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1第二节 气第1页,共82页。掌握精的基本概念、分类、代谢及功能掌握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及 其分类掌握血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和功能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代谢和功能掌握神的基本概念、生成和作用了解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目的要求】2第二节 气第2页,共82页。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外在表现生脏腑功能活动物质基础化生生3第二节 气第3页,共82页。第一节 精 精的基本概念 精的代谢 精的功能 精的分类4第二节 气第4页,共82页。一、精的基本概念精是一种精华物质狭义之精:即生殖之精,是人体生命 的本原广义之精:人体之内的血、津液、髓 以及
2、水谷精微等一切精微物质1、什么是人体之精5第二节 气第5页,共82页。2、精与气的区别气无形而精有质,气属阳而精属阴;精贵在藏而不泻,蕴涵勃勃生机,气贵在运行不息,激发推动人体的功能活动。一、精的基本概念6第二节 气第6页,共82页。(一)精的生成二、精的代谢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使人出生后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 7第二节 气第7页,共82页。精的贮藏(二)精的贮藏与施泄二、精的代谢后天之精经脾气的转运输送至各脏腑组织先天之精贮藏于肾脏腑之精剩余部分分藏于五脏主藏于肾8第二节 气第8页,共82页。分藏于各个脏腑之中,濡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各
3、脏腑的机能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 的排泄以繁衍生命精的施泄二、精的代谢(二)精的贮藏与施泄依赖于天癸促发肾气封藏肝气疏泄脾气运化9第二节 气第9页,共82页。繁衍生命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精的功能10第二节 气第10页,共82页。精的功能:繁衍生命化生肾气以促进生殖肾精先天之精合化生成生殖之精后天之精11第二节 气第11页,共82页。先天之精充盛精的功能:濡养 后天之精充盛脏腑之精充盈肾精充盛脏腑组织官窍得到精的充养生理机能正常发挥12第二节 气第12页,共82页。先天禀赋不足后天之精化生障碍肾精亏虚五脏之精也衰脏腑组织官窍得不到精的濡养功能不能正常发挥精的功能:濡养 13第二节 气第13页,共82页。
4、 精足则血旺精可转化为血,是血液生成的来源之一 精的功能:化血精亏则血虚张氏医通诸血门:“经言血之与气。异名同类。虽有阴阳清浊之分。总由水谷精微所化。其始也混然一区,未厘清浊。得脾气之鼓运,如雾上蒸于肺而为气,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血不泻,归精于心,得离火之化,而为真血。以养脾脏,以司运动,以奉生身,莫贵乎此。”14第二节 气第14页,共82页。 一身之气推动和调控人体的新陈代谢,维系生命活动先天之精化生先天之气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水谷之精化生谷气精的功能:化气15第二节 气第15页,共82页。 脏腑之精充盈 肾精充盛 机体生命旺盛、身体健康、 化气充足 生殖功能正常
