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13从社会分层的角度谈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唐村中学 张红艳摘要:目前,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民劳动者阶层、城市无业、失业和半失业人员阶层。每一阶层从经济层面、文化层面、职业层面影响着高等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解决这些不公平问题,需要政府、高校、社会齐抓共管,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关键词:社会分层;高等教育;社会公平Discuss the Fair Problem of Higher Education from
2、 the Social Lamination AngleAbstract: At present,there are ten big social stratums in our society. Namely the social stratum of national and the social management, the social stratum of manager, the social stratum of privately operated business owner, the social stratum of professionals, the social
3、stratum of management personnel, the social stratum of individual engaged in commerce, the social stratum of commercial service personnel, the social stratum of industrial worker, the social stratum of farmer worker, the social stratum in city who have not industry, the unemployment and the semi-une
4、mployed personnel. Each social stratum is affecting the realization of fair goal of higher education from the economical stratification plane, the cultural stratification plane, the professional stratification plane. The solution of these unfair problems, needs the government, the universities, the
5、society to grasp jointly and manage concertedly, only then like this,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justice, the jus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Key words: Social lamination; Higher education; Social justice一、关于社会分层的理性分析 (一)社会分层的涵义。社会分层是根据某种标准将社会成员分属为相应社会阶层的过程1。对于它的研究包括社会分
6、层结构和社会流动两个基本部分。社会分层结构是指处于社会中的人的阶层划分。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结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流动。对于社会分层的理解,我们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入手。首先,从客观角度来看,社会分层作为一种社会固有的现象和过程,是制度化的社会不平等。它是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不同而呈现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现象和过程。社会分层有四个特点:一是每一层次内的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大致相同的地位,在经济关系、政治倾向、收入水平、教育程度、社会声望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二是不同的层次之间在纵向上存在着高低有序的等级关系。仅仅根据对某种相似性的
7、划分而形成的社会群体不一定是社会分层,也可以是分类,比如根据性格、民族等做出的划分。所以说,只有当某种划分在社会群体之间形成高低有序的等级关系时,才属于分层范畴。三是制度化了的不平等。当特定的社会利益分配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不平等体系固定下来,并为社会的主流文化所认同时,这种不平等就被制度化了。四是现象和过程的统一。一方面,社会分层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客观的存在着。另一方面社会分层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已有的社会不平等因素不断地被否定和克服,与此同时,新的不平等又会相继产生。其次,从主观角度来看,社会分层是一种分析和研究的方法。它是一种主观认识,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社会成员的等级层次进行的划
8、分。(二)社会分层的几种模式。1西方学者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西方学者对于社会分层的研究理论数不胜数,但最著名的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韦伯认为社会阶层(他称为社会阶级)的划分有三重标准:即财富经济标准、权力政治标准、声望-社会标准。韦伯认为,财富是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生活机会。这种生活机会实际上是人们在市场上以其经济收入和财富来交换商品和劳务的能力,即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韦伯主要是从更直接的反映一个人的经济地位财富的角度分析问题。在他看来,只有在市场上人们才能实际反映自己的优势。在韦伯看来,权力是处于社会社会关系中的行动者即使在遇到反对时也有实现自己意志的可能性。很明显,权利是一种强制力,任
