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西崆山白云洞导游词_第1页
2021年山西崆山白云洞导游词_第2页
2021年山西崆山白云洞导游词_第3页
2021年山西崆山白云洞导游词_第4页
2021年山西崆山白云洞导游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XX年山西嵯山白云洞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 !非常欢迎你们来到崆山白云洞。我是你们的导游小萌,下面为大家介绍崆山白云洞。崆山白云洞发育在白云山南端的崆山上, 所以叫崆山白云洞。它是我国北方新发现的大型喀斯特溶洞。 据专家考证, 五亿年前, 这里曾是一片温暖的浅海环境, 在海底沉积了石灰岩地层,后来地壳运动, 使海洋变成了山丘, 由于地下水对石灰岩的溶蚀作用,造就了这个北方罕见的溶洞。大家请看, 这通道的石壁上到处是离奇古怪的花纹, 到处是莫名其妙的浮雕。 这并不是哪一位抽象派艺术家的杰作, 而是大 自然赋予我们的艺术珍品。请看那边并排的小石柱构成的石栅栏, 1988 年 7 月当地四位农民

2、采石时偶然发现此洞, 第一位进洞的人, 就是从这里爬进去的。您瞧,路边的 “垂柳 ” ,迎面的 “塔松” ,它们在欢迎您到“各个洞厅 ”游览。好,请大家往上走。二、第一洞厅现在初步探明并对游人开放的有5 个洞厅,总面积4000 多平方米, 游线总长四华里, 主要景观有150 多处, 非常罕见的绝1 / 19景有六处,洞内常年恒温 170C 。根据洞厅的景观造型特点,专家们把五个洞厅起名为 “人间 ”、 “天堂 ”、 “迷宫 ”、 “地府 ”和 “龙宫 ”。您一定对这些名称感兴趣吧?就让我们一起做一次科学的探索,做一次美的享受吧 !各位朋友, 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第一个洞厅。 因洞内比较宽敞

3、明亮, 又有 “小西湖 ” 、 “万家灯火 ”等美景, 所以我们又叫它 “人间洞厅” 。洞厅南北长70 米,宽 35 米,高 18 米。是谁用无穷的魔力掏空了这么大的一个洞厅呢?请抬头向上看,洞顶这条南北向断裂破碎带十分明显, 千百万年前, 这里处在地下潜水面以下,含有二氧化碳的地下水,沿着这个断裂破碎带溶蚀,天长日久,就溶蚀成这么大的 “空间 ” 。地壳抬升,地下水面下降,就露出了洞厅。洞厅形成以后,洞顶含碳酸钙的滴水,发生钙华结晶沉淀,形成众多奇妙的造型景观,装饰了洞厅。请看,这叫石笋,如果超过三米就叫石塔。上面下垂的叫石钟乳。上面的石钟乳与下边的石笋对应着生长,联成一体,就叫石柱。这是洞

4、中最多最常见的溶洞景观。山上的水,从洞顶裂隙中滴出,由于水中二氧化碳释放,产生钙华沉淀,挂在洞顶的就成了乳头状的石钟乳,滴下来的含钙的水珠沉淀,天长日久,就形成了石笋。 你看那个石笋很象古代打仗用的鞭, 我们就引用楚汉战争的故事,取名叫 “霸王鞭 ”。这里石钟乳和石笋对接住了,成了 “石柱该文章由 www.diyifanWEN.COM(第一通文网)整理 ;请往上看,那长短不齐,色泽各异的叫 “银针倒挂 ”,这是正在发育的石钟乳。 再请大家向上看, 那些象丝瓜瓤一样的毛针状的沉淀物,地质学上叫 “网状卷曲石” ,在我国其它溶洞中非常罕见,所以称这是崆山白云洞的第一绝。它是如何形成的呢?地质学家说

