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的形成第1页,共66页。 第一节 作物的产量与生产潜力 第二节 作物的品质及其形成 第三节 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第2页,共66页。 第一节 作物的产量与生产潜力一.作物产量的概念 产量(yield)即是作物产品的数量;可以分为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 生物产量(Biomass yield) 是指作物一生中,即全生育期内通过光和作用和吸收作用,即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所生产和积累的各种有机质的总量。整个植株总干物质的收获量。第3页,共66页。经济产量 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的收获量,即一般所指的产量。 不同作物其经济器官也不同: 禾谷科作物(小麦、玉米、水稻)、豆类和油料作物(
2、大豆、花生、油菜等)的产品器官是种子; 棉花为籽棉或皮棉,主要利用种子上的纤维; 薯类作物(甘薯、马铃薯、木薯)为块根或块茎; 麻类主要是叶纤维和茎纤维;甘蔗为茎秆,甜菜为根,烟草为叶片;绿肥作物(苜蓿、三叶草)为茎和叶。第4页,共66页。 木 薯第5页,共66页。 甘 薯第6页,共66页。 苜 蓿第7页,共66页。 经济系数(收获指数) 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即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转化率。 产量=生物产量经济系数 经济系数的高低仅表明生物产量转运到经济产品器官的比例,并不表明经济产量的高低。 注意第8页,共66页。 不同作物的经济系数有所不同,其变化与遗传基础、收获器官及其化学成分以
3、及栽培技术和环境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等有关。 1.收获营养器官的作物,其经济系数比收获籽实作物要高;薯类作物:0.700.85;水稻、小麦:0.35-0.40; 2.同为收获籽实的作物,产品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比蛋白质和脂肪为主的作物高;玉米:0.300.50;大豆0.250.40;油菜0.28左右;棉花(籽棉)0.350.40;皮棉0.130.16 经济系数有其相对稳定的数值变化范围,但通过品种改良、优化栽培技术及改善环境条件等,达到高值范围。 第9页,共66页。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经济系数三者的关系 1.作物的经济产量是生物产量的一部分。 2.经济产量的形成是以生物产量即有机物总量为物质基础的
4、。没有高的生物产量,也就不可能有高的经济产量。但是有了高的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的高低还要取决于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经济系数。 由此看出,它们二者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各个作物的经济系数是相对稳定的、因而生物产量高,经济产量也较高.第10页,共66页。二、产量的构成因素 作物产量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作物群体的产量,即由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上的株数两个基本因素所构成的。不同的作物产量构成因素有所不同。第11页,共66页。禾谷类:产量=穗数单穗粒数单粒重量第12页,共66页。豆类:产量=株数单株有效分枝数每分枝荚数 单荚实粒数粒重第13页,共66页。 蚕 豆第14页,共66页。
5、绿 豆第15页,共66页。 薯类:产量=株数单株薯块重单薯重第16页,共66页。油菜:产量=株数每株有效分枝数每分枝 角果数每角果粒数粒重第17页,共66页。第18页,共66页。棉花:产量=株数每株有效铃数每铃籽棉重衣分衣分指籽棉轧花后所得纤维(皮棉)重量占籽棉重量的百分率第19页,共66页。 烟草:产量=株数每株叶数单叶重第20页,共66页。第21页,共66页。产量构成之间的关系:例如:小麦的产量(kg/hm2)=穗数*平均每穗实粒数*千粒重(g)10002。由公式可以看出: 各构因越高,产量越高。 (同一性) 作物栽培的对象是群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各构因间势必要产生矛盾(矛盾性)。如密度增