5、、祛病延年 脏腑之精亏虚 肾精衰少 机体正气虚衰、抗病 化气不足 和生殖能力下降精的功能:化气16第二节 气第16页,共82页。 积精才能全神 精是神化生的物质基础 精亏则神疲 精亡则神散精的功能:化神17第二节 气第17页,共82页。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脏腑之精生殖之精 精的分类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源于生殖之精,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是生命产生的本原后天之精:源于饮食水谷,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含义:分藏于脏腑之中的精功能:滋润濡养各脏腑,化生脏腑之气,推动和调控脏腑的生理活动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合化生成繁衍后代18第二节 气第18页,共82页。第二节 气气的基本概念气的生成气的运动与气
6、化气的功能气的分类 19第二节 气第19页,共82页。一、气的基本概念气是人体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物质性-基本元素、细小颗粒、极细微-散则为无形之气 运动性-以不同形式组合、凝聚、变化-聚而成有形之体20第二节 气第20页,共82页。(一)生成之源二、气的生成水谷之精气:水谷之精化生营养状况呼吸之清气:来源于自然界自然环境先天之气:源于先天之精先天禀赋后天之气人体之气21第二节 气第21页,共82页。肾为生气之根 先天之气 元气脾胃为生气之源 后天之气肺为生气之主 二、气的生成(二)相关脏腑功能宗气营气卫气人体之气22第二节 气第22
7、页,共82页。1.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机有枢机、关键之义。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升、降、出、入。3.气运动的意义 先天之气、谷气、清气的布散全身 精、血、津液在体内的运行 脏腑经络生理活动、人与自然的联系都离不开气的运动灵枢脉度:“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 之行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三、气的运动与气化(一)气的运动23第二节 气第23页,共82页。 五脏宜升, 六腑宜降 化生和贮藏精气,受盛和传化水谷 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 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 脾胃居中,脾升胃降为升降之枢纽 肝从左升,肺自右降,左右为升降的道路 脏与脏-肝气升发,肺气肃降 脏与腑-脾主升清,胃
8、主降浊 腑与腑-胃主通降,小肠升清降某一脏腑 心主血脉,上荣头面,下降营运周身 肺主气司呼吸,宣发肃降相反相成 肝主疏泄,肝气主升主动,又分泌胆汁向下升中寓降降中寓升升已而降降已而升五脏而言脏腑之间脏与腑而言4.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24第二节 气第24页,共82页。肝木 脾 胃 肺金4.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在气机升降中,作为气机升降枢纽的脾胃尤显重要: : “中气,阴阳升降之枢轴” “脾升则肾肝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因此”医家之药,首在中气” “却病延年之法,莫如于此.”心火肾水25第二节 气第25页,共82页。气机不畅气的运行受阻而不
9、畅通气滞气机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气逆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气陷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气脱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气闭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 三、气的运动与气化5.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气机失调(一)气的运动26第二节 气第26页,共82页。1.气化的概念: 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三、气的运动与气化(二)气化2.气化的 形式:精的生成、精化为气、精化为髓、精血同源互化、津液与血同源互化;血的化生与其化气生神、津液的化生与其化汗化尿、气的生成与代谢等 27第二节 气第27页,共82页。饮食物 精 气化 血
