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法制国防课程教案_第1页
禁毒法制国防课程教案_第2页
禁毒法制国防课程教案_第3页
禁毒法制国防课程教案_第4页
禁毒法制国防课程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进度安排表周次时间教学内容课时备注第1周8.24-8.26怎样保护自己(安全教育)1第2周8.29-9.2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心理健康教育)1第3周9.5-9.9远离校园暴力(安全教育)1第4周9.12-9.16珍陆友情,学会交往人际交往 (心理健康教育)1第5周9.18-9.23饮食与健康(安全教育)1第6周9.26-9.30坚强毅力助人成功(心理健康教育)1第7周10.3-10.7国庆放假0第8周10.10-10.14吸烟、喝酒有什么危害(安全教育)1第9周10.17-10.21乐观进取是成功的秘诀 (心理健康教育)1第10周10.24-10.28期中考试0第11周10.31-11.4

2、安全伴随我成长(安全教育)1第12周11.7-11.11如何克服粗心大意(心理健康)1第13周11.14-11.18时时刻刻注意安全(安全教育)1第14周11.21-11.25专注出效率(心理健康教育)1第15周11.28-12.2公共场所到要注意安全(安全教育)1第16周12.5-12.9做生活的有心人 (心理健康教育)1第17周12.12-12.16食品安全教育(安全教育)1第18周12.19-12.23怎样增强记忆力(心理健康)1第19周12.26-12.30复习0第20、21周1.2-1.10考试0第一课时: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禁毒教育)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2、

3、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二、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 (6月26日) 2、毒品及毒品的种类。(1)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毒 品吗?毒品都有哪些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2)毒品的品种很多,一般我们知道的有吗啡、杜冷丁、 海洛因、大麻、可因、冰毒、摇头丸;它的来源也很广,既有天 然生长的植物,又有从天然植物中加工提炼的化学药物以及人工 合成的化学药品。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 对人体产生危害, 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3、可能有的同学已经了解了毒品的危害了,那么毒品有那 些危害呢?(毒品

4、会摧毁健康,它能摧毁人的消化功能、神经 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还会患上传染性病及“爱滋病”。 毒品令吸毒者丧失工作能力,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给家 人带来无尽的折磨。吸毒导致堕落、犯罪,进而危害社会,成 为世界公害。吸毒是一种可耻的违法行为,也是一种自杀行为。吸毒者大多是面色蜡黄,身体消瘦,嘴唇焦黑,神色漠然。而当毒瘾发作时的狼狈相,更让人目不忍睹。吸毒者的堕落和自毁是说不尽的,它不仅害己,而且害自己的家庭,害自己的国家。)4、分析材料。材料1张某,19岁,身高1.80 mi初中毕业后在家乡从事农业劳动。吸毒前,他体健如牛, 100 kg的粮食扛起来就走,乡亲们都叫他“铁牛”。“铁牛”不

5、仅自家的农田收拾得好,而且经常帮助孤寡老人干活,深受村民的喜爱。一天,一位多年不见的同学来找他。久别相逢,“铁牛”高兴地吸了同学的3支“进口香烟”。此后他日夜思念这“进口香烟”,这同学也一次次地把香烟送来。后来同学告诉他:“你吸的是海洛因。”此时的“铁牛”已到了 “不顾一切”的地步,开始购买和吸食毒品。 两年后,“铁牛”终因吸毒而被捕。当公安人员由现在他面前时,他卷曲着骨瘦如柴的身体,感慨道:“毒这东西,谁沾上谁就脱不了身。”摘自唐山劳动日报分析讨论:张某是怎样染上毒瘾的呢?后来,他明知吸的是毒品,为什么还“不顾一切”地购买和吸食?在短短的两年中,他的身体为什么从“体健如牛”到“骨瘦如柴”?“

6、只吸烟不吸毒,不会有什么危害。”这句话对吗?材料2有一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吸毒者,对他们既 憎恨又不解,他认为:凡事都能戒断,戒不成是因为没有毅力。 他要以身试毒,为他人作由“榜样”。没想到,他吸食毒品后, 同样戒断不了,成了海洛因的俘虏。最后,他自杀了,留下一句 话:“别学我!”摘自“新华网”分析讨论:“别学我!”,我们从着这句话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毒试着说一说,为什么吸毒成瘾后很难戒断?会有哪些戒断 反应?你认为只吸食毒品一二次会成瘾吗?这位年轻的医生为什么要自杀呢?(提示:从社会舆论、 他的心理和生理、吸毒的后果等角度去分析。)材料3某社区的吴某,他明明知道自己居住的楼群中有几 个吸

