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46/46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十分复杂的学科,而且到今天为止宏观经济学也还在不停的发展,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争论。各个流派的经济学家对同一宏观现象的分析经常会有分歧,我们在学习解决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模型,所以我们在学习宏观经济时就会十分的纠结。其实遇到复杂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握住一条主脉络,掌握住主要的一条线索之后再去向里面填充各种分支的知识,就会避免混乱。首先先来介绍一下宏观经济的常识。必须要认识的人,凯恩斯。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最应该记住的就是凯恩斯,就是因为他的理论,使得资本主义并没有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必将灭亡”,反而通过改进越来越好。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对
2、立。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在最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会促进社会福利的发展。所以古典主义认为政府对市场不应进行干预,通过大家逐利行为,社会的总供需自然而然会达到均衡。其实无论是凯恩斯的政府调控还是古典主义的市场自动调节,都没有错。古典主义的理论从长期来看,市场的确会达到均衡产出和充分就业。但是凯恩斯的观点是“从长期看,我们都死了”。当经济出现波动时,市场机制是会自动调节,但是且不说过程十分漫长,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失业,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痛苦。可能真的等不到市场自动达到均衡的时候就饿死了。我们通过资本主义社会十几年一次的经济危机就可以看出来,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调节,其实就是场灾难。所以凯恩斯主X政府
3、应该干预经济,在短时间内熨平经济波动,主动调节市场使其达到均衡,从而使人们尽可能的免受波动的影响。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差别对比古典主义1、以供给为中心(萨伊定律)2、价格、工资、利息具有自由伸缩性3、市场自动出清凯恩斯主义:1、需求为中心2、工资、价格刚性3、市场非出清下面开始正式分析宏观经济了宏观经济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充分就业,而与充分就业水平有独特关联的是本期总产出价值或国民收入水平。可以说凯恩斯宏观分析模式的焦点是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而国民收入等于本期产出的价值,本期投资等于本期产出中未作消费的那部分产出的价值,通过公式来看:Y=C+I,S=Y-C可以得出S=I国民收入是因变数,决
4、定它的是作为自变数的前期消费和投资或可进一步分解为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等三个因素。以后的大多数宏观经济分析都是以此为基础C=a+cY,I=x-yr我的学习思路是模型分析。其实宏观经济的各种模型是具有历史性的,即建立一种模型是为了解释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现象,所以我们在学习宏观经济时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模型与建立模型的历史背景结合起来学习。我们经济科学出版的书,先是详细介绍了三个基本市场即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X老师当时的目的可能是想让同学们先打好基础,再去分析模型,而高鸿业的红皮书是通过模型的过程中,需要时再来介绍这三个基本市场,我觉得这样比较有条理。因为这三个市场是随
5、着宏观经济的发展不断添加到模型中的,是有历史顺序的。首先是凯恩斯时代的两个模型第一个模型是有效需求决定就业水平的模型通过此模型可以看出,通过改变总需求使AD线平移,可达到充分就业第二个模型是有效需求决定模型总需求:Y=C+I+G+X总供给:Y=C+S+T+M总需求=总供给:C+I+G+X=Y=C+S+T+M均衡条件:I=S+(T-G)+(M-X)I=S+(T-G)+(M-X)(总需求=总供给)IS+(T-G)+(M-X)(总需求S+(T-G)+(M-X)(总需求总供给)(经济增长扩X)凯恩斯认为I与S不容易改变,所以可以通过改变(T-G),和(M-X)。使(T-G)0即紧缩财政支出,使过热的经
6、济收缩。凯恩斯用比较静态分析的方式来分析这个模型,而有效需求决定模型主要是分析产品市场,假设不论需求量多少,经济社会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即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之所以有此假设的历史背景为,19291933年的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这是,社会总需求增加时,只会是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的价格上升,从而产品成本和价格大体保持不变。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为何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按照凯恩斯的观点,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2、投资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3、灵活偏好与流动性陷阱凯恩斯在强调政府调控经济的同时,提出了
7、乘数效应,很多同学觉得各种乘数十分之混乱,其实还是蛮简单的。这里我推导一下。三部门经济:定量税为T消费函数C=a+cYdYd=Y+Tr-TC=a+c(Y-T+Tr)Y=C+I+G=a+c(Y-T+Tr)+I+G均衡收入:Y=(a+cTr-cT+G+I)/(1-c)这时候那个符号前面的系数是什么,那他的乘数就是什么,比如,Tr(转移支付)前面的系数是c/(1-c),所以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就是c/(1-c)。注:比例税与定量税的推导思路相同。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货币主义者都是凯恩斯主义者的主要陪衬。凯恩斯主义者于50年代所使用的消费函数模型(即上面的模型),没有考虑货币的作用,也没有考虑价
