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熔化焊接头组织与性能课件_第1页
1.7熔化焊接头组织与性能课件_第2页
1.7熔化焊接头组织与性能课件_第3页
1.7熔化焊接头组织与性能课件_第4页
1.7熔化焊接头组织与性能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7熔化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1.7.1 焊缝金属的组织与性能1.7.2 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与性能第1页,共86页。1.7.1 焊缝金属的组织与性能一、熔池凝固二、焊缝固态相变三、焊缝性能的控制第2页,共86页。一、熔池凝固1、焊接熔池凝固过程与铸造凝固过程的差别焊接熔池体积小,冷却速度高;平均100 /s,约为铸造的104。冷速大温度梯度大裂纹此外柱状晶发展大,一般焊缝没有等轴晶。焊接熔池的液态金属处于过热状态熔池边界的温度梯度比铸造时高103 104倍。焊接温度高。合金元素烧损严重,非自发形核质点减少,促使柱状晶发展。熔池在运动状态下结晶结晶前沿随热源同步运动液态金属受到力的搅拌运动熔池金属

2、存在对流运动,有利于除气和除渣。化学成分不均匀第3页,共86页。2、熔池结晶的一般规律(1)形核自发形核和非自发形核在焊接熔池中,温度达到1600,自发形核几乎不可能,非自发形核起主要作用。一、熔池凝固在焊接条件下,熔池中存在两种所谓现成表面:一种是合金元素或杂质的悬浮质点表面;另一种是熔合区附近加热到半熔化状态基体金属的晶体表面,非自发形核就依附在这个表面上,并以柱状晶的形态向焊缝中心成长,形成所谓交互结晶(联生结晶)。在焊接材料中加入一定的合金元素可作为熔池非自发形核的质点,细化晶粒。第4页,共86页。2、熔池结晶的一般规律(2)晶核长大择优生长每一种晶体点阵都存在一个最优结晶取向, 对于

3、立方点阵的金属(Fe, Ni, Cu, Al),最优结晶取向为。温度梯度大的方向,也是晶粒易于生长的方向。与焊接熔池边界垂直的方向温度梯度G最大。当母材晶粒取向与导热最快的方向一致时,即垂直熔池边界时,晶粒生长最快而优先长大。一、熔池凝固焊缝金属柱状晶的择优生长第5页,共86页。3、焊接工艺对一次组织结构的影响焊接熔池的外形是椭球状的曲面,即结晶的等温面,熔池的散热方向是垂直于结晶等温面,因此晶粒的生长方向也是垂直于结晶等温面。由于等温面是曲线,那么晶粒生长的主轴也是弯曲的。一、熔池凝固第6页,共86页。3、焊接工艺对一次组织结构的影响一、熔池凝固第7页,共86页。熔池中不同部位温度梯度和结晶

4、速度不同,成分过冷的分布不同,焊缝各部位出现不同的结晶形态:平面晶、胞状晶、树枝状晶、等轴晶。一、熔池凝固1.焊接速度的影响 焊速大,熔池中心的温度梯度下降很多,使熔池中心的成分过冷加大,在焊缝中心出现大量的等轴晶;而低焊速,在熔合线附近出现胞状树枝晶,在焊缝中心出现较细的胞状树枝晶。2.焊接电流的影响 焊速一定,焊接电流小得到胞状组织;增加电流,得到胞状树枝晶;电流继续增大,出现粗大的胞状树枝晶。第8页,共86页。4.焊缝金属化学成分不均匀性宏观偏析、微观偏析、熔合线偏析(1)宏观偏析层状偏析、焊缝中心偏析、焊道偏析、弧坑偏析一、熔池凝固第9页,共86页。4.焊缝金属化学成分不均匀性宏观偏析