9、何有组织的社会中都有权利的存在,在现代社会中它也与科学组织中的管理职位有关。韦伯认为声望是指个人在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所得到的声誉和尊重。声望与人们的身份有关,也与知识教养、生活方式有关。他把身份同市场消费联系起来,认为身份是根据消费的原则来划定的,它以特定的生活方式为特征。在西方社会学中,具有相似身份和生活方式的人被称为身份群体。不同生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不同的声望,也具有不同的社会地位。韦伯认为上述社会分层的标准又是相互联系的,有时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比如,财富上的差别可能与权力上的差别直接相关,市场机会也会和声望有某种关系。但是,这三个标准又是相互独立的,每个都可以单独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当
10、然,这种相对独立性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三者都同等重要。2、现阶段我国学者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1)断裂论。这种理论是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孙立平于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来的一种对现阶段中国社会结构特征的认识。其基本理论观点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社会,出现了社会资源自80年代后期的“社会扩散”而向少数人手中积聚的演变;在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出现的那些弱势群体,如国企下岗工人、进城的农民工等,“被甩到社会结构之外”很难实现由传统社会身份向现代社会身份的转变;经济改革的结果并未带来相应的社会发展的结果,并未为广大社会成员所分享,形成了一个断裂的社会。“什么是一个断裂的社会?就
11、是在一个社会中,几个社会的成员同时并存,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的社会发展阶段”。孙立平认为,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导致社会状况的自然改善。社会力量的不均衡与不平等机制的形成特别是表现在弱势群体(既包括民间的经济力量,也包括也显重要的垄断部门)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力量对比上,无论是在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上,还是在利用社会机会的能力上都存在极大的差别,并开始成为加剧目前社会不平等的一个重要机制。(2)碎片论。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李强认为,目前中国社会,利益结构变迁十分明显,各个社会利益群体正在分化、解组、重新组合,因此,使用地位相对稳定的阶级阶层概念就不太符合当前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他以“利益群体”描述
12、并区分现阶段中国社会不同利益诉求者及其关系,并认为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化及社会分层结构呈现碎片化,尚未层化定型。李强根据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获得和利益受损的状况,将现阶段中国社会成员分为四个利益群体或利益集团,即特殊获益群体(是在改革20多年中获利最大人,如民营企业家、公司董事长、工程承包人、歌星等等)、普通获益者群体(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以及各种社会资源方面获得明显的利益的群体,包括知识分子、干部、办事员、店员、农民等)、收益相对受损者群体(是指在改革开放阶段利益受损害者,包括在改革开放前获益的前两个群体中的一部分,如城镇中的失业、下岗人员)和社会底层群体(最初曾被称为“利益绝对受损群体”)2。李强
13、指出,虽然现阶段中国社会特定阶级生活方式出现,阶级界限开始形成,但同时社会群体利益“碎片化”,相互间利益包容,没有表现出阶级行动。(3)层化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研究员陆学艺认为“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正在向与现代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方向转变;并且这种结构正在趋于稳定”。他把当代中国人划分为十大社会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民劳动者阶层、城市无业、失业和半失业人员阶层3。这种划分是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划分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
14、构的理论框架。(三)社会分层的功能。社会分层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具有多种功能,不同学者对社会分层的作用有不同的解释。1.“功能论”。这种观点认为社会分层是客观存在的,分层在维持社会方面具有某种有益的功能。一位经济学家戴维斯则认为从在某种形式的社会分层是必要的。因为社会中某些社会角色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够胜任,社会所需要的这种角色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和风险,为了吸引他们能够承担这些责任,社会就必须向这些角色的扮演者提供更多的财富、权利、声望、或三者兼而有之。这样一来社会资源的这种不平均分配对社会来说是有其功能的,当然无形中也会形成社会分层。这种观点在崇尚个人成就的社会中得到更多的拥护,但其明显的缺陷
