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煤矿企业类存档编号:AJ/01-1036煤矿安全与职业卫生现场评估AQPG 2013-1036枣庄市金庄生建煤矿评估报告评估:2013年8月2日 印制:2014年1月6日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技术中心 编 制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 监 制目 次 TOC h z t 标题 1,1,标题 2,2,标题 3,3,标题 4,4,标题 5,5 HYPERLINK l _Toc376273432 前 言 PAGEREF _Toc376273432 h 5 HYPERLINK l _Toc376273433 第一章 概况 PAGEREF _Toc376273433 h 6 HYPERLINK l _Toc376
2、273434 第一节 评估对象及依据 PAGEREF _Toc376273434 h 6 HYPERLINK l _Toc376273435 一、 评估对象 PAGEREF _Toc376273435 h 6 HYPERLINK l _Toc376273436 二、 评估主要依据及相关资料 PAGEREF _Toc376273436 h 6 HYPERLINK l _Toc376273437 (一) 法律、法规、规范、文件 PAGEREF _Toc376273437 h 6 HYPERLINK l _Toc376273438 (二) 相关资料 PAGEREF _Toc376273438 h 9
3、 HYPERLINK l _Toc376273439 第二节 矿井概况 PAGEREF _Toc376273439 h 10 HYPERLINK l _Toc376273440 一、 矿井基本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440 h 10 HYPERLINK l _Toc376273441 二、 矿井证照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441 h 11 HYPERLINK l _Toc376273442 三、 矿井生产概况 PAGEREF _Toc376273442 h 11 HYPERLINK l _Toc376273443 (一) 井田境界 PAGEREF _Toc3
4、76273443 h 11 HYPERLINK l _Toc376273444 (二) 自然条件 PAGEREF _Toc376273444 h 12 HYPERLINK l _Toc376273445 (三) 井田水文地质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445 h 12 HYPERLINK l _Toc376273446 1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PAGEREF _Toc376273446 h 12 HYPERLINK l _Toc376273447 2 矿井水文地质 PAGEREF _Toc376273447 h 13 HYPERLINK l _Toc376273448 (四) 相邻
5、矿井 PAGEREF _Toc376273448 h 26 HYPERLINK l _Toc376273449 (五) 交通位置及周边环境 PAGEREF _Toc376273449 h 28 HYPERLINK l _Toc376273450 第三节 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PAGEREF _Toc376273450 h 30 HYPERLINK l _Toc376273451 一、 劳动定员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451 h 30 HYPERLINK l _Toc376273452 二、 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452 h 30 HYPERLINK
6、 l _Toc376273453 (一)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453 h 30 HYPERLINK l _Toc376273454 (二) 采、掘安排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454 h 30 HYPERLINK l _Toc376273455 (三) 近三年生产和安全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455 h 30 HYPERLINK l _Toc376273456 三、 矿井主要装备 PAGEREF _Toc376273456 h 30 HYPERLINK l _Toc376273457 第四节 矿井应急救援 PAGEREF
7、_Toc376273457 h 31 HYPERLINK l _Toc376273458 一、 兼职救护队员及救护装备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458 h 31 HYPERLINK l _Toc376273459 二、 矿井应急救援、 PAGEREF _Toc376273459 h 31 HYPERLINK l _Toc376273460 第五节 安全培训 PAGEREF _Toc376273460 h 32 HYPERLINK l _Toc376273461 第六节 矿井危险源及重大隐患排查治理 PAGEREF _Toc376273461 h 33 HYPERLINK l _
8、Toc376273462 一、 矿井重大危险源 PAGEREF _Toc376273462 h 33 HYPERLINK l _Toc376273463 二、 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463 h 33 HYPERLINK l _Toc376273464 第七节 矿井开采技术条件 PAGEREF _Toc376273464 h 39 HYPERLINK l _Toc376273465 一、 顶底板条件 PAGEREF _Toc376273465 h 39 HYPERLINK l _Toc376273466 二、 瓦斯 PAGEREF _Toc376273466
