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质量工具应用指南_第1页
常用质量工具应用指南_第2页
常用质量工具应用指南_第3页
常用质量工具应用指南_第4页
常用质量工具应用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 z常用质量工具应用指南质量管理的根本实践是解决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断改良现有过程,因为不管一个组织当前的业绩水平如何,总是存在着改良的空间。然而,为了让我们的改良努力真正有效,必须用系统方法对过程和产品进展识别,了解并实施改良。质量工具是指为实现上述管理目的而可以采用的方法和技术。新7种工具:系统图、关联图、亲和图、矩阵图、失线图、PDPC法、矩阵数据分析法。老7种工具:分层法、调查表、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正确、灵活的运用新、老七种工具等各种统计方法,准确的分析问题、寻找根源、解决问题是有效开展各项质量活动的保障。现就一些质量工具的运用步骤和考前须知做一简

2、单阐述。调查表 收集、整理资料 排列图 抓住关键的少数 因果图 寻找引发结果的原因 关联图 理清复杂因素间的关系 系统图 系统的寻现目标的手段 分层法 从不同角度层面发现问题 亲和图 从杂乱的语言数据中汲取信息 直方图 对离散进展简单控制 PDPC法多做几手准备 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 水平比照法比、学、赶、帮、超 简易图表直观反映调查表检查表、核对表、统计分析表 收集数据、为后续分析打根底它是用来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积累数据。确认事实并对数据进展粗略整理和分析的统计图表。 有何特点统一收集资料,设计灵活,形式多样,易于掌握和使用, 可用于数字资料分析 可用于非数字资料分析 灵活的格式 不合格品工程调

3、查 缺陷位置调查明确收集数据资料目的确定要收集的资料分析方法、负责人评价、修改表格收集数据资料设计表格格式 质量分布调查 应用步骤1.明确收集数据资料的目的。2.确定为到达目的所需搜集的数据资料。3.确定资料的分析方法。4.根据不同目的,设计用于记录资料的调查表格式,其容应包括:调查者、调查时间、地点和方式等栏目。5.用收集和记录的局部资料进展表格使用,目的是检查表格涉及的合理性。6.如有必要。应评审和修改该调查表。调查表应用注意一下问题 记录不要遗漏 表格设计的合理性会直接影响结果 表中分层要清晰,便于分析。例如:叶片堆焊缺陷调查表序号工程频数累计累计百分比%1焊高不够60060066.30

4、2缺肉12072079.563假焊8080088.404咬边6086095.035电焊豆未打磨干净3589598.906其他10905100合计调查人:*地 点:*车间 年 月 日排列图帕累托图 一目了然、抓住关键少数是按分类工程收集不合格品、缺陷、故障等质量改良工程的数据,然后依据出现频数大小排列,并标明累计和的一种图表。因此收集数据时的分类至关重要。 分类工程举例:* 按结果分类:不合格品或缺陷工程、位置等。* 按原因分类:材料、机械、作业者等。 排列图的作用: 按重要顺序显示出每个质量改良工程队问题的影响程度,找出关键的少数。 识别进展质量改良的时机。 常用于QC 小组活动中选题、现状调

5、查、原因分析、效果检查等。 排列图的绘制横 工程* 两个直角坐标 左 频数纵右 累计频率% 左面纵坐标按度量单位标定,其高度必须等于所有工程量值的总和;右面纵坐标是百分比的坐标,其高度和左面的量值总和等高, 并按0100%标定。 以频次上下从左至右排列的柱形,宽度一致。 “其他频数较小的次要工程“总和排在最后。 制作排列图的程序选择度量单位、频次等画横坐标、纵坐标收集分类工程数据选择分析数据的时间间隔绘出累计频率曲线在每个分类工程上方画柱状长方形作出必要的标注选择分析的题目应用排列图的步骤:1. 选择要进展质量分析的工程或质量问题 2. 选择用来进展质量分析的度量单位,如出现的次数频数、件数、