8、格或价格水平。而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则认为货币在经济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凯恩斯主义者很快就乐于赞同货币主义者关于货币至关重要的看法,但是他们认为,在相信唯有货币至关重要这一点上货币主义者与他们不同。借助与IS-LM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的综合,争论得以解决。然而在IS-LM模型中,货币主义者假定了一条非常缺乏弹性的LM曲线,而凯恩斯主义者则假定一条非常富有弹性的LM曲线。首先IS曲线为投资和储蓄相等时的产品市场均衡得到的曲线,而LM曲线则是货币市场的均衡。这时引出货币市场。货币是指实际资产和金融资产,货币根据流动性不同分为M1,M2,M3这个比较简单就不多说了。古典主义时期,货币市场包
9、含在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中间,货币流通完全从属于商品流通,有价证券交易视为投资,与货币流通是没有关系的。凯恩斯革命使得实际领域和货币领域通过货币市场联系起来。古典主义的利息率决定于时间偏好(因为对未来物品的偏好,而让渡一部分现在物品,需要利息做补偿)和储蓄投资需求,即利率的功能仅在于促使储蓄与投资达到均衡,而货币的供给需求只决定物价水平,这种二分法基于对未来的准确预期。而凯恩斯理论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使人们对货币有流动性偏好,人们持有通货不仅为了交易,还为了投机。凯恩斯主义认为利息率是由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而不是投资和储蓄决定的。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息率,可以增加投资和有效需求。但当利率
10、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使人们对投机的货币需求无限大,从而利率无法在下降了,这就是流动性陷阱。货币的需求函数:L=L1+L2=kY-hrk为出于为交易性动机和预防性动机而持有的一部分货币占实际收入的比例关系。h为货币投机需求的利率系数,r为利率而货币供给在短期内基本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把它看做常数这就是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当然供给和需求会变动达到新的均衡的图比较麻烦,而且理解起来比较简单,我就不往上放了。接下来就是两条曲线的推导了先是IS:i=S,I=-r,S=-a+(1-b)Y联立可以解出r=(a+)/-(1-b/)Y即r=A-BY由此可以画出IS曲线的图形IS曲线有三条经济含义:1、
11、是一条描述商品市场达到宏观均衡,即I=S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2、在商品市场上,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化的关系,即利率提高时总产出水平趋于减少,利率降低时总产出水平趋于增加。3、处于IS曲线上的任何点位都表示I=S,即商品市场实现了宏观均衡,如果某一点位于IS曲线的左侧,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低,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大于储蓄。位于右侧时反之。至于IS曲线的移动分两种,水平移动和旋转移动,水平移动主要是因为财政政策,比如政府增加购买,会使同利率下的产出增加,即IS曲线右移。而旋转移动主要是IS曲线的斜率变化,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的开放程度不同,产出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LM曲
12、线的推导供给L=MM为名义货币总量,m是实际货币供应量,M=mP,假设P=1,即M=m需求L=kY-hr联立解得:r=-m/h+kY/h即r=E+FY由此可以画出LM曲线的图形LM曲线的经济含义:LM曲线是一条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宏观均衡即L=M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如果利率没有变化,由外生经济变量冲击导致总产出增加,可以视作原有的LM曲线在水平方向上向右移动。把两个图结合起来就是到现在为止IS-LM模型就已经建立起来了LM模型引入货币和利率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用一般均衡方法概括了凯恩斯的基本理论内容可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至于IS-LM模型非均衡状态的自我调整,有这个
13、图来表示而单纯的IS或者LM曲线单独变动和一起变动的图形为为什么要达到均衡产出?主要是为了充分就业,而IS-LM模型就是通过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调控来达到均衡产出和充分就业。财政政策主要使得IS曲线变动,而货币政策主要使得LM变动。至于怎么变动,为什么这么变动,这是后边宏观政策那节主要研究的问题。IS-LM模型主要研究的是国民产出与利率的关系,而接下来的AD-AS模型则主要是研究国民产出与物价水平的关系。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后 HYPERLINK rrurl./0 x1J3j 凯恩斯主流派 HYPERLINK rrurl./ixgteP 新古典综合派用于分析 HYPERLINK rrurl./rx
14、8Fuy 国民收入决定的一个工具,这个模型是在凯恩斯的收入支出模型和 HYPERLINK rrurl./1MNh9z 希克斯的ISLM模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将总需求和 HYPERLINK rrurl./2j4Y44 总供给结合起来解释国民收入的决定及相关经济现象,是对前两个模型仅强调总需求方面的片面性进行的补充和修正。所以, HYPERLINK rrurl./55Qdj1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所依据的理论已经不是标准的或纯粹的 HYPERLINK rrurl./7P0Upm 凯恩斯理论。从前面IS-LM模型的假设可以看出,P=1 即短期物价水平不发生变化,未考虑通货膨胀,这也跟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
15、二战之后的十多年里,美国经济比较稳定,相应的物价水平也比较稳定,所以在建立模型时就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同时IS-LM模型亦未考虑劳动力市场。现在进行AD-AS模型的推导首先是AD总需求模型:IS:r=(a+)/-(1-b/)YLM:r=-m/h+kY/h物价水平不为1,M=mPm=M/P这时的LM曲线为:r=-1/h*M/P+kY/hIS=LM得到Y=1+2M/P1=h(+a)/k+h(1-c)2=/k+h(1-c)AD曲线是物价指数不等于1的情况下,IS-LM模型的通解所以用几何法推导,就是LM曲线因为物价水平的变化而变动,与IS曲线的不同交点。AD曲线的经济含义1、AD曲线是一条描述总