9、h 39 HYPERLINK l _Toc376273467 三、 煤尘爆炸性 PAGEREF _Toc376273467 h 39 HYPERLINK l _Toc376273468 四、 煤的自燃发火 PAGEREF _Toc376273468 h 39 HYPERLINK l _Toc376273469 五、 地温 PAGEREF _Toc376273469 h 39 HYPERLINK l _Toc376273470 六、 煤与瓦斯突出 PAGEREF _Toc376273470 h 40 HYPERLINK l _Toc376273471 七、 冲击地压 PAGEREF _Toc37
10、6273471 h 40 HYPERLINK l _Toc376273472 八、 水害 PAGEREF _Toc376273472 h 40 HYPERLINK l _Toc376273473 第二章 矿井安全生产系统现状 PAGEREF _Toc376273473 h 43 HYPERLINK l _Toc376273474 第一节 开拓、开采系统 PAGEREF _Toc376273474 h 43 HYPERLINK l _Toc376273475 一、 开拓方式 PAGEREF _Toc376273475 h 43 HYPERLINK l _Toc376273476 (一) 主井 P
11、AGEREF _Toc376273476 h 43 HYPERLINK l _Toc376273477 (二) 副井 PAGEREF _Toc376273477 h 43 HYPERLINK l _Toc376273478 二、 水平划分 PAGEREF _Toc376273478 h 43 HYPERLINK l _Toc376273479 三、 采区划分 PAGEREF _Toc376273479 h 43 HYPERLINK l _Toc376273480 四、 采掘工艺 PAGEREF _Toc376273480 h 43 HYPERLINK l _Toc376273481 (一) 采
12、煤工作面基本概况 PAGEREF _Toc376273481 h 44 HYPERLINK l _Toc376273482 (二) 掘进工作面概况 PAGEREF _Toc376273482 h 44 HYPERLINK l _Toc376273483 第二节 主要安全生产系统 PAGEREF _Toc376273483 h 45 HYPERLINK l _Toc376273484 一、 安全生产保障 PAGEREF _Toc376273484 h 45 HYPERLINK l _Toc376273485 (一) 管理机制 PAGEREF _Toc376273485 h 45 HYPERLIN
13、K l _Toc376273486 (二) 安全生产保障现状及运行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486 h 45 HYPERLINK l _Toc376273487 (三) 检测检验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487 h 46 HYPERLINK l _Toc376273488 二、 采煤 PAGEREF _Toc376273488 h 46 HYPERLINK l _Toc376273489 (一) 管理机制 PAGEREF _Toc376273489 h 46 HYPERLINK l _Toc376273490 (二) 系统现状及运行情况 PAGEREF _Toc
14、376273490 h 46 HYPERLINK l _Toc376273491 (三) 检测检验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491 h 47 HYPERLINK l _Toc376273492 三、 掘进 PAGEREF _Toc376273492 h 47 HYPERLINK l _Toc376273493 (一) 管理机制 PAGEREF _Toc376273493 h 47 HYPERLINK l _Toc376273494 (二) 系统现状及运行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494 h 47 HYPERLINK l _Toc376273495 四、 机电 P
15、AGEREF _Toc376273495 h 47 HYPERLINK l _Toc376273496 (一) 管理机制 PAGEREF _Toc376273496 h 47 HYPERLINK l _Toc376273497 (二) 系统现状及运行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497 h 48 HYPERLINK l _Toc376273498 1 矿井供电系统 PAGEREF _Toc376273498 h 48 HYPERLINK l _Toc376273499 2 矿井提升系统 PAGEREF _Toc376273499 h 48 HYPERLINK l _Toc37627
16、3500 3 人员运输系统 PAGEREF _Toc376273500 h 49 HYPERLINK l _Toc376273501 4 压风系统 PAGEREF _Toc376273501 h 50 HYPERLINK l _Toc376273502 (三) 安全检测检验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502 h 50 HYPERLINK l _Toc376273503 五、 运输 PAGEREF _Toc376273503 h 53 HYPERLINK l _Toc376273504 (一) 管理机制 PAGEREF _Toc376273504 h 53 HYPERLINK l
17、_Toc376273505 (二) 系统现状及运行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505 h 53 HYPERLINK l _Toc376273506 (三) 运输系统设备安全检测检验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506 h 55 HYPERLINK l _Toc376273507 六、 通风系统 PAGEREF _Toc376273507 h 55 HYPERLINK l _Toc376273508 (一) 管理机制 PAGEREF _Toc376273508 h 55 HYPERLINK l _Toc376273509 (二) 通风系统现状 PAGEREF _Toc3