6、本钱、金额或其他3. 选择进展质量分析的数据的时间间隔 4.收集数据制作统计表。按照确定的时间间隔及进展分析的变量工程,收集整理相关数据,编制数据统计表。计算出各变量工程的百分比及累计百分数 5. 画横坐标。按度量单位量值递减的顺序自左至右在横坐标上列出工程,将量值最小的一个工程或几个工程归并成“其他项,放在最右端6. 画纵坐标。在横坐标的两端画两个纵坐标,左边的纵坐标按度量单位标定,其高度必须与所有工程的量值和相等。右边的纵坐标应与左边的纵坐标等高,并从0到100%进展标定7. 在每个工程上画长方形,它的高度表示该工程度量单位的量值,显示出每个工程的影响大小8.由左到右累加每个工程的量值以%

7、表示,并画出累计频率曲线,用来表示各个工程的累计影响9.利用排列图确定对质量改良最为重要的工程关键的少数工程应用排列图应注意一下问题* 找出关键的少数,对频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着重有能力解决的突出问题。*排列图的目的是抓关键的少数,通常有个原则,在0%-80间的因素为A类因素,也叫主要因素。在80%90%间的因素为B类因素,也叫次要因素,在90%100%间的为是C类因素,也即一般因素。* 取样量至少50个数据。不太重要的工程很多时,横轴会变得长,通常都把排在最末尾的频数很小的一些工程加起来作为“其他项,因此“其他项通常排在最后。* 排列图工程一般应多于3项,分类工程在58项最适宜。当工程

8、较少少于3项以下时可用饼分图、柱状图等简易图表表示。例如:根据“叶片堆焊缺陷调查表制作排列图累计百分比%频数个因果图石川图、鱼刺图、鱼骨图 追根溯源、用于追究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表示质量特性波动与其潜在隐含原因的关系,即表达和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图表。是由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博士所创造,因此也称石川图。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产生问题的原因* 因果图是针对特性结果整理出相关原因要因的工具* 制作因果图时,要聚集大家的知识与技能这些知识技术已被证实有效来追查产生问题的原因。* 客观分析,只要对结果可能造成影响的原因都要纳入。 因果图的作用 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追究问题的根本原因 积累知识和经历 因果图

9、的应用步骤明确发生原因的主要类别逐层向下分解原因并画分枝小鱼骨刺画出主鱼骨图明确结果或问题画因果图要注意的问题* 一个质量问题只能画一图。* 原因之间无关联。* 分析到3-5层为宜。* 箭头从原因指向结果。* 因果关系要清楚,展开到可直接采取对策为止。* 所有末端原因,都需要逐一验证,如到现场观察、测量、试验等。* 画图前开“诸亮会,集思广益!说明:因果图由箭条和短语组成主箭条右侧短语表示结果明确问题对应主箭条的箭条为“原因类别线,分析生产和效劳现场的质量问题一般从人、机、料、法、环、测来分析指向原因类别线的箭条为“第一层原因指向第一层原因线的箭条为“第二层原因以下类推,一般不超过4层方框框住

10、的短语为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在末端因素上选择,用事实和数据说明为什么是要因* 作图时,你要: 主干线画粗些; 主要类别人、机、料、法、环、测相互独立; 重要原因突出标识; 分枝画整齐些; 最末端的骨刺不再是现象,而是工作中的不良一面。机环法料人结果第一层原因第二层原因例如:注意几点: 充分组织人员全面观察,从人、机、料、法、环、测方面寻找; 确定要分析的主要质量问题特性不能笼统,一个主要质量问题只能画一因果图。 因果图关系的层次要清楚,最后一层的原因末端原因应寻求到可以直接采取对策为止,原因描述不能用逗号、顿号隔开,要注意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 分析出来的所有末端原因,都应到现场进展观察、测量、试验等