10、 汗、尿 津液 气化 糟粕气气化气化 1)表现为气、血、精、津液等精微物质的化生和转化过程。 (二)气化2)把它们抽象出来,气聚而有形,散而无形, 表现为形与气的相互化生和转化。 精血互化 精化为气 精化为髓 津血互化 津化为汗髓28第二节 气第28页,共82页。 气归精(精食气) 精归化(化生精) 气(阳) 精 化(气化、化生) 气(太过)伤精 精化为气 味归形(形食味) (气生形) 味(阴) 形 气(真气、元气) 味(太过)伤形 形归气 气伤于味(太过)药物饮食味归形,形归气:药物饮食五味有滋养人之形体作用,而形体又依赖于 真气的充养。气归精,精归化:药物饮食之气有化生成人体阴精的作用,而
11、人体的阴精 又依赖气化功能产生。 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精化生人体的元气,药物饮食之味太过又耗 伤人体的元气。(饲)药物饮食的气、味与形、精、气、化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9第二节 气第29页,共82页。1、气机是气化的前提, 气化过程涵盖气机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过程的根本 气化过程寓有气的运动,气的各种运动形式正是从气化过程中得以体现 2、气机与气化联系与区别三、气的运动与气化(三)气机和气化的关系1)联系:可分不可离 气机与气化是可分不可离的统一体。 2)区别:内涵不同,对物质运动考察的着眼点也不同。30第二节 气第30页,共82页。推动与调控作用温煦与凉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中介作用四、气
12、的功能31第二节 气第31页,共82页。(一)推动与调控作用四、气的功能推动作用:气能激发和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及各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保证生理体现病理表现气以自身的运动来推动精、血和津液等有形物质的代谢推动和激发人体的生长发育、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脏腑经络组织的生理功能减退血液、津液的生成运行和排泄障碍机体的生长发育迟缓或早衰32第二节 气第32页,共82页。气的功能(一)推动与调控作用调控作用:维持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生理体现病理表现相反相成脏腑经络组织的生理功能协调血液津液的生成运行和排泄有序 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稳定推动兴奋升发宁静抑制肃降阴气作用减弱阳气过亢脏腑功能虚
13、性亢奋精血津液代谢加快、消耗过多阳气虚弱各种功能减退33第二节 气第33页,共82页。四、气的功能(二)温煦与凉润作用病理表现: 畏寒喜暖、脏腑生理活动减弱、精血津液代谢减弱、运行迟缓等。如胃寒、冻疮“气虚者,寒也”病理表现:低热、盗汗、脏腑机能亢奋、精血津液代谢加快。如胃热、阳疮“气实者,热也”1.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2.有助于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3.有助于精血津液的正常施泄、循行和输布协调平衡温煦作用凉润作用34第二节 气第34页,共82页。含 义 :气护卫肌表、抗御邪气的作用 生理体现:卫护肌表,抵御外邪 邪正交争,驱邪外出 自我修复,恢复健康病理表现:易染疾病,病后难愈
