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语文选修第9课《出辞气远鄙倍》教学课件_第1页
语文版语文选修第9课《出辞气远鄙倍》教学课件_第2页
语文版语文选修第9课《出辞气远鄙倍》教学课件_第3页
语文版语文选修第9课《出辞气远鄙倍》教学课件_第4页
语文版语文选修第9课《出辞气远鄙倍》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出 辞 气 远 鄙 倍言行举止 和谐的人际关系84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要点:曾子与孟敬子在政治立场上是对立的。曾子在临死以前,他还在试图改变孟敬子的态度,所以他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一方面表白他自己对孟敬子没有恶意,告诉孟敬子,作为君子应当重视的三个方面。这些道理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思考:曾子为什么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2-3则言辞,哪些情况不好? “在中国发展多年的张娜拉,日前因

2、在韩国某节目中称“没钱就去中国演出”,引起内地网民激烈讨伐,不少网友认为张娜拉言下之意是把中国市场当成自己圈钱的地方。张娜拉在北京的经纪公司前晚替其本人进行了博客道歉,张娜拉更在昨日亲自录制视频道歉。但网友对此并不买账,认为道歉只是迫于守住中国市场,而非出自真心。” 失 言1114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思考:孔子说谁“夫人不言,言必有中”?那人的言辞好在哪里? 要点: 孔子说闵子骞“夫人不言,言必有中”,他的话好在切中要害。 其实,“不言则已,言必有中”,也正是孔子一向倡导的“谨言”精 神。敏于事而慎于言,少说几句,增加每一句的分量

3、。 1425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要点: 四书章句集注对此句的评注是“使者之言愈自卑约,而其主之贤益彰,亦可谓深知君子之心,而善于辞令者矣。” “欲寡其过而未能也”,这里包含了伯玉老先生做事谦虚谨慎,事后省自身克己的思想品德和自怨自艾的的愧疚心理。使者的话既谦虚又简约,越能见主人贤德的修养。使者是个既了解主人人格又善于辞令的人。所以使者走了以后孔子反复赞美道:“是个好使者!”“是个好使者!” 思考:孔子这是个好使者?715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

4、?”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思考:子贡根据什么得出孔子不愿帮助卫君的结论?我们可以从他的言辞学到什么? 要点: 这里子贡借伯夷、叔齐互相让位的事试探出孔子对于卫出公与其父争皇位一事的态度,并由孔子肯定伯夷、叔齐,而知孔子是不赞成卫出公的。子贡采用“以古喻今”委婉的提问方式,并从中得到答案。语言交际技巧委婉 言语交际要讲究技巧。面对敏感话题,有时须采取婉转的方式。 委婉是不直接将话点明,而是采取迂回曲折的方式,去试探性地了解对方的内心。这种方式在与人交际的特殊场合,还是十分需要的,特别是做人思想工作或劝说别人时,尤为需要,可避免矛盾

5、激化,或者了解对方意图。 148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评析】 裨湛、子羽、子产、世叔,这四个人都是郑国大夫。这四个人在写作方面各有所长:裨湛长于草拟,世叔长于探究,讲义理;子羽长于修饰,作剪裁;子产长于润色,加以文采。郑国出台外交辞令,经四位贤人之手,集四人之长,审慎周密,如行云流水,自然妥帖,应对诸侯,鲜有败事。 要点:外交辞令内容和言辞都很重要。 思考:孔子以赞美出台辞命这种用人方法,想告诉我们什么?1541子曰:“辞达而已矣。”13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55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

6、佞?”【要点】 “辞达”是通情达意,不尚文饰辞藻,朴实无华,唯达意即可,说话说的准确,一语中的。“辞达而已矣”是针对“巧言令色,鲜矣仁” 而言的。 孔子的言语观强调言辞以表达意思为目的,反对雕琢浮夸的花言巧语。思考:这三章节体现出孔子怎样的言语观?101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思考:在本章中,我们从孔子身上学到了什么?要点:说话要注意场合。718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思考:孔子在文化教育和主持礼仪时为什么要用“雅言”? 要点:诵读诗书是经典文化学习活动,执礼则是正式

7、的公共活动,孔子诵读诗书、主持礼仪用的是“雅言”。编后语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抓住老师的思路。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