11、,加以确认。记下制图部门和人员、制图日期、参加人员;关联图 理顺关系、按逻辑关系连接关联问题关联图它是解决关系复杂、因素之间又相互关联的原因与结果或目的与手段等单一或多个问题的图示技术,是根据逻辑关系理清复杂问题、整理语言文字资料的一种方法。 有何特点 明晰复杂因素间的关联关系 了解单一或多个问题之间的关系 存在原因与结果、目的与手段之间的逻辑性 搞清原因之间又关联 关联图常使用在小组活动的原因分析中。关联图的应用步骤明确前提条件绘图:用箭头连接相互关系收集组员发表的意见确定核心问题找到末端原因中央集中型单侧聚集型关联图的分类*多目的型 两个以上目的问题132456问题问题*单目的型 单一目的

12、123456问题*央集中型向外扩散132456问题78911110*向聚集型单向顺延123456问题问题判别方法*箭头只进不出是问题;末端因素*箭头只出不进是末端因素 中间因素素*箭头有进有出是中间因素;*出多于进的中间因素是关键中间因素;关联图做法*决定题目以标记写出主题;*小组组成集合有关部门人员组成小组;*资料收集运用脑力激荡,寻找原因;*用简明通俗的语言作卡片;*连接因果关系制作关联图;*修正图形讨论缺乏,修改箭头;*找出重要工程、原因并以标记区别;*形成文章整理成文章使别人易懂;*提出改善对策;关联图应用要注意的问题*语言表达准确才利于找出其中的逻辑关系*各种因素相互缠绕,区分逻辑关

13、系要慎重*末端因素是可采取措施的,箭头只出不进*箭头方向:原因 结果,手段 目的*要因应标明,结论需经现场验证关联图例如:报表作业时间太长作业疏忽培训不够部门联系不够回复时间长未定回复时间未追查回复追踪方式不好部门距离太远表格不佳未分类没专人送报表表资料遗失 未签收追查表不明确*公司发现报表发出到结案的时间太长,往往延误处理问题的时效,造成作业上的困扰,请用关联图法寻找原因。以“报表作业时间长为题目。树图系统图 层层分解,寻求最适当的手段树图是表示*个质量问题与其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问题的重点,寻求到达目的所应采取的最适当的手段和措施的一种树枝状图。树图的特点*很容易地对事项进展展开;

14、*易于统一成员的意见;*容易整理,手段又一目了然;树图常使用在小组活动的原因分析中。树图是目的与手段的对决*把要解决的问题作为目的,将解决的“手段逐级展开,分析到多层。*“目的与“手段之间有明确的“顺序和“逻辑关系。*需要专业技术、经历与诀窍,更需要创新思维。树图类型*构造因素展开型(上一级手段成为下一级手段的行动目的 )目的手段目的手段目的手段*方法展开型(宝塔型树图)主题主要类别组成要素子要素*方法展开型(侧向型树图)方法展开型(宝塔型树图)主题 主要类别 组成要素 子要素确定该主题主要类别确定组成要素和子要素 构造树图把主题放在左框内主题 组成要素和子要素放在主要类别右边方框内见上图评价

15、树图树图应用步骤树图应用要注意的问题明确使用的根本目的:方法、目标、工程展开寻找原因逐级展开到可采取对策 反向确认逻辑性可以验证展开是否准确用于因果分析一个质量问题用一树图 树图中的主要类别一般可以不先从5M1E出发,而是根据具体的质量问题或逻辑关系去选取。工具名称适用场合原因之间的关系展开层次因果图对单一问题进展原因分析原因之间没有穿插影响一般不超过四层树图对单一问题进展原因分析原因之间没有穿插影响没有限制关联图对单一问题进展原因分析原因之间互相缠绕有穿插影响没有限制对两个以上问题一起进展原因分析局部原因把两个以上的问题纠缠在一起分层法 特征识别、个个击破按照一定的类别,把收集到的数据加以分

16、类整理的一种方法。(把问题对象总体按特性分组) 有何特点由现象、数据、资料杂乱无章、到分类层次清晰,反映真相。确定分层特性列表、画图分层、归类收集数据、资料 步骤 怎么分层呢.可根据实际问题发生的生产现场、过程进展层别,目的就是聚焦问题点,查到可能的原因。通常分:*时间的层别.如班次、时间段*作业员的层别.如,教师傅、学徒工*机械、设备层别.如,加工中心、普通机床*作业条件的层别.如,环境条件、照明条件*不同供给商原料的层别.如,一个零部件的多家供方*地区的层别等.如,南方、北方,地、沿海分层法例如*空调维修部,帮助客户安装后经常发生制冷液泄漏。通过现场调查,得知泄漏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管子装接

