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愧的导师沈宝环教授_第1页
无愧的导师沈宝环教授_第2页
无愧的导师沈宝环教授_第3页
无愧的导师沈宝环教授_第4页
无愧的导师沈宝环教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无愧的导师沈宝环教授总第115期2007年1月I.了徂.三NO.115Jan.,2007无愧的导师沈宝环教授何建初台湾着名的图书馆活动家,教育家,我在文华图专读书时的老师沈宝环(培基)教授,1919年5月2O日出生于武昌,19471955年留学美国,获丹佛大学图书馆硕士,教育学博士.1995年在台大退休后,次年定居美国依亲复健,不时参观并参加彼邦图书馆界活动依旧.不幸身患肠癌不治,于2004年9月9日在洛杉矶溘然长逝,享年85岁.噩耗传来,国内外图书馆人无不悲痛唏嘘.特别是昔日文华图专的同学,更为师长的去世导致台湾乃至中国图书馆事业失去了一位难得的热心长者,忠诚的图书馆事业的领军人物而感叹不已

2、.哲人其萎,界内同人众议出版专刊,群忆生平以为纪念.学生不才,自当从命.在叙述与宝环先生的往事前,请允许我简单追述一下与中国图书馆事业有不可分割关系的两个人物韦棣华女士和沈祖荣老先生.韦棣华女士(MaryElizabethWood)来华时已38岁,来华之前已经在美国图书馆做了十多年的图书馆员,她非常喜欢中国,留在中国教英文与西方文学.她发现中国只有封闭的藏书楼,却没有开放的公共图书馆Library的设置,就写信给美国亲友古旧,募得十万经费与数千册图书,于1910年在武昌文华书院开办文华公书林.韦棣华女士认为应该要有专门的人才来负责这一专业事务,就让大学刚毕业的沈祖荣担任她的助手.他从小没上过学

3、,十分赞成她倡导新图书馆运动.1914年,韦棣华女士派沈祖荣到美国去念LibraryScience,准备师资.1918年,她自己也去西蒙斯学院进修,学习LibraryScience.此时,她已56岁了.1920年韦,沈二人为培养中国图书馆专业人才,按照新图书馆运动计划第二步,在文华大学设立文华图书科,从此每年有学生毕业,满足了当时各省大学教育建设急需.二人合作使沈氏家族与中国图书馆事业形成了不可分割性.1924年,韦棣华女士再度回到美国,说服美国国会议员,要求美国政府把庚子赔款退还给中国.历经了三年的努力,美国国会终于通过将庚子赔款作者简介何建初.男,1921年生.1948年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

4、校图书馆学专业毕业.原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剐馆长,剐研究馆员.lO8退还给中国,北京图书馆和清华大学就是用那笔钱受惠的.1925年,由于韦棣华女士的推动,中国成立了中华图书馆协会,团结了南北图书馆人共同进步.l929年,文华图书科从华中大学脱离独立,成立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沈祖荣任校长,韦棣华女士任教务长.同年,沈祖荣代表中国去罗马参加首届世界图联大会,进入国际大门.l931年,韦棣华女士在华去世,把她手创的新图书馆运动和中国图书馆事业未竟之事,留给了沈祖荣先生.韦棣华女士把她的后半生贡献给了我国图书馆事业,贡献给了我国整个文化事业,她是一个打开中美文化合作大门的先贤.黎元洪总统曾经这样评价她

5、:韦棣华女士是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皇后.受韦棣华女士的影响和礼聘,沈祖荣先生在大学毕业后担任了文华公书林的副馆长,他放弃了一心向往的到美国去学习童子军业务的想法,被韦棣华女士选送赴美国研读图书馆学.当时他对韦棣华女士的决定不甚了了,在夫人的劝说下才下定决t3走上图书馆这条路,并且为图书馆事业奉献了一生.不仅如此,在沈先生的影响下,三个子女亦先后求学求职于文华图专.宝环先生则更是一生打从大学开始,就没有离开过图书馆界的圈子.鉴于沈祖荣先生在现代中国图书馆教育事业上的卓着贡献,沈先生被誉为图书馆学教育之父,其家庭亦被称为图书馆学世家.值得一提的是,在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沈老先生受到了不少委屈和不公

6、正待遇,但他都不以为然.老先生的幼女这样评价其父:我的父亲是个心胸开阔,处世豁达的人.在一些政治运动中,他受了不少委屈和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也不耿耿于怀,而是以大局为重.他认为只要国家兴旺发达,个人委屈算不得什么.简单介绍了对中国图书馆事业产生深远影响的两位开拓者,读者也一定已经知晓了宝环先生踏上并且为之献身的图书馆事业的直接以及间接原因了.关于宝环先生投身图书馆事业,还有一段小插曲呢.原来,宝环先生并无意于图书馆事业,连其父沈老先生当上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校长.同年又何建初:无愧的导师沈宝环教授HeJianchu:InLovingMemoryofProfessorShenBaohuan代表中国

