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资企业的相关法律运用课件_第1页
外商投资企业的相关法律运用课件_第2页
外商投资企业的相关法律运用课件_第3页
外商投资企业的相关法律运用课件_第4页
外商投资企业的相关法律运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外商投资企业纠纷案件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2010年8月 一、司法解释起草的背景及过程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重点调研课题,形成外商投资企业纠纷案件中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及其对策研究2004年司法解释立项 2005年南京第二次全国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七部分2007年南宁全国涉港澳商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第四部分2009年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外商投资企业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2009年底形成送审稿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2010年5月10日、17日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87次会议讨论,原则通过了该文稿,决定由民四庭根据会议具体

2、意见修改后报院领导审核、审签2010年8月16日公布(一)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纠纷呈现的特点1、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2、从纠纷的发生量看 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存在的纠纷远远多于外商独资企业存在的纠纷; 规模较小、规章制度、法律文件不够完备的外商投资企业发生的纠纷较规模大、有一定知名度的外商投资企业产生的纠纷为多; 国内企业或华人、华侨在外国、港、澳等地设立的企业再到国内进行投资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产生纠纷比外国人到国内投资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产生的纠纷多。3、从纠纷分布的地域看 一般地,经济较发达、引进外资较多的地区纠纷也较多,经济欠发达、引进外资少的地

3、区纠纷也较少。4、从纠纷的内容看 主要存在于出资、股权确权、股权转让、股东的经营管理权、清算等方面。5、从纠纷的解决方式看 中外合资经营合同、中外合作经营合同范本中附有仲裁条款,大量合资、合作合同纠纷即通过仲裁方式予以解决; 我国很多地方政府部门设立的类似“外商投资企业投诉中心”的机构通过调解方式解决了许多外商投资企业产生的纠纷; 当事人之间自行和解; 其他纠纷则通过诉讼方式予以解决,人民法院受理的外商投资企业纠纷案件约占涉外民商事案件的10-20%。 (二)我国法院审理外商投资企业纠纷案件的主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

4、民商事领域的法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及其实施细则外商投资企业清算办法已于2008年1月15日废止其他国务院发布或者授权发布的行政法规商务部(原外经贸部)单独或者与其他部、委联合发布的部门规章(参考,不是法律依据)(三)拟定司法解释的指导思想着力解决审判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具有可操作性,能够真正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利于做到“案结事了”;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拟定相关条文,并尽可能协调相关法律法规之间存在的冲突;注意与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出台并仍在进行的关于合同法、公司法等一系列司法解释内容相协调。 (四)司

5、法解释稿征求意见的情况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室和经济法室国务院法制办商务部条法司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外商投资企业注册局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本院研究室、民一庭、民二庭、民三庭部分专家学者的意见通过中国法院网等媒体向社会公布收集意见(律师、企业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二、司法解释的内容为正确审理外商投资企业在设立、变更等过程中产生的纠纷案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定。1、司法

6、解释的适用范围:(1)调整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变更过程中产生的纠纷,终止环节产生的纠纷留待以后解决。(2)调整的是外商投资企业股东与相关利害方之间的纠纷,不调整外商投资企业作为独立的中国法人参与日常经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与其他民事主体之间的民商事纠纷。(3)调整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传统的“三资企业”)产生的纠纷,不包括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等企业形式。 2、制定司法解释的法律依据:法律、行政法规 (一)未经行政审批合同的效力及处理第一条 当事人在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变更等过程中订立的合同,依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经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机关批准后才生效的

7、,自批准之日起生效;未经批准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未生效。当事人请求确认该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前款所述合同因未经批准而被认定未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当事人履行报批义务条款及因该报批义务而设定的相关条款的效力。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14条:合营企业协议、合同和章程经审批机构批准后生效,其修改时同。 第20条:合营一方向第三者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的,须经合营他方同意,并报审批机构批准,向登记管理机构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违反上述规定的,其转让无效。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第10条:中外合作者的一方转让其在合作企业合同中的全部或者部分权利、义务的,必须经他方同意,并报审查批准机关批准。 实