14、四、气的功能(三)防御作用气相得则和气不相得则病35第二节 气第35页,共82页。四、气的功能(四)固摄作用生理表现指气对于体内血、津液、精等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和控制,从而防止无故流失的作用。1.统摄血液,防止其溢出脉外,保证血行脉中2.固摄汗、尿、唾液、胃肠液,控制其分泌、排泄,防止体液丢失3.固摄精液,使其疏泄适度;固摄经、胎含 义病理表现气不摄血出血气不摄津自汗、多尿、流涎、呕吐、小便失禁、泄泻滑脱气不固精遗精、滑精、早泄等冲任不固崩漏、滑胎36第二节 气第36页,共82页。含 义:指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 的整体联系。气是感应传递信息 的载体。 外在信息感应和传递于内脏表 现 内
15、脏的各种信息反映于体表 内脏各种信息的相互传递四、气的功能(五)中介作用37第二节 气第37页,共82页。先天之气父母精气-元气 脏腑之气 (脏腑之中) 水谷精气 宗气 后天之气 营气 经络之气 自然清气 卫气 (经络之中) 人身之气五、气的分类分类依据:生成来源、分布部位、功能特点 38第二节 气第38页,共82页。五、气的分类(一)人身之气即一身之气,简称“人气”或气“人身之气与邪气相对而言,称为“正气” 具有防御、抗邪、调节、康复等作用39第二节 气第39页,共82页。 含 义: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源于先天而根于肾的气,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又名“原气” 来源于先天肾中之精 元气
16、生 成: 充养于后天脾胃水谷之精 分 布: 藏于肾(命门) 三焦 全身 推动和调节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 功 能: 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五、气的分类生成充养通过循行元气为生命之根元充则身健元亏则体衰40第二节 气第40页,共82页。 含 义:是积聚于胸中、由自然之清气和水谷精气而化的气。 又名“大气”、“动气”。 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生 成: 积于胸中 宗气 脾胃化生水谷之精气 上走息道 分 布: 积于胸中,贯注心肺 贯注心脉 沿三焦下行 走息道行呼吸 生理功能: 贯心脉行气血 与视、听、言、动功能有关(动气) 资助先天元气宗气五、气的分类41第二节 气第41页,共82页。含 义:
17、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又称“营血”、 “营阴”。生 成: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精微中之精专部分)。 十二经循行分 布:行于脉内 循行于全身 任督循行 化生血液生理功能: 营养全身营 气五、气的分类42第二节 气第42页,共82页。含 义: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又称“卫阳”。生 成:水谷精微中之慓疾滑利的部分 (水谷之悍气)。 与营气相偕分 布:行于脉外 布散全身 昼行于阳夜行于阴 防御外邪: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生理功能: 温养全身:温养脏腑、肌肤、腠理 调控腠理: 卫 气五、气的分类调节腠理开合汗液排泄 灵枢 本藏 所谓“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 43
18、第二节 气第43页,共82页。五、气的分类4、卫气温煦失调:卫气不足,温煦力减弱寒象 卫行受阻,郁而化热热象调节失职:卫气虚,固摄无力自汗、多汗 卫气郁,营阴郁闭无汗身痛防御不足:易感受外邪病理表现44第二节 气第44页,共82页。二者皆由水谷精微化生 性质:精纯柔和 分布:行于脉中功能:营养周身 生化血液属性:主内守属阴性质:膘疾滑利 分布:行于脉外 功能:温养脏腑 护卫体表属性:主卫外属阳营气卫气二者运行协调,阴阳相随,内外相贯,其往来贯注,并行不悖,营中有卫,卫中有营五、气的分类营气和卫气的联系与区别45第二节 气第45页,共82页。含 义:是构成各脏腑、经络的基本物质,也是推动和维持各