16、需求达到宏观均衡即IS=LM时的,一个国家总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2、AD曲线表明总产出Y与价格水平P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化的关系3、AD曲线反映了价格水平影响实际货币供给,实际货币供给影响利率水平,利率水平影响投资水平,投资水平影响产出水平或收入水平这样一个复杂而迂回的传导机制。AS总供给曲线的推导AS曲线是根据生产函数、劳动需求函数和劳动供给函数以及货币工资曲线推导而得到的。首先我们要了解AS曲线的传导机制,价格水平影响实际工资,即实际工资影响就业水平,就业水平影响投资水平,投资水平影响产出水平或收入水平。按照这个传导机制我们可以通过几何法AS曲线的经济含义1、AS曲线是一条描述总
17、供给达到宏观均衡时,一个国家总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2、AS曲线表明总产出Y与价格水平P之间存在着正向变化的关系。3、AS曲线反映了价格水平影响实际工资,即实际工资影响就业水平,就业水平影响投资水平,投资水平影响产出水平或收入水平这样一个复杂的传导机制。而古典的长期总供给曲线和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是不同的古典主义认为假定:货币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货币工资随劳动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时,实际产出量主要由潜在产出量Y*决定,因而不受价格水平的影响,或者说,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动时,实际工资立即相应调整后,产出量不会变化。而凯恩斯主义用工资和价格刚性来解释“为什么AS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在极
18、端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呈水平状态(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刚性(粘性)即劳动工资并不会随劳动市场供求关系而变动,原因:1、“货币幻觉”2、工资受劳动合同关系约束;如果整个社会所有企业合同期限不一,则整个社会工资只有缓慢变化。即使就业水平、产出水平变动较大时,工资也只能缓慢变化。因此AS是较平坦的甚至完全平坦。3、“菜单成本”理论:即使劳动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对需求方有利,企业主也不会解雇熟练工人而用低成本且不熟练的工人。将凯恩斯和古典主义结合起来的总供给曲线是这个样子的AD曲线向左移动的原因1、政府宏观调控失误2、天灾人祸等不可抗因素AS曲线向下移动1、发现新资源2、制度创新3、技术创新而AS曲线左移
19、:衰退与通货膨胀(滞涨)随着宏观经济学的不断进步,三个模型一个比一个完善,总供求模型包容性最大,是封闭经济的最后完成模型。但是,产出和价格水平还要受到对外经济的影响,这个模型没有涵盖进来。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复习(终于找到高大哥版的了、)作者: HYPERLINK blog.renren./GetEntry.do?id=847297124&owner=413538645 t _blank 经贸生权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个国家领土X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P4282.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P4463.乘数:国民收
20、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P4624.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P4635.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P4866.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P4877.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X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P4958.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
21、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M曲线。P5009.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P51710.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P51811.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P52312.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P54613.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P572576
22、14.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P61261615.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短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短期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一种替代关系。长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的曲线,表示在长期里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一种独立的关系。P62563216.自发消费:与收入变动无关的消费。即使收入为0,也需要的消费。17.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一国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表现为GDP或者人均GDP的增长。18.中间产品:指购买后不是用于最终消费,而是用于转卖或进一步加工的商品和劳务。19.资
23、本深化:人均储蓄超过资本广化或人均储蓄在与补充原有资本折旧和配备新工人后)而导致人均资本上升的情况。1.消费的决定:家庭的消费支出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答:主要由家庭的当年收入决定。某个家庭当年收入越高,其消费支出就会越大。这主要从消费函数c=a+by中可以看出。其他影响因素还有:1、家庭财富拥有量,财富越多则当年的消费就越高。2、家庭成员一生中的总收入,一生中的总收入越大则任何一年的消费量都会增大。3、周围人群的消费水平,周围人群消费水平越高,则本家庭受影响越大,看齐的心理使得本家庭的当年消费越大。2.平衡预算乘数在哪些情况下等于1?答:平衡预算指政府预算收入等于预算支出。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
