所处的社会形态具有复杂性。第58页,共71页。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 中国进入奴隶社会以青铜器的使用为标志,西欧以铁器的使用为标志。(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三、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性第59页,共71页。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 中国实行奴隶主的国家土地所有制,西

23、欧实行奴隶主私人土地所有制。(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三、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性第60页,共71页。繁荣富庶的社会生活封建社会,中国最具 典型意义。 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三、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性第61页,共71页。 美国通过南北战争由奴隶制直接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则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由较低的社会形态向较高的社会形态转变时所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三、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性第62页,共71页。不同国家和民族所处的社会形态具有复杂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上海的公共租界黄泛区农民(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三、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性第63页,共71页。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三、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性第64页,共71页。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