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全用药武汉理工大华夏学院李其兰第1页,共98页。安全用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药卫生知识的普及,许多家庭都备有日常用药。遇上小病小伤自我用药,既方便及时,又经济实惠。但一定要保证用药的安全。第2页,共98页。安全用药 药品对人类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可以防治疾病,同时也可因为不良反应危害人类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显示,各国由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第3页,共98页。安全用药 据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统计, 在我国每年有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占到全部用药者的12%以上。我国现有的180万聋哑儿童中,有60%以上是由于不合理用药造成的。 第4页,共98页。安全用药 我国在药物使用方
2、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不合理现象,如过度医疗造成药品的浪费,或药品供应不足而致延误病情;可见安全合理用药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就让我们带着生活中的各种疑问,共同来了解一些安全用药方面的知识。第5页,共98页。一.正确服用口服药 口服用药应用白开水服药。不提倡用茶水、果汁等其它水送药 为什么?茶水中含有咖啡因、茶碱、鞣酸等物质,这样用来服药,会影响药效的发挥。如颠茄合剂、硫酸阿托品、莨菪碱等药物忌用茶水服用。 果汁是酸性的水溶液,它可以使许多药提前溶解,不利于胃肠道的吸收,还会影响到部分药效的发挥。第6页,共98页。一.正确服用口服用药 不要干吞药片、药丸,因为药物的有效成份必须溶解于水中才能被肠壁吸
3、收入血液。 胶囊类药物不可咬破,应直接吞下,以免药物被胃酸破坏或刺激胃粘膜。 第7页,共98页。一.正确服用口服用药 喉片、含片需在口内含化,不要直接咽下。喉症丸要在口中含至舌头发麻时再用水送下。 服用磺胺类药物要多饮水,以防尿中出现结晶乃至结石形成 服用发汗药物要多饮开水,以增加疗效。 遵守用药时间,按时服药第8页,共98页。二.合理配伍用药配伍的意义:1.照顾复杂多变的病情2.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3.提高疗效第9页,共98页。二.合理配伍用药 多种药合用有时有协同作用,也有互相拮抗反应,如中药之间有“十八反”、“十九畏”,西药之间也易发生化学反应而使药效降低。不合理配伍是降低药效的一个重要因
4、素。 第10页,共98页。二.合理配伍用药 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维生素类药:维生素B2与四环素类药不宜同服;维生素C不宜与红霉素合用。 乳酶生与抗生素不能同服。 退热药不要和碱性药同时用,如小苏打、氨茶碱等,否则会降低退热的效果。 如必须同服,应间隔2小时分别服用。第11页,共98页。二.合理配伍用药 中医在诊病时,常常叮嘱病人要忌口。其实,服用西药时,有些药物也应忌口。因为食物与药物常常相互影响:一些食物可破坏某些药物的治疗作用,还有一些食物却对药物有协同作用。所以用药时要注意饮食禁忌与协同 第12页,共98页。二.合理配伍用药饮食禁忌与协同 : 如服四环素族禁食钙、镁含量高的食物,包括牛奶
5、、蛋黄、虾米、豆腐等,因含有钙和镁可降低四环素的吸收。 贫血药使用铁剂治疗贫血时忌茶叶,以免影响铁剂的吸收,而应多吃台维生累C丰富的食物。如青椒、番茄、山檀、鲜枣等。以促进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有利于胃肠的消化与吸收。 第13页,共98页。二.合理配伍用药 如助消化药:胃蛋白酶合剂在酸性条件下作用最强,故需用酸性食物或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以增加胃中酸度,提高药物利用率。 第14页,共98页。三.合理使用抗菌药 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一些人认为只要是抗菌药物就能消炎,甚至为使疾病早日痊愈同时使用几种抗菌药物。殊不知每种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不同,用药不当,轻则达不到理想疗效或使药效