24、,平衡预算指政府支出G来自于等量的税收T(即G=T)。政府支出G和税收T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乘数来反映。在四部门经济中,要使平衡预算乘数1,应当是,即是在只有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的三部门经济中没有内生变量的税收。或者在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国际市场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没有内生变量的税收和进口。3.经济学家认为轻微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扩X有利,试说明理由?答:坚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由于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为节约交易成本,劳资双方喜欢签订长期劳动合同关系,原材料供求中喜欢签订长期购销合同,由于这种长期劳动合同和原材料供求合同存在,使厂商工资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相对稳定,而通胀又使产品价格上升,从而
25、使使厂商的实际利润增加,刺激厂商增加投资,扩大生产,全社会产量和就业都增加。4、试说明图中A、B两点的经济涵义。r%A 10%2% B Msp=L2(r)货币投机需求Msp答:A点:利率处于最高点,未来利率只降不升,债券价格只升不降,人们只愿意持有债券,不愿意持有货币,此时货币投机需求为0。B点:利率处于最低点,未来利率只升不降,债券价格只降不升,人们只愿意持有货币,不愿意持有债券,此时货币投机需求为。不管有多少货币人们都愿意持有在手中,处于凯恩斯货币需求的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实效。5.向右下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隐含的政策含义?答:菲利普斯曲线反映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的反向变动关系。政策含义是政府在
26、进行失业与通胀治理时,先确立一个“临界点”(即失业率与通胀率的社会可接受程度)。如果失业率超“临界点”,要求政府实行扩X性政策,以较高的通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如果通胀率超“临界点”,要求政府实行紧缩性政策,以较高失业率换取较低的通胀率。6.什么是“内在稳定器”?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有哪些?答:内在稳定器也称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财政政策)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和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是政府“稳定经济的第一道防线 ”。 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有:自动变动的税收(特别累进税制)、政府转移支
27、付和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7.简述超额准备金产生的原因?并简要说明市场利率变化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答:超额准备金指“银行实际贷款低于本身贷款能力”,其差额部分就是超额准备金。产生原因在于:银行找不到可靠的贷款对象,或企业预期利润率太低不愿意借款,或银行认为利率太低不愿意贷出等等。对商业银行而言,吸收存款是负债业务,如果不能放贷出去,同样要付出存款利息,增加成本。所以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将刺激商业银行放贷积极性,从而超额准备金减少。反之,准备金增加。8.画图用ADAS模型简要说明经济滞胀的成因?答:滞胀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如发生在上西方资本主
28、义世界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经济滞胀,主要是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限产提价,石油依赖程度高的国家进口原油价格上升,导致国内生产成本提高,总供给下降的冲击。如图:在总需求不变情况下,由于总供给刺激,AS1移动到AS2,均衡点发生移动,这时国民收入下降,有Y1到Y2,失业率增加;同时价格水平也上升,有P1上升到P2,出现通胀。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国民经济循环流动模型1.两部门(私人部门)经济的循环流动模型两部门经济是由居民户部门和厂商部门构成的经济(假设没有政府和对外贸易部门)。居民户部门与厂商部门通过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金融市场发生联系。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的公式表达:从宏观经济来看,总需求(AD
29、)是购买者购买所有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货币总值,它包括居民户的消费需求和厂商的投资需求,它们分别用消费支出(C)和投资支出(I)来代表,即:总需求(总支出)消费+投资Y总供给是全部产品和劳务供给的货币总值。产品和劳务由各种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加以生产,因而可以用各种生产要素相应的收入总和(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来表示总供给。居民所得到的这些收入可分为消费(C)和储蓄(S)两部分,则,总供给(总收入)消费+储蓄:YC+S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为:,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国民收入实现了均衡。也即,是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2.三部门经济的循环流动模型在两部门经济的循环流动模型中加上政府部门,
30、就成为三部门的经济模型。为了保证三部门经济的正常循环进行,不仅储蓄等于投资,而且政府的税收()等于政府的支出()。三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即Y总供给(总收入)消费+储蓄+税收即Y三个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为:,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仍然是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3.四部门经济的循环流动模型四部门的经济模型由居民户、厂商、政府和对外经济活动所组成。要使四部门经济正常运行下去,不仅储蓄等于投资、政府税收等于政府支出,而且要出口(X)等于进口(M)四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Y总供给(总收入)消费+储蓄+政府税收+进口Y四部门的总需求与总供
