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支架的研究与进展_第1页
冠脉支架的研究与进展_第2页
冠脉支架的研究与进展_第3页
冠脉支架的研究与进展_第4页
冠脉支架的研究与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冠脉支架的研究与进展人类对冠心病的认识和防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 始人们对冠心病的认识才逐步的深入。 自从介入手术的广泛开展, 特别是 80年代 经皮球囊冠状动脉扩张成形术和 90年代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 开拓了冠 心病特别是心肌梗死治疗的全新局面。1从金属裸架到药物涂层支架1978年Andreas Gr ntzig实施了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而如今这项操作已经成为世界上 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而当时单纯球囊扩张术后再狭窄发生率高达30%50%。

2、90年代,金属裸架(BMSs bare metal stents的出现,有效的克服了血管弹 性回缩所引起的再狭窄, 再狭窄率以及再次血管侵入性手术的几率大幅下降。 而 支架置入术虽能防止弹性回缩, 但内膜增生、 血栓机化及纤维化等主要问题依然 存在。再狭窄的基本病变是炎症反应、平滑肌增生、细胞外基质的积聚。其中主 要是平滑肌的增殖、 迁移和内膜增生。 初步研究发现, 植入支架后首先出现血管 内膜增殖, 金属支架的压迫能够活化血小板和巨噬细胞, 同时细胞因子和生长因 子也会对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发生作用, 再加上基因的不正常调节和金属蛋白酶的 作用,进而引发细胞增殖、 细胞外基质重塑和平滑肌细胞迁移

3、, 这些因素的综合 作用可能导致植入支架几个月后出现严重的支架内再狭窄2。虽然由于血管的直径、植入支架长度以及合并症等不同因素影响,治疗效果有所差异,但BMS总的再狭窄率及再次血管侵入性手术几率保持在 20303 。针对金属支架的高再狭窄率, 在支架表面使用各种涂层从而提高支架血液相 容性成为研究热点。其中药物洗脱支架(DES drug-eluting stents脱颖而出。支 架表面用药物进行涂层 , 使其与支架一起植入血管中 , 避免了内膜增生过快而导 致血管再狭窄。DES表面使用细胞毒或细胞生长抑制药物,阻止细胞分裂,抑制 新生内膜过度增生, 而新生内膜过度增生是导致支架内再狭窄的主要原

4、因。 支架 表面还有两层聚合物涂层, 其中一层用以控制药物的释放, 另一层聚合体模拟红 细胞的外膜结构, 从而减少炎症反应发生及血栓形成, 并同时获得最佳的愈合反 应。目前大规模使用的DES主要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sirolimus - elutingstents.0SES) 和紫杉醇洗脱支架 ( pacli2taxel - eluting stents, PES) 。雷帕霉素为天然的大 环内酯类抗生素, 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和抗炎作用。 血管内膜受损后, 雷帕 霉素可与血管平滑肌细胞上表达上调的 FK506结合蛋白(FKBP12)结合,结合后 所形成的复合物具有强烈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

5、的作用;此外,雷帕霉素 FKBP12复合物可增强P27舌性,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1 - S阶段。紫杉醇是一种 衍生的二萜类化合物,能特异性地与细胞中B微管蛋白结合,促进a、B微 管蛋白聚合,拮抗B -微管蛋白解聚,稳定微管结构,而微管的解聚是细胞有丝 分裂所必需的,因此,紫杉醇可有效地阻止细胞的分裂、增殖。同时,紫杉醇还 能抑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刺激, 抑制由此产生的平滑肌细 胞的增殖和迁移;而且,紫杉醇抑制新生内膜的效能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5。循证医学证实,无论是SES还是PES都能够有效预防支架术后再狭窄,降低 患者术后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6、7、