6、降低,重则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危及健康 。第15页,共98页。三.合理使用抗菌药 感冒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由于感冒大多为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对病毒无效,所以必须使用抗病毒药,如板蓝根冲剂等,效果比较可靠,副作用小。 但服用抗病毒药物不能退热;血液检查白细胞数明显增高;经常患扁桃体炎;出现支气管炎或肺炎要使用抗生素。第16页,共98页。三.合理使用抗菌药 为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方便广大群众自我保健和药疗,我国对药品实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所谓处方药,是指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生产,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的药物。我国的抗菌药物多为处方药。第17页,共98页。四.正确应用
7、补益药补益药分类:补气药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甘草补血药当归、熟地黄、阿胶、何首乌、白芍补阴药沙参、麦冬、枸杞子、女贞子、龟甲、鳖甲、黄精补阳药鹿茸、淫羊藿、巴戟天、杜仲、菟丝子、补骨脂、紫河车第18页,共98页。四.正确应用补益药补益药使用注意:忌不当补而误补。邪实而正不虚者,误用补虚药,会导致“闭门留寇”。 补虚药营养强壮药!第19页,共98页。四.正确应用补益药2. 忌当补而补之不当。 不分气血,不别阴阳,不辨脏腑,不明寒热,盲目使用补益药。第20页,共98页。四.正确应用补益药3. 部分补虚药药性滋腻,不易消化,过用或用于脾运不健者可妨碍脾胃运化,应掌握好用药分寸, 健脾消食药第21
8、页,共98页。四.正确应用补益药4.和其他药配伍。 补益药除用于虚证外,还可与其他药物配伍,以扶正祛邪,或与易损正气的药物配伍,以保护正气。 补益药应用广泛,配伍复杂,可与很多药物(食物)配伍。第22页,共98页。人参第23页,共98页。人参【功效与应用】 大补元气,补肺脾益心肾之气、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使用注意】反藜芦。不宜同时吃萝卜或喝茶,以免影响药力。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第24页,共98页。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生用或蜜炙用。产于山西绵山者,称“绵黄芪”,为道地药材。第25页,共98页。黄芪【功效与应用】补脾益气,补肺气,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用于气血不足之疮疡内
9、陷。现代:茯苓、白术等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久不消除者,第26页,共98页。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茎。生用或蜜炙用。【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第27页,共98页。甘草【功效与应用】 补益心气,补脾气,止咳祛痰,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第28页,共98页。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主产于甘肃东南部的岷县,称“西当归”或“秦归。第29页,共98页。当归【功效与应用】 补血,活血化瘀,用于妇科、内科、外科等瘀血诸证。用于血虚证。调经,用于月经不调。第30页,共98页。枸杞子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宁夏、甘肃等地。生用。产于宁夏者,称“西枸杞”,是
10、道地药材。第31页,共98页。枸杞子【功效与应用】 1. 补肝肾阴,补肝肾之阴,兼可明目。滋补肝肾常用,且为明目要药 2.益精血,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视力减退、耳聋、齿松等早衰表现,第32页,共98页。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块根。生用。【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功效与应用】补肺阴,清肺热,补胃阴,清胃热用于肺阴虚兼有热象者。养心阴,清心热,第33页,共98页。熟地黄为生地黄加黄酒拌蒸至内外色黑、油润,或直接蒸至黑润而成。切厚片用。【性味归经】 甘,微温。归肝 肾经。补肝肾阴,益精血第34页,共98页。熟地黄生地黄、熟地黄:同:滋阴生津异:生地黄:性寒凉,养胃阴以生津止渴,增
11、液通便,尤长于清热、凉血、止血熟地黄:性微温,滋肾阴养肝阴,尤长于补血益精血第35页,共98页。阿胶为马科动物驴的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 【性味归经】 甘,平。归肺、肾、肝经。补血,用于血虚证。第36页,共98页。阿胶【功效与应用】补血,止血,滋养肺肾之阴。【用法用量】 入汤剂, 515g,烊化冲服。入丸散,【使用注意】 本品滋腻,易妨碍消化,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者慎用。第37页,共98页。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等雄鹿头上未骨化而带毛的幼角。补肾阳、强筋骨、益精血、托毒生肌第38页,共98页。鹿茸【用法用量】研细末,12g,一日三次分服。【使用注意】服用本品宜从小量开始,缓缓增加至治疗