8、施细则第11条:合作企业协议、合同、章程自审查批准机关颁发批准证书之日起生效。在合作期限内,合作企业协议、合同、章程有重大变更的,须经审查批准机关批准。 第23条:合作各方之间相互转让或者合作一方向合作他方以外的他人转让属于其在合作企业合同中全部或者部分权利的,须经合作他方书面同意,并报审查批准机关批准。外资企业法第10条:外资企业分立、合并或者其他重要事项变更,应当报审查批准机关批准,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实施细则第22条:外资企业注册资本的增加、转让,须经审批机关批准,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第10条第三款: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外国投资者共同

9、申请设立外资企业,应当将其签订的合同副本报送审批机关备案。2004年7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令(第412号)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第190项:外国、港澳台地区企业承包经营中外合营企业、受托经营管理合营企业 合同法第44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法释199919号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9条 :依照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手续,或者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才生效,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当事人仍未办理批准手续的,或者仍未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

10、未生效。 合同法第42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三)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95号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8条: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经批准或者登记才能生效的合同成立后,有义务办理申请批准或者申请登记等手续的一方当事人未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办理申请批准或者未申请登记的,属于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三)项规定的“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未经批准合同的效力: (1)无效? (2)未生效? (3)有效? 未生效合同

11、的法律后果: (1) 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2)合同未生效仅是一种状态,应当根据判决时是否已经过批准确定合同是有效还是无效,再根据合同法判令当事人承担合同有效或无效的法律后果? (3)比照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处理? 2005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第二次全国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85、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应当报经有关审查批准机关审查批准,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当事人未能办理批准手续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未生效。由于合同未生效造成的损失,应当判令有过错的一方向另一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根据过错大小判令双方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88、外商

12、投资企业的股权转让合同,应当报经有关审查批准机关审查批准,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当事人未能办理批准手续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未生效。由于合同未生效造成的损失,应当判令有过错的一方向另一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根据过错大小判令双方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合同成立后,合同条款对当事人即具有约束力。 合同被认定未生效,但合同中的部分条款仍然对当事人有约束力。 例如:合同中有关当事人履行报批义务条款及因该义务而设定的违约条款 第二条 当事人就外商投资企业相关事项达成的补充协议对已获批准的合同不构成重大或实质性变更的,人民法院不应以未经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机关批准为由认定该补充协议未生效。前

13、款规定的重大或实质性变更包括注册资本、公司类型、经营范围、营业期限、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出资方式的变更以及公司合并、公司分立、股权转让等。如何理解“补充协议”?如何理解“重大或实质性变更”?合同法第30条: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工商外企字200681号)关于外商投资的公司审批登记管理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执行意见第13条:外商投资的公司申请变更登记应当依照公司登记管

14、理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规定提交相应的文件。因下列情形办理有关登记事项变更登记时还应当提交原审批机关的审批文件以及变更后的批准证书:(一)注册资本;(二)公司类型;(三)经营范围;(四)营业期限;(五)股东或发起人认缴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六)外商投资的公司合并、分立;(七)跨审批机关管辖的地址变更;(八)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或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不涉及营业执照和批准证书载明事项的除外)。除前款规定情形以外,外商投资的公司登记事项变更涉及公司章程修改的,应当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后30日内依法向审批机关办理变更手续。第三条 人民法院

15、在审理案件中,发现经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机关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合同具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无效情形的,应当认定合同无效;该合同具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可撤销情形,当事人请求撤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经过批准的合同未必有效。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经过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机关批准才生效的合同,“批准”是合同生效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合同有效还必须符合我国合同法规定的其他条件。合同法第52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

16、性规定。合同法第53条: 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合同法第54条 :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未规定请求“变更”的情形法律后果:合同法第58条: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