15、在于他没法对某些先赋地位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比如,即使在开放的社会中,社会分层也并不能保证那些最有才干的人去扮演最重要的角色或培养他们去扮演这种角色,因为父辈的社会地位总会以某种方式影响到自带的社会地位的获得。正因为如此,社会分层有其副作用,即它不能向人民提供平等的扮演重要社会角色的机会,因而遏制了人们发挥其才能。2.“冲突论”。目前社会由于腐败、承租等不良现象的存在,那些有权势者根据自身的利益促成了社会分层制度,它是有权集团的价值标准的表现,这种分层就包含着不平等,妨碍了社会最理想的发挥功能。(四)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现状剖析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比较清晰的社会分层结构变得
16、复杂化了。这种复杂化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原来以政治为标准的社会分层在一定范围能依然存在,同时在很大的范围内经济分层变得越来越重要。比如对于前者核心的党政机关和部门、中高级干部依然被认为处于较高阶层;对于后者,人们越来越看重的不是所有制,而是实际收入。第二,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原来的阶层内部发生分化,这种分化甚至是十分剧烈的。比如同是国有企业的工人,他们之间的收入福利可能相差很大,行业之间的差异相当明显。第三,社会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如私营企业主阶层、失业者阶层等。目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呈“洋葱头”型,但与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现代社会理想分层结构相比,差距依然很大。要实现社会阶层的良性转变,
17、国家公共政策的执行必不可少,但这难以治本。只有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增加社会底层成员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推进高等教育民主化,才是真正实现我国社会阶层良性流变的理想选择。(五)本文对社会阶层的划分从我国当前社会划分的情况来看,按个体所占有资源的类型和多少将研究对象的家庭背景而划分不同的经济阶层、职业阶层、文化阶层。但这三种资源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交叉甚至重叠的,本文尝试对学生的家庭背景进行划分。并在这一基础之上,从宏观上把握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背景的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方面的不平等现象。二、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宏观分析(一)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1.公平的含义。据辞海解释,公平亦称公正,指人们从既定概念出发
18、对某种现象的评价。亦指一种被认为是应有的社会现状。反映的是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作用和地位,行为和报应之间的某种相适应的关系。因此,公平是指一定社会中人们之间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是反映和评价人们之间的合理的社会利益关系的范畴。总的来讲,公平是指人们之间合理的社会利益关系的反映和评价4。.高等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公平是指处于同一社会中的适于接收高等教育的个体,在入学机会,教育过程及教育的结果上都应该是公平的,任何受到区别对待的或条件不均等都被视为教育机会的不均等。显而易见,高等教育的公平包含了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教育结果公平三个方面。高等教育的起点公平也就是机会公平,指每个适于接收高
19、等教育的人不受性别,种族,出身,经济地位,居住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在入学上拥有同等的入学机会。也就是要尊重和保护每一个人的基本人权和自由发展,包括教育权利公平和教育机会公平。衡量的标准在于“每个适于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都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高等教育的过程公平是指在起点公平的实现中,通过相应的制度政策继续体现和维护教育公平5。它是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核心,它既是起点公平的延续,又是结果公平的必要前提。而所谓高等教的结果公平,指教育质量等目标层面上的平等,这是最重体现在学生学业成就上的实质性的公平。这种公平是在承认学生差异的前提下的学业成就方面的相对公平。高等教育的就会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是
20、人们所向往和呼吁的理想,然而在目前的现实中高等教育方面的不公平问题还是屡见不鲜的。(二)我国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的现状考察。1.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公平。我国高等教育的招生,采取的是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的原则。从理论上讲,只要考生的成绩达到该高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则这个学生就有进入该高校的权利和机会。但是在现实中是否真正落实了这一原则,我们来看表1(某高校2007年级新生的统计)6学科门类家庭背景人数总分平均分工科农村345179033519城镇531273286515财经农村11562735545城镇16483790511文科农镇16082675517理科农村14061