6、80早期的DES试 验是在危险系数较低的人群中进行, 而试验观察重点是临床事件。 而“真实世界” 中的注册研究女口 RESERCH9、e-Cypher10、T-SEARCH11 以及中国 Cypher Select SES12等研究也都证实了在临床实践中,DES降低再狭窄率的效果与临床试验相 似0在欧洲,DES很早就被用于有高度再狭窄发生率的高危患者。而 TAXUS VI 试验也首先证实了: DES在高危患者使用是有益的。在这个试验中所选择的高危 患者包括病变血管长度平均达21mm和平均病变等级达到C。到目前为止,这项 试验的研究对象是所有比较DES和BMS之间的试验中病变最严重、最复杂的。前

7、 九个月,试验观察终点目标血管再成形术显著下降,从 19.4%降为9.10随 后TAXUS VI试验人员报道了 2年随访的观察数据13。损伤血管再成形术的发生 率从21降至10,目标血管再成形术发生率从 22降至140但是总的 MACE(死亡、心梗、血管再通)发生率 2年中并没有差异(25.1 vs. 21.3%, P=0.37。在 复杂病变的高危患者中,DES也是降低了再狭窄的发生率,可是并没有降低死亡 和心梗的发生率。在TAXUS V ISR试验中,包含了支架内再狭窄的高危患者14o 国内也报导了,在那些通过PTCA术及植入BMS治疗而不能获益的复杂病变的患 者中,无论是SES还是PES都

8、能明显降低晚期血管腔径丢失和靶病变血管重建率 15随着介入治疗器械、手段的不断改进和医生经验的日益丰富,DES的适应证也在不断拓展。除原发病变、直径 21503175 mm、长度w 30mm等经典适应证 外 , 急性心肌梗死、开口部、分叉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无保护左主干、血 栓、严重迂曲、钙化、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支病变、支架内再狭窄等也逐渐 成为临床实践中DES应用的适应证。2从狂热追捧到冷静对待毫无疑问,DES在降低在狭窄率和血管再成形术发生率方面作用明显,而且为那些以往只能使用手术进行治疗的复杂病变患者, 又提供了一种治疗手段。 理 所当然的DES受到了心脏介入医生的狂热追捧,并被

9、广泛应用于临床。在美国等 发达国家的导管室,药物涂层支架应用比例达到 90%以上。至 2006年年底,美国 市场药物洗脱支架的收益已经超过 60亿美元。目前我国的许多大医院应用比例也 在90%以上,甚至 100%。但是,雷帕霉素与紫杉醇都是通过抑制平滑肌细胞增 殖而发挥作用的药物,它们同时也阻止了损伤血管内皮的修复。动物实验表明, DES的完全内皮化时间为36个月,反映到人类则需23年16。近期的病理研究 中也发现,DES相对BMS愈合延迟,这可能会引发迟发性支架内血栓17。2006年3月,瑞士的 Pfisterer 医生公布了 BASKET-LATE 研究。该研究比较 了 DES和BMS在经

10、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术后7 18个月的晚期与支架血栓相关的心源性死亡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临床事 件的发生率。所有患者支架植入术后使用氯吡格雷 6个月,“晚期”定义为PCI术 后6个月。结果显示:DES的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导致了较多的心源性死亡或非 致死性心肌梗死 18。在2006年9月召开的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暨世界心脏病大会 (ESC/WCC) 上, Camenzind19和Nordmann20报告了他们进行的两项荟萃分析。 Came nzind等的荟萃分析对近年发表的有关SES和PES的试验结果进行了评价。 结果提

11、示:与BMS相比,SES所致死亡率和Q波型心肌梗死发生率有所增加(P=0.03)。Nordmann等进行的荟萃分析则对比较SES或PES与BMS死亡率的随机 对照临床试验进行了评价,发现DES组死于恶性肿瘤的患者比例显著增高。 与此 同时,许多关注DES血栓形成的报导也屡见不鲜。一项对 2229例植入DES患者的 研究发现,经 9个月随访, 29例病人出现支架内血栓( 1.3), 14例亚急性, 15 例迟发。其中 13例病人因此死亡 21虽然这些分析结果存在着局限性,但是大家对DES置入后期晚期支架血栓和 严重事件更加关注,也更加冷静的看待DES。2007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的 SC