31、给的恒等式为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仍然是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二、国民收入的概念对国民收入的研究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也是宏观经济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国民收入,从广义上讲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所创造的最终产品及劳务价值的总和。它包括五个经济总量指标: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或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狭义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1.国民生产总值(GNP)及国内生产总值(GDP)GNP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总额。理解此概念需注意几个问题:第一,GNP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总值,它不包括以前
32、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所以GNP是一流量而不是存量概念。第二,GNP看的是“生产”的情况,计算的是当年生产的产品。如果去年生产的产品,但在今年销售,不能算进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第三,GN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因此计算时不包括中间产品的产值,以避免重复计算。第四,GNP不仅包括各种最终物质产品的价值,也包括各种劳务的价值。第五,GNP的统计都是按 当年的“市场价格”加以计算的。按市场价计算出来的GNP中包括价格变动因素,称为“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如果扣除价格变动因素,得出的是“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第六,GNP不包括非市场交易(如家务劳动的价值)和非生产性交易(指纯粹金融市场交易)。第七,G
33、NP是一个以人口标准做基础的概念,测度的是本国国民在国内和国外的生产产值。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GDP概念。GDP是指在一个国家的国土上一年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总额。它是一个以地理标准为基础的概念。GDPGNP-本国国民在国外生产的部分+外国国民在本国生产的部分。上而所述的七点注意事项除了第七点以外,其余六点也都适用于国内生产总值。2.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PDI)NNPGNP-折旧(NDPGDP-折旧)NINNP-间接税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PDIPI-个人所得税三、国民收入核算方
34、法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有异曲同工的三种核算GNP方法,即支出法、收入法和增值法,其中前两种是主要的方法。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称为消费函数,可记为CC(Y),这里C表示消费函数,Y代表收入,即个人可支配收入。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则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随收入减少而减少。消费又称为消费倾向,凯恩斯把消费倾向分为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以MPC表示。C表示消费增量,Y表示收入增量,则MPCC/Y凯恩斯认为MPC随着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递减,表示收入越增加,收入增量中用于消费增量的部分越来越小。MPC递减是凯
35、恩斯提出的解释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心理规律之一。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以APC表示。C表示消费支出,Y表示收入水平,则APCC/Y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收入为零时,消费也要进行,或者动用储蓄或者依靠社会救济来保持一个起码的消费水准。因此,该部分是个常数,它是不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的消费,被称为自主消费。这样消费和收入的函数可表示为:CCbY其中,C为消费支出,b为MPC,Y为可支配收入,C为自主消费,bY是随可支配收入变化而变化的消费,被称为引致消费。二、储蓄函数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消费,另一部分是储蓄,即:YC+S,SY- C由于消费是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因此,储蓄
36、也是可支配收入的一个函数,确立了消费函数,储蓄函数也就确立了。储蓄函数:储蓄与收入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储蓄函数,或称为储蓄倾向。可表示为SF(Y),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随收入减少而减少。储蓄倾向也分为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公式为:APSS/Y边际储蓄倾向:是储蓄增量与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以MPS表示。S表示储蓄增量,Y表示收入增量,则MPSS/Y从消费函数CCbY中能够得出储蓄函数,即SSsY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互为补数,如下式:APC+APS1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互为补数,如下式:MPC+MPS1三、乘数效应
37、1、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2、投资乘数:是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同KI表示投资乘数,Y表示国民收入增量,I表示投资增量,则KI=YI,投资乘数的计算公式为KI=11MPC,式中MPC为边际消费倾向。3、消费支出乘数:指收入增加量与消费增加量之间的比率。用KC表示消费支出乘数,则KC=CI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重点:1.IS曲线与LM曲线的含义。2.IS曲线与LM曲线的移动。(熟记各变量乘数,如投资乘数,储蓄乘数等)3.IS曲线与LM曲线的推导。4.ISLM模型的均衡及调节机制。难点:通过ISLM曲线理解最终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的关系