6、加,个体变小(是普遍现象)。但个体变小不定产量就低,因作物栽培的最终目的是各构因的乘积达到最大值,当单位面积上的穗数(株数)增加能弥补并超过每穗粒数(每株荚数)减少的损失,仍表现为增产。相反,若、二个构因的增加不能弥补其它构因的损失则表现为减产。 第22页,共66页。三、作物产量的形成特点 作物产量的形成与器官分化、发育和光合产物的分配和累计密切相关,把作物的生育期划分为3个阶段: 生育前期:营养生长阶段,光合产物主要用于根、叶、分枝的生长,骨架生长 生育中期:生殖器官分化、形成和营养器官旺盛生长的重叠期 生育后期:结实成熟阶段,光合产物大量运往籽粒,营养器官停止生长且重量逐渐减轻,穗和籽实干
7、物质重量急剧增加,直至达到潜在储存量。第23页,共66页。一般说来: a 前一个生育期时期的生长程度决定后一个生育时期生长程度; b 营养器官的生长和生殖器官的生长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只有营养器官生长良好,才能保证生殖器官的形成和发育。 因此,在高产栽培中,应通过合理密植、施肥、灌溉等措施,建立适度的营养体,为形成较多的结实器官,增加产量提供物质基础。第24页,共66页。 产量形成过程中具有自动调节现象,这种调节主要反映在对群体产量的补偿效应上。 如禾谷类作物: 种植密度偏低或苗数不足,可以通过发生较多的分蘖,形成较多的穗数来补偿; 穗数不足时,每穗粒数和粒重的增加,也略有补偿作用;生长前期的
8、补偿作用往往大于后期,而补偿程度取决于品种,并随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第25页,共66页。四、作物的”源、库、流”理论 Mason和Maskell(1928)年提出了“源库”学说后,在近代栽培生理中研究中,特别是在超高产栽培的理论探索中,常用源、库、流三因素的关系阐明作物产量的形成规律,探索实现高产的途径。第26页,共66页。 源:作物产量的形成,实质上是通过叶片的光合作用进行的,因此,源指生产和输出光合同化物的叶片(加工车间);叶鞘、茎、颖壳的绿色部分也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干物质生产量很小。 禾谷类作物开花前光合作用生产的营养物质主要供给穗、小穗和小花等产品器官形成的需要,并在茎
9、、叶、鞘中有一定量的贮备; 开花后的光合产物直接供给产品器官; 如:在氮肥供应比较少的低产栽培条件下,开花后的光合作用减少,光合产量少,产量内容物主要依赖于花前储备物;高产栽培条件下,产量的大部分来自花后的光合产物,因此花后需保持相应的叶面积指数(LAI)第27页,共66页。 叶面积指数(LAI)是指作物群体的总绿色叶面积与该群体所占据的土地面积的比值。即LAI=总叶面积土地面积;例如在666.7m2面积上,有2000m2,则LAI=3。 植株不同部位的叶片,其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转的比例不同,小麦的旗叶、倒二叶和倒三叶的运转值分别为39.9%、37.9%和12.9%;源的同化物有就近输送的特性,
10、如水稻、小麦、高粱等旗叶的光合产物对穗的贡献率最大,玉米棒三叶,尤其是穗位叶的光合产物主要供给果穗。第28页,共66页。 库:产品器官的容积和接纳营养物质的能力. 产品器官的容积随作物种类而异: 禾谷类作物产品器官的容积决定于单位土地面积上的穗数、每穗颖花数和籽粒大小的上限值;穗数和颖花数在开花前已决定,籽粒数决定于开花期和花后,籽粒大小决定于灌浆成熟期。 第29页,共66页。 小麦库潜力构成因素:穗数穗粒数籽粒最大容积最大充实指数。 禾谷类的贮积能力(充实指数)=灌浆持续期灌浆速度 如:青藏高原光照不足,气候冷凉,小麦灌浆期长,每克茎叶重形成的籽粒少,籽粒大;长江中下游和四川盆地,光照不足,
11、气温高,灌浆持续时间短,每克茎叶重形成的籽粒多,籽粒较小。 在灌浆持续期长的地区,应采用多粒品种;灌浆期短的地区,应增加灌浆速度,否则粒小而不饱满。第30页,共66页。 流:指作物植株体内输导系统的发育状况及其运转速率。 流的主要器官是叶、鞘、茎中的维管系统,同化物质运输的途径是韧皮部,韧皮部薄壁细胞是运输同化物的主要组织,在韧皮部运输的同化物质中,大部分是碳水化合物,少数是有机氮化合物,运输的速度可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测定。 棉花3540cm/h,小麦为39 109cm/h,甜菜为50 135cm/h 流决定于:韧皮部输导组织的发达程度第31页,共66页。 综上所述,源、流、库是决定作物产量