19、脏腑、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生 成:由肺纳自然界的清气脾胃运化水谷之精气和肾先天之精综合而成分 布:分布于脏腑和经络之中功 能: 构成脏腑经络组织 维持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五、气的分类46第二节 气第46页,共82页。气的小结气运动 推动温煦防御固摄中介气机气化变 化 先天精气水谷精气自然 清气藏于肾聚胸中慓悍行脉外精纯行脉内元 气营气 卫气宗气47第二节 气第47页,共82页。1大气下陷兼小便不禁天津陈,三十五岁,于孟冬得大气下陷兼小便不禁证。病因 禀赋素弱,恒觉呼吸之气不能上达,屡次来社求诊,投以拙拟升陷汤,即愈。后以 出外劳碌过度,又兼受凉,陡然反复甚剧,不但
20、大气下陷,且又小便不禁。证候 自觉胸中之气息息下坠,努力呼之犹难上达,其下坠之气行至少腹,小便即不能禁,且觉下焦凉甚,肢体无力,其脉左右皆沉濡,而右部寸关之沉濡尤甚。医学衷中参西录 48第二节 气第48页,共82页。诊断 此胸中大气下陷之剧者也。此证因大气虚陷,心血之循环无力,是以脉象沉濡而迟,肺气之呼吸将停,是以努力呼气外出而犹难上达。不但此也,大气虽在膈上,实能斡旋全身统摄三焦,今因下陷而失位无权,是以全身失其斡旋,肢体遂酸软无力,三焦失其统摄,小便遂泄泻不禁。其下焦凉甚者,外受之寒凉随大气下陷至下焦也。此证之危已至极点,当用重剂升举其下陷之大气,使复本位,更兼用温暖下焦之药,祛其寒凉庶能
21、治愈。处方 野台参(五钱) 乌附子(四钱) 生怀山药(一两) 煎汤一盅温服,此为第一方。又方 生箭 (一两) 生怀山药(一两) 白术(四钱炒) 净萸肉(四钱)萆(二钱) 升麻(钱半) 柴胡(钱半)共煎药一大盅,温服。此为第二方。先服第一方,后迟一点半钟即服第二方。效果 将药如法各服两剂,下焦之凉与小便之不禁皆愈,惟呼吸犹觉气分不足,肢体虽不酸软,仍觉无力。遂但用第二方,将方中柴胡减去,加桂枝尖钱半,连服数剂,气息已顺。又将方中升麻、桂枝,皆改用一钱,服至五剂,身体健康如常,遂停药勿服。49第二节 气第49页,共82页。或问 此二方前后相继服之,中间原为时无多,何妨将二方并为一方?答曰凡欲温暖下
22、焦之药,宜速其下行,不可用升药提之。若将二方并为一方,附子与升、柴并用,其上焦必生烦躁,而下焦之寒凉转不能去。惟先服第一方,附子得人参之助,其热力之敷布最速,是以为时虽无多,下焦之寒凉已化其强半;且参附与山药并用,大能保合下焦之气化,小便之不禁者亦可因之收摄,此时下焦受参附山药之培养,已有一阳来复,徐徐上升之机。已陷之大气虽不能因之上升,实已有上升之根基。遂继服第二方,黄与升柴并用,升提之力甚大,借之以升提下陷之大气,如人欲登高山则或推之,或挽之,纵肢体软弱,亦不难登峰造极也。且此一点余钟,附子之热力已融化于下焦,虽遇升柴之升提,必不至上升作烦躁,审斯则二方不可相并之理由,及二方前后继服之利益
23、不昭然乎。50第二节 气第50页,共82页。 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种种病状,诚难悉数。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黄芪 (六钱) 知母(三钱) 柴胡(一钱五分) 桔梗(一钱五分) 升麻(一钱) 气分虚极下陷者,酌加人参数钱,或再加山萸肉(去净核)数钱,以收敛气分之耗散,使升者不至复陷更佳。若大气下陷过甚,至少腹下坠,或更作疼者,宜将升麻改用钱半,或倍作二钱。升陷汤51第二节 气第51页,共82页。 大气者,充满胸中,以司肺呼吸之气也。人之一身,自飞门以至魄
24、门,一气主之。然此气有发生之处,有培养之处,有积贮之处。天一生水,肾脏先成,而肾系命门之中,有气息息萌动,此乃干元资始之气,内经所谓“少火生气”也。此气既由少火发生,以徐徐上达。培养于后天水谷之气,而磅礴之势成。绩贮于膺胸空旷之府,而盘据之根固。是大气者,原以元气为根本,以水谷之气为养料,以胸中之地为宅窟者也。 夫均是气也,至胸中之气,独名为大气者,诚以其能撑持全身,为诸气之纲领,包举肺外,司呼吸之枢机,故郑而重之曰大气。夫大气者,内气也。呼吸之气,外气也。人觉有呼吸之外气与内气不相接续者,即大气虚而欲陷,不能紧紧包举肺外也。医者不知病因,犹误认为气郁不舒,而开通之。其剧者,呼吸将停,努力始能
25、呼吸,犹误认为气逆作喘,而降下之。则陷者益陷,凶危立见矣。 52第二节 气第52页,共82页。灵枢五味篇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人未生时,皆由脐呼吸,其胸中原无大气,亦无需乎大气。迨胎气日盛,脐下元气渐充,遂息息上达胸中而为大气。大气渐满,能鼓动肺膜使之呼吸,即脱离母腹,由肺呼吸而通天地之气矣 .53第二节 气第53页,共82页。 其证多得之力小任重或枵腹力作,或病后气力未复,勤于动作,或因泄泻日久,或服破气药