7、毒者,却视而不见。他说:“我开始以为这不关我的事,我 管它干嘛! ”但过了一段时间,他痛苦地发现,自己的上中学的 儿子已成了毒品的俘虏。摘自“新华网”分析讨论: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我们在交友、选择活动场所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青少年 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5、当有人向你提供毒品的时候,你该怎么做?(1)直截了当法一一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2)金蝉脱壳法一一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3)主动由击法一一立刻提由反建议。(4)秘密报案法一一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 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5)及时告知师长法一一当毒贩

8、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 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6、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 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所以,我们要拒绝毒品,保 护自己远离毒品,如果你遇到了有不法的毒品交易,一定要向告 诉大人或报警,不能置之不理,因为禁毒、防毒是我们每个人的 责任。第一课时: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禁毒教育)、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 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二、教学过程:.什么是毒品?常见的和最主要的毒品有哪些?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 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

9、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 神药品。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一一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 卡因、大麻。.毒品的危害是什么?(1)毒品毁人毁健康。(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3.介绍案例“吸毒者的自述”。.防毒的五种措施。(1)直截了当法一一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2)金蝉脱壳法一一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3)主动由击法一一立刻转移话题。(4)秘密报案法一一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 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5)及时告知师长法一一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 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

10、诉你的师长。.介绍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为什么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总结。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 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 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 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我们从小要有防范毒品的意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塑造美好人生!第一课时:远离毒品 关爱生命(禁毒教育)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2、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二、教学过程:1、由示题目。(远离毒品关爱生命)2、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1)

1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 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357条规定:“毒品是指 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 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 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 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3、介绍毒品的危害。(1)毒品有那些危害呢?.毒品毁人毁健康。A、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B、摧毁人的神经系统。C、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D、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 ”。毒

12、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A、丧失工作能力。B、倾家荡产。C、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吸毒导致堕落、犯罪。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4、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一些吸毒者的故事。5、我们已经知道了有关毒品的知识以及危害性,请同学们 谈谈自己的感受吧!6、了解防毒的方法。(1)当有人向你提供毒品时,你会怎样做?(2)防毒有五种措施:一是直接拒绝;二是找借口溜走;三是转移话题;四是秘 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号110);五是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7、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 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希望我们每个人

13、都能 做到:一发现有人吸毒,应该立即举报;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 家人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请你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第一课时:远离毒品珍惜生命(禁毒教育)一、教学目的:使学生知道毒品有哪些危害,提高拒毒防毒的意识,从而自 觉防范,远离毒品。培养学生扫除毒品的思想感情。二、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今天,我们班会课的主题是:远离毒品,珍惜生命。毒品是 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 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些同学可能不以为然,认为与我无关。然而,近几年来,毒品已 经进入我们小学生中间,并且趁上升趋势。为了更好增强防御能 力,我们就要了解毒品

14、以及毒品的危害。2、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3、你们知道毒品都有哪些危害吗?(1 )毒品毁人毁健康 。毒品能摧毁人的消化功能。毒品能摧毁人的神经系统。毒品能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毒品能传染性病和爱滋病。(2 )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毒品能令人丧失工作能力。毒品能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折磨。(3 )吸毒导致堕落、犯罪。(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4、总结。了解毒品,认识毒品对人的危害是我们远离毒品迈由的第一 步,同学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生命,像爱护生 命一样捍卫祖国的未来。法制教育教案一活动目标:1、组织进行一次深刻的有意义的宣传法律的主题班会活 动,进一步了解法规知识,加强

15、同学们的法律观念,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的习惯。2、认识邪教的本质特征和危害性。3、学习用科学的眼光分析解决问题,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主要内容:1、加强法纪教育,引导学生学法、守法,自觉遵守校规 班纪。2、强化安全教育,防止发生踩挤、跳窗、交通、溺水、 食物中毒等事故,教育学生远离不良文化,远离诱惑,远离游戏 厅歌舞厅网吧,远离邪教,远离毒品,坚决杜绝由此引发的违法 犯罪。形式:采用讨论、交流方式。活动过程:1、主持人开场白,宣布主题班会开始。2、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律知 识3、讨论怎样处理以下行为。有人跳窗入室盗窃,一人看见后悄悄走开。一毒品贩子正诱骗一群