12、的3个不可分割的重要因素,只有当作物群体和个体的发展达到源足、库大、流畅的要求是,才能获得高产;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时可以相互代替。 1.从源和库的关系看,源是产量库形成和充实的物质基础; 2.源、库器官的功能是相对的,有时同一器官兼有两个因素的双重作用,例如:禾谷类作物开花前的营养生长阶段,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同时,又是光合产物的贮存器官;茎的生长过程中,贮积的大量有机物,开花后被“征调”转移到籽粒中。 3.从源、库、流的关系看,库、源大小对流的方向、速率、数量都有明显影响,起着“拉力”和“推力”的作用。第32页,共66页。五、作物的生产潜力及提高产量的途径 在充分理想条件下所能
13、形成的产量,即作物产量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时所能达到的产量称为潜在生产力或理论生产力,在具体的生产条件下所能形成的产量,称为现实生产力。 第33页,共66页。1培育高光效的农作物品种 在目前高产水平下,利用现有品种提高LAI和光合速率的潜力已相当有限,要取得产量水平的新突破,必须培育与现有品种不同株型、长相、光合速率、灌浆强度和产量构成的新品种-高光合能力、低呼吸消耗,光合机能保持较长时间,LAI适当、株型、长相都有利于田间群体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的特点。 特点:株型紧凑、株高适中、叶片挺直、穗形整齐、长相健壮第34页,共66页。2.创造复合群体 利用间作、套种、复种、立体种植、育苗移载等措施,延
14、长和充分利用生长季节(温度许可的范围)内,经常保持较高水平的适宜LAI (尤其在阳光最强的时期),减少苗期和后期的漏光损失,增加光合面积和光合时间(LAI.LAD) 3.延长单个叶片的光合时间 后期叶片早衰使作物的灌浆期长度和强度大受影响。通过水肥调控,群体结构调节,生长调节剂使用和抗早衰品种选用等措施,可以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强其光合能力,促进光合产物的生产、积累和运转.第35页,共66页。4合理的栽培措施(水肥供应、C02、光照) 合理密植,保证田间有最适宜的作物群体,最大限度的利用光能;加强田间管理,正确运用肥水,充分满足作物各生育期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土壤水肥不足是我国广大中低产田作物产量
15、水平提高的最大限制因素。西北、东北和华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较少土壤水分不足,加上耕作粗放,施肥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保水保肥能力差、产量水平不高。在这些地区通过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精细整地等措施,蓄积自然降水,并增施肥料,特别是增施有机肥。不少研究表明,即使在土壤肥力相对较高的东北地区,施肥仍是比灌溉更为有效的抗旱增产措施。第36页,共66页。 第二节 作物品质及其形成第37页,共66页。一、作物产品品质的重要性 1.提供营养,改善人类的生活水平; 2.参与国际农产品的竞争; 3.提高效益.第38页,共66页。二、作物品质的涵义 品质:是指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经济价值。 作物产品品质
16、的评价标准,即所要求的品质内容因产品用途而异,食用的其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更重要,作为衣着原料的产品,纤维品质重要。 一般采用两种指标:一是化学成分以及有害物质如化学农药、有毒金属元素的含量等;二是物理指标,如产品的形态、大小、滋味、香气、色泽、种皮厚度、整齐度、纤维长度等。第39页,共66页。(一)粮食作物的品质 粮食作物包括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和薯芋类作物,产品为籽粒、块根和块茎。产品品质概括为营养品质、食用品质、加工品质和商品品质。 1.营养品质:指产品的营养品质,主要决定于产品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 禾谷类作物是人类营养中蛋白质和淀粉的主要来源,小麦籽粒中蛋白质含量9%-26%,谷子8%-
