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体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出现的一种新型传感器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不受白天黑夜的影响,可昼夜不停地用于监测,广泛地用于防盗报警。本文就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应用作以大致介绍:一、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热释电红外(PIR)传感器,亦称为热红外传感器,是一种能检测人体发射的红外线的新型高灵敏度红外探测元件。热释电传感器实物图如图所示。它能以非接触形式检测出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能量的变化,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将输出的电压信号加以放大,便可驱动各种控制电路,如作电源开关控制、防盗防火报警等。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热释电人体红外线
2、传感器主要有上海赛拉公司的SD02、PH5324,德国Perkinelmer公司的LHi954、LHi958,美国Hamastsu公司的P2288,日本NipponCeramic公司的SCA02-1、RS02D等。虽然它们的型号不一样,但其结构、外型和特性参数大致相同,大部分可以彼此互换使用。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由探测元、滤光窗和场效应管阻抗变换器等三大部分组成,如图下图所示。对不同的传感器来说,探测元的制造材料有所不同。如SD02的敏感单元由锆钛酸铅制成;P2288由LiTaO3制成。将这些材料做成很薄的薄片,每一片薄片相对的两面各引出一根电极,在电极两端则形成一个等效的小电容。因为这两个小电
3、容是做在同一硅晶片上的,因此形成的等效小电容能自身产生极化,在电容的两端产生极性相反的正、负电荷。传感器中两个电容是极性相反串联的。谜光片正负电荷相互抵消,回路中无电流,内时,照射到两个电容上的红外线光能量相等的光电流在回路中相互抵当传感器没有检测到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时,在电容两端产生极性相反、电量相等的正、负电荷,所以,传感器无输出。当人体静止在传感器的检测区域能能量相等,且达到平衡,极性相反、消,传感器仍然没有信号输出。当人体在传感器的检测区域内移动时,照射到两个电容上的红外线能量不相等,光电流在回路中不能相互抵消,传感器有信号输出。综上所述,传感器只对移动或运动的人体和体温近似人体的
4、物体起作用。滤光窗是由一块薄玻璃片镀上多层滤光层薄膜而成的,能够有效地滤除7.014um波长以外的红外线。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637.5C,即309310.5K,其辐射的最强的红外线的波长为入m=2989/(309310.5)=9.679.64um,中心波长为9.65um,正好落在滤光窗的响应波长的中心。所以,滤光窗能有效地让人体辐射的红外线通过,而最大限度地阻止阳光、灯光等可见光中的红外线的通过,以免引起干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在结构上引入场效应管的目的在于完成阻抗变换。由于探测元输出的是电荷信号,不能直接使用,因而需要将其转换为电压形式。场效应管输入阻抗高达104MQ,接成共漏极形式来完成阻抗
5、变换。使用时D端接电源正极,G端接电源负极,S端为信号输出。对于移动速度非常缓慢的物体,如阳光,两个电容上的红外线光能能量仍然可以看作是相等的,在回路中相互抵消;再加上传感器的响应频率很低(一般为0.110Hz),即传感器对红外光的波长的敏感范围很窄(一般为515um),因此,传感器对它们不敏感,因而无输出。被动式红外报警器主要由光学系统、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信号滤波和放大、信号处理和报警电路等几部分组成,其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图中,菲涅尔透镜利用透镜的特殊光学原理,在探测器前方产生一个交替变化的“盲区”和“高灵敏区”,以提高它的探测接收灵敏度。当有人从透镜前走过时,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就不断地交替
6、从“盲区”进入“高灵敏区”,这样就使接收到的红外信号以忽强忽弱的脉冲形式输入,从而加强其能量幅度。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是报警器设计中的核心器件,它可以把人体的红外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以供信号处理部分使用;信号处理主要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延迟、比较,为报警功能的实现打下基础。图3报警器结构图报警器结构图是将待测目标、菲涅尔透镜、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相结合使用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中心波长为910um,而探测元件的波长灵敏度在0.220um范围内几乎稳定不变。在传感器顶端开设了一个装有滤光镜片的窗口,这个滤光片可通过光的波长范围为710um,正好适合于人体红外辐射的探测,而
7、对其它波长的红外线由滤光片予以吸收,这样便形成了一种专门用作探测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传感器。如图4所示。人体红外线探测报警器本机静态工作电流约10mA,接通电源约1分钟后进入守候状态,只要有人进入监视区便会报警,人离开后约1分钟停止报警。如果将讯响器改为继电器驱动其它装置即作为其它控制用。这次我们介绍的报警器是利用探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由红外线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电压比较器、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1探测到前方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时,由IC1的脚输出微弱的电信号,经三极管VT1等组成第一级放大电路放大,再通过C2输入到运算放大器IC2中进行高增益、低噪声放大,此时由IC2A脚输出的信号已足够强。IC
8、2B作电压比较器,它的第脚由R10、VD1提供基准电压,当IC2A脚输出的信号电压到达IC2B的脚时,两个输入端的电压进行比较,此时IC2B的脚由原来的高电平变为低电平。IC4为报警延时电路,R14和C6组成延时电路,其时间约为1分钟。当IC3的脚变为低电平时,C6通过VD2放电,此时IC4的脚变为低电平,它与IC4的脚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当它低于其基准电压时,IC4的脚变为高电平,VT2导通,讯响器BL通电发出报警声。人体的红外线信号消失后,IC3的脚又恢复高电平输出,此时VD2截止。由于C6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故通过R14向C6缓慢充电,当C6两端的电压高于其基准电压时,IC4的脚才变为低电平,时间约为1分钟,即持续1分钟报警。由VT3、R20、C8组成开机延时电路,时间也约为1分钟,它的设置主要是防止使用者开机后立即报警,好让使用者有足够的时间离开监视现场,同时可防止停电后又来电时产生误报。该装置采用912V直流电源供电,由T降压,全桥U整流,CIO滤波,检测电路采用IC578L06供电。本装置交直流两用,自动无间断转换。制作时,在IC1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航空飞行培训行业十三五规划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糖醇市场运营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米香型酒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磷石膏行业发展潜力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矿渣粉行业需求状况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污染物分析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三江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广东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湖北经济学院《工程地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天津市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考真题】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 2024版年度经济法基础完整全套课件
- JT-T-445-2021汽车底盘测功机
- 体育科学:田径考试考试题(三)
- 2024年4月自考03200预防医学(二)试题
- 《研学旅行市场营销》课件-模块八 研学旅行促销策略
- 糖尿病孕妇护理:案例分析
- 《过华清宫绝句(其一)》-【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
- (2024年)新版药品管理法培训课件
- 2022年4月自考00808商法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JGJT280-2012 中小学校体育设施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