16、中学生吸烟。有的同学向同学强行借钱,不借就找人打。朋友被打了,其他人帮他打群架。4、班主任老师总结。愿同学们从小树立法律意识,让法制与我们永相随,让 幸福快乐与我们永远相伴。5、首先我们通过一段录像来了解什么是邪教。(看录像)(1)、什么是邪教?邪教组织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其它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封建迷信邪教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 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2)、邪教普遍具有哪些特征 ?所谓教主虽来自弱势群体,却有强烈的由人头地的思想,有强烈的统治欲和政治野心。宣传世界末日来临也是邪教惯用的手法。所谓教徒大多来自于弱势人群,教内对教徒进行强制性的灌输和精神控制,大

17、搞神秘主义,追求神秘的心灵体验。邪教教主采用各种欺骗的手段骗取教徒的信任,要求 教徒放弃物质享受,俭朴禁欲,交由私有财产。(3)、邪教是怎样骗人的?利用天堂地狱、鬼神; 制造教主是神来进行欺骗编造前世债孽来进行欺骗;以强身健体,治病救命进行欺骗;利用信仰需要,以传播福音骗人;制造新迷信。(4)、邪教的本质是什么?邪教的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5)、邪教有什么危害?剥夺信众人权;泯灭亲情人性;骗取群众血汗钱;破坏生产、生活秩序;煽动闹事,扰乱社会治安;危害国家政7、邪教的危害邪教骗人时,假装关心你,让你觉得很亲近,不知不觉 上了当案例:魏某因病做了手术,生活更加困难。一天,魏家 来了两个

18、神秘的人,对魏“安慰” 一番,魏某很感激。这两人逐 渐成了魏某的“知心朋友”。魏某受骗入了邪教,交了 300元钱 和600公斤小麦。魏某积极参加邪教活动,又欺骗他人,还跑到 外地散发邪教传单。邪教被取缔后,魏某被绳之以法。他十分后 悔。8、如何预防邪教(学生先谈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 )良好行为健康保证思维清晰理性处事积极进取乐观处世9、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时期是一个 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希望同学们树立科 学的“三观”,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歪理邪说的侵蚀,自觉 抵制邪教、传播科学、弘扬文明,对邪教的宣传活动不听、 不信, 发

19、现邪教违法犯罪行为后,要勇于揭露、举报,不断用先进的文 化充实自己,健康。三、小结“邪教”是精神的鸦片,万恶的化身。它对人们进行精 神控制,无休止地折磨着无知的人们。邪教残害生命、摧残青少 年,就是对国家,对社会的犯罪,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都不会漠 然视之,都会坚决予以打击!邪教,也像一把犀利的剑,外表招摇 而充满诱惑,一旦刺中人们的心,便无一生还。这把剑中带着诱 骗的成份。如果一个人没有一点科学知识,不懂科学发展观,只 知道企求上天和神佛的恩赐,贪图微薄的利益,那他就会很容易 地被这把剑刺中心脏,在污浊中毁灭。还有的人头脑简单,轻信 别人的话,那他也很容易被骗得神魂颠倒,晕头转向,迷失了方 向

20、后会一直朝着错误的方向往前走,不知悔改,他要把原本纯净的心灵染黑,也是如此的轻而易举。同学们,铲除邪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科学就是 破除迷信、反对邪教最有力的武器。科学知识有助于人们消除无 知和愚昧,从根本上来制止迷信的形成。作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 人们,我们应该恪守下列四条法则:一是从我做起,不信邪教, 抵制邪教;二是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不信邪教,拒绝邪教;三是发挥我们的知识优势、智力优势,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四是带头践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自觉抵制 邪教的歪理邪说,让邪教无地容身 !(请同学谈谈自己上这节班会课的体会和认识。)今天的班会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法制

21、教育教案二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教学目的:1、使广大学生了解本法内容。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 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教学重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1999年6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次会议通过的, 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 罪法。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 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国家由台 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

22、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 远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 ;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二、主要内容:(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风 是雨的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 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然会由现诸多前兆与信号。 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 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 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 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 8类6种1、言语:经常骂