17、9%,玉米5%-20%,水稻5%-11%。禾谷类作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成分及含量来判断的生物营养价值。第40页,共66页。 食用豆类作物,如大豆、蚕豆、豌豆、绿豆、小豆等,其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的组成合理,营养价值高。大豆籽粒的蛋白质含量约占40%,蛋白质组成中赖氨酸含量较高,蛋氨酸和色氨酸含量较少,于禾谷类混合食用,可以达到氨基酸互补的作用。 薯芋类作物的价值主要在于块根和块茎中的含有大量的淀粉,甘薯块根中淀粉含量20%左右,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多余水稻、小麦,营养价值较高;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含量10%-20%之间,高者可达29%,块茎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每100g含1025mg) 第41页,共
18、66页。2.食用品质:与营养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加工品质及外观品质等有关。 如稻米:决定食用品质的理化指标有粒长、长宽比、垩白率、垩白度、透明度、糊化温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及蛋白质含量等。 小麦、黑麦、大麦等麦类的食用品质主要是指烘烤品质,烘烤品质与面粉中面筋含量和质量有关,面筋含量越高,品质越好。第42页,共66页。3.加工品质 水稻的碾磨品质指出米率,品质好的稻谷应是糙米率大于79%,精米率大于71%,整精米率大于58%; 小麦的磨粉品质是指出粉率,籽粒近球形、腹沟浅、胚乳大、容重大,粒质较硬的白皮小麦出粉率高,河南小麦出粉率78%左右,青海高原春小麦56%。4.商品品质 水稻的外观品质,
19、要求无垩白、透明度高、粒形整齐。玉米色泽鲜亮、粒形整齐、无破碎、含水量低。第43页,共66页。 糙 米第44页,共66页。(二)经济作物的品质 纤维作物:棉纤维品质由纤维长度、细度和强度决定,我国棉纤维平均长度在28mm,35mm以上为超级长绒棉。 麻类作物:如大麻、苘麻、亚麻、剑麻等,其产品是韧皮纤维和叶纤维,其品质决定于纤维长度、宽度和纤维束拉力。 油料作物:种子的脂肪含量及组分决定其营养品质、贮藏品质和加工品质,种子中脂肪含量高、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高、亚麻酸和芥酸含量低。第45页,共66页。 糖料作物:甜菜和甘蔗两大糖料作物,是提取蔗糖的主要原料;甜菜块根中含糖12-25%
20、,蔗糖占总糖的80-90%;甘蔗茎秆中含糖12-19%,出糖率9%左右。 嗜好作物:如烟草主要是外观品质、化学成分、香吃味和实用性。 第46页,共66页。(三)饲料作物的品质 豆科饲料作物苜蓿、草木犀,禾本科饲料作物苏丹草、黑麦草等,其饲用品质主要决定于茎叶中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分,粗纤维含量等。一般豆科饲料作物在开花或现蕾前收割,禾本科饲料作物在抽穗期收割,茎叶鲜嫩。蛋白质含量高,粗纤维含量最低,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第47页,共66页。三、影响农产品品质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稻、麦、棉、油等作物的主要经济性状,包括蛋白质、淀粉、脂肪、维生素含量等,都受遗传基因的控制,所以使作物保持了其经
21、济性状和产品质量的相对稳定性;另一方面,作物的经济性状在遗传上都是数量性状,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第48页,共66页。(二)气候生态因素 1.地理因素:小麦籽粒中的蛋白质随地理位置的 南移,雨量和相对湿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大豆蛋白的含量男高北低,大豆油分相反。 2.季节因素:同一作物品种,种植季节不同,品质差异很大,如早稻稻米品质比晚稻差。早稻米质疏松,加工时易碎,米饭食味品质不好。 3.温、光因素:如棉花生长后期的如遇低温,就会影响纤维素的淀积,成熟度低,强度差;如过暴晒,棉纤维会在空气中氧化,生成氧化纤维素,使纤维变的脆弱。 第49页,共66页。(三)栽培措施 栽培技术措施对作物产品
