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总结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总结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总结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总结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行星地球【课标1:说出天体系统的层次;太阳系概况;从地球自身条件和宇宙条件方面说明地球是 一颗存在生命的特殊行星。1、星云和恒星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2、天体系统四个层次::地球地月系1.银河系:总星系 河外星系月球其他行卜太阳系 星系统”;其他恒 ,星系统3、太阳系概况太阳系成员:中心天体太阳、八大行星、小行星带(位于木星与火星之间)等。八大行星排列顺序: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行星绕外边。4、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1)普通性:A属性的普通性B运动特征的普通性(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2)特殊性:存在生命物质球存生的地上在命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公转和自转的周期适中,使 地球表面保持了适

2、应的温度液态水的存在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保证了地球表而适宜的大气 J外部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光照稳定)【课标2:说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K(1)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条,(2)太阳的能量来源:太阳部核聚变反应。(3)影响:A、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B、太阳辐射维持了地表温度,为地球上的水循环、 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提供了能量,C、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源。2、(1)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向外分外三层,分别光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2)各层太阳活动如下:光球层 一黑子 色球层 一耀斑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黑子的活动周期为年。3、太

3、对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扰乱大气层,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两极 地区产生“极光”。地球上的某些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其有关。【课标3:说出地球自转、公转方向、周期、速度等特征;黄赤夹角;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 意义。1、地球自转、公转方向、周期、速度等特征自转公转方 向侧视:自西向东 俯视:北逆南顺自西向东。地球公转的轨道近似乎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速度角速度:地球上处处相等,15。/ho (除南北两极 点外)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两极线速度为零。一月近七月远 近快远慢周 期地球自转360所用时间为23h564,称为一个恒星 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4、一个太阳日:24ho是昼夜更替的时间。地球公转360所用时间约为 365d6h9 10,是地球公转的真 正周期,称为一个恒星年。一个 回归年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周 期。2、黄赤夹角(23 26)(阅读教材上,看Pih最上边图1-3-5)地球公转的轨道面称为 黄道面。地球自转的轨道面称为赤道面-黄道面和赤道面这两个面形成了一个夹角称为黄赤夹角,黄赤夹角的角度为23。26.地轴与公 转轨道面斜交的角度为66。34.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ABCD节气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太阳直射纬度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赤道日期6月22日前后9月23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3月21日前后高中地理第3页,共20页结论:

5、纬度二23。26 : 一年太阳直射一次;纬度23。26: 一年太阳直射两次; 纬度23 26: 一年无太阳直射。4、地球自转、公转地理意义。地球自转意义:A、昼夜更替;B、地方时;C、物体的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北右南左赤道无地球公转意义(重点)节气春分夏至秋分冬 至直射点的纬度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0 期3月21 日前后6月22日前后9月23 日前 后12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 角的纬度变化 规律由赤道 向两极 递减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 度达到一年最小值,南半球达 到最小由赤 道向 两极 递减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正午太阳高 度达到一

6、年最小值,北半球最 小昼夜长短变化 (以北半球为 例)昼二夜昼夜。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 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南 半球纬度越高,夜越长。昼=夜昼夜。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 北半球纬度越高,夜越长。半 球纬度越高,昼越长。【课标4:说出地球的各个图层名称;地球部圈层结构,岩石图组成。1、地球部圈层地壳和上地慢顶部(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合称为岩石圈。速度(千米/秒)2、地球外部圈层共分为三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习题【课标1:说出天体系统的层次;太阳系概况;从地球自身条件和宇宙条件方面说明地球是 一颗存在生命的特辣特星。1、宇宙中最基本天体:、02,天体系统四个层次【例题】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图

7、1中所示天体系统的是()A.河外星系C.银河系B.太阳系D.总星系【课标2:说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维持了地表温度,为地球上的大气运动、生物活动提供了能量。2、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向外分外三层,分别为、。3、各层太阳活动如下:光球层:、色球层 o4,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太阳活动周期。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标3:说出地球自转、公转方向;黄赤夹角;地球自转、公转的意义。L地球自转、公转方向(在下图中标)自转方向补充:地球公转轨道是 o 月份位于近日点,近日点速度; 月份位于远日点,远日点速度;2、黄赤交角(1)角是 角,角的大小是 j 角的大小是 O(2) b

