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进化和系统发育植物分类学教学课件_第1页
植物的进化和系统发育植物分类学教学课件_第2页
植物的进化和系统发育植物分类学教学课件_第3页
植物的进化和系统发育植物分类学教学课件_第4页
植物的进化和系统发育植物分类学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四章 植物的进化和系统发育第一节 植物进化的证据第二节 植物进化的趋势和进化方式第三节 植物进化的基本理论第四节 植物界的起源和进化第一节 植物进化的证据一、化石证据化石是保留在地层中的 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化石的种类印痕化石矿石化石化学化石化石是植物进化的直接 证据二、比较解剖学的证据三、个体发育中重演现象的证据四、生理生化的证据五、分子生物学证据第二节 植物进化的趋势和进化方式一、上升式进化二、下降式进化三、趋同进化四、趋异进化五、平行进化六、特化或专化七、渐变式进化与跳跃式进化ABBC1 2 3 4 5 6 7 8abcd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 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遗传与变异

2、是植物进化的内因自然选择是植物进化的动力人工选择是对有利变异的保存和积累二、综合进化论和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三、隔离在植物物种形成和进化中的作用四、单元起源和多元起源单元论多元论五、植物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植物的个体发育植物的系统发育第四节 植物界的起源和进化一、地质年代与植物进化简史(见表14-1)藻菌时代: 太古代到古生代志留纪晚期(28亿年)裸蕨植物时代:志留纪晚期或泥盆纪初期到中泥盆纪晚期(0.3亿年)蕨类植物时代:中泥盆纪晚期到早二叠纪(1.6亿年)裸子植物时代:古生代的早二叠纪到中生代的白垩纪早期(1.4亿年)被子植物时代:中生代末期的白垩纪以来二、植物界的起源和进化简史(一)原核藻

3、类的产生时间:35-33亿年前产生:厌氧异养原始生物 含叶绿素a、具光系统I、不放氧的原核原藻类 光合自养的原核蓝藻蓝藻产生的意义:产生氧气;形成臭氧层化学演化阶段生物演化阶段无机分子小分子有机物小分子有机物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多分子体系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二)真核藻类的产生和发展时间:15-14亿年前祖先:原核生物通过真核鞭毛生物演化而来演化趋向:从单细胞到群体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游动到不能游动;从低级到高级;繁殖方式从营养繁殖到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有性生殖从同配到异配到卵式生殖;生活史从具核相交替到世代交替、从同型世代交替到异型世代交替藻体的演化:单细胞具鞭毛群体多细胞体失去鞭毛丝状

4、体、叶状体异丝体、枝状体绿球藻型多核体型红色路线绿色路线杂色路线藻类的3条进化路线(三)裸蕨植物的产生和蕨类植物的起源和发展1.裸蕨植物-陆生植物的最早优胜者起源时间: 距今4亿年前古生代志留纪晚期代表种类:莱尼蕨(Rhynia)裸蕨(Psilophyton)共同特征:无叶,仅具假根, 茎2叉分枝,单中柱,孢子囊 单生枝端,孢子同型裸蕨植物成功登陆原因水生藻类大发展含氧量增加加里东造山运动祖先:古代的绿藻类2.裸蕨植物在植物系统发育和演化上的意义 -揭示了高等植物营养体和孢子叶的发展和演化 顶枝学说和突出学说 3.蕨类植物的起源和演化起源:裸蕨植物演化裸蕨类松叶蕨类石松类刺石松木贼类叉叶属古芦

5、木原始蕨类真蕨类直接后裔原裸子植物(四)苔藓植物的产生时间:距今3亿年前泥盆纪早期起源理论苔藓植物起源于绿藻(1)具有与绿藻相似的叶绿体和光合色素;(2)贮藏物为淀粉;(3)游动细胞具2条顶生鞭毛;(4)合子在配子体内发育;(5)原丝体类似于丝状绿藻;(6)藻苔的发现苔藓植物起源于裸蕨(1)地质年代记载晚于裸蕨;(2)裸蕨中的一些种类与苔藓植物有相似之处;(3)裸蕨中可看到有输导组织消失的情况;(4)真藓中有畸形的分叉孢子囊演化方式绿藻中的鞘毛藻苔类藓类轮藻藓类苔类裸蕨类角苔苔类藓类(五)裸子植物的起源和发展1.裸子植物的祖先-原裸子植物主要特征: 外形似蕨类,以孢子繁殖,次生木质部由具缘纹孔

6、的管胞组成代表种类:无脉蕨(Aneurophyton)古蕨(Archaeopteris)2.裸子植物演化过程中的重要类群种子蕨(Pteridospermae)本内苏铁(Bennettitinae)科得狄(Cordaitinae)3.裸子植物的演化关系(六)被子植物的起源和发展1. 被子植物发生的地质时期 白垩纪或晚侏罗纪化石记录花粉: 金粟兰科花 喙柱始木兰果 加州洞核 辽宁古果2. 可能的祖先 大多数学者认为被子植物起源于一个祖先,即原被子植物.原被子植物可能源于本内苏铁或种子蕨3.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关系 大多数学者认为单子叶植物是从已绝灭的原始草本双子叶植物演化而来 水生莼菜起源说

7、 陆生毛茛起源说4. 被子植物的发源地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被子植物起源于热带或亚热带5. 关于被子植物系统演化的主要学说恩格勒学派(假花说)毛茛学派(真花说)(七)分子系统学在揭示植物起源和系统演化中的作用有意义的进展轮藻植物与陆生植物的关系与其他“绿藻类” 植物的关系要近。苔藓植物为并系类群,其中藓类和维管植物的关系更密切。一些主要的分化事件和新形态特征出现于产生现存类群的辐射之前。买麻藤目是现存种子植物中与被子植物关系最近的类群;买麻藤目为单系类群,买麻藤属与百岁兰属关系较近,与麻黄属关系较远。被子植物为单系类群;目前关于被子植物进化的假设认为:两大分支单子叶植物和真双子叶植物植根于木兰类的

8、双子叶植物(木兰亚纲)之中,而后者被认为是出于被子植物基部类群的集合群。单子叶植物根据其单个子叶和其他特征被定义为单系类群。而真双子叶植物是根据它们均具有三萌发孔及其衍生类型的花粉定义的,八角科和五味子科具有三萌发孔与真双子叶植物是趋同关系。真双子叶植物也是一个单系类群,含现存植物种类的75%,包括毛茛类和“低等”的金缕梅类;进化类群包括了一大部分现存的被子植物,如“高等”金缕梅类、蔷薇亚纲、石竹亚纲、五桠果亚纲和菊亚纲。未解决的问期关于种子植物现存类群(苏铁类、银杏类、松杉类、生花植物(包括本内苏铁类、买麻藤类和种子植物)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被子植物各基部谱系的系统位置,包括“木兰类”和“古草本类”也未得以解决。不同的分子树之间(Martin & Dowd 1991, Hamby & Zimmer 1992, Chase et al 1993)具有较大的分歧。未解决的问期关于种子植物现存类群(苏铁类、银杏类、松杉类、生花植物(包括本内苏铁类、买麻藤类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