12、AAR 研究(Swedish Coronary Angiography andAngioplasty Registing,瑞典 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成形注册研究 ) 22结果表明:与金属裸支架相比,药物涂层 支架与更高的死亡率有关。这一趋势表现在 6个月之后,平均每年死亡风险高出 0.5%,而死亡和心肌梗死的联合风险高出0.5%1.0%。可是,在今年9月的欧洲 心脏病学会年会上却得出不同的结论,主要终点以心肌梗死而言,DES组患者在PCI术后最初6个月表现出显著较低的事件发生率,但在6个月至4年期间事件发生 率升高。然而,与先前发表的3年随访结果相比,DES组和BMS组患者在总体死 亡率上不再显

13、示出差异。主讲的瑞典 James!生解释2005年的数据时,认为医生 更加认识了 DES的血栓风险、延长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通过改进技术、使用更 高的球囊释放压力和更精确直径的支架等, 使得终点事件发生率和晚期事件发生 率下降。此后的美国心血管介入治疗年会(TCT)上,有关DES的安全性的讨论 没有再出现一边倒的情况。经过争论,DES的安全性为大家所重视。实际上,DES植入后血栓的形成与 许多因素有关 , 如患者病情 ( 如急性冠脉综合征、 糖尿病、 肾功能不全 ) , 病变程 度( 如长病变、 分叉病变、 开口病变或钙化病变、 前降支病变、 参考直径2 .5 mm 的冠脉病变、发生急性和亚急

14、性支架血栓病变 ) , 支架扩张不充分以及患者有对 炎症反应特别敏感的遗传基因等。 其中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成主要与支架植入的 不满意及支架不能够完全覆盖弥漫性受损病变有关, 而晚期血栓形成的最主要原 因是中断抗聚治疗 23。3支架研究新进展随着对DES应用逐渐广泛,DES的局限性也逐渐暴露在大家面前。也许新一 代研究中的支架能够解决这些问题。31 新型药物洗脱支架如上所述,DES主要由裸金属支架平台、药物和多聚涂层三个部分组成。而 新型支架的改进也主要是在上述这三个方面进行的。 相对于不锈钢, 钴合金具有 更强的韧性和强度,且在X线下的可视性良好,是较理想的支架材料。在不减少 支撑力的前提下钴

15、合金支架的金属含量较少, 厚度较薄, 在小血管病变中支架可 以充分扩张。 延迟内皮化是引起迟发晚期血栓的一个重要可能原因, 在抗增生的 药物延迟内皮化同时, 支架表面聚合物的长期存在又增加了慢性炎症的发生, 进 一步延迟了内皮化过程。 有专家认为, 新型生物可降解支架平台或新型基质的面 世,将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晚期血栓的形成。3. 1. 1. Zotarolimus洗脱支架Metronic公司研制的Endeavo支架由Driver支架、PC涂层和Zotarolimus组成。 期主要改进在于:(Driver裸支架平台及其输送系统:Drive冠状动脉支架系统是 第一代以钴为基础的合金制造的环状支架

16、, 是世界上最易输送的钴合金模块设计 平台之一,相对普通BMS , Driver支架PCI后再狭窄率明显下降24;(2)PC聚合物: 具有高度生物相容性,能减少血小板沉积和血栓的形成;药物Zotarolimus:Zotarolimus是雷帕霉素衍生物,具有较强的亲脂性,易进入组织(血管壁)中,抑制新生内膜过度增生,从而抑制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Endeavorl和U的研究结果,印证了 Endeavo药物洗脱支架系统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Endeavorl研究是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8家中心开展的临床试验,共纳 入100例冠脉病变患者。随访期间仅1例患者在34年间因非心脏原因(癌症)死 亡,继续显示出E