8、点的纬度是, d点的纬度是。3、太阳直射点(在图1、图2中标)高中地理第4页,共2:O 侬理薄W4m哦雷O:图14、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原因:图2 的存在)图2(1)读图2、图3,完成下列表格ABCD节气太阳直射纬度日期对应图3中数字代 码(2)当地球由A向B运行时, 当地球由B向C运行时, 当地球由C向D运行时,当地球由D向A运行时, (3)在图中A、B、C、D四点,_(半球),且正向._方向移动;(半球),且正向_方向移动;式半球),且正向_方向移动;_(半球),且正向_一方向移动;太阳直射点在 太阳直射点在_ 太阳直射点在_ 太阳直射点在位于近日点附近的是。远日点附近的是(4)纬度-2

9、3 26, : 一年太阳直射 次;纬度23 26, : 一年太阳直射 次;纬度23 26: 一年太阳直射 次。5,地球自转意义(1)昼夜更替时间是。(2)区时计算:“东加西减”【例】(东八区)20点,求伦敦时间(中时区)?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考试重点)(1)在图13中用字母P标出太阳直射点、画出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2)这一天,图13中A、B两地先见到日出的是; A、B、C、D四地白昼最短的是, 该地昼长为 小时。(3)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降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围是。(4)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图14中的 位置上;该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向(方向)移

10、动。(5)在图14的、四点中,能够表示全球昼夜平分现象的有、0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3、大气受热过程:太阳暖、暖大气、大气还。4、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实例与应运削弱(吸收、反射、散射):多云的白天气温比晴天低;地球白天气温低于月球保温(大气逆辐射):阴天早上不会有霜、露;东北防冻害时燃烧植物秸秆;二氧化碳浓度与全球变暖。 注:比较不同下垫面、不同天气情况下的昼夜温差大小二、热力环流原理高中地理第4页,共20页O高中地理第3页,共20页1形成(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高低纬

11、度间的温度差异。执、空气垂直二运动同一水 平面气 压差异1空气1热力环流形成:冷族不均T垂直运动一气压差异f水平运动(2)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2热力环流示意图的应用(1)确定气流方向A、根据气压高低:同一水平面由高到低。B、根据气温高低:同一水平面由冷到热。C、根据等压面凸凹:(高高低低)等压面向高处凸为高压,向低处凸为低压,再由气压高低确定气流方向。(2)比较气压高低:A、根据气流、温度、等压面先比较同一水平面,B、根据气压垂直递减率 得到,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3)比较气温高低:A、根据温压关系,确定同一水平面的气温高低(冷高压、热低压)B、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海拔

12、越高气温越低。城市风海陆热力环流: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原因:白天陆地比海洋升温快,陆地形成低压、海洋是高压;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 形成高压、海洋是低压。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2、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3、摩擦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可以减小风速。4、风向注:风向的确定:A、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B、确定半球(地偏力方向)C、判断近地面和高空,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风向斜穿等压线。5、风力(风速)同图或相同比例尺的地图: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

13、,风力 比例尺不同的地图:比较两图两条等压线之间的实地距离大小, 越大风力越小。2. 2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2、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冷热不均,地球自转)3、各个压带、风带控制下的天气特征(1)各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低纬信风带干燥少雨;中纬西 风带一一湿润多雨;极地东风带一一干冷少雨。(2)各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赤道低气压带一一湿热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一一干热少雨; 副极地低气压带一一温湿多雨;极地高气压带一一冷干少雨。地区气候类型所处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气候特征南北纬10s之间热带雨林气候终年:赤道低气压带终年高温多雨,长夏无冬南北纬40。-6

14、0的 大陆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中纬西风带终年温和湿润,气温降水 季节变化小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2、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地区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气候特征气候类型南北纬109 -202的 大陆中西部冬季:低纬信风带 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冬季:暧热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有明显干湿季节变化。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309 -409的 大陆西部冬季:中纬西风带 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少雨。 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地中海气候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O 侬理薄W(速)大。极地高%go/冢极闹连魂、 片/中力石风带/ 国读带高气压带I/ / jfef信区带