18、76273509 h 56 HYPERLINK l _Toc376273510 (三) 矿井反风演习 PAGEREF _Toc376273510 h 57 HYPERLINK l _Toc376273511 (四)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 PAGEREF _Toc376273511 h 58 HYPERLINK l _Toc376273512 (五) 检测检验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512 h 58 HYPERLINK l _Toc376273513 七、 防治瓦斯 PAGEREF _Toc376273513 h 59 HYPERLINK l _Toc376273514 (一) 管
19、理机制 PAGEREF _Toc376273514 h 59 HYPERLINK l _Toc376273515 (二) 系统现状运行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515 h 59 HYPERLINK l _Toc376273516 (三) 检测检验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516 h 60 HYPERLINK l _Toc376273517 八、 综合防尘 PAGEREF _Toc376273517 h 60 HYPERLINK l _Toc376273518 (一) 管理机制 PAGEREF _Toc376273518 h 60 HYPERLINK l _Toc
20、376273519 (二) 系统现状及运行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519 h 60 HYPERLINK l _Toc376273520 九、 防灭火 PAGEREF _Toc376273520 h 61 HYPERLINK l _Toc376273521 (一) 管理机制 PAGEREF _Toc376273521 h 61 HYPERLINK l _Toc376273522 (二) 系统现状及运行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522 h 62 HYPERLINK l _Toc376273523 十、 监测监控系统 PAGEREF _Toc376273523 h
21、63 HYPERLINK l _Toc376273524 (一) 管理机制 PAGEREF _Toc376273524 h 63 HYPERLINK l _Toc376273525 (二) 系统现状及运行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525 h 63 HYPERLINK l _Toc376273526 十一、 防治水 PAGEREF _Toc376273526 h 64 HYPERLINK l _Toc376273527 (一) 管理机制 PAGEREF _Toc376273527 h 64 HYPERLINK l _Toc376273528 (二) 系统现状及运行情况 PAGER
22、EF _Toc376273528 h 65 HYPERLINK l _Toc376273529 (三) 检测检验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529 h 66 HYPERLINK l _Toc376273530 十二、 压风自救系统 PAGEREF _Toc376273530 h 67 HYPERLINK l _Toc376273531 (一) 管理机制 PAGEREF _Toc376273531 h 67 HYPERLINK l _Toc376273532 (二) 系统现状及运行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532 h 67 HYPERLINK l _Toc37627
23、3533 (三) 检测和检验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533 h 67 HYPERLINK l _Toc376273534 十三、 供水施救系统 PAGEREF _Toc376273534 h 67 HYPERLINK l _Toc376273535 (一) 组织机制 PAGEREF _Toc376273535 h 67 HYPERLINK l _Toc376273536 (二) 系统现状及运行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536 h 68 HYPERLINK l _Toc376273537 十四、 职业卫生 PAGEREF _Toc376273537 h 68 H
24、YPERLINK l _Toc376273538 (一) 管理机制 PAGEREF _Toc376273538 h 68 HYPERLINK l _Toc376273539 (二) 管理现状与运行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539 h 68 HYPERLINK l _Toc376273540 十五、 紧急避险系统 PAGEREF _Toc376273540 h 70 HYPERLINK l _Toc376273541 (一) 管理机制 PAGEREF _Toc376273541 h 70 HYPERLINK l _Toc376273542 (二) 设计及验收情况 PAGEREF
25、_Toc376273542 h 72 HYPERLINK l _Toc376273543 (三)管理现状及运行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543 h 73 HYPERLINK l _Toc376273544 十六、 安全标志 PAGEREF _Toc376273544 h 74 HYPERLINK l _Toc376273545 (一) 管理机制 PAGEREF _Toc376273545 h 74 HYPERLINK l _Toc376273546 (二) 管理现状与运行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546 h 75 HYPERLINK l _Toc37627354