21、850524城镇16062856502总计农村708377331533城镇980502607513从这个表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工、财、文、理四科学生录取城镇学生的平均分总低于农村学生的平均分。总计成绩中城镇学生的平均分也低于农村学生的平均分。即农村总计平均分为533分,城镇总计平均分为513分农村学生的录取分数线要比城镇学生的录取分数线高出20分。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另外,我们来看父亲身份不同对于子女录取分数有无影响?7学科门类父亲身份人数总分平均分工科干部290148306511工人248128321530农民295158502537财经干部10553414509工人7136681517农民
22、11360935539文科干部8343241521工人8342677514农民11560358525理科干部5727162512工人5729198512农民8645610530总计干部531272123512工人459236871516农民609325404534从这一表中,我们不难看出,父亲身份不同,考生实际入学的分数也是不同的。其中农民子女的录取分数要比干部和工人的子女高出20分左右。同时,从整体来看,工人子女的录取分数要比农民的录取分数高4分左右。从以上两个表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农民阶层进入高校的可能性远远低于非农民阶层。另外,农民阶层进入重点院校就读的可能性也远远小于非农民阶层。2.高
23、等教育过程的不公平。高等教育过程的不公平,着重在探讨接受什么样的高等教育的问题。(1) 师资力量配备方面的不公平。由于教育在横向上的差异,国家在配备师资力量时在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具体表现为重点院校高素质的教师集中,而一般院校却有很少能力高的教师。(2)硬件设施配备方面的不公平。教育的横向差异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表现为不同类型和不同级别的院校之间的差异,如理、工、农、医、师范、艺术等院校之间的差异,“211”工程院校与非“211”工程院校之间的差异,教育部直属与非教育部直属之间的差异等等。这些差异是国家在硬件设施的配置问题上明显倾向于重点院校,而往往忽视普通院校。3.高等教育
24、结果的不公平。高等教育是有效推动受教育者向上流动的阶梯。但这一前提是大学生在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寻找到能够实现自己价值的工作岗位,这才能确立自己的社会阶层归属。从总体上看,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在很大程度上都能获得进入社会较高阶层的职业,但是每位毕业生在寻找工作时仍然要受到他本来的社会阶层背景的影响。职业是一种筛选装置,它把认为适合的人从诸多候选人中筛选出来,这种筛选装置通过以下三种机制来进行选择:教育体系、教育成绩、自我选择8。用人单位想要教育体系的鉴别信息,是因为教育体系能够通过入学要求和评分可以对不同能力和不同品质的人进行分类,并进行专业学习、训练。但是教育体系特别是高等教育对不同社会阶层
25、的学生选择并不是机会均等的,在上文中我们已经做过分析。“热门专业”和“重点大学”的学生大部分是家庭处于社会中上层的子女,这些子女日后进入社会中上层的机会大于“冷门专业”和“普通院校的学生”。在教育成绩方面,由于中上层的子女相对于中下层的子女占有更丰富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文化资源。在同等努力下中上层子女获得优异成绩的可能性更高9。即使中下层子女除在学业方面优秀外,还有吃苦耐劳的品质,但在个人素质方面普遍低于中上层的子女。这就使得中下层子女在个人职业选择中没有太多的优势。三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并不是单向的作用于被作用之间的关系,而是双向的互动关系。高等教育影响社
26、会分层,同时社会分层也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一)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的作用。1.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的积极影响。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复杂劳动的职业需要知识层次较高的人来承担,这大大的提高了教育的重要性。另外由于现代人事制度的不断分层化使得人事选拔需要建立在一种既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又提供均等机会的客观标准之上,教育正是具有这种功能的客观标准。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高等教育的求学流日益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即使在上大学费用日益膨胀的今天,更多的人还是选择上大学,最重要的原因就希望把学位作为一张地位高,收入多的工作的门票。它是社会地位的象征,能使人进入较高的社会阶层。2.高等教育对社
27、会分层的消极影响。1971年R柯林斯从韦伯主义的角度分析了教育对社会阶层结构形成的意义。他认为,教育是多个集团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和手段,是为获得经济优势,地位与统治权的社会斗争的一部分。他指出当今世界人们所受的高等教育是被用来限制那些竞争社会和经济领域中具有优厚报酬职位的竞争者的数量,并帮助那些享有“教育专利的人”垄断这些职位。这就是柯林斯所理解的“文凭社会”10的实质。随着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大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生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的消极作用也逐渐凸现出来,这种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凭主义”、“文化壁垒”11现象。大学校园里出售各种等级考试答案的事情已经屡见不鲜