5、法不一, 但多数认为, “网状卷曲石 ”是在毛细水流作用下,首先形成毛状、针状的沉积,由于洞中湿度、气流变化的影响,微小晶体的沉积固结速度各异, 导致晶体间孔隙方位的变化, 这些毛针状的沉积物无定向地卷曲生长,就形成了卷曲石。朋友们,请看这象不象一只石化的白色鹦鹉 ?请看这一簇簇象菜花一样的钙华沉积,我们习惯上叫 “石花 ” ,在地貌学上大一点的叫 “石疙瘩 ” , 小一点的叫 “石珍珠 ” 、 “石萄萄 ” ,都是按其形状命的名。 它是由石壁上的凝结水, 汇聚成许多线状水流,遇岩面凹凸不平处,就沉淀成菜花状或葡萄状钙华。这种石花在洞, 中很多, 随处可见;它们在洞中开放了成千上万年,今天我们

6、才有幸一睹它们的芳容。这里象是悬空寺。我们现在到了第一洞厅的中央,你看,这是白云洞中最大的石柱,它顶天立地,高 8.5 米,周长 4.3 米,据地质学家考证, 这样的石柱500 年也长不了一毫米, 大家可算一下它的寿命有多长。 有人说, 它象天安门前的华表;有人说,它3 / 19象一棵万年不老松。 依我说呢, 它更似一位历尽沧桑的时间老人,它是我们崆山白云洞悠久历史的见证人。它默默地屹立在那里,向人们诉说着遥远的过去,又在昭示着美好的未来。请看,石柱北面有几个小型的石笋,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噢!原来它的顶部都有一个小坑, 因那几个石笋顶部含泥质较多, 石质松软, 洞顶水滴下来, 在石笋顶部击撞

7、成小坑, 象朝天开口笑,又象古代 “油灯 ”, 因此我们叫它 “万家灯火 ” 。 等我们游完 “龙宫 ”后,还要回到那里,朋友们看看是否那样。朋友们请看, 那个怪石象不象一条大金鱼?它欲到湖中游水,背上还驮着一只金蟾, 我们称之为 “金蟾戏金鱼” 。 远处那块怪石,象不象济公和尚那顶帽子。我们现在站到了西湖 “断桥 ”之上。这个 “西湖 ”是人间洞厅的一个水池。由于池底粘土已把一些裂隙堵塞,故常年有水。湖中这三个石笋,虽然高度还没有超过3 米 (前边已介绍过),但在形成过程 中, 由于各个阶段的气候不同, 沉淀了一层一层的钙华,外形如塔, 又立于池中, 故取西湖中 “三潭印月 ”之意, 叫 “

8、三塔映月 ”。 湖边那些石笋、 怪石, 哪个象西湖边的 “保 ?m 塔”? 哪个象 “六合塔 ”? 请朋友们自己命名。在这里还有三个一模一样的石塔,请大家充分发挥想象力找一找(水中的塔影)。那边两个相依偎的一对石笋,有人说是许仙和白娘子在相会,我们不要惊动人家,请继续往前走。三、第二洞厅请看这一对石钟乳和石笋, 按照刚才讲的形成原理, 两者对应生长,相接成石柱, 而这一对下边的石笋可能由于地震, 基座发生过位移,形成了这个违背常规的奇特景观,专家取名叫 “阴差阳错 ”。 这一错, 就把我们带到了另一个世界 第二个洞厅, 也叫“天堂 ”上来了。从 “人间 ”到 “天堂 ”不可能 “一步登天 ”,

9、 必须经过艰苦的 “攀登我们现在走的这个洞道,是沟通 “人间 ”洞厅和 “天堂 ”洞厅之间现在,我们正在通过 “南天门 ”,上边高挂的一片一片的叫石幕它是山上酸水沿洞壁裂隙渗出后形成的片状沉积, 如同帷幕一样展开,故名石藻。看那个象悬挂的铡刀,叫 “悬天铡 ” 。看, 右边这个石钟乳在生长过程中, 由于石钟乳顶端的毛细水流遇到了阻碍, 分成了三小股, 三个支叉上又长出了三个小石钟乳,我们叫它 “三叉神箭 ”,三个小叉不一样长,说明它们生长速度不同。过了南天门之后这里比较潮湿, 洞壁的滴水也多了, 在特定条件下, 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钙华沉淀造型, 人们给它形象的命名。看,那个耳朵还露在外边的叫 “