17、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案例:福来公司案(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及补充合同,名为合作实为借贷,无效) (二)出资责任的认定规则第四条 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约定一方当事人以需要办理权属变更登记的标的物出资或者提供合作条件,标的物已交付外商投资企业实际使用,且负有办理权属变更登记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合理期限内完成了登记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方当事人履行了出资或者提供合作条件的义务。外商投资企业或其股东以该方当事人未履行出资义务为由主张该方当事人不享有股东权益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外商投资企业或其股东举证证明该方当事人因迟延办理权属变更登记给外商投资企业造

18、成损失并请求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出资比例:合资企业中外国合营者出资25%? 合资企业的性质v.优惠待遇出资方式:合营者自己所有的货币、厂房、机器设备、知识产权、场地使用权等。(1987年12月30日国务院批准、外经贸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各方出资的若干规定)出资期限:注册资本:为设立合营企业在登记管理机构登记的资本总额,应为合营各方认缴的出资额之和 投资总额:含企业借款,是按照合营、合作企业合同、章程规定的生产规模需要投入的基本建设资金和生产流动资产的总和。 投资总额是审批机关确定审批权的标准、是海关确定外商投资企业免税额度的标准、是外汇管理机关确定外商投资企

19、业对外贷款额度的标准。根据外商投资企业法的规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可以约定一方合资者或者合作者(一般为中方)以土地使用权、场地使用权、建筑物、厂房等出资或者提供合作条件,但应当办理权属变更登记手续。 未办理权属变更登记手续,是否构成违约? 不论是否实际交付使用,均应认定构成违约,交付使用仅是判令承担违约责任大小时应当考虑的情节。会议纪要:“86、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有效的前提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投资者应当根据合同约定的方式、数额、期限等全面履行各自的出资义务或者提供合作条件的义务,否则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对于中外合资经营企

20、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约定以土地使用权、厂房、机器设备等需要办理过户手续的方式出资或者提供合作条件的,应当区分已交付合资、合作企业使用但未办理过户手续的情形和未交付使用且未办理过户手续的情形,判令负有履行该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案例:沛时公司案(已交付使用、未办理过户手续,承担违约责任) 案例:兴捷公司案(已交付使用、办理过户手续迟延,不承担违约责任)办理变更登记与出资瑕疵责任:标的物已交付外商投资企业实际使用,且负有办理权属变更登记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合理期限内完成了登记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方当事人履行了出资或者提供合作条件的义务。即不应再追究出资人的

21、出资瑕疵责任,避免了债权人向该方股东主张承担出资不足的法律责任。 (三)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转让纠纷的处理第五条 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转让合同成立后,转让方和外商投资企业不履行报批义务,经受让方催告后在合理的期限内仍未履行,受让方请求解除合同并由转让方返还其已支付的转让款、赔偿因未履行报批义务而造成的实际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转让方不履行报批义务受让方提出诉讼请求:解除合同 未生效合同不同于无效合同:可以解除赔偿损失的范围:因未履行报批义务而造成的实际损失 合同法第93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合同法第94条:有

22、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合同法第97条: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合同法第113条第一款: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

23、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第六条 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转让合同成立后,转让方和外商投资企业不履行报批义务,受让方以转让方为被告、以外商投资企业为第三人提起诉讼,请求转让方与外商投资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共同履行报批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受让方同时请求在转让方和外商投资企业于生效判决确定的期限内不履行报批义务时自行报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转让方和外商投资企业拒不根据人民法院生效判决确定的期限履行报批义务,受让方另行起诉,请求解除合同并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赔偿损失的范围可以包括股权的差价损失、股权收益及其他合理损

24、失。转让方不履行报批义务(协助报批义务)受让方提出诉讼请求:履行报批义务法院:可追加外商投资企业为第三人; 判令转让方与外商投资企业一定期限内补办报批手续(区别于“设立”环节的合同纠纷考虑外商投资企业的“人和性”因素); 受让方自行向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机关申请办理报批手续。【法释20095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8条: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经批准或者登记才能生效的合同成立后,有义务办理申请批准或者申请登记等手续的一方当事人未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办理申请批准或者未申请登记的,属于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三)项规定的“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