15、0赤道低气压带、7、低蹄信风带工_觎褊带J“ 、中笄西风苓7即痴蕨气压布 50极地高气压90。地挣上的气压带和风普图4m哦图4、气候类型总结: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2之间主要赤道低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 -205主要赤道低压. 信风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9 -25S大陆部、 大陆东岸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 季节移动形成的季风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纬209 -302大陆部、 大陆西岸副热带高压或信风 控制全年高温 干旱少雨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25。-352大陆东,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形成的冬夏季风夏季高温

16、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9 -40S大陆西,夏季副热带高压与 冬季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09大陆东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形成的冬夏季风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 -605大陆西,全年受西风带影响终年温和湿润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60s大陆部大陆气团控制夏热冬寒、 干旱少雨5、气候类型的判读(1)分布规律判读法:副极地低气压带中纬西风带副热带商气压 -4 -低纬信风带(2)特征判读法: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判斯南 北半球最后(或最低) 气温月份6、7, 8三个月气温高北半球12、1、2三个月气温高南半

17、球判断所 属温度 带最冷月均温最冷月均温)159热带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15c之间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在一15-OC之间温带气候鼠熟月59寒带气候确定其 体的气 候类型降水金的年内 分配情况年雨型热带热带雨林气2000rrm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7 0010OOmm夏雨型热带照带草原气候75010OOnm 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nm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XOOftrm温带温带大0击性气候300e 温带李风气候500600nm冬雨型亚热带地中海气候3001000rrm少雨型热带热带沙漠气候200imn事带苔原气候、冰原气候250nni赤道低气压带理上亚洲低压(印度低压)三、北半球冬、

18、夏季气压 中心阿雷申恁压(太平洋)I 海洋上祺岛低压(尢西洋)冬季风夏季风亚洲1月、7月的季风囱比较项目季风环流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 的季节移动夏 季 风风向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性质暖湿湿热源地太平洋印度洋强弱(较冬季风)弱(较冬季风)强冬 季 风风向西北季风东北季风性质干冷干暖源地蒙古、西伯利亚亚洲陆强弱(较夏季风)强(较夏季风)弱分布地区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高中地理第4页,共20页高中地理第3页,共20页2.3常见天气系统一、锋与天气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 移动的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 方向移动的

19、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 锋面来回摆动的锋主 要 区 别气团势力冷气团强,暖气团弱暖气团强,冷气团弱势均力敌移动方向冷气团的移动方向暖气团的移动方向来回摆动锋前锋后暖气团在前,冷气团在后冷气团在前,暖气团在 后锋面力度狡大较小小雨区位置锋前锋后均有,以锋后为 主锋前延伸到锋后很大围雨区围小中大图 示锋图N气团 /W7暖飞团/v7简图冷锋暖锋、*准静止锚天气图士孟咚 冷,团 /zz/zz/zz/z/z/z/WXXW/ 7777/7/ /雨区M暧锋前部延伸到缪器天气特征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 朗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 晴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 朗过境时暧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 出现阴天、下雨、刮风

20、、 降温等天气现象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 升,冷却凝结产生连续 性云雨暖气团平衡抬升或爬 升,形成持续性降水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 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 温和湿度骤降,天气晴朗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 团的位置,气温上升、 气压下降、天气转晴单一一气团控制,天气 晴朗天气实例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 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 的大风、沙暴、寒潮华南“清明时节雨纷纷” 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 冬半年“天无三日晴”,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天气1、高压脊:从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低压槽:从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气流方向垂直方向上升下沉水平 方向北半球一逆时针辐合 南半

21、球一顺时针辐合北半球一顺时针辐散 南半球一逆时针辐散天气中心云层增厚,形成阴雨天气天气晴朗对我国 的影响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 海地区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 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夏季:长江流域的炎热干燥的伏旱天 气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 巳季:寒冷干燥的天气一蒙古高J示意图 (北半球)1 W )2、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在北半球是逆时针辐合, 在南半球是顺时针辐合;垂直方向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在北半球是顺时针辐散, 在南半球是逆时针辐散;垂直方向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O 侬理薄W4全球气候变化一、全球气候变化L地质历史时期:冷暖交替2、近一两百年:波动

22、上升、全球变暖的原因(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1)矿物燃料的燃烧(排放二氧化碳)(2)破坏植被(二氧化碳吸收减少)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1、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海平面上升。.影响农业生产低纬地区作物减产、高纬地区作物增产.影响水循环一一蒸发增强、径流减少、灾害增加,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影响人体健康热带疾病向高纬度蔓延等三、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L多使用清洁能源(风能、水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低碳”生活)。.植树种草,防止森林火灾和滥砍滥伐。4m哦雷O:.加强国际合作笫三章地球上的水一、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