10、天蓬元帅 ”; 这个石柱芘喻为 “擎天玉柱 ”; 那叫 “仙鹤欲飞 ”; 这个象小鹿,请看还长着 5 条腿呢,我们“五腿神鹿这里是 “银河天降 ”。请您注意它的光泽,白云洞中的钙化物有各种各样的光泽, 赤橙黄绿青蓝紫, 象玛瑙, 象玻璃, 象瓷器,而这面粉状的钙化层是在较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在地质学上称为 “月奶石 ”,在我国并不多见,它对地质和古气候的研究有很大的科学价值。看来,我们的溶洞不仅是游览者的胜地,也是科学家的殿堂。这个叫 “仙人桥” ,它是大洞穴分支管道发生塌陷后残留的桥形岩体。我们都是 “凡胎肉体” ,无法通过那里,还是让我们沿着人造桥向前走吧 !这个叫 “梳妆镜” ,进

11、入天堂前大概要精心打扮一番,请大家照一照 。这叫 “洗心池 ” ,实际上是一个溶蚀的凹坑积水。上边垂下来的小石幕, 取名叫 “革面巾 ” 。 大凡正式进入天堂以前要 “洗心革面吧。请看,对面这一组景观叫 “极乐世界 ”。这里是天堂大厅中发育的一个小型洞厅, 由于后期洞顶石块崩落, 滴水在崩石上又沉淀了一层白色的钙华, 又有几个造型逼真的石笋, 加上比较幽静,故叫 “极乐世界 ”。这个象千年仙蘑,据说,它有特异功能,看一眼可以长寿,因此欢迎大家多来看几次,祝大家延年益寿。这个象 “王母蟠桃” ,那个象 “万年灵芝 ” ,旁边还有 “仙翁 ”、 “仙童 ”看守呢。大自然的造化,真是奇妙无比 !请看

12、,这里还有一对 “藏头鸳鸯” ,那是“竹节玉柱 ” 。这里洞壁上悬挂的形如牛肺状的石幔,叫 “石百叶 ”,如果用手指轻轻扣击,就会发出悦耳的响声,因此,又叫 “石琴” 。这是洞壁裂隙中的水流渗出时, 形成各种幔状钙华, 由于上面水量较大,分成许多小股水流,沿石幔边缘向下发育成长,形成上密下疏,半透明状的百叶状,这样典型的百叶石比较罕见,这是白云洞的第二绝景。 那里还有一盏 “宝莲灯 ”呢。 你瞧, 帷幕已经拉开,宫灯已经点亮, 欢迎大家到 “天堂 ” 内宫游览。 这个石笋象不象 “太白金星 ” 。这块巨石的上边很平,取名叫 “点将台 ” 。现在我们来到了 “观景台 ”上,这是 “天堂 ”洞厅的

13、最高点。站在这里, 整个大厅的美景一览无余。 这个洞厅是5 个洞厅中面积最大的一个。 南北长重 20 米, 东西宽 65 米, 高 20 米。 其特点:一是洞内湿度比第一洞厅要大;二是钙华沉积类型比较齐全,有钟乳、石笋、石幕、石幔、石百叶、月奶石和一些石针、石花等 ;三是有的还在滴水发育,绝景多。这个洞厅与第一洞厅一样,也是发育在南北向断裂破碎带上。请看,这个景观叫 “玉龙钻天 ” ,这是一个典型的石幔钙华沉积造型, 是裂隙水流顺着龙背钙华沉积的。 它昂首摆尾直冲霄汉的雄姿, 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振兴腾飞的象征吗 ?看, 好一挂飞天瀑布!它高 8.5 米, 宽 6米, 是整个溶洞中最7 / 19