12、剂量。以免导致鼻出血、吐血、尿血、目赤、头晕、中风昏厥等不良反应。第39页,共98页。五.家庭备药的主要种类 1. 根据家庭人员的组成和健康状况备药。如有老人和小孩,要特别注意准备他们用的药。家有高血压病人、要准备降压药,如脉君安: 葛根、钩藤等中药组成,具有平肝熄风,解肌止痛,降血压的作用。用于高血压病、冠心病、头昏头痛、.。家庭药箱严禁混入家庭成员过敏的药物。 第40页,共98页。六.家庭用药小药箱的设计医疗用具 消毒纱布、消毒棉、胶布、温度计等外敷药 各种药膏、药水、药油、创伤烧伤药等内服药 感冒药、退热镇痛药、消炎药、腹泻药、解痉止痛药、维生素、急救盒等急救盒(硝酸甘油、复方降压片、心
13、痛定)等第41页,共98页。七.安全用药具体措施 1.防止滥用药物:滥用药,就是不管病情、用药对象(老人、儿童、成年人)、药物性能而任意使用,这种做法轻者无效,延长治疗时间,重者延误治疗时机使病情加重,给病人带来痛苦。所以要明确诊断,对症处理;正确掌握用法和用量;特别是孕妇。第42页,共98页。七.安全用药具体措施 2.用药勿多勿滥,尽量少联合用药。 有些药物联合使用起相加作用,使疗效提高;有些药物联合使用起相减作用,使疗效减低,或毒性增加。因此,家庭用药最好单品使用,最多两种联用 。必要联合用药时,最好相隔半小时以上再用。第43页,共98页。七.安全用药具体措施 3. 按药品说明书使用:注意
14、药品的有效期;注意药品的毒副作用和禁忌症;用药时要有毒观念,无毒用药,所以要仔细阅读药物的使用说明,不可忽视使用说明中的注意事项,衡量使用某个药物时,不能仅看它的使用和用途,对非专业的人员来说,其注意事项则更显得重要,它是安全有效用药的保证。第44页,共98页。七.安全用药具体措施4.防止药物过敏,凡有过敏体质的人,(异体蛋白过敏:虾、蟹、鱼类等,在用药时可因使用动物药引起过敏,如蝎子)或过去曾经有过药物过敏史的人,服用药物应格外小心,尤其对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解热镇痛类(如去痛片)药物,更应警惕。以往对某种药物有过明确的过敏史者,禁止再次使用。 第45页,共98页。八.家庭用
15、药贮存保管 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贮存保管。室温(1-30度),阴凉处或凉暗处是指不超过20度,冷处是指2度-10度。特别对于一些生物制剂(酶活性剂:肠乐、胰岛素)需要放置在冰箱;见光易分解药物应避光阴凉处放置(维生素E、鱼肝油)等。 家庭用药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不要让孩子拿到。 家庭用的消毒、灭蚊、灭蝇药,决不可同家庭贮备的药品混放。第46页,共98页。安全用药 综上所述,只有正确、辨证认识药物,合理用药,以豁达开朗、乐观的情绪对待疾病,才能药到病除,早日康复。同时也应该要求医药商品加强咨询,规范服务,以便让病人能从药店购买到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价格合理的药品。但是,最为可靠的做法,还是病人
16、到医院去,经医生明确诊断后,听从医嘱进行服药。第47页,共98页。End & Thanks第48页,共98页。中药中国产的药天然药中药常识第49页,共98页。没药乳香西洋参外来药第50页,共98页。水土气候日照 温差湿度天然药物 地域性一 中药的产地与采制贮存第51页,共98页。“地产南北相殊,药力大小悬隔。”道地药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生长环境适宜,品种优良,栽培(养殖)、加工合理,历史悠久,生产规模大,且质量优于其他产地的药材。道地药材第52页,共98页。著名的道地药材四川黄连、川芎、附子、贝母道地药材河南地黄、牛膝、山药、菊花湖北茯苓、厚朴、独活广东陈皮、砂仁、藿香东北人参、细辛、五味子浙
17、江白芷、菊花、芍药第53页,共98页。天麻人工牛黄药材引种及培育第54页,共98页。相关知识GAP: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s我国GAP基地目前有600多个。湖北罗田的茯苓基地,襄樊的麦冬基地河南宛西的山茱萸基地,焦作的地黄基地三九医药的山东黄芩基地,内蒙黄芪基地第55页,共98页。一 中药的储存中药常见的变质现象: 虫蛀,霉变,变色,走油走油:一指含脂肪油及挥发油药材,若保存容器不当,其油类变质并向外溢出,如柏子仁、核桃肉等。二指含糖等成分高的药材变质后表面呈现油样物质,如天门冬、牛膝等。第56页,