5、、微观偏析、熔合线偏析(2)微观偏析柱状晶偏析、树枝晶偏析、胞状晶偏析一、熔池凝固第10页,共86页。4.焊缝金属化学成分不均匀性宏观偏析、微观偏析、熔合线偏析(3)熔合线偏析1)熔合区是母材与熔池的界面,熔合区及其附近微小区域的化学成分与母材和焊缝存在显著不同;2)碳的偏析3)硫磷的偏析一、熔池凝固第11页,共86页。二、焊缝固体相变低碳钢焊缝的相变组织低合金钢焊缝的相变组织第12页,共86页。1、低碳钢焊缝的相变组织组织:F少量P,过热时产生W。改善组织的措施:1)多层焊:使焊缝获得细小和少量珠光体, 使柱状晶组织破坏。2 )焊后热处理:A3+2030,破坏柱状晶。3 )冷却速度:冷却速度

6、,组织细化,硬度第13页,共86页。第14页,共86页。2、低合金钢焊缝的相变组织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焊缝最终组织的构成第15页,共86页。1)铁素体 先共析铁素体 (GBFgrain boundary ferrite) 产生温度770一680; 沿原奥氏体晶界析出的铁素体, 呈长条状或块状多边形分布,降低焊缝的韧性。侧板条铁素体(FSPferrite side plate) 产生温度700一550; 是从先共析铁素体的侧面向晶内生长的板条状铁素体,其长宽比在20:以上,使韧性显著降低。也有人称之为“无碳贝氏体”第16页,共86页。针状铁素体(AFacicular ferrite) 产生温

7、度500附近(中等冷速); 在原奥氏体晶内以针状生长的铁素体常以某些质点为核心放射性生长。宽约2m左右,长宽比多在3:15:1的范围内,可改善焊缝的韧性。 细晶铁素体(FGFfine grain ferrite) 产生温度500以下(细化晶粒的元素); 在原奥氏体内形成晶粒尺寸较小的铁素体。一般有细化晶粒元素存在,在细晶之间有珠光体和碳化物析出。1)铁素体第17页,共86页。2)珠光体P = F + Fe3C低合金钢在接近平衡状态下, Ac1550 间发生扩散转变的产物。 根据片层的细密程度分为:第18页,共86页。焊接状态下属非平衡转变,得到P量少; 珠光体转变量小,冷速快,铁素体和贝氏体的

8、转变区域增大;若含B 、Ti合金元素,P转变全部被抑制。特点:2)珠光体第19页,共86页。3)贝氏体 550Ms 间发生扩散切变型相变的产物。 分类:上贝氏体: 形成温度:550450之间; 呈羽毛状,韧性最差。第20页,共86页。下贝氏体: 形成温度:450Ms之间; 针状,力学性能优异。 粒状贝氏体: 形成温度:稍高于上贝氏体转变温度(中等冷速)。 M-A组元以粒状分布在块状F上所得的组织;条状贝氏体: 形成温度:稍高于上贝氏体转变温度和中等冷速。 M-A组元以条状分布在块状F上所得的组织;块状F中,富碳A在一定合金成分和冷却速度下,转变为富碳M和残余奥氏体3)贝氏体第21页,共86页。

9、4)马氏体Ms 以下温区发生切变型相变的产物。当焊缝金属含碳量偏高或合金元素较多时,在快速冷却条件下,将得到马氏体。 分类:第22页,共86页。板条M-又称为低碳M或位错M ; 特征:奥氏体晶粒内形成M板条,束与束之间有一定交角。 强度好,韧性高; 是综合力学性能最好的M。一般低碳低合金钢焊缝中出现的M主要是低碳马氏体。 片状M:C04-又称为高碳M或孪晶M; 特征:马氏体片不相互平行,初始形成的M片较大,往 往贯穿A晶粒。 硬度高、脆; 易导致冷裂纹。对于中高碳合金钢焊接时,甚至采用奥氏体焊条。在含碳较高的焊接热影响区,在预热温度不足情况下才会出现孪晶马氏体。4)马氏体第23页,共86页。5