26、太过,或气分虚极自下陷,种种病因不同。 肺司呼吸,人之所共知也。而谓肺之所以能呼吸者,实赖胸中大气-此气,且能撑持全身,振作精神,以及心思脑力、官骸动作,莫不赖乎此气。此气一虚,呼吸即觉不利,而且肢体酸懒,精神昏愦,脑力心思,为之顿减。 喻嘉言医门法律谓“五脏六腑,大经小络,昼夜循环不息, 必赖胸中大气,斡旋其间”。 其络所以名虚里者,因其贯膈络肺游行于胸中空虚之处也-细审“以贯心脉,而行呼吸”之语,是大气不但为诸气之纲领,并可为周身血脉之纲领矣 54第二节 气第54页,共82页。大气陷兼消食李,年二十六岁,得大气下陷兼消食证。病因 其未病之前二年,常觉呼吸短气,初未注意。继因校中功课劳心短气
27、益剧,且觉食量倍增,因成消食之证。证候 呼吸之间,觉吸气稍易而呼气费力,夜睡一点钟许,即觉气不上达,须得披衣起坐,迟移时,气息稍顺,始能再睡。一日之间,进食四次犹饥,饥时若不急食,即觉怔忡。且心中常觉发热,大便干燥,小便短赤,其脉浮分无力,沉分稍实,至数略迟。医学衷中参西录 55第二节 气第55页,共82页。诊断 此乃胸中大气下陷,兼有伏气化热因之成消食也。为其大气下陷,是以脉象浮分无力,为其有伏气化热,是以其沉分犹实,既有伏气化热矣,而脉象转稍迟者,因大气下陷之脉原多迟也。盖胃中有热者,恒多化食,而大气下陷其胃气因之下降甚速者,亦恒能多食。今既病大气下陷,又兼伏气化热,侵入胃中,是以日食四次
28、犹饥也。此宜升补其胸中大气,再兼用寒凉之品以清其伏气所化之热,则短气与消食原不难并愈也。处方 生箭 (六钱) 生石膏(一两捣细) 天花粉(五钱) 知母(五钱) 玄参(四钱)升麻(钱半) 柴胡(钱半) 甘草(钱半)共煎汤一大盅温服。医学衷中参西录 56第二节 气第56页,共82页。复诊 将药连服四剂,短气已愈强半,发热与消食亦大见愈,遂即原方略为加减俾再服之。处方 生箭 (六钱) 天花粉(六钱) 知母(六钱) 玄参(六钱)净萸肉(三钱) 升麻(钱半) 柴胡(钱半) 甘草(钱半)共煎汤一大盅,温服。方解 方中去石膏者,以伏气所化之热所余无多也。既去石膏而又将花粉、知母诸凉药加重者,因花粉诸药原用以
29、调剂黄 之温补生热,而今则兼用之以清伏气所化之余热,是以又加重也。至于前方之外,又加萸肉者,欲以收敛大气之涣散,俾大气之已升者不至复陷,且又以萸肉得木气最浓,酸敛之中大具条畅之性,虽伏气之热犹未尽消,而亦不妨用之也。效果 将药又连服四剂,病遂全愈。俾停服汤药,再用生箭 、天花粉等分轧为细末,每服三钱,日服两次以善其后。医学衷中参西录 57第二节 气第57页,共82页。或问 脉之迟数,恒关于人身之热力,热力过盛则脉数,热力微弱则脉迟,此定理也。今此证虽有伏气化热,因大气下陷而脉仍迟,何以脉之迟数与大气若斯有关系乎?答曰胸中大气亦名宗气,为其实用能斡旋全身,故曰大气,为其为后天生命之宗主,故又曰宗
30、气。内经谓宗气积于胸中以贯心脉而行呼吸,深思内经之言,知肺叶之 辟,固为大气所司,而心机之跳动,亦为大气所司也。今因大气下陷而失其所司,是以不惟肺受其病,心机之跳动亦受其病而脉遂迟也。医学衷中参西录 58第二节 气第58页,共82页。大气下陷天津李,年三十二岁,拉洋车为业,得大气下陷证。病因 腹中觉饥,未吃饭,枵腹奔走七八里,遂得此病。证候 呼吸短气,心中发热,懒食,肢体酸懒无力,略有动作,即觉气短不足以息。其脉左部弦而兼硬,右部则寸关皆沉而无力。医学衷中参西录 诊断 此胸中大气下陷,其肝胆又蕴有郁热也。盖胸中大气,原为后天宗气,能代先天元气主持全身,然必赖水谷之气以养之。此证因忍饥劳力过度,
31、是以大气下陷,右寸关之沉而无力其明征也。其举家数口生活皆赖一人劳力,因气陷不能劳力继将断炊,肝胆之中遂多起急火,其左脉之弦而兼硬是明征也。治之者当用拙拟之升陷汤,升补其胸中大气,而辅以凉润之品以清肝胆之热。处方 生箭 (八钱) 知母(五钱) 桔梗(二钱) 柴胡(二钱)升麻(钱半) 生杭芍(五钱) 龙胆草(二钱)共煎汤一大盅,温服。效果 将药连服两剂,诸病脱然全愈。59第二节 气第59页,共82页。冲气上冲兼奔豚天津张,年四十五岁,得冲气上冲兼奔豚证。病因 初秋之时,患赤白痢证,医者两次用大黄下之,其痢愈而变为此证。证候 每夜间当丑寅之交,有气起自下焦挟热上冲,行至中焦觉闷而且热,心中烦乱,迟十