17、时,操作人员不同有甲、乙、丙三个维修人员按各自不同技术水平操作;二是管子和接头的生产厂家不同有A、B两家工厂提供配件。于是收集数据作分层法分析见表一、表二,试说明表一、表二的分层类别,并分析应如何防止渗漏.表一 泄漏调查表人员分类 操作人员泄露不泄露发生率甲6130.32乙3160.25丙1090.53合计19310.38表二 泄漏调查表配件厂商分类 配件厂家泄露不泄露发生率A9140.39B10170.37合计19310.38分层法应用注意的问题* 分层在两层以上才有意义。* 不同层次之间的差异要大,同一层次的差异幅度要小。* 分层到底,才能池底之真面目。* 分层法常常“孤掌难鸣要与其他方法

18、联手才能效果显著: 分层排列图 分层直方图 分层控制图 分层调查表亲和图A型图解,是KJ的一种类型 认祖归宗,教你分门别类亲和图是把收集到的大量有关*一特定主题的意见、观点、想法和问题,按他们之间相互亲近程度加以归类、汇总的一种图。亲和图常用于归纳、整理由“头脑风暴法所产生的各种意见、观点和想法等语言资料,在QC小组活动中可以经常用到。亲和图有何特点*亲和图法是整理处于混沌的事实,找出问题所在的方法。将零乱的语言文字资料,利用其间的相互亲和性进展整理、归纳,明确问题的本质,获得创新想法。*语言文字资料不参加主管推论与评判,正确反映事实,按容的相似予以整理。*亲和图常用于小组活动中选题、现状调查

19、。*团体活动,对每个人的意见都采纳,提高全 员参与意识。亲和图的应用步骤讨论发言整理记录卡片、一条意见一*确定讨论的主题画图写分析报告,说出结论亲近的分类做代表该组容的主卡片没有任何亲和性的单放亲和图应用例如:*公司老是发生交期不准事件,屡次受到外部顾客的抱怨。请利用亲和图法寻找原因出自何处. 交期不准 缺能源 锅炉故障 停电 停水 品质不合 包装错误 色泽太深 重量不适宜 工作效率低 人员疲劳 人员缺乏 工作环境差 机器故障 设备老旧 保养不周 操作不当 原料贮存变质 生产方案不周 订单日期太近 订单临时增加 通知生产太迟 原料管理差物料延误直方图 显示分布,对离散进展简单控制直方图是频数直

20、方图的简称。它是用一系列宽度相等、高度不等的长方形标识数据的图。用于分析和掌握数据的分布状况,以便推断特性总体分布状态的一种统计方法。直方图的作用*显示质量波动的状态*较直观地传递有关过程质量状况的信息*从直方图所示的质量数据波动状况之后,就能掌握过程的状况,从而确定在什么地方集中力量进展质量改良工作。直方图的绘制方法1、收集数据作直方图,数据至少50个以上。一般的对于数据个数多少,称为样品大小,,用 n 表示。2、整理数据将数据整理,并找出最大值与最小值。3、决定组数分组的组数并没有统一的规定,但太多或太少组皆会使直方图失真。 A、分组组数依数据之样本大小n决定 B、最大值减最小值的差(R)

21、,用2,5,10等相关数值除之。 数据分组参照表: 数据之样本大小 建议分组组数 50 1006 101002507 12250以上1025全距( R )=最大数(Ma*)-(最小数)Min组数(K)= R / 2, 5,104、.决定组距组距 h 可由全距 R除以组数 k来决定,如下式。组距(h)= 全距(R) / 组数 (k),一般取 h 值为量测单位之整数倍 。5、决定组界组界即是每一分组之上下界限值,其决定之方法如下:第一组下界1最小值MIN*i,j測定值之最小单位数2第一组上界11h第二组下界21第二组上界22h第三组下界3 2第三组上界3 3h第四组下界4 3第四组上界4 4hMA