17、ndeavor支架良好的长期疗效。4年间患者的靶病变血运重建率 (TLR)为3.1%,靶血管血运重建率(TVR)为5.2%,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 率为7.2%,无1例晚期支架内血栓事件发生。En deavorn是在欧洲和亚太等地区 72家中心进行的大规模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共纳入1197例患者。3年随访期间Endeavoi支架组靶血管失败(TVF)率(12.8%对21.4%,P0.001)及TLR(7.3% 对 14.7%,PV0.001)均显著低于Driver裸金属支架组,MACE发生率亦较低(12.0%对 20.7%,P0.001),心源性死亡和心梗的复合发生率分别为 4.5%和

18、6.7% (P=0.125)。 25与Driver组相比,En deavo组总死亡、心源性死亡及心梗事件均较少26。3. 1. 2. Everolimus洗脱支架Everolimus是另一雷帕霉素衍生物,由Biosensors公司研制的Everolimus洗脱 支架中所使用的聚合物为生物可吸收性聚合物。 涉及依维莫司涂层支架的试验分 为2项:首次应用依维莫司减少再狭窄(FUTURE)研究和耐久聚合物依维莫司洗脱 支架与裸金属冠脉支架的随机比较(SPIRIT)研究。小规模的FUTURE I研究是1项前瞻性、随机、单盲临床试验,评价了 1种依维莫司洗脱支架的安全性,该支架用以转运药物的超薄涂层是1

19、种生物可吸收的聚合物(Biosensors International。对于未经治疗的病变,与裸金属支架相比, 依维莫司洗脱支架显著减轻晚期管腔丢失的程度 (0.11 mm 对裸金属支架组的 0.85 mm, P0.001)。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 Stone教授公布的SPIRIT FIRST 随访3年及SPIRIT U和川荟萃分析结果27显示,TAXUS紫杉醇洗脱支架和依维 莫司洗脱支架置入1年后支架内血栓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无显著增加,再 次验证了两种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SPIRIT FIRST为前瞻性研究,将60例单支 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入XIENCE V组(n=28)和M

20、ulti-Link VISION钻铬合金支架组 (n=32)。随访3年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心源性死亡和支架内血栓形成。XIENCE V组MACE(15.4%对25%)、靶血管血运重建率(TVR,7.7%对32%)和靶 病变血运重建率(TLR,7.7%对25%)均低于VISION组,MI发生率较高(7.7%对0)。 SPIRIT U和川旨在比较XIENCE V和TAXUS支架在疗效、MACE发生率等方面 的差异。SPIRITH纳入欧洲和亚洲的300例患者,随访1年,SPIRIT川纳入美国 1002例患者,已完成9个月随访。两项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 TAXUS组相 比, XIENCE组

21、支架内和节段内晚期管腔丢失显著减少,支架内和节段内再狭窄 率显著降低,9个月时缺血性TLR发生率较低,MACE发生率亦较低(4.1%对 8.0%,P=0.004),两组支架内血栓形成率均较低且无显著差异(0.45%对0.25%,P=0.59),心血管死亡、心梗及两者复合发生率无差异。31 3生物可降解支架国产新型生物可降解涂层药物洗脱支架Exce I支架系统,被称为第三代药物 洗脱支架。其设计亮点为在金属裸支架表面涂覆了可降解聚合物涂层(PLA),该聚乳酸类材料在体内经过36个月最终被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被人所代谢和 排出体外。2006年,在中国举行的CIT2006大会上公布了 ExceI支

22、架单中心、开放标签, 人体中首次 (First In Man) 的“真实世界” 中临床研究。 结果显示, 6个月随访中, TVR或TLR为1.9%,心脏性死亡为21.0%,晚期血栓率为0%。而12个月随访中, TVR或TLR为3.9%,心脏性死亡为1.3%,晚期血栓率为0%。6个月定量冠脉造 影(QCA)随访,在参考直径为2.53mm情况下,最小管腔直径为2.26mm,支架内 再狭窄率为14.2%;晚期管腔丢失(LL),支架内为0.01mm,支架段为0.07mm。再狭窄率支架段为 5.2,支架内为 3.7。国内进行的第一个ExceI的临床试验,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解放军总 医院已经完成。其