14、大的石瀑布, 这不由使人想起李白的诗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 这种石瀑布, 当年真是一个水瀑布, 当大管道水流从高处呈地下瀑布或跌水落人下边的洞穴时,就与地表瀑布一样,产生瀑布状的钙华沉积。这个透明的小石笋, 称为 “吉祥石 ”, 它晶莹剔透, 光洁如玉,说明碳酸钙晶体比较纯, 如含不同的杂质, 就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大家摸一摸,可以吉祥如意。这个景观叫 “雪压青松 ”,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您知道这是谁的诗句吗?(陈毅)各位朋友,我们站的这个地方叫 “万寿台 ” 。这边有一个石笋高高在上,好象如来佛在讲经。看下边这群粗短不一的石笋,顶部

15、光滑浑圆, 恰如一群罗汉在朝拜如来, 有人叫这组景观 “灵山仙境 ” ,更象“五百罗汉朝如来”。这个景观叫 “玉簪对净瓶”。这边这个玉簪是一个大型的石钟乳,后来洞中一些雾状、珠状水附在这个石钟乳上,析出钙质晶体,形成了一簇簇洁白的石针、石花,造型有的象金龙戏珠,有的如玉凤展翅, 很象古代妇女头上插的玉簪。 下边这个则是大型石笋, 形如观音菩萨用的净瓶。 上、 下快要接触了, 因此叫 “玉簪对净瓶 ” 。 这组景观, 美学观赏价值很大, 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这在其它溶洞中极为罕见,这是我们白云洞的第三绝景。这些形态奇异,琳琅满目的精巧造型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在洞壁上的钙化沉积物中,有很多

16、细小的孔洞,毛细水渗出后,由于表面张力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便在毛细管外围形成毛状、针状的微小晶体沉积下来。由于洞中温度、湿度、空气流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晶体间孔隙方位不断变化,使这些石针、石毛形成弯弯曲曲、 千变万化的石花。 那里象是 “灵宵宝殿 ”, 有 “玉皇大帝 ” 、 “文武大臣 ”。请看这里,有一水池,水清如镜,常年不枯,水面上盛开着朵朵洁白的莲花,人们说那是天堂中的 “莲花池 ”。池边还有一群小怪兽,似海狮,象海豹,湿淋淋的,象刚游完水上岸。请看洞壁上布满洁白的钙华沉积, 形态千姿百态, 故取名叫 “满壁生花 ” 。前边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仙人之路,一条是人间的路,愿走哪条,

17、任你自己选择。这个造型像一只大水母,好象静卧在海边。这里象是太上老君府前,有 “银毛狮子 ” 、 “吠天犬 ”、 “紫金冠 ”等。请向上看, 最使人惊奇的是这个 “横天一枝 ”景观, 又叫 “节外生枝 ” 。在石钟乳上横向长出一个形似树枝的卷曲石,这在其它溶洞目前尚未发现,我们称它是白云洞第四绝。 传说这是喜鹊为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搭桥时衔来的树枝, 王母娘娘一时怒起用玉簪投去,玉簪飞到了那里(指玉簪),树枝落在了这里。至于它是如何形成的呢?至今还没有权威定论。有些专家说,这是细小水流下滴过程中遇到障碍, 比如石钟乳头部粘附住其它杂质异物时, 细小水滴就会偏离垂直方向渗出, 逐渐沿异物向前发育