22、品质有很大的影响。甘薯增施钾肥,有利于增加块根数和块根的肥大,减少根纤维,增加糖分和淀粉含量。 如棉花调节播种期和调控生长发育进程,争取最佳的温、光条件下多结棉桃; 作物病虫害防治,如小麦赤霉病、甘薯黑斑病都可使品质下降。 第50页,共66页。四、提高作物品质的途径(一)选用优质品种 如:“四低一高”(低纤维、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低亚麻酸、高亚油酸)的油菜品种;高蛋白、高脂肪的大豆品种;高赖氨酸的玉米品种,抗病虫害的转基因棉花品种。第51页,共66页。(二)改进栽培技术 1.合理轮作 合理轮作能通过改善土壤状况,提高土壤肥力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如棉花和大豆轮作,可增加棉花产量,纤维品质提
23、高、马铃薯和玉米间作,可防止马铃薯的病毒病。 2.合理密植 群体过大,个体发育不良,小麦群体过大,后期引起倒伏,籽粒空瘪,蛋白质和淀粉含量下降;但是纤维类作物,应适当增加密度,抑制分枝、分蘖的发生,使主茎伸长,有利于提高纤维品质。 第52页,共66页。3.科学施肥 不同的作物合理施用营养元素,提高其品质。棉花增施氮肥能增重棉铃、增长纤维;施磷增加衣分;施钾肥增加纤维细度和强度;微量元素硼、钼、锰等微量元素促进早熟。4.适时灌溉与排水5.适时收获 小麦应在腊熟期收获,完熟期蛋白质和淀粉含量会下降,棉花过早或过晚收获都会降低纤维品质。 第53页,共66页。(三)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技术 农产品加工时改
24、进和提高其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如菜籽油经氧化处理后将几种脂肪酸不同的油脂调配成“调和油”,改善了菜籽油的品质;稻米加工时保留80%的胚芽,成一种新型超级精米;食品中添加人类必须的氨基酸、各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第54页,共66页。 第三节 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第55页,共66页。一、绿色食品 我国于1990年5月15日由农业部率先推出“绿色食品”工程,这是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战略措施之一,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加我国农产品和食品出口创汇具有重要意义。第56页,共66页。(一)绿色食品的概念 在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
25、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能够达到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的食品。(二)绿色食品的特点 安全无污染; 优质营养; 生产过程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第57页,共66页。(三)绿色食品生产必须具备的条件 1.产品和产品原料的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态环境标准; 2.农产品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等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 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卫生标准; 4.产品的标签必须符合绿色食品标志设计标准手册中的规定。第58页,共66页。(四)生产绿色食品的措施 1.合理的选择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 2.应用综合的生产技术。第59页,共66页。二、有机食品(一)有机食品的概念 根据有机
26、农业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准或生产加工技术规范而生产加工出来的经有机食品颁证组织颁发给证书,供人类食用的一切食品。 (二)特点 无污染、纯天然、高品位、高质量 第60页,共66页。(三)有机食品必备的条件 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 1.有机食品的原料必须来自有机农业的产品(有机农产品)和野生无污染的天然产品。 2.必须是按照有机农业生产和有机食品加工标准而生产加工出来的食品; 3.加工出来的产品或食品必须经过有机食品颁证组织进行质量检查,符合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准颁给证书的食品。第61页,共66页。(四)有机食品生产中使用的技术 1.以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 有机农业部允许使用化肥农药,主