23、研究目的为进一步验证 Excel 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观察其 减少再狭窄率的疗效。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2004年9月2005年8月连续入选具有支架置入适应症的患者,分别进入 Excel组和Cypher组。主要 终点为:主要不良事件 ( 包括,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或靶病变血运重建 )和术 后6个月的QCA判定的再狭窄(包括,直径再狭窄率,支架内晚期管腔丢失率, 支架内晚期管腔丢失)。他们的试验结论认为,Excel支架和Cypher支架相比,同 样安全有效;术中无急性并发症发生。6个月随访期间,主要不良事件率,再狭窄率,靶病变血运重建率及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发生率均为0。同时,对再狭窄高风

24、险病例的观察,Exce I支架同样显示是安全,有效的。6个月随访没有发现药 物相关副作用。研究中也验证了 Exce I支架具有顺应性好,易于输送的特性,没 有支架脱载发生 28。由沈阳军区总医院韩雅玲教授牵头进行的 Exce I支架支架多中心注册临床研 究(CREATE)已经得出初步的临床结果。该试验的目的为评价生物可降解涂层 ExceI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 ( 吉威医疗) 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共有来自 4个国家 的59个中心( 包括3 家国外中心 ) 共前瞻性注册入选患者 2078 例,均单一植入 ExceI 支架,术后 6 个月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仅单服用阿司匹林。主要 终点为1

25、年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MACE) ,次要终点为 1 和6个月 MACE, 93 个月的造影再狭窄率以及 1年的全因死亡率和血栓事件。其研究结果显示,2073例患者全部成功置入Excel支架共3744枚,全部患者已完成30天临床随访,30 天MACE发生率为0.77%(16/2073),其中心源性死亡10例,AMI 6例(4例造影证 实支架内亚急性血栓, 2例无明显血栓证据 )。 2例患者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多 器官衰竭。 30 天全因死亡率为 0.58%(12/2073)。该试验的初步临床结果表明, 在 冠脉介入治疗(PCI) “真实世界”中应用Excel支架安全、有效,其长期疗效和安 全性

26、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样,由韩雅玲领导的小组已经完成了Exce l支架单中心的注册研究29。该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价国产生物可降解涂层Excel支架的近期和中期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共入选了冠心病患者 100例,均单一植Excel支架。排 除标准:7 天内急性心肌梗死 (AMI) 、支架再狭窄和抗血小板药物禁忌者。入选 患者术后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药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 6 个月,其后停用氯吡格雷、 单用阿司匹林。观察ExceI支架术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临床疗效,及1年主 要不良心脏事件 (MACE) 发生率。其结果显示, 100例患者全部成功植入 Excel 支架,住院期间及术后30天无MACE发生

27、。术后6个月时2例患者因支架内再 狭窄行靶病变血运重建,但无死亡和 AMI。至2007年1月23日,平均临床随访 时间达333.211.1天,全部100例患者停用氯吡格雷已达 17周以上,最长停用 5 个月以上,无死亡、 AMI 和血栓事件发生。目前临床随访率达 100%,有2例患 者因再狭窄行靶病变血运重建(2%),总MACE率为2.0%。造影随访53例(53%)共 80处病变, QCA 测量显示支架内病变再狭窄率为 2.5% (2/80) ,支架段病变再狭 窄率为 3.8% (3/80), 晚期管腔丢失为 0.070.30mm。 44例造影复查患者的 55处病 变接受了血管内超声检查,发现

28、 4处靶病变出现支架贴壁不良 (7.3%),与支架内 再狭窄无关。 本试验得出的结论认为, 近期和中期临床结果表明, 在接近真实世 界的冠心病介入治疗中ExceI支架可有效预防再狭窄和减少 MACE ;本组患者6 个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方案是安全的,可能与 Exce I支架的涂层完全生物可降解 有关。32内皮祖细胞支架DES抑制循环平滑肌祖细胞增殖的同时, 对起源于单个核细胞的内皮样细胞 也有抑制作用,而这种抑制作用,势必影响再内皮化进程 30。内皮祖细胞 (endotheIiaI progenitor ceII s , EPCs) 具有向内皮系分化的特性,是内皮修复的最 佳来源。321内皮祖细