18、共98页。清洁、干燥、通风,避免挤压。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遮光密闭毒剧药材和名贵药材:专人专管古法:花椒防虫蛀,石灰防潮。牡丹皮与泽泻共存,前者不易变色,后者不易生虫。近年:气体灭菌技术,60CO射线辐射技术,远红外线辐射技术中药的贮存方法:第57页,共98页。中药的贮存时间与药效之间的关系:用药宜新:贮存时间越长,有效成分丢失越多,药材质量下降。挥发性:石菖蒲,细辛,冰片。穿心莲内酯(穿心莲):22个月后的含量仅为2个月时的一半。用药宜陈:药效增强,槐花放置时间长,止血成分增加。 第58页,共98页。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即指药物的性质和作用,简称药性。中药性能是以阴阳、脏腑、经络等学
19、说为理论基础,以治则治法为指导思想,并以药物的作用为依据加以认识、概括的药性理论。内容: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功效和毒性等。与药材性状的区别:药材性状:药材的形状、颜色、气臭、滋味、质地等物理性状。性能:描述药物作用的特性,以服药后的人体为观察对象。第59页,共98页。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一、四 气四气,又称四性,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温热属阳,寒凉属阴。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四气程度的进一步区分。一般认为,微寒即凉,凉次于寒,寒次于大寒;微温次于温,温次于热,热次于大热。平性药:作用平和,温热或寒凉之性不显著。但仍有微温、微寒之偏,未越出四气范围。故四气本质:寒热二性。
20、第60页,共98页。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寒凉性质药物,大多有清热作用,如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攻下、滋阴等功效,主要用于阳证、热证;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温热性质药物,大多有散寒作用,如散寒、温里、行气、活血、补气、助阳等功效,主要用于阴证、寒证。 治则:神农本草经:“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内经素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用药的基本原则: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第61页,共98页。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二、五 味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阳:辛、甘、淡味阴:酸、苦、咸味第62页,共98页。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辛:能散、能
21、行。散,可开腠发汗,解表散邪,如解表药麻黄、薄荷。行,行气、行血,可以促使气血运行,疏通郁滞,消肿止痛,如行气药木香,活血化瘀药红花、川芎。芳香气味的药物如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化湿药厚朴、广藿香;祛风湿药独活、防己;温里药附子、干姜等。甘:能补、能和、能缓。补,可补益阴阳气血之虚,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和,协调、调和之意,如甘草调和诸药。缓,缓和急迫,用以治疗拘急疼痛,如白芍缓急止痛;缓和药物的毒性和峻猛之性,如甘草,大枣。第63页,共98页。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酸(涩):能收、能涩。收,即收敛;涩,即固涩。具体表现为止咳、止汗、止血、止泻、固崩、止带、固精、缩尿等作用,用于滑脱病
22、证。如五味子敛汗涩精,五倍子涩汤止泻,乌梅止咳止泻,龙骨、牡蛎涩精止遗等。酸:有实际酸味的收涩药,涩:味不酸的收涩药。苦:能燥、能泄。燥,即燥湿,用于湿证。如芳香化湿药苍术味苦性温,用于寒湿证;清热燥湿药黄连味苦性寒,用于湿热证。泄,有通泄、降泄、清泄之分。如大黄通泄肠道燥屎;杏仁降泄肺气以平咳喘;栀子清泄火热以除烦。第64页,共98页。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咸:能软、能下。软,即具有软坚散结作用,多用于瘰疬、瘿瘤、痰核等肿块的病证,如海藻、昆布、鳖甲等。下,即泻下,用以治疗坚结便秘,如芒硝。淡:能渗、能利。渗,即渗湿;利,即利水。多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利水渗湿药茯苓、猪苓、薏苡仁等。第