28、,办假文凭的事实也是数不胜数。它使本来处于社会上层的“知识分子”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获得与别人相同的文凭。从而在择业的过程中由于其本身家庭背景等因素轻松的排挤了那些通过刻苦努力而取得成绩但却出身卑微的学生。这种现象如果持续下去将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原有的不平等的社会阶层结构。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富者愈富、穷者愈穷”12的马太效应。3.高等教育的横向差异对于社会分层的影响。在高等教育中,“211”“985”、“教育部直属”这些美誉使这些学校毕业的学生在职业尤其是社会地位的获得方面占有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相比更大的优势。同时,学校的学术等级和社会声望越高,其培养出来的学生流向社会上层的可能性越大。这些都
29、使处于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处于两难境地,即使才华横溢,大多情况下也会被用人单位拒之于千里之外,对于普通院校的学生来说根本没有展示才能的机会。据日本学者竹内洋调查,各大学毕业生到企业中就业,日后晋升为董事长、社长、会长、监事等重要职务的,存在明显的学校差别。1951年到公司任职的各大学毕业生,30年后担任董事长、社长、会长、监事等重要职务的人所占的比例,东京大学为21.5%,京都大学为16.8%,一桥大学为14.3%13,远远高于其它大学。(二)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从经济层面看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经济层面主要通过经济分层得以体现。经济分层是按照收入差异来划分社会群体的。经济分层可以主
30、要表现为根据人们居住区域划分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同地区居民收入差距;也可以表现为按照不同职业、同一职业不同岗位之间的收入差距。任何国家都会面临因紧急收入高低有别而出现贫富差异悬殊的现象。由于我国的历史条件,城乡差异一直比较严重。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虽然有明显提高,但收入水平的差距依然很大,各地人均GDP相对差距、绝对差距出现扩大趋势,这直接影响到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条件。而且,特别是在我国实行高等教育收费以后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家庭经济状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能否接受高等教育。据统计我国高校从1997年实行收费制度以来,学费呈逐年上
31、升的趋势。有人按1997年的收费标准计算,当学费增加10%时,约有11%的学生因负担不起学费而放弃接受高等教育。在助学贷款和奖学金制度还不完善的今天,日益上涨的学费使得大多数成绩优秀的贫困家庭子女因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而被迫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那些成绩平平的富家子弟以金钱为敲门砖进入大学。在这种情况下,家庭经济情况的好坏就成为妨碍高等教育公平实现的重要原因。2.从文化层面看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文化层面通过文化分层展现。文化分层主要是指以社会成员受教育程度来衡量社会分层结构。在现实生活中,文化分层的事实主要表现在为人们所从事的文化活动、所消耗的文化费用、所积累的文化资本等方面。在教育社
32、会学研究中,经常用于分析文化分层状态的指标是: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等。文化分层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家长的文化程度与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呈正相关性。因为文化资源具有明显的代际传承性,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一种手段,而且越是精英的文化,其代际传承性越强。目前,我国各阶层的社会成员所拥有的文化资源差异很大,整个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还比较低,虽然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高等教育仍处于“精英教育”阶段,能接受高等教育的还是社会的少数群体,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下一代的教育机会和水平,影响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种类和程度,如能否上大学、上什么样的大学(本科、专科、还是告知院校)以及上哪一类
33、大学(一般院校、重点院校、还是民办院校)等。据调查表明,很多文化层次、社会地位较低阶层的子女往往在中学或小学阶段就留级、辍学。而父母的文化程度越高,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就越高、支持力度就越大、对子女在教育过程中能提供的帮助也越直接。因此,子女获得优异成绩和学业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总的来讲,文化分层对教育机会的影响远远比经济层面大,但文化资源的形成与传播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所以,解决各阶层所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进而造成的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并非朝夕之事,尤其是在我国多元文化层次明显的现阶段,更需要长期的努力。3.从职业层面看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收入、权力、声望等大都根植于职业,也就