25、和相对人的请求,判决相对人自己办理有关手续;对方当事人对由此产生的费用和给相对人造成的实际损失,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 案例:忻佩芬案(判令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如果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转让合同转让方和外商投资企业不依据生效判决确定的期限履行报批义务,如何处理? 产生争议:第一种观点: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具有强制执行力,既然判决要求转让方和外商投资企业补办报批手续,在其不履行时,应当强制执行,而不应当考虑让受让方选择另行起诉获得法律救济。第二种观点:由于判令转让方和外商投资企业补办报批手续是要求当事人为一定的行为,不好强制执行,在受让方自身不愿去代为履行报批义务时,应当给受让方设置其他的救济途径,

26、包括可以另行起诉。特别是考虑履行报批手续在实践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审批机关要求提供的报批材料有多项,在转让方和外商投资企业不配合的情况下,受让方难以获得,则无法成功补办报批手续。转让方和外商投资企业不履行判决确定的补办报批手续的义务,受让方可以另行起诉,要求解除合同。赔偿损失的范围:股权的差价损失、股权收益及其他合理损失 第七条 转让方、外商投资企业或者受让方根据本规定第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就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转让合同报批,未获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机关批准,受让方另行起诉,请求转让方返还其已支付的转让款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受让方请求转让方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应根据转让方是否存在过错以及

27、过错大小认定其是否承担赔偿责任及具体赔偿数额。前提:办理了报批手续,但未获批准受让方另行起诉,请求:(1)返还转让款(2)赔偿损失法院:应当认定合同无效,根据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判令转让方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第八条 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转让合同约定受让方支付转让款后转让方才办理报批手续,受让方未支付股权转让款,经转让方催告后在合理的期限内仍未履行,转让方请求解除合同并赔偿因迟延履行而造成的实际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前提:受让方付款在先,转让方办理报批手续在后,而受让方未支付股权转让款 转让方提起诉讼,请求:解除合同法院: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审查是否符合单方解除合同的条件 赔偿损失的范围:因迟延履

28、行而造成的实际损失 第九条 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转让合同成立后,受让方未支付股权转让款,转让方和外商投资企业亦未履行报批义务,转让方请求受让方支付股权转让款的,人民法院应当中止审理,指令转让方在一定期限内办理报批手续。该股权转让合同获得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机关批准的,对转让方关于支付转让款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前提:受让方未支付转让款,转让方亦未就股权转让合同履行报批义务转让方提起诉讼,请求:受让方支付转让款法院:(1)中止审理,指令报批 (2)在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机关作出审批结论后恢复审理:股权转让合同获得批准的,则支持转让方的诉讼请求。反对意见:不符合“中止审理”的条件。【民事诉讼法第136

29、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六)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第十条 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转让合同成立后,受让方已实际参与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并获取收益,但合同未获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机关批准,转让方请求受让方退出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并将受让方因实际参与经营管理而获得的收益在

30、扣除相关成本费用后支付给转让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受让方已实际参与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并获取收益股权转让合同未获批准,合同则无效,根据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处理第十一条 外商投资企业一方股东将股权全部或部分转让给股东之外的第三人,应当经其他股东一致同意,其他股东以未征得其同意为由请求撤销股权转让合同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有证据证明其他股东已经同意;(二)转让方已就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满三十日未予答复;(三)其他股东不同意转让,又不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20条:合营一方向第三者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的,须经合营他方

31、同意合营一方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时,合营他方有优先购买权。合营一方向第三者转让股权的条件,不得比向合营他方转让的条件优惠。违反上述规定的,其转让无效。公司法第72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