29、胞捕获支架EPCS的表面表达CD34,利用CD34抗体与其相应抗原结合,可分选出 EPCs。 在支架表面包被CD34抗体,植入血管后,可以通过抗原-抗体结合的原理,自 动捕捉血液中的EPCs,使其附着在支架上,所以称为EPCS甫获支架31。2002年 加拿大学者将包被CD34抗体的支架植入猪冠脉1h后,发现包被抗体的支架70 % 表面被EPCs覆盖,相当于每1mm3黏附2000个EPCs,而未包被抗体的支架表面几乎 无细胞覆盖;48h后包被抗体的支架表面内皮完全覆盖; 而且28d时形成的新生内 膜面积明显低于无包被抗体对照组32。2005年包被CD34抗体的捕获支架首次在 冠心病患者中进行临床

30、观察 ( HEALING FIM) ,该试验是单中心、前瞻性和非随机,然而新生内膜增殖较既往裸支架无明显降低。在HEALING U试验中,对包被CD34抗体的支架进行改进后植入患者,初步研究发现,EPCS数量与靶血管病变的血运重建率有相关性, 数量越低, 则需要血运重建率高; 服用他汀类药 物患者的EPCS数量是对照组的2倍,且靶血管血运重建率为0 %。鉴于HEALING U初步试验结果,目前正拟进行评价他汀类与EPCs水平的多中心研究(Statindos ing and EPC Level Study)、评价 Gen ousBio engin eered R支架联合他汀类药 物治疗冠心病患者

31、的多中心、前瞻性和随机研究 (HEALING m )、e2HEAL IN G试验和评价Genous Bio engineered R支架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安 全性和可行性的 HEALING AMI 试验,这些试验将就临床应用抗体包被支架的 疗效和安全性作出进一步的评估。EPCs包被抗体支架在工艺上要求高,且捕获的EPCs只有与抗体匹配的一种, 事实上EPCs的表面标志众多,CD34 +的EPCs只占一小部分,部分成熟的内皮 细胞表面也能表达 CD34 +,导致捕捉的细胞数量少和缺乏相对特异性。最近, 由德国学者研制出一种其表面为整合素和亲水性肽 (cyclic ArgGlyAsp ,

32、 cRGD)的支架,离体试验中表明可促进 EPCs的迁移,将支架植入猪冠状动脉后4 周,EPCs较未包被的支架黏附多,且从冠脉注入的 EPCs也主要归巢于支架上, 表明该支架可捕捉 EPCs ;植入12周后,包被支架组较对照再狭窄率显著降低 33。 322内皮祖细胞种植支架AC133 + EPCs在体外可黏附到分别涂有肝素、胶原、氧化铝、纤连蛋白、 层粘连蛋白等的支架上,提示EPCs可制备种植支架是可行的。日本研究者Shirota 等将犬的外周血中分离并体外培养EPCs种植在支架上34,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体 外试验,证实 EPCs 种植支架可防止血栓形成 35。研究还发现人 EPCs 也可在多

33、微孔的聚氨酯薄膜和光处理明胶的支架上黏附和增殖,并在血流剪切应力影响 下,仍能良好覆盖36。不久的将来有可能研制出人EPCs制备的种植支架。但有 关EPCs种植支架的研制目前仍处于实验阶段。其突出缺点在于其体外制备时间 长,不能用于临床急诊介入治疗。此外,EPCs种植支架在套上球囊和植入在体血管过程时将面临细胞丢失和活性下降的问题。33仿生涂层支架由西南大学人工器官表面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采用优化的人工合成氧化材料进行表面涂层的冠脉支架,植入狗、猪、兔等生物主动脉后,产生了比目前临床应用的BMS和DES更好的抗凝血、抗组织增生效果37。 34磁性支架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完成了 冠状动脉磁性支架