10、)焊缝最终组织的构成焊缝成分冷却速度第24页,共86页。三、焊缝性能控制1、焊缝金属的固溶强化和变质处理2、调整焊接工艺改善焊缝的性能第25页,共86页。1、焊缝金属的固溶强化和变质处理硅和锰矾和铌钛和硼钼稀土第26页,共86页。1)锰和硅的作用最常用的合金化元素;脱氧和提高强度(固溶强化);比例合适,可提高韧性改变焊缝组织形态而影响 焊缝的韧性。第27页,共86页。2)矾和铌Nb和V在低合金钢焊缝中可固溶,推迟冷却时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抑制焊缝中先共析铁素体析出,而激发细小的AF组织。另外还可以固定焊缝中的N,提高韧性。但氮化物如以微细共格沉淀相存在则降低韧性,可通过正火处理,消除共格关系,

11、提高韧性。第28页,共86页。3)钛和硼 Ti 和 B同时存在可细化晶粒提高焊缝韧性。 Ti: +硼、氧、氮形成小颗粒的化合物。结晶过程中非自发形核的质点细化晶粒。FeFe Fe的转变过程中,阻碍晶 粒长大,得到细小晶粒。存在最佳的含量范围硼: 高温时可抑制AF的转变促进针状F的形成细化组织提高韧性。第29页,共86页。第30页,共86页。4)钼的作用 低合金钢中加MoA转化温度抑制粗大的先 共析F强度和韧性。存在最佳的含量范围。第31页,共86页。5)稀土元素的作用存在最佳的含量范围。化学活性强与合金元素作用改善焊缝的组织和夹杂物的形态和分布提高焊缝的韧性。 如脱氢、脱氧、脱氮;硅酸盐夹杂物

12、成球形。第32页,共86页。第33页,共86页。采用微量元素改善焊缝金属的组织和韧性是一项十分复杂的问题,特别是不同合金体系最佳韧化效果的合适微量元素,有时很难解释。但最终都能改善焊缝的微观组织。对于低合金钢来讲,就是增加焊缝金属中的针状铁素体,抑制先共析铁素体,这是最重要的韧化机制。第34页,共86页。2、调整焊接工艺改善焊缝的性能焊接工艺优化 振动结晶与锤击处理焊后热处理第35页,共86页。1)焊接工艺优化 工艺参数调整控制焊接热输入得到晶粒细小的组织强度和韧性;控制冷却速度控制固态相变过程及相变组织;多层焊降低热输入减少熔池的过热,改善结晶条件,细化晶粒; 附加热处理作用改善组织。第36

13、页,共86页。2)振动结晶与锤击处理振动结晶利用机械、超声振动或电磁振动等方法,破 坏大晶粒,增大非自发形核的质点,细化组织。锤击处理指锤击焊道,破碎晶粒,细化组织; 降低残余应力,提高焊缝的韧性及疲劳性能。第37页,共86页。3)焊后热处理跟踪热处理每焊完一道焊缝,立即用火焰加热焊 道表面进行热处理; 可改善焊缝组织,提高性能。整体或局部热处理消除残余应力,改善焊缝和整个接头的组织和性能。第38页,共86页。1.7.2焊缝热影响区的组织与性能1.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转变2.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分布3.焊接热影响区的性能第39页,共86页。(1)焊接过程的特殊性:加热速度快 比热处理时快几十倍甚至

14、几百倍;加热温度高 在熔合线附近温度可达13501400;高温停留时间短 在AC3以上保温的时间很短(一般手工电弧焊约为420s,埋弧焊时30100s) ;自然条件下连续冷却,冷却速度快;加热的局部性和移动性;在应力状态下进行组织转变。1.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转变第40页,共86页。(2)焊接加热过程组织转变组织转变向高温推移; A均质化程度降低,部分晶粒严重长大; 1.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转变第41页,共86页。1)组织转变向高温推移焊接过程的快速加热,使各种金属的相变温度比起等温转变时大有提高。原因: F 或P A扩散重结晶需要孕育期;碳化物形成元素减慢A的进程。第42页,共86页。2) A