26、7 十七、 安全培训 PAGEREF _Toc376273547 h 75 HYPERLINK l _Toc376273548 (一) 管理机制 PAGEREF _Toc376273548 h 75 HYPERLINK l _Toc376273549 (二) 三项管理人员、特殊工种和全员培训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549 h 76 HYPERLINK l _Toc376273550 十八、 应急管理 PAGEREF _Toc376273550 h 76 HYPERLINK l _Toc376273551 (一) 管理机制 PAGEREF _Toc376273551 h 76
27、HYPERLINK l _Toc376273552 (二) 应急管理现状及运行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552 h 76 HYPERLINK l _Toc376273553 十九、 人员定位系统 PAGEREF _Toc376273553 h 78 HYPERLINK l _Toc376273554 (一) 管理机制 PAGEREF _Toc376273554 h 78 HYPERLINK l _Toc376273555 (二) 系统现状及运行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555 h 78 HYPERLINK l _Toc376273556 二十、 通信联络系统 P
28、AGEREF _Toc376273556 h 80 HYPERLINK l _Toc376273557 (一) 管理机制 PAGEREF _Toc376273557 h 80 HYPERLINK l _Toc376273558 (二) 系统现状及运行情况 PAGEREF _Toc376273558 h 80 HYPERLINK l _Toc376273559 第三章 安全与职业卫生现场评估办法 PAGEREF _Toc376273559 h 82 HYPERLINK l _Toc376273560 第一节 评估方式、方法 PAGEREF _Toc376273560 h 82 HYPERLINK
29、 l _Toc376273561 一、 评估方式 PAGEREF _Toc376273561 h 82 HYPERLINK l _Toc376273562 二、 评估专项的划分 PAGEREF _Toc376273562 h 82 HYPERLINK l _Toc376273563 三、 评估方法 PAGEREF _Toc376273563 h 83 HYPERLINK l _Toc376273564 第二节 评估计分方式 PAGEREF _Toc376273564 h 84 HYPERLINK l _Toc376273565 一、 各专项分数 PAGEREF _Toc376273565 h
30、84 HYPERLINK l _Toc376273566 二、 各专项权重系数 PAGEREF _Toc376273566 h 84 HYPERLINK l _Toc376273567 三、 缺项处理 PAGEREF _Toc376273567 h 85 HYPERLINK l _Toc376273568 第四章 安全与职业卫生现场评估 PAGEREF _Toc376273568 h 86 HYPERLINK l _Toc376273569 第一节 现场评估检查地点 PAGEREF _Toc376273569 h 86 HYPERLINK l _Toc376273570 第二节 存在问题 PA
31、GEREF _Toc376273570 h 87 HYPERLINK l _Toc376273571 第三节 现场评估结论 PAGEREF _Toc376273571 h 91 HYPERLINK l _Toc376273572 一、 现场评估得分 PAGEREF _Toc376273572 h 91 HYPERLINK l _Toc376273573 二、 评估综合意见 PAGEREF _Toc376273573 h 91 HYPERLINK l _Toc376273574 第四节 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 PAGEREF _Toc376273574 h 92 HYPERLINK l _Toc37
32、6273575 附件一、设施设备统计表(1-14) PAGEREF _Toc376273575 h 93 HYPERLINK l _Toc376273576 附件二、煤矿安全与职业卫生评估记录 PAGEREF _Toc376273576 h 93 HYPERLINK l _Toc376273577 附件三、矿方提供的资料 PAGEREF _Toc376273577 h 93 前 言开展煤矿安全与职业卫生评估,是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和煤矿安全生产相关法律、行业规范和规定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煤矿安全管理和装备水平提高,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扎实
33、推进我省煤矿安全与职业卫生水平稳步提高,遏制和减少重特大事故发生,实现矿井本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安全生产工作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的治本之策。按照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制定的煤矿安全与职业卫生评估办法(鲁煤安监字201369号),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技术中心组织省内煤炭行业安全技术专家,对涉及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系统、安全技术装备(设施)、职业卫生、人的安全因素(安全管理)等20个专项,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进行综合评定。通过查找、分析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对煤矿重大危险源进行分析控制,对安全生产隐患进行排查治理