32、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公司法第218条 :外商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适用本法;有关外商投资的法律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十二条 外商投资企业一方股东将股权全部或部分转让给股东之外的第三人,其他股东以该股权转让侵害了其优先购买权为由请求撤销股权转让合同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其他股东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股权转让合同签订之日起一年内未主张优先购买权的除外。前款规定的转让方、受让方以侵害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为由请求认定股权转让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股权转让未保护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对股权转让合同效力的影响?实践中,中外

33、合资经营企业一方将股权全部或部分转让给股东之外的第三方时,一般经过董事会决议,但有时董事会中并无小股东的代表,造成小股东可能对股权转让一无所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20条规定了合营他方的优先购买权,且明确规定侵害合营他方优先购买权的股权转让无效。优先购买权:实质上是老股东的形成权,是为了保护老股东的权利,被侵害优先购买权的老股东可以对股权转让合同行使撤销权,而股权转让合同当事人不能以此作为认定股权转让合同无效的抗辩。我国法律对于股东优先购买权的除斥期间没有做出规定,比照合同法第55条第(一)项规定的撤销权的除斥期间,为1年。 合同法第55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具有撤销

34、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四)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质押合同纠纷的处理第十三条 外商投资企业股东与债权人订立的股权质押合同,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成立时生效。未办理质权登记的,不影响股权质押合同的效力。当事人仅以股权质押合同未经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机关批准为由主张合同无效或未生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股权质押合同依照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办理了出质登记的,股权质权自登记时设立。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于1997年5月28日发布的外经贸法发【1997】第267

35、号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的若干规定第12条规定未办理审批和备案的股权质押行为无效,该规定系部门规章。(担心发生股权变动) 物权法明确区分了物权变动的原因行为和物权变动的结果。第15条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第226条第一款:以基金份额、股权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以基金份额、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登记的股权出质的,质权自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以其他股权出质的,质权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股权质押合同自成立时生效,股权质权自登记时设立

36、;股权质押合同未经行政审批或未办理质权登记的,不影响股权质押合同的效力。在实践中不会出问题,因为股权质押合同本身并不实际变更股权,而实现质权必须通过股权转让,股权转让需要经过审批,故依然不能逃脱行政机关对外商投资企业股权变动的监管。(五)“隐名投资”产生纠纷的处理第十四条 当事人之间约定一方实际投资、另一方作为外商投资企业名义股东,实际投资者请求确认其在外商投资企业中的股东身份或者请求变更外商投资企业股东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除外:(一)实际投资者已经实际投资;(二)名义股东以外的其他股东认可实际投资者的股东身份;(三)人民法院或当事人在诉讼期间就将实际投资者变更为股东征得了

37、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机关的同意。外商投资企业领域“隐名投资”产生的主要原因(1)政治因素:台湾投资者到大陆投资(2)商业因素:希望获得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便利在外商投资企业盈利的情况下,实际投资者通常会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确认其为外商投资企业的股东或行使股东权利。 能否在民事案件中直接判决认定实际投资者在外商投资企业中的股东地位?产生争议:实质上是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划分问题。 第一种观点:谁投资谁受益,法院可以在查明投资事实的基础上直接判定实际投资人为外商投资企业的股东。第二种观点:实际投资者与外商投资企业名义股东之间的法律关系不应及于外商投资企业的股权关系 。对于内资企业而言,“谁投资谁受

38、益”的观点是可行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确认实际投资者的股东地位,但对于外商投资企业而言,这种观点并不可行,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存在审批机关的实质性审批环节,特别是其中对外商投资行业准入、以及特定行业外商持股比例的重点审批。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机关的审批结果即“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记载的内容确定外商投资企业股东身份及其股权份额。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记载股东以外的人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其在外商投资企业中的股东身份的,人民法院不应予以支持。第三种观点: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在民事判决中直接认定当事人在外商投资企业中的股东身份及其股权份额,需要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39、:(1)考虑我国的产业政策因素,实际投资者投资外商投资企业并不违反有关我国外商投资法律法规中禁止性和限制性的规定;(2)考虑外商投资企业的人合性因素,该外商投资企业其他股东对该实际投资者成为股东不持反对意见。措施:不直接确认实际投资者的股权,但可基于实际投资者与外商投资企业名义股东之间的协议保护实际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会议纪要: “87、外商投资企业股东及其股权份额应当根据有关审查批准机关批准证书记载的股东名称及股权份额确定。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记载的股东以外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确认其在该外商投资企业中的股东地位和股权份额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该自然人、法人或者