34、是说,获得某种职业的时候也就获取了相应的社会地位。而且职业所包含的社会评价(如声望)、职业资源(如投入)、权力等要素可以按照多少、大小、高低分为不同的等级。因此,职业往往被作为划分社会地位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研究表明,90%以上的体力劳动者的子女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考试竞争中显然处于不利地位,即使上大学,贫寒家庭的学生以进入军校、师范、农林及一些冷门专业为多。由于家长职位拥有的特权,也为其子女受教育提供方便的以权谋学位,以权获得较好的教育条件,以权谋取优越的教育结果和出路14。由此,正如前面通过表格所做的分析一样,名牌大学、重点大学和热门专业来自干部和知识分子家庭的子女比例越来越高。在市场经济
35、日益激烈的今天,教育公平受到权力的极大干扰,强化了教育领域不正常、不公平的竞争。 = 4 * CHINESENUM3 四、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促进社会公平。社会分层导致了高等教育的不公平,高等教育的不公平也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那么,如何在社会分层的视野中解决高等教育的不公平问题,这关系到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一)完善高等教育的招生政策。如前所述,高校在招生时,即使遵循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的原则,但这一操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对干部、农民子女区别对待,对城镇和农村的考生区别对待。这种不平等问题的存在,往往限制了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子女向较高社会阶层的流动。“马太效应”在这种
36、趋势下会进一步加剧。高校在招生的过程中应该坚持成绩第一的原则,不能因考生的家庭背景的不同而区别对待。这个起点的公平将会为高等教育走向公平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政府要在教育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原则有这么几项:资源分配均等的原、财政中立的原则、调整特殊需要的原则、成本分担与成本补偿的原则、整体平等与边际平等并重的原则。基于我国国情和现阶段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特点,逐步实践教育资源配置的整体平等与边际平等并重的原则促使教育资源流向条件较差的落后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缩小同一层次不同类学校之间以及不同层次的学校之间的差距,尽量淡化受教育者由于进入不同
37、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而形成的教育资源不平等。所谓边际平等,是指将可以平等化的资源平等分配于平等的现象,而不考虑每一现象原有的基础和这种基础所造成的分配结果的不平等。整体平等则是指可供平等化的资源少于平等化的要求资源,不平等的分配可以平等化的资源,以求缩小分配结果上的差异。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遵循这一原则,着重要保证原有基础较弱的地区、民族、学校等等环节享有更多的资源。这正如美国的阿瑟奥肯曾说过的:“并非凡有利于一方的因素就必然有害于另一方,但有时,为了平等就要牺牲一些效率,为了效率,又不得不影响到平等,因为平等和经济效率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也许是它们相互需要的原因在平等中放入一些合理性,在效率里添加一些人性。”而目前高等教育的状况下,政府就应当为实现高等教育公平而牺牲一些效率,使生活在农村和城市地区的学生尽量享有平等的享受高等教育资源的权利。(三)改变重点院校制度,缩小教育的横向差异。 “重点院校”现象,反映的是我国在特定历史时期进行教育资源配置的一种特殊策略。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重点院校”中,以满足特殊时期的社会需要,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现在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后,当年这种以保护少数“重点院校”为导向的投资策略,就越来越暴露出明显的弊端,导致学校间发展的更加不平衡。一些学者认为“重点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故宫模板课件教学课件
- 街心广场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度批量货物搬运与运输合同
- 2024年度某大型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合同
- 2024年人工智能研究员全职合同
- 2024国际许可合同的格式国际许可合同的种类
- 2024年广告牌更新改造施工合同
- 2024规范的办公室装修合同范本
- 2024店面租房合同范本下载
- 2024年店面租赁升级协议
- 肺胀病(中医临床路径
- 钢结构防尘网施工方案
- “一户一表”改造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 大型及分布式光伏电站视频监控典型配置方案V1.0
- 《十字绣》教学设计及反思
- 桥梁形象进度图
- C站使用说明JRC
- 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推荐ppt课件
- 角的度量 华应龙(课堂PPT)
- 公路铣刨机整机的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 机器人学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