7、出席世界图联首届大会的责任与荣誉都未曾打动宝环先生的心.沈老先生始终认为沈家不能与中国图书馆事业分割,他对夫人说:如果我们自己的子女都采取这种态度,轻视图书馆事业,我如何能够鼓励人家的子弟进文华图专?他这番话打动了夫人的心,电话召回宝环,宝琴兄妹,到廖家花园文华图专注册入学.他于1940年进入图专本17届学习两年,毕业后曾在国际问题研究所工作一年.1943年回校任讲师,总务长.1946年秋图专六入学,他任班导师.他十分喜爱学生,给学校增添了生活情趣,如郊游,打桥牌,唱歌,演讲,性格开朗,没有架子,主张创新,务实.他授课介绍三民主义化图书分类标准即是一例.1946年毕业四男五女大多去高校,二男留

8、校工作然而,进入文华图专的宝环先生却并未因此就把自己完全交付中国图书馆事业.1947年,宝环先生公费留学美国,就读于丹佛大学图书馆学.到美国之后的宝环先生虽身在图书馆研究领域,心却仍向往国际关系,因为他早在读文华中学高中时,曾以英文撰写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之可能性而被丹佛大学研究院院长读到,特准宝环先生直接进入国际关系学就读博士.但是,丹佛图书馆学研究所所长赫蕾特?霍韦博士极力反对,这才断绝了宝环先生的转学念头.在以后的学习研究中,赫蕾特?霍韦博士严格要求,宝环先生努力勤奋读书,顺利取得硕士学位,并继续攻读教育学博士.在丹佛市公共图书馆工作期间,因表现杰出,曾名列1955年美国图书馆名人录.宝环

9、先生在美国共待了八年时间,1955年,宝环先生回到台湾.在留台44年的岁月里,宝环先生对台湾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建立了历史性的辉煌业绩.1.图书馆经营方面:他以创建并经营东海大学图书馆为模式,为台湾图书馆界树立起运作的典范.2.在图书馆学教育方面:他不仅桃李遍天下,而且为台湾枯竭的图书馆学思想之井,添加了滋润助长的朝露.宝环先生在东海大学图书馆担任馆长17年,他的治馆方法不仅成了此后各图书馆经营的榜样,而且也是他自己日后筹建台湾其他图书馆的标准.宝环先生离开东海大学以后,随即转往彰化教育学院,担任该校科学教育及语文教育二系系主任,时间长达八年.期间为中山大学建校需要,借调担任馆长兼教授,两地奔走.

10、1980年,台湾大学图书馆学系创立研究所,礼聘宝环先生为研究所教授.在此期间,除了兼任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到1984年完成任务不再兼任之外,于1992年始,还在世界新闻传播学院兼任图书资讯科学系的教授,直到1995年退休时,才算正式离别坚守了一辈子的岗位宝环先生在台湾图书馆工作与图书馆学教育中始终突破传统,开创新局.宝环先生到东海大学图书馆服务后,首先便突破当时图书馆管理的禁忌,开风气之先以开架阅览服务提供书库阅览服务.在44年的图书馆工作与图书馆学教育中,宝环先生还建立了对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理论基础.他认为:1.图书馆学是一种偏重行动的科学.2.图书馆学是一种不断变动的科学.3.图书馆学是一种进

11、入自动的科学.4.图书馆是一有生命的有机体.5.资讯时代的图书馆应该是在最短时间内将以适当形式制作的资讯提供读者作最恰当的运用.6.图书馆员与读者的沟通模式更应重视听与讲.宝环先生的另一项成就是主编及出版图书馆学小丛书与图书馆.这在当时图书馆学之书刊寥寥可数之际,无疑是极大的开创新局之举.宝环先生秉持理想,开风气之先为图书馆学研究开辟一片园地.他在台湾世新大学图书馆资讯学系暨图书馆出版的资讯传播与图书馆季刊中任编委顾问,除邀请图书馆学专家学者发表论文外,还积极介绍许多先进国家之图书馆学成就,作为国内图书馆的借鉴与参考.宝环先生在台湾大学图书馆学系专职任教后,以在图书馆界身经百战的实务工作经验,