38、,以及两市场如何在相互影响中共同决定国民收入。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一、财政政策1.含义: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P5172.财政政策手段:扩X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3.财政政策效果。P5195224.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P523二、货币政策1.含义: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P5182.货币政策手段:扩展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3.局限性P527528(1)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X的货币政策
39、效果就不明显。(2)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3)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4)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因为资金在国际上流动而受到影响。4.货币政策的效果P524527三、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P529530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一、充分就业1、失业与充分就业的含义失业指劳动力没有就业,但积极地寻找工作或等待返回岗位的一种状况,处于此状况的劳动力被称为失业者。充分就业指在一个经济中,在一定的工资率下,所有能工作而且愿意工作的人都能找到工作。失业与充分就业的概念,并不单纯指劳动力因素,也包括了对资本及其他资源的使用状
40、况。因为劳动力的使用总是和资本及其他资源连在一起的。2、失业种类(1)自愿失业;(2)摩擦性失业;(3)结构性失业;(4)非自愿失业。前三种失业被认为是正常的失业现象,因而虽被计入失业率,但并不算真正的失业。这种失业率被称为“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概念包含着一定程度的“自然失业率”。种类定义原因解决的途径摩擦性失业由于工人在寻找工作时需要时间而产生的失业信息不完全构建与充实就业信息平台结构性失业在经济结构转型时产生的失业。技能不吻合:由于从衰退产业退出的工人所拥有的技能与新兴产业需要雇用工人所要求的技能不一致对工人进行培训周期性失业由于经济衰退而产生的失业短期周期进入衰退期进行宏观调控,扩大需
41、求,防止经济衰退二、财政政策1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P5462.自动稳定器的三种作用途径。(1)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2)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三、货币政策1.货币政策:是指调节整个经济社会的货币供给量的政策。2.货币政策工具:(1)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债券市场上购买或出售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从而调节货币供给的政策手段。(2)是变动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时的利率。(3)是改变法定准
42、备金率:法定准备金率指中央银行规定的各存款货币银行必须遵守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重点:1、 总供给曲线图。2、 总需求曲线中包含的古典学派与凯恩斯主义的差异。3、 总供给曲线中包含的古典学派与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派的差异。4、 三重均衡模型:ASAD(凯恩斯的AS曲线与古典学派的AD曲线)与ISLM曲线的结合难点:三重均衡模型:ASAD(凯恩斯的AS曲线与古典学派的AD曲线)与ISLM曲线的结合其他重点概念1、通货膨胀(1)含义和度量通货膨胀是指多种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明显的上涨的过程,或者说是货币价值持续下跌的过程。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数主要有消
43、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和GDP冲减指数。(2)分类按通货膨胀的原因可划分为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结构失调型和预期助动型等几种类型。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公开型和隐蔽型两种。按物价水平上涨的程度可分为爬行式、温和式、奔腾式和恶性通货膨胀。(3)通胀对经济的影响它对财富和收入起着重新分配的作用;它对产量、就业和经济增长也能发生影响。2、通货紧缩物价总水平明显持续下跌的过程。通货紧缩时期抑制消费和投资,失业规模扩大,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并由于企业偿债能力和贷款意愿不强,银行呆坏账增多,加大金融风险。3.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从高涨到低潮上下反复波动的循环过程。种类:(1)“长周期”或“长波”
44、,其长度平均约50年左右,由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耶夫提出,故又称为“康德拉耶夫周期”。(2)“建筑周期”。其长度平均约15年到20年左右,由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故又称为“库兹涅茨周期”。(3)中长期或中波。其长度平均约8年到10年,由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提出,故又称为“朱格拉周期”。(4)短周期或短波。其长度平均约40个月,由美国经济学家基钦提出,故又称为“基钦周期”。此外,还有两种经济的波动形式:季节性波动和不规则波动。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内生经济周期理论;外生经济周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4.经济增长(1)经济增长的定义: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经济活动能力的扩大,其衡量标准就是一