34、,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率,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目的。概况评估对象及依据评估对象枣庄市金庄生建煤矿(以下简称金庄生建煤矿)。评估主要依据及相关资料法律、法规、规范、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年11月7日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3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1996年8月29日 第八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1次会议通过);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 修正);5煤矿安全监察条
35、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96号,2000年11月7日);6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6号,2010年12月20日);7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7号,2004年1月13日);8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2007年4月9日);9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6号,2005年9月3日);10尘肺病防治条例(1987年12月3日国务院发布); 11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2011年3月2日);1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
36、院令第352号,2002年4月30日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通过);13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鲁政发200753号,2007年8月17日); 14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通知(鲁政办字2007122号,2007年8月16日);15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国家安监局第5号局长令,2003年7月4日);16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号,2005年7月22日);17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号,2006年1月17日);18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200
37、7年12月28日);19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17号,2009年4月1日);20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2009年5月14日);21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4号,2012年1月19日);22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7号,2012年4月27日);23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8号,2009年9月21日);24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2010年5月24日);25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3号,2010年9月7日);26建
38、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6号,2010年12月14日);27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修改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编第六章防治水部分条款的决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7号,2011年1月25日);28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7号,2012年4月27日);29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 49号,2012年4月27日)30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 51号,2012年4月27日);31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的通知(煤行管字2000第81号);32.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39、 规范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若干指导意见(安监总矿字2006216号,2006年10月11日);33财政部、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企201216号,2012年2月14日);34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安监总煤装201133号,2011年3月21日)及进一步加快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示范矿井建设的通知(安监总厅煤201159号,2011年3月23日);35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山东省加强井工开采矿山水害防治工作特别暂行规定的通知(鲁安监发2007126号,2007年9月5日);36山