23、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 脏话不断。2、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 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3、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 志。4、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由没无常、结群闲逛。5、打扮: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6、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 迷恋网吧。7、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8、学业: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 课上睡觉。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生了九种不良行为:(1)旷课、夜不归宿;(2)带管制道

24、具;(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 舞厅等场所;(9)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对具有以上所列 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 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 变成违法犯罪事实。例一:湖北某缔结连发胜8起家庭被盗、商店被撬案件,现场不留痕迹,作案手法高超。经侦破,这伙神由鬼没的作案团伙是由21名13岁左右的初中学生组成。这些人有的从8、9岁就染有不良习气,但又得不到及时

25、的教育和矫正,最终走向犯罪。例二、北京曾处理过一个 8人抢劫、流氓团伙,平均年 龄不足14岁,他们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作案15起。这8个人也都是从很小就不良习气缠身,行为不端,劣迹斑斑,又得不到 及时矫正,最终也走向犯罪。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从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开始1、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小抓起,从现在做起。良好习惯,良好行为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培养训练。预防不良行为必须从小抓起;2、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具体的小事抓起。小事不小。小时不抓,就演变成大错。教育无小事 ;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习惯,使不良行 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抓好两“小”,

26、 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三、小结: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价值观, 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接班人。小学生日常行 为规范是小学生行为的准则,应努力做到。我们每一个同学都 要做到:自尊自爱,注重小学生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 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 将来我们才能成为一名遵纪守法,对社会有用的好公民。教案一课题名称:学会自我保护教学目标:通过法制教育使学生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并学会如何 实施自我保护。重点难点:学会如何实施自我保护。教学方法:例举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言:保护未成年人虽然是全社会的责任,但家庭、学校、社 会和

27、司法部门只是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必要条件。要使 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避免身心伤害,还要未成年人自身的 配合,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二、过程:.由示案例:案例一:某日晚10点,由山东省某县某村 13岁女学生 杨某从叔父家吃过晚饭后徒步回家。天色已黑,路途又远,她在 途中碰到一个骑摩托车的男青年,男青年用骑车带她回家等花言 巧语骗取了杨某对他的信任,上了他的摩托车。半路上,他企图*污杨某,却被杨某狠狠地咬断一截舌头。歹徒惨叫着逃走了,但他因落下伤残,很快就被公安机关捕获案例二:某日晚,浙江省某县的一所中学,四个女学生 被一手持菜刀的歹徒侮辱,其中两名被强*。案子破获后,公

28、安人员既愤怒又惋惜。案犯是个身高不足1米58,体重不足50公斤的瘦弱男子c 明明自己房间的对面就住着人,只要呼喊就可得救,却不敢喊也 不敢逃;明明是4比1,而面对这个比自己矮小的歹徒,姑娘们却 惊恐万状,在长达三个小时里,任歹徒凌辱,实在令人痛心。.讨论案例:通过以上两个案例小组展开讨论。谈谈自己的感受。前者不但勇敢而且机智,因为她不但保护了自己,而且 打击了歹徒。而后者的胆小、恐惧不但助长了歹徒的气焰,还使 自身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因此,面对不法侵害,特别是严重的不 法侵害,首先要勇敢。因为勇气能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相 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案例三:学生袁帅遭绑架后,机智与歹徒周旋,最后

29、得以逃生。并协助公安机关将歹徒抓获。.讨论案例:青少年年龄小,身单力薄,在面对身高力大,用心险恶 的犯罪分子,不仅要勇敢斗争,更要强调善于斗争。要依靠自己 的聪明智慧,机智巧妙地战胜敌人, 保护自己。否则,单凭勇敢, 鲁莽从事,硬拼硬干,可能会受到更大的伤害。所以,“智勇双全”,才是预防和对付侵害的正确原则。5.怎样预防侵害学会自救,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好自身的安全,尽量 减少所受的损害,不要轻易付由生命的代价,不要错过任何逃生 的机会,更不能放弃求生的信念。这就要求当事人应当按照环境 的变化,沉着应对,设法周旋,冷静处理,从而达到保护自身的 目的。预防侵害的手段和方法:(1)义正辞严,当场制

