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语文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 对新教师来说,新课改是机遇,也是挑战。古人云:“学贵有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一、营造民主课堂氛围是质疑的前提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在民主的师生关系中,才有利于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敢于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一次句子练习:我看见小鸟站在树枝上。(改写成拟人句)在订正试卷时,大家几乎默认改写后的句子应该是“我看见小鸟站在树枝上唱歌。”就在要进行下一环节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小鸟唱歌怎么能看见呢?歌声应该是听到啊?”经

2、他这么一提醒,有同学也意识到了,轻声议论起来。很快,我肯定了这个学生的想法,和大家一起讨论怎样修改这个句子。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问题是产生探究动力的源泉。教师应创设有关的教学情境,以引发学生的质疑欲望,促使他们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在教学惟一的听众时,我出示了两句话:“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惟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每天清晨,我总是早早地来到小树林里,面对着耳聋的音乐家,是我惟一的听众。”然后要求学生对比这两句话并提出疑问。经过观察,学生提出了“为什么第二句话聋字加了引号?”“为什么第一句话称她是老人,而第二句话称她是音乐家呢?”“老人为什么要装聋?”等问题。

3、可见,抓住问题的关键创设问题情景即可打开学生的思维,进而促使他们产生探究问题的浓厚兴趣。三、适时点拨,提高质疑质量 学生提出高水平的问题会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保持也更为牢固,因此,教师一方面要致力于提出高水平的问题作示范,这样,学生就能以教师为榜样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帮助他们总结质疑的方法。通过教学积累,我总结如下方法:可针对课题进行质疑。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围绕它大胆质疑,往往可以一下子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我在教学鸟的天堂的时候,板书课题后,问:“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呢?”一开始大家没有什么反应,我提醒道:“我们学习钱塘江大潮时,作者一开始告诉了我们什么呢?”有学生张嘴就

4、回答了,我借势引导:“那你看到这个新题目想到了什么呢?”这时候,同学们都举起了小手,纷纷说了自己的疑问,激发了学习新课文的积极性。 可针对修辞手法进行质疑。我在教学蟋蟀的住宅时,文中有句话:“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上课时,同学们都看出这是个拟人句,当我再问还有别的修辞手法吗,学生开始低头认真再读课文。终于,有人举手:“老师,我想起来一年级课文中说荷叶是小青蛙的歌台,这里是不是把蟋蟀洞穴门口的平地比喻成蟋蟀演奏时的平台啊?”虽然语气中透着些不自信,但是其他学生开始议论了:“是啊是啊!”接着又有人举手:“老师,那弹琴呢,除了拟人,也是把蟋蟀发出的声音比喻成弹琴的声音吧!”就这样,通过对句子修辞手法的质疑,学生们理解了蟋蟀的住宅设计很讲究,不仅能藏身栖息,还具备休闲娱乐的功能。 在具体教学中,我觉得应该因课制宜,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可以针对课文结构进行质疑,例如爬山虎的脚一文,明明文题写的是脚,那课文的前两段为什么要介绍爬山虎生长的位置和叶子呢?也可针对不明白的现象进行质疑,还可以针对课文内容和难点处进行质疑。学生掌握了几种质疑方法,体会到它的作用,逐渐地就敢于质疑,也善于质疑了。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当一个年幼的人不是作为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作为劳动者,发现了许许多多个为什么,并且通过思考找到答案时,在他身上就会像火花燃成火焰一样,产生独立的思考。”因此,作为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