23、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过各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水汽输送水循环示意图(1)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2)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大气降水、蒸发和蒸腾、水汽输送和下 渗。其中人类活动影响最大是地表径流环节。(3)水循环的类型A、海陆间循环(大循环)最为重要一一它使陆地上淡水资源得以更新,发生在外流区。B、陆地循环一一多发生在流区C、海上循环(水量最大)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体的更新。(2)促进高低纬之间的热交换(3)通过径流促进物质的迁移。(4)塑造着地表形态。(侵蚀和堆积作用)二、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1、定义:海泮中的海水常年比较

24、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 主要动力。2、分类(1)暧流暖水区流向冷水区(低纬到高纬)(2)寒流冷水区流向暧水区(高纬到低纬)3、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北半球中高纬环=北半球中高纬 大洋环流中低纬环u以副热带为中心 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一顺时南半球一逆时南半球西风带影。=南极大陆外围西风漂流自西向东绕南极大陆流季风环n A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冬季一东北季风一逆时针夏季一西南季风一顺时针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暖流一一增温增湿寒流一一降温减湿例: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南北半球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与寒流的关 系,如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狭长的热带沙

25、漠。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 极圈以,却终年不冻;而其太平洋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位于43K附近,却有长达近半年的 结冰期,这主要是分别受到北大西洋暧流和千岛寒流的影响所致。2、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渔场,如道渔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东 格凌拦寒流交汇)、纽芬拦渔场(墨西哥弯暧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秘鲁渔场是由于秘鲁寒 流引起上升流补偿流形成的。3、对航海事业影响顺流快,逆流慢;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4、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使污染围扩大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水圈 (连续大不规则

26、的圈层)(1)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围次之;固态水:水量较多,分布围最小。(2)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类型,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 储量的96. 53%。在地球淡水中,冰川是主体。大气水(0. 001%)水圈V 海洋水(96. 5%)地表水(冰川、河流水、湖泊水、生物水、沼泽水、土壤水):陆地水(3. 5%)地下水高中地理第3页,共20页2、水资源的含义及分布(1)水资源的含义广义:地球上水图的水量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水和陆地水)狭义:陆地上的淡水资源(经常说的水资源)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

27、下水)储量只占全球水储量的 十万分之七,所以地球上水资源是有限的!(2)水资源的分布A、世界水资源分布不均影响因素:降水量的时间与空间分布不均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一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径流量二降水量一蒸发量)B、水资源的分布规律从水循环角度看: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反之,水资源贫乏。从世界围看:按说,亚洲最多,南美洲次之,大洋州最少;按国家说,巴西最多,俄罗 斯次之,我国居世界第六。(分析径流量时,不仅要看总量多少,还要看人均径流量)从我国看:数量上: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空间分布上: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时间分布上: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结论:水资源的分布具有不均衡的

28、特点。3、水资源与人类社会1、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如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西部 很少。)2、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动的效益(如酒厂、饮料厂的分布)3、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4、合理利用水资源1、开源: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把大气降水以及洪水期多余的河水蓄积起来; 开渠引水,把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的水调人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加强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 间分布上的调节;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等。2、节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 利用率,从农业和工业这两个用

29、水大户中挖掘水资源的潜力等。五、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绐关系。横坐标一时间变化一分析水文特征: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汛期、冰期、断流等情纵坐标一数值特征一分析径流量特征:数值高低(峰值、谷值)、径流量变化幅度、极值出现 时间。结合地理位置与海陆位置一一分析气候特征一一确定河流补给类型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一一雨水补给;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一一冰雪融水补给最稳定的一种补绐来源一一地下水补绐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一、地质作用分类主要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力作用地球部的热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高低起伏,形成高山和盆地高中地理第4页,共20页O外

30、力作用太阳能风化、侵蚀、搬运、 沉积、固结成岩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二、力作用山地的形成1、力作用:地壳运动是力作用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包括两种形式。形式 项目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岩层运动方向平行于地球表面垂直于地球表面影响对岩层的影响使地壳物质水平位移,岩层发 生弯曲使地壳抬升或下沉对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 陆变迁,形成断块山举例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大西洋 的扩、东非大裂谷的形成海峡的形成庐山、华山、泰山的形成相互关系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两者相伴发生在不同 区域和不同时期,以某一种运动为主全球而言,水平运 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2、褶皱(1)褶皱:

31、基本单位是褶曲,褶曲有两种基本形态:向斜和背斜(2)背斜和向斜的判断A、正常情况,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是向斜(不完整的要补完整)。B、最科学的依据是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核部岩层老,两翼岩层新的是背斜;核部岩层新,两翼岩层老的是向斜。岩层新老关系的确定:切割定律(被切的岩层老,主动切入的岩层新)(3)实际运用背斜向斜一般形态岩层向上拱起岩层向下弯曲岩层新老关系岩层中间老,两侧新。岩层中间新,两侧老。常见地形山岭谷地地形倒置(差别侵蚀)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到力,物质 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更加坚 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背斜成谷向斜成山A、利用向

32、斜找水,背斜找油。B、地下隧道选择在背斜原因:天然拱形,稳定不易坍塌利于排水,保持隧道干燥3、断层(1)岩体发生破裂后,两侧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外移,就形成断层。(2)常形成谷底和断块山,在工程中要避开断层。类型概念规模举例褶皱山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 和谷地规模有大有小科迪勒拉山系、喜马拉 雅山系、阿尔卑斯山脉断块山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分布广泛,规模大 小不一华山、庐山、泰山4、山岳的类型及形成O 侬理薄W4m哦图河谷形成阶段初期中期成熟期主要侵蚀方式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流下切侵蚀减弱,侧 蚀增强以侧蚀为主河谷形态特征河谷横剖面呈“V”字 型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河流出现连续河湾河

33、谷横剖面呈槽型火山地下深处岩浆沿地壳中央喷出 口或管道喷出,冷却凝固形成规模大小不一日本的富士山,我国长 白山主峰5、山岳对交通运揄的影响(1),对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在山地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 在山地地区,人们通常优先其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的公路,其次才是铁路.(2)、对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影响由于山岳地区相对高度大,地表崎岖,因此线路选择时应避开陡坡和沼泽地,而是选择在 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3),对交通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如在陡坡上往 往是“之”字形弯曲。三、

34、外力作用与河流地貌溯源侵蚀下他侧蚀概念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垂直于地面的侵他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饱对河流的 影响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使河床加深,河流 向纵深方向发展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 河流向横向发展。特别强调伸长 加深 展宽 1、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1)风化作用:在水、温度及生物等的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或破 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2)侵蚀作用流水侵蚀:使谷底、河床加宽加深,使坡面趋于破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等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海浪侵蚀:形成海蚀陡崖等(3)搬运作用

35、: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4)堆积作用在流水和风力撤运的途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导致物质逐渐沉积,在沉积过程中颍 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所以沿着水流方向我们先看到颗粒比较大的沙子,越往后沙粒越小。流水堆积:形成冲击扇、三角洲、河漫滩平原风力堆积:形成新月形沙丘冰川堆积:形成冰磕地貌、冰蚀湖等海浪堆积:形成沙滩2、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侵饱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 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河流侵蚀的三种类型3、河流堆积地貌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在河流 堆积地

36、貌中,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地貌类型。(1)洪积一冲积平原一发育于山前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在山区流动时,由于山区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 泥沙。可是,当水流流出谷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河 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颗粒由扇顶到扇缘越来越小。(2)河漫滩平原一发育于河流的中下游在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河流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 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3)三角洲平原一形成于河流入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 三

37、角洲。4、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地形区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原因聚落的形状高原地区深切的河谷两岸 的河漫滩平原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两岸泥沙淤 积而成的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 源丰富,呈狭长的带状山区洪积扇、冲积扇、 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比较 丰富,并淤积有肥沃的土呈条带状平原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 布,有便捷的河航运和海上运输,形成沿河聚落带, 沿海岸聚落带四、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1)岩浆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是在地球部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 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分为

38、喷出岩和侵入岩,如花岗岩、玄武岩等(2)沉积岩:是裸露地表的岩浆岩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成为砾石、沙 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如砾岩、砂 岩、页岩、石灰岩等。沉积岩的特点: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3)变质岩:各种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如岩、板岩高中地理第3页,共20页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自 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图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 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2)生物循环: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 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同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 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