40、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山东煤矿安全监察特别规定的通知(鲁煤安监发200713号,2007年8月30日);37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鲁煤安监发200715号,2007年9月20日);38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山东煤矿安全与职业卫生评估办法的通知(鲁煤监201369号2013年5月8日);39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40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GB 50399-2006);4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8号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42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相关资料1生产矿井地质报告(2013年);2生产
41、能力核定报告;3枣庄市金庄生建煤矿安全现状评价报告;42012年度山东省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汇总表;5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表;6煤炭自燃倾向鉴定报告表;7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2013年);8煤矿救护技术服务协议书(2014年);9枣庄市金庄生建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工种操作规程汇编;10主要设备、设施、部件检测检验报告;11矿井机械、电器设备(部分)产品合格证、隔爆合格证、煤安标志;12井上下对照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矿井充水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避灾路线图、供电系统图、排水系统图、监控系统图、防尘管路系统图、通信系统图、采区设计、采掘作业规程、措施及其它相关文件;13矿
42、井应急救援预案(2014年);14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2014年);15其它有关资料。矿井概况矿井基本情况(一)矿井名称:枣庄市金庄生建煤矿(二)矿井地址:山东省滕州市鲍沟镇(三)隶属关系:山东省枣庄市司法局(四)经济类型:国有企业(五)法人代表:王君良(六)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慕宗海(七)调度电话八)传 真九)邮政编码:277522 枣庄市金庄生建煤矿位于山东省滕州巿城区南9.3km,矿区范围分布于城关、洪绪、姜屯、鲍沟、西岗五个乡镇,行政区划隶属于滕州市,经济类型为国有企业。矿井于2002年3月12日正式开工建设,2006年3月
43、6日试生产,于2006年8月18日正式投产,矿井由枣庄市工业设计院设计,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2007年经山东省煤炭工业局核定生产能力60万吨/年。井田面积30.4568平方公里,开采深度-400-800m。2013年,与山东泉兴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托管协议,矿井整体(除经营权、销售权)托管山东泉兴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管理。开拓方式为矿井采用一对立井多水平开拓全井田,设主井、副井两个井筒,井底车场标高-530 m。根据煤层赋存、构造及开采条件,矿井共划分为一水平(-530m标高)和二水平(-700m标高),其中一水平为目前的生产水平。目前正在生产的采区为31采区、32采区和33采区
44、。二水平正进行开拓。开采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综采放顶煤和分层相结合的采煤工艺。该矿已动用的煤层有3下煤层,12下、16、17煤层尚未动用。该矿现主采一水平3下煤层,一个生产水平(-530m),2个生产采区,一个准备采区。根据采掘接续,矿井共部署了2个采煤工作面和6个掘进工作面。2013年度安全程度评估为B级。矿井证照情况(一)营业执照:注册号:370000018079703,有效期至2016年8月28日,发证机关: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三)安全生产许可证:证号:(鲁)MK安许证字20062-338,有效期至2015年2月28日,发证机关: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四)
45、矿长资格证:证号:MK370313905,有效期至2016年4月28日,发证机关:山东省煤炭工业局;矿井生产概况井田境界井田范围为:东起程楼断层及各可采煤层-800 m水平;西至金庄断层和刘仙庄断层;南起A、B、C三点连线的垂切线;北至张坡断层和各可采煤层露头线。井田东西走向长4km,南北倾斜宽6.59km,井田面积为30.09km2,以11个拐点座标连线圈定井田范围。东经:11705441170904,北纬: 345900 350430。表1-1 金 庄 矿 井 拐点 坐 标 一览 表点号X坐标Y坐标点号X坐标Y坐标13882954.3339512796.4563872801.1339508