18、增长,就长出了横生石枝,但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至今还是个谜。这个石礅象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那个叫 “度仙桥 ”。这里到处是石花、石葡萄、小石柱。瞧 !那只 “翘首神龟 ” ,正偷听 “如来佛讲经布道呢。请向上看,那个钩子状的奇石叫 “金钩倒挂 ”,它是当年洞中流水溶蚀而成,松软部分冲走,留下了坚硬的石埂。再向上看,这象不象一只虎头,耳朵、嘴、非常形象。请看那边那个粗短的石笋,我们好像见过它,从背面看,就是那个 “万年仙蘑” ,从这个角度看,却象一颗人头像,眼、鼻子清清楚楚,形态逼真,既象个金发女郎,又象个新疆多辫少女。这种以不同角度呈现出不同形态的景观, 在美学上叫变幻造型景观。我们已下到天堂洞厅

19、的最低处, “迷宫洞 ”前。请看这个小小石柱,它有什么与众不同呢?虽然弯弯曲曲,但还是十分勉强地凑合到一起了。没有发生 “阴差阳错 ”,我们叫它 “委屈求全 ” 。追其原因可能是地震或其它原因造成位移,但下边石笋位移幅度较小,没有折断又勉强对接起来了。请看,这叫 “竹节玉柱 ”。这一个个竹节是由于上、下顶板受力不均发生断裂而开口, 后来又被钙化物填充堵塞, 就鼓出竹节般的痕迹来了。那个叫 “朝天一柱香”别看他那么细, 还是空心的呢 !它是一种线型 “石管 ” 。原来这个石管是从顶壁上长下来的,与下面石面相接。 有人不小心把石管上半截碰断了, 留下了下半截, 成为 “朝天一柱香” 。人间的香越燃

20、越短,而大自然造就的这柱香却越燃越长,这是白云洞的第五绝。下面就进入第三个洞厅 迷宫洞。 四、第三洞厅我们进入迷宫洞有什么感觉呢?一是洞道比较狭窄;二是比较潮湿;三是道路曲折回环。这种狭窄的洞道,在溶洞地貌中称“廊道 ” 。 迷宫洞主要由弯弯曲曲的廊道组成, 没有很大的 “厅堂 ”。 廊道都是沿节理破碎带发育的, 迷宫洞主要沿东西向节理发育, 最大特点是: 大洞套小洞, 洞套洞, 洞连洞, 洞中有洞, 洞洞相通,洞洞相连,好象迷魂阵。 这个景观叫 “雄鹰展翅” 。现在我们走到了“福禄关 ”前。从右边路过,可以福如东海,从左边路过,能够官运亨通。朋友们, 你看那洞壁上片状细小流水, 沉淀的一朵朵

21、小型石幔,多么像一条条巨龙,所以我们叫它 “九龙腾飞 ” ,大家可以认真数一数。请看,那象不象半朵倒挂的 “莲花 ”? 这组景观叫 “月宫玉柱 ”,上面的小型石钟乳与下面的小石笋一一对接了。 ,由于洞壁上滴水量有别,下边的石笋长短也不一样。请看这些石钟乳,好象冰锥、冰柱一样,晶莹透明,说明钙华晶体比较纯,含其他杂质少。请大家回头看,这两个小石柱,一个洁白如玉,一个微微发红, 虽然近在咫尺, 颜色却明显不同, 我们给它取名叫 “阴阳柱 ” 。据说一个顶的是阴曹地府, 一个顶的是阳世三间。 那个微微发红的石柱除含方解石晶体外,还含有少许的铁质 ;这个洁白的就比较纯。 这个景观叫 “仙人玉指 ”;

22、这个景观叫 “包公铡 ”, 那里是 “多彩石幔 ”,这里还有一个 “星象图” ,大家可以找一找自己的星座。现在我们来到了迷宫洞的最大洞厅 “珍珠宫 ”。 你瞧, 四壁上、宫顶上到处布满了大小不一的石珍珠, 你看一簇簇、 一片片琳琅满目,晶莹剔透。这种疙瘩状的钙华沉积是由雾状、珠状水飞溅到岩壁表面,产生了这种 “疙瘩状 ”的钙华。地质学上叫飞溅水流沉积。 请看这里到处布满了细如针刺的石绒花, 似乎还在微微颤动呢。 这在其它溶洞中是十分罕见的, 这是毛细管水形成的针状沉积物。走过前边的 “仙人径” ,我们可以看到一只硕大无比的万年神龟。 这只神龟已修成正果, 二洞中那只翘首神龟正在偷听如来佛讲经布