27、要应用生物防治技术(以虫治虫、用微生物防治病虫害等);农业技术防治(合理轮作、翻耕、利用抗性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物理或机械技术(隔离、捕杀、诱杀等)。 2.重视有机肥的使用第62页,共66页。三、无公害食品 (一)概念 无公害食品指在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下,农药残留等有害、有毒物质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按照一定的生产规程生产的无污染安全农产品。 第63页,共66页。(二)无公害食品的生产条件 1.生产基地符合无公害标准; 2.生产工艺必须符合技术规程; 3.加工过程必须清洁、高效、安全。(三)无公害食品的生产措施 1.必须符合安全无公害; 2.生产技术符合生产规程标准。 第64页,共66页。第
28、65页,共66页。5、世上最美好的事是:我已经长大,父母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父母仍然健康。6、没什么可怕的,大家都一样,在试探中不断前行。7、时间就像一张网,你撒在哪里,你的收获就在哪里。纽扣第一颗就扣错了,可你扣到最后一颗才发现。有些事一开始就是错的,可只有到最后才不得不承认。8、世上的事,只要肯用心去学,没有一件是太晚的。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对阳光,对美,对痛楚。9、别再去抱怨身边人善变,多懂一些道理,明白一些事理,毕竟每个人都是越活越现实。10、山有封顶,还有彼岸,慢慢长途,终有回转,余味苦涩,终有回甘。11、人生就像是一个马尔可夫链,你的未来取决于你当下正在做的事,而无关于过去做完的
29、事。12、女人,要么有美貌,要么有智慧,如果两者你都不占绝对优势,那你就选择善良。13、时间,抓住了就是黄金,虚度了就是流水。理想,努力了才叫梦想,放弃了那只是妄想。努力,虽然未必会收获,但放弃,就一定一无所获。14、一个人的知识,通过学习可以得到;一个人的成长,就必须通过磨练。若是自己没有尽力,就没有资格批评别人不用心。开口抱怨很容易,但是闭嘴努力的人更加值得尊敬。15、如果没有人为你遮风挡雨,那就学会自己披荆斩棘,面对一切,用倔强的骄傲,活出无人能及的精彩。5、人生每天都要笑,生活的下一秒发生什么,我们谁也不知道。所以,放下心里的纠结,放下脑中的烦恼,放下生活的不愉快,活在当下。人生喜怒哀乐,百般形态,不如在心里全部淡然处之,轻轻一笑,让心更自在,生命更恒久。积极者相信只有推动自己才能推动世界,只要推动自己就能推动世界。6、人性本善,纯如清溪流水凝露莹烁。欲望与情绪如风沙袭扰,把原本如天空旷蔚蓝的心蒙蔽。但我知道,每个人的心灵深处,不管乌云密布还是阴淤苍茫,但依然有一道彩虹,亮丽于心中某处。7、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业废气催化燃烧技术环保产业发展报告
- 自媒体技术使用合同范本
- 游戏行业临时工合同协议
- 江苏招聘教师就业协议书
- 用吊车维修楼房合同范本
- 门市房出租协议合同范本
- 舞蹈机构合作人合同协议
- 门窗代加工项目合同范本
- 祖屋继承公证协议书范本
- 港龙文化体育合作协议书
- 【排放清单】省市县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报告模板
- 出租屋孩子意外免责协议书
- 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协议书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6-28-02-01 燃气储运工 人社厅发202188号
- 12-重点几何模型-手拉手模型-专题训练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检测试卷(1-4单元)
- Excel常用函数公式及技巧
- 辅警考试题《公安基础知识》综合能力测试题(附答案)
- 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口算脱式计算、应用题复习、期中、期末检测试卷(含部分答案解析)
- 《城市轨道交通》课件
- 合伙人散伙分家协议书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