30、止。(2)处于险境,紧急求援。(3)虚张声势,巧妙周旋。(4)主动避开,脱离危险。(5)诉诸法律,报告公安。(6)心明眼亮,记劳特点。(7)堂堂正正,不贪不沾。(8)遵纪守法,消除隐患。教学反思: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案例分析,学生懂得了作为未成年 人,当自己身心或生命受到威胁时,应该如何去面对并充分发挥 自己的聪明才智与歹徒周旋,以保护自身的安全。教案一教育目标:.对全体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3.让学生认识到犯罪的危害性 方式和方法:学生主持,加以学生表演等形式 1、身边的法律(班长主持开场).案例一:1999年3月27日晚,在襄樊市的汉江沙滩上, 一个由几 名未成年人临时凑成的绑架

31、团伙绑架了某中专生小刚,正当他们 打电话向被绑架人母亲索要 6万元赎金时,被樊城公安分局米公 派生所刑警一举抓获。据查,他们曾多次敲诈小刚,金额达 1000 多元。三名犯罪嫌疑人中,最小的方某 (17岁)竞天真地问刑警: “把钱还给他(受害人),我可以走了吗?”.学生谈感想、讲身边的事情.请学生指4.由所知的违法行为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 许多的时候是由于我们的不知法, 不懂法而造成的犯法犯罪的,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就非常的必要。.国家的有关的规定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 任。这一年龄段称为完全负刑事责任时期。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 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

32、死亡、强奸、 抢劫、贩卖毒品、防火、爆炸、偷渡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 一年龄段成为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 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一年龄段称为减轻刑事责任时期。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称 为绝对无刑事责任时期。同时刑法还明文规定,因不满十周岁不 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加以管教 ;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 府收容教养。2、预防青少年犯罪.案例二、三、四案例二:小伟是一位初中生,平时就喜欢开玩笑,搞恶作剧。今 年年初的一天,他看到路边的广告语“当你有困难或麻烦时,请 你拨打110”,灵机一动,谎称自己因钥匙丢失,无法进家门。赶 来的警察识破

33、了他的谎言,严厉地批评了他,并责令其父母严加 管教小伟。一向娇惯孩子的父母并没有很好地批评和教育小伟。 而小伟却在感到有趣、刺激之余产生了畸形的报复心理。从此, 他经常拨打“ 110”,进行干扰或谎报假警,一个月竟多达三十多 次。终于在一次利用磁卡电话进行假报警制造恶作剧时被警察当 场抓获。小伟的行为已经违反了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有关规定, 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案例三:闵某,15岁,是河南省岁三县某中学负责纪律的副班长, 1999年10月15日,因午睡时潘某说话,闵上去用小棍敲打潘某 不小心打在同桌沈某的头上。沈某挨打后就骂闵某,两人并发生 撕打,被同学拉开。10月18日中午12点多钟,闵某约

34、沈某在后山谈发生争执的事,沈对闵的“权威”仍不服气,闵某认为沈没有把他这个副班长放在眼里,一拳将沈打倒在水沟里,并用削笔 的小刀在沈某颈部划了两刀,当沈某求饶时,闵某又抓起一把土 塞进沈某嘴里,然后解下皮带将沈某勒死。闵某的行为已经触犯 了刑法,最近,闵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2年。案例四:武汉市某中学林某在校园里,不慎将姑母从国外带回来 送给他的派克钢笔弄丢了。该校钟某刚好路过,他拾起钢笔回班 上课。林某的同学张某、宋某正好目睹钟某所为。林某得知钢笔 被钟某拾到便找他索要,钟某先是佯装不知,后见有人作证,便 搪塞说放在笔盒里不知被谁拿走了。学校多次做工作,钟某依然 不肯归还。林某便向法院起诉,经法院调查,依据民法通则 判决钟某限期归还,否则赔偿林某经济损失200元。.青少年犯罪的十大征兆1)对学习不2)感兴趣,3)学习成绩无缘无故的下滑,4)不5)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6)考试时进行抄袭,7)对考试结果不8)以为然,9)留级也无所谓;10)对事物的兴趣开始变化,11)劳动懒散,12)上课思想不13)集中,而14)对武打、言情和低级庸俗甚至黄色的录像、书刊和光盘甚感 兴趣;15)经常迟到、早退、旷课,16)厌恶学校生活,17)这种孩子如果与校外的不 18)法分子或无业人员有了联系,19)就会越来越不20)愿意回家;21)心理方面有变化,22)如精神恍惚,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