23、65页,共98页。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 性和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 例如桂枝、薄荷皆有辛味,能发散表邪,但桂枝辛温,能发散风寒;薄荷辛凉,能发散风热。 生地黄、黄芪皆有甘味,但生地黄甘寒,有养阴生津、清热凉血作用;黄芪甘温,有温养中焦,补中益气作用。 药物的性和味只反映药物作用的共性和基本特点,还必须结合药物的具体功效。 例如人参、黄芪性味皆为甘温,都有补气作用,但人参能大补元气,且有生津、安神作用,而黄芪则能升阳固表,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二者功效各有特点。第66页,共98页。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三、归 经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选择、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 归,是指药物对作用部位的
24、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黄 柏龙胆草黄 连黄 芩清热燥湿清肺热清心胃热清下焦热清肝热第67页,共98页。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一种中药,往往具有多种功效,故可归多个经。如麻黄:发散风寒,宣肺平喘肺经 利水消肿膀胱经第68页,共98页。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四、升降浮沉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趋向。升,是上升举陷,趋向于上;降,是下降平逆,趋向于下;浮,是发散向外,趋向于表;沉,是收涩向内,趋向于里。第69页,共98页。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升浮:质地轻,花、枝、叶、皮。降沉:质地重,贝壳、矿物。升浮:发散表邪,祛风湿,升阳举陷,开窍醒神,涌吐 向上
25、向外,辛温降沉:清热,泻下,利湿,安神,止咳平喘,平肝潜阳,息风止痉,收敛固涩 向下向内,苦寒咸酸涩部分药物作用趋势具有二向性:如麻黄:发汗向外,平喘、利尿向下。 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第70页,共98页。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炮制的影响: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 配伍的影响:麻黄石膏,石膏抑制麻黄升发之性,用于肺热咳喘。第71页,共98页。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五、毒 性 古代:药物即称为毒药。 现代:毒药指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 中毒或死亡的药物。 药物的毒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毒性往往与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密切相关。 龙胆泻肝丸关木通 任何药物不应长
26、期不间断地服用!第72页,共98页。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毒性与品种、炮制、配伍密切相关。砂烫马钱子可减毒。应进行量化研究。配伍:关木通甘草 剂量细辛:不过钱。单用/复方用,入药部位:根,根茎,全草有毒观念,无毒用药第73页,共98页。第三节 中药的应用一、中药的配伍中药的配伍,即根据病情和药物的需要,以安全有效用药为目的,按照一定法则,选择两种以上药物配合应用的方法。配伍的意义:1.照顾复杂多变的病情2.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3.提高疗效 中药的配伍:药物与药物之间的关系方剂学中的配伍:药物在方剂中的地位.第74页,共98页。第三节 中药的应用(1)单行 指各行其是,互不影响临床疗效。 神曲:
27、消食 连翘:清热(2)相须 指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起协同作用,提高疗效。 石膏知母,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功效; 大黄芒硝,能加强攻下泻热的疗效; 麻黄桂枝,能加强解表发汗功效。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饮食积滞而有热第75页,共98页。第三节 中药的应用 (3)相使 指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相同,但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且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黄芪:补气药茯苓:利水渗湿药气虚水肿健脾益气,利尿消肿,主淡渗利湿,增强益气利尿作用,辅半夏:化痰药陈皮:理气药燥湿化痰湿痰咳嗽主辅,提高半夏燥湿化痰止咳之力第76页,共98页