45、国商品和劳务总量,即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状况,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状况。经济增长不同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指一国由不发达状态转入发达状态。经济发展不仅包括了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社会制度、经济结构等的变化。(2)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是劳动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资本存量的增加,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效率提高。(3)经济增长模型: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重点在于研究经济稳定增长的长期条件,也就是在长期内如何达到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以及在适当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率这一目标,注重研究如何控制各种经济变量使其满足稳定增长条件。为了表述、说明各经济变量间的关系,经济学家们建立起各自的教学模型,并用它
46、来概括经济增长的理论。这些模型主要有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及新剑桥模型。(4)经济增长极限理论:又称“零经济增长论”。产生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70年代美国学者梅多斯等人出版了增长的极限一书,建立一个“世界模型”,研究以下五个方面的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加速的工业化;(2)快速的人口增长;(3)广泛的营养不良;(4)有限资源的耗竭;(5)日益恶化的环境。他们认为为避免世界经济的崩溃,就要采取措施,建立一个持续的生态平衡环境,控制经济发展,实行“零经济增长”。5.奥肯定律: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发现失业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负相关关系,这被称为奥
47、肯定律。奥肯定律的内容是:失业率如果超过充分就业的界限(通常以4%的失业率为标准)时,每使失业率降低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则必然增加3%。(也有的经济学家提出为2.5%),反之,失业率每增加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则会减少3%。以g代表代表超过自然失业率之上的失业率给实际GNP带来损失的百分比,以U代表自然失业率,一般为4%,以u代表实际失业率,以a代表超过自然失业率之上的失业率和实际GNP之间负向关系的系数,按奥肯的计算,该系数为3。因此,超过自然失业率之上时每增加1%的失业率而使实际GNP下降的百分比的公式是:g=a(uu)6.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是1958年英国经济
48、学家菲利普斯绘制的表示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在一个坐标图形上,如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货币工资变动率,则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大体上可呈现为一条负向倾斜的曲线,它表示:货币工资上涨率越高,失业率越低,反之亦然。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工资是产品成本主要构成部分,从而对产品价格有决定性影响,因此他们把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那种关系延伸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替代关系:失业率高,通胀率就低;失业率低,通胀率就高,并认为二者之间这种替代关系可为政府进行总需求理论提供一份可供选择的菜单,即通胀率或失业率太高时,可用提高失业率的紧缩政策或提高通胀率的扩X政策来降低通胀率或降低失业率,以
49、免经济过分波动。 1一月二月三月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合计合计合计四月五月六月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合计合计合计当我被上帝造出来时,上帝问我想在人间当一个怎样的人,我不假思索的说,我要做一个伟大的世人皆知的人。于是,我降临在了人间。我出生在一个官僚知识分子之家,父亲在朝中做官,精读诗书,母亲知书答礼,温柔体贴,父母给我去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清照。小时侯,受父母影响的我饱读诗书,聪明伶俐,在朝中享有“神童”的称号。小时候的我天真活泼,才思敏捷,小河畔,花丛边撒满了我的诗我的笑,无可置疑,小时侯的我快乐无虑。“兴尽晚回舟,
50、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青春的我如同一只小鸟,自由自在,没有约束,少女纯净的心灵常在某小,流水也被自然洗礼,纤细的手指拈一束花,轻抛入水,随波荡漾,发髻上沾着晶莹的露水,双脚任水流轻抚。身影轻飘而过,留下一阵清风。可是晚年的我却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家庭的衰败,社会的改变,消磨着我那柔弱的心。我几乎对生活绝望,每天在痛苦中消磨时光,一切都好象是灰暗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千古叠词句就是我当时心情的写照。最后,香消玉殒,我在痛苦和哀怨中凄凉的死去。在天堂里,我又见到了上帝。上帝问我过的怎么样,我摇摇头又点点头,我的一生有欢乐也有坎坷,有笑声也有泪水,有鼎盛也有衰落。
51、我始终无法客观的评价我的一生。我原以为做一个着名的人,一生应该是被欢乐荣誉所包围,可我发现我错了。于是在下一轮回中,我选择做一个平凡的人。我来到人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既不着名也不出众,但我拥有一切的幸福:我有温馨的家,我有可亲可爱的同学和老师,我每天平凡而快乐的活着,这就够了。天儿蓝蓝风儿轻轻,暖和的春风带着春的气息吹进明亮的教室,我坐在教室的窗前,望着我拥有的一切,我甜甜的笑了。我拿起手中的笔,不禁想起曾经作诗的李清照,我虽然没有横溢的才华,但我还是拿起手中的笔,用最朴实的语言,写下了一时的感受:人生并不总是完美的,每个人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阅读自己的人生,体会其中无
52、尽的快乐和与众不同。“富不读书富不久,穷不读书终究穷。”为什么从古到今都那么看重有学识之人?那是因为有学识之人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那时因为读书能给人带来快乐。自从看了丑小鸭这篇童话之后,我变了,变得开朗起来,变得乐意同别人交往,变得自信了因为我知道:即使现在我是只“丑小鸭”,但只要有自信,总有一天我会变成“白天鹅”的,而且会是一只世界上最美丽的“白天鹅”我读完了这篇美丽的童话故事,深深被丑小鸭的自信和乐观所折服,并把故事讲给了外婆听,外婆也对童话带给我们的深刻道理而惊讶不已。还吵着闹着多看几本名着。于是我给外婆又买了几本名着故事,她起先自己读,读到不认识的字我就告诉她,如果这一面生字较多