46、676.4723879452.2839513396.4973874064.1539508937.4633876954.2439513756.5283878274.2339510205.4543873914.1839512571.5393880829.2739510029.4253873111.1539510812.50103881333.2939510946.435-13872801.1339508991.48自然条件矿井内地形平坦,为一自东向西稍有倾斜的滨湖冲积平原,地势开阔。地面标高+50.0+60.0 m,自然坡度约0.3。矿区属华北类黄河南区,为季风型大陆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春季雨水较
47、少,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多晴日丽,冬季干燥寒冷。年平均气温14.0,最高为40.5,最低为-21.8。年平均降水量707.3 mm,最大1245.8mm(1964年),最小388.9 mm(1981年),雨季多在7-8月份。积雪最大厚度为600mm,最大冻土深度3000mm。四季风向变化较大,春、夏、秋三季以东南风为主,冬季以北风、西北风、北西北风较多。最大风速29m/s(1969年7月22日)。矿区地震烈度为7度,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0.15g。井田水文地质情况区域水文地质概况金庄井田为一北宽南窄南北狭长的水文地质块段,其东西两侧分
48、别有程楼断层及金庄断层组成的地垒构造。该块段边界条件为:西部有金庄断层,落差80200m,东升西降,及刘仙庄断层,落差150m,东降西升,形成块段西部的阻水边界;东部有程楼断层,落差30200m,西升东降,形成块段东部的阻水边界;北部有张坡断层,落差100240m,南升北降,形成块段北部的阻水边界,但是张坡断层南距突水点12km,而突水形成的影响半径为R=2203m,还远远没有波及到块段的北部边界,只波及到东西边界。因此,当前对突水点而言,其北部边界是“无限”的。再者,该块断西北部的侏罗系地层与奥灰强含水层大面积直接接触,还不能完全排除其垂向越流补给关系;南部为开放边界,田陈井田南部已开采3下
49、煤,其顶板水的疏放尚未影响到本井田范围。煤系地层主要含水层有:石灰岩(三)、石灰岩(八)、石灰岩(九)、石灰岩(十下)。16煤层底距奥灰50.0471.55 m,平均61.56 m;17煤层底距奥灰36.4054.55 m,平均47.04 m。开采16、17煤层时,16煤层-600m以深的地段及17煤层可能会受到奥灰水底鼓的威胁。井田内构造中等,边界受金庄、刘仙庄断层的切割,呈半封闭型的含水构造。钻孔揭露的10个断点都不漏水,表明断层带充填较好,富水性较弱。矿井水文地质井田边界及水力性质1)周边矿井该矿北部边界为17煤层露头,南部与田陈煤矿,西南部与郭庄煤矿相邻,西部与富安煤矿相邻,东部与滕东
50、生建煤矿相邻。1田陈煤矿位于该矿的南部,井田南北长9.6 km,东西宽平均4.6 km,面积约46.00 km2。1983年12月破土兴建,1989年建成投产,立井盘区式多水平开拓,共分两个水平开采,第一水平-370m,第二水平-650 m。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法。现有北一、北三、北五、南二四个采区生产。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年,全矿井的服务年限为86年。本井田主采3上、3下煤层。矿井目前正常涌水量为100 m3/h,最大涌水量为200m3/h。按照矿井初步设计的要求,田陈煤矿在其井田边界内侧留设了50m边界煤柱,对该矿的安全生产不存在威胁。2富安煤矿富安煤矿建设于1985年12月,19
51、91年6月试生产,1998年4月正式投产,立井开拓,主采太原组12下、16、17煤层,开采深度-35-187m,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2005年进行富安煤矿进行扩建,扩大区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涌水量为34m3/h。扩大区开采12下煤层矿井正常涌水量为 105m3/h,最大涌水量为105m3/h;开采16、17煤层时矿井正常涌水量为92.38 m3/h,预计最大涌水量为184.76 m3/h。该矿与富安煤矿之间的边界断层为金庄断层,两矿在断层两侧均留设了50m的断层煤柱,目前富安煤矿与该矿井在边界5000m范围内无采掘活动,对该矿井生产无影响。3滕东生建煤矿矿井于2005年1月12日正
52、式开工建设,于2009年9月份进入了试生产阶段,2010年7月正式投产,开采3下煤层,设计生产能力为45万吨/年。矿井采用立井单水平开拓方式,设主井、副井两个井筒,井底车场标高-865m。目前开采3下煤层的矿井正常涌水量为75.0m3/h,最大涌水量221.1m3/h,井下放水孔最大放水量为130 m3/h。按照矿井初步设计的要求,两矿井均在井田边界内侧留设30m边界煤柱,对该矿的正常生产不存在安全威胁。图1-1金庄煤矿相邻矿井示意图4郭庄煤矿1980年建井,1985年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21万吨/年,1996年6月进行了矿井技术改造,生产能力提高到45万吨/年。2006年核定生生产能力为3
53、6万吨/年。矿井采用立井开拓,该矿井3下煤层已进入开采的后期,矿井涌水量一直较为稳定,并呈现出水量减小的趋势,目前矿井开采3下煤层的正常涌水量80.0m3/h,矿井最大涌水量195.0 m3/h,可以作为3下煤层开采较深水平时的矿井涌水量依据。按照矿井初步设计的要求,矿井在井田边界内侧留设50 m边界煤柱,对该矿的正常生产不存在安全威胁。2)、老窑矿井周围没有老窑,周边矿井都是生产矿井。含水层第四系覆盖全井田,沉积厚度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增厚。第四系下组顶部粘土、砂质粘土层段分布稳定,隔水性好,使大气降水、地表水及第四系上组水与煤系各含水层无直接水力联系。煤系地层主要含水层有:3下煤层顶底板砂岩、
