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试题集_第1页
中考历史复习试题集_第2页
中考历史复习试题集_第3页
中考历史复习试题集_第4页
中考历史复习试题集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九年级总复习试题(2)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满分60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1162173184195206217228239241025112612271328142915301、一位旅游者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区某纪念地拍摄了一幅纪念雕像(如右图)。你认为雕像中的两位人物是()A冒顿单于,王昭君B呼韩邪单于,王昭君C汉元帝,王昭君D冒顿单于,吕后2、你知道新疆地区最早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开始于哪个朝代?()A秦朝B西汉C唐朝D元朝3、下列历史事件与汉武帝有关的是()A昭君出塞B张骞出使西域C文成公主入藏D蒙恬负责修筑长城4、汉武帝两次

2、派谁出使西域()A.霍去病B.班超C.张骞D.张謇5安徽萧县、怀远和宁国分别有葡萄、石榴和核桃等特产。这些物种最先由西域出传入中原是在()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6、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指出这一“主轴”的起点是()A东汉的洛阳B西汉的长安C汉代的成都D元朝的大都7、古诗有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西汉张骞不畏雄关险阻,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的正确路线是()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大秦

3、B.长安河西走廊安息今新疆境内大秦C.洛阳安息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大秦D.洛阳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大秦8、公元前1世纪,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凯撒穿的丝袍材料来自中国()A咸阳B长安C大都D京师9、图1所示局面中的魏国定都于A长安B建业C成都D洛阳10、“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襄樊隆中,下列与故事相关的历史人物是A.袁绍B.诸葛亮C.孙权D.曹操11、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曹操没能做到A官渡之战击败袁绍B基本上统一北方C指挥赤壁之战D废汉献帝建立魏国12、祖国大陆与台湾友好交往是从下列哪个时代开始的?A.春秋B.战国C.汉朝D.三国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3、电视剧三国的热播引起了

4、人们对曹操的关注。下列与曹操有关的史实是()A招贤纳士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自立为帝ABCD14、2010年1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举办年度考古学论坛,“河南安阳曹操高陵”被列为2009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的普遍关注。下列关于曹操事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B与刘备、孙权联军在赤壁展开激战C完成北方的统一D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15、政权“魏”的建立者是()A曹操B刘备C孝文帝D曹丕16、曹操军队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军队的官渡之战发生于哪一年?()A200年B208年C220年D222年17、右图三国政权形势图中a区所示政权的都城在()A成

5、都B长安C洛阳D建业18、“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的历史故事能从下面哪篇历史小说中读到()A西游记B三国演义C水浒传D红楼梦19、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我国古代人口大量南迁开始于()A秦朝末年B西汉末年C东汉末年D西晋末年20、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下列各项与江南经济持续开发不相关的是()A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南迁B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C隋朝大运河的开凿D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21、图1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哪一原因: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22、4世纪时,发生在东

6、晋与前秦之间的著名战役是()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23、魏晋南北朝时期,晋江流域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CA统治者施行仁政B社会比较稳定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工具和技术D自然条件优越24、“(江南)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A秦朝B西汉C东晋南朝D宋朝25、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常见的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人口增多B.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C.面食的营养价值更高D.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26、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教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

7、因A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B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C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D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27、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杜会发展,主要表现在学习必备欢迎下载A打击了隋朝的残暴统治B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C奠定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D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28、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A民族融合B中外交往C国家统一D经济发展29、“鲜卑族本身,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使鲜卑族“得到了永生”的历史事件是()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王安石变法D.孝文帝改革30、北魏孝文帝在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采取措施革除落后的“胡风国俗”,接受先进的

8、汉文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其措施有在朝廷中使用汉语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迁都长安ABCD二、非选择题(40分)31、读三国鼎立形势图,完成下面的问题:(10分)(1)国名:(2)建立者:国国(2)右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图中处是()国。32、根据内容判断:(10分)”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eqoac(,。)(1)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定都咸阳。()(2)秦始皇建立了皇帝制度。()(3)为了打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9、(4)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大力推崇儒学。()(5)秦始皇和汉武帝都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3、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1分)(2)这一历史事件在的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2分)(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何官职?其设置标志着什么?(2分)34、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5分)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语回答:(1)“书籍被烧残”指的是哪一朝代的什么事件?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何危害性?(5分)(2)请举出“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主要派别及其代表人物。(4分)(3)有人说,某一家的思想“既成就了秦朝,也葬送了秦朝”,对此你是怎样认为的?(3分)西汉时期“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又受到了一次严重打击,你认为是哪个事件?为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