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6课 三国鼎立同步训练及解析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6课 三国鼎立同步训练及解析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6课 三国鼎立同步训练及解析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6课 三国鼎立同步训练及解析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6课 三国鼎立同步训练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16课 三国鼎立选择题1.“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人物应是( )A. 刘备B. 曹操C. 诸葛亮D. 孙权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叱咤风云的曹操生活的时代是( )A. 西汉时期B. 东汉末年C. 三国时期D. 南北朝时期3.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 淝水之战B. 牧野之战C. 官渡之战D. 赤壁之战4.公元200年,在我国北方的官渡发生了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一方号称十万大军,另一方却仅有三四万人,力量悬殊。但弱方却采取火烧对方粮草,使对方军心动摇,从而取得

2、以少胜多的胜利。那么作战双方是()A. 刘备与孙权B. 袁术与袁绍C. 董卓与孙权D. 袁绍与曹操5.为研究三国时代的历史,小明找来了电脑游戏三国英杰传,二十四史中的三国志,小说三国演义,电视剧三国影碟,其中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A. 三国志B. 三国演义C. 三国D. 三国英杰传6.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将曹操描写成反面人物的代表。京剧击鼓骂曹:“到如今出了个奸曹操,上欺天子下压群僚。”历史上的曹操统军30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对于上述三则材料中文字和历史中同一人物“曹操”的认识之所以不同,其根本原因是()A. 所处的阶级立场不同,观

3、点就不同,感同身受就不同B. 对于文学中的历史人物,为了增加趣味性和情节的需要,进行了虚构C. 我们要将历史和文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还历史的真实性D. 文学源于历史,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以信服7.“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这场战役是( )A. 巨鹿之战B. 官渡之战C. 赤壁之战D. 淝水之战8.有一段评书是这么说的:“这些火船往哪儿开呀?曹营啊。那东风这么一鼓啊,鼓动帆蓬,这船都象飞起来一样,火船就奔曹操的水寨来了。”它讲的是( )A. 淝水之战,曹操以弱胜强B. 官渡之战,蜀吴联合抗曹

4、C.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奠定D. 长平之战,刘备、孙权统一北方9.赤壁之战导致的直接结果是( )A. 东汉政权彻底灭亡B. 三国鼎立局面已形成C. 曹操不敢再轻易南下D. 孙刘联军夺取大片土地10.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时间都发生在东汉末年交战双方中都有曹操的军队结局都是以少胜多 都促进三国鼎立局面形成A. B. C. D. 11.蜀国丞相诸葛亮说:“今民困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这表明( )A. 蜀锦已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B. 蜀锦是打败魏、吴的主要武器C. 蜀锦制造业耗费国家资财,使国库空虚D. 蜀锦生产技术落后,难与敌人生产相配1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特

5、点是( )A. 封建制度建立和初步发展B.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C. 政权分裂和民族汇聚D.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13.三国时期,政权分立,政治、军事、外交斗争错综复杂。三国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A. 魏-吴-蜀B. 吴-魏-蜀C. 蜀-吴-魏D. 魏-蜀-吴14.三国时期,造成鼎立局面持续的决定性因素是( )A. 吴蜀联合对抗曹操B. 司马炎夺权影响魏国统一C. 三国经济发展形成相对均势D. 曹魏的国力日渐强大15.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三国局势的是( )A. B. C. D. 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6、。”(1)这首诗的“烈士”指什么?其最伟大的功绩是什么? 材料二: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水面偏能用火攻。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杜甫(2)材料二赞颂的是谁?请列举和他有关的成语。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材料二: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什么建议?这一建议在哪次战役中得以实施?依据材料一指出,曹操称

7、雄的政治优势是什么?(2)材料一中的“然操遂能克绍”说的是哪一次战役的情况?依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战役曹操取胜原因是什么?(3)观察材料二中的三国形势图,A、B、C三处是三国的地理位置。其中占据黄河流域的是哪个政权?C处政权的建立者是谁?第16课 三国鼎立选择题1.“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人物应是( )A. 刘备B. 曹操C. 诸葛亮D. 孙权【答案】B【解析】依据“青梅煮酒”可知,曹操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文学家,他统一黄河流域,招募流民、士兵垦田,重视人才,发展经济,为中国历史的进步作出杰出贡献,