28、。第三节 中药的应用(4)相畏 指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甘遂畏大枣,甘遂的峻下逐水、减伤正气的毒副作用被大枣抑制。(5)相杀 指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和副作用,即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第77页,共98页。第三节 中药的应用 (6)相恶 指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治疗实胀。气虚积滞,两者可合用。 生姜恶黄芩,黄芩能削弱生姜的温中作用;黄芩恶生姜,生姜能
29、削弱黄芩的清热作用。但生姜尚有和胃止呕的功效,黄芩尚有清泄少阳邪热的功效,在这些方面,两药合用不一定相恶。如小柴胡汤中生姜与黄芩合用,并不相恶。 (7)相反 指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乌头和半夏,均有毒,合用增强毒性。朱砂(HgS)和昆布(I),合用生成HgI,中毒。第78页,共98页。第三节 中药的应用七情的临床意义:相须、相使:协同,增效相畏、相杀:减毒相反:增毒应避免相恶:削弱药效应注意应充分利用第79页,共98页。第三节 中药的应用二、用药禁忌 配伍禁忌 妊娠禁忌 病证药食禁忌 服药饮食禁忌第80页,共98页。第三节 中药的应用第一句:本草明确的指出了十八种药物的配
30、伍禁忌 第二句:半(半夏)蒌(瓜蒌)贝(贝母)蔹(白蔹)芨(白芨)攻击或与乌(乌头)相对 第三句:藻(海藻)戟(大戟)遂(甘遂)芫(芫花)都与草(甘草)不和 第四句:诸参(人参、党参、沙参、元参等所有的参)辛(细辛)芍(赤芍白芍)与藜芦相背叛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八反:张从正儒门事亲第81页,共98页。第三节 中药的应用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十九畏:刘纯医经小学第82页,共98页。
31、第三节 中药的应用妊娠禁忌:导致动胎、堕胎或其他有碍孕妇健康及胎儿发育的不良作用 1禁用药剧毒药、堕胎药、作用峻猛的药物。如水银、朱砂、砒霜、川乌、草乌、生附子、轻粉、斑蝥、雄黄、马钱子;巴豆、芫花、甘遂、大戟、商陆、牵牛子、瓜蒂、藜芦、三棱、莪术、水蛭、虻虫、麝香、穿山甲、皂荚、蟾酥、胆矾等。2慎用药活血、行气、攻下、辛热滑利的药物。如牛膝、桃仁、红花、姜黄、川芎、乳香、没药 ;枳实、大黄、芦荟、芒硝;附子、肉桂等。第83页,共98页。第三节 中药的应用病证药食禁忌寒证忌用寒凉药,实热证忌用温热药表虚自汗、虚汗忌发汗药,气血虚脱之神昏证忌用破血逐瘀药寒性病应忌食生冷;热性病应忌食辛辣、油腻、
32、煎炸食物;胸痹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应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热助阳之品;脾胃虚弱者应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坚硬、不易消化的食物;疮疡、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第84页,共98页。第三节 中药的应用服药饮食禁忌一般而言,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辛辣、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服中药时,不要用茶水、牛奶等送服,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古代文献上有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甲忌苋菜,甘草、黄连、桔梗、乌梅、苍耳子忌猪肉,商陆忌犬肉,蜂蜜忌葱等。供参考。第85页,共98页。第三节 中药的应
33、用三、中药的用量中药的剂量:为了达到一定治疗目的,单味药所应用的剂量,称为用量。常用中药中介绍的每一味药物项下标注的用量,是指单味药物干燥饮片在汤剂中的成人一日内服的常用有效剂量。1斤=500克=16两 1两=31.25克=10钱 1钱=3.125克=10分. 用药剂量大小的因素除毒性强的药物外,大多数药物的用量伸缩幅度较大。临床确定用药剂量的大小,应考虑以下几种因素:第86页,共98页。第三节 中药的应用1药物性能和质地质优、质地轻,如花叶类药用量可小些(310g);质地稍重实,如子实、根茎类药用量可稍大些(10 15g );质地沉重,如矿石、贝壳类药用量可更大些(10 30g ) 。鲜品药
34、材用量比干品药材一般可大12倍(30 60g ) 。性味浓厚、作用较强的药用量宜小些,如大黄、黄连、肉桂;性味淡薄,作用和缓的药用量宜大些,如薏苡仁、芦根。凡有毒性、作用峻烈的药用量宜小,且起始用量较小,逐渐增加,避免损伤正气或出现中毒不良反应。 第87页,共98页。第三节 中药的应用2配伍、剂型和用药目的单味药用量复方。如单用蒲公英治痈疮,常用3060g,配方则常用1015g。方剂中,主药用量宜大些,辅佐药用量宜小些。汤剂药物用量丸、散剂,因其有效成分多不能完全溶解。汤剂因其吸收较快,作用迅速,故多用于急性病;丸剂吸收缓慢,故多用于慢性病。临床用药时,由于用药目的不同,同一药物的用量可不同。