34、防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 疗术后再狭窄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将支架在体外置于磁场中获得磁性(磁场强 度:12T;时间510秒),支架平均磁化强度为400microT mT,有效磁场持续 时间1224个月。动物体内实验结果提示,磁场具有抗炎、抗氧化、使血管的正 常内皮层得以重建。临床实验结果表明,磁性支架可明显减少术中内皮素1的合成和释放及术后活性氧介质的生成, 增加术后一氧化碳的生成, 增强超氧化物 歧化酶活性,降低凝血酶活性,并有减轻局部验证反应的作用。544例冠心病或心梗患者共放置磁性支架 1 0 1 9枚,经术后6个月随访, 结果表明磁性支架可使 PCI 术后的支架RS率由原来的21%降至5

35、%以下37。4结语在介入治疗的过程中 3个里程碑分别是球囊成形术 , 冠状动脉支架的应用及 最近几年的DES的推广。在DES的使用中,经历了盲目追捧,到对其安全性一边 倒的质疑, 再到如今的冷静对待。 药物涂层支架确实存在晚期及超晚期支架血栓 问题,每年的发生率约 0.5%,但并不转化为远期的死亡或心肌梗死危险的增加, 与金属裸支架相比, 药物涂层支架并不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而且相对裸支架再 狭窄率 20%30%而言, 药物涂层支架已是一个大的突破性进展。关键是临床医 生在选择时,应充分认识到它的益处和潜在风险。新一代支架的研究方兴未艾,除了 DES中新的药物如雷帕霉素衍生物及其他 化合物以

36、及各种不同的涂层材料及方法的应用外, 种种生物工程支架也如雨后春 笋之势蓬勃发展。 需要我们密切注视。 当新一代支架面世之后需要我们用更理性 更科学的态度去看待它,切不可再盲目追捧。参考文献:高润霖。 药物洗脱支架研究现状及进展。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6年8月第26卷第1 5期 1121-1123Sousa JE, Serruys PW, Costa MA. NewFrontiers in Cardiology Drug - Eluting Stents:Part 1. Circulation. 2003, 107(17) : 2274 - 2279.Douglas JR. Role o

37、f adjunct pharmacologictherapy in the era of drug - eluting stents. Atheroscler. 2005, 6 (4) : 47 - 52.Roque M, Cordon-Cardo C, Fuster V, et al. Modulation of apoptos is ,proliferation, and p27 expression in a porcine coronary angioplas tymodel. Atherosclerosis 2000;153:315-322.Farb A, Heller PF, Sh

38、roff S, et al. 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local delivery of paclitaxel via a polymer - coated stent. Circulation. 2001, 104 (4) : 473 - 478.Regar E, Serruys PW, Bode C, et al. Angiographic findings of the multicenter Randomized StudyWith the Sirolimus - Eluting BxVelocity Balloon - Expandable Stent (R

39、AVEL) :sirolimus - eluting stents inhibit restenosis irrespective of the vesselsize J . Circulation,2002, 106 (15) : 1949 - 1954.Schofer J, Schluter M, Gershlick AH, et al. Sirolimus-eluting stents for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long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in small coronary arteries: double blind,

40、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 E-SIRIUS). Lancet. 2003, 362 (9390) : 1093 - 1099.Stone GW, Ellis SG, Cox DA, et al. One-year clinical results with the slow-release, polymer-based, paclitaxel-eluting TAXUS stent: The TAXUS-IV trial. Circulation. 2004, 109 (16) : 1942 - 1947.Lemos PA, Serruys PW, van D

41、omburg RT, et al. Unrestrcted utilization of sirolimus-eluting stent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bare stent implantation in the “real world ”: the Rapamycin-Eluting Stent Evaluated At Rotterdam Cardiology Hospital(RESEARCH) registry. Circulation. 2004,109(2):190-195.Urban P, Gershlick AH, Guagliumi