53、,我就读给她听整个一面。渐渐的,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也提高了不少,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一个人读书的乐趣远不及两个人读的乐趣大,而两个人读书的乐趣远不及全家一起读的乐趣大。于是,我便发展“业务”带动全家一起读书现在,每每遇到好书大家也不分男女老少都一拥而上,争先恐后“抢书”,当我说起我最小应该让我的时候,却没有人搭理我。最后还把书给撕坏了,我生气地哭了,妈妈一边安慰我一边对外婆说:“孩子小,应该让着点。”外婆却不服气的说:“我这一把年纪的了,怎么没人让我呀?”大家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肯相让读书让我明白了善恶美丑、悲欢离合,读一本好书,犹如同智者谈心、谈理想,教你辨别善恶,教你弘扬正义。读一本好书,如
54、品一杯香茶,余香缭绕。读一本好书,能使人心灵得到净化。书是我的老师,把知识传递给了我;书是我的伙伴,跟我诉说心里话;书是一把钥匙,给我敞开了知识的大门;书更是一艘不会沉的船,引领我航行在人生的长河中。其实读书的真真乐趣也就在于此处,不是一个人闷头苦读书;也不是读到好处不与他人分享,独自品位;更不是一个人如痴如醉地沉浸在书的海洋中不能自拔。而是懂得与朋友,家人一起分享其中的乐趣。这才是读书真正之乐趣呢!这所有的一切,不正是我从书中受到的教益吗?我阅读,故我美丽;我思考,故我存在。我从内心深处真切地感到:我从读书中受到了教益。当看见有些同学宁可买玩具亦不肯买书时,我便想到培根所说的话:“世界上最庸
55、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许许多多的作家、伟人都十分喜欢看书,例如主席,他半边床上都是书,一读起书来便进入忘我的境界。书是我生活中的好朋友,是我人生道路上的航标,读书,读好书,是我无怨无悔的追求。一个人的谈吐有没有“味道”,完全要看他的读书方法。如果读者获得书中的“味”,他便会在谈吐中把这种风味表现出来;如果他的谈吐中有风味,他在写作中也免不了会表现出风味来。所以,我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这种嗜好跟对食物的嗜好一样,必然是有选择性的,属于个人的。吃一个人所喜欢吃的东西终究是最合卫生的吃法,因为他知道吃这些东西在消化方面一定很顺利。读书
56、跟吃东西一样,“此人吃来是蜜糖,他人吃来是砒霜”。教师不能以其所好强迫学生去读,父母也不能希望子女的嗜好和他们一样。如果读者对他所读的东西感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时间全都浪费了。所以,永远记得,这世间上没有什么一个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读书和婚姻一样,是命运注定的或阴阳注定的。纵使某一本书,如圣经之类,是人人必读的,读这种书也一定应当在合适的时候。当一个人的思想和经验还没有达到阅读一本杰作的程度时,那本杰作只会留下不好的滋味。孔子曰:“五十以学易。”便是说,四十五岁时候尚不可读易经。孔子在论语中的训言的冲淡温和的味道,以及他的成熟的智慧,非到读者自己成
57、熟的时候是不能欣赏的。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到五十岁,看过更多的人世变故的时候再去学易,又是一种味道。所以,一切好书重读起来都可以获得益处和新乐趣。多读书,可以让你觉得有许多的写作灵感。可以让你在写作文的方法上用的更好。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运用一些书中的好词好句和生活哲理。让别人觉得你更富有文采,美感。 多读书,可以让你全身都有礼节。俗话说:“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有风度。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 HYPERLINK https:/.baidu./s?wd=%E5%9F%B9%E6%A0
58、%B9&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 培根先生说过:“ HYPERLINK https:/.baidu./s?wd=%E7%9F%A5%E8%AF%86%E5%B0%B1%E6%98%AF%E5%8A%9B%E9%87%8F&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 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
59、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 就好象没有阳光; 智慧里没有书籍, 就好
60、象鸟儿没有翅膀。”(英 HYPERLINK https:/.baidu./s?wd=%E8%8E%8E%E5%A3%AB%E6%AF%94%E4%BA%9A&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 莎士比亚)。“一本新书象一艘船, 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 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瑞士 凯勒)。“不读书就没有真正的学问,没有也不可能有欣赏能力、文采和广博的见识。不读书的人就不是一个完人。”(俄 HYPERLINK https:/.baidu./s?wd=%E8%B5%AB%E5%B0%94%E5%B2%91&t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汽车减震元件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数控刃磨床项目建议书
- 2025安全生产标准化认证评估合同
- 2025年穿水冷却装置合作协议书
- 2025年超高压电缆连接件合作协议书
- eps装饰施工方案
- 法院书记员招聘2023年笔试仿真试卷带解析
- 渠道度汛施工方案
- 围挡草皮施工方案
- 供应链创新承诺助力环保行业升级3篇
- 高中政治经济主观题材料对应术语总结
- 易制毒化学品销售人员岗位职责
- 小区二次供水水箱清洗消毒的监督流程课件
- 2024年安徽省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A卷+B卷+C卷)三套
- 自主智能系统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哈尔滨工程大学
- GB/T 6433-2025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
- 2019版 浙科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
- 【MOOC期末】《介入放射学》(东南大学)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DB50T 771-2017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范
- 防灾减灾培训(安全行业讲座培训课件)
- 2024年《BIM技术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