22、*i,j则停顿 6、测定值之最小单位数确定方法:如数据为整数,取1;如数据为小数,取小数所准确到的最后一位(0.1;0.01;0.001)7、 计算组中点 各组皆以组中点为代表值,其计算方法如下: 组中点= ( L1+U1 ) / 2 8、计算次数并作次数分配表将组界、组中点填入次数分配表,将原数据依其值归类入*一组并以计票的方式以 “正字划记各组之次数每一组界数据在所检验的数据分配表中所出现的次数 。9、绘制直方图以组界或组中点为*轴 ,次数为Y轴。再以各组之组距为底边,次数为高,对每一组绘一长方形,相邻的组其长方形需紧靠在一起,不要有空隙。10、记入必要事项顺序测量结果1101.361.4

23、91.431.411.371.401.321.421.471.3911201.411.361.401.341.421.421.451.351.421.3921301.441.421.391.421.421.301.341.421.371.3631401.371.341.371.371.441.451.321.481.401.4541501.391.461.391.531.361.481.401.391.381.4051601.361.451.501.431.381.431.411.481.391.4561701.371.371.391.451.311.411.441.441.421.47718

24、01.351.361.391.401.381.351.421.431.421.4281901.421.401.411.371.461.361.371.271.371.38911001.421.341.431.421.411.411.441.481.551.37收集数据期间,样本大小,质量特性的单位,测定日期,测定者,必要的批号。例如:测量100个小轴外圆的规格 单位:mm*决定组数A. n=100 , k=610. B. Ma*=1.55 Min=1.27C. R=1.55-1.27 = 0.280.28/0.02=14 0.28/0.05=5.6 0.28/0.01=28 为方便计算,此例我

25、们使用A方式,以10组记算*决定组距组距=全距/组数 =0.28 / 10 = 0.028 0.03L11.27 - (0.01/2) U11.265 + 0.031.265 1.295L21.295U21.325 L31.325U31.355 L41.355U41.385 L51.385U51.415 L61.415U61.445 L71.445U71.475 L81.475U81.505 L91.505U91.535 L10 1.535U10 1.565 *计算组中点组中点= ( L1+U1 ) / 2 = (1.265+1.295) /2 = 1.280*计算次数並作次数分配表组 界组中

26、点*MED次數划记次 數fi1.265 - 1.2951.28/11.295 - 1.3251.31/41.325 - 1.3551.34/ /71.355 - 1.3851.37/ / / / /221.385 - 1.4151.40/ / / / /231.415 - 1.4451.43/ / / / /251.445 - 1.4751.46/ /101.475 - 1.5051.49/ /61.505 - 1.5351.52/11.535 - 1.5651.55/1n=100*=1.404s=0.0478SL=1.30SU=1.50直方图注意几点:确定过程特性和计量标准值;收集数据,必须

27、是计量值数据;数据针对一个围时期收集至少50-100个;确定积差R,分组数K,组间距h,分组组界;作次数分配表与要求相比偏高与要求相比偏低正常过程波动小过程波动大规*PDPC(过程决策程序图)为了完成*个任务或到达*个目标,在制定行动方案或进展方案设计时,预测可能出现的障碍和结果,并相应地提出多种应变方案的一种方法。PDPC法的特点 PDPC法是动态的手法; PDPC法兼具预见性与临时应变性; PDPC法能提高目标的达成机率; PDPC法利于负责人对整个局势的掌握;PDPC法能使参与人员的设想、创意得以尽情的发挥;适用围 方针管理中实施工程的方案拟订; 制程中不良现象的防止及对策拟订; 重大事故预测及防止; 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主题的方案决定。例如:防止产品搬运倒置设想产品搬运出现倒置损坏标明考前须知 中/英文对照不懂英文图画表示看不懂图顶端安装挂钩不看事项安装预警装置出声产品安全卸运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又曾被译为脑力激荡法,是引导创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