54、石灰岩(三)、石灰岩(八)、石灰岩(九)、石灰岩(十下)。16煤层底距奥灰50.0471.55m,平均61.56m;17煤层底距奥灰36.4054.55m,平均47.04m。开采16、17煤层时,16煤层局部地段、17煤层可能会受到奥灰水底鼓的威胁。井田内构造中等,边界受金庄、刘仙庄断层的切割,呈半封闭型的含水构造。钻孔揭露的10个断点都不漏水,表明断层带充填较好,富水性较弱。3)、第四系砂层含水层第四系厚34.9265.27 m,平均44.89m。据岩芯鉴定和测井解释成果,第四系可分为上、下两组。现分述如下:1上 组以黄褐色粘土、砂质粘土、细、中、粗砂为主,平均厚28.00 m。其中含砂层1
55、5层,一般2层,砂层累厚10.5020.80m,平均14.15 m。砂层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结构松散,粘土质含量低,富水性强。田陈井田T14-4号孔抽水资料表明,该组单位涌水量为1.483 L/sm,渗透系数为13.63m/d,水位标高 +38.32m,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矿化度0.308 g/L。2下 组以灰色、灰绿色含铁、锰质结核粘土、砂质粘土、砂砾层为主,平均厚16.89m,含砂层13层,均不稳定。砂层累厚5.607.91 m,平均厚6.68 m,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粘土质含量高。井检2号孔抽水资料表明,该组单位涌水量为0.415637L/sm,渗透系数为15.182 m/
56、d,矿化度一般小于0.5 g/L。4)、侏罗纪三台组砂、砾岩含水层侏罗纪三台组揭露最大残厚672.60 m(J8号孔),东部较厚,向西偏南厚度变薄。底部含一层砾岩,厚21.3096.50 m,平均72.80 m,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厚,成分以石英、石灰岩砾为主,钙泥质胶结。井田内揭露砾岩钻孔有28个,其中砾岩漏水孔8个,漏水孔率28.6,含水层充水空间发育。J98-3、J98-6、J98-7号孔抽水资料表明,该层段单位涌水量0.0005460.618727 L/sm,水位标高+18.358+24.81 m,水化学类型为SO4-Na型,矿化度2.1702.231 g/L。在矿井开拓过程中,2004
57、年6月20日发生特大突水一次,出水量达3000m3/h,分析为砾岩水。在分析了本井田各含水层的水力联系、砾岩含水层的富水特性及水位上升幅度与时间的单对数曲线后,认为砾岩水以静水量为主,对本次突水采取了强排的措施,达到了治水的目的。2006年3月该突水点水量已降至89.83m3/h,砾岩的水位已较勘探阶段下降484m左右,水位标高为-426m,从突水至2006年3月共计排出砾岩水600104m3。由于井下施工了多个排水孔对砾岩水进行疏排,至2007年12月该出水点的水量已降至1m3/h。2010年1月该出水点疏干。在工作面煤层开采前,首先对砾岩进行疏放水,放水水量均表现为以静水量为主,水量逐渐减
58、小。为观测砾岩的水位变化情况,分别于2006年施工了J06-1及J06-2号水文长观孔,施工后水位分别为-300.33m、-423.16m,2012年12月观测水位分别为-346.89m、-525.0m。为了解砾岩的水位变化情况,在井下施工了观1号砾岩长观孔,砾岩的最高水压为0.88Mpa,目前水压为0.5 Mpa。通过矿井的长期排水,煤层顶板砂岩水及底砾岩水已经得到有效的疏排,即使出现突水现象,也会很快疏干,如2011年1月15日二采区东翼皮带运输巷掘进工作面突水160m3/h,水量衰减很快,2012年1月30日疏干。表明砾岩水是以静水量为主,动水量补给较为有限,经过矿井的疏排水,砾岩水位下
59、降幅度较大,突水点后期一般可疏干,随着矿井的开采,砾岩水对煤层的突水危害程度在逐渐降低。5)、山西组3下底顶、底板砂岩含水层3下煤顶板砂岩厚14.8082.20m,平均36.99 m;底板砂岩厚033.47 m,平均6.30m,井田内各有1孔漏水。J98-8号孔抽水资料表明,该层段单位涌水量0.001842 L/s.m,富水性弱。水位标高+20.625m,水化学类型为SO4-Na型,矿化度2.481 g/L。在井下巷道掘进行过程中,未出现3砂突水的事故,通过矿井开采揭露表明3砂富水性弱。6)、大原组第三层石灰岩厚6.0510.00 m,平均7.73 m,井田内有26孔穿过,仅1孔漏水,其结构致
60、密,具裂隙充填方解石及紫色泥质物。该层段在抽水试验时表现为涌水量较小,单位涌水量仅为0.000933L/s.m,含水层富水性弱。为了解三灰的水位变化情况,在井下(-498m)施工了观2号三灰长观孔,三灰的最高水压为0.45Mpa,目前水压为0.4Mpa(水位标高为-458m)。12下煤层上距三灰45.5858.92m,平均52.50m,12下煤层可采范围内平均煤厚0.62m,预计两带高度小于30m,因此三灰对12下煤层无充水影响。7)、太原组第五层石灰岩厚0.103.10 m,平均2.19 m,深灰色,致密性脆。据区域资料,其富水性较弱,井田范围内无漏水孔。下距12下煤层25.0737.75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买卖合同担保人协议书
- 逾期仲裁调节协议书
- 装修合同毁约协议书
- 餐饮招收学员协议书
- 音乐机构合伙协议书
- 高考志愿招生协议书
- 鱼塘投股合同协议书
- 食堂劳务外包协议书
- 食品转让合同协议书
- 赌博自愿离婚协议书
- mq135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说明书空气污染控制用
- 国家开放大学《监督学》形考任务( 1-4)试题和答案解析
- 试卷交接签字单
- 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规范课件
- 2022届高考英语复习:最后一节英语课(13张PPT)
- 加强评标专家管理实施方案
- 股票实战技巧(一)薛斯通道_CCI_DMI经典指标组合
- 小学生德育教育ppt课件
- 配电箱系统图
- 精选静电感应现象的应用练习题(有答案)
- 初中音乐--人声的分类--(1)ppt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