23、道,精心修炼呢。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第四个洞厅也叫 “地府洞厅 ”。我们会发现,这个洞厅,一是面积比第一、第二洞厅都小,二是洞体比较干燥,以石灰岩被冲刷溶蚀后残留的怪石、小洞穴、洞顶的锅穴等冲刷溶蚀地貌为主,所以色彩灰暗,格调低沉,气氛阴森恐怖,因此我们为其命名为 “地府 ” 。请看那块石头象阎罗王骑的 “独眼怪兽” ,上面那个怪石象是阴曹地府的 “阎罗王” 。右面那个奇石造型好象是“判官 ”; 上边石壁上这条白色钙华沉淀物, 下边象笔头, 有人说, 这是判官用的笔。对面那个石塔叫 “森罗塔” ,是这个洞厅中发育最典型的石塔状、钙华沉积。说明,地府洞顶也有裂隙,有富含重碳酸钙的水滴下。 一

24、个塔由七节组成,而且下面是空心的。据说在人间干了好事可以升天成仙,干了坏事就要压在此塔下永世不得转生。这块石头象 “牛头 ”, “马面 到那里去了呢?请大家找一找,如找不到,下次再来找。其实,这些都是人们在地府洞厅给面目峥狞的石头起的一个名称罢了。请大家看, 地府中洞壁上到处都有当年洞中流水或漩涡水流在强大的承压下形成的一个个溶蚀的锅穴和一些小圆坑状痕迹。请看, 那个小石笋, 好象地府中的 “鬼灯 ” , 那一个象 “秃鸠 ” ,那是 “招魂旗 ”,这两个象.是偷懒的小鬼!地府洞厅阴森可怕, 不是久留之地, 我们还是赶快离开这里,快到东海龙宫探奇寻宝吧。五、第四洞厅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 “

25、龙宫 ”的门前,这里是崆山白云洞四个洞厅中最新、最奇、最险、最幽的洞厅。龙宫游程约一华里,上下落差 50 米,洞道曲折多变,如一条游龙。洞底还有多处水池,比较潮湿,以小型钙华沉积造型为主,小巧玲珑,精妙绝伦,已命名的景观有 50 余处。现在让我们做一次龙王爷的特邀佳宾,做一次龙宫探奇吧 !瞧,映人我们眼帘的是一座 “海底仙山 ”,这些酷似海珊瑚的景观,是毛细管水沉积析出的石针和石花。那只象大海螺,取名为 “海螺王 ” , 那只象造型优美的 “大金鱼 ”, 因害羞, 只露出了个大尾巴。这个洞目前还没有开发,洞内主要有(照片上的) “玉叶托塔 ” 、“金墩玉柱 ”等十分奇特、罕见的景观。展现在我们

26、面前的这组景观叫 “玉洁冰清 ”。有的钙华含杂质少,洁白如玉,有的含有一些铁质, 微微发红, 在彩灯的照射下, 真是斑澜多姿, 富丽堂皇。这里是个珊瑚洞,请大家欣赏。各位朋友, 这里是一处典型的石瀑布。 它是洞壁后的裂隙水流,向外渗流时,在这里形成的石瀑布。石瀑布洁白无瑕,灯光一照, 如亭台楼阁, 好象蓬莱仙岛的 “海市蜃楼 ”。 请向后上方看,这个石柱,如冰似玉,光洁透明,堪称龙宫一宝。这组景观叫“玉龙潜卧”,看那一簇簇不同于周围颜色的石针、石花沿着洞壁裂隙丛生伸延,宛如一条白龙潜卧于洞中。这个景观叫“双塔争雄”。请看,右边那个已成了石柱,它生长的比较快,它是胜利者。各位游客, 过了这两座石