12、在课堂上,无论是论述图书馆学理论或讲解实务工作经验,都让台下的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宝环先生在大学部讲授西方参考资料,社会科学文献,人文科学文献,大学图书馆等课程;在硕士班则开设图书馆教育,读者服务研讨,文化中心管理;在博士班则开授图书馆学研究趋势.在工作教育的同时,宝环先生着述颇丰.他曾先后出版西方参考书指南,西方参考资料,图书馆学与图书馆事业,图书馆读者服务,图书馆学概论,图书馆事业何去何从与参考工作与参考资料英文一般性参考工具书指南等图书资讯学领域重要的学术专着.此外,宝环先生还大力提倡图书馆自动化,资源共享,馆际合作等重要理念,亦相继撰文并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由于宝环先生杰出的教学,服务与研

13、究成绩,先后荣获(下转第111页)109廖洛纲:文华图专毕业生自抗日战争开始后对四川地区各图书馆做出的贡献LiaoLuogang;TheContributiontotheLibrariesofSichuanProvinceoftheBooneLibrarySchoolDuringtheWaranstJapaneseAggreion在校大学生来说多一种技能,就多一条出路.还有文华图专本科二届(19211923)毕业生冯汉骥,本科七届(19261928)毕业的女生陆秀(后来冯,陆两人结为良缘),他俩在美留学时冯是学的人类学,陆秀攻读儿童学前教育专业.他们来成都后,对本身各自的专长做出了重大成果:如

14、冯在任省博物馆长期间,发掘王建墓,对历史的考证,用英文写成学术报告在美国权威的期刊上发表,而陆秀任四川省立幼稚师范学校校长,在成都的学前教育领域,可以说是开创局面的先锋.同时,他俩对成都的图书馆事业都始终无限关注.原因就是对文华图专抱有这份校友的深情i或者说具有文华人互相帮助的团队传统,这的确是我国图书馆界众所周知的事实.我国图书馆事业,在解放前是不大被重视的,至到2O世纪5O60年代,四川省图书馆学会才着手抓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培训,通过四JlJ省图书馆,组织了多次大小不同的业务短训班,抽调各系统图书馆的年轻工作人员参加学习.教师除由四JlJ省图书馆的少数业务骨干担任外,还从四川大学,华西大学图

15、书馆中聘请文华图专毕业的业务骨干担任,华西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李永增(文华图专本科十二届毕业生,19341936年)担任和组织这项工作.1960年暑假由四川省图书馆与重庆市图书馆联合组办了一次全省性图书馆业务培训班,由各市,县抽调图书馆的年轻工作人员参加一个月的短期学习,培训班借用西南师范学院校舍,重庆市图书馆馆长杨作平(文华图专本科二届毕业生,19211923)亲自主持工作.教师有重庆市图书馆李景梅(文华图专三届毕业生,19421944)等,笔者也赴渝担任图书采购学的专业课教学.这次培训工作,使全省各市,县中小型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提高了业务水平,增进了服务质量,影响面宽,见效快,这与当时四川省,

16、重庆市两图书馆的领导人的远见卓识分不开的.综上所述,文华图专毕业生在抗日战争以来,对四JlJ省的图书馆事业尽了绵薄之力,他们没有忘记文华图专的校训智慧服务的精神,没有辜负母校的教育和培养.(收稿日期:200608一l1)(上接第109页)台湾特优教师奖,中国图书馆学会杰出服务奖,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学会杰出服务奖,美国资讯科学学会杰出服务奖等多项荣誉.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离开祖国大陆43年后,宝环先生于1990年9月随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同仁来大陆参观访问.宝环先生非常鼓励两岸学术文化的交流,他认为彼此经验的共享可取长补短,是一项良性的互动.他充分肯定大陆在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的研究方面的成绩,特别提到大

17、陆非常重视图书馆专业人员的地位,没有教高于职的观念,对大陆图书馆事业发展有非常大的贡献与影响.也就在1990年9月,我在与导师,兄长宝环先生阔别了43年后重逢了.分别时,我们都是二十几岁的青年人(宝环先生28岁,我26岁),再见时都已古稀.彼时彼景彼情,真难以用语言与文字表达.43年的阔别,双方都有说不尽的话语,宝环先生与我们当年文华图专的学生竟促膝相聚至凌晨二点才依依惜别.以后的几年里,宝环先生又多次回大陆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每次回来,我们都相聚聊天.嗣后,宝环先生虽与我相隔千万里,我们经常书信往来,互致问候,关怀.宝环先生还常常在信中央寄少量美元给我,也夹带给其他文华学生.所有这些都常常使我们心动不已.我们都已耄耋老人,我与宝环先生在上世纪4O年代廖家花园文华图专师生一场不过三年之久,宝环先生竟如此念旧,如此重情,现在想来,亦不禁情涌心头.宝环先生还不断寄我图书与刊物,计有徘徊集,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沈宝环教授七秩荣庆祝贺论文集,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沈祖荣评传,图书馆学与图书馆事业,沈宝环教授八秩荣庆祝寿论文集等.我亦购置大陆图书馆专业书籍寄与他.宝环先生称我是文华校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