32、数分钟其气上出为呃,热即随之消矣。其脉大致近和平,惟两尺稍浮,按之不实。诊断 此因病痢时,连服大黄下之,伤其下焦气化,而下焦之冲遂挟肾中之相火上冲也。其在丑寅之交者,阳气上升之时也。宜用仲师桂枝加桂汤加减治之。处方 桂枝尖(四钱) 生怀山药(一两) 生芡实(六钱捣碎) 清半夏(四钱水洗三次)生杭芍(四钱) 生龙骨(四钱捣碎) 生牡蛎(四钱捣碎) 生麦芽(三钱)生鸡内金(二钱黄色的捣) 黄柏(二钱) 甘草(二钱)共煎汤一大盅,温服。效果 将药煎服两剂,病愈强半,遂即原方将桂枝改用三钱,又加净萸肉、甘枸杞各四钱,连服三剂全愈。医学衷中参西录 60第二节 气第60页,共82页。帮助 凡气之逆者可降,
33、郁者可升,惟此证冲气挟相火上冲,则升降皆无所施。桂枝一药而升降之性皆备,凡气之当升者遇之则升,气之当降者遇之则降,此诚天生使独而为不可思议之妙药也。山药、芡实,皆能补肾,又皆能敛戢下焦气化;龙骨、牡蛎,亦收敛之品,然敛正气而不敛邪气,用于此证初无收敛过甚之虞,此四药并用,诚能于下焦之气化培养而镇安之也。用芍药、黄柏者,一泻肾中之相火,一泻肝中之相火,且桂枝性热,二药性凉,凉热相济,方能奏效。用麦芽、鸡内金者,所以运化诸药之力也。用甘草者,欲以缓肝之急,不使肝木助气冲相火上升也。至于服药后病愈强半,遂减轻桂枝加萸肉、枸杞者,俾肝肾壮旺自能扫除病根。医学衷中参西录 61第二节 气第61页,共82页
34、。汗后致虚若华母案缺。生半夏(三钱)炙草(五钱)当归(三钱)陈皮(三钱)白术(三钱)生黄耆(三钱)熟附块(五钱)党参(四钱)熟地(二两)干姜(三钱)川芎(三钱)炙乳没(各三钱)生米仁(一两)【按】师母体素瘦削,而微有痰饮之疾。数日前,偶感风寒,恶寒,头痛,发热,师硫表剂予之,稍瘥而未了了。再予之,如是者屡。余曾检得其一方,为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生草二钱,浮萍三钱,姜三片,盖桂枝汤去大枣加浮萍也。服后,汗出甚多,微恶寒,神疲心痛,叉手自冒,徐按稍瘥,筋肉不舒,有如针刺,皮肤干燥,血脉色转褐,心时悸,头时眩,坐立不稳,自觉摇摇然,脉细小而弱。师母固知医者,因谓师曰:我今虚,法当补。互商之下,乃得上方。师母且曰:倘熟附而不效者,我明日当易生附也。其时方暮,心痛甚剧,筋肉牵掣亦良苦。进初煎,旋得安睡。夜半醒来,痛随大减。次早进次煎,精神大振。皮色较润,而行动渐渐如常矣。经方实验录62第二节 气第62页,共82页。事后,余推测本案之病理药效,其有可得而言者,师母似系血液衰少,痰浊凝据之体,虽有表证,本不宜发汗过多。论曰:“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可以见之。况桂枝汤去大枣加浮萍,其发汗之力较桂枝原汤为尤猛。因大枣本为保存津液者,今反易以伤津液之浮萍故也。以不宜发汗之人,令大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机在船舶导航系统的精准控制考核试卷
- 汽车驱动轴与差速器维修考核试卷
- 真空电子器件的微波能量传输技术考核试卷
- 水果种植茬口茬作品质调控考核试卷
- 建筑装饰工程涂料施工技术考核试卷
- 文具批发商的供应链合作关系构建与维护技巧考核试卷
- 热电联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深度研究与发展考核试卷
- 电信网络技术演进与新兴技术应用趋势考核试卷
- 2025年农业合作建房协议合同范本
- 陕西省2025届高考适应性检测(三) 语文试题(含答案)
- 主奴协议合同范例
- 中考体育笔试题库及答案
- 小鹏P7+用户调研报告
- 重庆市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 绘本故事《小鲤鱼跳龙门》课件
- 直播间搭建培训
- 帕金森病患者吞咽障碍康复中国专家共识 2025版解读课件
- Unit 4 Healthy food Part A Lets learn Listen and do(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煤矿顶板管理培训
-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
- 2025年重庆三支一扶招募469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