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美学语文教学的情感开拓_第1页
朗读美学语文教学的情感开拓_第2页
朗读美学语文教学的情感开拓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PAGE 3朗读美学,语文教学的情感开拓南京外国语学校 蒋兴超传统的语文教学,侧重于语言知识方方面面的传授,且这种传授多是单向的,学生的接受也是被动的;新课程标准指明了这种不足,它实实在在地要求教师和学生情感的互动参与。其明确指出:“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而且再进一步明确强调,新课标将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体系的完整。这无疑给我们一种启示,新课程标准在要求我们慢慢地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实行“大语文观” 的教育新理念,让学生不再受传统的知识体系的制约,而是在“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氛围中感受语文,语文素养得以不断地提

2、高。当然,这种进步和提高是潜移默化的,而且主要是靠教师和学生情感的互动性参与来达到和完成的。本文就从语文教学的别一种视角朗读,来解读新课程标准。朗读是语言文字再创造的情感化过程,它有很强的听觉美感,能将文本中作者的感情形象地传达给读者。其实,这给我们教学一线的教师一个很大的启示,既然朗读可以帮助我们较好地将情感介入语文课堂,那么我们应以之为语文教学的别一种视角和开拓。朗读不是从文字语言到有声语言的简单转换。根据文本情感内容的不同,它有庄重美、含蓄美、融通美和质朴美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朗读的时候根据不同的美能读出别样的情感来。“气者,音之帅也。情者,气之根也。”这便是说,气牵音,而情又牵气。朗读

3、的美感是由情感而起的。见文生情,因情用气,也便怦然而动,油然而生了。古之有“字字珠玑”“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说法,讲究声音的参差错落,铿锵有力。其实,不同的文体,朗读的语气和情感的投入是不同的。先说诗歌。诗歌讲究音韵的平仄,有很强的音乐性。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说:“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刘勰文心雕龙声律中也说到:“凡声有飞沈,响有双迭。双声隔字而每 叠韵杂字而必睽。沈则响发而新,飞则声扬不还。”可见,阴平、阳平给人以高昂、热烈的感觉,上声、去声给人以深沉寂寥的感觉。因此,朗读时应根据诗歌阴韵平仄、作者的情感

4、表达来决定(当然,阴韵平仄是诗人表达情感的形式和需求)。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天净沙秋思: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整首诗非常的工整、押韵,整体感觉朗朗上口。细来分析,前两句以名词组合成句,韵脚皆为阴平,似给人以轻松之感,实则两相对照,易显其感伤之情。“古藤” “老树” “昏鸦” 皆为容易感伤之物,读时以重低音为宜;而“小桥” “流水” “人家”给人以温馨的感觉,一改上面的感伤之气,所以读时应轻快明畅声音稍高。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则又因“小桥流水人家”而自叹身世悲凉,读的时候在重低音中加一些无可奈何的语气。“夕阳西下”,浓重舒缓的语气中更应该多一点凄凉的成分。最后

5、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作者身世的自况,也是主题的指归之所在,读的时候以平缓低调朗读为佳。整体上来讲前两句所押韵之字都为阴平,而后两句为上声和去声,从中就可见作者情感的变化,而到了最后一句又变为阴平,作者的凄凉、悲伤、思乡、哀惋、慨叹一起在诗人的心窝里翻滚,是哀伤沉重的,更是无可奈何的。学生按照这样的语气如此读来三五遍后,便可领略其中佳境。再说散文。关于散文,有一种说法,“形散而神不散”。说得很有道理。它不像有些文章那样讲究“起、承、转、合”,形式上非常自由,时常感觉作者在天南海北地叙说,但你读到文章的最后终能见其精妙之处,其旨实聚。其实,散文看去无什纹路,但文理具在文中。这就需要你取慢慢地品,

6、所谓散文贵在品味。所以朗读时一定要跟着作者情感的变化而采用不同的语气。例如,我们在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时,作者看到眼前的紫藤萝生机盎然,“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小小的张满了的帆”时,心情是极为喜悦的,因而读来的时候也是轻松而愉快的;回想起十多年前的往事时,又是极为忧伤的,读的时候也是心情暗淡的,语气哀伤的;但两相比照,作者着实感到要以崭新的姿态微笑着面对生活,“花和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朗读时语气又要是激昂的。从全文看,作者在三个不同的时期看紫藤萝瀑布时的心情是迥然不同的,有喜悦,有哀伤,亦有激昂。如果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能读出作者的感情变化来,读出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来

7、,那么也就准确地把握了这篇文章。其次谈小说。小说的天地是异常广阔的,它能反映社会深处的生活,表现的方式和角度也多种多样,很自由。因此,小说可以关乎人世情怀和社会的众生态。“小说的语言有其十分独特的魅力,细腻处似可触摸,跳跃处定有遐想,渲染处神采飞扬,悬念处惴惴不安”,叙述的语言也能传达出人物的心路历程。在祝福里,祥林嫂命运的波折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开展而不断改变的,人物的性格变化也是在其中形成和凸显的。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就应该和小说中人物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人物的悲而悲,因人物的喜而喜;当情节发展得比较紧急时,语气加快,当事情不在意料之中时,语速放慢。朗读小说时,张弛的美、曲折的美、心灵的美、个性的美、风格的美等等,尽在其中。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切入和体悟。最后谈戏剧。戏剧和小说有共同之处,不同的地方在于戏剧以舞台的形式而表演和完成的。所以,朗读必须准确把握不同人物的角色。人物的语言应符合、服从他的动作、心理、神态和身份等方面。如雷雨中,有关鲁侍萍的对话:“鲁侍萍: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你结了婚,就搬了家,我以为这一辈子也见不着你了;谁知到我自己的孩子偏偏命定要跑到周家来,又做我从前在你们家里作过的事。”这既是鲁侍萍的自责,又是她对周朴园的指责,更是对自己命运悲惨所发出的哀号。朗读时,应注意语气的不断加快,感情的不断升级变化,由自责到指责再到哀痛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