8、所以分析题干可知,描述的是曹操的一生,故B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于题干信息不符合,故排除ACD。故选B。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叱咤风云的曹操生活的时代是( )A. 西汉时期B. 东汉末年C. 三国时期D. 南北朝时期【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曹操死后,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称帝,建立魏国,三国开始,因此,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故B正确。ACD三项均和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ACD。故选B。3.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 淝水之战B. 牧野之战C. 官渡之战D. 赤壁之战【答案】C【解析】结合教材可知,东汉末年,各地出现了割据一方的军阀,占据河南一带的

9、曹操和占据河北一代的袁绍,是当时势力较大的军阀,200年,袁绍率十万大军,进攻曹军,双方在官渡激战。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故C正确。淝水之战是东晋和前秦之间的一场战役;牧野之战,商朝晚期,周武王推翻商朝的著名战役;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4.公元200年,在我国北方的官渡发生了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一方号称十万大军,另一方却仅有三四万人,力量悬殊。但弱方却采取火烧对方粮草,使对方军心动摇,从而取得以少胜多的胜利。那么作战双方是()A. 刘备与孙权B. 袁术与袁绍C. 董卓与孙权D. 袁绍与曹操【答案】D【解析】本

10、题考查官渡之战的相关知识。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公元200年”“我国北方的官渡发生了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可知,这指的是官渡之战。根据所学可知,200年的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此战曹操大败袁绍,战后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故选D。5.为研究三国时代的历史,小明找来了电脑游戏三国英杰传,二十四史中的三国志,小说三国演义,电视剧三国影碟,其中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A. 三国志B. 三国演义C. 三国D. 三国英杰传【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三国时代的史书。第一手资料也叫原始资料,是指自己直接经过搜集整理和直接经验所得。三国志是史书,史料价值高,属于第一手资料; B三

11、国演义是文学作品,有演绎成分;C三国是影视作品,有加工的成分;D三国英杰传是游戏,不是第一手史料。故选A。6.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将曹操描写成反面人物的代表。京剧击鼓骂曹:“到如今出了个奸曹操,上欺天子下压群僚。”历史上的曹操统军30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对于上述三则材料中文字和历史中同一人物“曹操”的认识之所以不同,其根本原因是()A. 所处的阶级立场不同,观点就不同,感同身受就不同B. 对于文学中的历史人物,为了增加趣味性和情节的需要,进行了虚构C. 我们要将历史和文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还历史的真实性D. 文学源于历史,具有一定的可靠

12、性,可以信服【答案】A【解析】据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评价、京剧击鼓骂曹中对曹操的评价和“历史上的曹操统军30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可知,三则材料中文字和历史中对同一人物“曹操”的认识之所以不同,观点不同,其根本原因是所处的阶级立场不同,代表的阶层、利益不一样,观点就不同,感同身受就不同。综合分析,A符合题意。BCD三项说法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故选A。7.“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这场战役是( )A. 巨鹿之战B. 官渡

13、之战C. 赤壁之战D. 淝水之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赤壁之战。AB两项分别发生在现今的河北和河南,与题干“长江流域”不符合,故排除AB。依据题干和所学可知,这场战役是赤壁之战。208年,曹操为乘胜消灭孙权和依附荆州势力的刘备,统一全国发动赤壁之战。刘备采用了诸葛亮的建议,联合江东的孙权,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在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C正确。淝水之战发生在合肥市肥西县以北的东记河上,在北方,故排除D。故选C。8.有一段评书

14、是这么说的:“这些火船往哪儿开呀?曹营啊。那东风这么一鼓啊,鼓动帆蓬,这船都象飞起来一样,火船就奔曹操的水寨来了。”它讲的是( )A. 淝水之战,曹操以弱胜强B. 官渡之战,蜀吴联合抗曹C.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奠定D. 长平之战,刘备、孙权统一北方【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赤壁之战。淝水之战,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和曹操无关,故排除A。官渡之战是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故B错误。由题干中“这些火船往哪儿开呀?曹营啊”判断是赤壁之战。208年,曹操率军南下,想要统一全国,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展开大战,孙刘联军采