15、均质化程度降低,部分晶粒严重长大; 高温停留时间短,不利于扩散均质化 。 熔合区附近的热影响区温度高,晶粒严重长大。 第43页,共86页。(3)焊接冷却过程的组织转变特点组织转变向低温推移,可形成非平衡组织;M转变临界冷速发生变化1.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转变第44页,共86页。1)组织转变向低温推移,可形成非平衡组织A条件相同时: 冷却速度,各相变点和温度线均发生偏移。45钢在焊接条件下比热处理条件下的CCT曲线稍向右移,说明在相同冷却条件下,焊接时比热处理时的淬硬倾向大。 40Cr的CCT曲线则向左移,即淬硬倾向小。奥氏体铁素体或珠光体:由扩散过程控制的。第45页,共86页。2)M转变临界冷速

16、发生变化 晶粒粗大A稳定性淬硬倾向; 碳化物A稳定性淬硬倾向;M转变临界温度影响碳化物合金元素要全部溶解在奥氏体中才能增加其稳定性,增加淬硬倾向。45钢不存在碳化物溶解过程,在焊接时近逢区组织粗大,奥氏体稳定。第46页,共86页。(4)HAZ组织的确定方法焊接CCT曲线 Q 345钢的CCT曲线实际上代表钢的淬硬倾向第47页,共86页。1)影响因素a)母材成分除钴之外所有元素使曲线右移,增加淬硬倾向,并降低Ms点。 b) 热循环峰值温度: 峰值温度对CCT的影响 温度 A晶粒粗化 稳定性 淬硬倾向 CCT曲线右移。 (4)HAZ组织的确定方法第48页,共86页。 加热速度对CCT的影响加热速度

17、,高温停留时间,碳化物在A中溶解不充分,A稳定性,淬硬性,CCT曲线左移。(4)HAZ组织的确定方法1)影响因素c)加热速度和冷却速度:第49页,共86页。2)CCT曲线的应用一:预测给定工艺条件下接头的组织性能;二:根据接头组织性能的要求制定相应的焊接工艺(4)HAZ组织的确定方法第50页,共86页。不易淬火钢HAZ的组织分布2、HAZ的组织分布易淬火钢HAZ的组织分布第51页,共86页。(1)不易淬火钢HAZ的组织分布低碳钢和某些低合金钢第52页,共86页。(1)不易淬火钢HAZ的组织分布1)HAZ尺寸如下表所示:第53页,共86页。2)不易淬火钢HAZ的构成HAZ过热区 + 完全重结晶区

18、 + 不完全重结晶区 + 再结晶区热轧态母材冷轧态母材HAZ过热区 + 完全重结晶区 + 不完全重结晶区第54页,共86页。冷轧态低碳钢HAZ的组织分布及温度区间过热区: 紧靠熔合区加热温度: 11001490组织: 粗大的F和P。特点: 宽度为13mm,塑性和韧性下降。完全重结晶区: 紧靠着过热区加热温度: 9001100组织: 均匀细小的F和P(近似于正火组织)特点: 宽度约1.24.0mm,力学性能优于母材。不完全重结晶区:加热温度: AC1AC3之间组织: F+P (F粗、细不均)特点:部分组织发生相变,晶粒不均匀,力学性能差。再结晶区:冷作硬化的母材。加热温度: 500Ac1组织:

19、等轴F晶粒;特点: 塑性和韧性提高,强度和硬度低于母材。第55页,共86页。不易淬火钢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分布第56页,共86页。(2)易淬火钢HAZ的组织分布HAZ完全淬火区 + 不完全淬火区 + 回火区退火或正火态母材调质态母材HAZ完全淬火区 + 不完全淬火区低碳调质钢、中碳钢、中碳调质钢第57页,共86页。1) 完全淬火区温度: Ac3以上(与不易淬火钢的过热区、正火区对应)。组织:M 相当于过热区的部位粗大的马氏体; 相当于正火区的部位细小的马氏体。性能:硬度大,塑性、韧性较低。(2)易淬火钢HAZ的组织分布第58页,共86页。2) 不完全淬火区温度: Ac1Ac3 之间;(与不易淬火

20、钢的不完全重结晶区对应)。组织:M + F(粗大) 加热时,F很少溶入A冷却成粗大F; 加热P、B变为A冷却成M。性能:脆性较大,韧性较低。第59页,共86页。3)回火区(调质态母材)温度: 调质回火温度Ac1之间;组织和性能: 变化的程度决定于焊前调质的回火温度t : t ,回火区,组织和性能变化。 回火区经历的峰值温度,软化程度,强度第60页,共86页。不易淬火钢(热轧)易淬火钢不同类型母材的热影响区的组织分布过热区; 完全重结晶区; 不完全重结晶区; 母材; 完全淬火区; 不完全淬火区; 回火区第61页,共86页。(1)焊缝热影响区的硬化(2)焊缝热影响区的脆化(3)焊缝热影响区的韧化(

21、4)焊缝热影响区的软化3、焊接热影响区的性能 第62页,共86页。影响硬度的因素最高硬度最低硬度 (1)焊缝热影响区的硬化第63页,共86页。1)影响硬度的因素a) 母材的淬硬倾向(内因)取决于化学成分材料淬硬倾向的评价指标 碳当量。 它是把钢中合金元素(包括碳)按其对淬硬(包括冷裂、脆化等)的影响程度折合成碳的相当含量。 b)HAZ的冷却速度(外因)取决于焊接规范第64页,共86页。焊接热影响区 Hmax 与 t8/5 的关系板厚20mm,成分:C=0.12%,Mn=1.4%,Si=0.48%,Cu=0.15%第65页,共86页。2)最高硬度 图3-33 不易淬火钢(20Mn)HAZ硬度分布

22、 熔合线附近 图3-33 易淬火调质钢的HAZ硬度分布第66页,共86页。不易淬火钢: 与母材相接处;易淬火钢(调质态): 在Ac1附近的区域;3)最低硬度第67页,共86页。(2)焊接热影响区的脆化 脆化: 脆性或韧性;接头的一个薄弱环节1)粗晶脆化2)组织脆化 3)时效脆化第68页,共86页。2. 焊接热影响区的脆化1)粗晶脆化HAZ因晶粒粗大发生韧性降低的现象。 晶粒,晶界结构越疏松,抗冲击,韧性 化学成分-碳、氮化物形成元素-阻碍晶界 迁移-防止晶粒长大。热源和热输入-能量密度-热输入-晶粒措施:应用热量集中的热源+较低的热输入。影响因素:第69页,共86页。2)组织脆化焊接HAZ中由

23、于出现脆硬组织而产生的脆化称之组织脆化。片状M脆化M-A组元第70页,共86页。a) 片状M脆化 材质低碳调质钢、中碳钢、中碳调质钢;影响因素冷却速度,片状M,脆性倾向。 预防措施提高焊接热输入,冷却速度,但,粗晶脆化。 采用缓冷、预热。第71页,共86页。b) M - A 组元* 形成条件* 危害* 影响因素* 预防措施第72页,共86页。b) M - A 组元焊接低碳低合金钢;先析出F残余A的碳浓度增高;高碳A 高碳M+残余A,即M-A组元。 * 形成条件:第73页,共86页。* 危害M-A中的M-高碳M(片状), 增加脆性。M-A:数量,脆性转变温度,HAZ脆化。第74页,共86页。* 影响因素钢材的合金成分、合金化程度:即:低碳低合金钢+中等冷速-M-A组元。成分简单、合金化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