35、如益母草,调经活血:为915g;利水消肿:60g。人参,肺脾气虚:510g;大补元气,挽救虚脱:1530g。第88页,共98页。第三节 中药的应用3病人年龄、性别和体质老年人往往气血渐衰,对药物的耐受力较弱,用量成人用量。小儿气血未充,脏腑功能不如成人,剂量宜小:五岁以下幼儿:成人量的1/3至1/4,六岁至十岁小儿用药量为成人量的2/1。妇女有其生理特点,经期、孕期、产后用药量应有所区别。4病证轻重缓急病轻者用量不宜过大,以免耗损正气;病重者剂量可大些,以免药力不足,延误病情;病势缓的慢性病,无论是虚证还是实证,用量均不必大;病势急者,即使虚证(如虚而欲脱者)也需要大剂量急救。第89页,共98
36、页。第三节 中药的应用四、中药的用法一、煎煮方法:P254(1)煎药器具:最好用陶瓷器皿中的砂锅、砂罐。因其化学性质隐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并且导热均匀,保暖性能好。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煎药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因金属元素容易与药液中的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可能使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第90页,共98页。第三节 中药的应用(2)煎药用水及加水量:煎药用水必须洁净澄清,无异味,含矿物质及杂质少。一般饮用水即可。纯净水、蒸馏水也可。煎药用水量饮片吸水量煎煮过程中蒸发量煎煮后所需药液量。根据饮片质地疏密、吸水性能及煎煮时间长短确定加水多少。一般用水量为将饮片适当加压
37、后,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cm。质地坚硬,或需久煎如补虚药的药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质地松软,或有效成分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则液面淹没药物即可。第91页,共98页。第三节 中药的应用(3)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分耗损、破坏过多。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一般药物可浸泡20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1小时。夏季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 (4)火候:沸前用武火,沸后用文火,微沸。含挥发油成分的药物,如解表药,化湿药,武火煮沸,文火1015min。含补虚药,矿物药,贝壳类,骨角类,甲壳类等有效成分难以溶出者宜用文火久煎。第92页,共98页。第三节 中药的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核心业务外包合同
- 大学生艾特莱斯创新创业
- 小班教案:安全乘车
- 护理管理培训
- 人事部实习报告总结模版
- 阿图什市2024-2025学年数学三下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阿荣旗2025届数学三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写作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四年9月份3D打印技术重现壶口瀑布地质构造教学实验
-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林产化学工艺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蔬菜种植》校本教材-学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全册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按教学课时排序)
- 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PPT课件(层层压实责任开展重大事故隐患2023专项行动)
- 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专题培训:育人故事+带班方略+主题班会+案例答辩+才艺展示
- 盆腔器官脱垂的诊治指南
- 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
- 11J930 住宅建筑构造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优秀课堂实录
- 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 二、保洁费用报价及预算明细表
- 危险化学品目录202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