15、用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元气大伤,狼狈退回北方,从而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基础,故C正确。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刘备、孙权也未统一北方,故D错误。故选C。9.赤壁之战导致的直接结果是( )A. 东汉政权彻底灭亡B. 三国鼎立局面已形成C. 曹操不敢再轻易南下D. 孙刘联军夺取大片土地【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赤壁之战的相关内容。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消灭刘备、孙权,统一天下。孙权、刘备组成联军,在赤壁与曹军展开决战。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连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大败曹军,曹操不敢再轻易南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故选C。10.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时间

16、都发生在东汉末年交战双方中都有曹操的军队结局都是以少胜多 都促进三国鼎立局面形成A. B. C. D.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共同点。题目直接设问考查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时间都发生在东汉末年,交战双方中都有曹操的军队结局都是以少胜多,都促进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这四个内容都正确。故选D。11.蜀国丞相诸葛亮说:“今民困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这表明( )A. 蜀锦已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B. 蜀锦是打败魏、吴的主要武器C. 蜀锦制造业耗费国家资财,使国库空虚D. 蜀锦生产技术落后,难与敌人生产相配【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国时期蜀国生产发展的相关内

17、容。根据材料“今民困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的意思是,如今人民穷困国库空虚,与敌人战斗所需要的物资就全仰仗蜀锦。该句表明了蜀锦是蜀国与曹魏抗争的经济保障,已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故选A。1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A. 封建制度建立和初步发展B.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C. 政权分裂和民族汇聚D.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比较综合的能力。学生对中国古代史要有一个宏观的认识,A项是秦国统一全国,B项是汉朝时期,题目所述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故选C。13.三国时期,政权分立,政治、军事、外交斗争错综复杂。三国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18、)A. 魏-吴-蜀B. 吴-魏-蜀C. 蜀-吴-魏D. 魏-蜀-吴【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三国鼎立。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魏,是三国中第一个建立的政权。公元 221年,刘备在西川称帝,国号“汉”,即蜀汉,是三国中第二个建立的政权。公元 222年,孙权在江南称王,建吴国,史称“孙吴”或“东吴”,但此时的孙权称东吴是魏之附庸国。直至公元229年,孙权在建业(今南京)定都称帝,东吴政权才正式成立,为三国中最后建立的。此题正确选项为D。故选D。14.三国时期,造成鼎立局面持续的决定性因素是( )A. 吴蜀联合对抗曹操B. 司马炎夺权影响魏国统一C. 三国经济发展形成相对均势D. 曹魏的国力日渐强大

1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决定性因素。由所学可知,国家政权得以成立并稳固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的发展。三国时期,各国的统治者都注意发展生产。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吴国的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所以三国经济发展形成相对均势。故C符合题意。ABD项明显都不符合题意。故选C。15.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三国局势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三国鼎立局面局面的形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位于北方。221年刘

20、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位于四川地区。222年孙权在建业称王,国号“吴”,史称东吴,位于江南地区,至此三国正式鼎立。故选B。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1)这首诗的“烈士”指什么?其最伟大的功绩是什么? 材料二: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水面偏能用火攻。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杜甫(2)材料二赞颂的是谁?请列举和他有关的成语。 【答案】(1)曹操;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军阀割据的局面。(2)诸葛亮;三顾茅庐、七擒七纵、草船借箭等。【解析】本题考查曹操统一北方、诸葛亮等,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曹操

21、统一北方、诸葛亮等相关史实。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材料二: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什么建议?这一建议在哪次战役中得以实施?依据材料一指出,曹操称雄的政治优势是什么?(2)材料一中的“然操遂能克绍”说的是哪一次战役的情况?依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战役曹操取胜原因是什么?(3)观察材料二中的三国形势图,A、B、C三处是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