27、塔, 我们将沿着石梯下到龙宫最低处,要注意安全,小心路滑。我们现在已来到整个崆山白云洞的最低层, 其高度大约比洞外的公路面还要低一些。 这里下面是一个水潭, 大约与现代地下潜水面一致,已接地下泉水,至于这个支洞还有多深多长,有待我们继续探明开发。请看,这对怪石很象一对海龟在谈情说爱,所以叫 “二龟对吻 ” 。 这个巨石上圆形的空洞, 在地质学上叫 “海眼” ,是地下漩涡水流溶蚀而成,这类洞穴穿通了岩石,叫穿洞。这里洞底已和地下水相通,狭深的洞道仍积着水,原先游客需乘船通过,为了节约时间,现架了石板桥。请看,这组景观叫 “海底森林” ,有不少石钟乳悬垂于洞壁,有两根已接天立地, 成了石柱。 这是

28、我们白云洞中所看到最低处发育的钙华沉积物。这是海底狭谷,陡峭狭窄,幽深难测。请朋友们小心,拾级而上。请大家在此稍事停留,这一汪池水,传说是龙女淋浴之处,这里还有段乌贼偷看龙女洗澡的有趣传说。 传说不足为奇, 真正称奇的是这里有好多根线型石管, 它们上下精细一致, 比较均匀,并且是空心的, 在其它洞穴中是不多见的, 这是喀斯特溶洞中地下水的一大杰作。 它的形成是这样的, 洞顶岩体中的溶孔或溶隙的渗流至洞顶板,形成小水珠,由水珠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其迅速释放出二氧化碳,出现碳酸钙(钙华)薄膜沉积,中间空心,不断地渗流滴水,沉积物延长,形成长长的石管。我们在迷宫洞前看到的那根 “朝天一柱香 也是这种石

29、管。这里是龙宫 “珍宝谷” ,里边藏着无数的奇珍异宝。这是龙王为迎接我们摆下的 “桃源盛宴 ” 。请看这边, 又是龙宫洞中精美景观之一, 岩壁上有无数毛细管水渗出, 结晶了无数个晶莹的石花、 石针、 石珍珠等微型景观,它们又簇拥在这块圆型的洞壁上, 好象是龙女刺锈的锈花盘, 这是龙宫洞的又一艺术珍品,我们取名为 “龙女刺绣 ” 。这里是葡萄湾。请登天梯。这里是龙宫最大的洞厅, 八面石壁, 岩纹纵横, 似蛟龙盘踞,因此我们叫它 “群龙聚会” ,实际上它是距今五亿年前在海底沉积的鳞片状灰岩地层, 在毛细水流作用下形成的龙状石纹。 仔细看,你会看到老龙王、土龙、玉龙、还有黄龙、苍龙、变色龙等各种造型

30、。朋友们,请向右看,这里的石幔和一些微型钙华景观,好像锦绣玉帛,我们叫 “龙女仙阁” 。请看左上方的 “龙子纱帐” ,实际是一个典型的大石幕。这个洞穴, 是龙宫中无数个小支洞之一, 有人说这是龙宫中的 “冷宫” ,囚禁犯法的虾兵蟹将之处。我们要登第二道天梯了,共 18 级, 一是取一路平安, 8 是步步发财之意。 朋友们, 现在我们走到了龙宫的绝佳境地 仙山琼阁。这里集人间、天堂、地府景观之大成,是白云洞的绝中绝,奇中奇,是溶洞之精华。这里景观密集,一步数景,步换景移,满目是景,这是白云洞区别于其它溶洞的显著特点。请看,这里的石花、石笋、石管、石钟乳、石帷幕、石瀑布、彩色石幔等应有尽有。它们千姿百态,标新,立异,其丰度、密度、变化度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被专家们称为我国北方难得的岩溶造型博物馆和地下迷宫。你再看这满壁的针状石花,生得多么精致,多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