40、其他组织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解决;该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坚持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在受理后应当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记载的股东以外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根据其与外商投资企业的股东之间的协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外商投资企业的股东向其支付约定利益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案例:香港骏丰公司案实践中,部分地区人民法院在审理个别案件的过程中,就外商投资企业的股权变更问题取得了审批机关的支持,审批机关明确表示,人民法院如果在民事判决中直接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股权作出变更的,审批机关将随之变更审批。司法解释对这种实践中的做法给予了肯定,进一步规定:如果具备一

41、定条件的,人民法院可以在民事判决中直接确定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记载的股东以外的人在该外商投资企业中的股东身份和股权份额。这些条件应当同时包括:(一)实际投资者已经实际投资;(二)名义股东以外的其他股东认可实际投资者的股东身份;(三)人民法院或当事人在诉讼期间就将实际投资者变更为股东征得了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机关的同意。第十五条 合同约定一方实际投资、另一方作为外商投资企业名义股东,不具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无效情形的,人民法院应认定该合同有效。一方当事人仅以未经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机关批准为由主张该合同无效或者未生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实际投资者请求外商投资企业名义股东依据双方约定履行相应义务的,人

42、民法院应予支持。双方未约定利益分配,实际投资者请求外商投资企业名义股东向其交付从外商投资企业获得的收益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名义股东向实际投资者请求支付必要报酬的,人民法院应酌情予以支持。实际投资者请求确认其在外商投资企业中的股东身份或者请求变更外商投资企业股东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对“隐名投资”据以产生的“合同”依法予以保护。实际投资者与外商投资企业名义股东之间合同的性质:未作认定 委托代理? 信托? 区别于借贷合同合同有效的情况下:(1)实际投资者的权益依据合同约定获得保护(2)合同未约定利益分配的,实际投资者与外商投资企业名义股东就从外商投资企业获得的收益由人民法院酌情分配

43、 实际投资者与外商投资企业名义股东之间的合同关系:(1)管辖权(2)应当适用的法律:无需报经审批案例:邓国灯案第十六条 外商投资企业名义股东不履行与实际投资者之间的合同,致使实际投资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实际投资者请求解除合同并由外商投资企业名义股东承担违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实际投资者提起诉讼:解除其与名义股东之间的合同名义股东致使实际投资者不能实现协议目的的情况下,实际投资者对该协议享有单方解除权。名义股东并不因此丧失外商投资企业股东的地位。 第十七条 实际投资者根据其与外商投资企业名义股东的约定,直接向外商投资企业请求分配利润或者行使其他股东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实际投资者与外商

44、投资企业名义股东之间的协议,不能对抗外商投资企业。实际投资者根据其与外商投资企业名义股东之间的约定,向外商投资企业请求行使相应股东权利的诉讼请求,不能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 第十八条 实际投资者与外商投资企业名义股东之间的合同被认定无效,名义股东持有的股权价值高于实际投资额,实际投资者请求名义股东向其返还投资款并根据其实际投资情况以及名义股东参与外商投资企业经营管理的情况对股权收益在双方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名义股东明确表示放弃股权或者拒绝继续持有股权的,人民法院可以判令以拍卖、变卖名义股东持有的外商投资企业股权所得向实际投资者返还投资款,其余款项根据实际投资者的实际投资情况、名义股东参与外商投资企业经营管理的情况在双方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第十九条 实际投资者与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