42、G, et al. Safety of coronary sirolimus-eluting stents in daily clinical practice:one-year follow-up of the e-Cypher registry. Circulation, 2006,113(11):1434-1441.Ong AT, Serruys PW, Aoki J, et al. The unrestricted used of paclitaxel-versus sirolimus-eluting stents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an u

43、nselected population:one-year results of the Taxus-Stent Evaluated at Rotterdam Cardiology Hospital(T-SEARCH)registry. J Am Coll Cardiol. 2005,45(7):1135-1141.徐波,高润霖。 China Cypher Select Registry 研究最终结果公布。中国医学 论坛报。 2006年6月22日第 024版。Grube E, Dawkins KD, Guagliumi G, Banning AP, Zmudka K, Colombo A, T

44、huesen L, Hauptman K, Marco J, Wijns W, Popma JJ, Buellesfeld L, Koglin J, Russell ME. TAXUS VI 2 year follow-up: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polymer-based paclitaxel-eluting with bare-metal stents for treatment of long, complex lesio ns. Eur Heart J (2007) 28:25782582.Stone GW, Ellis SG, OShaughnessyC

45、D, et al. Paclitaxel-eluting stents versus vascular brachytherapy for in in-stent restenosis within bare-metal stents. The TAXUs VISR randomized trial. JAMA (2006) 295:1253 -263.乔树宾,侯青,徐波等。两种药物洗脱支架在冠状动脉复杂弥漫病变中的疗 效比较。中华内科杂志 2006年12月第45卷第12期 985987。Virmani P, Kolodgie FD, Farb A, et al. Drug eluting s

46、tents: Are human and animal studies comparable? . Heart, 2003, 89(2) : 133 - 138.Joner M, Finn AV, Farb A, et al. Pathology of drug-eluting stents in humans. Delayed healing and late thrombotic risk. J Am Coll Cardiol (2006) 48.Pfisterer M, Brunner-La Rocca HP, Buser PT, et al. Late clinical events

47、after clopidogrel discontinuation may limit the benefit of drug-eluting stents: 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drug eluting versus bare-metal stents. J Am Coll Cardiol, 2006, 48: 2584- 2591.Camenzind E, Steg PG,W ijns W. A meta analysis of first generation drug eluting stent programs. Presented at Hotlin

48、e Session I ,World Congress of Cardiology 2006,Barcelona, September 225, 2006, abstract.Nordmann AJ,Briel M ,Bucher HC. Mortality i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comparing drug-eluting vs. bare metal stents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 meta-analysis. Eur Heart J , 2006, 27: 2784-2814.Ioannis Iakovo

49、u, Thomas Schmidt, Erminio Bonizzoni, et al. Incidence, Predictors, and Outcome of Thrombosis After Successful Implantation of Dug-Eluting Stents. JAMA(2005) 293:2126 -130.Lagerqvist B, James SK, Stenestrand U, et al. Long-term outcomes with drug-eluting stents versus bare-metal stents in Sweden . N

50、 Engl J Med, 2007, 356( 10) : 1009- 1019.陈纪林,杨跃进,乔树宾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的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6年5月第 34卷增刊 3-4。Sketch MH J r, Ball M, Rutherford B, et al. Evaluation of theMedtronic (Driver) cobalt-chromium alloy coronary stent system. J Am J Cardiol, 2005, 95: 82121Jean Fajadet, William Wijns, Gert-Jan Laa

51、rman, , et al. Randomized, Double-Blind, Multicenter Study of the Endeavor Zotarolimus-Eluting Phosphorylcholine-Encapsulated Stent for Treatment of Native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Circulation, Aug 2006; 114: 798 - 806.周传敬.。Driver钻合金支架在Endeavor-ll中的表现卓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 杂志 ,2005, 6(13): 199。Gregg W. Stone, Mark Midei, William Newman, Mark Sanz, , et al1.Comparison of an Everolimus-Eluting Stent and a Paclitaxel-Eluting Stent in Pa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