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流力学期末复习提纲_第1页
渗流力学期末复习提纲_第2页
渗流力学期末复习提纲_第3页
渗流力学期末复习提纲_第4页
渗流力学期末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复习提纲第一章 油气层渗流基础一、概念油气藏的类型:按不同分类不同。渗流: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多孔介质:多孔介质的特点:渗流特点:孔隙结构复杂,半径小,渗流速度小、渗流阻力大。渗流现象: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现象。油气层渗流力学:研究流体在油气层中的渗流形态及渗流规律。原始油层压力:未开发前,油层中流体所承受的压力。折算压力:某点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总能量的压力表示形式。油藏主要驱油能量:水体压能,气顶气弹性能,溶解气弹性能,液体及岩石的弹性能,液体势能(重力势能)。1油藏主要驱动方式:刚性水压驱动,弹性水压驱动,溶解气驱动,气顶气驱动,重力驱动,水压混气驱等。二、计算折算压力的计算:判断流

2、动方向;确定油藏油水界面位置。ABWOC判断流动方向rABh确定界面位置:2第二章 油气层渗流基本规律及渗流数学模型概念线性渗流及特征:qp或vdp/dr成线性关系或流态呈层流。完整的数学模型包括几部分: (1)连续方程: (2)初始条件: (3)内外边界条件:3第三章 单相渗流理论一、概念单度流渗流场图(水动场图):平面径向渗流场图(水动场图):完井方式、完善井特点及类型:裸眼完井、射孔完井、尾管完井;油层全部钻穿,采用裸眼完井,近井地带渗透率未发生变化。折算半径:产油指数:采气指数绝对无阻流量:二、计算单度流、平面径向流压力分布、产量及平均地层压力的计算。4第四章 多井干扰理论一、概念压降

3、叠加原理:汇点与汇源:边界效应:镜像反映法(汇源反映与汇点反映)等产量一源一汇水动力场图、产量变化平衡点位置。汇源反映法则:直线供给和圆形供给等产量两汇水动力场图、产量变化平衡点位置。汇点反映法则:直线断层、角度断层、平行断层5二、计算压力叠加计算汇源反映与汇点反映的计算等值渗流阻力法6第五章 单相弹性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一、概念弹性驱动第一相(不稳定流初期):弹性驱动第二相:波及前缘:在弹性不稳定渗流过程中压力波及区域的外缘。导压系数的定义及含义: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探测半径:拟稳定流的特征:dp/dt=constant不稳定渗流完整的数学模型包括几部分:油气井不稳定试井基本类型:压降试井、压力恢复试井压降试井分析思路:压力恢复试井思路:7二、计算不稳定叠加原理变产量8断层系统压力恢复测试计算Horner 公式9第七章 油水两相渗流理论一、概念非活塞式驱油:水驱油前缘:驱替相水与被驱替相油首次接触面。非活塞式驱油含水饱和度变化关系。SX1.0-SorSwiSwf1.0X0Xf(t)Xe10二、计算两相区中含水饱和度分布给定Sw fw(Sw) 对应的 X两相区前缘位置:11求油井无水采油量及见水时间井排见水后,含水率计算12第八章 溶解气驱渗流理论一、概念原始溶解气油比:生产气油比:二、油气两相渗流特征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